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练习(含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学实验专题复习练习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
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
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想是。
(填写序号)
(2)实验探究步骤:.
(3)分析与结论:.
二、弹簧测力计
1.右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3.现有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小华要自制一个弹簧测力计,他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然后在弹簧的下端挂上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l(△l=l-l0),测量的数据如下表:
拉力F/N 1 2 3 4 5 6 7
长度l/cm 2.50 2.90 3.30 3.70 4.10 4.50 4.90
伸长△l/cm 0.40 0.80 1.20 1.60 2.00 2.40 2.80
(1)弹簧的原长度l 0= 2.10
cm
(2)从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 和弹簧伸长△l 的关系是: 成正比 ;
(3)小华继续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右表:
从右表的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 11 N 时,拉力和弹簧
伸长的关系就改变了。
因此,弹簧测力计的范围只能达到
10 N
三、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右表: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 值取为9.8N/kg 。
但经过精确
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 值存在着微小差异。
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 值大小。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 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g 值相同的城市是: 。
②造成g 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
四、牛顿第一定律
1. .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 .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 .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 .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重力 力和 支持力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3)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 在三种不同的表面上运动的初始
拉力F/N 8 9 10 11 12
长度l/cm 5.30 5.70 6.10 6.60 7.30
伸长△l/cm 3.20 3.60 4.00 4.50 5.20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 m(kg) 重力 G (N) 比值G /m
(N /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速度相同。
(4)由图示可知,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___远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小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非平衡力(选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这个力改变了小车的运动状态。
(5)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这种探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五、二力平衡
1.在探究“二
力平衡条件”的
实验中:
(1)甲、乙
两组同学分别
选择器材后,设
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
实验中
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探究摩擦力
1.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上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运动,根据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
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
你的理由是:。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由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由图中乙、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
(5)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
的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2.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图中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方向做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
(4)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可得到的结论是
七、探究惯性
1.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 点滑至b 点(如图甲),
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 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
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
八、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
1.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 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A ; ②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B ;
③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
铁锤,如图C 。
根据小明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 。
(2)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_____________ _表现出来的.本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
(3)由图A 和B 可得结论: 。
(4)由图B 和C 可得结论: 。
(5)小明将方凳和铁锤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乙所示,比较甲、乙两种情况后,小明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请对此结论
作出简要评价._____ 。
(5)
甲 乙
a b 左 右 3
3
2 2
N 障碍物
障碍物
5.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接触面材料的关系,就要控制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一定,若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力的作用效果表现在被压物体的形变程度)不同,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接触面材料有关
九、液体压强
1.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大于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
是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
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橡胶管漏气或被堵死。
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 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②简要说明理由:没有控制压强计所处的深度一定.
2.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下图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1)比较图中代号
为A、B、C;的三个图,
可得到的结论是:在
同一深度,液体向各
个方向的压强相等;(2)比较E、F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大;;
(3)比较A、D、E三个图,可以看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十、大气压和流体压强
1、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
是: 。
(2)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
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 ,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 2。
(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 Pa 。
(保留二位小数)
(5)小明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
(1)排出注射器筒内的空气;(2)0.75;(3)1.09×105.
① 小宇实验数据总比真实值小原因可能是 ; ② 小华实验数据总比真实值大原因可能是 。
注射器中空气没排尽 活赛与注射器壁有摩擦
2.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只登山队测出了几个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右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像.
(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
(3)当高度为1km 时,大气压约为 Pa .当高度为3000km 时,已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 Pa .
(4)除了高度,大气压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一个猜想: .
(1)图略
(2)高度每升高100m ,大气压降低1000Pa 。
(3)0.9×105,0 (4)季节、温度、气候等
高度h /km 大气压p /×105
Pa
0 1.01
0.4 0.97
0.8 0.92
1.4 0.86 2.0 0.79
3.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是小丽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她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___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__ 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车的重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两张纸向中间靠拢气体的流速越快气压越小大于小于小于
4.(1)打开水龙头,自来水通过导管流过如图所示的玻璃管.待水流稳定后,比较图中1、2两处的流速,
处的流速较大;比较C、D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
管中的水面较高.
(2)打开水龙头后,只要水流不散开,就可以观察到水柱越来越细,如图所示.请你指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示:流量不变)
2;C.水是流体,流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粗管和细管的流量相同,流速不同,通过比较流速来比较压强
5.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气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装置,小明用嘴向玻璃管中吹气,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乙所示,此时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1,速度为v1;小华吹气后,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如图丙所示,玻璃管内C点的气体压强为p2,速度为v2.则:p1 p2,v1 v2.
(选填“<”、“=”或“>”)
吹气时,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较大说明U形管右管上方的大气压与C点压强的差值大;吹气后,压强计液面高度差较小说明U形管右管上方的大气压与C点压强的差值小.而大气压是一个定值,所以吹气后C点压强较大.再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所以吹气时C点流速较大.故答案为:小于;大于.
十二、浮力
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
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
下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有关。
(填序号)
(2)分析,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kg/m3。
(g取10 N/kg);
(5)该实验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___________法进行实验。
(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2)④⑤(3)2.4 (4)0.3×104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
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
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是正确的,猜想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
简要写出你
的实验验证的方法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小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变大
;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不变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④⑤
是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能够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
密度
是否有关.
1.先把鸡蛋放进清水中证: 鸡蛋下沉
2.再往清水中慢慢加入盐巴证:鸡蛋慢慢上浮得:液体密度越大浮
力越大
4、在研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的实验中,某同学依次进行了如图a、b、c、d四次测量。
(1)在四次测量中,图示是测量空桶重力的;能够证实物体在液体中受到浮力的
是两个图示的两次测量;能够直接求得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是图示的两次测量;
(2)要证实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需要分析比较图示和图示的两组测量数据。
5、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度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地面与烧杯底面接触为止,如图所示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像。
求
(1)分析图像可知,圆柱体重力是N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N
(3)分析图像BC段,可得结论:物体浸没液体之前,浸没液体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填“大”或“小”)
(3)分析图像CD段,可得结论:同一物体,浸没在同一个液体中时,浮力大小跟深度
{填“有关”或“无关”}
分析
(3)
(4)
(3)
(4)不变(3)大(4)
十四、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
1.如右图是小海同学“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装置。
他按图示提起钩码时注意保持测力计匀速移动,分别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分析:
(1)比较
测力计示数
的大小,可
知:使用动
滑轮的好处
是
;
(2)比较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可知:使用定滑轮的好处
是;
(3)把钩码升高相同的高度,比较乙和丙实验测力计移动的距离,可知:使用动滑
轮;
(4)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如果要同时兼顾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则应选
择;
(5)在探究定滑轮时,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6)在探究动滑轮时,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上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课本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7)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你还发现什么规律?(说明分析或计算什么,得到什么结论。
写出一个即
可)
次
数
钩码重
G/N
钩码升高高
度h/m
测力计示
数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甲0.98 0.2 0.98 0.2
乙0.98 0.2 1.02 0.2
丙0.98 0.2 0.55 0.4
(5)
(6)
(7)
故(5)答案为
(6)答案为
(7)答案为
十五、杠杠平衡条件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填“左”
或“右”)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目的是: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右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 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 __。
2. 吴刚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吴刚同学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乙所示。
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 ;(3)在图乙(b)装置的左右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杠杆端
(选填“左”或“右”)
下沉,为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只需将右边的钩码移至第格。
(4)若将弹簧测力计沿虚线方向拉,仍然使杠杆在原来的位置平衡,
此时拉力的力臂,测力计的示数。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分析
(a)(b)(c)
图乙
图甲
O
N
2
3
2
3
B
A
7.把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先后放在软泡沫塑料的表面上,出现三种不同情况,如图13—35所示,比较三种不同情况下泡沫塑料表面的压痕,可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1)甲图和乙图表明,在 _____相同时,_____越小,压强越 _____. (2)乙图和丙图表明,在 _____相同时, _____越大,压强越 _____.
8(1)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液体内某处,保持深度不变,改变金属盒橡皮膜所对的方向,这时U 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将_____,这说明同种液体同一深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分别放入水和盐水的相同深度,则金属盒放在 _____中时,U 形管两边水面的高度差大,说明液体的压强与 _____ 有关.
图
13—35
分析
9.图13—41所示的实验是研究浸没在水中的石块所受浮力跟它排开水的重力的关系
.
(1)对比乙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可知石块受浮力大小是_____ N.
(2)对比甲弹簧测力计两次的示数可知石块排开的水重是_____ N.
(3)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