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胶体金的制备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1bba70fa0066f5335b812132.png)
一、制备胶体金的准备令狐文艳(一)玻璃器皿的清洁制备胶体金的成功与失败除试剂因素以外玻璃器皿清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如果玻璃器皿内不干净或者有灰尘落入就会干扰胶体金颗粒的生成,形成的颗粒大小不一,颜色微红、无色或混浊不透明。
我们的经验是制备胶体金的所有玻璃器皿先用自来水把玻璃器皿上的灰尘流水冲洗干净,加入清洁液(重铬酸钾1000g,加入浓硫酸2500ml,加蒸馏水至10000ml)浸泡24h,自来水洗净清洁液,然后每个玻璃器皿用洗洁剂洗3~4次,自来水冲洗掉洗洁剂,用蒸馏水洗3~4次,再用双蒸水把每个器皿洗3~4次,烤箱干燥后备用。
通过此方法的处理玻璃器皿不需要硅化处理,而直接制备胶体金。
也可用已经制备的胶体金溶液,用同等大不颗粒的金溶液去包被所用的玻璃器皿的表面,然后弃去,再用双蒸水洗净,即可使用,这样效果更好,因为减少了金颗粒的吸附作用。
(二)试剂的配制要求按照Frens法还可以制备出其它不同颗粒大小的胶体金出来。
许多研究证明用该法制备胶体金时金颗粒的大小是柠檬酸三钠用量的函数,基本的规律是柠檬酸三钠用量多,胶体金颗粒直径小,柠檬酸三钠用量越少,腔体金颗粒直径越大。
(1)所有配制试剂的容器均按以上要求酸处理洗净,配制试剂用双蒸馏水或三蒸馏水。
(2)氯化金(HauCl4水溶液的配制:将lg的氯化金一次溶解于双蒸水中配成1%的水溶液。
放在4”c冰箱内保存长达几个月至1年左右,仍保持稳定。
(3)白磷或黄磷乙醚溶液的配制:白磷在空气中易燃烧,要格外小心操作。
把白磷在双蒸水中切成小块,放在滤纸上吸于水份后,迅速放入已准备好的乙醚中去,轻轻摇动,等完全溶解后即得饱和溶液。
储藏于棕色密闭瓶内,放在阴凉处保存。
柠檬酸三钠还原法(Frens 1973)此方法是由Frens在1973年创立的,制备程序很简单,胶体金的颗粒大小较一致,广为采用。
该法一般先将0.01%的HAuCl4溶液加热至沸腾,迅速加入一定量1%柠檬酸三钠水溶液,开始有些蓝色,然后浅蓝、蓝色,再加热出现红色,煮沸7~10min出现透明的橙红色。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ec748c0650e52ea54189863.png)
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8)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 18 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21 第三节化学平衡 (26)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57)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2)第一节电离商 ......................................... 62 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 69 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 77 节沉淀溶解购 ..................... 98 50第一节原电池 ........................................ 106 第二节化学电源 ...................................... 109 第三节电解池 . (114)□□ □ □绪言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目录(人教版)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12!1£ 弟四 g 童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23)题: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1、 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2、 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3、 了解反应热和焙变的含义4、 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1、 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 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2、 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 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焙变,Z\H 的“ + ”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一>反应热焙变1、 定义:磊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焙变2、 符号:AH3、 单位:kj/mol 或 kjmol"4、 反应热表示方法:AH 为“ + ”或△H>0时为吸热反应;AH 为“一”或AHVO 时 为放热反应。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之令狐文艳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74689997336c1eb91a375df5.png)
常用化学仪器及使用方法令狐文艳(一)1.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用于蒸发溶剂或浓缩溶液可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蒸发溶液时不可加得太满,液面应距边缘1厘米处。
冷却时要放在石棉网上。
常用作反应器,也可收集少量气体可直接加热,拿取试管时,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试管口占全长的1/3处,加热时管口不能对着人。
放在试管内的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加热的不超过1/3。
加热时要用试管夹,并使试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给液体全部加热,然后在液体底部加热,并不断摇动。
给固体加热时,试管要横放,管口略向下倾。
用于灼烧固体,使其反应(如分解)可直接加热至高温。
灼烧时应放于泥三角上,应用坩埚(与镊子区分开)钳夹取。
应避免聚冷(否则会开裂)。
燃烧少量固体物质可直接用于加热,遇能与Cu、Fe反应的物质时要在匙内铺细砂或垫石棉绒。
2. 能间接加热(需垫石棉网)仪器图形和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分为50、100、250、500、1000ml等规格)用作配制、浓缩、稀释溶液。
也可用作反应器和给试管水浴加热等。
加热时应垫石棉网根据液体体积选用不同规格烧杯用作反应器(特别是不需加热的)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不适于长时间加热,当瓶内液体过少时,加热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的反应器不能直接加热,应垫石棉网加热。
所装液体的量不应超过其容积1/2。
用于蒸馏与分馏,也可用作气体发生器加热时要垫石棉网。
也可用其他热浴。
用作接受器用作反应器,常用于滴定操作一般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在滴定操作中液体不易溅出。
3. 不能加热的仪器仪器图形与名称主要用途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用于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上口为平面磨砂,内侧不磨砂,玻璃片要涂凡士林油,以免漏气,如果在其中进行燃烧反应且有固体生成时,应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细砂。
分装各种试剂,需要避光保存时用棕色瓶。
广口瓶盛放固体,细口瓶盛放液体。
瓶口内侧磨砂,且与瓶塞一一对应,切不可盖错。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2fae148d7c1c708a145c8.png)
1、 简化后的简单碰撞模型 【问题 1】有效碰撞模型成立的前提是什么?有效碰撞的含义是什么?
1、在常温常压下,气体分子的运动是自由的,它们之间的碰撞是随机的。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 撞时是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所有的碰撞都能引起化学反应。 【问题 2】如何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分子之间的碰撞都是有效的?
化,了解化学反应中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以及电化学的有关基础知识。 【板书】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
2、化学反应速率、方向以及限度的问题
3、水溶液中离子反应的问题 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 【讲述】通过学习我们将认识到纷繁复杂的化学反应。乍看起来,好像十分复杂,难易把握, 而实际上是有规律可循的。这正是化学的精髓所在,也是化学的魅力所在。 【过渡】我们如何研究一个化学反应?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的呢?下 面我们介绍几个简化的概念模型,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 【板书】 二、简化的概念模型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 2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 8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12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18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 18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21 第三节 化学平衡 .............................................................................. 26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57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 62 第一节 电离平衡 .............................................................................. 62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 pH ....................................................... 69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 77 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 ..................................................................... 98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 50 第一节 原电池 ................................................................................ 106 第二节 化学电源 ............................................................................ 109 第三节 电解池 ................................................................................ 114 第四节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 23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
![最新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bfd8800912a2161579299c.png)
2020年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整理精编版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目录(人教版)绪言 (2)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2)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2)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8)第三节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2)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8)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18)第二节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1)第三节化学平衡 (26)第四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57)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62)第一节电离平衡 (62)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69)第三节盐类的水解 (77)第四节沉淀溶解平衡 (98)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50)第一节原电池 (106)第二节化学电源 (109)第三节电解池 (114)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123)教案教案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相信大家都听过这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我可以撬动地球。
”知不知道是谁说的呢?【回答】阿基米德【提问】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这个支点和杠杆是什么呢?【讲解】对,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
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下面让我们一同进入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回忆】通过必修二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物质的变化,还有能量的变化。
那么常见的能量变化形式有哪些?【学生】阅读本章引言回答:热能、电能、光能等【过渡】当能量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你能列举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吗?【回答】放热反应如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等;吸热反应如大多数分解反应、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反应等【质疑】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放热、有的吸热?为什么说“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是以物质的变化为基础的”?【回忆】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的过程,那么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中能量是如何变化的?【提问】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时候能量是如何变化的?能否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能量变化的原因?【回答】水分子之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当水从液态变成气态时,分子间距离增大,所以要吸收能量【分析】虽然力的种类和大小不同,但是本质都一样,就是形成作用力时要放出能量;破坏作用力时要吸收能量,即物质的变化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探究】给出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引导】在化学反应H2 +Cl2 =2HCl的过程中能量变化如何?【投影】【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从两个角度来考虑: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与能量有什么关系?2、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的大小【图像分析】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讲解】1、从化学键的角度看化学反应包含两个过程:旧的化学键断裂和新的化学键形成。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622fcdc281e53a5902ff01.png)
[来源:学&科&网]《化学反应原理》全册教案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目录(人教版)绪言 ............................................................................................................................... 1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 2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 2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 5 第三节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 6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 7 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 .......................................................................................... 7 第二节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8 第三节 化学平衡 ................................................................................................ 11 第四节 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2ec0a7915f804d2a16c179.png)
高中化学选修(4)全册教案新人教版选修(4)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李绍芬版反应工程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李绍芬版反应工程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0df61a390975f46526d3e13c.png)
1 绪论令狐文艳1.1在银催化剂上进行甲醇氧化为甲醛的反应: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反应后甲醇的转化率达72%,甲醛的收率为69.2%。
试计算(1)(1)反应的选择性;(2)(2)反应器出口气体的组成。
解:(1)由(1.7)式得反应的选择性为:(2)进入反应器的原料气中,甲醇:空气:水蒸气=2:4:1.3(摩尔比),当进入反应器的总原料量为100mol时,A P)和(1.5)式可得反应器出口甲醇、甲醛和二氧化碳的摩尔数n A、n P和n c分别为:n A=n A0(1-X A)=7.672 moln P=n A0Y P=18.96 moln C=n A0(X A-Y P)=0.7672 mol结合上述反应的化学计量式,水(n W)、氧气(n O)和氮气(n N)的摩尔数分别为:n W=n W0+n P+2n C=38.30 moln O=n O0-1/2n P-3/2n C=0.8788 moln N=n N0=43.28 mol1.1. 2醇,其主副反应如下:由于化学平衡的限制,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不可能全部转化成甲醇,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生产上采用循环操作,即将反应后的气体冷却,可凝组份变为液体即为粗甲醇,不凝组份如氢气及一氧化碳等部分放空,大部分经循环压缩机后与原料气原料气Bkg/h 粗甲醇 Akmol/h100kmol放空气体原料气和冷凝分离后的气体组成如下:(mol)组分原料气冷凝分离后的气体CO 26.82 15.49H268.25 69.78CO2 1.46 0.82CH40.55 3.62N2 2.92 10.29粗甲醇的组成为CH3OH 89.15%,(CH3)2O 3.55%,C3H9OH 1.10%,H2O 6.20%,均为重量百分率。
在操作压力及温度下,其余组分均为不凝组分,但在冷凝冷却过程中可部分溶解于粗甲醇中,对1kg粗甲醇而言,其溶解量为CO29.82g,CO 9.38g,H2 1.76g,CH4 2.14g,N25.38g。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之令狐文艳创作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之令狐文艳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eeb2d38477232f60dccca1b4.png)
实验项目:碱式碳酸铜的制备令狐文艳实验目的:通过碱式碳酸铜制备条件的探求和生成物颜色,状态的分析,研究反应物的合理配料比并确定制备反应合适的温度条件,以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
实验药品及仪器:仪器:台秤、烧杯,玻璃棒、吸滤瓶、布氏漏斗,试管,滴管、吸量管药品:CuSO4·5H2O、Na2CO3实验原理:根据CuSO4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CuSO4+ 2Na2CO3+H2O=Cu2(OH)2CO3↓+2 Na2SO4+ CO2↑可制得Cu2(OH)2CO3实验内容:1、反应物溶液配制分别称取12.5g CuSO4·5H2O, 5.3 g Na2CO3,各配成100ml0.5mol/L的溶液。
2、制备反应条件的探求(1)CuSO4和Na2CO3溶液的合适配比置于四支试管内均加入2.0ml 0.5mol/L CuSO4溶液,再分别取0.5mol/LNa2CO3溶液1.6ml,2.0ml,2.4ml,2.8ml依次加入另外四支编号的试管中。
将八支试管放在75℃的恒温水浴中。
几分钟后,依次将CuSO4溶液倒入Na2CO3溶液中,振荡,水浴加热。
通过比较反应的速度、沉淀的多少、沉淀的颜色得出最佳物料比。
(2)反应温度的探求分别在三支试管中加入2.0ml CuSO4溶液,另取三支试管,各加入由上述实验得到的合适用量的Na2CO3溶液,从两列试管中各取一支,分别置于室温,50℃、100℃的恒温水浴中,数分钟后将CuSO4倒入Na2CO3溶液中,振荡,由实验结果确定制备反应的合适温度。
3、碱式碳酸铜制备取60ml 0.5mol/L CuSO4溶液根据上面实验确定的反应物的合适比例及适宜温度制取Cu2(OH)2CO3。
沉淀完全后,用蒸馏水洗涤沉淀数次,直到沉淀中不含SO42-为止,吸干。
将所得产品用水浴烘干,待冷至室温后称量,计算产率。
数据记录及处理2 CuSO4 ~ Cu2(OH)2CO3得2×160 2220.6×160÷250×12.5 x 320÷4.8=222÷x , x=3.33g∴理论产量=3.33g实验十九碱式碳酸铜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碱式碳酸铜的制备原理和方法。
乙酰苯胺的重结晶实验报告(4)沈杰之令狐文艳创作
![乙酰苯胺的重结晶实验报告(4)沈杰之令狐文艳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cf9fd1a47fd5360cbb1adb11.png)
有机化学实验报告令狐文艳实验名称:乙酰苯胺的重结晶学院:化学工程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11-4班姓名:沈杰学号11402010417指导教师:肖勋文、何炎军日期: 2012年10月8日一、实验目的1.学习重结晶提纯固态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热滤操作和滤纸折叠的方法。
3.了解乙酰苯胺的结晶制备。
二、实验原理重结晶(Recrystallization)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
(相似相溶原理)。
一般重结晶只适用于纯化杂质含量在5%以下的固体有机物。
三、主要试剂及物理性质溶解度:水0.56(25℃)、3.5(80℃)、18(100℃);乙醇36.9(20℃),甲醇69.5(20℃),氯仿 3.6(20℃),微溶于乙醚、丙酮、甘油和苯。
不溶于石油醚。
四、试剂用量规格粗乙酰苯胺(2.00g),活性炭(0.2—0.5g),水五、仪器装置250或400ml烧杯、玻璃棒、电炉、热滤漏斗、滤纸、酒精灯、布氏漏斗、抽滤瓶、循环水医用真空泵、乙酰苯胺。
六、实验步骤及现象步骤现象称取2.00g粗乙酰苯胺,放入小烧杯中。
加入少量水搅拌并加热至沸腾(1min左右)。
乙酰苯胺开始慢慢溶解,最后完全溶解。
溶液呈黑色。
再加入2~3ml水,稍冷,加入少许活性炭,继续加热5~10min。
减压过滤,滤液置于烧杯中,并进行冷却。
有白色晶体析出。
结晶完全后,用布氏漏斗抽气过滤。
以少量水在漏斗上洗涤之,压紧抽干,把产品放在以培养皿上干燥,称量。
七、实验结果实验试剂质量/g乙酰苯胺 1.99活性炭0.372.得到的乙酰苯胺的结晶质量:0.55g3.所得产率=0.55/1.99*100%=27.63%八、实验讨论重结晶中选用理想的溶剂,必须要求:(1)溶剂不应与重结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2)重结晶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应随温度变化,即高温时溶解度大,而低温时溶解度小;(3)杂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或者很大,或者很小;(4)溶剂应容易与重结晶物质分离;(5)能使被提纯物生成整齐的晶体;(6)溶剂应无毒,不易燃,价廉易得并有利于回收利用。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部教学案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部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c69b480b1c59eef9c7b412.png)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部教学案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知识要点:一、焓变(△H)反应热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焓变(△H)决定。
在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放热反应△H 0吸热反应△H 0焓变(△H)单位:KJ/mol二、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时应注意:1.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2.所有反应物和产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3.各物质前的系数指实际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H单位KJ/mol中每摩尔指的是每摩尔反应体系,非每摩尔某物质,其大小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5.对于可逆反应中的△H指的是正向完全进行时的焓变。
三、燃烧热定义:25℃、101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单位:KJ/mol注意点:1.测定条件:25℃、101KPa,非标况。
2.量:纯物质1mol3.最终生成稳定的化合物。
如C→CO2,H→H2O(l)书写燃烧热化学方程式应以燃烧1mol纯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四、中和热定义: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时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 OH- (aq) == H2O(l) △H= -57.3KJ/mol实验:中和热的测定见课本第4~5页思考:1.环形玻璃棒的作用2.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五、化学反应热的计算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的。
即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途径无关。
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S,终态为L,若S→L,△H﹤0;则L→S,△H﹥0。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最新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原理》最新全册教案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https://img.taocdn.com/s3/m/c5e3cfd7998fcc22bcd10dfb.png)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最新全册教案绪言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
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
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
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1、为什么可燃物有氧气参与,还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2、催化剂在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二学习过程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思考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6084e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1b.png)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优秀7篇)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篇一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既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又能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总结]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事项:(1)反应物和生成物要标明其聚集状态,用g、l、s分别代表气态、液态、固态。
(2)方程式右端用△H 标明恒压条件下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放热为负,吸热为正。
(3)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或分数。
(4)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即△H 的值与计量数成正比,当化学反应逆向进行时,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指导方法篇二高三化学反应速率教案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有效碰撞,碰撞的取向和活化分子等来解释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建议化学反应速率知识是学习化学平衡的基础,学生掌握了化学反应速率知识后,能更好的理解化学平衡的建立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其原因是本节教学难点。
这部分教学建议由教师引导分析。
而压强、温度、催化剂的影响可在教师点拨下由学生阅读、讨论完成。
关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1.联系化学键知识,明确化学反应得以发生的先决条件。
(1)能过提问复习初中知识: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2)通过提问复习高中所学化学键知识: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3)明确: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必须通过反应物分子(或离子)的相互接触、碰撞来实现。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全套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84c96c50e2524de4187e55.png)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绪言学案班级【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围;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重、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一、本书研究的主要容(1)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的计算;(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盐的本质;(4)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二、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思考] 为什么有些碰撞无效,而有些碰撞有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活化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化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化学反应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类型》全册精品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类型》全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b700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ae.png)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类型》全册精品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帮助高中化学选修4课程的教师设计一套全面、系统的关于化学反应类型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教案,学生将能够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以及相关的概念与原理,培养其实验操作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
3. 理解化学反应类型的原理和应用。
4.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化学反应类型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内容本教案将涵盖以下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3.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4. 双替反应和沉淀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5. 配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和应用。
6. 其他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
四、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讲授:通过系统的讲解,向学生介绍化学反应类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
2. 实验:设计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进行操作,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交流对于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以研究目标为依据,包括以下方面: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包括发言、提问等。
2. 学生的实验操作和实验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学生对于不同类型化学反应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学生在课后作业和考试中的表现。
六、教学资源本教案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1. 化学教材:高中化学选修4教材。
2. 实验器材与材料:根据实验内容进行准备。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教学讲解和展示相关实验视频。
4. 各类化学反应的实例和练题。
七、教学安排本教案将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相关内容的讲解、实验和讨论活动。
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课时:引言和化学反应基本概念的介绍。
- 第二课时:酸碱中和反应的讲解和实验操作。
- 第三课时:氧化还原反应的讲解和实验操作。
- 第四课时:双替反应和沉淀反应的讲解和实验操作。
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6b454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1.png)
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掌握化学平衡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3.学习化学动力学的相关知识。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
2.难点: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化学动力学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设备、化学反应模型、实验器材。
2.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1.导入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了很多化学反应的实例,那么你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2.教学内容(2)化学反应的分类:根据反应物和物的性质,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四大类: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3)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一种简洁方式,包括反应物、物和反应条件。
3.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四种基本类型的化学反应,并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练习A.H2+O2→H2OB.CaCO3→CaO+CO2C.Zn+H2SO4→ZnSO4+H2A.硫酸铜溶液与锌反应B.碳酸钙受热分解第二课时:化学平衡1.导入我们在学习化学反应时,会发现有些反应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化学平衡。
2.教学内容(1)化学平衡的定义:在一定条件下,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即当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化学平衡会向减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3)化学平衡的计算:利用平衡常数K来计算反应物和物的浓度。
3.课堂讨论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化学平衡的移动原理,并解释为什么?4.练习A.N2+3H2→2NH3B.H2+I2→2HIA.N2+3H2→2NH3B.H2+I2→2HI第三课时:化学动力学1.导入化学反应速率和影响因素是化学动力学研究的内容。
有机化学(第三版马祥志主编)课后习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
![有机化学(第三版马祥志主编)课后习题答案之令狐文艳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2e575fea5727a5e9856a61f5.png)
第一章绪论习题参考答案令狐文艳1. 某化合物的分子量为60,含碳40.1%、含氮6.7%、含氧53.2%,确定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解:①由各元素的百分含量,根据下列计算求得实验式该化合物实验式为:CH2O②由分子量计算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该化合物的分子式应为实验式的2倍,即:C2H4O22. 在C—H、C—O、O—H、C—Br、C—N等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哪一个?解:由表1-4可以查得上述共价键极性最强的是O—H 键。
3. 将共价键⑴C—H⑵N—H⑶F—H⑷O—H按极性由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
解:根据电负性顺序 F > O > N > C,可推知共价键的极性顺序为:F—H > O—H > N—H > C—H4. 化合物CH3Cl、CH4、CHBr3、HCl、CH3OCH3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解:CH4分子为高度对称的正四面体空间结构,4个C—H 的向量之和为零,因此是非极性分子。
5. 指出下列化合物所含官能团的名称和该化合物所属类型。
碳碳三键,炔烃羟基,酚酮基,酮羧基,羧酸醛基,醛羟基,醇氨基,胺6. 甲醚(CH3OCH3)分子中,两个O—C键的夹角为111.7°。
甲醚是否为极性分子?若是,用表示偶极矩的方向。
解:氧原子的电负性大于碳原子的电负性,因此O—C键的偶极矩的方向是由碳原子指向氧原子。
甲醚分子的偶极矩是其分子中各个共价键偶极矩的向量之和,甲醚分子中的两个O—C键的夹角为111.7°,显然分子是具有极性的,其偶极矩的方向如下图所示。
7. 什么叫诱导效应?什么叫共轭效应?各举一例说明之。
(研读教材第11~12页有关内容)8. 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与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有何区别?解:无机化学中的离子反应是指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反应物中必须有离子。
而有机化学中的离子型反应是指反应物结构中的共价键在反应过程中发生异裂,反应物本身并非一定是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绪言学案令狐文艳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本教材的内容,即化学反应原理的研究范围;2、引导学生学习“有效碰撞”概念模型、活化分子、活化能的概念,并对化学反应原理的学习方法有初步的领会;3、了解催化剂的作用和研究意义。
【重、难点】“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的学习。
一、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1)化学反应与能量:反应热的计算;(2)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酸、碱、盐的本质;(4)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二、简化后的有效碰撞模型有效碰撞:能够导致化学键断裂,引发化学反应的碰撞。
[思考] 为什么有些碰撞无效,而有些碰撞有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活化分子和活化能1、活化分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思考]活化分子发生的碰撞一定是有效碰撞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活化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思考] 活化能的大小决定了化学反应的难易,它会影响反应热的大小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活化能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4、提供“活化能”的途径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催化剂1、催化剂的作用2、催化剂的研究意义【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1课时)学案班级姓名教学目标:1.了解焓变的含义2.理解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与键的断裂与生成的关系教学重点:反应热与焓变的关系。
教学内容:回顾: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⑴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常伴有_______________,在一般化学反应里,常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放热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的吸热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___________有关。
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____________;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在发生化学反应时______________引入: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什么?阅读P2:一、1.焓和焓变(1)焓(2)焓变(ΔH)2.反应热⑴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反应热⑵符号:用_________表示⑶单位;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
⑷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⑸反应热产生的原因(微观讨论)P2-3 以H2(g) + Cl2(g) = 2HCl(g)为例:①化学键断裂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②化学键形成时需要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为反应热(6)反应热表示方法反应热是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整个体系的能量(即焓)增加或者减少的量值,ΔH =H产物—H反应物思考:焓增加----吸热-----则用“”表示;焓减少-----放热------则用“”表示。
(填“+”或“—”)练习:1.1molC与1molH2O(g)反应生成1molCO(g)和1molH2(g),需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kJ/mol。
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作业:P6页1、2题第一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2课时)学案班级姓名教学目标: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重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教学内容:一.热化学方程式-----------既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又能表明能量变化的方程式。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 不同。
对于25℃、101KPa 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②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不同物质中贮存的能量不同)如:H 2 (g) + 21O 2 (g) = H 2O(g);△H=-241.8 kJ/molH 2(g) + 21O 2 (g) = H 2O(l);△H=-285.8 kJ/mol③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 也不同。
(详细阅读P 4资料)如:H 2(g) + Cl 2(g) = 2HCl(g);△H=-184.6 kJ/mol21H 2(g) + 21Cl 2(g) = HCl(g);△H=-92.3 kJ/mol书写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随堂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2、已知1mol甲烷燃烧放出890.3KJ的热量,在标准状况下,1m3甲烷完全燃烧可放出的热量为()A、890.3KJB、39745.5KJC、1979KJD、19855KJ3、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g)+1∕2O2(g)=H2 O(l)△H=-285.8 KJ·mol-1B、2H2(g)+O2(g)=2H2O(l) △H= -142.9 KJ·mol-1C、2H2 +O2 =2H2 O △H= -571.6 KJ·mol-1D、2 H2(g)+O2(g)=2H2 O(l)△H=571.6 KJ·mol-1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课后反思】1、查漏知识点:2、主要错题:作业:P6页3、4题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学案班级姓名教学目标:理解燃烧热的概念,认识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燃烧热的概念。
教学内容:一、燃烧热1、反应热的分类根据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多种,例如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其中以跟燃料品质相关的___实际应用较广。
2、燃烧热(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要点:①条件:__________________。
②量:________________。
③对象:______________。
④反应程度:____________。
⑤产物稳定性:__________(不可再燃且状态稳定)⑥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H为“____”或△H_______。
3.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以燃烧1mol可燃烧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4.燃烧反应中热量的计算:关系式:热量=可燃物物质的量ⅹ燃烧热〔练习〕1、写出下列可燃性物质燃烧的稳定产物C:______ H2:______ CH4:_____ 金刚石:_____ 乙醇:______2、依据表1-1,写出下列物质的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1)CO(g)(2)C2H6(g)二、能源1、能源(1)能源就是能提供 ____ 的 ____,它包括化石燃料、、 __ 、___ 、__________、以及柴草等。
(2)能源是和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______和水平。
2、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状况(1)我国目前使用的重要能源是,它们的蕴藏量,而且不能,最终将会。
(2)基于我国目前的水平和水平,能源从开采、运输、加工到终端的利用效率都,浪费。
据统计,总效率仅为。
3、解决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随堂练习1、下列性质中,能说明乙醇宜作燃料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③乙醇是一种再生能源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1.5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NH—NH—CH3)完全燃烧,放出50KJ的热量,则二甲基肼的燃烧热为()A、—1000KJ/molB、—1500KJ/molC、—2000KJ/molD、—3000KJ/mol3、甲醇属于可再生能源,可代替汽油作为汽车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