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讲义原理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第1章自动控制原理概述

第1章自动控制原理概述

(3)放大元件 将检测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输出足够的功率以 驱动电机控制阀门。 (4) 执行器 执行器为一电动调节阀,它包括执行电机和阀体 两部分,它根据控制器的命令,命令。
(5) 被控对象 此例中的被控对象是液位的高度。 (6) 校正装置 对系统的参数或结构进行调整,用于改善系统框 图。
1.3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性能要求 尽管自动控制系统有不同的类型,对每个系统也 都有不同的特殊要求,但对于各类系统来说,在 已知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时,对该系统在某种典型 输入信号作用下,其被控变量变化全过程的基本 要求都是一样的,可以归结为稳定性、准确性和 快速性,即稳、准、快的要求。
1.稳定性 对于一个自动控制系统,最基本要求为系统是绝 对稳定的。否则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也无法完成 控制任务,甚至会毁坏设备,造成重大损失。考 虑到实际系统工作环境或参数的变动,可能导致 系统不稳定,因此,我们除要求系统稳定外,还 要求其具有一定的稳定裕量。
在控制过程中,人要连续不断地观测箱体内的水 位,并与要求水位比较,反映到大脑中,然后大 脑根据水位差的大小和方向,产生控制指令,加 大或减小进水阀门的开度,以减少差异,人通过 连续不断的操作,达到箱体水位维持在要求值附 近。 通过研究上述人工控制恒温箱的水位过程,可以 看到,所谓控制就是使某个对象中物理量按照一 定的目标来动作。本例中,对象指箱体,其中的 物理量指箱体水位,一定目标就是事先要求的高 度期望值。
比较 输入量 元件 校正元件 — 反馈信号 反馈元件 放大元件 控制器 输出量 执行元件 被控对象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2.1 线性和非线性控制系统 (1)线性控制系统 组成系统元器件的特性均为线性的,可用一个或 一组线性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 关系。线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齐次性和叠加 性。 当线性微分方程的系数不随时间变化时,为线性 定常系统。本门课重点讨论线性定常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 自动控制理论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 自动控制理论的一般概念

1-3 典型控制系统
恒值系统:
也称镇定系统。输出量以一定的精度等于 给定值,而给定值一般不变化或变化很缓慢, 扰动可随时变化的系统称为恒值系统,在生产 过程中,这类系统非常多。例如:恒温系统, 恒压系统等。
例 锅炉空气预热器密封间隙控制系统
系统通过间隙传感器实时测量出密封间隙值并送入计算 机,与设定值比较后,发出控制指令至电动机提升机构,调 整密封板的位置,达到维持密封间隙值恒定的目的。
u
~220V
开关闭合后,不同 的输入电压u对应于 不同的温度t。
炉温开环控制系统
扰动量
输入量 (电源 )
开关
加热电 阻丝
控制装置
电炉恒 温箱
受控对象
输出量 (温度)
炉温开环控制系统方框图
扰动
给定值
控制器
被控制 对象
典型开环控制的方框图
输出量
系统框图帮助理解系统的构成和性质
开环控制系统特点: 信号从输入到输出无反馈,单向传递. 结构简单. 控制精度不高,无法抑制扰动.
第1章 自动控制理论的一般概念
1-1 自动控制发展史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1-3 典型控制系统 1-4 对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
1-1 自动控制发展史
经典控制理论(20世纪40年代及其以前)
主要研究单输入单输出线性定常系统 时域、频域和复域分析和设计问题。
现代控制理论(20世纪60年代)
主要研究多输入、多输出、时变参数、高精度复杂系统 分析和设计问题;最优控制问题。
(c)
五、复合控制
它是把按偏差控制与按扰动控制结合起来,对于主
要扰动采用适当的补偿装置实现按扰动控制,同时再组
成反馈控制系统实现按偏差控制,以消除其余扰动产生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版第1章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版第1章

群时延
系统对信号的延迟时间随频率的变化, 反映了系统对信号速度的影响。
稳定性
通过判断系统的极点和零点分布,分 析系统的稳定性,即系统在受到扰动 后恢复平衡状态的能力。
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和分析
开环系统的频率特性
开环系统是指没有反馈控制的系统,其频率特性由系统的开环传 递函数决定。
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方法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总结词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包括稳定性、快速性和准确 性。
详细描述
稳定性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是指系统 在受到扰动或输入信号变化时,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平 衡状态或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性能。快速性则是指系 统能够快速地响应输入信号的变化,减小调节时间和 超调量。准确性则是指系统能够准确地跟踪输入信号 的变化,减小误差和提高控制精度。这些基本要求相 互关联,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 优化。
构建方法
通过将系统各部分表示为方框, 并使用信号线连接,构建出整个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应用
动态结构图便于对控制系统进行 直观分析和设计,可以用于模拟 系统的动态行为和输出响应。
梅森公式
定义
梅森公式是控制系统分析中的一种重要公式,用 于计算系统的传递函数。
公式形式
梅森公式以级数展开的形式表示传递函数,可以 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频率响应等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第三版 第1章
•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 控制系统的频率分析法
01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总结词
自动控制系统是由控制器、受控对象和反馈通路组成,通过自动调节输入信号,使输出 信号按照预定规律变化。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1-3章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1-3章

第一章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及组成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1.1 引言控制观念生产和科学实践中,要求设备或装置或生产过程按照人们所期望的规律运行或工作。

同时,干扰使实际工作状态偏离所期望的状态。

例如:卫星运行轨道,导弹飞行轨道,加热炉出口温度,电机转速等控制控制:为了满足预期要求所进行的操作或调整的过程。

控制任务可由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来完成。

§ 1.2 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1.2.1 自动控制问题的提出一个简单的水箱液面,因生产和生活需要,希望液面高度h维持恒定。

当水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平衡时,水箱的液面高度维持在预定的高度上。

当水的流出量增大或流入量减小,平衡则被破坏,液面的高度不能自然地维持恒定。

所谓控制就是强制性地改变某些物理量(如上例中的进水量),而使另外某些特定的物理量(如液面高度h)维持在某种特定的标准上。

人工控制的例子。

这种人为地强制性地改变进水量,而使液面高度维持恒定的过程,即是人工控制过程。

1.2.2 自动控制的定义及基本职能元件1. 自动控制的定义自动控制就是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或过程)的某些物理量(或状态)自动地按预先给定的规律去运行。

当出水与进水的平衡被破坏时,水箱水位下降(或上升),出现偏差。

这偏差由浮子检测出来,自动控制器在偏差的作用下,控制阀门开大(或关小),对偏差进行修正,从而保持液面高度不变。

2. 自动控制的基本职能元件自动控制的实现,实际上是由自动控制装置来代替人的基本功能,从而实现自动控制的。

画出以上人工控制与动控制的功能方框图进行对照。

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自动控制实现人工控制的功能,存在必不可少的三种代替人的职能的基本元件:测量元件与变送器(代替眼睛)自动控制器(代替大脑)执行元件(代替肌肉、手)这些基本元件与被控对象相连接,一起构成一个自动控制系统。

下图是典型控制系统方框图。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课件》第1章绪论

《自动控制原理教学课件》第1章绪论
通信技术研究所
:19
常用术语: (1)系统输出:被控变量 (2)给定值(参考输入):系统的给定输入,由 控制者决定被控变量的期望值。 (3)扰动:系统不需要而又难于避免的输入,它 使得被控量偏离给定值。扰动即可来自系统内部又 可来自外部 (4)偏差:给定值-测量值
通信技术研究所
:2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前向通路:信号从输入端沿箭头方向到达输出端的 传输通路。 主反馈通路:系统输出量经测量装置反馈到输入端 的传输通路。
通信技术研究所
:33
练习
一、名词解释 1.自动控制 2.闭环控制 3.自动控制系统 二.填空 1.典型的自动控制系统由 、 、 、 、 组成。 2.对控制系统系统性能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即 三个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3.系统中需要加以控制的目标装置,称__________ 。 4.__ __是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_ _反映 系统在动态过程中系统跟踪控制信号或抑制扰动的能力; 稳态误差越小的系统,说明系统的_______ _越好。
通信技术研究所
:24
按描述系统的数学模型分类 (1)线性系统 (2)非线性 按控制系统传递信号性质 (1)连续系统 (2)离散系统 按系统参数是否随时间变化 (1)定常系统
d nc d n1c dc d mr d m1r dr an n an1 n1 a1 a0c bm m bm1 m1 b1 b0 r dt dt dt dt dt dt
通信技术研究所
:23
1.2.2 其他分类 按输入信号特征分类 (1)恒值系统(自稳定系统) c(t ) r (t ) , r (t ) 常数 控制任务: 分析设计重点:研究干扰对被控对象的影响, 克服扰动 (2)随动系统 控制任务: c(t ) r (t ) r (t ) 随机变化 分析设计重点:系统跟踪的快速性、准确性 (3)程序控制系统 控制任务: 预先规定时间函数变化

自控原理课件 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概

自控原理课件 第1章-自动控制系统概

2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1自动控制系统基础知识
3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4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开环控制系统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系统。下面举例 说明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图1.1所示是一个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希望电阻炉 的温度T c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在该系统中,可以通过调 整自耦变压器滑动端的位置来改变电阻炉的温度,并使 其保持在允许范围内。因而被控对象就是电阻炉,被控 量就是电阻炉的温度。自耦变压器滑动端的位置对应了 一个电压值uc,也就对应了一个电阻炉的温度Tc,改变 M c也就改变了T”在这个控制系统中,没有对电阻炉的实 际温度进行测量,就是说,实际温度Tc是多少不得而知 。当系统中出现外部扰动(如炉门开关频繁变化)或内部 扰动(如电源电压波动)时,了c将偏离“c所对应的数值, 5 结果温度可能比希望值偏高或偏低。
25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而放大器的输入电压为给定电压与反馈电压比 较后的偏差电压ΔU=Ug-Ufn, 其中Ug是由给定电 位器给定的,Ufn是由测速发电机TG输出电压 经电位器分压获得的。 Ufn的大小取决于转速 的高低。因此,测速发电机和电位器构成检测元 件和反馈单元;由于Ug和Ufn极性相反,所以构 成负反馈。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6.检测元件 该装置用来检测被控制量,并将其转换成与 给定量相同的物理量。检测元件的精度和特性逐 渐影响控制系统的控制品质,它是构成自动控制 系统的关键部件。在此系统中是热电耦。
20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由图1.6可见.系统中作用量的被控制量如
下: 给定量:又称为控制量或参考输入量。它通 常由给定信号电压构成,或通过检测元件将非电 量转换成电压信号。如图1.6中的给定电压UsT。 输出量:又称为被控制量。它是控制对象的 输出,是自动控制的目标。如图1.6中的炉温T 。 反馈量:是通过检测元件将输出量转换成与 给定量性质相同且数量级相同的信号。图1.6中 的反馈量是由热电偶将炉温转换来的信号电压 UfT。

程鹏《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讲义1

程鹏《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讲义1
• 19世纪50年代末,控制系统设 计问题的重点从设计许多可行 系统中的一种系统,转到设计 在某种意义上的最佳系统。
• 20世纪60年代,数字计算机的出现为 复杂系统的基于时域分析的现代控制 理论提供了可能。
• 从1960年到1980,确定性系统、随机 系统的最佳控制,及复杂系统的自适 应和学习控制,都得到充分的研究。
• 控制装置(续)
• 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 大,
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 执行元件:直接推动被控对象,使其被控量发
生变化;
• 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 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 连接在系统中,以改善系统性能。
输入量
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图
当车子转弯偏离正南方向时车辕前端就顺此方向 移动,而后端则向反方向移动,并将传动齿轮放 落,使车轮的传动带动木人下的大齿轮向相反方 向转动,恰好抵消车子转弯产生的影响。
车辆 转弯
齿轮系 车身
方向
木人
指 南 车
原 理
• 18世纪, James Watt 为控制蒸汽 机速度设计 的离心调节 器,是自动 控制领域的 第一项重大 成果。
• 1932年,Nyquist提出了一种根据 系统的开环频率响应(对稳态正弦 输入),确定闭环系统稳定性的方 法。
• 1934年,Hezen提出了用于位置控 制系统的伺服机构的概念,讨论 了可以精确跟踪变化的输入信号 的机电伺服机构。
• 19世纪40年代,频率响应法为 闭环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可行 方法,Evans提出并完善了根轨 迹法。
1.2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The Boeing 777 fly-by-wire aircraft
The F-18 aircraft, one of the first production military fighters to use “fly-by-wire”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

自动控制原理讲义第一章概述1.1自动控制系统基本概念1.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特点1.3自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1.4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数学模型与传递函数2.1控制系统的模型化2.2传递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3电气系统的传递函数2.4机械系统的传递函数2.5热系统的传递函数2.6液压系统的传递函数第三章时域分析与性能指标3.1控制系统的时域响应3.2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3.3闭环控制系统的稳态误差3.4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第四章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4.1根轨迹的定义与性质4.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4.3根轨迹与系统性能的关系4.4根轨迹法的应用举例第五章频域分析与稳定性5.1频域分析的基本概念与方法5.2 Nyquist准则与稳定性判据5.3 Bode图与频率响应5.4频域法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第六章频域设计与校正6.1控制系统的校正问题6.2极点配置法与频率域设计6.3 Bode积分法与相位校正6.4全套控制器的设计与校正实例第七章系统鲁棒性与鲁棒控制7.1系统鲁棒性的定义与评估7.2H∞控制理论与方法7.3鲁棒控制的应用举例与原理第八章自适应控制8.1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8.2参数识别与模型跟踪8.3自适应控制器设计与应用例子8.4自适应控制的发展与前景第九章非线性系统与控制9.1非线性系统的基本概念与性质9.2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9.3非线性系统的控制方法9.4非线性系统的应用实例第十章控制系统优化与参数优化10.1控制系统的优化问题10.2优化理论与方法10.3控制器参数优化的举例与原理第十一章模糊控制与神经网络控制11.1模糊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1.2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例子11.3神经网络控制的基本概念与原理11.4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例子第十二章智能控制与拓展12.1智能控制基本概念与发展12.2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例子12.3控制系统的拓展与创新结语自动控制原理的讲义主要介绍了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基本特点,以及自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第1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

第1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理论及工程应用]

1.3 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1.3.1 稳定性
图1.13 稳定性示意图
1.3.2 稳态性能(静态性能)
1.3.3 暂态性能(动态性能, 瞬态性能)
1.3.3 暂态性能(动态性能, 瞬态性能)
第1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1 自动控制系统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1.3 对自动控制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 1.4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Y[x1(t)+x2(t)]=y(x1)+y(x2)
齐次性: 输入x
输入x
系统
输出y(x) 输出y(x)
若输入为x(t)时,系统输出为y(x),则输入为 βx(t)时,系统输出为:
Y[βx(t)]=βy(x)
重要特点:
线性系统的叠加性和齐次性,为研究带来了极大方便。 这样,我们可以采用典型激励(单位阶跃、单位脉冲、 单位斜坡等)对系统进行分析,而将复杂激励分解为典型激 励的线性组合——这就简化了问题。
(b) K=5, k=0.2 1→∞
(c) K=10, k=0.1 1→∞
1.2.2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对于用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若系统的输入量、输出量及其各阶导数均为线性时,系统为线性系统。
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的系统称为线性系统.
叠加性: 输入x1
输入x2
系统
输出y(x1) 输出y(x2)
若输入为x1(t)时,系统输出为y(x1);输入为x2(t) 时,系统输出为y(x2),则系统输出满足:
课程及教学安排简介----目标
知道控制的概念,易! 实施恰当的控制,难!
复杂对象的控制,非不欲也,乃无能也! 因此,本课程采用有限目标、解剖麻雀的策略。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2)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2)

储液量的变化率,为单位时间内液体的流入量与流
出量之差。
若贮槽的横截面A 不变,则有M=Ah。假设在输
, , 入量Qi阶跃变化之前的平衡状态下,液位为h,流人
量和流出量均为QS ,则阶跃变化后这些变量分别为
h h0 h
Q Q Q
i
s
i
Q Q Q
0
s
0
自动控制原理
14
将这些变量代入式(2-1)中,就可得到
此处的加号对应于负反馈;减号对应于正反馈。 增:闭环传递函数=前向传递函数 / 1+ 回路内所有传递函数之积
自动控制原理
29
2.4.3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续)
(2)综合点与引出点的移动 1)综合点的前后移动 a. 综合点前移的 等效变换
b. 综合点后移的 等效变换
2)相邻综合点之 间的移动
自动控制原理
令M L 0
自动控制原理
32
2.4.3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续)
例2 简化结构图,并求系统传递函数C(s)/R(s) 。
C(s)
G1G2G3G4
R(s) 1 G2G3H 2 G3G4H3 G1G2G3G4H1
自动控制原理
33
2.4.3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续)
例3 化简两级RC网络结构图,并求出传递函数Uc(s)/Ur(s)。
i(t)dt
消去中间变量i(t),得
RC
duc (t) dt
uc
(t)
ur
(t)
对上式进行拉氏变换 RCsUc (s) RCuc (0) Uc (s) Ur (s)
求出Uc(s)的表达式
Uc (s)
1 RCs
U 1
r

精品文档-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版)温希东-第1章

精品文档-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版)温希东-第1章

液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 1-12 所示。
图 1-12 液位控制系统的原理图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32
液位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如图 1-13 所示。
图 1-13 液位控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33
4.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如图 1-14 所示。
炉温自动调节过程如图 1-6 所示。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4
图 1-6 炉温自动调节过程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5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现以图 1-4 和图 1-5 所示的恒温控制系统来说明自动控 制系统的组成和有关术语。为了表明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以及 信号的传递情况,通常把系统各个环节用框图表示,并 用箭头标明各作用量的传递情况,图 1-7 便是图 1-4 所示系 统的方框图。方框图可以把系统的组成简单明了地表达出来, 而不必画出具体线路。
随动控制系统的特点是:输入量是随机变化着的,并且要 求系统的输出量能跟随输入量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变化。
5.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的要求主要是稳、准、快。 6. 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 我们主要研究线性定常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应用频域分析法来 进行分析设计。即 系统工作原理→传递函数→系统方框图→对数频率特性→ 工程计算法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6
图 1-7 自动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7
由图 1-7 可以看出,一般自动控制系统包括: (1) 给定元件(Command Element) (2) 检测元件(Detecting Element) (3) 比较环节(Comparing Element) (4) 放大元件(Amplifying Element) (5) 执行元件(Executive Element) (6) 控制对象(Controlled Plant) (7) 反馈环节(Feedback Element)

(国家精品课件)自动控制原理 王建辉1.1

(国家精品课件)自动控制原理 王建辉1.1
输入信号 (书位置) 输出量 (手位置)
眼睛
大脑
手臂、手 眼睛
图1-1
人取书的反馈控制系统方块图
14
END
15
闭环控制(反馈控制、偏差控制)
把输出量的一部分检测出来,反馈到输入端,与给 定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此偏差经过控制器产生 控制作用,使输出量按照要求的规律变化。 反馈信号与给定信号极性相反为负反馈,反之为 正反馈。
闭环控制特点
输入控制输出——输入和输出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信号传递是双方向的——输出参与控制; 检测与纠正偏差——具有抗干扰能力。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自动控制原理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开环控制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小结
2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学习重点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及
12
1.1 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闭环控制系统中的基本术语
(1) 被控对象 (2) 被控量或输出量 (7) 前向通道或正向通道 (8) 反馈通道或反向通道
(3) 给定量
(4) 扰动量
(9) 理想输出
(10) 实际输出
(5) 反馈量
(6) 偏差量 闭环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原理》研究的重点。
13
人本身就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控制能力的反馈控制系统
其工作原理; 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及反馈控 制系统的作用; 学会分析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及本质特 征。
3
module_1_unit_1_ppt

自动控制原理目录

自动控制原理目录
7.4.5非线性系统结构图的简化
7.5改善非线性系统性能的措施及非线性特性的利用
7.5.1改变线性部分的参数或对线性部分进行校正
7.5.2改变非线性特性
7.5.3非线性特性的应用
7.5.4用振荡线性化改善系统性能
7.6相平面法364
7.6.1相轨迹的特征
7.6.2相轨迹的绘制方法
7.6.3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6.4复合校正305
6.4.1按扰动补偿的复合控制
6.4.2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
6.5应用MATLAB进行系统校正
6.5.1串联超前校正设计
6.5.2串联滞7章非线性系统分析
7.1非线性系统动态过程的特点
7.2非线性特性及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2.1不灵敏区(死区)
8.4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8.4.1差分方程的定义
8.4.2差分方程的解法
8.5脉冲传递函数396
8.5.1脉冲传递函数的定义
8.5.2脉冲传递函数的推导
8.5.3开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8.5.4闭环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8.6采样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8.6.1z变换法求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
8.6.2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3.3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3.3.1典型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
3.3.2二阶系统动态特性指标
3.3.3二阶系统特征参数与动态性能指标之间的关系
3.3.4二阶工程最佳参数
3.3.5零、极点对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3.4高阶系统的动态响应
3.5自动控制系统的代数稳定判据
3.5.1线性系统稳定性的概念和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
5.10.3稳定裕度求解263
第6章控制系统的校正及综合

第1章 控制系统导论

第1章 控制系统导论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人工控制的例子
示例——水池水位控制
人工控制
被控对象:水池 被控量:水池的水位
观测实际水位,将期望的水位值与实际水位相比较,两者 之差为偏差。根据偏差的大小和方向调节进水阀门的开度, 即当实际水位高于要求值时,关小进水阀门开度,否则加大 阀门开度以改变进水量,从而改变水池水位,使之与要求值 保持一致。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2. 闭环控制
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有反馈回路,通过输入量与主反馈信号之 间的偏差对输出量进行控制。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有直 接影响。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直流电动机转速闭环控制系统
uf Kf
Mc恒定:ur, ue u1 ua, n, ur 恒定:Mc, n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按信号流向划分 (1)开环控制系统
信号流动由输入端到输出端单向流动。
(2)闭环控制系统 若控制系统中信号除从输入端到输出端外,还有输出到
输入的反馈信号,则构成闭环控制系统,也称反馈控制系统,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按系统输入信号划分
(3)程序控制系统
系统的控制输入信号不是常值,而是事先确定的运动规律,编成程序 装在输入装置中,即控制输入信号是事先确定的程序信号,控制的目的是使 被控对象的被控量按照要求的程序动作。如数控车床就属此类系统。
1-3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3.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
(1)线性系统
组成系统元器件的特性均为线性的,可用一个或一组线性微分方程 来描述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关系。线性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齐次性和
1-1 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
(4)偏差信号:控制输入信号与主反馈信号之差。 (5)误差信号:它指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 在单位反馈情况下,期望值就是系统控制输入信号的值, 误差信号等于偏差信号。 (6)扰动信号:除控制信号以外,对系统的输出有影响的 信号。

自动控制原理 讲义01

自动控制原理 讲义01

人工调节过程的三步曲:
工调节过程的三步曲
1 眼—观测水位 2 脑—思维、决策 3 手—操作补水阀门
补水流量
水箱水位 用水流量
特点: 脑力、体力劳动频繁! 控制水平难以提高!
不适应调节复杂的生产过程!!
水箱水位 自动控制系统
杠杆 控制器
闸阀 执行器
浮子 检测变送器
补水流量
控制装置: 检测变送器 执行器 控制器
水箱水位
用水流量
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 及控制系统的原则性方框图
用水流量 水位设定值 控制信号
杠杆
水位测量值
闸阀
补水流量
水箱
水位
浮子和连杆
控制信号 控制量 干扰 被调量
比较器
给定值
偏差 测量值
控制器
执行器 检测变送器
被控对象
关注共性:
负反馈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 设备、信号的名称.
负反馈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节机理 ---- 依据偏差调节,消除偏差为目的。

课的主要内容 及承上启下的关系
控制系统的 数学模型
时域分析法
根轨迹分析法
频域分析法
简单控制系统的 性能设计方法
根轨迹法 设计与校正 (定性)
频域法 设计与校正 (定性)
本课程设计到的 基础理论知识
付氏变换
电路基础知识
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水箱水位的人工调节 水箱水位的自动调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一般组成及原则性方框图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类别
按系统 结构分类 按给定值 特性分类 按系统模型 特征分类 按执行机构 特性分类 按系统传 输信号形式分类 闭环
控制系统名称
开环 (反馈) (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比较环节: 其作用是将测量环节的实际输出值与给定量 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通常采用的比较元件 有差动放大器、电桥、机械的差动装置等。
● 计算环节: 它是控制装置的核心,决定着控制系统性能 的好坏。其作用是根据控制要求,对偏差信号进行各种计 算并形成适当的控制作用。校正装置就是可以实现某种 “控制规律”的计算环节,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稳态性 能。对于复杂的运算可以利用计算机完成。
精品
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自动控制 系统的基础知识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自动控制是一门技术学科,它是从方法论的角 度来研究系统的建立、分析与设计。
《自动控制原理》是本学科的专业基础课,是 自动控制理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与其他课程 的关系如下:
信号与系统 电路理论
复变函数、拉普拉斯变换 模拟电子技术
电机与拖动
1.1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 “经典控制理论”时期 ● “现代控制理论”时期 ● “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时期
1.经典控制理论
● 研究对象: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线性定常系统) ● 研究方法:以传递函数、频率特性、根轨迹为基
础的频域分析方法。 ● 代表人物:维纳(《控制论》)、伯德(伯德图
● 课程特点:
研究系统的共性问题
实际 系统
物理 模型
数学 模型
方法(系统组成 分析、设计)
第1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及其 工作原理;
了解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基本环节; 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稳定性、
动态和稳态性能指标; 学会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及本质特征。
● 给定量: 又称为参考输入,是指人为给定的并且要求系 统输出量参照变化的外部指令信号。给定量与期望的输 出量之间一般存在着物理量纲转换关系。给定量可以是 常值,也可以是随时间变化的已知函数或未知函数。
● 被控量: 又称为输出量,是指被控对象中某个需要被控 制的物理量。它与给定量之间存在一定函数关系。
● 偏差: 是给定量与反馈量之差。
● 误差: 是系统输出量的实际值与期望值之差。系统期望 值是理想化系统的输出,实际中很难达到。在单位反馈情 况下,期望值就是系统的给定量,则误差就等于偏差。
● 放大环节: 由于经过计算机处理的信号通常是标准化的 弱信号,不能驱动被控对象,因此需要加以放大。放大环 节的输出必须有足够的能量,一般需要幅值的放大和功率 的放大,才能实现驱动能力。
● 执行环节: 其作用是产生控制量,直接推动被控对象的 控制量发生变化。如电动机、调节阀门等就是执行元件。
常用的名词术语
教学难点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自动控制 系统的结构及特点、组成和基本环节,自 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自动控制系统的 类型。
概述:在人类社会走向信息化的今天,计算机、 通信、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以及人类 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自动控制作为一种 技术手段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以 及日常生活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 干 扰: 又称为扰动信号,是指由某些因素(外部和内 部)引起的、对系统被控量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
● 反馈: 是系统的输出量从被控量端(输出)经变换、处 理到达系统的给定量端(输入)。若是从系统输出端到系 统输入端,这种反馈称为主反馈;而其他反馈称为局部反 馈。
● 前向通道: 是从系统的给定量端(输入)到被控量端 (输出)所经过的通路。
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由被控对象以及为完成控制任 务而配置的控制装置两大部分构成。
图1-1 自动控制系统框图
● 被控对象: 是控制系统所控制和操纵的对象,它接受控 制量并输出被控量。可以是一套装置或设备,也可以是 一个动态过程(被控制的运行状态)。如化工行业中从 原料到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
● 测量环节: 其作用是检测被控对象的控制量(温度、压 力、流量、位移等),并且一般需要转换为标准的电信 号(如0~5V直流电压或0~10mA直流电流),以便于处 理。为了保证控制精度,测量环节应当测量准确,并且 牢固、可靠,受环境条件影响小。
自动控制理论
线性代数
大学物理(力学、热力学)
微积分(含微分方程)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自动控制理论已经发展为理论严密、 系统完整、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 从基本反馈控制原理发展到自适应控 制、优化控制、鲁棒控制、大系统控 制、智能控制。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 讨论的对象: 因果系统、工程系统
● 系统的广义性: 经济、社会、工程、生物、环境、医学
法)和伊文思(根轨迹法) 。
2.现代控制理论
● 研究对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线性定常或非 线性时变)
● 研究方法:状态空间方法 ● 代表人物:庞特里亚金(极大值原理)、贝尔曼
(动态规划原理)、卡尔曼(卡尔曼滤波)等
3.大系统理论和智能控制
● 关系:前者是控制理论在广度上的开拓,后者是控制理 论在深度上的挖掘。
● 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上述自动控制的目的,由相互联系 和制约的各部件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整体称为自动控 制系统。
2.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基本工作原理: 通过测量装置随时监测被控量,并与给定 值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根据控制要 求对偏差进行计算和信号放大,并且产生 控制量,驱动被控制量维持在期望值附近。
● 研究内容: “大系统理论” 通过采用控制和信息的观点,研究各种大 系统的结构方案、总体设计中的分解方法和协调等问题。 “智能控制”通过模拟人类智能活动及其控制与信息传递 过程的规律,研究具有某些仿人智能的工程控制与信息 处理系统。
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制:没有人的直接干预,利用控制装置使被控对 象(如生产设备)的工作状态或被控制量按照预定的规 律运行。
自控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就是研究自动控制共同 规律的科学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仅是工程控制论 中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一 般理论。
本章内容:本章是自动控制技术及应用的基础, 主要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自动控制 系统的组成和分类,以及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指 标等。
本章内容包括:
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