农业昆虫学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河北北方学院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河北北方学院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05农学和种子本科张树发河北北方学院农科系植保组《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前言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农业昆虫学(Agricultural entomology)是昆虫学(Entomology)应用方面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等农业院校农学和种子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

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的昆虫,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昆虫外部、内部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各构造的组成、功能及昆虫个体发育的一些基本规律等专业知识,为昆虫的识别测报、毒理及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实验、教学实习不仅能直接生动地观察到各种昆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并能进行昆虫的分类鉴定,掌握昆虫标本的采集制作、保存等一些专业基础常识及方法,了解昆虫的某些生理特性等,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昆虫学的基本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解剖昆虫的细微的操作技能、鉴定昆虫的能力和对工作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昆虫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能因地制宜地运用综合治理措施,将害虫的为害控制在经济水平允许之内,保护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促进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二、课程的基础及与其它章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具备下列基础科学知识:高等数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植物学,微生物学,气象学和生物统计等。

由于农业昆虫种群变动的规律和防治害虫的多种多样的方法,与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态环境、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还应学习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普通耕作学、作物栽培学、遗传育种学、生态学、农药概论等科学知识,在课程设置上,既需同时开设,还要做到有机联系。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

总论是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昆虫的外部形态学、昆虫内部解剖和生理学、昆虫生物学、昆虫分类学、昆虫生态学、防治原理和防治方法。

大学 考研 笔记 教案 农业昆虫学教案

大学 考研 笔记 教案 农业昆虫学教案
(一)定义:根据作物、害虫、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整个农事操作过程中的各种具体措施,有目的的创造有利于农作物而不利于害虫发生的农田环境,达到直接消灭或抑制害虫的目的。
从概念可以总结出农业防治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意义。
(二)农业防治对害虫的控制作用:通过五个途径对害虫进行控制。
(三)农业防治的应用
3.缺点:易产生抗药性(解释此概念,简单介绍克服抗药性的方法);用广谱性杀虫剂,在防治害虫的同时,杀死害虫的天敌,易出现主要害虫的再猖獗和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易引起环境污染和人畜中毒事故(介绍施药后的安全间隔期并举出例子)。
(一)农药对害虫的杀虫作用
(四)常用杀虫剂的种类
(五)杀虫剂的毒性:解释口服致死中量。举例介绍生活中的常见中毒现象,提醒学生特别注意。
1.确定植物检疫对象的原则(同时具备以下三方面)
(1)国内尚未发现或虽已发现而分布不广,或发生相当普遍,但正在大力处治,进行消灭的。
(2)在各国或传播地区,对经济上有严重危害性而防除极为困难的。
(3)必须是人为传播的。即容易随同种子、栽植材料农产品、工业原料等运往各地的。
2.疫区保护区的划分(根据定义划分)
狭义:运用各种害虫的天敌防治害虫的方法。
综合两种概念可得到下列概念:
定义:利用自然界中各种有益生物及生物的代谢产物防治农业害虫的方法。
(二)生物防治方法的理论根据及在害虫防治上的意义
解释自然生物控制
(三)生物防治的内容(途径):总体概括为五项内容,1-3项内容为以前常规的生物防治方法;4-5项为新技术。
重点
难点
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的定义、内容、优缺点;生物防治的途径,合理使用杀虫剂,害虫调查的内容及昆虫的田间分布型。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学课件】作物专业《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B2012213适用专业:农学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开课学期:第七学期总学时:40教学时数:理论课学时30 学时,实验课学时10 学时;实践课学时3天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农业昆虫学是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其实践性较强。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然后介绍了农业上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同时,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教学实习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2、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高等农业院校四年制作物专业必修课。

系统地介绍了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农业生产中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和预测预报等,为害虫防治提供了理论指导。

3、总体要求(1)掌握昆虫的基本结构和生物学概念。

(2)了解有关昆虫分类的概念和主要农业害虫的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3)掌握农业害虫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

(4)掌握各主要作物上发生主要害虫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5)实验课要求掌握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实验观察和实地调查,掌握鉴别害虫和害虫调查的基本方法。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在害虫防治措施中,要学生对作物栽培学中的一些概念有所了解5、修订的依据周弘春等到主编《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内容二、教学大纲内容绪论1.教学目的: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2.教学内容:(1)农业昆虫学的发展(2)研究内容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昆虫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3、本章基本要求:了解农业昆虫学的概念和学科发展以及学科的研究动态方向并区别昆虫与其近缘纲的关系,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4、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昆虫纲的特征及与近缘的区别5.实验与实践内容:6.自学指导:(1)农业昆虫学的研究内容?(2)昆虫纲的特征是什么?(3)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第一章昆虫外部形态与解剖特征1、教学目的:学习了解昆虫体躯结构和内部解剖结构及功能2、教学内容:昆虫头、胸、腹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昆虫体壁结构和功能,昆虫内部生理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农业昆虫学南方本课程设计

农业昆虫学南方本课程设计

农业昆虫学南方本课程设计介绍在农业生产中,昆虫是有益生物也是害虫。

昆虫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非常重要,不利的作用可以带来巨大的损失。

由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潮湿,有机物质易于decomposition,加上农业生产的广泛使用农药等原因,造成了南方地区昆虫资源数量庞大而且丰富多样。

因此,了解南方地区昆虫的物种、生态习性、大众卫生和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对于学和研究昆虫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篇文档将介绍一个南方本农业昆虫学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目标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将了解南方地区昆虫的物种、分布情况、生态习性、与大众卫生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掌握基础的分类学知识和研究昆虫的方法,学会进行科学观察和记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内容该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南方地区昆虫的物种和分布•南方地区昆虫资源的特点;•南方地区常见农业害虫和有益生物;•各种类型昆虫分类和名称。

2.南方地区昆虫的生态习性•南方地区昆虫的生命周期和形态特征;•昆虫对于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各种昆虫的食性及其生态作用。

3.昆虫与大众卫生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昆虫在疾病传播中的作用;•农业生产中昆虫害虫的防治方法及其优缺点;•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方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式:1.课堂教学教师将通过各种课件以及影音和图像资料,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昆虫的物种、生态习性和对农业和大众卫生的影响。

教师将介绍昆虫分类学知识,解释分类学的原理,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对昆虫分类。

2.实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与创造能力,本课程采用实验教学,让学生了解昆虫的观察、饲养、分类和标本制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昆虫的生命和习性。

3.研究报告本课程设计了研究报告的环节,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昆虫,通过实地观察和网络检索,了解该昆虫的生态习性、分类学知识和应用价值,撰写研究报告。

总结南方本农业昆虫学课程设计将帮助学生了解南方地区昆虫的分类学知识、生态习性、对大众卫生和农业生产的影响。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昆虫学教案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昆虫学教案

农业昆虫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掌握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3)了解农业昆虫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4)掌握农业昆虫的防治方法和新技术。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识别常见农业昆虫;(2)培养学生运用农业昆虫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进行农业昆虫实验操作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 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3. 农业昆虫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4. 农业昆虫的防治方法5. 农业昆虫学的新技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2)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类系统;(3)农业昆虫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学特性;(4)农业昆虫的防治方法;(5)农业昆虫学的新技术。

2. 教学难点:(1)昆虫的分类系统;(2)农业昆虫的生物学特性;(3)农业昆虫的防治新技术。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昆虫分类、生态环境等理论知识;2. 演示法:展示昆虫标本、图片等,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昆虫特征;3. 实验法:开展农业昆虫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4. 讨论法:分组讨论农业昆虫的防治方法和新技术,提高学生的思考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农业昆虫学教材;2. 教具:投影仪、显微镜、昆虫标本、图片等;3. 实验材料:农业昆虫标本、实验仪器等;4. 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 课堂讲解:按照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等,详细讲解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昆虫分类、生态环境等理论知识。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昆虫学教案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昆虫学教案

农业昆虫学教案第一章:农业昆虫学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掌握农业昆虫学的重要性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了解农业昆虫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教学内容:1. 农业昆虫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 农业昆虫学的重要性: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农业昆虫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国内外研究进展。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案例分析:分析农业昆虫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

3. 讨论:探讨农业昆虫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教学资源:1. 教材:农业昆虫学教材或相关书籍。

2. 参考资料:相关研究论文和报告。

3.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的表现和成果。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二章:农业昆虫的分类和形态学教学目标:1. 掌握农业昆虫的分类系统和命名原则。

2. 了解农业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及其适应性。

3. 学会识别常见农业昆虫。

教学内容:1. 农业昆虫的分类系统:昆虫纲的分类地位和分类系统。

2. 农业昆虫的命名原则:双名法和命名规则。

3. 农业昆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身体结构、翅的类型等。

4. 农业昆虫的适应性:形态特征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农业昆虫的分类系统和命名原则。

2. 实地观察:观察昆虫标本,学习识别常见农业昆虫。

3. 实验操作:通过显微镜观察昆虫形态特征。

教学资源:1. 教材:农业昆虫学教材或相关书籍。

2. 参考资料:昆虫分类学和相关研究论文。

3. 昆虫标本:实物标本和图片。

4.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实验观察的报告质量。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第三章:农业昆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教学目标:1. 了解农业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发育、繁殖等。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案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案

农业昆虫学实验课教案主讲教师:于洪春副教授开课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保护2006年9月1日1、实验课程编号:01101s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教学计划表Ⅱ(农药市场营销与管理专业方向)理论课程总学时:42实验总学时(周学时):30学分:0开出实验个数:(验证实验 9 个;综合实验 1 个;综合设计实验 0 个)应开实验学期:52、实验课程简介农业昆虫学实验是学习农业昆虫学的重要实践环节,是研究农业昆虫的基础,它为学生正确辩识害虫提供手段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和识别一些北方主要农业害虫的形态特征、主要为害状,为虫情调查、害虫预测预报、害虫发生规律的研究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3、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实验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害虫形态的观察,掌握北方主要农作物上发生害虫的主要种类,并能掌握其形态鉴定特征,做到准确识别害虫,为害虫的防治提供依据。

实验容以教师讲解重要鉴定特征,主要让学生根据实验指导自行观察和鉴定为主,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并结合幻灯和多媒体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4、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农业昆虫学实验实习指导》于洪春主编《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课件》于洪春编《农业昆虫鉴定》照会主编 2002 中国农业5、考核办法Ⅰ根据学生实验的动手能力 2分(1)实验动手能力强,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没有违反操作规程使用,对实验仪器有一定了解。

2分(2)实验动手能力较强,能够较正确使用实验仪器。

1.5分(3)实验动手能力差,出现违反实验操作规程使用。

0.5分Ⅱ根据学生的实验报告 6分(1)实验结果正确、可靠。

书写规整、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6分(2)实验结果较正确、可信度较高。

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5分(3)实验结果较正确、书写不规整、但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4分(4)实验结果较差,但书写规整、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3分(5)实验结果较差,不能按照实验报告要求书写。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课,必修适用专业:植物保护专业本科学时数:20学时(课内及课外)一、制定本课程实验大纲的依据依据植保专业2003级《农业昆虫学》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要求,为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而制定。

二、本课程实验教学的作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和深入理解每个实验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原理解决实践中有关问题。

要求学生有强烈的事业心,热爱植物保护事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动手解决实践相关的问题。

实验中要认真。

仔细,爱护公共财产,并能严格遵守课堂纪律,以保证顺利完成每次实验。

三、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及学生能力标准1.通过实验教学验证部分昆虫学的基础理论,加强学生对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2.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昆虫外部形态的观察方法。

3.通过综合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践中有关问题能力。

4.通过实验教学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四、学时分配,教学形式及实验性质学时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60学时,其中实验20学时(课内及课外).教学形式: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实验课上指导教师概述实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并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具体实验步骤,包括实验标本观察、实验仪器的使用、田间调查、识别及鉴定方法、实验报告的完成等。

实验性质:一部分实验为验证性实验;一部分实验为应用综合性实验。

五、实验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及实验完成情况逐项打分,并结合实验报告情况综合评分。

实验成绩单独记分,不计入考试成绩。

六、实验项目、内容及学时分配七、教材1.《农业昆虫学实验指导》植物保护专业、作物专业用,自编讲义。

2.各部分害虫的录像带。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农业昆虫学计划总学时:128 实践学时:52适用专业:植物保护及园艺、园林等大农学类专业制订人:植保教研组制订时间:2011.4一、课程性质、任务“农业昆虫学”是涉及昆虫学各个方面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以昆虫学为基础,研究害虫的防治和有益昆虫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门基础理论广泛,实践应用性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学科。

其开设的目的是使上述专业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掌握昆虫学的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掌握重要农作物、蔬菜、果树、卫生、家畜害虫的种类、识别鉴定、危害特点、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虫情调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同时也要掌握有益昆虫的形态鉴定、经济价值和开发与利用。

二、课程特色为我国植保方面培养合格的人才。

三、知识能力和培养目标1.通过本科课程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昆虫的外部形态的结构与功能、内部器官的生理功能,了解昆虫与其它动物的区别。

(2)掌握昆虫个体发育的生物学特性,领会其及与防治和开发与利用的关系。

(3)了解昆虫纲和其它有害动物的主要目、科的分类原理及形态特征。

(4)了解和认识昆虫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5)了解害虫防治的原理和益虫的加工利用技术。

(6)一方面掌握地下害虫、小麦害虫、水稻害虫、棉花害虫、杂粮害虫、果树害虫、蔬菜害虫、卫生害虫、家畜害虫的形态、为害、生活史与习性、综合治理的原理和方法,另一方面掌握饲用、食用、药用、工业用等有益昆虫的形态、生活史与习性、经济价值与加工与利用技术。

2.通过学习本课程,应具备以下能力:(1)具有一般的昆虫学基本理论知识技能。

(2)较熟练的掌握常见害虫和益虫的主要形态特征,能够识别鉴定常见种类。

(3)了解重要农业害虫的调查方法和益虫的经济价值。

(4)掌握常见作物重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和益虫的加工与利用技术。

四、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掌握昆虫学概论的性质、主要内容;熟练掌握昆虫的特征与近缘动物的区别;了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学发展简况、成就与新动向。

农业昆虫学说课

农业昆虫学说课

板书与多媒体 书本知识与科研前沿 教师讲授与主动学习(学生自学) 理论与实践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思维习惯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昆虫学,保护生态环境,理解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4 课程目标
能够识别鉴定害
掌握昆虫外部形态 及其结构与功能、
虫、益虫的常见
内部器官的生理 种类,掌握重要
功能,生物学特 性,掌握各类害
农业害虫的调查
虫的形态、为害、 方法,综合防治
生活史与习性、

综合治理的原理 和方法
术和益虫的开发 利
培养学生严谨的 学习态度、良好 的学习习惯、一 定的专业素养。
3. 课程内容
3.1理论内容
教 学 理论讲授 内 容
昆虫体躯的构造与功能
昆虫的发育和行为 六足总纲的分类 昆虫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各类农作物害虫
学生能力提升
鉴定 农业害虫的调查方法 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益虫的开发利用技术
7. 特色与创新
为培养农学专业兼有植保知识和技能的综合性人才服 务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本课程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 的课程,把握好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教师对课程的整体建设,是至关重要的。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团队还 会再接再厉将《农业昆虫学》课程建设得 更加完善。
具有一般的昆虫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技能。 较熟练的掌握常见害虫和益虫的主要形态特
征,能够识别鉴定常见种类。 掌握常见作物重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和有
益昆虫的开发利用 了解重要农业害虫的调查方法
2.3设计思路
以讲授为主,做到‘四结合’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 理解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农业昆虫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通过系统学习,学生们应该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

理论知识包括各种农作物上害虫种类的识别、地理分布、为害特性、作物受害后反应、生物学特性及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预测预报和防治方法,以及害虫综合治理的理论和实践。

实验技能方面应该要掌握常见的地下害虫、麦类害虫、水稻害虫、棉花害虫、早粮和油料等经济作物害虫的识别特征及绘图技术;了解以稻飞虱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害虫的预测预报方法;知道田间害虫的调查方法和抽样技术;农田主要害虫为害症状的识别和害虫种类的判断。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绪论农业昆虫学的性质和任务,农业昆虫学的内容及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害虫防治的历史和现状。

第一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第一节植物检疫第二节农业防治第三节生物防治第四节物理机械防治第五节化学防治第六节害虫综合治理习题要点:比较分析害虫防治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章重点、难点:害虫综合治理的概念;化学杀虫剂的类型及作用机理。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害虫防治的各种方法;掌握化学杀虫剂的类型及不同的作用机理;理解害虫综合治理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内涵。

第二章水稻害虫第一节稻蓟马类第二节钻蛀性螟虫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第三节稻飞虱(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第四节稻纵卷叶螟第五节稻水象甲、稻象甲习题要点:水稻上主要害虫如螟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的发生规律和治理;简要介绍蓟马、稻象甲等次要害虫的危害和防治。

本章重点、难点:迁飞性害虫的发生规律;钻蛀性害虫的危害和防治。

本章教学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水稻主要害虫的危害性和发生规律;掌握水稻主要害虫的防治方法;了解水稻次要害虫的发生动态及防治。

第三章棉花害虫第一节蜗牛、棉花蓟马第二节棉花螨类第三节棉蚜第四节棉盲蝽第五节棉铃虫第六节红铃虫习题要点:棉花上主要害虫如棉铃虫、棉蚜、棉红铃虫、棉叶螨、棉盲蝽的发生规律和综合治理;蜗牛、棉花蓟马等次要害虫的危害和防治。

《农业昆虫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Ⅰ》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昆虫学Ⅰ》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2005英文名称:Agricultural Entomology Ⅰ一、课程说明1.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植物保护专业必修3. 课程目的(1)掌握农业昆虫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害虫综合治理的基本理论及研究进展(2)掌握农业害虫成灾的机制、综合防治原理和方法(3)掌握农业生产中重要害虫的识别特征、危害特点、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虫情调查方法及综合防治技术4. 学分与学时学分为2.学时为405. 建议先修课程植物学、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普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等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1)农业昆虫学(北方本植物保护专业用).仵均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农业昆虫鉴定(北方本植物保护专业用).李照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参考书目:(1)农业昆虫学(第三版非植物保护专业用).袁锋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2)农业昆虫学(南方本).丁锦华,苏建亚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3)农业昆虫学(南方本).李云瑞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4)农业昆虫学(北方本).仵均祥主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7.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室内实验和田间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课堂讲授利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某一类害虫的某一常见种为代表重点讲解,其它采用讨论、自学、提问等形式启发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随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关害虫防治的新理论、新成就、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必须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害虫发生的最新动态讲授给学生。

(3)引导学生广泛收集和阅读有关文献资料,提倡自学,对于活跃学术思想、开阔思路、掌握新理论、新技术有重要的作用。

(4)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基本技能培养。

除识别和鉴定害虫种类的室内实验外,还有田间调查,并配合综合性实验与害虫发生动态的教学实习来巩固课堂内容。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昆虫学教案

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昆虫学教案

一、大学考研笔记教案农业昆虫学教案二、教学目标:1. 理解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农业昆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

3. 了解农业昆虫的生态习性和防治方法。

4. 提高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1. 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农业昆虫的分类和生命周期。

3. 农业昆虫的生态习性。

4. 农业昆虫的防治方法。

5. 农业昆虫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分类、生命周期、生态习性、防治方法和最新进展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农业昆虫学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农业昆虫案例,让学生了解农业昆虫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农业昆虫学的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的认识。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评估他们对农业昆虫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报告:通过评估学生对典型农业昆虫案例的分析报告,评估他们对农业昆虫的危害和防治方法的认识。

3. 小组讨论报告:通过评估学生对农业昆虫学研究方法和最新进展的小组讨论报告,评估他们对该领域的了解程度。

六、农业昆虫学教案之生物防治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分类。

2. 掌握生物防治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3. 了解生物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

教学内容:1. 生物防治的概念和分类。

2. 生物防治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3. 生物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

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讲解生物防治的概念、分类、原理和应用方法,让学生掌握生物防治的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成功生物防治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防治的实际应用效果。

3. 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提高他们对生物防治的优点和局限性的认识。

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评估他们对生物防治的概念和知识的理解程度。

农业昆虫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农业昆虫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表现
形式



1
分类和命名
分类阶梯——界、门、纲、目、科、属、种
命名规则——拉丁文双命名法。第一个词表示属名,第二个词表示种名,最后附上定名人姓氏或其缩写
标本、PPT课件
2
直翅目
直翅目昆虫常见科形态观察
体大型或中型,咀嚼式口器;前胸大而明显,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纵折,后足跳跃足或前足开掘足;产卵器发达,呈剑状、刀状或凿状;具听器。渐变态,多为植食性
标本、PPT课件


内容
1.昆虫分类的阶梯有哪些?
2.什么是物种?昆虫如何命名?
3.如何识别直翅目昆虫?
4.如何识别半翅目昆虫?
5.如何识别同翅目昆虫?
6.如何识别缨翅目昆虫?
7.如何识别鞘翅目昆虫?
8.如何识别鳞翅目昆虫?
9.如何识别膜翅目昆虫?
10.如何识别双翅目昆虫?
11.如何识别脉翅目昆虫?
教学项目
项目1农业昆虫基础
教学任务
任务1.3农业昆虫主要类群
课时安排
8课时(理实一体化)
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昆虫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
能力目标:能够识别主要目的昆虫。
教学重点
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缨翅目、脉翅目9个目昆虫的分类特征
教学难点
识别昆虫类别
序号
知识点
名称
知识点具体内容
标本、PPT课件
3
半翅目
半翅目昆虫常见科形态观察
体大型至中型;刺吸式口器,触角丝状或棒状;前胸大型,前翅半鞘翅,后翅膜质,腹面中后足间多有臭腺。渐变态,植食性或捕食性
标本、PPT课件
4
同翅目

石河子大学教案

石河子大学教案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农业昆虫学
任课班级:农04-1,2
任课教师:张建萍
农学院昆虫教研室
2006年------2007学年第一学期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昆虫学教学设计
1. 引言
农业昆虫学是农业生态学的核心课程之一,涉及到农业生产中昆虫的认识、分类、生态学、生殖与繁殖、灭虫和防治等方面。

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农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中必修的一门课程。

本文旨在对农业昆虫学的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掌握以下知识:
•昆虫的形态、结构和分类等基本概念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发育、营养与代谢、行为和遗传等
•昆虫的生活史和种群动态
•农业昆虫的种类、危害和防治方法
2.2. 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以下能力:
•掌握基本的昆虫分类和鉴定技能
•能够观察、记录和分析昆虫生态学数据
•能够评估和选择农业昆虫的防治方法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3.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当具备以下情感目标:
•对昆虫的重要性和多样性有深入认识
•养成观察、分析和判断的好习惯
•培养对农业昆虫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 教学内容
3.1. 基础理论
本课程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包括昆虫形态、结构和分类、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昆虫的生活史和种群动态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书本阅读、视频观看等方式进行。

3.2. 实验操作
本课程的实验操作部分主要包括昆虫的观察与鉴定、昆虫生态学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昆虫防治方法的评估与选择等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课外实践、专业实习等方式进行。

3.3. 综合案例
本课程的综合案例部分主要是针对实际农业昆虫防治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通过课堂授课、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

4. 教学方法
4.1.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
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提出问题,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讨论和解答,不断深入、拓宽和巩固知识。

4.2. 多媒体教学
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包括影片教学、PPT讲解、实物展示等方式,以加强理论学习的视觉效果和教学体验。

4.3. 实践教学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应包括实验教学、课外实践和专业实习等方式,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同时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学生的理论成绩、实验技能、实践表现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可采用作业、考试、实验报告、课堂讨论和综合案例等方式进行评价。

6. 总结
农业昆虫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设计应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多媒体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时注重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

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意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