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最新整理)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人教版,含答案)(最新整理)

5.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点拨:注意三点:修辞手法、描写、语意连贯。

二、类文阅读6.反动派特务们革命人民7.排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8.李公仆本人像李公仆一样的革命者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9.D.点拨:注意段落的整体把握。

10.对革命人民战胜反动派、争取民主自由的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1.闻一多先生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积极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学习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点拨:要重视对比阅读、注重知识迁移,提高阅读及分析能力。

三、中考实战12.活动一:示例:“颂歌献给党”红歌电视大赛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

活动二:示例:(1)“光辉岁月”诗歌朗诵会(2)“幸福生活”征文比赛(3)“红色经典”故事会(4)“颂歌献给党”歌会活动三:示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

这是一段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这是一段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这是一段走向胜利的伟历程。

从今天起,校刊将推出“伟大历程”专栏,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同学们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13.(1)示例:①滇池现在仍然污染严重,您付出了家庭的惨重代价,您认为值得吗?②您已经60多岁了,每一周就要绕滇池走一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③您花光了所有积蓄,清贫一生,您觉得值吗?④妻子离您而去,您现在觉得孤独吗?⑤您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后,有什么感想?您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点拨:与张正祥不平常的事迹有关,言之成理即可。

(2)示例:如①对同龄人: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为“创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含答案)

部编版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含答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自读课文,预习字词;2.感知内容,画出精辟的语句;3.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2.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3.概括文中典型事例,快速把握文意;边读边画出精辟语句,养成精读、细读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治学、敢说敢做、说做合一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导语设计播放电视剧《热土》中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片断。

同学们,大家知道是谁在演讲,在呐喊吗?闻一多!看了短片,你的心,你的血会有什么变化?(热血沸腾,感情澎湃,激动人心。

我们能感受到闻一多先生面对凶残的敌人,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你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谁来介绍一下闻一多?明确: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你们见过真正的闻一多吗?想不想见?不过见到他是不可能了,因为他早在我们出生前就由于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被国民党杀害了,幸运的是我们能看到他的画像?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第1课时学习目标1.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重点)3.细读课文,探究质疑。

(难点)学习过程目标导学一:检查预习,了解人物。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附答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附答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编制:杨梅三维目标:1、积累掌握双音节词和成语的读音与用法。

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2、理请文章的思路,精致严谨的结构,过渡语段的作用。

理解艰深语句的作用,赏析文章的语言美3、学习闻一多先生刻苦的学习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执着的爱国热情和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品味文中重要语句,理解闻一多先生精神实质,学习文章选材、组材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叙述中的描写的运用及作用、关键词语。

学法指导1.诵读法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本,已领悟文意,受到熏陶,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2.激疑探究法抓住文章的线索:说和做,前后对比赏析,主动质疑问难,理解课文思想内容。

掌握本文的选材角度。

作者链接: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歌和民歌,1932年开始写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此后,他陆续出版了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诗集《从军行》、《淮上令》、《春风集》等。

背景回望: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是闻一多先生的学生,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两人相知很深,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1980年2月又写了本篇叙事散文,介绍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人、学着和革命家的光荣是事迹。

相关常识:在西南联大期间,闻一多就一直埋头于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除了吃饭上课之外,难得下楼一次”。

郑天挺回忆说:“我和闻先生是邻居,闻先生十分用功,除上课外轻易不出门。

饭后大家去散步,闻先生总不去,我劝他说何妨一下楼呢,大家笑了起来,于是成了闻先生一个典故,一个雅号—‘何妨一下楼主人’,犹之古人不窥园一样,是形容他读书专精。

(完整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

(完整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教与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2、过程与方法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情况,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疑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敢于质疑,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教与学重难点(1)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像。

(2)把握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闻一多先生的文学常识;预习课文,识记文中的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与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所认识的闻一多: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

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一二•一”惨案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直到牺牲生命。

教师补充:请大家看课本中的插图,看从中能感受到闻一多的哪些特点?(不爱修饰,把时间用到了研究上。

留了一把胡子。

抗战八年中,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目光坚毅,说明他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为了祖国,他红烛一样燃烧自己)。

对画像的解读是感性的,我们还是通过学习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写的课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来进一步了解吧。

二、学习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沥尽心血()仰之弥高()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1)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抗战期 间,他积极
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 士。在李公朴追悼
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
英勇牺牲!
臧克家--------是闻一多的学生和知己,两人友情深厚。著名诗人,代表作《老马》,诗集
闻一多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 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 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 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 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 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
的青年听得到。
8、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9、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
10、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划横线部分的意思。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②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③1930 年到 1932 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④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 :习志国 焦立伟 杨明杰 时间:2014.3 共计 2 课时
课题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习目标】

闻一多-导学案

闻一多-导学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我要查找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把握文章选材的特点。

2.我要通过组员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本文夹叙夹议的写法。

(重点难点)3. 我要感受并学习闻一多先生崇高的精神品质,做一个小小爱国者。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提升
【课前学习】(一)助读材料:(了解即可)
背景简介:闻一多先生是五四运动以来知识分子中一位杰出的人物。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中年时代是古典文学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
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把自
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为民主而战斗的前线。

题目解说:本文原题为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断”,可见作者是从“说”和“做”两方面追记闻一多先生的品格和精神的。

作者简介: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是中国现代当代文学史的重要一员,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代表作:长篇报告文学《津浦北线血战记》;
诗集《从军行》、《淮上吟》;散文集《随枣行》。

(二)基础闯关
我的词库:(读准字音,掌握词义)
弥高无暇无瑕函寄卓越悼念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群蚁排衙
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气冲斗牛
(三)放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尤其是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
(四)找到文中叙述的句子和议论的句子(在文中划线标注即可)?
【文本探究】达标测评
1.文中闻一多的双重身份是什么?
2.不同身份的闻一多是怎样“说”和“做”的?
3.从闻一多身上,我们学到了什么?
【课外拓展】假如闻一多先生被评为“最佳爱国奖”,请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反思感悟】
1。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最新精品】初中语文教案:人教版7年级下册教案及导学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主备人:蒋艳审核: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2、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体会作者对闻一多的赞美、敬重之情。

3、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和言行一致的英雄气概。

【学习重难点】1、品味重点语句和关键词语,领会其内涵。

2、领悟学习闻一多先生崇高的精神品格。

【课时】一课时自主学习案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弥.()高校.()补赫.()然迭.()起qiè( ) 而不舍无xiá()顾及jiǒng ()乎不同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诗兴不作:兀兀穷年:一反既往:气冲斗牛:3.你认为本文的体裁是人物传记还是散文?谈谈你的看法。

4.收集臧克家、闻一多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主要作品、伟大成就,并整理下来。

5.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文章从和两方面表现出闻一多崇高的精神品格。

作为学者方面,作者写了他、、三方面的成就;作为革命家方面,作者又列举了、、三方面的事例。

课堂探究案一、自主合作学习:1、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2、朗读课文,自主完成:⑴文章的前后两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请找出来。

请归纳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性格的主要特点。

⑵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⑶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深入思考,小组合作:⑴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请你再为本文补充一、二个事例。

⑵读课文后,你觉得闻一多先生哪些地方值得学习?从闻一多先生身上,你受到哪些启迪?请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谈谈。

三、当堂练习:1、请仿照下面的例句仿写句子,写出对某位著名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2、默读第二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有感情的朗读几遍,抓住关键词句,简要赏析这些词句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新人教版教师寄语;让我们走近名人,学习名人的事迹,以此激励我们发奋学习,将来担当起振兴民族的责任。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能说出文章大意和文章主旨。

2、仔细阅读课文,体会用词的精妙和形象描写的作用;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二、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无暇()及此赫()然而出目不窥()园热情澎()湃()仰之弥()高漂()白四壁2、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粗字。

(1)诗兴不作:(2)锲而不舍:(3)群蚁排衙:(4)兀兀穷年(5)迥乎不同:(6)一反既往:(7)潜心贯注:(8)气冲斗牛:3、填空(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___,我们学过他的诗歌《________》。

(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6)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7)仿照上面的句式,选取你熟悉的一个同学来描写。

要求:积极向上有新意。

(8)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先生一生中哪六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自主学习课文指导题:阅读原文回答以下问题:1、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2、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

3、文中“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导学案: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七年级新人教版语文下册导学案: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握重点字词,了解时代背景。

2、读课文,把握文章结构。

【预习自测】1、加粗字注音,标调:衰微()赫然( ) 迭起()弥高()校补()漂白( ) 锲而不舍()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 ) 慷慨淋漓()目不窥园()望闻问切()群蚁排衙()炯炯目光()诗兴不作()潜心贯注()无暇及此()2、释词义:(1)衰微::(2)赫然:(3)迭起:(4)高标:(5)锲而不舍:(6)兀兀穷年:(7)沥尽心血:(8)潜心贯注:(9)心会神凝:(10)迥乎不同:(11)一反既往:(12)慷慨淋漓:(13)气冲斗牛:3、读课文,了解时代背景【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2、介绍作者及闻一多先生臧克家:闻一多:【解难答疑】1、作者是从哪两种身份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文章可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找出结构上起衔接作用的段落。

【反馈拓展】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概括各部分内容。

2、填空(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__、_____、____,该文的作者是_____(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_______。

(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_______,越坚,________。

(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______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______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__________________(5)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_______,气冲斗牛,________!(6)他,是的巨人。

他,是的高标。

【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

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七年级语文下册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把握课文,了解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学习他的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重点: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和剪裁材料的方法.叙述中的抒情、描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过渡和照应法.难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一预习导学1、了解作者:本文作者是,他是近代著名。

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这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

此后,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我们学过了他的诗作《》。

闻一多:,,。

他的代表作《》、《》。

因痛斥国民党特务暗杀民主战士李公朴的无耻行径,在昆明惨遭杀害。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了组诗《七子之歌》,表达了深挚的爱国之情。

2、给下列生字词注2.音释义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潜心贯注():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慷慨淋漓()():气冲斗牛():仰之弥高,钻之弥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暇():群蚁排衙()地壳():校补()二.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以此为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每个部分是怎样衔接连缀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讲解以自由组合形式探究质疑:(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为什么?(2)、学者方面作者选取了哪些典型材料?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3)作为民主战士的闻一多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4)、革命家方面选择了哪些典型事件?这些事件体现了闻一多哪些精神?4..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第三课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第三课时)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备课人刘婷婷审批人邱丽授课人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课型新授课题闻一多先生说和做课时第三课时流程具体内容知识链接学习目标1、体会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说和做”的特点。

2、感受闻一多先生的强烈爱国之情。

检测1、作为学者的闻一多“说”和“做”的特点是什么?2、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学者形象?自学研读课文第二部分1、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他说了,是怎么说的?说的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学法指导:参考书上的原文来回答)2、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文中写他做了哪几件事?6、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具有怎样的精神?7、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写作背景:一九四五年十月,蒋介石违背《双十协定》,调遣军队向解放区大举进攻,遭到人民反对。

十二月一日,国民党当局屠杀殴打罢课师生,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昆明学生罢课达一个月之久,得到了全国各地的广泛声援,席卷了整个国民党统治区。

国民党一手制造的一二一惨案,推动许多处于中间状态的学生、教师和社会人士走上坚决斗争的道路。

“一二·一”运动是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群众争取和平民主运动的第一声,这一斗争有力地打击和孤立了反动派,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展示反馈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

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

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光明,恰是反动派的末日!(节选自《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1、选文中写到李公朴被国民党暗杀一事,当年在昆明曾开过一次追悼大会,有一位名人在追悼会上怒斥国民党的罪行。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及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设计及导学案教学目标: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难点:1、重点: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难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闻一多画像”。

(也可参考参考课本前彩图插页)同学们,眼前这位人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发言:清瘦、历史沧桑、目光坚定、神情刚毅、目光深邃、饱学诗书、疾恶如仇……)你们猜猜他是谁?(从背景烛光、红焰看)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民主战士闻一多。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着名诗人臧克家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板书课题)二、相关资料介绍走近作者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被誉为农民诗人。

臧克家和闻一多臧克家于1930年至1934年在青岛大学学习期间,是闻一多先生的高足,经常出入于闻一多的办公室和家中,向老师请教;闻一多也很赏识臧克家,1932年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

可见相知之深。

闻一多先生遇难后,臧克家于1946年8月撰写《我的先生闻一多》以示悼念。

三、新课导学明确学习目标:积累词语;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

教学实施过程:(一)积累词语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结合书注和读一读,写一写的相关内容,积累词语,并标示出疑难。

(方法提示:圈画、积累文中的美词、生词、难字,特别关注成语、四字短语及多音字。

)2、提出疑难,交流解决。

3、随堂检测,听写A字音、字形:衰微(shuāi)赫然(hè) 迭起(dié)高标(biāo)锲而不舍(qiè)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心会神凝(níng)迥乎不同(jiǒng)一反既往(jì) 慷慨淋漓(kǎi)弥高(mí)校补(jiào)漂白(piǎo) 目不窥园(kuī)望闻问切(qiè)群蚁排衙(yá)炯炯目光(jiǒng)诗兴不作(xìng)潜心贯注(qián)B词义:(1)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及答案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及答案

《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导学案I学习目标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3.学习文章选材精当、剪裁得当的写作方法以及抒情、议论、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了解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祖国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优秀的知识分子。

他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默默地为祖国、为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

这甘愿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心中回荡,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在反动派面前敢干“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少有的优秀知识分子一闻一多先生。

让我们从这个“大写的人”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自学指导(一)一一预习与交流1•请给下面加粗的汉字注音。

典籍(j D慷慨(kdngkai)迭(diQ)起赫(hP)然淋漓(linli)目不窥(kui)园兀兀(wu)穷年沥(li)尽心血无暇(xid)及此迥(ji&ng)乎不同仰之弥(mi)高锲(qiP)而不舍炯炯(ji&ng)目光2.解释下面的词语。

诗兴不作:作:兴起;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锲而不舍:锲:亥【」;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

群蚁排衙:指许许多多的蚂蚁排列成行,文中指闻一多书写的密密麻麻、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

兀兀穷年:兀兀:劳苦的样子;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很不一样。

一反既往:既: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潜心贯注:潜:隐藏的;全身心、全部精力集中做某事。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3•作者链接臧克家,现代诗人,山东诸城人。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中以三句杂感诗被主考——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破格录取。

学习期间经常出入闻先生的办公室和家中,向先生请教,受先生影响很大,于1933年出版了轰动一时的诗集《烙印》。

(完整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完整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设计:龙的故乡【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重点】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学习难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自主预习案】积累词语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结合书注和读一读,写一写的相关内容,积累词语,并标示出疑难.2、提出疑难,交流解决.3、随堂检测,听写A字音、字形:衰微赫然(hè)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wù)沥尽心血心会神凝迥乎不同一反既往(jì)慷慨淋漓弥高校补漂白(piǎo)目不窥园望闻问切群蚁排衙炯炯目光潜心贯注B词义:衰微:衰落,不兴旺。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高标: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指超群、出众.锲而不舍: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锲:雕刻.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穷:尽.沥尽心血:用尽自己的毕生精力。

沥:滴。

潜心贯注:用心专注而深刻。

心会神凝:指集中注意力.迥乎不同:形容相差很远。

迥:远。

一反既往:完全改变以往的作法.既:已经。

既往:过去。

慷慨淋漓:形容情绪、语调十分激动,说法十分畅快。

气冲斗牛:形容怒气很盛。

斗:北斗星。

牛:牵牛星.斗牛:泛指天空。

整体感知文意,把握文章结构1、教师范读课文或听录音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作者是从哪两种身份介绍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文章可依此分为几部分?各部分之间是怎样衔接起来的?找出结构上起衔接作用的段落。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学习结果,概括各部分内容.3、展示学习结果。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讲: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1、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2、品析语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点聚焦】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这些描写的什么作用?①“目不窥园,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作用:这些形象描写,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刻苦精神和高大的形象。

②“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作用:表现出闻一多先生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

【难点突破】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作为学者的方面: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热爱工作,持之以恒,默默无闻。

作为革命家: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说了再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大无畏,视死如归。

【走进作者】臧克家,近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主要代表作有《难民》、《有的人》诗集有:《罪恶的黑手》,《泥土的歌》,《黎明鸟》。

长诗:《自己的写照》等。

1932年以一篇《老马》成名。

【背景追溯】闻一多,本名家骅,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出版过诗《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拓展链接】闻一多挽联①为民主为和平为大众,成仁取义;反独裁反内战反特务,虽死犹生。

(周恩来、邓颖超挽李公朴、闻一多联)②继两公精神,再接再厉争民主;汇万分悲愤,一心一德反独裁。

(毛泽东挽李公朴、闻一多)【自主学习案】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

衰.微(shuāi)赫.然(hè)迭.起(dié)高标.(biāo)弥.高(mí)校.补(jiào)目不窥.园(kuī)2.辨析下列字形籍: (jí)籍贯锲: (qiè)锲而不舍迥: (jiǒng)迥然藉: (jí)狼藉契: (qì)契机炯: (jiǒng)炯炯3.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臧克家、闻一多。

2、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写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学习重点目标:1、2学习难点目标:2学习过程:导读一、一读课文。

【朗读要求】初读课文,了解作者及闻一多,扫除文字障碍。

(一)了解作者。

(把划线内容批注在作者旁边)臧克家,1905年出生,山东诸城人。

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

1933年他的第一部诗集《烙印》出版,得到闻一多、茅盾等前辈的好评;优秀诗篇有《难民》、《老马》、《有的人》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

被誉为“农民诗人”。

(二)了解闻一多闻一多,汉族,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新月派代表诗人,著名诗集有《红烛》、《死水》,作品主要收录在《闻一多全集》中。

1946年7月15日,他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用鲜血和生命写完了自己历史上最壮丽的一页,时年47岁。

(三)文人、学者、革命家给予闻一多的评价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亮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毛泽东: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堪称民族英雄!臧克家浓缩精华的一句评价: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四)掌握字词(批注在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1、注音、写汉字。

赫.然()迭.起()锲.而不舍()兀.兀穷年()沥.尽心血()迥.乎不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shuāi()微心níng神会( )mí( )高气冲dǒu()牛目不kuī( )园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语含义。

赫然:迭起:目不窥园:锲而不舍:兀兀穷年:呕心沥血:潜心贯注:心凝神会:迥乎不同:一反既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仰之弥高:【任务验收】1、组长检查文识字词批注2、教师巡视检查订正二、二读课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及答案【课堂过程】【自学质疑】一、了解闻一多,臧可家本名家骅,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青年时代是新月派诗人,出版过诗《红烛》、《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

中年时代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

抗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成为青年所爱戴的,昂头作狮子吼的民主战士。

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手枪,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在回家途中,遭反动派暗杀,英勇牺牲!臧克家--------是闻一多的学生和知己,两人友情深厚。

著名诗人,代表作《老马》,诗集《烙印》,被誉为“农民诗人”。

2000年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

2003年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2004年2月5日去世,享年99岁。

3、填空·简答。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原题为。

作者,被誉为,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成名。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

②闻一多,原名,著名、、。

湖北浠水人。

著作收在中。

【合作探究】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2、据此脉络,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是怎样衔接起来的?3、作为学者闻一多是怎样说的?(引用原文)4、作为学者闻一多做了哪些主要成就?目的是什么? (引用原文)5、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做了哪些?目的是什么?6、把这两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用课文原话回答)7.体会下面句中加点的“说”的含义:(1)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2)“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

8、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9、概括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作为学者:作为革命家:10、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划横线部分的意思。

①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

《说和做》导学案(含答案)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本文生字词》,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受到熏陶,体会语言的优美和抒情性。

【知识链接】1.臧克家,诗人。

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

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

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粉碎“四人帮”后,诗人又写了不少作品,并任复刊后的《诗刊》顾问。

2.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

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

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

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

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

“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

【学习过程】一、自究1.给下列字词注音:地壳.()仰之弥.高()兀.兀穷年()校.补()锲.而不舍()沥.尽心血()赫.然()炯.炯目光()群蚁排衙.()函.寄()目不窥.园()迥.乎不同()漂.白()警报迭.起()气冲斗.牛()二、互究听读课文:要求:听清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并思考问题。

研读第一部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

典 jí()狼 jí()shuāi微()2.给加点字注音。

慰藉.()蕴藉.()钻.探()地壳.()尽.量()漂.白()校.补()校.对()校.场()剽.悍()3.成语填空。

潜心()注心会神()()而不舍()尽心血一反()往()乎不同群蚁排()无()及此【课后反思】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主备李万彬审核语文组班级:姓名:小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以领悟文意,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言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第一课时文本感知
诊断性测试
1. 潜 hè qiè dié沥衰 jiǒng 慷 dǒu wù
点拨:B项中“霄”应为“宵”;C项中“郝”应为“赫”;D项中“迴”应为迥,“即”应为既3.更加 2.刻 3.劳苦的样子 4.差得远 5.空闲 6.偷看
.点拨:注意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5.(1)比喻(2)比拟(3)比喻(4)反复点拨:比拟分拟人和拟物,“望闻问切”这种比拟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6.(1)记叙(2)描写(3)描写(4)议论抒情点拨:要充分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7.(1)√ (2)╳ (3)√ (4)√ 点拨:本文的体裁不是人物传记,是一篇很精粹的散文。

8.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臧克家
第二课时文本研读
课文整体把握
1.(1)“它”指“深宵灯火”,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应感到孤单寂寞,但闻一多先生则不然,他在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的关切,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得的情景。

(2)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3)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明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

2.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

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

3.学者: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硕果累累。

革命家: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4.要点:既有鼓舞人心,极其震撼力的言论,又有伟大的行动实践,言行一致,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重点语段阅读
5.直接点题。

不仅开门见山,而且引起悬念,使读者迫不及待地要读下去。

6.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刻画出闻一多先生研究古代文化时的钻研精神。

7.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

8.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9.废寝忘食
10.“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点拨:A项“锲”应读qiè; B项“弥”应读mí,“校”应读jiào ; D项“赫”应读hè,“斗”应读dǒu
点拨:“会”的意思为“集中”
3.(1)藉——籍(2)栽——裁(3)棵——颗
4.(1)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或告白自己干了什么的意思。

(2)有吹嘘、自诩的意思。

(3)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对反动派的揭露和斥责
5.示例:不知不觉,春天来了,好一派莺歌燕舞的景象:青蛙呼朋引伴,在池塘中放声欢唱;燕子拍着翅膀,在屋檐下探头张望;各种花儿争奇斗艳,万紫千红,叫人眼花缭乱。

点拨:注意三点:修辞手法、描写、语意连贯。

二、类文阅读
6.反动派特务们革命人民
7.排比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痛恨
8.李公仆本人像李公仆一样的革命者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
9.D.点拨:注意段落的整体把握。

10.对革命人民战胜反动派、争取民主自由的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11.闻一多先生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积极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

学习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

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点拨:要重视对比阅读、注重知识迁移,提高阅读及分析能力。

三、中考实战
12.活动一:示例:“颂歌献给党”红歌电视大赛在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拉开帷幕。

活动二:示例:(1)“光辉岁月”诗歌朗诵会(2)“幸福生活”征文比赛(3)“红色经典”故事会(4)“颂歌献给党”歌会
活动三:示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周年华诞。

这是一段艰辛求索的伟大历程,这是一段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这是一段走向胜利的伟历程。

从今天起,校刊将推出“伟大历程”专栏,展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中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同学们跟着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与决心。

13.(1)示例:①滇池现在仍然污染严重,您付出了家庭的惨重代价,您认为值得吗②您已经60多岁了,每一周就要绕滇池走一圈,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您③您花光了所有积蓄,清贫一生,您觉得值吗④妻子离您而去,您现在觉得孤独吗⑤您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后,有什么感想您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点拨:与张正祥不平常的事迹有关,言之成理即可。

(2)示例:如①对同龄人:创建卫生城市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为“创卫”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1分)②对年长者:您一定是忘了不能乱丢纸屑果皮,我帮您捡起来吧。

或:您是我们的长辈,一定是一时疏忽扔了纸屑。

点拨:得体、言之有理即可
四、作文训练
14.写作指导: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刻画,来表现其外貌特点、个性特征、思想情感等。

写活“他”,不仅要画其形、描其神,更应铸其魂。

描写人物忌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忌千人一面,毫无个性的差异;忌主次不分,没有典型形象。

例文:大侠女——张静
她牛高马大,长发披肩,着一身紧身牛仔衣。

走路风风火火,说话大大咧咧。

在男生面前兄弟前兄弟后,在女生面前也兄弟左兄弟右,活脱脱一介侠女。

一日,我班一女生在食堂被一无赖纠缠,那女生回寝室时哭哭啼啼似林黛玉。

侠女得知,哪里咽得下这口气。

硬是押着那“厮”赔了理道了歉,还吼了他个狗血淋头。

此后那“厮”见了她,也规规矩矩叫她一声“静哥”。

因她特讲义气,所以在班上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连“老板”也敬她三分。

一日,她背着挎包蹿进教室,已迟到半小时。

照例说,老板应是大发雷庭才对。

可当她喊报告时,老板二话设说便“宣”她进教室,并饶有兴趣地问:“挎包装的是什么”静哥潇洒地甩甩头上长发,神秘地说:“钞票,大把大把钞票!”随即转身归位,留下同学们一张张惊讶的面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