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述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摘要:长久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世界主要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区域,这也就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各有所长。西方的线性思维模式长于分析推理,推崇清晰精确,有利于理论建构;中国的环形思维强于综合顿悟,讲求模糊含蓄,有助于体察真谛。
关键词:思维方式;差异;中西方
思维方式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差异的表现。长期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由于不同的文化特征,因而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从地理和文化的角度看,全球可以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不同的区域,东方以中国为代表,西方古代以希腊、罗马为代表,近现代以西欧和北美为代表。这也就形成了两大类型的思维方式。由于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生产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制度、风俗宗教信仰、语言,以及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因素,东方和西方就形成了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象,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东方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西方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等(连淑能,2002)。
一、思维模式的概述
从广义上说,思维方式是指社会精神生产的生产方式。从狭义上说,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
成的,主体在反映客体的思维过程中,定型化了的思维形式、思维方法和思维程序的综合和统一(荣开明,1989)。
人类的思维主要是由知识、观念、方法、智力、情感、意志、语言、习惯等八大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思维模式这样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陈新夏等,1988)。
思维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各种文化心理素质的体现,它在一定的历史、社会、地理环境中形成。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部分(侯玉波,2007)。一个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影响他/她在一定场合做出的判断和行为。它是人们处理信息和感知周围事物的一种思维习惯,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种较为固定的元认知模式。
二、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和逻辑思维上,中国人注重辩证思维,而欧美注重逻辑或分析思维。
Robert Kaplan(1966)提出了文化思维对话语模式的影响,认为西方的思维是直线型,而东方人的思维是螺旋型的。
西方思维的模式像是一条直线切割,细分明晰,注重抽象推理,以分析性、抽象性、逻辑性为特点,注重概念、判断、推理。中国的思维模式犹如圆环内封,综观合寨,寻求直觉顿悟,以整体性、形象性、直觉性为主要特点,注重直觉、顿悟、想象。
1.整体性与分析性
整体思维倾向于把情景或场景看做是一个整体,注重某一突出的物体
和场景的关系,并借助这种关系来解释和预见事物的情况。中国人倾向整体思考,他们往往观察整个画面,并依靠在情境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所观察事物作出决定和判断。
分析思维倾向于把物体从情境中分离出来,更关注客体本身,根据事物性质归类,解释和预见事物的情况。比如,呈现同一种栩栩如生的水下场景时,东方人比西方人回忆出更多的背景特征,描述的更多以关系为主。西方把注意更多地放到目标上,比如单独的大鱼而较少注意环境特点(颜文靖,冯俊,2010)。
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西方的百科全书层层切分,种类归属分明。对于文章,标题、章、节、段西分明切,段里一般都有主题句,脉络清晰,一目了然。通常以主题句开始,后接分支且有例证和解释中心思想,与全文的其他思想相关联,以此来论证解释或者提出某个观点。
中国的古代类书是以皇帝为中心的环试体例,比如明代的《永乐大典》,清代的《古今图书集成》。文章是起承转合式,间接切入主题:介绍、解释说明、过渡、总结,前后讲究首尾呼应,就像一个不断扩展的环在围绕着主题旋转。
西餐厨师烹饪,各种配料严格计量,操作程序步步分析。而中餐中似乎不在意配料的严格计量,注重的是色、香、味的总体效果。
西方的画注重精确的形似,通过线条、色彩等细节刻意仿真。而中国画追求神似,运用概括、夸张的手法及联想表现物象的神韵。
2.直觉经验性和逻辑实证性
中国传统思维注重实践经验,多数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即“以经验为基础,通过由此及彼的类别联系和意义涵摄,沟通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社会达到协同效应(李宗桂,1994)”。直觉来自经验、实践和“第六感觉”,是经验的睿智阐述。这种直觉思维是非线性的,是古代中国感知世界的主要方法,这种创造来源于顿悟和灵感,犹如在迷雾中忽然出现的烟花。中国人对事物的认识更偏重于对经验的总结和对现象的描述,而不注重对感性认识的深层思考与对现象背后事物本质的哲学思辨。比如传统的中医理论,讲究望、闻、问、切四诊法,运用感性直观和经验判断来诊断。重用“模式”和“类比”的推理。一般是从一种基本模式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意象组合和直觉判断的矛盾运动,逐步拓展和深化,直到认识完成,逐渐达到其中的本质意义,与生活保持着直接联系,感性,睿智,归纳,不向分析判断的抽象思辨发展(敬南菲,2006)。
逻辑思维产生于逻辑推理和非此即彼的文化心态,是对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的探索与挖掘:它注重在证明一切事物的基本原因之后才能说知道了事物。运用逻辑剥去说话的意义,而只留下完整的结构,看清某一论点是否成立。如三阶段法,大前提——小前提——结论,注重实证,理性,思辨(敬南菲,2006)。正如柏拉图所说的,可以通过逻辑掌握意义,去认识世界,而无需借助感觉,如果感觉与第一原则和逻辑所得出的结论相矛盾,就不必考虑感觉。
3.内归因与外归因
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在行为归因上东西方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
同。中国人倾向于内归因,而西方则是倾向于外归因。美国心理学家Ross于1977年提出基本归因错误概念。他认为人们倾向于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为个人内部的原因,而忽视情境的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美国人更容易产生基本归因错误,他们更倾向于强调个人的作用,东方人更加关注情境的影响,强调环境和他人的作用。Lee (1996)等人研究发现,香港的体育评论作者更喜欢用情境来解释体育比赛,而美国的评论者更喜欢用团队中个人的特点来解释比赛。4.对变化的看法:变化性与稳定性
中国人的辩证观念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从世界的变化性出发,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则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则体现在中庸之道上,认为任何事物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变化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中国人在处理矛盾时更多地求助于集体协商,选择折中的办法。
西方人从相对稳定性出发,从一个大的环境中提取出单个的事物做对错判断,运用规则和法律处理矛盾。他们更相信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思维,更多强调的是世界的统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受这种思维方式影响的人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是对或者错,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可言(Peng K,1997)。
5.形象性与抽象性
在古代,中国人注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设象喻理,取象比类。形象思维通过自我体验认同形成心中的意象,运用意象、联想、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