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在线监测安全预警综合监管平台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规划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规划方案
推广活动
组织线上与线下的推广活动,如研讨 会、讲座、展览等,展示平台的功能
和优势。
推广渠道
利用学术会议、专业论坛、社交媒体 等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吸引潜在用户 关注。
合作伙伴拓展
积极寻求与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 校等合作,共同推广地质灾害监测预 警平台。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规划方案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3-18
1
目 录
contents
• 项目背景与目标 • 总体架构设计 • 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案 • 平台功能模块划分 • 平台部署与运维方案 • 培训与推广计划
项目背景与目标
3
地质灾害现状及影响
01
02
03
地质灾害频发
近年来,由于自然和人为 因素,地质灾害如地震、 滑坡、泥石流等频繁发生 。
影响巨大
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 安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 境造成严重影响。
监测预警不足
目前,地质灾害监测预警 体系尚不完善,无法满足 实时、准确、全面的预警 需求。
监测预警平台需求分析
实时监测
需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及时 掌握灾害发生和发展动态。
数据整合
整合多部门、多领域的地质灾害相关 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分析。
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存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 性。
实时监测展示
提供实时监测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包括图表、地图等形式,便于用 户直观了解地质灾害情况。
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存储与管理
建立高效的数据存储和管理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分类、 整合和备份。
数据查询与检索
提供灵活的数据查询和检索功能,支持按时间、地点、类 型等条件进行数据查询。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11.29•【字号】汕府办函〔2022〕239号•【施行日期】2022.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汕尾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汕府办函〔2022〕23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部门: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汕尾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应急管理局反映。

汕尾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11月29日汕尾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工作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以及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应急管理部和省、市有关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市应急管理数字化转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汕尾市应急管理监测预警平台建设。

平台建设始终坚持“为了实战、围绕实战、服务实战”的原则,建设内容主要覆盖我市自然灾害、安全生产、城市安全、生态环境等相关领域的全域感知、预测预警、分析研判和闭环管理等主要业务场景,实现“强预警、强联动、强响应”,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及批示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切实提高我市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进一步深化综合监测预警工作,推动我市安全风险管理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应用创新,从本质上提升我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为我市安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增强抓好我市安全防范工作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4)二、平台建设技术与架构 (5)2.1 总体技术框架 (7)2.2 核心技术组件 (8)2.3 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 (9)三、天地井一体化监测预警系统设计 (10)3.1 井上监测站设计 (12)3.2 井下监测站设计 (13)3.3 数据传输与通信系统 (14)3.4 监测数据融合与智能分析算法 (15)四、平台功能实现与优化 (16)4.1 数据采集与传输功能 (17)4.2 数据分析与预警功能 (18)4.3 用户界面与操作指南 (19)4.4 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 (21)五、平台应用案例分析 (22)5.1 山区某泥石流监测预警应用案例 (24)5.2 滑坡灾害监测预警应用案例 (25)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应用案例 (26)六、结论与展望 (27)6.1 研究成果总结 (29)6.2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30)6.3 未来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 (31)一、内容概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益加剧,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泥石流灾害防治能力,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泥石流监测预警工作,提出了“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及其应用的战略部署。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是一种集地面观测、地下监测、通信传输、数据处理和预警发布于一体的综合性监测预警系统。

该平台通过实时采集地面观测数据、地下监测数据、气象数据等多源信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实现对泥石流灾害的实时监测、预警和预报,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科学、准确的灾害信息,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有力支持。

“天地井”一体化泥石流综合监测预警平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地面观测系统:包括泥石流易发区的道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实时监测,以及泥石流径流量、土壤侵蚀量、植被覆盖度等指标的观测。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建设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建设方案

NB-IoT LoRa 、Sigfox蓝牙、zigbee 等短距技术
分别向支持高速率,低延时的5G及低功耗、广覆盖的窄带物联网发展;网络技术的成熟推动物联网业务高速发展!
NB-IoT 技术优势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
超大连接 支撑海量设备连接的能力, 是现有4G网络能力的80倍+
速率 3 大连接 2 1 0 覆盖增强
北斗系统在地质灾害中的应用优势和应用
优 势: 受环境制约小 同时具备定位与通信功能 自主开发,独立产权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
应 用: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 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等灾害救援
网络连接技术发展-窄带网
市场业务机会
高速率 (>1Mbps)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建设方案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
目录
Contents
地质灾害理解
地质灾害
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
灾害。简称(地灾)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崩塌、滑坡、 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塌陷等六种类型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4〕69号); 《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2006年3月16日实施)
北斗基准站
位移
土壤含水率
雨量监测
渗压计
裂缝计
地质灾害监测目的:预警+防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平台
系统技术特点
地质灾害断的三维高精度测量
测站间无需通视,窄带数据传输
量程大,参考站和监测点距离基本不受限制, 可进行大范围监测;大链接、低功耗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监测预警解决方案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监测预警解决方案我国地质和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时空差异大,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危害大,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随着自然演化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特别是近年来社会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和破坏程度不断增强,给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重大影响和破坏,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直接威胁。

因此,如何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提高城市公共安全防护能力,推动城市管理信息化进程,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

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与监测预警解决方案主要面对省、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以“4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测系统(TS)、专家系统(ES))为核心,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嵌入式技术、通信和多媒体技术,集地质灾害信息管理、危险评估、专业监测、群测群防、专家决策、预报预警、应急响应和指挥于一体,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和可视化,为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质量、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信息采集信息采集指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采集,包括监测终端、传感器、摄像头等,采用GPS、嵌入式软硬件、传感器、多媒体等技术,实现地表位移、深部位移、裂缝位移、雨量、水位、应力、渗压(地下水)以及视频的监测/监控功能,同时可人工的录入群测群防监测数据及巡查报告。

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指前端的监测设备与监测中心的通信网络,主要通过PSTN网络和移动通信网与监测中心通信。

信息处理信息处理包括区县级监测中心和省市级信息管理与监测预警平台(简称:管理平台)。

系统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每个区县设置监测中心,对本区县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专业监测、群测群防监测、视频监控,并将监测数据上传至省市级的管理平台。

管理平台也可通过视频监控系统访问区县级监测中心的视频服务器实时查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现场情况。

1 四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案例

1 四川—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案例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案例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案例中国移动四川公司 2010年 2010年9月1目 录1前言 前期开展项目简述 建设方案说明 项目合作模式 下一步推广建议22 3 45国家高度重视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明确提出了今后地质灾 害防治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内容:• 建立监测信息系统、预警预报系统、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系统; • 实施地灾防治科技专项工程: • 地灾调查与监测关键技术研究,重大地灾应急救灾关键技术研究,地 灾防治的标准体系研究以及滑坡泥石流治理试验研究; • 建立以3S技术、自动监测技术和数据远程传输为一体的地灾调查评 价和监测预报技术平台,建立完善的地灾防治标准体系; • 开发针对我国地灾发育特点的地灾防治方法和技术装备。

在2006年5月22日福建泉州举行的全国地质灾害群防群测现场会议上 ,会议要求各国土部门全面建设地灾专业监测网和群测群防体系,建 立监测信息系统、预警预报系统、远程会商和应急指挥系统,以加强 地质灾害的防治,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3中国移动四川公司打造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平台随着近年泥石流、山洪滑坡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政府对民生安全问题日 趋关注,作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国有企业,中国移动四川公司高度关注 “民生安全”,结合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的现实需求,积极利用自身优势资 源与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地质灾害防治建设战略合作关系,助力省内各地地质 灾害预警监测各项工作的开展。

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的目标: ■构筑一个平台,助力政府预警监测工作更加高效、便捷。

■树立一面旗帜,打造中西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信息化工作标杆。

■搭建一座桥梁,聚合中西部地质灾害预警监测信息产业链。

4我国地质灾害监测现状■专业监测: – 监测参数多,精度高,设备投资大,适用于三峡库区、西气东输、 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区。

目前主要还处于试验阶段。

■群测群防监测: – 人工巡视巡查,以定期巡测和汛期强化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中科院力学所科技成果——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技术介绍及特点1、工程需求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复杂恶劣的地质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由此导致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边坡地质灾害每年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大量的工程事故表明:采用经验判断、工程类比和简易分析等手段的传统边坡防治方法存在时效性差、准确性低等问题,已不适应边坡安全风险防控的要求。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技术框架2、解决方案为提高边坡安全风险防控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中科院围绕现场自动监测、实时在线分析和定期专家评判开展技术创新,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研发了集智能监测设备、云计算分析平台和岩土专家服务为一体的边坡安全风险防控应用解决方案,可大幅度提高边坡病害早发现、早评判、早预警和早治理的水平。

3、核心技术现场数据采集研发了以涡卷弹簧式位移计、深部岩土多物理量测量仪、结构空间形态测量仪为代表的现场自动化智能监测设备及无线数据传输设备,随时随地感知边坡所在场地的环境信息、监测对象自身的各种状态信息。

在线监测预警以边坡智能在线监测预警云平台为基础,基于工程施工和服务流程构建了病害边坡的标准化工作方式,提供实时监测、报警通知、诊断预判等功能,同时,配备先进的力学分析模型、算法、工具及业主专属服务门户,高效地完成病害边坡的监测、预警及风险评估业务。

专家诊断预判采用综合考虑边坡静态体质数据、动态体征数据与力学演化机理的GMD评估方法进行公路边坡预警分析,通过现场动态监测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比对分析,建立边坡体观测物理量和其内部破坏状态之间的定量化联系,科学评判在线分析结果,预测边坡体在外动力因素变化条件下的发展趋势,进一步提高分析决策的精准性。

应用领域国土、交通、水利、能源、市政领域技术成熟度及应用案例整套技术已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应用案例1、唐家山堰塞湖坝体变形应急监测预警工程(2008年)工程概况: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导致唐家山发生崩塌滑坡,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

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面对这一问题,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能够提前预警滑坡的发生,为灾害管理和防范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本文从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入手,分析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必要性,以及相应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滑坡;地质;灾害;前言: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在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必要性。

其通过提前预警及时干预、数据采集和分析、提高预警准确性与可靠性以及提高工作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展现出优势。

通过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可以更好地监测和预测滑坡地质灾害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潜在的损失。

此外,系统的自动化和远程化功能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力资源的消耗,节约成本。

因此,在滑坡地质灾害管理中,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应用对于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高管理能力和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的必要性和意义。

1.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概述智能监测预警系统是一种集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分析和预警功能于一体的系统。

它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数据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对特定领域或目标进行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预警,以及提供决策支持和风险管理。

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或监测设备对特定目标或环境进行数据采集。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温度、湿度、压力、振动、声音、光学等多种参数。

通过实时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技术,数据被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或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和分析模块是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人工智能技术和模式识别方法,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通过与历史数据的对比、模型建立和学习,系统可以识别异常和规律性的变化,并对可能的风险和异常事件进行预警[1]。

预警功能是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或潜在的风险,它会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和阈值,自动发出警报或提醒。

地灾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地灾监测预警系统方案

地灾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方案厦门四信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目录一、概述 (3)1.1 设计背景 (3)1.2 需求分析 (3)二、系统总体设计 (3)2.1系统组成 (4)1)数据采集系统 (4)3)数据传输系统 (4)4)数据处理系统 (4)5)监测预警系统 (4)7)其它辅助系统 (5)2.2系统拓扑图 (5)三、监测基本内容和方法 (6)3.1 监测内容 (6)3.2 监测方法 (7)3.3 监测周期 (7)3.4 监测频率 (7)四、地质灾害监测系统 (7)4.1自动雨量监测站 (7)4.2深部位移监测站 (9)4.3地表位移监测 (10)4.4地下水位监测 (11)4.5 地声传感器监测 (12)五、平台软件系统 (13)1、数据采集软件功能模块 (14)2、数据处理软件功能模块 (14)3、数据展示功能模块 (14)4、预警信息发布功能模块 (16)一、概述1.1 设计背景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受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地质条件复杂,构造活动频繁,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灾害隐患多、分布广,且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防范难度大。

特别是近年来受极端天气、地震、工程建设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1.2 需求分析随着现代化测绘仪器和技术的出现,地质灾害监测技术取得一些进步,但与这种设备配套的随机软件较少,且不太合乎我国的测量规范,实际使用非常不便,使得很多地质灾害监测单位依然采用人工操作、全站仪自动精密照准、人工记录、人工计算这种传统方式,外业观测完成后,内业整理数据往往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使得监测的数据不能够实时反映地质灾害的状态。

另外,地质灾害发生前,往往是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传统的变形监测不能实时获取监测目标状态,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不以保障。

在此背景下,需要建立一套集远程测量、远程数据自动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预测预报于一体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地质灾害监测自动化水平、实时获取监测目标状态能力、分析和预测预报效果。

地质灾害在线监测安全预警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地质灾害在线监测安全预警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2019
地质灾害在线监测安全预警 综合监管平台建设方案
目录
1
系统建设背景
2
系统建设目的
地质灾害在线监测安全预警综
3
合监管平台介绍
一、系统建设背景
我国是一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十 分 频繁和灾害损失极为严重的国家,尤其是中西部地区。 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室的数据, 2006年发生地质灾害102804起,其中滑坡占87%;2007 发 生25364起,其中滑坡占61%;2008年1-3月发生3106 起, 其中滑坡占67.42%。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约200 亿人民币,其造成的人员伤亡高达数百人。
3.9 系统供电问题(GNSS参考站供电)
220VAC市电 蓄电池充电器
胶体蓄电池
3.10、避雷系统
建立避雷地王,建设标准遵循以下标准: -直击雷地阻小于10Ω; -感应雷地阻小于4Ω 措施: -馈线避雷器; -单相电避雷器 -空气开关 -电源线地埋
3.10、避雷系统
防雷保护系统主要包括直击雷防护、电源线路防 雷保护、通讯线路防雷保护、接地系统。
3.2 系统组成
地质灾害在线监测 安全预警综合监管 平台
GPS形变监测子系统 内部位移监测子系统 地裂缝监测子系统 地下水位监测子系统 降雨量监测子系统
3.3 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设计原理:利用高精GPS结合渗压计(测滑坡体内部水 位 )、固定测斜仪(测滑坡体内部位移)、雨量计,裂缝计等 实 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点表面和内部位移状况,并传送到监控 中 心,一旦内外位移达到预警值,就会以声光报警,短信报警, 发E-mail报警的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及时处理。
3.8 系统通讯方式
PS100现场解算系统

地质灾害预警平台方案

地质灾害预警平台方案

地质灾害预警平台工作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2)1。

1项目背景 (2)1.2 研究进展 (2)1。

3 设计原则和目标 (3)1。

4 预警平台优势 (3)第二章数据类型及处理 (3)2。

1 传感器安装原则和目的 (3)2。

2 地表变形监测 (3)2.3 深部变形监测 (4)2.4 土壤水分监测 (4)2。

5 地下水水位、孔压监测 (5)2。

6 数据中心 (5)第三章预警平台 (5)3.1 预警平台基本介绍 (5)3。

2 预警平台层次一 (5)3。

1。

1 阀值预警 (5)3.1。

2 回归分析预警 (6)3。

2 预警平台层次二 (6)3。

2.1 模糊数学预警 (6)3.2.2 灰色理论预警 (6)3.2。

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警 (7)3。

3预警平台层次三 (7)3。

3.1 力学方法预警 (7)3。

3。

2 概率模型预警 (7)3。

3。

3 “3S”技术预警 (8)第四章总结 (8)参考文献 (9)第一章概述1.1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机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

由于我国所处的构造带交汇部位以及复杂的气候系统,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地质灾害种类多,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而且分布范围较广,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全.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矿山地质灾害和土地荒漠化等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840亿人民币之多,而且造成了大量的居民伤亡,由于地质环境的恶化而引发或加重的其他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估算.地质体是地质环境的主体,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均依附于这一载体。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质量较低的表现,它的频繁发生不仅仅显示了自然地质环境的脆弱性,而且还反映了人类工程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之间矛盾的激化。

地质灾害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个地区,随着人类活动规模与强度的增大,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干预地球表层的自然过程,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影响范围也越来越大。

地质灾害预警方案

地质灾害预警方案

地质灾害预警方案地质灾害是由地质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地面塌陷等。

为了有效应对地质灾害的发生,提前预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地质灾害预警的重要性、预警系统的构成和运作流程,并提出一种适用的地质灾害预警方案。

一、地质灾害预警的重要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常常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提前预警可以尽早发现灾害发生的迹象,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地质灾害的预警工作对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构成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包括地质灾害监测网络、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预警发布机构和预警接收端。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灾害监测网络:通过建立灾害监测点位,采集地震、地质形变、水位变化等数据。

监测网络应该覆盖预警区域的各个重要地点,以提供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实时处理和分析,识别出灾害发生的风险预警信号。

该系统应具备快速、准确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3. 预警发布机构:负责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结果,制定预警方案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发布机构应具备快速、准确传达预警信息的能力,确保信息能够有效地传达给受众。

4. 预警接收端:包括个人手机、电视、电台等多个渠道,以确保预警信息能够迅速传达给广大受众。

预警接收设备应具备高效、稳定的接收能力。

三、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运作流程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的运作流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监测与数据采集:地质灾害监测点位采集地震、地质形变、水位变化等数据,并传输给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地质灾害发生的风险。

若存在风险,进入下一步。

3. 预警发布:预警发布机构根据数据处理与分析系统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预警方案,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应包括地质灾害的种类、可能影响的区域、预计发生的时间等重要信息。

解决方案:智慧安监-使用手册v1.0

解决方案:智慧安监-使用手册v1.0

智慧安监销售手册1整体介绍1.1相关政策在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部门的实时动态监管能力、提高行政效率、规范执法行为、消除各种隐患、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事故,就必须尽快适应当前安全生产形势任务发展变化的需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力度,切实提高安全监管工作质量、效能和水平。

为此国务院和国家安监总局近期发布了《安监总规划〔2015〕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文件,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安监总规划〔2015〕6号文:为加快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实现安全监管监察系统安全生产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立项的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化工程,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研究制定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信息平台总体建设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4〕63号:监测预警。

围绕提高各类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重点发展监测预警类应急产品。

在自然灾害方面,发展地震、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水旱灾害、病虫草鼠害、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监测预警设备;在社会安全方面,发展城市安全、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等监测预警产品。

同时,发展突发事件预警发布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及设备等。

根据文件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预测预警等,逐步实现安全生产信息“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规律可循”,为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提供信息化支撑保障。

1.2什么是智慧安监平台?智慧安监平台利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宽带多媒体以及空间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实现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实时监测监控,及时准确的了解企业安全生产现状,消除安全生产事故潜在隐患;实现企业基本信息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应急救援指挥管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诚信体系管理、安全生产行政审批管理、安全生产在线教育、安全生产专业人才管理、职业卫生监督管理等安监局所有相关日常业务的在线信息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以及安全生产监管业务的移动化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移动执法管理,提高了执法数据入库的及时性和减少了执法数据的统计工作,规范现场执法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汇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汇总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汇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方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4)1.1 项目背景 (4)1.2 建设目标 (4)1.3 需求描述 (5)第二章总体架构 (6)2.1 系统架构 (6)2.2 预警发布 (7)2.2.1发布权限 (7)2.2.2预警发布内容 (7)2.2.3预警信息发布对象 (8)2.3 预警发布方式 (8)2.4 预警发布通信方案 (8)第三章详细实现 (9)3.1 概述 (9)3.2 系统架构 (9)3.3 水雨情监测系统 (11)3.3.1中心监控平台 (13)3.3.2前端采集设备 (14)3.4 无线预警广播系统 (17)3.4.1预警中心系统 (17)3.4.2预警终端 (18)3.4.3预警信息发布流程 (18)3.4.4预警组网方式 (19)3.4.5相关设备的准备及安装 (23)3.5 LED发布系统 (24)第四章总结 (27)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半干旱山区或高原冰川区。

这里的地形十分陡峭,泥沙、石块等堆积物较多,树木很少。

一旦暴雨来临或冰川解冻,大大小小的石块有了足够的水分,便会顺着斜坡滑动起来,形成泥石流。

而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丘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

据调查,全国所有的县级行政区中,有75%在山区,而这75%的山区县级行政区聚集了全国56%的人口。

由于山丘区居住的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分布广,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导致的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和复杂的地形地质因素等,每年汛期,随着暴雨或冰川融化,极易形成泥石流。

居住在山丘区的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将面临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的严重威胁,其中7400万人直接受到影响。

响水煤矿山体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技术

响水煤矿山体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技术

响水煤矿山体地质灾害实时在线监测技术
何林;姚宜斌;许超钤;何玉峰
【期刊名称】《能源与环保》
【年(卷),期】2024(46)4
【摘要】为掌握响水煤矿山体地质灾害的实时状态及变化情况,对滑坡体全要素数据进行实时监测,提出了一套基于MEMS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MEMS陀螺仪的山体地质灾害监测技术,介绍了关键技术原理,分析了监测误差的关键参数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制定了标定试验步骤,在工程案例中对结果进行了验证。

工程应用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温度误差改正,该系统测量精度可达0.2 mm,分辨率和灵敏性优于0.1 mm,长期稳定性可达0.2 mm,可准确判断山体地质灾害的隐伏滑面为地面下13.0 m处,计算该隐伏滑坡体的方量和下滑力,满足山体地质灾害全要素长期实时监测和预测预警的需要。

【总页数】6页(P20-25)
【作者】何林;姚宜斌;许超钤;何玉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测绘学院;贵州盘江煤电集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相关文献】
1.煤矿粉尘在线实时监测与监控技术的研究
2.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茂县叠溪镇山体滑坡为例
3.应用北斗高精度位移监测技术
打造在线变形监测预警平台——HTSG变形监测解决方案助力云南高原山区公路、桥梁远程无人值守实时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4.基于Flex Viewer框架的地质灾害在线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研究5.煤矿泵站实时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诊断系统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