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蚀变岩岩相学

合集下载

变质岩岩相学分类表

变质岩岩相学分类表

常见变质岩岩相学分类变质岩是早先已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遭受变质作用的产物。

所谓变质作用系指在地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早先形成的岩石(包括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固态条件下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以及化学成分等发生变化的作用。

因此变质岩的分类大多数依据变质岩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化学成分以及变质作用的类型因素。

本实验教材变质岩部分的分类主要采用岩相学分类,即基于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等岩相学特征把岩石划分成不同岩石基本类型,同时尽量兼顾变质作用类型或变质岩成因、等化学系列和等物理系列等原则命名具体岩石名称。

首先,根据变质岩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成分特征以及变质岩成因划分为三个系列,22个基本类型。

第一系列:以结构构造命名的变质岩系列,有6个岩石基本类型: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糜棱岩、碎裂岩;第二系列:以矿物组合及其含量命名的变质岩系列,有7个岩石基本类型:石英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麻粒岩、榴辉岩、超铁镁质岩、混合岩;第三系列:主要依据变质岩成因命名除上述两个系列以外的其它常见变质岩系列,共有9个岩石类型:变粒岩、浅粒岩、角岩、灰色片麻岩、夕卡岩、云英岩、黄铁绢英岩、次生石英岩、青盘岩。

其次,每个系列的岩石基本类型再根据矿物、结构构造或等化学系列等特征进一步确定具体岩石名称(如下表)。

按结构构造命名系列典型结构构造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基本名称板岩千枚岩根据矿物、结构构造或等化学系列具体命名黑色碳质板岩、紫色板岩等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石千枚岩等云母片岩:黑云母片岩、白云母片岩、二云母片岩等绿片岩:绿泥石片岩、阳起石片岩等片状构造片岩蓝闪片岩:蓝闪石片岩、蓝闪钠长片岩等角闪石(50%~90%) 石英片岩:石英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等钙质片岩:透闪绿帘片岩、绿帘透闪片岩等镁质片岩:蛇纹石片岩、滑石片岩等富铝片麻岩:特征变质矿物+片柱状矿物+长石种类+片麻岩,如石榴夕线堇青黑片麻状构造片麻岩云钾长片麻岩等长英质片麻岩:钾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二长片麻岩等钙质片麻岩:钙铝榴石透辉斜长片麻岩等糜棱状组构碎裂状组构糜棱岩碎裂岩长英质糜棱岩、云母质糜棱岩、角闪质糜棱岩、钙质糜棱岩等碎裂岩、碎斑岩、碎粒岩等石榴石+绿辉石榴辉岩柯石英榴辉岩、蓝晶石金红石榴辉岩等角闪石岩、辉石岩等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等紫苏辉石+斜长石麻粒岩紫苏麻粒岩、透辉麻粒岩、二辉麻粒岩等云英岩次生石英岩黄铁绢英岩青盘岩矽卡岩+斜长石斜长角闪岩石榴斜长角闪岩、透辉斜长角闪岩等灰色片麻岩角岩典型矿物组合石英>75%方解石+白云石(总量>50%)按矿物组合命名系列基本名称石英岩大理岩根据矿物、结构构造具体命名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磁铁石英岩等透闪石大理岩、透辉石大理岩、滑石大理岩、石墨大理岩等其它岩石命名系列变粒岩浅粒岩铁镁质矿物>90%超铁镁质岩变质岩基体+花岗质脉体混合岩常见变质岩岩相学分类简表按结构构造命名系列典型结构构造基本名称板状构造千枚状构造板岩千枚岩根据矿物、结构构造或等化学系列具体命名典型矿物组合黑色碳质板岩、紫色板岩等石英>75%按矿物组合命名系列基本名称石英岩大理岩根据矿物、结构构造具体命名纯石英岩、长石石英岩、磁铁石英岩等透闪石大理岩、透辉石大理岩、滑石大理岩、石墨大理岩等石榴斜长角闪岩、透辉斜长角闪岩等角岩其它岩石命名系列变粒岩浅粒岩绢云母千枚岩、绿泥石千枚岩等方解石+白云石(总量>50%)片状构造片岩云母片岩:黑云母片岩、白云母片岩、二云母片岩等绿片岩:绿泥石片岩、阳起石片岩等蓝闪片岩:蓝闪石片岩、蓝闪钠长片岩等石英片岩:石英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等钙质片岩:透闪绿帘片岩、绿帘透闪片岩等镁质片岩:蛇纹石片岩、滑石片岩等角闪石(50%~斜长角闪岩90%)+斜长石灰色片麻岩片麻状构造片麻岩富铝片麻岩:特征变质矿物+片柱状矿物+长石种类+片麻岩,如石榴夕线堇青黑云钾长片麻岩等长英质片麻岩:钾长片麻岩、斜长片麻岩、二长片麻岩等钙质片麻岩:钙铝榴石透辉斜长片麻岩等紫苏辉石+斜长石麻粒岩紫苏麻粒岩、透辉麻粒岩、二辉麻粒岩等矽卡岩云英岩糜棱状组构糜棱岩长英质糜棱岩、云母质糜棱岩、角闪质糜棱岩、钙质糜棱岩等石榴石+绿辉石榴辉岩柯石英榴辉岩、蓝晶石金红石榴辉岩等次生石英岩碎裂状组构碎裂岩碎裂岩、碎斑岩、碎粒岩等铁镁质矿物>90%变质岩基体+花岗质脉体超铁镁质岩混合岩角闪石岩、辉石岩等眼球状混合岩、条带状混合岩等黄铁绢英岩青盘岩。

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找矿意义

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找矿意义

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找矿意义蚀变岩是指在地表或浅层地壳发生不同程度的变质作用,由于岩石中的矿物质和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的一类岩石。

蚀变岩岩石学是研究蚀变岩的起源、组成、结构和变质作用的学科。

蚀变岩的特点是原岩中的矿物质和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新的矿物质和结构。

蚀变岩的形成过程是地质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对于理解地壳演化、矿床成因和找矿预测都具有重要意义。

蚀变岩的形成主要受到原岩成分、地质构造、地温、地压、流体活动等因素的控制。

原岩的成分决定了蚀变岩中可能出现的矿物质,地质构造则决定了岩石中的裂隙和通道,对流体的运移和沉淀起着重要的作用。

地温和地压是蚀变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流体活动则是蚀变作用的重要动力。

在地壳深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蚀变作用主要是由地壳深部的岩浆活动引起的,而在地壳浅部,蚀变作用主要是由地下水的渗透和运移引起的。

蚀变岩的矿床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蚀变岩中常常富含有用矿物质。

蚀变作用的过程中,原岩中的矿物质会发生变化,产生新的矿物质。

一些有用矿物质,如铜、铅、锌等,常常与蚀变作用有关。

因此,通过研究蚀变岩的特征和成因,可以找到有用矿床的迹象,为找矿提供重要的依据。

2. 蚀变作用改变了岩石的物理性质。

蚀变岩常常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使得岩石容易被地下水浸蚀和运移。

这为矿物质的富集和矿床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此外,蚀变作用还改变了岩石的热导率和电导率等物理性质,这些性质的变化可以通过地球物理勘探来探测,从而找到潜在的矿床。

3. 蚀变作用改变了岩石的化学性质。

蚀变作用常常伴随着岩石中的矿物质的溶解和沉淀过程,使得原岩中的一些元素重新分配。

这些过程导致了岩石中的一些元素富集和分离,从而形成了一些特殊的矿物质和矿床。

因此,通过研究蚀变岩的化学性质,可以找到一些特殊的矿床类型。

4. 蚀变作用是矿床成因的重要环节。

蚀变作用常常是矿床形成的重要环节之一,特别是在热液矿床和岩浆矿床的形成过程中。

变质岩石学-第四章 变质岩的主要类型-交代变质岩类

变质岩石学-第四章 变质岩的主要类型-交代变质岩类

4.4.3 主要的交代变质岩
镁质矽卡岩的矿物成分主要有镁橄榄石、透辉石、 尖晶石、金云母、硅镁石,次有硼镁石、磁铁矿、蛇 纹石、白云石、方解石等。因此,矽卡岩的矿物成分 较复杂,变化也较大。
矽卡岩形成过程中,组分迁移是很强烈的。碳酸 盐类围岩可能带出全部CO2和部分CaO或MgO,带入 的则是FeO、SiO2和A12O3等;而酸性侵入体则可有大 量的CaO加入,SiO2和碱金属则被带出。
4.4.3 主要的交代变质岩
次生石英岩分布较广泛,尤其在火山口或附近的 火山岩中更为发育;有时也见于岩体接触带。
与其有关的矿产有非金属原料(明矾石、高岭石、 叶蜡石、一水硬铝石、红柱石、刚玉等)以及铜、铅、 锌、金、银等多金属矿床。
4.4.3 主要的交代变质岩
明 矾 石 次 生 石 英 岩
4.4.3 主要的交代变质岩
4.4.3 主要的交代变质岩
青 磐 岩
4.4.3 主要的交代变质岩
3.云英岩(greisen) 由酸性侵入岩受气成-高温热液交代作用蚀变所 形成的岩石。 有时侵入体的顶板围岩(泥质岩、砂岩、千枚岩、 片岩等)中也可见到。 岩石一般为浅灰、浅灰绿色,粒状、鳞片粒状变 晶结构,块状构造。 矿物有石英、白云母(及锂云母、铁锂云母), 次为黄玉、电气石、萤石、绿柱石、锡石、黑钨矿、 白钨矿、黄铁矿、辉钼矿、辉铋矿等。
4.4.3 主要的交代变质岩
在青磐岩化过程中,深色矿物首先开始蚀变,其 次斜长石,可概略表示为:
辉石→纤维状角闪石、阳起石或绿泥石 角闪石、黑云母→绿泥石; 斜长石→钠长石、绿泥石、黝帘石、绿帘石、
绢云母、石英、碳酸盐 青磐岩分布较广泛,尤其在陆缘活动带常作区域 性分布。与青磐岩有关的矿产有铜、铅、锌等多金属 硫化物和金、金-银脉状矿床等。

变质岩石学总论

变质岩石学总论
交代作用过程,岩石总体积基本不变,即交代反应的过程既遵守质量守恒的规 律,又必须体积守恒。因此,反应过程的机理十分复杂。
第21页,本讲稿共56页
辉石的交代残留
第22页,本讲稿共56页
辉石的交代残留
第23页,本讲稿共56页
变形和碎裂作用
各种岩石受应力超过弹性限度时,就会出现破碎或塑性 变形现象。变形和碎裂是变质过程中的一种重要作用。
地壳一定深处的含义是指变质作用发生于一定的温度和压力范围,通 常是T=200~800℃,P=0.02~1.5GPa。此温度范围大致位于成岩 后生作用和岩浆作用之间,压力范围表明它要求处于地壳一定深处, 即风化带之下。 但近年来在变质岩中柯石英、微粒金刚石及多种矿物出溶结构的发现 表明,变质作用已不局限于地壳范围,压力也已远远超出1.5GPa。
埋藏变质作用:岩层由于上覆沉积物的深埋而处于地下较深处, 由负荷压力和地热增温引起的一种大规模的重结晶作用。可看 作区域变质作用的一种。
特点是变质温度低,重结晶和变质反应不彻底,多形成很低级至低级变质岩石 ,常见原岩矿物残余和变余结构,缺乏显著片理。
第7页,本讲稿共56页
洋底变质作用:是指洋中脊附近的洋壳岩石在上升热流和热卤水作用下 发生的变质作用。
温度(热状态)改变的原因
地热增温:可从每千米十几度到每千米一百多度。 上地幔热流的运动
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热能的积累 岩浆活动带来的热(局部)。 在应力作用下,变形和摩擦作用产生的热能,即
机械能转变的热能
第12页,本讲稿共56页
二、压力
1、压力类型:负荷压力、流体压力、应力 负荷压力( Pl):又称围压或固体岩石所承受的压力,是一种均向性的
行的。
温度升高 可使原岩中一些矿物发生重结晶

变质岩石学第四章 变质岩的主要类型交变质岩类PPT课件

变质岩石学第四章 变质岩的主要类型交变质岩类PPT课件
4.4 交代变质岩类
4.4.1 概述
交代变质岩(metasomatic metamorphic rock) 在热的气液态溶液作用下使原岩发生交代作用所 形成的岩石。 交代作用是一种伴随有岩石化学成分改变的变质 作用。交代变质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与原岩相 比较,都有显著的变化且相对富水,所以交代作用又 称为蚀变作用。 交代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T、C,P为次要的, 配合温度和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起作用。
在云英岩发育地段,常可见几种类型的云英岩组 成完整的分带(交代带):裂隙脉→电气石云英岩→ 黄玉云英岩→萤石云英岩→白云母云英岩→云英岩化 岩石。但一般没有这样完全。
5
4.4.2 交代变质岩的分类和命名
交代变质岩的种类较多,变化也较复杂。根据交 代作用的产物和原岩的成分,可将交代变质岩分为以 下四个类别: 蛇纹岩 原岩成分相当于超基性岩的交代变质岩。 青磐岩 原岩成分相当于中基性岩的交代变质岩。 云英岩、黄铁绢英岩、次生石英岩 原岩成分相当于
中酸性岩的交代变质岩。 矽卡岩 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带内形成的接
交代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按性质可归结为三种基 本类型:水解及水化作用、阳离子交代作用和阴离子 交代作用。
3
4.4.1 概述
交代过程中,原有矿物溶解、消失,新矿物取代、 晶出,并引起岩石结构、构造的改变。交代作用较弱 时,常可见变余结构和构造;交代作用强烈时,则被 新的交代结构、变晶结构和变成构造取代。
主要由各种蛇纹石组成,如纤维蛇纹石、叶蛇纹 石、胶蛇纹石、绢石、石棉等;次要矿物和变晶副矿 物有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尖晶石类、水镁石和 少量碳酸盐、滑石、直闪石、透闪石、阳起石等。橄 榄石和辉石常呈残余矿物出现。
8
4.4.3 主要的交代变质岩

岩石学复习思考题

岩石学复习思考题

岩石学复习思考题岩石学复习思考题:1、岩石学的概念2、岩相学和岩理学的研究内容的差异性?3、地球的层圈构造,一级圈层和次级层圈构造的分层依据是什么?各圈层的物质组成有何差异?4、岩浆和岩浆作用的概念5、原生岩浆、母岩浆及派生岩浆的概念及相互联系。

6、岩浆分离结晶作用和熔离作用之间的区别。

7、岩石局部熔融过程中熔体成分的变化特征。

8、岩浆的粘度与氧化物成分、挥发分、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9、火成岩中矿物结晶顺序的确定原则10、火成岩结构与岩浆冷凝条件的关系12、里特曼(组合)指数(δ)的计算公式及碱性判别。

13、火成岩中微量元素以多种方式存在:14、SiO2含量、碱质含量对火成岩中矿物共生组合的影响15、超镁铁岩、镁铁质岩的常见岩石类型16、哪些因素影响了玄武岩的成分的变化?17、花岗岩的成因类型——I型、S型、A型及M型花岗岩18、花岗伟晶岩脉各带矿物的结晶特点。

19、中酸性熔岩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种类20、金伯利岩在化学成分上与其他火成岩最大的区别是什么?21、沉积岩是如何形成的?22、沉积岩中以下自生色的成因机理:23、常见矿物在风化带中的稳定性。

24、成岩作用的阶段划分及各阶段的成岩作用特点。

25、胶结物与基质一样吗?26、他生沉积岩和自生沉积岩在成因上的差异性。

27、白云岩可以直接从海水中沉淀析出吗?为什么?28、变质作用方式主要有哪些。

29、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及影响机制。

30、掌握以下概念:热峰条件和变质级、进变质、退变质。

31、变质作用的详细分类。

32、变质反应的基本类型33、什么是变质岩的等化学系列与等物理系列?34、影响变质岩矿物成分的因素有哪些?35、变质岩主要化学类型的划分,变质相是以哪种化学类型划分的?36、变质岩的构造包括哪些类型。

37、掌握变质岩的命名原则:38、封闭体系的矿物相律与开放体系的矿物相律有何不同?39、确定矿物共生组合的主要标准如下:40、变质相的概念及变质相的划分。

交代变质岩

交代变质岩

14
一般认为青盘岩化的成因有两种:一种是次火 山岩通过火山直接作用的途径形成(自变质);另 一种是受区域变质热液影响而产生的变质火山岩的 青盘岩。
青盘岩分布较广泛,尤其在活动区常作区域性 分布。 青盘岩常与低温的金属矿脉伴生,与青盘岩有 关的矿产有铜、铅、锌等多金属硫化物,在金、银 矿脉旁最为常见。在斑岩型铜-钼-金矿床中,也 是典型的蚀变岩石之一。
岩石多呈灰绿、黑绿色,中细粒变晶结 构,有时为纤状变晶结构。常具有变余斑状、 变余火山碎屑结构等。其构造为块状、斑杂 状及角砾状等。
13
矿物成分较复杂,主要有阳起石、 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碳酸盐等。
辉石转变为角闪石的反应如下:
5Ca(Mg, Fe)Si2O6+3CO2+H2O——
Ca2(Mg,Fe)5Si8O22(OH)2+3CaCO3+2SiO2
5
气-液变质岩的一般特征
1. 产状 常产于侵入体和围岩的内外接触带、 矿脉两侧、断裂带、韧性剪切带等热液易于集中、 活动的地带,形态呈脉状、透镜状、囊状及不规则 状等。 2. 矿物成分 多为低温含挥发分的矿物组合, 常含金属矿物,并有原岩残留矿物。
3. 组构 多为不等粒变晶结构、交代结构,也 见变余结构;常见块状、条带状、斑杂状、角砾状 构造及变余构造。
8
三、交代变质岩的主要类型
(一)蛇纹岩类
超基性、基性岩受热液作用,使橄榄石、 辉石变为蛇纹石,并析出磁铁矿等矿物,形 成蛇纹岩。
2Mg2SiO4十3H2O——H4Mg3Si2O9+Mg(OH)2 3Mg2SiO4十4H2O十SiO2——2 H4Mg3Si2O9
9
特征
颜色:常呈暗绿、黄绿等色,颜色随所含杂质的不同而不同, 含绿泥石者色绿,含磁铁矿、铬铁矿者色黑,含褐铁矿者色 褐红。有时具斑驳状斑纹,风化后颜色变浅,呈灰白或黑白 相间的网纹状,质地较软,略有滑感,裂隙发育。

绿泥石化

绿泥石化
硅化
使围岩中石英或隐晶质二氧化硅含量增加的一种蚀变作用。二氧化硅一般是由热液带入,也可由长石或其他矿物经蚀变后形成。硅化几乎在任何岩石中都可发育,从高温到低温条件下均可产生。由于硅化可以在广泛的环境中由热液作用形成,因此硅化常与其他蚀变,如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泥化、长石化等共生。与硅化有关的矿床很多,其中主要是铜、铅、锌、钼、钨、金、锑、汞、明矾石、重晶石矿床等。
胡受奚著,《交代蚀变岩岩相学》,

泥化
可进一步划分为深度泥化和中度泥化两类。深度泥化蚀变的特点是含有特征矿物地开石、高岭石、叶蜡石和石英,常伴有绢云母、明矾石、黄铁矿、电气石、黄玉、氟黄晶和非晶质的粘土矿物。是一种蚀变比较深的类型。当岩石中的铝被大量淋出,蚀变就过渡为硅化;随着绢云母含量的增加,则过渡为绢云母化。中度泥化岩石中,以高岭石和蒙脱石类矿物占优势。它们主要是斜长石的蚀变产物,通常呈带状,向外可过渡为青盘岩化,向内(矿脉方向)过渡为绢云母化。易受泥化的岩石主要为基性、中性、酸性火成岩,尤以火山岩最为发育。深度泥化常构成某些铜、铅、锌矿蚀变的内带。中度泥化分布较广泛,与金、银、铜、铅、锌矿化有关。
青盘岩化
主要是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受中、低温热液作用产生的,一般是在近地表条件下形成。青盘岩化产生的特征矿物为: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可有少量的绢云母、黄铁矿和磁铁矿。与青盘岩化有关的矿床有:斑岩型铜、钼矿床,热液黄铁矿矿床,多金属矿床,金和金银矿床等。
绢云母化
一种广泛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在中性和酸性火成岩及板岩等富铝岩石中最常见。单矿物的绢云母岩,一般少见。绢云母化常伴随有石英和黄铁矿的产生,因而可称为绢英岩化,若黄铁矿含量超过5%时,则称为黄铁绢英岩化。绢英岩化与云英岩化过程在本质上相同,只是后者形成温度较低,它们之间可存在着过渡关系,即云英-绢英岩化。在金、铜、铅、锌、钼和铋等以及萤石、红柱石、刚玉等矿床中都能见绢云母化现象。特别是斑岩型铜、钼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和多金属矿床。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型,简述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型,简述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题目:试述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与类型,简述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一、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

1、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1、气孔状构造: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

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

○2、杏仁状构造:上述气孔形成的空洞被后来的物质充填,就形成了杏仁状构造。

○3、流纹构造、绳状构造:岩浆喷出到地表,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其表面常留下流动的痕迹,有时好像几股绳子拧在一起。

○4、枕状构造:岩浆在水下喷发,熔岩在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很多椭球体。

上述这些特殊的构造只存在于岩浆岩中。

还有块状构造和斑状构造。

除了构造以外还有因为矿物的结晶程度、集合体形状与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

2、岩浆岩的主要类型:岩浆岩依据矿物组成的差别,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超基性岩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钠,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

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

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2基性岩类: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

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

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

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

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3中性岩类:化学成分特征是SiO2为53-65%,铁、镁、钙比基性岩低,Al2O3 16-17%,比基性岩略高,而Na2O+K2O可达5%,比基性岩明显增多。

个人总结交代蚀变类型

个人总结交代蚀变类型
灰岩
易发生矽卡岩化、硅化、萤石化、白云岩化、铁锰碳酸盐化
白云岩
易发生镁质矽卡岩化、白云岩化、菱镁矿化、金云母化、蛇纹石化、硅化
泥质岩
易发生黑云母化、电气石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水云母化、硅化砂岩、石英岩重晶、变化不显著基性火山岩
辉石化、角闪石化、黑云母化、绿帘石化、黝帘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滑石化、菱镁矿化、蛇纹石化、青磐岩化、泡沸石化
主要岩石类型中常见的交代蚀变类型
超铁镁岩
最易发生蛇纹石化和碳酸盐化,其次是纤闪石化、金云母化、霓辉石化---霓石化、霞石化、滑石化
中—基性侵入岩
易发生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钠长石化、黑云母化、青磐岩化、绿帘石化、绿纤石化钠黝帘石化、沸石化
酸性侵入岩
易发生云英岩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钾长石化、钠长石化、硅化
钠长石
抵抗交代蚀变能力较强,被钾长石、石英、萤石、云母、粘土矿物、明矾石交代较常见
斜长石
易被方柱石、绿帘石、黝帘石、斜黝帘石、碳酸盐粘土矿物、钠长石、白云母、绢云母等交代
黑云母
易被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黄铁矿、金红石、白钛矿、白云母、绢云母等交代
角闪石
易被黑云母、水黑云母、绿泥石、绿帘石、碳酸盐、黄铁矿等所交代
中、酸性火山岩及凝灰岩
云英岩化、电气石化、黄玉化、萤石化、白云母化、绢云母化、硅化、次生石英岩化、黄铁矿化、明矾石化、高岭石化
主要造岩矿物常见的被交代现象
石英
抵抗交代蚀变能力强、被钾长石、钠长石、云母、磷酸盐化等交代较常见
钾长石
抵抗交代蚀变能力较强,被钠长石、石英、绢云母——白云母、粘土矿物、明矾石、叶腊石等交代较常见
单斜辉石(Ca、Fe、Mg)
易被角闪石、黑云母、绿帘石、绿泥石、黄铁矿、碳酸盐等交代

变质岩石学-交代变质岩类

变质岩石学-交代变质岩类

4.4.3 主要的交代變質岩
在青磐岩化過程中,深色礦物首先開始蝕變,其 次斜長石,可概略表示為:
輝石→纖維狀角閃石、陽起石或綠泥石 角閃石、黑雲母→綠泥石; 斜長石→鈉長石、綠泥石、黝簾石、綠簾石、
絹雲母、石英、碳酸鹽 青磐岩分佈較廣泛,尤其在陸緣活動帶常作區域 性分佈。與青磐岩有關的礦產有銅、鉛、鋅等多金屬 硫化物和金、金-銀脈狀礦床等。
交代過程中物質組分的帶出、帶入,主要通過滲 透、擴散的方式。由於組分具有不同的化學活潑性, 其遷移能力也有所不同,因而出現交代分帶現象。即 由交代中心帶向周圍或兩側圍岩,化學組分和礦物成 分成有規律的帶狀分佈。這種帶稱為(交代)蝕變帶。
4.4.1 概述
交代變質岩的分佈較廣泛。 交代作用常與一定的成礦作用有成因聯繫,可作 為尋找某些有用礦產的重要找礦標誌。例如與雲英岩 化有關的鎢、錫、鉍、鉬礦,與青磐岩化有關的銅、 鉛、鋅、金、銀等。 所以研究交代(成岩成礦)作用和交代變質岩在 理論上和實踐上都有重要意義。
4.4.3 主要的交代變質岩
矽卡岩的顏色變化較大,有褐綠、黑綠、褐紅、 淺灰等色。粒度變化也大,常為等粒、不等粒變晶結 構及包含變晶結構、交代結構。塊狀、斑雜狀、條帶 狀構造等。岩石的比重較大。
鈣質矽卡岩的礦物可分兩個階段形成,早期的矽 卡岩化階段主要為鈣鋁-鈣鐵石榴石、鈣鐵輝石-透 輝石、矽灰石、符山石等。後期熱液交代蝕變階段, 形成陽起石、透閃石、綠簾石、綠泥石、螢石等等, 此外還常含有磁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黃鐵礦、 閃鋅礦、方鉛礦、白鎢礦稀有、稀土元素礦物等。
4.4.3 主要的交代變質岩
鎂質矽卡岩的礦物成分主要有鎂橄欖石、透輝石、 尖晶石、金雲母、矽鎂石,次有硼鎂石、磁鐵礦、蛇 紋石、白雲石、方解石等。因此,矽卡岩的礦物成分 較複雜,變化也較大。

蚀变岩石类型

蚀变岩石类型

蚀变岩石类型1、 蛇纹石化及蛇纹岩超基性岩石,经气液变质作用,使其中的橄榄石和部分辉石转变成蛇纹石,形成蛇纹岩。

一般蚀变作用由轻微到强烈,由个别矿物到整个岩石,由量变到质变,最后形成新的岩石类型。

轻微变化的部分,称为蛇纹石化岩石,全部转变了的叫蛇纹岩。

蛇纹岩的一般特征:是岩石常呈暗绿至黄绿色;外貌极其多样。

其颜色随所含杂质成分不同而各异,含绿泥石者呈黄绿色;含磁铁矿、铬铁矿者色黑;含褐铁矿者呈褐红。

有的具有斑驳状色纹,风化后颜色变淡,呈灰白和黑白相间的网纹状。

质地较软,略具滑感,裂隙发育,常呈致密块状的隐晶质。

错动滑痕常见,在滑动面上常有一层黄绿色或浅蓝色的蜡状薄壳。

有时呈构造透镜体或角砾状碎块,在接触带可见到片理化的蛇纹岩。

在风化淋滤带中,蛇纹岩的表层,常出现赭土化,其下部则形成格架状的硅化蛇纹岩和碳酸盐化蛇纹岩。

有些地方在蛇纹岩中有不规则的碳酸盐块与蛇纹岩一起构成“虎斑状”构造。

蛇纹岩的矿物成分简单,主要由各种蛇纹石组成,包括叶蛇纹石、纤维蛇纹石、胶蛇纹石、绢石及石棉等。

其它矿物有磁铁矿、洛铁矿、钛铁矿、尖晶石、水镁石及镁碳酸盐等。

有时橄榄石和辉石可呈残晶出现。

蛇纹岩的分布,一般不超过超基性岩体的范围,通常情况下,超基性岩体均不同程度的遭受蛇纹石化作用。

因此,在地表很难见到新鲜的超基性岩,只在较新岩体深部有可能保留有新鲜的超基性岩石。

所以常常根据蛇纹石化岩石来圈定超基性岩体。

蛇纹岩的结构,常为隐晶质结构或网纹状结构,构造则多为块状,带状,片状,透镜状及角砾状构造。

蛇纹碉在其形成过程中和形成以后,受到热液的影响,可能发生进一步变化。

特别是含铬铁矿的蛇纹岩,常具明显的绿泥石化现象。

甚至可以变成绿泥石岩,有时绿泥石直接围绕着矿石,形成外壳。

关于蛇纹岩的成因。

主要认为是超基性岩中橄榄石(部分辉石)转变为蛇纹石的过程。

二、青盘岩化及青盘岩青盘岩是中基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经气液变质作用,形成外貌为绿色的块状岩石。

岩石蚀变的概念、种类和相关特征

岩石蚀变的概念、种类和相关特征

岩石蚀变的概念、种类和相关特征LT岩石蚀变的概念、种类及相关特征一、概念围岩蚀变:指在热液矿床的形成过程中,围岩受到流体和热液的作用影响所发生的各种交代变质作用。

影响围岩蚀变的因素主要为热液或流体的性质、成分、温度、压力、围岩的性质和成分等。

围岩蚀变的种类很多,如矽卡岩化、云英岩化、钠长岩化和碳酸盐化等。

交代蚀变形成的围岩,成为蚀变围岩。

如云英岩、矽卡岩、钠长岩等。

由于一定的围岩蚀变常与一定类型的热液矿床相联系,并能反映热液矿床形成物理-化学条件。

因此围岩蚀变可以有助于说明热液矿床形成过程的物理化学条件及矿床的成因等。

同时它又是重要的找矿标志。

蚀变围岩常具有分带现象,这是建立交代蚀变成矿模式的重要根底。

另外,某些蚀变围岩,如明矾石化岩、叶腊石岩、高岭土岩等本身就是非金属矿产。

蚀变作用:泛指岩石、矿物受到热液、地表水、海水以及其它作用的影响,产生适合新的物理-化学条件下新的矿物或矿物组合的过程。

围岩蚀变、化学风化和变质交代作用,都属于蚀变作用的范畴。

蚀变围岩:在热液作用下,使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岩石,由于他们经常见于热液矿床的周围,故称为蚀变围岩。

一定的热液矿床常与某些类型蚀变围岩共生。

因此,蚀变围岩不仅是研究热液矿床成因的重要标志,也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某些特殊的蚀变围岩,如明矾石化的火山岩本身就有开采利用的价值。

褪色作用:指在热液作用影响下,导致岩石中的深色矿物消失,铁镁组分淋失,使得原来岩石变成浅色的蚀变作用。

碱质交代作用:内生含碱质〔如钾和钠〕的成矿溶液对围岩所进行的各种交代作用。

在这种作用过程中,形成由碱性长石〔钾长石、钠长石〕、碱性角闪石、碱性辉石、云母、方柱石、霞石等碱性硅酸盐矿物组成的交代蚀变岩石,表现出碱质在溶液及其交代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根据碱金属的不同,可分为钾质交代和钠质交代两大类。

钾质交代,包括钾长石化、云母化、云英岩化、绢英岩化等;钠质交代,包括钠质辉石化、钠质角闪石化、钠长石化、钠长-更长石化、霞石化、方柱石化及局部沸石化等。

充填脉型与交代蚀变岩PPT教案

充填脉型与交代蚀变岩PPT教案

1) 黑钨矿一石英脉型
(1)微脉带:又称云母一石英细脉带, 为一系列微细裂隙组成的蚀变带。由 宽0.1-Icm的云母一石英组成,本身不 具工业价值,是深部存在隐伏矿体的 标志。
(2)密集细脉带:位于微脉带之下, 系由微脉合并而成,脉宽1-5cm,少数 可达l0cm,具有一定的工业价值。
1) 黑钨矿一石英脉型
矿化主要受岩体内部微细构造及后生 构造裂隙所控制,矿石呈浸染状分布。
3)稀有、稀土元素矿床
主要的矿石矿物有钽铁矿、铌铁矿、铌一 钽铁矿、细晶石和锂云母等。
伴生金属矿物有锆石、磷钇矿、钍石、独 居石、氟碳钙钇矿和黑稀金矿等。
矿床中的有用元素除Nb, Ta, W, Sn, B。 外,常有Li、Rb,Cs,Zr, Hf、TR, (Th), (U)等。
3)交代蚀变岩型稀有、稀土元素矿床
矿床中交代蚀变现象普遍而强烈,多为面 型交代蚀变,蚀变分带明显,在发育完整 的情况下,自下而上依次为钾化带—钠化 带-云英岩化带-似伟晶岩带-石英壳、
在钾化带的中、下部,明显地表现出成矿 元素贫化或活化转移的现象,在钾化带最 上部,或向钠化带的过渡带中,有TR, Zr, Hf ,Nb, Ta的某些集中,但不具工业意义。
(3)中脉带:由细脉带往下进一步合并 而成,脉幅宽10cm,个别可达50cm,脉 成组平行排列,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4)大脉带:由中脉进一步合并而成, 脉幅大于50cm,个别为3-5m,是最有工 业价值的矿体。
(5) 稀疏大脉带:又称尖灭带,分布于花 岗岩中。矿脉不仅稀疏,而且随脉幅变 小而逐渐尖灭。
金属矿物主要是高温型氧化物,成分比较 简单,如SnO2(锡石)、(Fe, Mn) WO4(黑 钨矿)、FeTa2O5(钽铁矿)和ZrSiO4(锆 石)等

浙西北晚侏罗世火山期后交代蚀变作用及铀的活化转移

浙西北晚侏罗世火山期后交代蚀变作用及铀的活化转移

浙西北晚侏罗世火山期后交代蚀变作用及铀的活化转移
张万林;王有翔;裘云樵
【期刊名称】《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1(18)1
【摘要】浙西北晚侏罗世火山岩历经四次火山喷发旋回,经受了多次热事件。

岩石遭受的火山期后热液交代蚀变,在酸性岩区主要发育钠长石化和绢云母化。

这种面型分布的交代蚀变使火山岩中以多种形式赋存的铀发生成岩后的初始活化。

尔后,成矿期热液在运移中又将已经活化了的铀从围岩中浸取出来,以补充热液中的铀,并在沿断裂发育的蚀变环境中沉淀成矿。

【总页数】7页(P105-110)
【关键词】浙西北;火山岩;蚀变作用;铀;活化
【作者】张万林;王有翔;裘云樵
【作者单位】成都地质学院三系;浙江地质矿产局第九地质大队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14
【相关文献】
1.浅谈火山岩区铀成矿与火山岩浆演化、构造、蚀变的关系 [J], 赵华平;许洪才;李庆喆;
2.内蒙古卫境岩体查干哈达地段碱交代蚀变岩特征与铀成矿作用研究 [J], 胡鉴;聂逢君;高爽;朱成华
3.浅谈火山岩区铀成矿与火山岩浆演化、构造、蚀变的关系 [J], 宋志超
4.闽,浙,赣交境地区晚侏罗世潜火山岩及其副矿物的基本特征 [J], 刘桂兰
5.浙西北晚侏罗世火山期后交代蚀变作用及铀的海化转移 [J], 张万林;裘云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热液成矿作用下,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旧物质为新物质所替代的交代作用。

围岩蚀变可产生在矿石沉淀之前、同时或之后,其结果使得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面目全非
在热液成矿作用下,近矿围岩与热液发生反应,而产生的一系列旧物质为新物质所替代的交代作用。

围岩蚀变可产生在矿石沉淀之前、同时或之后,其结果使得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等均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改变,甚至面目全非。

围岩蚀变的范围变化很大,有的在矿脉的两侧只有几厘米宽,有的围绕着矿体形成数十米宽的晕圈。

许多蚀变晕圈呈现出矿物集合体的分带现象,这是由于热液在通过围岩时性质发生改变引起的。

决定蚀变围岩的类型和蚀变作用强度的因素有:①围岩的性质,包括围岩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粒度、物理状态(如是否受力破碎)、渗透性等;②热液的性质,包括热液的化学成分、浓度、pH、Eh、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它们在热液作用过程中的变化。

最常见的围岩蚀变有如下几类。

夕卡岩化夕卡岩主要是由石榴子石(钙铝石榴子石-铁铝石榴子石)、辉石(透辉石-
钙铁辉石)及其他一些钙、铁、镁的铝硅酸盐矿物所组成的岩石。

它主要产生在中酸性侵入体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或其附近,在中等深度条件下,经气水热液的高温交代作用形成的。

在夕卡岩中常有一些含挥发份的矿物,如方柱石、萤石、斧石、电气石等,以及如绿泥石、石英及钙、铁、镁的碳酸盐等热液矿物,金属矿物则以磁铁矿、白钨矿、锡石、黄铁矿及铜、铅、锌的硫化物等为主。

与夕卡岩有关的矿产主要有:钨、锡、钼、铁、铜、铅-锌等。

钾长石化为钾质交代的产物,包括微斜长石化、正长石化、透长石化和冰长石化。

由于它们不易区别,且成分几乎完全相同故统称钾长石化。

在与花岗岩有关的钨、锡、铍、铌、钽以及斑岩铜、钼矿床等的下部,经常发生有大规模的钾长石化带。

低温热液的钾长石化,以冰长石化为主,多发生在中性、弱酸性火山岩中,也可在基性或酸性岩中发生,有时与青盘岩化有关。

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为火山岩系中的一些金属矿床。

钠长石化一种钠质交代作用。

在与矿化有关的花岗岩中,钠长石化常发生在钾长石化之后,在钠长石化之后往往发育云英岩化。

在这类交代蚀变花岗岩中,常发生铌、钽、铍、稀土等矿化。

在一些铁、铜夕卡岩矿床中,在内接触带中,往往发育钠长石化。

在青盘岩化岩石中,也常有钠长石化的产生。

云英岩化一种发生在花岗岩类岩石中的高温热液蚀变。

在作用过程中,常有氟、硼、水等挥发组分和金属元素参加。

云英岩化除产生主要特征矿物:石英和白云母,还可有锂云母、黄玉、电气石、萤石、绿柱石以及黑钨矿、锡石、辉钼矿等。

云英岩化和钾长石化、钠长石化在成因上密切相关,因此在蚀变岩体中,常可见到它们的共生。

根据云英岩的主要矿物含量,可划分为:富云母云英岩、富石英云英岩、黄玉云英岩、萤石云英岩与电气石云英岩等类别或岩带。

云英岩化常与钨、锡、钼、铋、铌、钽、铍、锂等矿化有关。

绢云母化一种广泛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在中性和酸性火成岩及板岩等富铝岩石中最常见。

单矿物的绢云母岩,一般少见。

绢云母化常伴随有石英和黄铁矿的产生,因而可称为绢
英岩化,若黄铁矿含量超过5%时,则称为黄铁绢英岩化。

绢英岩化与云英岩化过程在本质上相同,只是后者形成温度较低,它们之间可存在着过渡关系,即云英-绢英岩化。

在金、铜、铅、锌、钼和铋等以及萤石、红柱石、刚玉等矿床中都能见绢云母化现象。

特别是斑岩型铜、钼矿床、黄铁矿型铜矿床和多金属矿床。

绿泥石化一种重要的中、低温蚀变作用。

与绿泥石化有关的原岩主要是中性-基性的火成岩,部分酸性火成岩和泥质岩石也可产生绿泥石化。

在围岩蚀变过程中,绿泥石主要由富含铁、镁的硅酸盐矿物经热液交代蚀变而成,也可由热液带来铁、镁组分与一般的铝硅酸盐矿物交代反应而形成。

与成矿作用有关的绿泥石化,多与其他热液蚀变作用(如电气石化、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等)共生,很少单独出现,与其有关的矿产主要是铜、铅、锌、金、银、锡和黄铁矿等。

青盘岩化主要是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及部分流纹岩,受中、低温热液作用产生的,一般是在近地表条件下形成。

青盘岩化产生的特征矿物为:绿帘石、绿泥石、钠长石和碳酸盐(方解石、白云石和铁白云石),可有少量的绢云母、黄铁矿和磁铁矿。

与青盘岩化有关的矿床有:斑岩型铜、钼矿床,热液黄铁矿矿床,多金属矿床,金和金银矿床等。

泥化可进一步划分为深度泥化和中度泥化两类。

深度泥化蚀变的特点是含有特征矿物地开石、高岭石、叶蜡石和石英,常伴有绢云母、明矾石、黄铁矿、电气石、黄玉、氟黄晶和非晶质的粘土矿物。

是一种蚀变比较深的类型。

当岩石中的铝被大量淋出,蚀变就过渡为硅化;随着绢云母含量的增加,则过渡为绢云母化。

中度泥化岩石中,以高岭石和蒙脱石类矿物占优势。

它们主要是斜长石的蚀变产物,通常呈带状,向外可过渡为青盘岩化,向内(矿脉方向)过渡为绢云母化。

易受泥化的岩石主要为基性、中性、酸性火成岩,尤以火山岩最为发育。

深度泥化常构成某些铜、铅、锌矿蚀变的内带。

中度泥化分布较广泛,与金、银、铜、铅、锌矿化有关。

硅化使围岩中石英或隐晶质二氧化硅含量增加的一种蚀变作用。

二氧化硅一般是由热液带入,也可由长石或其他矿物经蚀变后形成。

硅化几乎在任何岩石中都可发育,从高温到低温条件下均可产生。

由于硅化可以在广泛的环境中由热液作用形成,因此硅化常与其他蚀变,如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泥化、长石化等共生。

与硅化有关的矿床很多,其中主要是铜、铅、锌、钼、钨、金、锑、汞、明矾石、重晶石矿床等。

围岩蚀变是热液成矿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热液矿床的主要特征之一。

研究围岩蚀变能提供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热液的性质和演化,以及成矿元素的迁移、富集和矿石沉淀的有关信息,丰富并发展成矿理论。

同时,因为蚀变围岩与伴生矿体有着密切的成因和空间关系,蚀变岩的分布范围一般比矿体分布范围广,更易于被发现,所以是极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

它不仅能指示盲矿体的存在,还可根据蚀变岩石的类型、特征,预测矿产的种类、矿体赋存的位置以及矿化富集的程度。

参考书目
胡受奚著:<交代蚀变岩岩相学>,地质出版社,北京,1980。

T.Bamba & K.Togari,ed., WallRockAlteration and Ore Genesis,The Society of Mining Geologistsof Japan,Tokyo,198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