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莉娅《个案工作》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个案工作者的素质)【圣才出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个案工作者的素质
3.1复习笔记
一、个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1.巴特莱特和西伯龄等人的观点
(1)巴特莱特在1958年提出,社会工作的基本知识应包括以下9个方面:
①人类行为与环境的知识。
即从个人与其环境,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的相互影响,来看人格发展与行为特征。
②人与人之间互动关系的心理学。
③表达内在感受的语言、手势和活动的沟通技巧。
④影响个人在团体内行为的团体过程。
⑤影响个人、团体和社区的文化遗产,如宗教信仰、精神价值、法律和社会制度。
⑥个人和团体间所形成的各种互动关系的过程。
⑦有关社区的内在过程、发展与变迁模式,以及社区的服务机构与资源。
⑧社会服务的结构、组织和方法。
⑨个人的自我了解,以及由于个人情绪与态度对专业功能所造成的影响。
(2)西伯龄则认为,从系统层次而言,社会工作者所需要的知识系统有:
①人格系统;
②团体系统,包括家庭和非家庭;
③组织系统;
④社区系统;
⑤社会制度系统,包括社会福利制度和其它制度;
⑥文化系统;
⑦生态系统;
⑧国家和政府系统。
(3)黄维宪等人将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分成了两类:
①第一类的知识称之为因果和发展知识,主要是指社会和行为科学所发展出来的理论和原则,它使工作者可以对案主的状况进行因果分析;
②第二类知识称之为干预知识,主要是指改变案主的行为和情绪时所需的原则和程序。
它大多依靠个人的经验积累而成。
2.个案工作者的知识结构
除了上述分类外,根据知识所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特征,我们也可以将社会工作者所需的知识分为四类:
(1)学科知识
学科知识,是指与社会工作密切相关的、已形成独立完善的理论体系的知识系统,除了社会工作专业本身的理论和方法外,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行为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
①社会学
主要研究社会的结构和功能、社会制度、社会变迁、家庭、社区和组织、社会群体和社会问题等,其目的是了解社会和寻求社会生活的一般原理、原则,而将应用放在其次。
掌握社会学知识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给实践者提供社会文化方面的系统概念,因为个案工作并不是简单地处理临时、单个的案例。
②心理学
作为研究人类个体活动的学科,心理学与个案工作的发展息息相关。
有关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儿童心理学、老年心理学以及精神分析理论等分支学科的基本知识,都是我们应该了解的。
③文化人类学
是研究人与文化的学科,包括种族、语言、文化、心理学以及史前学等跨学科内容。
简单地说,就是研究个人、社会和文化三者之间密切关系的学科。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工作实践环境中,文化人类学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工作者的文化敏感度。
④行为学
主要研究人类个体和小群体的外在行为特征和规律。
就研究个体而言,它与心理学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
它对个案工作的意义主要在于纠正案主的偏差行为。
(2)制度知识
这里主要是指与公共福利和社会保护相关的制度知识,包括五个方面:
①社会制度的价值理念。
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是指人的尊严、权利、公平等社会福利制度依据的价值。
与个案工作相比,制度价值更加强调权利的平等和资源分配的公平,而较为忽视人的自由和个性差异。
②社会制度运行的内在机制或内在动力。
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时期的社会发展机制也不相同。
此外,社会工作者还应了解本地社区的发展机制。
③制定政策、法律的组织、机构的结构、功能和程序。
了解这方面知识的目的,在于使社会工作者能够有机会参与政策、法律的修订或制定。
④有关的司法和行政程序。
这里主要指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护相关的司法和行政,如反家庭暴力等案例的司法和行政干预程序。
⑤具体的政策、法律条文以及其它与个人、家庭福利和社会工作实践直接相关的地方性、临时性政策法规。
(3)技术知识
所谓技术知识,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可以直接用来与案主沟通并解决案主问题的工具或媒介知识。
它包括下列几个方面:
①沟通技术:包括提问、倾听、关注、总结或摘要、自我表露、反映感受、面质等技术的含义、使用的时机、程度和范围。
②语言知识:主要是指实践中除官方或正式语言以外的其它语言。
③逻辑知识:掌握一定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知识,有助于澄清案主问题和需要,以及工作者自己的思路,从而提高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④调查方法:掌握有关的社会调查方法有助于工作者在获取社会资源方面提高效率。
⑤模式方法:社会工作临床实践中需要运用许多基于理论的特殊干预模式或方法。
这些知识是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
(4)经验知识
经验知识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自己主动的观察、体会、调查、参与,或被动获得的经验和资料而总结出来的知识。
它包括四个方面:
①生活阅历:对自己不同成长阶段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社会生活进行反思,有助于认识自我,发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形成对案主的同理心。
②实践经验:社会工作者如果具有本专业的教学、督导、辅导、临床服务等实践经历,往往有更强的自信和更熟练的技巧,并容易对实践进行反省。
③文化习俗:是指社会工作实践所处的社区或地区中人们的生活习俗和社会心理。
社会工作者应经常性地了解和熟悉本地文化。
④社会环境:是指社会工作者和案主所处的社会互动系统。
对这些要素及其关系的认识,是评估案主社会功能的知识基础。
二、个案工作者的实践能力
如何利用各种知识进行有效的助人活动,就是所谓的能力问题。
在此,我们将社会工作者所需的实践能力概括为技术能力和文化能力。
1.技术能力
(1)技术能力的定义
技术能力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具体技术知识的灵活程度,包括人际沟通能力、语言驾驭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式的选择和操作能力等。
(2)技术能力的功能
①沟通:人际沟通能力,往往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工作者的技术能力。
②解决问题: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解决问题还需要运用更多的技术,比如如何制定计划,如何获取资源,如何建立评估标准等。
2.文化能力
(1)文化能力的定义
文化能力是指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对案主语言、行为、情绪、心理、态度等背后存在的文化根源所具有的敏感程度和洞察能力。
(2)文化能力的功能
①尊重。
保持文化的敏感度,就意味着对案主可能会有更多的了解和尊重。
②沟通。
文化能力的沟通功能主要表现在,它能够更加有效、准确地获得案主的背景资料和需求信息,更好地表达同理心。
③制定工作目标。
工作者只有在保持文化敏感的情况下,才能与案主一起确定符合实际的工作目标。
三、个案工作者的精神素质
1.崇高的社会责任
(1)社会责任的含义
社会责任就是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应该发挥的功能,或者说,是为了尊重、保护和帮助公众而产生的行为。
(2)社会工作者的责任
①社会工作者的责任分为:
a.社会责任:是指在一般社会关系中力所能及的助人行为;
b.专业责任:是指在专业岗位上应尽的工作义务。
②社会责任和专业责任
a.关系
社会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专业责任之间不仅存在着诸如时间、工作量和工作程序等方面的界限,有时二者还会产生冲突。
b.原因
这不仅因为社会工作的实践环境和职业团体对工作者具有更高、更严的要求,还因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