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第18章 城市环境管理与实践
环境学概论的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环境学概论实习旨在通过对环境学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加深对环境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习,期望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对象;2. 掌握环境监测、污染控制及环境规划的基本方法;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4. 提高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实习时间:2023年X月X日至2023年X月X日实习地点:XX市环境保护监测站三、实习单位简介XX市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于XX年,是负责全市环境监测、污染源监督、环境应急等工作的专业机构。
该站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业务素质高的专业队伍,具备完善的环境监测设施和设备。
四、实习内容1. 环境监测(1)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污染物的监测指标和监测方法;(2)参观实验室,熟悉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设备使用;(3)参与地表水、空气、土壤等环境样品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4)协助监测人员对样品进行检测和分析,掌握数据处理和结果解读。
2. 污染控制(1)了解各类污染物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如废水处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等;(2)学习污染源监督的相关政策法规,掌握污染源监督的基本流程;(3)参与现场检查,了解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
3. 环境规划(1)学习环境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了解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2)参与编制环境规划,掌握环境规划编制的流程和技巧;(3)了解城市规划、土地规划、产业规划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法规。
五、实习心得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本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团队合作精神实习期间,我学会了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这使我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在环保工作中的作用,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环境规划与管理——城市环境管理与规划课件

规范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规划, 确保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和 可持续性。
污染物排放标准
制定各类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限制污染物排放量,降低环境 负荷。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对建设项目和规划进行环境影 响评估,预防和减轻不良环境
影响。
城市环境管理实践与案例
北京奥运会环境管理
为确保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采取 了一系列措施,如车辆限行、工业限 产等。
水污染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未经处理 直接排放,导致水体污染,影
响水资源安全。
噪音污染
交通工具、施工噪音等影响居 民生活和工作质量。
土壤污染
重金属、化学品等污染物质渗 入土壤,影响农产品安全和生
态平衡。
城市环境管理政策与法规
国家环境保护法
规定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责 任和措施,为城市环境管理提
供法律依据。
流程
城市环境规划的流程包括前期准备、现状调查与分析、目标 制定、方案设计与比选、实施与管理等阶段,各阶段需相互 衔接、有序推进。
城市环境规划实践与案例
实践
城市环境规划实践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注重创新和实效,探索适合本地的规划 模式和实施路径。
案例
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的城市环境规划案例,如新加坡“花园城市”规划、北京奥运 会环境规划等,这些案例可以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
原则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预 防为主、科学规划、公众参与等。
目标
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环境质量、保 障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 境保护相协调等。
02 城市环境管理
CHAPTER
城市环境问题
01
02
03
04
空气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汽车 尾气、工业排放等导致空气质
尔雅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验答案

尔雅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章节测验答案第1章盘点家园1.1资源环境看国情1【单选题】目前我们的家园面临以下哪些问题?()DA、资源问题B、环境问题C、生态问题D、以上都有2【单选题】中国从南至北横跨了大约()纬度。
CA、30°B、40°C、50°D、60°3【判断题】“世界屋脊”指的是中国的青藏高原。
()√4【判断题】难以利用的土地类型包括:丘陵、戈壁、沙漠、冰川等。
()×1.2黑河-腾冲线的含义1【单选题】京津唐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不包括以下哪点?()CA、海河河水资源短缺B、人口压力C、湿地面积少D、经济压力2【单选题】关于“黑河—腾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它是一条人口地理的分界线B、它与我国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基本重合C、线东南方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D、以上说法都正确3【单选题】“黑河—腾冲线”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提出来的。
DA、周廷儒B、竺可桢C、吴传钧D、胡焕庸4【判断题】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
()√1.3四类环境问题1【单选题】下列物资中,有“软黄金”之称的是()。
BA、小麦B、鳗苗C、小龙虾D、海胆2【单选题】被誉为“人力资本理论之父”的人是()。
DA、马歇尔B、泰勒C、贝克尔D、舒尔茨3【单选题】关于“贫困陷阱”,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贫困条件下的高生育率是导致贫困陷阱的重要原因B、高生育率增加了人口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压力C、应该使贫困地区的生育率为0,才能避免贫困陷阱D、生态退化又反过来助长了贫困4【判断题】发展问题所涉及的最重要的两方面要素是能源的开发和土地的利用。
()√第2章人类与资源危机2.1人类史就是一部与资源危机的战斗史1【单选题】人类文明的高度,就是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驾驭程度,这一观点与以下哪个定律有关?()BA、墨菲定律B、怀特定律C、瓦伦达效应D、鸟笼效应2【单选题】最具革命性的能源方式的利用是以下哪一项?()CA、蒸汽动力B、风能磨坊C、电气化D、沼气的利用3【判断题】人类对能源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的不断改进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主要动力。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及答疑重点

《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及答疑重点《环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性质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考生。
考试内容第一章环境与环境科学及环境学环境及其组成;近代环境科学及环境学。
第二章当代世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当前世界关注的全球环境问题;我国的环境问题;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经。
第三章生态学基础生态学的含义及其发展;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学的一般规律。
第四章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全面考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解决近代城市中的环境问题;综合利用资源和能源;在环境保护其他方面的应用。
第五章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任务与方向;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方法。
第六章人口的增长与控制人类人口的增长;未来一百年的世界人口;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我国人口的控制问题。
第七章粮食问题粮食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世界粮食的供应情况;农药污染的防治与发展方向;利用生态学原理提高粮食产量。
能源与环境当前世界能源的消耗情况;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未来的能源供应利用生态学原理解决能源供应问题;太阳能的利用;未来的核能;地热能。
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我国能源的现状;如何解决我国的能源问题。
第十一章水资源及其利用与保护关于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概念;世界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十二章海洋污染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海洋污染的现状;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海洋污染的控制。
第十三章大气的污染大气的组成;大气污染的形成和污染源;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各论;空气污染和人体健康。
第十四章大气污染气象学地球大气圈的结构;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空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
第十五章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与其防治对策全球变暖与防治对策;臭氧层破坏与防治对策;酸沉降与防治对策。
环境科学概论

环境科学概论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世界紧迫而艰巨的任务。
环境科学就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而诞生的一门新兴科学。
他是一个有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组成的新兴学科,也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边际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向深度、广度进军的标志,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并进一步升华的表现。
环境科学诞生的时间不久,并正在发展之中,因此对于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给以确切完备的答复尚有一定困难。
但是,学科的发展异常迅速,特别是自70年代以来20年间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其研究领域之广,出版书刊之多,资料积累之丰富,在科学发展史上都是罕见的。
在这种情况下,对它的研究对象`任新的学科发展更是有益的。
第五章固体废物与环境务`内容`分科和发展动向进行概括的总结和探讨是十分必要和可能的,对于促进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使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骤增,堆放和处置场地却日益减少,处置费用也越来越高],以及有害废弃物处置不当所造成的对大气、水士的严重污染,加恶化着环境,危害人体。
另一方面,全球范围的天然资源的渐减少,迫使大家重固体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增加会的物质财富。
因此,固体废物的处和利用已日成环境科学中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
第一章绪论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人类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特别是从产业革命以来,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
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适当,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五章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现实威胁。
杨志峰《环境科学概论》配套章节题库(城市环境管理与实践)【圣才出品】

第18章城市环境管理与实践一、填空题1.生态城市的五项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态保护;生态基础支持设施;保证居民生活标准;历史文化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解析】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起的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生态城市的五项原则是:生态保护、生态基础支持设施、保证居民生活标准、历史文化的保护、将自然融入城市。
2.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指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浓度,其控制指标一般分三类: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综合指标;类型指标;单项指标【解析】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是指控制污染源的排放浓度,其控制指标分为:①综合指标,一般包括污染物的产生量、产生频率等;②类型指标,一般分为化学污染指标、生态污染指标和物理污染指标三种,各类指标都是单项指标的集合;③单项指标,任何一种物质如果在环境中的含量超过一定限度都会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因此称为一种环境污染单项指标。
二、名词解释1.生态城市答:生态城市是指自然、技术、人文充分融合,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保护,建立起的生态、高效、和谐的人类聚居新环境。
2.城市规划答:城市规划是指城市这一复合生态系统的各种生态关系之间及生态整体都要符合生态原则,遵照生态规律运作。
其重点和核心思想在于其以自然为基础、以市民为本的规划、建设和管理理念。
3.城市能源答:城市能源广义是指城市所消耗的所有能源,包括工业能源。
狭义是指居民生活消耗的能源,包括衣食住行、炊事燃具以及建筑物的采暖制冷等所耗能源。
是城市所消耗的能源的简称。
4.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答: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是指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是建立在环境容量这一概念基础之上的。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土壤污染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威胁人类食品安全,同时还会对地下 水和生态系统造成长期影响。
生态破坏现状及危害分析
生态破坏现状
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日益严重,包括森林砍伐、 草原退化、湿地消失等。
生态破坏危害
生态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进而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会加剧自然灾害 的发生和全球气候变化。
04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态文 明建设路径探讨
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解读
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 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坚持公平、持续、共同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在满足当代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满足自身需求的能力,追求公平 、持续和共同的发展。
技术手段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GIS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进行环境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
实验与模拟
通过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等手段,揭示环境问题的内在机制和演 变规律。
02
地球环境系统与人类活动 影响
大气圈层结构与功能
大气圈层结构
包括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等。
大气圈层功能
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天体撞击、维持地球温度稳定、提供氧气等生命 必需气体、形成天气和气候等。
宪法中的环境保护条款
明确国家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 公害的职责,为环境保护提供最高法 律依据。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 基本法,规定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 、制度和措施。
环境保护单行法规
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制定的单行法规, 如《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 治法》等。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讲义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讲义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一)环境管理的定义环境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对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施加影响,以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达到既要发展经济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容许极限。
(二)环境管理的重要性1、保障人类健康糟糕的环境质量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例如空气污染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水污染可能导致肠胃疾病等。
通过有效的环境管理,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2、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良好的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环境,那么资源将会枯竭,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终会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
3、维护生态平衡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环境管理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确保各种生物在自然环境中和谐共存。
4、提升社会生活质量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源、优美的自然景观,都能让人们的生活更加舒适和愉悦。
二、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环境政策与法规的制定这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环境保护的目标、责任和措施,为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二)环境规划包括对区域、城市、流域等的环境规划。
规划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方案。
(三)环境影响评价在项目建设、规划制定等活动之前,对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四)环境污染控制针对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各种污染,采取治理措施,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环境质量。
(五)生态保护与修复对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修复,保护自然保护区、湿地、森林等重要生态区域。
(六)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环境管理的实施手段(一)行政手段政府通过发布命令、规定、指示等形式,对环境管理对象进行直接干预。
例如,强制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限制某些污染物的排放等。
2024年度《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也会 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如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 响、风电场对鸟类迁徙的影响等。
能源利用效率问题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会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加剧,提高 能源利用效率是减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17
PART 04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介绍
城市环境污染
城市生活污水、垃圾等废弃物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居民生 活和健康。
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人工构筑物导致城市热岛效应 加剧,影响城市气候和居民生活。
2024/2/2
16
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问题认识
2024/2/2
化石能源开采利用
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 气、废水和固废等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影响。
《环境科学概论》 PPT课件
REPORTING
2024/2/2
1
目录
• 环境科学基本概念与原理 • 自然环境系统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 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评价 • 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介绍 • 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策略探讨 • 全球变化背景下环境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2024/2/2
2
PART 01
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法
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物种保护 计划、推广生态农业和可持续利 用资源等。
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
通过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定期监测 和评估,了解其动态变化,为保 护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2024/2/2
25
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
退化生态系统成因分析
分析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如过度开发、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32012课程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science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其它非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它以人类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论述人类生态系统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问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阐述环境科学分支学科及其在环境治理与保护中的作用。
使学生能够分析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与终身学习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环境概念、环境基础理论、环境问题等基础知识;2.环境基础学科、环境分支学科体系;3.环境问题产生原理及防治途径与手段。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培养学生自学与终身学习能力。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
重点讲述课程难点,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意识,具有不断适应环境与发展的能力。
2.教学手段。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导为主,课堂与课外结合方式,重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终生学习能力。
3.适当聘请校外管理与技术人员开展环境保护讲座。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先修物理、化学课程。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及课外查阅文献,学会循序渐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环境问题、综合进行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考核目标:重点考核学生掌握的概念及基础理论,综合分析环境问题并进行污染综合防治。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0-50%,大作业占50-100%。
(七)参考书目1.《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2.《环境科学概论》,方淑荣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7;3.《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周敬宣,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4.《环境学导论》,王羽亭、井文涌、何强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9;5.《可持续发展导论》, Rogers.P.P、Jalal.K.F、郝吉明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7;二、中文摘要以人─地环境复合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了环境的发生和发展,并深入剖析了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系统阐述了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规律,结合学科前沿领域、热点问题及最新的研究成果,探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环境科学概论ppt课件

环境科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法
在实验室或野外模拟环境条件, 研究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其对 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数学模型法
运用数学方法建立环境模型,预 测和评估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和 影响。
01
观察法
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直 接观察,收集环境信息和数据。
02
03
调查法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 等方式,了解公众对环境问题的 看法和态度。
水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水资源开发与利用
水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 状、存在问题及可持续利 用策略。
土壤环境
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改良与保护
土壤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等 组成部分及其性质。
土壤退化原因、改良措施及保护策略 。
土壤污染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种类、危害及防 治方法。
生物环境
04
02
自然环境系统
大气环境
01
02
03
大气组成与结构
包括干洁空气、水汽、气 溶胶等组成部分,以及大 气垂直分层和各层特征。
大气污染
主要污染物来源、种类、 危害及防治方法。
大气环流与气候
全球大气环流系统、季风 环流、气候类型及影响因 素。
水环境
水体类型与特征
包括河流、湖泊、水库、 海洋等水体类型及其各自 特征。
加强国际间环境科学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 对全球性环境问题。
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挑战与应对
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
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物排放,发展清洁生 产技术和循环经济,加强环境 监管和治理。
气候变化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减少温室气体 排放。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讲义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讲义一、环境管理的概念与重要性(一)环境管理的定义环境管理是指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环境目标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它不仅仅是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更是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全面协调和系统管理。
(二)重要性1、保障人类健康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础。
通过环境管理,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造成的损害,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2、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的环境管理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的环境成本,从而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环境管理能够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4、提升社会形象和竞争力企业积极实施环境管理,能够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二、环境管理的原则(一)综合性原则考虑环境问题的多方面因素,包括自然、社会、经济等,进行综合分析和管理。
(二)预防性原则在环境问题发生之前采取措施,预防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发生。
(三)全过程控制原则对生产、经营等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环境管理,从源头到终端,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环保要求。
(四)公众参与原则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管理,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一)环境规划制定环境目标、策略和行动计划,为环境管理提供指导。
(二)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估通过监测环境质量,评估环境状况,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三)污染控制对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进行控制和治理。
(四)生态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促进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
(五)环境法规与政策的执行确保企业和个人遵守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政策。
四、环境管理的实施步骤(一)确定环境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明确需要达到的环境质量标准和目标。
(二)制定管理计划基于环境目标,制定具体的管理方案,包括措施、责任分工和时间安排。
(三)实施管理措施按照计划执行各项管理措施,确保其有效实施。
(四)监督与评估对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 讲义

《环境管理及其实施》讲义一、环境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环境管理,简单来说,就是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监督等手段,为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它旨在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共进。
在当今社会,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首先,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我们需要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以及舒适的居住环境来保障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次,环境管理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和保护生态系统,我们能够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再者,有效的环境管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旦平衡被打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此外,从经济角度看,环境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也有助于吸引投资,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的绿色增长。
二、环境管理的目标和原则环境管理的目标通常包括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等。
具体而言,就是要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环境管理需要遵循一系列原则。
首要原则是预防为主。
在问题出现之前采取预防措施,往往比事后治理更加经济有效。
例如,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环境因素,避免潜在的环境风险。
其次是全过程控制原则。
从资源的开采、生产、消费到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都要进行严格的环境管理,确保整个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还有综合治理原则,即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行政等多种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
此外,环境管理还应遵循“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明确责任主体,促使其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
最后是公众参与原则,因为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只有充分调动公众的积极性,才能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
城市环境管理与实践

The chBiblioteka racteristics of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aticness
Activity
Prediction Coordination
The nature and scale of the urban development’s
construction activities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ous improvement The principle of preventing pollution Urban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o-economic condition Relevant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requirements
18.5.1 Pollutant index management
(1)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index management
Comprehensive index Index of classification Single index
(2) Total emissions index management Control the total emissions
Urb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predictability
monitoring
Approach
immediate feedback
Cont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egisl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污染物浓度指标管理
❖ 综合指标 ❖ 类型指标 ❖ 单项指标
(2) 污染物总量指标管理 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进行控制 :
排污申报 总量审核 颁发排放许可证和临时排放许可证
环境容量与排污总量管理
排污总量管理的实施关键在于排污总量正确分配和合理调配。
假定某地区污染物X环境容量为Mx,排污总量控制即意味着该地区
污染物X排放总量Qx应小于或等于Mx。如果该地区排放污染物X污
染源有n个,各源排放量分别为Qxi(i=1,2,…,n),则总量控制应满
足下式:
n
Qxi Mx
i 1,2,..., n
i 1
若第i个污染源治理前后排放量分别为Qxi0和Qxi1,则第i个污 染源消减量为 Qxi Qxi0 Qxi1 。如果第i个污染源的治理费用为
(1) 环境管理效率与环境效益 效益的实现以效率为原则 环境管理的效率=环境效益/环境管理成本 (2) 提高环境管理效率的途径 (3) 政府在实施生态效率环境管理中的角色 缩小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差距的政策框架 经济刺激手段促使工厂或社区节约能源与原材料 特殊作用还可为生态效率管理提供新的实施方式
社会经济子系统
生态支持子系统
社
经
资
环
会
济
源
境
子
子
子
子
系
系
系
系
统
统
统
统
生态建设,生态补偿 提高系统承载能力
图18-2 城市生态系统复合结构
18.3 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
18.3.1 城市环境污染控制
污染末端治理
污染源治理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防治
18.3.2 城市生态环境管理 实质: 城市中人对自己参与行为的管理 目的: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创造一个适
途径 法律手段
内容 环境保护立法
强制性 措施
行政手段 庇古手段
经济手段 科斯手段
环境专项资金投入,环保科研、教 育投入,环境产业引导,环保规划 监督
生态税,排污费,环保补贴等排污 权交易制度,资源协商制度
非强制 性措施
教育手段
环保知识的宣传普及、环保法规的 灌输
表18-1 城市环境管理措施
18.5 城市环境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大屿岛白鹭保护区管理处
思湖集海同翔 明里美沧安安 环环环环环环 境境境境境境 保保保保保保 护护护护护护 分分分分分分 局局局局局局
环境管理的指导思想图18-6 环境管理的目标 环境管理的指标 环境管理的机构图18-7 环境管理的政策
图18-6 厦门市鼓浪屿
图18-7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组成结构 厦门市环境保护局
组政污监生 办织策染督态 公人法控管保 室事规制理护
处处处处处 环境监测中心站 环境监理中心所 环境信息中心
图18-1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结构特征与城市发展的概念阶段模型
18.2.2 生态城市
由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O. Yanistky于1987年提出
生态城市的五项原则:
生态保护
生态基础支持设施
历史文化的保护
将自然融入城市
保证居民生活标准
生态城市定义 山水城市和园林城市
城市生态系统
提供生产、生活资料 消纳生产、生活废物
Cxi,则该地区优化费用目标函数应为:
n
min Fx cxI i 1
18.5.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1)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 (2)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主要工作内容
确定综合整治目标 正确制定综合整治方案 改革环境管理体制
(3)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4)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效果
18.5.3 生态效率管理
18.5.4 城市环境管理信息化
表18-2 《“十五”计划》对我国城市级环境信息化建设提出的主要指标
主要任务
具体指标
建立健全国家 环境信息网络 体系
政务和业务信 息化建设
信息资源平台 建设 环境信息服务
人员素质、计 算机技能
80%地市级环保局和有条件的县级环保局接入全国环境信 息网络体系,实现互连互通和信息交流。
环境方针的制定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开发建设活动的性质与规模 持续改进原则 污染防治原则 城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条件 相关的环境法规与要求
18.4.3 城市环境管理的体制与机构
图18-5 中国城市环境管理机构
18.4.4 城市环境管理的方案
城市环境管理 环境监测
预测性 及时反馈
18.1 城市环境管理概述 18.2 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问题 18.3 城市环境管理的发展 18.4 城市环境管理体系 18.5 城市环境管理的途径与方法 18.6 案例研究
18.1 概述
城市环境管理的实质: 一种有意识的自我约束 可通过行政、经济、法律、教育和科技等手段进行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城市环境管理的特点:
80%地市级环保局和有条件的县级环保局实现办公自动化, 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日常管理工作。
地市级环保局50%以上的环境信息通过资源平台统一管理 和共享。
70%以上的地市级环保局开通因特网网站,同时通过其他 多种渠道向社会公众提供环境信息服务。
地市级环保局60%以上的环境管理工作人员经过培训能够 使用计算机辅助办公; 90%以上的地市级环保局建立起环 境信息工作机构和队伍,形成稳定可靠的环境信息管理体 系和工作能力。
系统性 主动性 预测性 协调性
18.2 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问题
18.2.1 城市发展的阶段性 阶段性表现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存在以下几点
问题:
☆研究多集中在国家而非城市尺度上 ☆忽视了“与生活方式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 ☆很少研究城市生态环境问题自身的演化
城市三大类生态环境问题
广州市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信息集成系统(EPIS)
EPIS的目标在于: 表达规划工作的成果,便利规划成果的使用 便利管理人员基础信息的查询、核对工作 建立数据管理和生态建设管理规范 EPIS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 数据集成 ❖ 信息查询 ❖ 空间分析
18.6 案例研究
18.6.1 厦门市城市环境管理体系
宜人生存和发展的美好空间
健康
安全
生态 城市
活力
发展
图18-3 广州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理念
18.4 城市环境管理体系
18.4.1 城市环境管理的体系框架
环境方针
环境因子识别与评价
法律法规要求
目标与指标
管理方案
实施运行
培 训Biblioteka 监控纪 要评审
图18-4 环境管理体系内部逻辑过程
18.4.2 城市环境管理的方针与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