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异质分组教学
体育教材教法
体育教材教法知识:教师职业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激发和丰富教师的创造潜能、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不足;给教师带来无穷的快乐;多层次与群众性是课外运动竞赛的特点;对动作的质量和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技术关键;由教师做动作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称为领做;辅助式属于体育教学手段运动的基本模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进行自学、自练的方法指的是:学导式教学法;在广播体操的教学中;教师多采用镜面示范授课;体育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体育与健康课程将高中体育课分为4个运动技能系列;运用防止和纠正错误的方法时应该以预防为主;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是整体性、连续性、层次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依据;实时体育课程改革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可靠有效;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的特殊性是指实践目的;体育实践课程的学科性质是技艺性;体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是现实性、适应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师将某一教材内容按授课时数制定的教学计划是单元体育教学计划;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是运动技能领域目标的内容之一;衡量一个人的人格三要素:智慧、道德、意志;“所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身心内外;常见的游戏组织形式图有简图、轮廓图与符号图三种;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岗前培训、院校培训、校本培训;终身学习的特征:平等性、终身性、生活性、发展性、理想性和主体性;从运动竞技能力获得的途径看;成功运动训练的重要前提是:运动选材;一般检索工具可以分为两大类: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体育教学设计的核心和重点是教学策略;准备活动结束到正式比赛开始的适宜时间间隔是1-4分钟;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情绪;根据评价者经验;从理论上对课的质量及各项内容做出分析与评价的是:自我评价;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方式;是指动作;体育教学过程是研究体育教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更是组织体育教学活动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体育教学中;为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纠正错误动作是可采用正误对比示范;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和状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是:形态、技能和素质;衡量学校体育目标完成的最终标准是效果目标;体育课的综合密度应是越大越好;布置场地器材时;可移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相对靠拢;编写体育课任务的要求:全面、具体、恰当;应根据训练的目的任务与要求;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竞赛任务和学校场地设备以及气候条件等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余训练计划;学生左右并列成一线叫列;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男女学生体能的发育速度不同;呈现明显的波浪性和阶段性;新课程的实施需要体育教师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和整合能力;以及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是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教师的知识结构分为: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以及文化知识;体育教学遵循的特殊规律有:运动技能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和心理起伏规律;在体育科研中;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体育教学三要素是讲解、师范和练习;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学生身体发展的含义主要包括:促进身体形态的发展、提高身体机能水平、全面发展体能和提高机体适应能力;体育锻炼的6个原则:自觉性、经常性、个别性、适量性、渐进性和全面性;增强学生体质是学校体育最基本的要求;教师示范一般分为:镜面、正面示范;肢体示范和语言师范;体育活动中正确掌握运动技术所采用的过渡性练习称为诱导性练习;体育教学遵循的规律:动作技能形成规律、人体机能适应规律、人体生理和心理起伏变化规律;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人才;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任务的基本途径有: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和运动竞赛;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心理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和智能训练;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领域: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涵盖了人体形态、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各个方面;科学锻炼中的渐进性是指锻炼着应逐渐提高运动负荷和运动时间;“一时性适应”的多次重复;可产生持续性适应;体育锻炼有益于提高学习效率、质量和丰富业余生活;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品格、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信息加工的能力;体育与健康的学习评价标准应由单一评价标准向多元评价标准转变;小学体育教材的特点具体体现在:运动生理和运动卫生知识;学生在运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是指体能;文献综述分为专题性和综合性;体育锻炼可以调节体能;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身心健康;科学研究按研究课题的性质分类通常可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体育游戏是竞技运动发展的基础;竞技运动是体育游戏发展的高级阶段;1979年开启了学校体育思想多元化发展新局面的学校体育工作会议;调查法按照调查的手段可分为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专家调查法;学习评价的形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和教师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评定内容有:体能、知识与技能、情意表现和合作态度;传统体育教学提倡“三基教学”: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体育课的分组教学一本分为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两种形式;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知识、技能为基本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生命化教学理念;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运动负荷规律;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尽量使教学效果达到汗、会、乐、美、大、中、小、多八字标准;课程标准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管理;评定动作技术的标准是经济性和实效性;体育教学分组形式有:随机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合作型分组、友伴型分组;学校课余训练的特点是业余性和基础性;体育科研所采用的调查手段可分为: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专家调查法;体育学习评价的形式包括:学生自我评价、组内相互评价;教师评价;辅助性练习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较难动作而采取的技术结构与所学身体练习相似的简单技术动作的练习;国民体育的基础是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分成了4个运动技能系列;体育教学目标的四个层次分别为:学段、学年、单元、课时体育教学目标;体育教学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直观教学法:借助视觉、听觉、肌肉本体感觉等感官感知动作的一种教学方法;素质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终生学习和信息加工的能力;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有教育、环境、遗传;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健身性、综合性;体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化培训和发展的基本理念包括回归生活理念、发展性教学理念和生命化教学理念;体育游戏具有娱乐、健身、教育和交往功能;行进间动令;除了向左转走和齐、正步走之外;其余动令均落于右脚;依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教学内容时数比例必须要符合健身性、实践性、兴趣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原则;体育兴趣对促进体育学习具有指向性和强化作用;广义的体育课程包含: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古代希腊的教育是西方奴隶制国家教育的完整而典型的代表;课时计划也称教案;它是根据学期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安排并结合学生和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编写的;体育课程实施的三个阶段中;其中制度化阶段又可称为维持阶段;新课程理念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谓健康的个性;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是一种身心和谐发展的个性;体育与健康学习评价内容包括:体能、知识技能、学习态度和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体育课程实施必须经过起始阶段、实施阶段、维持阶段;体育教学体系包括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在体育学习中;学生以学习和掌握间接经验;口令分为四类:短促口令、连续口令、复合口令;新健康的三维观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方面;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模式有院校培训;岗前培训和校本培训;运动兴趣根据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和间接兴趣;终身学习的特征有平等性、终身性、生活性、发展性、理想性和主体性;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体育教学应遵循认识规律、技能形成规律和运动负荷规律;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包括: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和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对现有体育项目的改造方法有: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修改内容、降低难度要求和改造器材场地;中小学田径运动会的保健要求和措施:赛前健康检查、合理的组织安排、现场救护、监督赛前的准备活动;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法规性文件是中小学体育工作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体育游戏的创编方法按:明确游戏的目的和任务;选择游戏的素材;确定游戏的方法;制定游戏的规则;确定游戏名称;提出游戏的教学建议;体育游戏的书写格式进行;体育游戏教学的特点有:学生具有主动积极性;教学任务的多样性;体育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讲解与组织工作较难等;瑞典体育教师W·斯卡斯特罗姆最早提出体育教学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领域开始要求学生从观看比赛中获得运动基础知识;中学体育课属于教学课;根据每次课教材种类的多少分为室内课和室外课;根据每次课的任务可分为新授课、复习课和练习课;体育教学的分组形式有同质和异质分组;随机分组、合作分组以及友伴型分组;学校体育教学计划可分为学年、学期、单元和课时教学计划;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实施钦定学堂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和体育制度的正式确立;具备坚决果断的执行力”体现在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内;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增进中小学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体育教学中学练法包括:自学法、自练法和自评法;在“对话与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他们都是主体;示范法属于直接感知为主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原始社会;人们往往想通过预演劳动过程而使后来实际的劳动取得成功;2007年5.7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文件;称为7号文件;体育与健康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哪六级行进间“向左转走”时;转向后先迈左脚;高中三年中学生修满11个学分方可达到毕业要求;学校组织校内田径运动会;一般可由报名、编排秩序册、比赛分工、画跑道、比赛的记录和宣告闭幕六个主要过程组成;评定身体练习质量和效果的标准为练习的经济性、缓冲性、协调性和准确性;选编体育教育内容的原则之一是: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原则;体育教学中的练习法通常分为:重复练习法、变换练习法和循环练习法;确定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的理论依据首先是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选用分组不轮换教学形式的条件主要是场地和体育器材比较充分;编写体育课任务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具体和恰当;体育教学的原则有自觉性和积极性原则、从实际出发原则、身体全面发展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原则和巩固提高相结合原则;体育课结束部分的任务是使学生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课余训练计划应根据训练的目的、任务与要求、少年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竞赛任务和学校场地设备以及气候条件等;课余体育训练的内容包括身体训练、技术训练、战术训练、心理训练和智能训练以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在粗略掌握动作阶段中;学生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都呈现扩散现象;体育课程内容可分为:体育知识与技术类、运动参与类和体育活动经验类;体育教学目标改革的四个方向是: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人文化、个性化和具体化;体育教学是师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交往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下;单元教学计划是指:某一技术动作的教学方案;体育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工作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直观法包括:动作示范、教具与模型演示、定向直观指标;体育锻炼的6个原则:自觉性、经常性、个别性、全面性、渐进性、适量性;活动参与是指学生自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与态度行为表示;新课程标准的课程具体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竞技体育个构成要素若要得以实施并取得理想效果的条件是:竞技体育管理;体育教学目标的功能:激励功能;定向功能、评价功能;所谓体质包括:体格、体能和适应能力;体能主要包括:运动素质和身体形态技能;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在于:有助于培养体育兴趣和习惯;有助于形成终身体育基础;有助于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和丰富课外文化生活;在体育科研中;资料与事实的收集方法有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体育知识是人们对于体育的现象、事实及其规律的认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异质分组教学在普通高校武术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
现代经济信息460异质分组教学在普通高校武术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雷 娜 河北中医学院曲维忠 河北中医学院赵春捷 河北师范大学马 娜 河北体育学院闫士芳 河北体育学院王爱友 河北中医学院宋晓虹 河北中医学院康 倩 河北中医学院刘欣改 河北中医学院江 磊 河北中医学院摘要:在娱乐方式多样化的时代中,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从而忽视了身体方面的综合素质,所以大学生活中的体育课程至关重要。
体育选修课程不仅使大学生的课程更加丰富多彩,也能够提高当代大学生们的身体素质。
而武术这门课程作为一门饱含我国古老文化底蕴的学科,也应该使其教育方式得到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武术选修课;分组教学;实验研究中图分类号:G24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460-01引言作为一门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的学科,武术与其他体育选修课相比理应受到更高的重视,而在大学里实施武术选修课的分组教学模式,也会使武术这门学科得以发扬光大。
从2012年的亚运会开始,武术被正式的编入比赛项目之中,这就足以表明武术的地位的稳定。
而我国为了使大学生继承这项运动项目,采用了层次分组的形式进行教学。
一、武术教学过程的影响因素所有教学活动的进行都和教学大纲息息相关,所以教育部也出台了一项关于高校武术教学的大纲。
现在我国的武术教学规定了长拳、初级剑等动作作为此课程的基础。
虽然这些动作比较简单和基础,但是可以保证教学大纲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在日后训练课程或是竞赛中打下基础。
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这样单一的学习基础动作可能会让同学们感到枯燥无趣,从而失去了学习武术这门课程的兴趣。
这样的现象会使得武术逐渐偏离其本身的性质,而变得脱离如今时代,也使学生只是为了得到体育选修课的学分,还是陷入了一种死板的学习中,也不能让学生们感受到武术的真正意义。
而武术和其他的传统体育课有许多的不同,目前现状就是我国的体育类型的高校都设有武术专业课,而其他很多的高校都只是认为这个体育选修课可有可无。
体育课堂异质分组教学探析
机制 上研究 , 学分组 可分为 同 是 不 同的两 个层面来看 同题。 教 质分组 和异质分组 。 质分组就 是把 体 同
会得到提高 , 心理上能够品尝到 自我发展
综 上 所 述 , 们 认 为 在 体 育 教学 的乐趣 。 我 对于基 础较好的学 生而 言 . 异质
技 更 的 掌握 情况 等等 , 者表现 为学生 的气 要 关 注 动 作 、 能 的习 得 , 应 该 重视 体 后
厂育 堂 质 组 学 析 体 课 异分教 探L
质、 身体形态 知类型等个性 特征方面 育课的育,作 用。 认 凡
的 差 异 。 然 不 可 变 差 异 不 是 绝 对 不 能 虽 内较 难 改 变 。
由于同 质分组 在 形式 上 限制 了学
改变 的 , 但是相对可 变差异来说 , 短时间 生之 间的交往 , 同时不 能考虑所有 学生 自我 发展的需要 , 以越来越多 的体育 所 对 学生 差 异 的处理 , 布鲁 姆认 为 , 工作者意识到体育课 堂中的同质分组需 教学 的意义就在 于逐渐缩小学生 已经存 要 改进 。 而异质分组由 于将不同体能 、 不 不 在的差异 . 他认为“ 只要 有合 适的学习条 同技术 、 同兴 趣的学 生分在一 起进 行 件 , 大多学 生在学 习能力 、 绝 学习速率和 教学 , 首先增进 了学生之 间的交流 , 学生 继 续学 习动 机等方 面将变得 十分相 近 , 通过相 互帮助 、 相互 指导促进 了竞争学 在学校 和家庭 的学习条件都趋 于极大 的 习 与合 作学 习的产生 , 为教学 的社 会适 改善 , 达到某 种理想境 界的情 况下 , 校 应领域创造了条件 ; 学 通过教师的组织 , 每 中的个 体差异就应该接近 消失 ”显然 这
高中体育教学中异质分组法的运用实践与探究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异质分组法的运用实践与探究组是一种着眼于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良好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
这种教学分组方法具有积极的一面,但过多使用则容易产生“标签效应”,打击部分“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甚至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消极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异质分组的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体育物质分析实践高中体育与健康选修模块教学班级,一般是根据学生的体育兴趣爱好及技能技巧基础的差异为标准进行编制。
从基于分班标准可以看出,每个班级学生在兴趣爱好、技能技巧方面具有较强的同质性。
因此,许多体育教师在进行分组教学时较多地使用同质分组而忽视异质分组。
一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中,分组教学法使用的现状体育与健康课程新标准实施后,各学校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可行的模块教学模式。
在模块教学过程中一些体育教师仍然沿袭着传统分组形式:分组轮换和分组不轮换。
这种分组形式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序性等方面有其积极的作用。
但对于学生的差异和个性特点重视不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身体状况,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无差异教学。
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分组形式使基础好的学生的发展潜力受到限制,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落后状态进一步加重,既加大了学生之间的可变差异,又不能使学生的不可变差异得到发展,这种教学分组法很难实现新课程的基本精神和五大领域中的多层次目标。
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了分层次教学,分层教学法本质上属于同质分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在解决学生不变差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它也有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教学的分层次,往往使教师在情感上偏向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基础较差的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产生自卑等不良情绪,情感上受到伤害,加大两极分化。
其次,分层次教学没有与分层次评价结合起来。
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
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
体育课健康分组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基本组:基本组是指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基本正常者,且有一定的锻炼基础。
按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和体育测验,也可以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
2. 随机分组:随机分组是指将学生随机分配到不同的组别中,不考虑学生的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因素。
这种分组方法简单易行,但不够科学合理。
3. 同质分组:同质分组是指将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相近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别中。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训练,提高教学效果。
4. 异质分组:异质分组是指将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别中。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5. 合作型分组:合作型分组是指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练习。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互助互学精神。
6. 帮教型分组:帮教型分组是指根据学生的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等因素,将身体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帮助其他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7. 有伴型分组:有伴型分组是指根据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将关系较好的学生分在同一组别中。
这种分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分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同时,应注意分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推荐下载】试论异质分组教学在高中体育课堂应用
[键入文字]
试论异质分组教学在高中体育课堂应用
随着体育课程新标准的实施,体育课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许多教师在看了新课标后都感觉不知道以后的体育课改怎么上。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异质分组教学在高中体育课堂应用。
新课标以以人为本为教学理念,倡导体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真正做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
这种学生学习的方式的改变,势必要求教师将自己的以往的教学方式改变,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在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其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来保证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案既能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增强学生个体发展,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异质分组教学理念虽然很早就被提出,也有很多学者在新课标之前就试着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但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真正将异质分组教学全面运用到体育教学中的很少。
异质分组教学是利用教学中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来开展教学,以小组互助为基本教学形式,兼顾了因材施教和集体教育两方面的要求,充分体现个别化教育,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合作、交流、竞争等现代意识,形成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社会适应能力。
耿菲(2003)将异质分组运用到速滑课堂上,其研究结果表明,异质分组教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并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主动学习,达到自我发展。
因此,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异质分组教学将会给体育教师的教学带来有益的帮助。
1。
异质分组教学法在高校游泳课中的应用研究
徐敬 昌 ( 东警官 学院 广 东广 州 5 4 0 广 1 4) 0 摘 要 :体 育与健康》 ‘ 要求 高校体 育教 学改 革更加深入 , 育教 学不仅仅 要关注 学生 的身体 健康 , 体 同时也要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J 与社会 I 巳 适 应 能力。 在此我提 出在 高校 游泳课 中“ 质分组” 学法 与游泳教 学相结合 。 异 教 丰富和 完善游泳教 学组 织方法及 其理论 , 促进 禹校游泳 教 学质量 的提 高 , 为深化游泳教 学改革提 供有 益的参考 。 关键词 ; 异质分组 高校 游泳课 中图 分类 号 : 4 4 G 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6 2 3 9 ( 0 90 ( ) 0 6 — 1 1 7 — 7 1 2 0 ) 8b 一 I 8 0 习 成 绩 与 学 习 积 极 性 得 到 不 断 提 高 , 样 这 实 验 过 程 中 严 格 控 制 大 学 生 的 出 席 严 基础 差 的 学生 在 学 习 中 能够 得 到 及时 的 帮 率 , 格 控 制 因教 学 无 关 因 素 对 实 验 产 生 力求 学 生保 持 良好 的 情绪 , 两 助 , 省 教师 资 源 , 师 根据 教 学 情况 进 行 的 实验 误 差 , 节 教 实 有针 对性 的指 导 。 于 基 础好 的 学 生 , 通 班 的 期 末 考 试 时 间安 排 相 近 , 验 考 核 人 对 能 过 给 其 他 学生 做 示 范 , 能得 到 了 帮 助 别 员 , 既 有广 东 警 官 学 院 的 同一 名 体 育 教 师担 人 的快 乐 与成 就 感 , 激 发 了 自 己学 习 的 任 , 核 标 准 要 保 持 一致 。 也 考 . 积 极 性 , 且 要指 导 其 他学 生 , 并 需要 对 所 学 2 5 实验后 两班 技能测 评结 果分析 动作进行揣摩 , 内化 , 解 , 而 也 使 自己 讲 从 通过 表 l 明 , 验 组 与对 照组 期 末成 表 实 分 79和 36 , 的 动 作 得 以 强 化 和 提 高 , 锻 炼 自 己的 组 绩 平 均 值 , 别 为7 .3 8 .4 N为样 本 既 织 能 力 , 增 强 了责 任 感 , 又 同时 也 赢 得 了 同 含 量 为 1 , 准差 分 别为 6 3 和3 3 } 9标 . 3 . 8 前后 学的尊重与友谊。 测 评的均 值标 准误差 1 8 和 1 3 差值 9 % .0 . 5 5 置 信 区间 为-7 0 2 -3 4 3 间 ,=5 1 P< .0和 .4 之 / .3 ' - 2 2 异质分 组教 学的 分法 . 异 质分 组 教 学 法 以 改 变 原 教 学 班 , 在 0 0 , 明 两组数 据有显 著性 差异 , 明实 . 1说 说 9~ 班 内 进 行 的 内 部 分 组 教 学 。 质 分 组 主 要 验组 较 对 照组 期 末成 绩具 有显 著效果 。0 异 0分 8 ~8为 7 ~7 为中 、O 9 6 ~6 根据 学 生 的游 泳 技 术水 平 作为 关 键 的 “ l0 为优 、0 9 良、O 9 质” 来进 行 分组 , 以确 定 各 个 异 质小 组 构成 。 在 为 下 、 ~5 为 不及 格 。 验 班成 绩 优 秀的 4 0 9 实 分组 前 先 将 一 个 班 的 学 生 分 为 l 2、 三 个 名学生 , 0 有 l名学 生为 良, 5 、 3 占2%; 1 占5%I名 3 占l%;名学生 为下 , 1%l 不 占 0 无 层次 。 层次 的划 分 通 过 身 体素 质和 游 泳 学 生为 中 , 5 2 各 技 术 水 平 的考 核 而 确 定 , 保 证 分 层 的科 及 格 学 生 。 照班 学 生 优 秀 学 生 为 5 , 以 对 名 占 学 性 和 合 理 性 。 层 由技 术 全 面 的 学 生 组 2 %;名 学生 为 良, 0 4 l 5 6 占3 %;名学 生为 中 , 占 0 5 占2 %, 实 1 研 究对象与方法 成 。 层 游泳 技 术 水平 一 般 的学 生 组成 。 层 2 %;名学 生为下 , 5 无不及格 学生 。 2 3 1 1研究 对象 . 由技 术 水 平 差 的 学 生 组 成 。 过 异 质 分 组 验 班总 体 水平 良好 , 中优 良水平 以上 的 占 通 其 5 对 5 实验 班 中 、 下水 平 异 质 分 组 教学 法 在 高 校 游 泳课 中的 应 每 个 小 组 中既 有 技 术 水 平 高 的 学 生 , 同时 到 7 %, 照班 的 有5 %。 用研究 。 又有技术水平较差的学生 。 小组学 习中 在 为 2%, 照班 为4 % 并 且实 验班 学生成 绩 5 对 5。 1 2研究 方法 . 要 充分 发 挥 1 学 生 学 习骨 干 的作 用 , 层 带动 差 距 不大 , 准差 为 3 3 , 照班 为6. 3 标 .8 对 3。 1 2. . 1教 学 实验 法 和 帮助 2 3 、 层较 差 学 生 , 时要 保 证班 内各 同 在 广 东 警 官 学 院 抽 取 两 个 班 , 班 2 小 组 之 间 的 实 力 相 当 小 组 间 展 开 竞 争 , 每 0 并 3 讨 论 人 , 个班 为实 验 班 , 个 班 为 对 照 班 。 一 一 实 且 通 过 各 小组 间的 竞 争来 促 进 各小 组 内部 异 质 分组 教学 法 在 高 校游 泳课 中的 应 验 班 进 行 异 质 分 组 教 学 , 照班 采 用传 统 成 员之 间加 强 相 互 交 流和 帮 助 。 对 用 有 利 于 发 挥 全 体 学 生 的 主 动 参 与 , 高 提 学生 的 主 动性 , 变 教 师“ 言堂 ” 转 一 的现 状 。 式 教 学 。 用 实 验 前 、 成 绩 的 对 照 , 检 2. “ 质分组 ”教 学方 法要 求 采 后 来 3 异 验该 教学 方法 对 学 生 的 成 绩 的影 响 。 验 实 在 异 质分组 教学 中在 各小 组的 练 习 提 高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精神 , 促进 学 地点 : 东 警官 学 院 游 泳 管 。 广 中, 教学 中保守 秘 密 , 在 学 生不 知 情 的情 生 自主 学 习的 能 力 。 高学 生 的 交往 、 要 提 交流 1 2. . 2数 理 统计 法 况 下 完 成 教 学 实 验 。 学 中教 师 及 时 的 发 的能 力 , 进 学生 社 会适 应 能 力 的提 高 。 教 促 发 对 两个班 的期 末成绩用 s s 1 .进行 统 现 学生 的 亮 点 , 给 予及 时 的 鼓励 , 其是 挥 学 生相 互 帮 助 , 同进 步 , ps2 O 并 尤 共 在学 习的过 程 计 , 实验 数 据 得 到 量 化 。 使 差 生 更 需 要 鼓 励 , 样 将 提 高 差 生 的 积 极 中 , 得 友 谊 与成 就 体验 。 这 获 也培 养 了学生 的 性 与 自信 心 。 每 位 学 生 每 一次 进 步 都 要 团 队 意识 , 创新 能 力 。 位学 生 都 在为 整 在 与 每 2 研究结果与讨 论 进 行 及 时 的 评价 和 鼓 励 。 励 学 生 相 互 探 个 小 组 的 整 体 技 能 的提 高做 努 力 。 鼓 2. 1异质分组 讨 , 励 水 平 1 学 生 对 水 平2 3 生 加 强 鼓 的 、学 所 谓异 质分 组 是 通过 有 意 识 地 扩大 组 辅 导 , 强 各小 组 组 长 的监 督 与 督促 作 用 , 4 结语 加 内差 别 , 利 于 同一组 内学 生 间相 互 影 响 , 小 组 组 长轮 流担 任 , 常展 开 小 组 间 的 竞 以 经 ( ) 过 对 实验 组 采 用 异 质 分 组 教 学 , 1通 相互 帮 助 , 省教 师 资源 , 节 实现 同学 间共 同 赛 , 造 小 组 间 的比 赛 氛 围。 师在 各 小组 实 验 组 较 对 照组 期 末 游 泳 成 绩 有 显 著 提 营 教 进 步 的教 学 目的 。 质 分 组 教 学 能 使 学 生 练 习时 巡 回观 察 指 导 , 时 纠 正 学 生 突 出 异 及 高 , 有 显著 差 异性 。2异 质分 组 教学 法有 具 () 学 共 间的 学 习交 流 得 到 进 一 步 增 强 , 高 学 生 的 错误 动作 , 强化 学生 练 习 , 练 习 结束 利 于 学生 的合 作 精神 , 习 中相互 帮 助 、 提 并 在 的合 作 能 力 。 生 在 教 学 过 程 中处 于 主 体 后 对各 小 组 的 练 习情 况 做 出评 价 及 时 反馈 同提 高 , 省 教 师资 源 。 学 节 地位 , 于技能较差的学生能主动正视 自 对 给 学 生 。 励 各 小 组 学 生 发 言 讨论 。 鼓 己的不 足 , 能 够 通过 其 他 同学 的 帮 助 , 并 学 2 4实验 因素 控制 . 参考文献 【]滕以 芝 “ 质 分组 ” 1 异 在体 育教 学 中的 运 表 1 实验 班与对 照 班期 末成 绩统 计 结果 分析 用【 . J 山东 教 育 , 0 34 : l 2 ] 2 0 ( )4 ~4 . 【] 2 刘卫 民 , 吕光 明 . 通 高校 体 育 课 “ 层 普 分 次 教 学 ” 实 验 与探 索[ 】 体 育 学 刊 , 的 J.
体育游戏的分组和教学方法
三、体育游戏的创编 1.创编准则 目的性准则 在创编进程中,首要要依据进行游戏的主体,建立一个明确的目 的。依据学生身心开展的 特色,与教育(3 标紧密结合,杰出游戏的思 想性、教育性,体现“健康榜首”的思想,并要面 向全体学生。 体育游戏的创编,还要依据实践耑要,了解和把握不一样性质、不一样 类型教材的功能与 效果,使之与游戏的内容、办法、规矩有机地融为一 体,充分体现体育游戏的目的性。 趣味性准则 趣味性是体育游戏的一个显著特色,也是体育游戏能够带给大家 欢喜的主要闪素。 教育性准则 体育游戏不论是为完成啥教育目标,都有必要是健康的、活跃的,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及成 长具有正面的教育效果。 新颖性准则 在创编体育游戏时,还应特別留意吸收新信息、添加新观念,了解 和把握体育活动开展的 新动向,选用新办法和新手法。活跃思想,紧 密结合实践,添加新的内容,创编新的游戏 办法,使创编的游戏富于时 代气味,满意现代人求新、求异、求变的心思需求;使体育游戏 在社会 日子中更具有吸引力和宽广的开展前景。 适应性准则 体育游戏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W 此,A 创编游戏的进程巾,有必要 契合学生的身心特色、 认知水平、体育根底及教育耑要;在场所、器件、 办法、规矩等方面的规划上,要与学校的 客观条件相适应,做到简略、 有用乂便于操作。 安全性准则 安全榜首是体育游戏有必要遵循的准则,若呈现安全问题,体育游 戏的价值就无从谈起,还会发生负面影响。 2.创编办法与过程 收集与挑选体育游戏的资料 收集与挑选体育游戏的资料是创编体育游戏的根底工程。只要 在广泛收集各类游戏资料的 根底上,才能推陈出新,创编出高质摄的 游戏。一般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收集索材:①收集 各项体育运动实践 的有关资料。②收集各种游戏的阁书、杂志及报纸上的有关资料。 ③调 查、记载、提炼、收拾平时日子及劳作中的基本动作。④挑选并移 椬舞蹈、戏曲、杂技中 的简略窍门或苒他动作。⑤选择民间盛行的游 戏,以及在少年儿童中常常进行的体育游戏 或活动方法。⑥收集模仿 一些能够增强时代感且又具日子气味的物体形状、运动方法等。 ⑦收 集模仿一些能够添加游戏形象性及亲和力的动物形象,以及走、跑、 跳、匍匐等动作。 ⑧收集文明科学知识方面的资料。⑨参阅军事体育 中的有些动作。⑩总结、收拾体育锻炼 及教育中选用过的游戏。
专题讲座体育课的组织教学
专题讲座体育课的组织教学Create self, pursue no self. This is a classic motto, so remember it well.专题讲座体育课的组织教学主要包括:严格执行体育课堂常规、基本队列、体操队形、编班分组和分组教学、组织学生练习和锻炼、安排保护帮助和休息合理的间歇时间、科学安排练习的队形和调动队伍;科学合理地布置场地、器材以及体育干部与骨干的培养和使用等.课的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是交错进行,互相联系的.所以,教师应根据实情全面考虑各项教学组织工作的具体操作,做到统筹安排,相互配合,讲究实效.组织教学的作用:1. 保证体育课教学的顺利进行;2. 使得为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所采取的各种保证措施与手段的顺利实施;3. 合理的组织教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4. 有利于增加练习密度和适宜的生理负荷,科学地布置和使用场地器材,有利于队伍的调动,节省时间;5. 防止伤害事故,保证课的严密紧凑进行.安排队形的基本要求:1. 学习队伍的位置安排要有利于学生看得清示范演示听得清教师的指导,学生尽可能背阳光、背风沙、背干扰站立;2. 队伍的站立应有利于教师的观察、帮助、指导、调控;3. 有利于学生个人或小组的互相观察与帮助;学习与练习队形应符合安全与卫生的基本要求;4. 练习队形的站立应有利于提高练习密度.调动队伍的基本要求:1. 要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场地器材的布局,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调动学生队伍;2. 要尽量缩短不同的练习场地之间的距离,节省调动队伍的时间;3. 要通盘考虑一节课学生队伍的调动,注意有组织地调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队伍调动;4. 善用口令,提高指挥能力和调控能力.场地器材布置常用的方法:场地器材布置要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既要方便教师指导与学生练习,也要符合安全与卫生原则,不同练习场地距离得当,可移动的器材应尽量向不可移动的固定器材靠拢.邻近布置:两个教材所需要的场地与器材安排得比较靠近. —般是可移动的器材靠向固定的场地器材.例如,技巧教材所用的体操垫可以摆放在放靠近跳远教材的沙坑附近,占地面积不大,既方便教师管理也减少队伍的调动.重叠布置:重叠法是将两个教材所需的场地器材布置安排在同一地点.可以将垫上的练习安排在圆周练习教材的中间位置.例如,将前、后滚翻的练习布置在圆周接力的中间位置.提高场地利用率,使组织教学更加紧凑.循环布置:按练习内容的先后安排顺序依次布置场地的方法.例如,俯卧撑 --- 跳绳 --- 引体向上 --- 纵跳 --- 举哑铃,按照顺序依次进行练习.这种方法练习顺序、要求明确,可以提高运动负荷.综合布置:将邻近布置、重叠布置和循环布置根据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综合运用.教学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课的教学目标而确定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关系的组织结构方式.体育教学组织的形式可分为不同类型.教师与学生的既有直接交往也有间接交往;参与教学组织形式对象既有全班也有小组和个体.一、全班教学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班级全员一起进行学习的形式.它的主要特点是:1它采取的是同步学习的方式,全体学生每次的学习内容、进度及采用的教学行为都是相同的,并且学生所有的表现都可以直接反馈给教师.2它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辅之以其他各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比如讲解、示范、谈话、课堂讨论等等.3按学生的年龄、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人数固定,教授同样教材.4每节课都有统一规定的教学时间,按照统一的教学时间表,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歇.班级教学的基本形式:1. 按性别分班男女分班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 7-9 年级初中学段必须男女分班上课.随着年龄的增大,男、女生各方面的差异越来越显着,特别是在体能、运动技能、兴趣和爱好等方面差异较大.为了教学,通常是将两个平行班放在同一时间上课,将两个班的男女生分开,分别由两位老师共同上课.2. 按兴趣爱好分班根据学生对教材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因素分别组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觉地从事体育活动,使学生真正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逐渐养成锻炼习惯.例如,高中的模块教学、选项教学.3. 小班教学 20-30 人体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效果与上课的人数多少有密切关系.教育的质量和受教育群体的人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人数成反比,学生越少,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辅导与关注的程度就会越大,个别辅导、学生的练习密度、重复动作的次数就能增加.二、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是以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条件、运动兴趣和需要等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分组,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愿选择而组织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由于学生之间体育学习兴趣爱好不同,身体素质水平不同,班级教学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而分组教学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矛盾.分组教学形式一般能适合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它和班级教学相辅相成.分组教学一般有以下几种:1 随机分组、自然分组随机分组,就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将学生分成若干组.例如,教师用报数的方法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随机分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在竞赛、游戏时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既简单又迅速,是教学中基本的分组形式,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学生在爱好、能力上的差异,无法很好地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自然分组就是按照学生排队的排或列组成小组,这种方法快捷、简便,节省时间,有利于教师管理.2 同质分组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同质分组的方法在教学中常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运用.例如在短跑练习中,学生总是要找与自己速度差不多的同学一起跑.耐力跑练习时,一圈刚过,队伍就已经分成了几段,这时形成的“ 集团” 就是典型的同质分组.同质分组的优点在于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符合学生好强争胜的性格,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但是,同质分组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因此,教师在首次进行同质分组前要给学生讲解清楚.3 异质分组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 异质” 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游戏前,,通常把跑得较快和跑得较慢的学生合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里,确保游戏的公平性,此时形成的小组就是典型的异质分组.4 帮教型分组在合作型分组中,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是一种互为依赖的关系.但有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组织部分学生直接对其他学生进行帮助,这就形成了帮教型分组.例如,有一定专项技能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所擅长的练习中帮助其他较差的同学,有时还可以指定学生进行“ 一帮一” 的辅导.采用帮教型分组形式所起的教学效果要比教师一个人对众多的学生进行指导好得多,同时帮教式分组的形式是主体学习的一种很好体现.5 友伴型分组如果让学生自己分组进行活动,大多数学生会选择与自己关系较为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进行练习,这就是友伴型分组.从社会学角度来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自然的现象,人总喜欢与自己熟悉的人、亲近的人聚在一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采用友伴型分组,可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每一个学生都可能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与关系密切的同伴在一起练习,学生的心理会放松,并能得到友情的支持.例如,一个不会打篮球的学生处在一个友伴群体中,其同伴会用友好的态度热情地鼓励他或她一起打球,并给予指导和帮助.同时,他或她也会很放松地,毫无顾虑地与友伴一起活动.过去在体育课上很少能看见这种友伴型的分组形式,因为一些体育教师认为, “ 友伴” 在一起活动容易失控,容易打乱课堂次序,容易在体育课上形成“ 小帮派” .实际上,这是由于一些体育教师总是站在教师“ 教” 的立场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主体的作用,没有认真考虑学生的情感需要所形成的.三.个别教学个别教学一般是指教师因人而异地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学调控:作为在室外进行的体育课,受教材、时间、空间、场地、器材、环境、气候、学生动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有的是可测的,有的是不可测的,因此,运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调节、处理教学中问题的技巧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更具技巧性.而课堂调控艺术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合理运用调控手段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技巧等具有积极意义.一、调控学生心理1 .集中注意力与激发兴趣在体育教学的准备阶段,由于外部因素和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比较泛化,要把这些心理统一到教学的既定目标上来,其心理准备是重要前提.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集中注意力的练习趣味游戏视听材料图板、照片、课件 --创设情境准备活动有新意、有趣味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引起活动,使个性积极化”.在教学的总体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尽量做到导入与准备活动有吸引力,教学内容与方法有想象力.根据初中生身心特点,重视游戏活动、情景设置、课堂的创新等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注意力步入正确的教学方向.2 .良好的教学心态.教师情态的表露会感染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必须学会对自己的情态进行调控.仪表运动服干净整洁、发型整齐利索、口令洪亮、动作准确工作热情,积极性高,课堂上教师的心态是否健康,对学生的影响较大,积极良好的心态能让我们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充满热情,这对一堂课的掌控是至关重要的.用心教学、关爱学生语言.首先, 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语言必须准确、要有科学性,绝不能出现知识性、概念性的错误;其次, 掌握好时机,善于鼓励表扬;第三, 必须讲究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强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到知识.语言要富有幽默感.不能把幽默理解为插科打诨,取笑逗乐.正确的做法是:幽默而不轻佻、诙谐而不油滑. 规范、诙谐、幽默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控制各种消极心理,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堂课,我们才能把握全局,操控自如.二、调控课堂气氛体育是学生以身体活动为主要练习手段,以健康为主要目标的,能否实现这个目标,与学生的活泼、积极参与和高昂的情绪密切相关.教师营造积极、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合理调控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之一.1 .创设情景,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创设故事情节、角色扮演、游戏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自觉锻炼,体验成功,会使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创设情境对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情感具有积极作用,也是课堂调控的手段之一.在技能学习,身体素质练习等比较枯燥的内容教学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不高,以致课堂气氛沉闷,效果不佳.教学中我们也常发现,一个小小的游戏,一个情境的穿插,就把学生的学习情绪调动起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既要有充分准备,也要注意观察课堂情况,随机应变地创设情境,插入游戏,把学生的学习情感导向最佳状态,能起到较好的调控作用.2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环境、条件、教材、学生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运用同样的教学方法,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和课堂氛围.区别对待分层教学3 .收放有度.体育课是空间大、交流相对自由,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具有积极教育作用.鼓励学生的运动热情,享受运动带给他们的快乐,让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同时也要有良好的课堂常规,活而不乱,松而不散,放的有度.三、调控教学节奏课堂教学的节奏,一般指课堂教学进程中的速度及其规律性变化.1 .快慢适中速度过快,会导致学生身体不支,动作变形,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课堂节奏前紧后松;速度太慢就会使学生注意力转移,纪律松散,失去兴趣,课堂节奏前松后紧,时间不够.在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学习状态等调整教学速度.例如:新教材的学习、难点重点环节学习时,就应放慢速度,让学生体会动作,掌握要领,给予消化的时间;在复习课和身体素质练习中,应适当加快练习速度,保持兴奋度,以保证练习的质与量,提高运动负荷.另外,在练习过程中,还应随时监测与观察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态,这也是我们进行快慢调控的依据.2 .动静搭配动:身体练习、参与活动静:听讲、观察、思考如果一堂课一直处于动态之中,学生就会兴奋过度,就可能导致课堂失控;反之,课堂一直处于静态之中,课堂气氛就可能受到抑制,就偏离了体育教学的本质.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动静”交替的节奏来调控课堂.适合于“静”态的环境:教学的起始,教师对动作要领、方法的解析与示范、达成目标与要求、练习的价值、对学生心理的激励.适合于“动”态的环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感知、体验并参与各种练习的过程.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而不死,动而不乱,动静结合,活而有序.3 .起伏有致运动负荷的高低起伏: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设计教学,在安排课的运动负荷时,由小到大,由大到小波浪式地进行.学生情绪的高低起伏:注意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课中运用趣味性、竞争性活动与激励等,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幽默、示范、展示、讨论交流、思考等,让情绪得到舒缓和放松.跌宕起伏的课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活动富有韵味,能让学生充分享受体育运动的美,也有利于师生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使课堂充满生机.。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
第十二章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第二节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式,它不仅存在于课内教学中,也存在于课外教学中。
体育教学组织的形式按照不同的方向可分为不同的种类。
按照师生交流的方向可以把体育教学组织的形式分为师生直接交往和间接交往两大类;按照参与教学组织形式对象与数量结构不同,可以分为全班、小组、个别等形式。
一、师生直接交往的形式1.全班教学这是现代学校中最典型、使用最为普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班级全员一齐进行学习的形式。
它的主要特点是:(1)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施教,学生所有的表现再反馈给教师。
它采取的是同步学习的方式,即所有学生每次的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及采用的教学行为都是一样的。
(2)以教师系统讲授为主,辅之以其他各种有效的方法向学生呈现教材,比如讲解、示范、谈话、课堂讨论等等。
(3)教师的讲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但学生在课堂上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
(4)教师可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并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反应。
(5)班级授课制是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使同一个班的学生在年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等方面大致相同,人数固定,集体教学,授予同样内容。
(6)每节课都有统一规定的教学时间,按照统一的教学时间表,使各科教学交替进行,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歇。
与其他各种教学组织形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独特作用:(1)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使大批学生接受学习,班级教学对普及义务教育最为有利;(2)能扩大教学的规模,加快教学进度;(3)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最经济、最有效、循序渐进地掌握系统知识和技能技巧;(4)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5)同学之间可以结合成互相帮助、相互促进的集体,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全班教学组织形式也有一些缺点:(1)难以进行因材施教;(2)相对于小组活动的形式来说,不能充分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不易调动和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3)过分强调统一,强调集体而容易忽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4)过分偏重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不大注意学生的实践活动,使理论联系实际受到一定的限制;(5)为完成教学进度,教师多采用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1“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
“异质分组”与“同质分组”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性的研究“异质分组”在于让组内学生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同质分组”则让学生们在组内相得益彰,共同提高。
【关键词】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十分重要。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设计中,如何分组以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又十分关键。
目前对合作学习的分组,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中可用“异质分组”和“同质分组”两类。
一.“异质分组”。
“异质分组”,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成绩好的和成绩差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身材较胖的和身材较瘦的分在同组。
1.优势在实践课中,发现把优差生分在同组,优生在带动差生成绩这点上,由于实行了分组后,学生人数少,可以实现“一帮一”的学习,因为针对性强,差生掌握技能较快,成绩提高效果很显著。
这点优势在教学中主要应用在学习技术动作的第二课时或者第三课时。
比如:立定跳远中掌握“前后摆臂与双腿跳跃”的协调性;跳绳教学中掌握“双腿越过跳绳”时的动作连贯性;低年级队形队列教学中“左右后转”“踏步—走”等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差生手脚动作不协调,常常无法掌握动作要领,采用第一课时的全班集体练习差生根本无法提高学习成绩,这时如果采用“异质分组”可以实现“一帮一”,让成绩好的学生找准差生动作中的不足点,有针对性辅导,反复纠正,反复练习,这样的学习,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把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身材较胖的和身材较瘦的分在同组,组内优劣互补,能够做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组外竞赛时全班的分组均衡性较好,组织竞争性不太强的游戏时,能够很好的照顾身材特别的学生,能够让这部分学生学习的参与度高得多.这时采用的“异质分组”小组合作学习, 真正有效的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2.不足经过实践教学,同时又发现“异质分组”的一些问题:在体育课的学习中,把男生和女生分在同组,由于男生和女生身体机能体质的差异,力量和技巧差异较大,有时候这样的合作学习反而成为一种学习障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
异质分组,让体育教学别样精彩
【教法探航】Jiao fa tan hang分组教学是体育课常用的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的目的是实现因材施教,助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我们认为,异质性分组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异质性分组的内涵异质性分组是把体能与运动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分在同一组。
如短跑中的接力比赛,为了各组实力相当,我们常常把跑得快的、一般的、慢的搭配到各组中去。
每个组内都有好、中、弱的区别,是异质的,组与组之间水平相当,是同质的,其分组特点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这种分组的方式优势是明显的。
组内同层级学生间由于体能、运动能力等水平相当,容易形成相互切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能力相近的学生带动效果最好,如“上”教“中”,“中”教“下”,“下”教“差”其效果最好,相反,最好的学生往往带不好最差的学生。
人,有“好为人师”的一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都希望成为别人的老师。
每一个小组内个体存在着差异,在帮学的过程中可能成长出一位或几位“小老师”,这样一个班就可以多出很多位“小老师”。
老师的效率再叠加若干小老师(学生)的效率,这是目前最高的教学效率。
学生是很聪明的,有很大的潜能,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小老师”的作用。
异质化分组组间是同质的,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样本,教师控制了这样一个“小样本”就可以掌控全班的教学情况,即时反馈,作出教学调整。
异质化分组使得各组实力相当、水平相近,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组不会轻易服输,若干有竞争精神的小组,会带动全班的学习力自动提升,营造良好的教学生态。
二、异质化分组的教学实践异质化分组教学核心是利用差异诱发和催生学生的自主性,确保学生自主学习和差异发展双重功能的实现;是合理解决教学资源的有限性和学生差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教师要正确认识差异性和自主性相辅相成的关系。
因为学生有差异性,所以学习能力不同,学习效果会出现自然分化。
学生认识差距的存在。
差异性是学生互帮的起点。
互帮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使“优生更优”,“弱生跟进”。
体育教学中“异质分组”学习方式的案例分析
体育教学中“异质分组”学习方式的案例分析作者:李健崔成肖兰敏霍中阳赵静付同顺来源:《体育教学》2020年第12期摘要:“异质分组”既能帮助“体育后进生”提高身体素质,强化运动技能,增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又能培养“体育优等生”的责任感,全面提升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文章介绍运用“异质分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的案例,案例包括:(1)遵守规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评价观;(2)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的品质;(3)合理“异质分组”,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力。
关键词:体育教学;异质分组;学习方式;学习资源;案例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0)12-00-03“异质分组”是一种学习方式,合理运用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资源,能够提高“学与教”的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异质分组”的价值(一)“异质分组”是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异质分组”是一种合理运用学生学习资源的教学组织方式之一,它与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分组、如何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如何促进后进学生的转化相关,最终目的是发挥学习资源最大化,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异质分组”可以理解为学习者互为学习对象,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一种学习方式。
“异质分组”也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分组教学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之一,全班同学按一定条件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统一指导,学生分别进行练习,一般按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发育、健康状况和体育基础、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条件分组。
目前学生学习分组主要形式有:教师根据学生身体素質和能力进行“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的难易程度“以任务驱动”方式对学生进行分组;根据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自由结合分组等。
“异质分组”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和安排学习过程,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角色任务;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素质、运动基础、运动能力以及学习环境、学习氛围等条件合理设计,帮助学生形成“学与教”的合作学习小组、结对互帮互助学习小组、“教学相长”相互促进的学习小组等。
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
体育课分组教学的基本形式无论上课时学生的人数是多少,分组教学都是一种必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因为分组教学比较能体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也比较容易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1.随机分组这是分组教学的最基本形式。
所谓随机分组,就是按照某种特定的方法或标志,将学生随机分成若干组。
例如,教师用报数的方法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
随机分组具有一定的公平性,常在竞赛、游戏时采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既简单,又迅速;缺点在于没有考虑学生在爱好、能力上的差异,无法很好地体现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2.同质分组所谓同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上大致相同。
同质分组的方法在教学中常自觉和不自觉地得到运用。
例如,体操的支撑跳跃教学中,我们常设置高度不同的跳箱让学生有所选择,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每个学生基本可以选择自己最适合的高度进行练习,这时的分组形式即为同质分组。
同质分组的优点在于能增强活动的竞争性,符合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
但是,同质分组也有其不足之处,如易在学生中形成等级观念和弱势人群的自卑感等。
因此,教师在首次进行同质分组前,最好能给学生解释一下实施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的原因,以免体能和运动技能较差的学生产生自卑感和降低学习的信心,技能好的学生产生骄傲和自满情绪。
3.异质分组所谓异质分组,是指分组后同一小组内的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均存在差异,各组之间在整体实力上的差距不大。
异质分组不同于随机分组,它是人为地将不同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学生分成一组,或根据某种特别的需要对“异质”进行分组,从而缩小各小组之间的差距,以利于开展游戏和竞赛活动。
例如,在进行接力跑游戏前,教师把跑得较快和跑得较慢的学生合理地分配在各个小组里,此时形成的小组就是典型的异质分组。
4.合作型分组合作学习是课程和教学研究领域非常强调的一种学习方法,已经有人开始探索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
实际上,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比其他课程要多得多,这主要是由体育活动的特性所决定的。
小学体育课“三环五学”教学模式解读
小学体育课“三环五学”教学模式解读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校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及课堂教學模式构建中提出了“三环五学”的教学模式。
标签:体育教学教学模式三环五学一、三环1、准备部分准备活动教师针对所学内容设计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或者游戏环节,引领学生在游戏中或者简单的徒手操中活动身体的各个环节。
【设计理念】体育学习属于技能学习,在学习之前学生的各个关节及肌肉群没有进入“备战”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贸然进行技能的学习往往会造成肌肉拉伤,久而久之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在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之前,必要的准备活动环节就是调动学生各个关节及肌肉群,使学生的氧运输系统及神经系统逐渐达到体育练习的状态。
注意点:教师在设计准备活动环节应该注意所学内容的关联性,设计专项准备活动,并注意准备活动环节的趣味性。
热身导入学生在教师设计的专项准备活动或者自选游戏中,身体逐渐进入“备战”状态,这个时候教师开始导入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导入可以是教师设计的情境,这在水平一体育教学中普遍应用,在水平二、三中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某个闪光点或者是根据学生在热身游戏中表现出的集体行为或个体行为进行积极引导。
【设计理念】体育课中的热身导入是为学生技能学习做准备,在学生进行技能学习之前进行的必要环节。
导入环节基于课堂的连贯性,将准备部分和用于技能学习的基本部分合理的串联起来。
教师在此环节中可以设定合理的情境或是捕捉学生的行为积极引导。
注意点:以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导入时,教师设定的情境应该是健康向上的,是乐观的,是合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
情境的设计可以是童话般的,也可以是贴近现实的。
2、基本部分激情参与根据学生生理及心理特征设计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技能的学习中来。
学生个性差异比较大,运动负荷及运动强度的设计也要有所差异。
技能学习学生进行教材内容的学习,教师进行正确的动作示范,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技能的学习中去。
对体育教学中几种常用分组方法的分析
对体育教学中几种常用分组方法的分析作者:毛立波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年第05期【摘要】对体育实践课中常用的五种分组方法的定义、优点与缺点进行了论述,并提出可行性建议,与体育教学工作者参考交流。
【关键词】体育教学分组方法优点缺点建议体育教学是一种以身体参与活动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实践课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求以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
在活动时,由于活动有一定的范围,有一定的合作群体,所以在人多的情况下常采用分组教学法,合理的分组方法进行体育实践课的教学能使课堂组织有序,能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不仅能够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更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潜能,促进全面发展,较好地实现体育课的目的和任务。
一、行政和友伴分组指在行政划分的基础上(如按照各类小集体、组织和生源地等),或者根据学生意愿自由选择伙伴,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形成相对固定的组合。
1.优点。
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第二,有利于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培养交际能力。
第三,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学生练习时比较投入,容易互动。
2.不足。
第一,这种分组的特点是组员相对稳定,易造成组员中技能、体能、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等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第二,易形成“小帮派”的思想。
3.建议。
第一,在某一教学过程的开始阶段可采用此分组方法。
第二,此分组方法多用于集体性项目。
如广播操、接力、乒乓球、舞蹈等。
第三,教师要注意控制学生情绪,防止亢奋现象。
二、同质分组同质分组就是依据体能、技术等不同因素,尽量缩小组内差别,把处于相同水平的学生分在同一个组内按统一的进度和方法进行教学。
1.优点。
第一,可以实施较为精确、较有针对性的教学,以提高教学的效能。
第二,针对性强,为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创造了条件,一定基础上促进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和特长。
同质和异质分组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同质和异质分组在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摘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某种单纯分组形式不能够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在解决学生个体差异方面存在缺陷,对学生的个体发展、人际交往方面的需要考虑不够。
笔者就初中体育与健康内容跨越式跳高的教学,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探讨,力求找出有效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分组形式,证实有效的分组形式,在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效利用课堂资源等方面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异质分组同质分组个体差异体育课堂教学从机制上研究,教学分组可分为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
同质分组就是把体能、运动技术等处于相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起,通俗的讲法,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异质分组是把体能、运动技术等处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到一起,进行教学,使他们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
这两种分组形式在目前的学校体育课堂中广泛运用,但是运用哪一种、如何运用,其效果却大不相同,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
下面就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概念以及异同点,我们先进行剖析。
一、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定义及辨析同质和异质的含义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区分:学生的思考水平、技能能力、学习方式等。
现在站在个人角度把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具体操作形式加以整理。
二、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分组形式的运用基于以上对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辨析和研究,将此观点运用到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中。
目前,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因为学生身体素质、场地器材、安全问题等因素的制约,多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制度,不能有效地借助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在培养学生锻炼意识与兴趣方面是有弊端的。
当前的大班化(每班至少40人)教学现状不能改变的情况下,笔者觉得跨越式跳高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与分组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笔者下面就教学实践中分组问题做浅显的论述。
(一)了解分组合作的流程跨越式跳高,作为田径基本教学内容之一,它在锻炼学生跳跃能力的同时,更是激起学生战胜自我,挑战极限的竞争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