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咸水滴灌对滨海区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3#%
8E
’#3(
"3%)*
(*3%*
,;
(&
"3%%)
)%3’"
,D
(&Biblioteka ,E 万方数据 (&
"3%%& "3%%.
)*3.* )’3."
图!!不同处理之间的水分生产率比较 表#!不同处理与总产量之间的方差分析表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B 值 显著水平
区组
’)3!#’’ % %%3)&#%
综上所述!各地下滴灌处理与 ,j!和 ,j%的总产量之间 差异不显著!但 是 地 下 滴 灌 各 处 理 的 水 分 生 产 率 都 显 著 高 于 ,j!和 ,j%!其中 O 处理&灌水量为"3)9’的水分生产率显著
*%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向!东!潘晓勇!刘兆民!等
高于其他各处理!而沟灌的水分生产率最低!由此可见地下 滴灌比滴灌和沟灌更节水!不过"虽然 O 的水分生产率最高" 但是 O 的总产量在各地下滴灌处理中是最低的!因此"仅使用 水分生产效率或仅使用产量来衡量不同灌溉方式的优劣是不
量西红柿的重量!单位为/0$
#3#!西红柿生理指标的测定
西红柿根系活力测定"在给定时间间隔!用 66,法测定西 红柿根系活力$
表!!大棚西红柿灌溉试验处理方式
处理方式 沟灌 滴灌
地下滴灌
灌水量%9 !3(# !3"% "3)
"3#)
!
深度%E2 J J !" %" *" !" %" *" !" %" *"
微咸水富氧灌溉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微咸水富氧灌溉对番茄生长、品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翟红梅;冯俊霞;韩伟;刘孟雨【期刊名称】《江苏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45)12【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微咸水富氧灌溉对番茄生长、品质、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试验包括3个水平咸水灌溉:0.2、2.0、5.0 g/L,2个水平的水溶氧浓度处理:3.0(对照)、7.0~9.0 mg/L.研究发现,富氧灌溉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生物量、品质,在5.0 g/L咸水灌溉下,富氧灌溉分别能提高地上部、根部生物量32.0%、32.4%,在2.0 g/L咸水灌溉下,富氧灌溉分别提高维生素C含量69.95%、可溶性蛋白质含量23.16%、可溶性糖含量13.09%.富氧灌溉能够增加盐胁迫下土壤的微生物量和活性,富氧处理显著增加了2个水平咸水灌溉下的土壤酶活性,在5.0 g/L咸水灌溉下,蔗糖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分别提高了44.0%、10.4%、31.7%、16.7%.结果表明,富氧灌溉可以作为微咸水安全灌溉的辅助措施.【总页数】4页(P85-88)【作者】翟红梅;冯俊霞;韩伟;刘孟雨【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22;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河北石家庄 05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1.207【相关文献】1.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2.微咸水滴灌对滨海区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3.秸秆覆盖条件下微咸水灌溉对番茄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4.微咸水灌溉模式对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5.微咸水灌溉对玉米秸秆有机复合基质番茄生长及品质特性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质栽培对微咸水灌溉下不同种类蔬菜生长的影响

( 1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 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 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
河 北 省 节 水农 业 重 点 实 验室 , 河 北 石家 庄 0 5 0 0 2 2 ; 2 . 石 家庄 学 院化 工 学 院 , 河北 石家庄 0 5 0 0 3 5 )
和茄 子 的 光 合 速 率 分 别 下 降 1 8 . 5 %、 1 5 . 3 %和 1 4 . 1 %。可见这种 基质栽 培条件适 宜于浅根 系作物 , 不适 宜深根 系
作物 , 并且基质材料应该选择不含有盐碱土 的炉渣。 关键 词 : 基质栽培 ; 微成水 ; 蔬菜 ; 生长
中图分类号 : ¥ 3 1 7 ; ¥ 2 7 3 . 5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0 0 — 7 6 0 1 ( 2 0 1 3 ) 0 4 0 0 1 1 - 0 5
Ef fe c t o f s u b s t r a t e c u l t u r e o n t h e g r o wt h o f d i fe r e n t v e g e t a b l e s un d e r b r a c k i s h wa t e r i r r i g a t i o n Z H A I H o n g . m e i , , D O N G B a o — d i , Q I A O Y u n — z h o u , S H I C h a n g . h a i ,Y A N G J i n g ,
Ab s t r a c t :B o h a i S e a r e g i o n h a s p l e n t y o f b r a c k i s h wa t e r b u t s h o t r o f f r e s h wa t e r r e s o u r c e s .I n a t t e mp t t o i f n d t h e s o —
《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引言在农业灌溉中,滴灌作为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其精确控制水量和肥料的施用,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以番茄为例,探讨在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通过实验研究,为农业生产中合理设置灌水下限提供理论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实验选用番茄品种为XX,种子由XX公司提供。
实验地点位于XX省XX市,具有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2. 实验方法实验采用滴灌方式,设置四个不同的灌水下限处理组,分别为W1、W2、W3、W4,每个处理组设置三个重复。
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记录各处理组的番茄产量、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1. 不同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灌水下限的降低,番茄的产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
在W2处理组(即适中灌水下限)下,番茄的产量达到最高。
W1和W3处理组的产量次之,而W4处理组由于水分不足,导致产量较低。
这表明,适中的灌水下限有利于提高番茄的产量。
2. 不同灌水下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实验数据表明,随着灌水下限的降低,番茄的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
在W2处理组下,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高。
然而,当灌水下限过低(如W4处理组)时,虽然水分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番茄的产量却因此降低,导致整体效益不佳。
因此,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适中的灌水下限有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四、讨论滴灌条件下,适中的灌水下限能够为番茄提供适宜的水分环境,促进其正常生长和发育。
当灌水下限过高时,可能导致土壤水分过多,造成养分流失和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而灌水下限过低则可能导致作物缺水,影响其正常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应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求和土壤的保水能力,合理设置灌水下限。
五、结论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在滴灌条件下,适中的灌水下限对提高番茄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著作用。
灌溉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灌溉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作者:龚一丹王卫华管能翰刘艳伟来源:《中国瓜菜》2020年第07期摘要:通过总结灌溉水量、灌溉方式及水质量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给出适宜番茄生长及提高番茄品质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着重开展水肥调控根区微环境研究,同时关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参数并根据不同地区水资源概况、市场需求来选择番茄在不同生育期的最优灌溉水量、灌溉方式、营养液、调亏程度、水肥处理的最佳调控指标,改善土壤中大量养分流失、土壤贫瘠的现状,旨在为建立完善番茄种植培育体系提供参考并促进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番茄;品质;灌溉水质量;灌溉方式;营养液;调亏灌溉;水肥处理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871(2020)07-007-07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most suitable growing conditions of tomato and its quality improvement. These conditions are concluded by examining the influences ranging from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and quantity, irrigation method, nutrient solution, deficit regulation irrigation and water-fertilizer treatment. Furthermore,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focus on the study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regulation of root microenvironment, and pay attention to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parameters and soil respiration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research problem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viewpoint that selection of the most optimized irrigation water quantity, irrigation method, nutrient solution, deficit regulation degree and water-fertilizer treatment of tomato in different growth period are determined by water resources and market dem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This perspective aims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utrient loss and barren land in soil and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omato cultivat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oil and agriculture.Key words: Tomato; Quality; Irrigation water quality; Irrigation method; Nutrient solution; 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 Water and fertilizer treatment番茄是遍布全世界的重要茄果类蔬菜,在我国全年均有大量栽培,是我国设施栽培最重要的蔬菜品种,其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城乡“菜篮子”供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咸淡水交替灌溉对设施番茄生理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咸淡水交替灌溉对设施番茄生理生长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进展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2.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4)二、咸淡水交替灌溉的理论基础 (5)1. 咸淡水交替灌溉的概念及原理 (6)2. 咸淡水交替灌溉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三、设施番茄生理生长特点 (9)1. 设施番茄的生长周期及关键生育期 (10)2. 设施番茄对水分和营养的需求特点 (11)四、咸淡水交替灌溉对设施番茄生理生长的影响 (12)1. 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对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14)3. 对番茄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15)五、咸淡水交替灌溉对设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6)1. 土壤酶的种类及其功能 (18)2. 咸淡水交替灌溉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机制 (19)3. 咸淡水交替灌溉对不同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差异 (19)六、结论与展望 (21)1. 研究成果总结 (22)2. 存在问题与不足 (23)3.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展望 (24)一、内容综述从生理生长角度看,咸淡水交替灌溉作为一种利用盐水和淡水交替灌溉的技术,旨在通过调节土壤水分和盐分含量来优化番茄的生长环境。
适度比例的咸淡水交替灌溉可以有效缓解土壤盐分积累问题,提高番茄的抗盐能力,有助于设施番茄在盐胁迫环境下维持良好的生长状态。
交替灌溉还能够提高土壤的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改善土壤的水肥状况,从而增强番茄的养分吸收能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
关于土壤酶活性方面,土壤酶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活性能够反映土壤生物活性和土壤质量状况。
咸淡水交替灌溉对土壤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适度的交替灌溉能够刺激土壤酶的活性,提高土壤的生化活性,从而改善土壤的养分转化能力和土壤质量。
这有利于设施的土壤保持健康状态,为番茄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咸淡水交替灌溉的具体实施方式、比例和周期等参数需要根据地域、气候和土壤条件等因素进行精细化调整。
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大棚蔬菜生长及土壤盐分影响的试验研究

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大棚蔬菜生长及土壤盐分影响的试验研
究
武晓菲
【期刊名称】《山西水利科技》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为了优化盐碱地大棚蔬菜的灌水方式,以番茄和茄子为试材,在大棚中采用膜下滴灌和沟灌两种灌水方式进行试验,研究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番茄和茄子株高、叶片数、产量、灌水利用效率及土壤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条件下番茄和茄子的株高与沟灌相比均有显著提高.与沟灌相比,膜下滴灌番茄和茄子分别节水64.2%和45.3%,分别增产5.5 t/hm2和2.7 t/hm2.膜下滴灌番茄的灌水利用效率比沟灌番茄高出11.9 kg/m3,膜下滴灌茄子比沟灌茄子高出3.1 kg/m3.膜下滴灌的土壤电导率高于沟灌,且各土层间土壤电导率差异较小.综上所述,膜下滴灌可以起到节水灌溉的作用,并且可以增加产量,提高灌水利用效率,值得在盐碱地大棚蔬菜的种植中大力推广.
【总页数】4页(P52-54,57)
【作者】武晓菲
【作者单位】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75
【相关文献】
1.不同叶龄及灌水方式对重度盐碱地羊草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J], 黄立华;梁正伟
2.滨海盐碱地地下水位对土壤盐分动态变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J], 贾春青;张瑞坤;陈环宇;胡赵华;王建林
3.不同灌水方式对盐碱地苜蓿生长及土壤水盐动态的影响 [J], 张昌爱;辛淑荣;王国良;王成章;盛亦兵
4.基于微润灌不同灌水方式对大棚辣椒生长的影响 [J], 梁鹏;申丽霞;王银花;陈建琦;刘泽宇
5.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大棚土壤盐分累积及硝态氮迁移规律 [J], 党菊香;郭文龙;郭俊炜;吕家珑;王军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生长阶段咸水灌溉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不同生长阶段咸水灌溉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作者:黄翠华彭飞薛娴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16期摘要[目的] 研究民勤地区樱桃番茄的合理灌溉方法。
[方法]试验设4个灌溉处理(C、T1、T2和T3),C为淡水灌溉,T1为先淡水后咸水灌溉,T2为先咸水后淡水灌溉,T3为咸水灌溉,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咸水灌溉对樱桃番茄生长、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结果]T2处理为先咸水后淡水灌溉,负效应明显。
T1和T3的作物产量明显降低,影响果实上市产量的土壤电导率临界值为4.10 dS/m。
高于此值时每增高单位土壤电导率樱桃番茄产量下降7.85%。
可溶性固形物总量在所有处理中不断上升。
[结论]在生殖生长期使用淡水,在营养生长期使用咸水进行膜下滴灌是民勤地区种植樱桃番茄较为合理的灌溉方法。
关键词咸水灌溉;生长阶段;干物质;产量;樱桃番茄中图分类号S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517-6611(2015)16-032-04Growth,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of Cherry Tomato Irrigated with Saline Water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HUANG Cuihua, PENG Fei, XUE Xian et al(Key Laboratory of Desert and Desertification, 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Gansu 730000)Abstract[Objective]To establish a proper water irrigation strategy for cherry tomato.[Method]A field experiment with four treatments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growth, yield and fruit quality of cherry tomato irrigated with saline water at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Result] Saline irrigation at vegetative stage had obviously negative effect. Yield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1 and T3. The maximum ECe without yield reduction (the salt tolerance threshold) was 4.10 dS/m for the marketable yield. Above this threshold, the total yield was reduced by 7.85% per unit increase of soil salinity. TSS increased in all saline treatments.[Conclusion]It is feasible to irrigate cherry tomato using saline water at the vegetative stage and fresh water at the reproductive stage in Minqin area.Key wordsSaline water irrigation; Growth stages; Dry matter; Yield; Cherry tomato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性的问题,尤其在干旱区更为严重,在干旱地区,水是关键的生态环境因子,是区域生态系统构成、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持续的人口增加而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导致干旱区不得不利用盐分较高的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1]。
灌溉水对大棚番茄生长及土壤盐分的影响

在拉秧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地上植株鲜重; 采集 0 ~ 20 cm、20 ~ 40 cm 土壤样品,用烘干法测 定土壤水溶性盐总量[9]。 1. 4 数据处理和分析
图表中 的 数 据,用 SAS Verion 8. 1 for Windows 做方差分析,若差异显著,采用 LSD 法进行 多重比较。
株高 / cm
68d 65. 2 c 108. 5 b 112. 2 a
77d 84. 2 c 124. 7 b 131. 7 a
103d 125. 6 c 150. 0 b 167. 3 a
55d 6. 8 b 11. 2 a 11. 7 a
收稿日期:2019-05-17 修回日期:2019-06-20 基金项目: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2018NY - 054)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2014BAD14B00)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 2018NY - 035) 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赵伟( 1984-) ,女,河北晋州人,博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营养与调控及水肥一体化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渭南市大荔县陕西省科学院现代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34°56' N,109°43' E) ,年均气
温 13 ~ 15℃ ,年降雨量 500 ~ 600 mm 左右。试验 在单栋钢架塑料大棚内进行,棚长 70 m、宽 8 m。 1. 2 供试土壤与试验设计
2018 年 3 月将试验区原 0 ~ 40 cm 土壤人工 移除,并填入未种植过番茄露地表层土壤。填入 土壤为塿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14. 6 g·kg - 1 ,电 导 率 为为 2. 62 g·kg - 1 。
《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一、引言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滴灌技术作为一种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作物种植中。
番茄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益。
因此,研究滴灌条件下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对于优化灌溉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二、材料与方法2.1 试验材料本实验选取当地常见的高产番茄品种,以及符合实验要求的滴灌设备与测量工具。
2.2 实验方法采用滴灌方式,设定不同的灌水下限(即土壤含水量的下限值),分别为W1(45%田间持水量)、W2(55%田间持水量)、W3(65%田间持水量)。
每个处理组设置三个重复,每个重复种植番茄30株。
在生长过程中,根据设定的灌水下限进行滴灌,记录各组的水分消耗、灌溉量、番茄生长情况及产量等数据。
三、结果与分析3.1 不同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适宜的灌水下限能够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
在W2(55%田间持水量)处理组中,番茄的产量最高,达到了XX公斤/亩。
而在W1(45%田间持水量)和W3(65%田间持水量)处理组中,番茄的产量相对较低。
这表明,过低的灌水下限会导致土壤水分不足,影响番茄的正常生长;而过高的灌水下限则可能导致水分浪费,影响产量的提高。
3.2 不同灌水下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水下限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W2处理组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了XX升/公斤番茄。
这表明在保持土壤不过于干燥或过于湿润的情况下,滴灌能够使水分更有效地被番茄吸收利用,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3.3 数据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灌水下限对番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这说明,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合理的灌水下限,以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
四、讨论4.1 灌水下限的合理性设定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在滴灌条件下,保持土壤含水量在55%左右的田间持水量时,能够使番茄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有效的水分利用效率。
秸秆覆盖条件下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动态变化影响

刘鑫娜,李瑶
(河海大学 农业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摘要]为研究秸秆覆盖条件下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水盐动态变化的影响,实验以番茄植株
作为指示作物,配制氯离子混合溶液对植株根部土壤进行滴灌,并以此为基础,通过控制变量
法调整不同区域土壤的秸秆覆盖率、各离子浓度比例以及流速;利用AutoCAD软件与离子色
株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实验数据表明:①溶液 据为 , 2*
表2不同流速下Cl-峰值动态变化
/ (S
流速
/L - h-1
①
②
③ 位置④ 位置⑤ 位置⑥ 位置⑦ 位置⑧ 位置⑨
2
19.668 18.766 10.357 18.409 11.881 6.391 21.882 3.684 1.937
3
22.989 15.985 12.466 21.003 15.738 9.889 17.647 6.758 5.571
秸秆覆盖条件下Cl-在土壤中处于同一深度的峰 峰值是溶液浓度2 y/L灌溉的土壤的两倍左右;②
值明显低于无秸秆覆盖条件下的峰值;②在相同 同深度的Cl-峰值随着灌溉溶液浓度的增加,其
变量的基础上,无秸秆覆盖与有秸秆覆盖Cl-峰 数值也会呈倍数增加;③Cl-含量在土壤中具有
值纵向上由上至下同位置对比,倍数呈递增趋 积累效应,易造成土壤水势降低,作物吸水困难,
第25卷第6期 2019年6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oy and Economy
doi:10. 3969/j. issn. 1006 -7175. 2019. 06. 010
Vol. 25 No. 6 Jun. ,2019
灌水下限对基质栽培番茄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c r e a s e d wi t h t h e l o we r l i mi t i n c r e a s i n g . Th e p e a k v a l u e s p r e s e n t a t t h e r a n g e f r o m 6 0 %t o 7 0 o f f i e l d c a —
2 0 1 3 年 2 月
甘
肃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第l 期3 7  ̄4 1
J OURNAL OF GANS U AGRI CULTURAL UNI VERS I TY
第 4 8卷 双 月 刊
灌 水 下 限对 基 质栽 培 番 茄 生 长 、 水 分 利 用 效 率及 果 实 品质 的影 响
6 0 , 7 O , 8 0 o f f i e l d c a p a c i t y) o n t o ma t o’ S g r o wt h, y i e l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e f f i c i e n c y o f wa t e r a n d t h e f r u i t
整枝和滴灌对番茄栽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分析

整枝和滴灌对番茄栽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分析作者:侯帅来源:《广东蚕业》 2021年第1期DOI:10.3969/j.issn.2095-1205.2021.01.05侯帅(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滴灌可以精确地控制灌溉水的流量,具有显著的节水、节肥、高产和高质量的优点。
对于番茄来说,进行整枝和滴灌是保证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措施。
番茄的整枝和灌溉技术并不危害番茄的生产,而且还增加了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成分,减少了灌溉流量和对水的消耗,提高了番茄的水分利用率以及农田灌溉率。
文章探讨了整枝和滴灌对番茄栽培品质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整枝;滴灌;番茄栽培品质;产量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205(2021)01-12-02在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的各项措施中,整枝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种。
番茄的整枝方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品种也不尽相同。
在进行广西天阳县秋冬季田间番茄生产试验过程中发现,单茎比半茎和双茎修剪的番茄主茎生长发育快,病虫害较轻,是高产率的优良品种。
有实验证明,在日光温室和在郊区进行番茄生产加工技术是不同的。
在番茄生长到与鸡蛋一般大时,将果实下方的所有分支都切断,以促进空气流通和透光,从而使果实着色,减少营养和水分的消耗并预防害虫。
在夏季的一些凉爽地区,在种植期间,为了更好地提高番茄的产量,常选择不打顶的种植技术。
[1]1 原料与方法1.1 实验设计在当今的灌溉方法中,控制土壤的耕作基质是最常见的土壤水分控制方法之一。
L-402是可以无限生长的一种番茄品种,由于它有中熟的特点,所以适合春季开放田地。
这项科学研究基于在中国东北露天种植中普遍使用的立式整枝方法,当番茄果实长到鸡蛋大小时,将果实下方的所有枝叶都切断,根茎用土壤层覆盖,以期在灌溉标准下获得节水和高质量的种植方式。
生物学家发现,在华北半湿润地区的番茄缓慢出苗后,滴头下0.1 m深土壤栽培基质电位的下限控制在-10~-50 kPa,对番茄无明显危害。
咸水与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

咸水与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避免因水资源短缺对发展带来的制约,应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解决“水危机”。
其中,使用咸水或者微咸水进行农业灌溉,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因此,应加强相关研究与投入。
本文在研究中,分析咸水与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应用可行性,总结其应用要点,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为咸水与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关键词:咸水;微咸水;农业灌溉当前,使用咸水与微咸水进行农业灌溉已经成为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手段,备受社会关注,经过实践研究,其具有可行性。
但是,在具体应用中,由于咸水和微咸水含盐量较大,对于农作物和土壤产生一定的损害,因此,还需在有关方面加强研究,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做到趋利避害。
1.咸水与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应用可行性其一,相关水处理技术不断创新。
在实践过程中,使用咸水与微咸水进行农业生产灌溉时,相关的水处理技术不断创新,能够有效降低咸水与微咸水的盐分含量,从而使其达到灌溉要求,减少对农作物的伤害。
例如,膜技术、盐析技术等;其二,农作物改良促进咸水与微咸水的使用。
为了有效推动咸水与微咸水灌溉项目开展,一些农业方面的专业人士对农作物品种进行改良,使其适应盐分含量较高的灌溉水源。
例如,袁隆平院士研究通过海水种植水稻,这种水稻可以适应咸水环境;其三,增加经济效益。
通过一些专业人士研究,咸水和微咸水对于农作物生长和产量具有一定影响,但在实践过程中,如果不使用咸水或者微咸水灌溉,使弄作物处于干旱缺水状态下,产量将会低于实际灌溉之后的效果。
所以,对其进行利弊分析,使用咸水或者微咸水灌溉具有可行性。
整体而言,为了解决农业用水短缺问题,使用咸水或者微咸水进行农业灌溉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但要加强相关研究,尽量降低使用咸水或者微咸水灌溉产生的不利影响。
2.咸水与微咸水在农业灌溉中应用要点通过实践研究,在使用咸水或者微咸水实施农业灌溉时,应注重以下相关工作的开展,尽量降低咸水和微咸水对农作物和土壤的损害。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

69
的9因此应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9来提 高 水 分 的 生 产 率O 根 据 本 试 验 的 结 果 可 以 将 每 次 灌 水 量 为 O .75 L
作为西红柿的最佳灌水量O
Z .4 不同处理对番茄品质指标的影响
表Z 不同处理之间耗水量!单果重!总产量!水分生产率之间的比较
由图Z 和图 3 可 以 看 出9不 同 处 理 对 番 处理
O .75 L 时9西红柿的总产量和根系活 力 最 高;试 验 同 时 表 明 距 离 地 表 约 3O c m 的 注 射 深 度 时9西 红 柿 的 根 系 活 力
强 9有 利 于 西 红 柿 生 长 O
关 键 词!地下灌溉;滴灌;沟灌;西红柿;节水
中图分类号!SZ 74 .l
文 献 标 识 码 !A
Z .Z 不同处理对西红柿生理指标根系活力的影响 由图l 可以看出 不同处理对西红柿根系活力有显著影响 其中沟灌处理的西红柿的根系活力最差 滴
灌处理的西红柿的根系活力较好 灌水量(分析中为 主 因 素>在 水 平 B 处 理(即 灌 水 量 为 O .75 L >时 西 红 柿 的根系活力高 其中注射深度为3O c m 时西红柿的根系活力最高
因主要在于 不 同 的 灌 溉 方 式\灌 水 量 和 注 射 Cc
总共耗水量 L
l 6O 98 34 34 34 47 .6 47 .6 47 .6 68 68 68
单果重 kg
O .Z 37 O .Z 63 O .Z 46 O .Z Z 3 O .Z 4O O .Z 7O O .Z 7O O .Z 53 O .Z Z 5 O .Z Z 8 O .Z Z 9
O .Ol 5 O .l 3 O .O67 O .l 57 O .l 65
微咸水灌溉量下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作物生长发育的光合适应机制

微咸水灌溉量下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作物生长发育的光合适应机制黄河三角洲,这地方啊,真的是一个“水土不服”的典型代表!你看它那片盐碱地,连大风吹过来,空气都带点咸味儿。
那片土地啊,表面看上去硬邦邦的,好像没人愿意“搭理”它一样。
可就在这片让人心烦的“盐碱荒地”上,竟然还有这么多作物能勉强活下来,这可真是个大奇迹!其中啊,最让人佩服的就是这些植物怎么能适应这种条件,生长发育得还挺好,尤其是光合作用这一块。
你想,灌溉水里带点盐分,盐碱土壤让根系有点“受伤”,但这些植物竟然能想办法适应,真是活得不容易!我们都知道,植物不管在哪儿都离不开阳光,它们的光合作用可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
可是你要是让它们在这种微咸水的环境里搞光合作用,那得多有“智慧”啊。
盐分一高,水分就不容易吸收,植物还要抵抗干旱、应对盐碱的双重“压迫”,可谓是“一身两难”。
但你看它们能做出多种“适应动作”来:有的把盐分逼到叶片表面,像是“防腐剂”,有的干脆通过根系把盐分排出。
说白了,就是“活久见”,它们有本事“自我修复”啊。
光合作用是个复杂的过程,别看它每天都在进行,实际上它是植物生活中最精细的“魔法”。
阳光是能量来源,二氧化碳是必需的“燃料”,水呢,是“催化剂”。
光合作用是一个巧妙的化学反应,能让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步骤,将二氧化碳和水变成糖和氧气,这糖就是植物的“食物”,氧气是免费的“副产品”。
黄河三角洲的盐碱地作物怎么做到在“微咸水”条件下搞定这一切的呢?它们有一套“生存秘籍”。
不仅仅是阳光,它们还通过提升光合效率来应对盐分压力。
你说它们有没有点儿“反常规”?尤其是在环境这么恶劣的情况下,作物通过调整气孔的开闭,减少水分的流失,同时提升光合作用效率,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说到这里,大家也许会想:这光合作用,不就光是“吸收光能”么?可问题是,盐碱地里的环境不是咱们想象的那样好,灌溉水里的盐分不低,水分不多,植物的“压力山大”。
不同灌溉方式对西红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不同灌溉方式对西红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作者:***来源:《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4年第01期摘要:【目的】筛选出西红柿无土栽培最佳的灌溉方式,为云南省通海县西红柿栽培产业提供依据。
【方法】以“千禧”樱桃西红柿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滴灌、潮汐式灌溉、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3种灌溉方式对西红柿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采用滴灌技术时,西红柿生长效果最好,成熟期鲜重最大;滴灌、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时西红柿成熟期干重明显高于潮汐式灌溉处理;潮汐式灌溉下西红柿可溶性糖含量为最高,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西红柿产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
【结论】滴灌与潮汐式灌溉相结合是最有利于西红柿生长的灌溉方式,此时西红柿产量最高、果实品质最佳。
关键词:灌溉方式;西红柿;产量;品质在我国,西红柿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以及水果,因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渐提升以及西红柿产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西红柿的需求量增加,对果实品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要求西红柿具备良好的商品性状以及感官风味[2-3]。
西红柿是全世界范围内栽植面积最大的一种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水量较大,在灌水较多时,西红柿单果质量及产量有所增加,但是其营养品质、口感及烹饪效果将有所降低;在水分不足时,西红柿营养品质有所改善,但是小果数量较多,产量降低,病虫害发病率极高,植株易早衰,种植经济效益不高[4]。
因而在西红柿栽植过程中大力推行科学的灌溉方式,对节约并高效利用水资源意义重大[5]。
设施栽培是西红柿栽培的一种重要方式,具备生产强度大、产量高等优点,但需水量也较大。
在西红柿生产过程中,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高效利用灌溉水意义重大[6]。
目前在设施西红柿生产中,采取的主要是滴灌方式[7]。
滴灌是世界公认的一种高效节水农业技术,主要是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其水分利用效率可达95%,具备节水、节肥、省工、改善品质、增产增效的作用,但是存在着易引起堵塞、盐分积累等问题,从而限制植物根系发展 [8]。
蔬菜咸水灌溉研究进展

DOI: 10.12357/cjea.20210850陈佩, 王金涛, 董心亮, 田柳, 张雪佳, 刘小京, 孙宏勇. 蔬菜咸水灌溉研究进展[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中英文), 2022, 30(5): 799−808CHEN P, WANG J T, DONG X L, TIAN L, ZHANG X J, LIU X J, SUN H Y. Review of research develop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saline water irrigation to vegetables[J]. Chinese Journal of Eco-Agriculture, 2022, 30(5): 799−808蔬菜咸水灌溉研究进展*陈 佩1,2, 王金涛1, 董心亮1, 田 柳1,2, 张雪佳1,2, 刘小京1,2, 孙宏勇1,2**(1.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石家庄 05002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摘 要: 我国淡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 开发利用储量丰富的咸水资源对于保障水安全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 蔬菜既是产量较高也是耗水量较大的经济作物。
如何安全利用咸水资源, 拓宽蔬菜灌溉用水供应来源, 保证蔬菜生产是淡水短缺地区面临的主要问题, 也是当今咸水利用方面的研究重点和难点。
因此, 本文从咸水资源利用潜力、咸水灌溉应用状况、咸水灌溉对蔬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对咸水灌溉在蔬菜种植中的高效利用机理、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利用2.4~11.83 dS∙m −1的咸水灌溉虽使蔬菜产量降低6.21%~63.05%, 但蔬菜品质提高6.25%~74.07%, 采用适宜的咸水灌溉调控技术, 优化灌溉策略可提高咸水灌溉的利用效率, 在未来微咸水利用和扩大蔬菜种植面积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灌溉方式对大棚西红柿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为1 . 5 m,其中沟宽0 . 8 m、垄宽0 . 7 m,垄高0 . 2 5 m。 州桐梓县官仓镇红旗村蔬菜基地的西红柿塑料大棚 在苗株呈 四叶一心时进行定植 ;试验区内的每个小 进行。共设置2 个对照组 ,分别为沟灌方式C K1 和滴 区分别 栽 种 1 4 株西 红 柿 ,两 面 的重 复 每个 小 区栽 种 灌方式C K 2 ,3 种灌溉方式的灌水量水平分为3 个等 1 O 株西红柿 ,共计3 7 4 株西红柿 。各 试验小 区之 间 级 :A 等级为0 . 5 L , B 等级为0 . 7 5 L ,C 等级为 l L 。 需要埋塑料薄膜 ,深度 约6 0 c m,目的是防止试验 地下灌溉方式 的注射深度参 数 ,主要根据西红柿的 小 区间产生灌水影 响。在全部定植完成后 向大棚 中 根系特点来划分 ,也分为3 个等级 :a 等级为1 0 c m、 沟灌大水。 b 等级为2 0 c m、c 等级为3 0 c m。 第 二 阶段 ,灌 溉试验 阶段 ,始于 即西红柿结 1 . 2 试 验 方 法 果 初期 ,终 于完全 收获 ;约在2 0 1 3 年9 月1 0 日至 大棚西红柿茎粗的测定 ,工具为精度为0 . 1 m m 1 0 月1 0 日间。试验过程 中将去底 的 口杯盖于每个 的游 标 卡 尺 ,在 不 同时 间点 测量 西 红柿 枝 茎粗 细 。 孔之上 的方法来 防止土壤堵塞灌溉 孔。在9 月1 0 日 西红柿总产量 的测定 ,测量对应灌溉方式试 验地西 至1 0 月1 0 日间使用不 同方式对西红柿 进行灌溉试 红柿 的总产量 ( 单 位k g )。西 红柿单果重 量的测 验 ,各种灌 水方式耗水 量使用 烧杯或者 带刻度量 量 :统计对应灌溉方式试验地西红柿的单果重量 , 筒记载 。 最后取测量的平均值 ( 单位为 ) 对于试验过程 中
黄沙栽培模式下咸水滴灌对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黄沙栽培模式下咸水滴灌对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江文格;刘江凡;赵鑫;龚智;李朝阳【期刊名称】《江西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24(46)2【摘要】【目的】针对南疆地区淡水资源紧缺及土壤盐渍化问题,探究黄沙栽培模式下咸水滴灌对基质水盐分布、设施番茄生长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利用Logistic模型研究番茄的动态生长变化,确定适宜南疆黄沙栽培模式下设施番茄咸水滴灌的矿化度阈值,以期为南疆设施农业咸水高效利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方法】试验以黄沙基质设施番茄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灌溉水矿化度处理,分别为2g/L(T_(1))、3 g/L(T_(2))、4 g/L(T_(3))、5 g/L(T_(4))和6 g/L(T_(5)),并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开展黄沙栽培模式下咸水滴灌对基质水盐分布、设施番茄生长发育、产量构成因素及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结果】在黄沙栽培模式下,全生育期内各处理基质含水率和含盐量与灌溉水矿化度呈正相关,均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升高而增加;番茄不同生育期各处理0~25 cm的基质平均含水率在开花结果期达到最大,其中与CK处理相比,2 g/L基质平均含水率增加不明显,而当矿化度增加到3 g/L 以上时,基质平均含水率显著升高,分别增加7.51%、10.67%、14.44%、18.10%;番茄不同生育期0~25 cm基质平均含盐量在结果末期达到峰值,其中T_(3)、T_(4)、T_(5)处理积盐效果较为明显,基质含盐量高达8.49,9.82,10.50 g/kg。
番茄株高、茎粗和干物质生长随生育期推进呈逐渐增大后基本不变的S型变化趋势,Logistic模型可用于精确描述不同灌溉水矿化度处理下番茄株高、茎粗及干物质累积量的动态生长过程,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达到0.94以上。
番茄生长指标、总产量及灌溉水利用效率均随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其中3 g/L的总产量和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达到47.17 t/hm^(2)和15.22 kg/m^(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咸水滴灌对滨海区基质栽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作者:张国新姚玉涛丁守鹏孙叶烁邢春强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1年第16期摘要 [目的]研究基質栽培条件下微咸水滴灌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基质栽培番茄的微咸水提质增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方法]采用槽式基质栽培形式,共设置3个水处理浓度,即0.3(T 1,CK)、3.0(T 2)、5.0 g/L(T 3),在番茄开花至拉秧期间滴灌处理,进行株高、根干鲜重、产量等指标及可溶性固形物、V C、有机酸、番茄红素、芳香成分等品质指标分析。
[结果]处理5 d内,T 1、T 2处理株高增长量大体相同,但T 3处理株高增长量明显降低;T 2、T 3处理根干重、根鲜重显著低于T 1处理( P <0.05),T 2、T 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随着微咸水浓度的增加,番茄产量逐渐降低,T 2、T 3处理分别较T 1处理降低45.2%和60.8%,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番茄红素含量随着咸水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其中可溶性固形物、有机酸含量的增加幅度较大,T 2、T 3处理分别较T 1处理增加22.9%、54.8% 和28.6%、97.2%,3个处理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而V C含量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T 1、T 2、T 3处理分别检测出36、34和29种香气成分,3个处理中2-异丁基噻唑含量最高,且随着微咸水浓度的升高,2-异丁基噻唑含量明显增加。
[结论]微咸水灌溉可以显著提升品质,但开花至拉秧期间持续灌溉却会大幅度降低番茄产量,基质栽培中应注重低浓度微咸水的利用,灌溉制度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微咸水;番茄;基质栽培;生长;品质中图分类号 S 27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16-0200-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1.16.05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Effects of Brackish Water Drip Irrigation on the Growth and Quality of Tomato Grown in Substrate Cultivation in Coastal AreaZHANG Guo-xin, YAO Yu-tao, DING Shou-peng et al(Institute of Coastal Agriculture,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Tangshan,Hebei 063200)Abstract [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brackish water drip irrigation on the growth, yield and quality of tomato under substrate culture were studied,in order to provide data supports for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brackish water in the substrate cultivation of tomato. [Method] Using trough substrate cultivation method, three water treatment concentrations were set up,including T 1(0.3 g/L)(control), T 2(3.0 g/L), T 3(5.0 g/L). Irrigation was carried out from the tomato blooms to the seedling stage. The plant height, root dry and fresh weight, yield, soluble solids,V C, organic acid, lycopene, aromatic components and other quality indices were measured and analyzed. [Result] Within 5 days, the plant height growth of T 1 and T 2 treatments was roughly the same, but that of T 3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dry and fresh root weight of T 2 and T 3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 1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 2 and T 3 treatments. With the concentration increase of brackish water, the yield of tomato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yield of tomato in T 2 and T 3 treatments decreased by 45.2% and 60.8%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 1 treatment,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olids, organic acids, and lycopene graduall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alt water concentration, and soluble solids and organic acids increased by a large extent. The content of soluble solids and organic acids in T 2 and T 3 treatments increased by 22.9%, 54.8% and 28.6%,97.2%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 1 treatment,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hree treatments. V C content showed a trend of first increasing and then decreasing. 36, 34 and 29 kinds of aroma components were detected in T 1, T 2, and T 3 treatments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content of 2-isobutylthiazole was the highest in the three treatments, and its content increased sharply as the concentration of brackish water increased. [Conclusion] Irrigation with brackish water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but continuous irrigation from flowering to pull seedlings would greatly reduce the yield. In substrate cultivation, the use of lower concentration of brackish water should be emphasized, and the irrigation method needed to be further studied.Key words Brackish water;Tomato;Substrate cultivation;Growth;Quality咸水是我国重要的非常规水资源。
我国地下可开采利用微咸水(2~5 g/L)资源为130亿m3,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以及沿海区[1-2]。
环渤海区作为我国淡水较匮乏区,盐碱地资源丰富,如何利用地下咸水进行农业生产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蔬菜基质栽培是无土栽培主要形式[3],我国近些年在多种蔬菜上已开展基质配方、肥料运用等研究及应用[4-6]。
微咸水作为特色水资源,在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上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7],由于适度微咸水灌溉可以提升蔬菜品质[8-12],其在蔬菜上如何利用也逐渐得到人们重视。
番茄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其耐盐性较强,目前已经开展了土培模式下微咸水对番茄的影响研究[13-14],但在基质栽培条件下微咸水对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鲜见报道。
笔者利用不同浓度微咸水,在基质栽培番茄开花后持续灌溉,研究其对番茄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基质栽培番茄的微咸水提质增效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1.1 試验设计试验区位于唐山曹妃甸生态新城,地点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滨海重盐碱区高效利用示范基地,试验于2019—2020年在基地设施温室进行。
番茄品种为“金棚1号”,2019年7月24日育苗,8月30日移栽,槽式基质栽培,基质槽为地下挖沟式,南北沟长5.5 m,沟宽40 cm,沟深20 cm,沟距80 cm,沟略北高南低,有利于排水。
沟底铺塑料纸,隔开土壤,沟内铺满基质(草炭、蛭石体积比为2∶1),番茄双行交错栽植,行距20 cm,株距30 cm,按种植行铺设直径16 mm滴灌管,滴头间距30 cm,滴头流量2.0 L/h,滴头尽量靠近番茄苗根部。
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浓度,即0.3(T 1)、3.0(T 2)、5.0 g/L(T 3),其中T 1为淡水对照,每畦沟为1个处理,3次重复。
T 2、T 3处理利用海盐与淡水进行调配,采用桶式重力滴灌方法,立式水桶底部距地面2.0 m,桶容量280 L,每3 d 1次,每次浇水30 min,开花前(9月23日前)全部处理进行淡水浇灌,开花至采收结束开始进行不同处理盐分胁迫,花期后随浇水每6 d按3 g/株施入水溶肥(氮、磷、钾比例为20∶10∶10),果期按3 g/株施入水溶肥(氮、磷、钾比例为12∶6∶40),四穗果打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