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子关于幸福的思想

合集下载

探寻老子的幸福观

探寻老子的幸福观

探寻老子的幸福观高凯2500多年以来,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座思想的高峰,博大精深的《道德经》不知成就了多少有志于探究中华文化这一峰巅的攀岩者。

及至当代,随着老子的伟大被世界认识,“老学”逐渐成为一门国际显学,在这条大道上作长途跋涉的文化苦旅者仍是络绎不绝。

从古至今,“智者乐山”似乎是天下智者的必然选择。

在“东方巨人”老子《道德经》的千仞绝壁上,张政民无疑又是一位勇敢的攀登者。

近日,反复读罢张政民的《老子的幸福》,笔者犹如接受了一次天地间大智慧的洗礼,灵体舒畅而快乐。

从版权页上看,我拿到的这本《老子的幸福》已经是第三次印刷,足见其在读者心目中所达到的高度。

在这部20余万字的文化著述中,作者参照众家之校注,以当下人们最关切的幸福观为切入点,紧扣五千言的《道德经》原著八十一章,一步一步攀岩而上,引原文,配译文,注校释,最后凭借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诗性的精妙之笔,在深度、广度和高度上对贯穿老子思想中的“幸福经”方方面面逐一做了精彩的哲学解读。

作者娓娓而道,似信手拈来,却以拨云见日之势,使一部对于当代绝大部分人而言深奥玄妙的思想大著通俗易懂。

其治学之严谨,思路之缜密,心旨之独到,尽在一卷清风明月之中。

《老子的幸福》不但触摸到老子思想的精髓,还打通了其连接现实的经络。

什么是幸福,如何才能幸福,幸福在哪里,等等,这些当代人很难一一给出的答案被作者在几千年前一个圣人的头脑里发现并灵活应用。

关于老子的思想,人们以往只注重其治国理政的一面,而忽视其基本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内涵。

而《老子的幸福》一书在老子思想的研究上,应该是视觉独特、观点新颖,并有所开掘、发现和贡献。

在作者看来,“《道德经》既是智慧奇书,也是幸福全书。

”阅读《道德经》是快乐的,也是幸福。

老子的幸福观无处不在,作者的跟进也无所不至,而且在精准把握的同时,又不乏自己智慧的火花。

毫无疑问,对于后来的攀岩者,《道德经》的八十一章不是八十一级平缓的台阶,而是悬壁上八十一个坚实的支点或抓手。

老子思想对现代幸福观的启示

老子思想对现代幸福观的启示
第 28 卷 第6期 2011 年 11 月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Vol.28 No.6 Nov 2011
老子思想对现代幸福观的启示
欧文辉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 云南 昆明 650223 )
night,that guy?” 菖, 但是可以说 “ 这位同学, 请等一下 ” “ 那位 。 先生, 你的钱包掉了” (三 ) 第三人称的称谓语 (1 ) 英语的称谓语中, 代词的后面不能紧随称谓对象的姓 名, 也不能用表示地点或范围的词来代指被称谓者, 比如在介 绍自己的妻子时不能说成“This is the person in my home”菖 或者 “This is in my home” 菖, 而在汉语里可以, 比如 “这是我家 里的” (这是我的太太 ) 。 (2 ) 在英语中, 第三人称称谓对象的称谓方式不可以用省 略内部成员的范围词语代替, 不 能 说 成 : “This is school’ s idea.” 菖。 而在汉语中, 第三人称称谓对象的称谓方式可以用省 略内部成员的范围词语代替, 比如 “你家里 (指成员) 有什么建 议?” 或者 “这是我家里的。” (指妻子或丈夫 ) 三、 总结 由以上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谓语结构特征我们得出结论, 英汉两种语言的称谓语既有相同之处, 又有不同的地方。总体 看来,英语的称谓语注重称谓语在语言结构中的实际意义和 相互约束的关系,同时也受到了句中称谓语相关语序和传统 语言架构的影响,因此在语言结构上比较缜密,使用比较精 确; 而汉语的称谓语则更注重语言结构背后的语义传递, 而称 谓语本身受语言结构和本身语义的约束相对比较小,因此在 语言结构上对比较开放, 使用也相对自由。 (责任编辑: 宁沈生 )

老子的和谐思想

老子的和谐思想

老子的和谐思想“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的和谐思想是以他的道论为基础的。

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

1,道是和谐的老子认为,道是本原,道生万物,它包容一切,统摄一切,一切事物统一于道。

“万物负阴而抱阳”,“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两性的变化是有序的,所谓“阴阳相推”,就是指阴阳的有序变化。

道就是事物的和谐统一关系,道就是和谐,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

道是对万事万物的系统性、整体性的概括,而且是对万事万物发展过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

“无”和“有”都来自道,是道的不同角度的名称。

道是万物的本体和来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演化而来。

道不是物质性实体,也不是精神性实体,它是关系,是一切关系的总和,是总的和谐关系。

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

道作为本原,是混然一体的东西。

老子指出,“道之为物,惟恍惟忽”,“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

就是说,道无处不在,恍恍惚惚,在无形之中有事物的影象;在依稀隐约之中有具体的物质;在深远幽暗之中有真实的东西,•即阴阳的和谐关系。

总之是说,道在表面上是无序的,但实质上却是有序的,和谐的。

道是和谐的,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

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王弼解释上句说:“物以和为常,故知和则得常也”。

老子的话告诉我们,和谐是道的规律,认识了和谐就能够认识道的无形,道的玄妙,道的规律。

这是有智慧的表现。

道的运动是和谐的循环运动。

老子指出,“道者万物之奥”,就是说,道是万事万物运动的规律。

道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万物从道起源,又回归于道,“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复命曰常”,返回本性是事物发展的永恒规律。

老子指出,“反者道之动”,就是说,道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往复的运动的。

周而复始的循环圈本身就是一种和谐有序的结构。

再者,运动过程也是在阴阳的相互作用下进行的,因此是有序的,和谐的。

运动从起点开始,逐渐离开,越离越远,到了一定限度又反回来,回到出发点,由此构成一个环形结构。

心得体会:从《老子》看自己的幸福观(最新)

心得体会:从《老子》看自己的幸福观(最新)

心得体会:从《老子》看自己的幸福观(最新)选读《老子》,源于今年夏天陪家人去了两次X,在崂山脚下小住了两周,每天傍晚信步散心,总能目睹到立于云海之中的老子神像,心中总有种想了解道家老子的念头。

X崂山中的老子神像,坐落于面海环山的太清宫中,背依老君峰,是全国最大的海滨道观、最大的老子像。

明末顾炎武《崂山歌》有云“云是老子曾到此,后有济北赏石公”之句,也说明崂山与道祖老君的渊源由来已久。

《老子》中的幸福观个人感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尊重“道”,意味着尊重生命,表达出人类生活终极目的所必需的目标性和自足性;二是依据“德”,推论出人类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消解自我中心的立场、无私地守护生命本身所固有的创造性;三是合乎“道”“德”,生活蕴含着价值理想、生命活动、社会实践和宗教信仰等多重向度。

从整体上来看,《老子》的作者在其幸福观中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理论见解:人类生活不能仅以守护生命作为终极目的,而是应该消解自我中心意识、尊重每一个与自己共同在世的事物来实现其本性的卓越。

一、尊重“道”:幸福就是自然“幸福”是什么?幸福并非是指某种持久的感情状态,而是以成功的生活作为核心的内涵。

在我看来,“合于天道,顺乎自然”是幸福,“上善若水,知白守黑”是幸福,“祸福相依,遵守常道”是幸福。

合于天道,顺乎自然。

人依据于大地来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春夏寒暑交替,孕育万物。

大家都依道而行,顺其自然才能成其所以然。

上善若水,知白守黑。

水无形,却虚怀若谷,充满智慧,包容天地。

明知有力量,却不锋芒尽露;明知又便宜,却不小眼薄皮;明知可以摧枯拉朽,却选择平静简单。

祸福相依,遵守常道。

要获得幸福快乐的的生活,就应遵循天地间的常道,能成大器的,都是隐忍质朴、不张狂不卖弄的;有智慧的,都不会夸夸其谈。

面对难事,就像做简单的事情;面对大事,从做小事里求。

二、依据“德”:主动修身在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能自然而然地遵循天地之道,这就需要引导,需要教育,需要主动行为,因而也就需要进行“治人”,治人就是强调个人修养,要提升自我,修身修道。

012-道家幸福观-20200408

012-道家幸福观-20200408

4.1.2 自然主义社会观及理由
从前,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都城郊外停息下来, 鲁国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献酒,奏 ‘九韶’之乐使它高兴,用‘太牢’作为膳食。 海鸟竟眼花缭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 喝一杯酒,三天就死了。这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性 来养鸟,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按鸟的习性来 养鸟,就应该把鸟放回到深山老林,让它游戏于 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泽、啄食泥鳅和小鱼, 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 生活。
。因此,人的认知都有局限性。 作为人,对所经历的百年事情尚且不足以知晓清楚,
却谈论千年、万年的事情,无异于蜉蝣谈日月,实在是不 自量力。有人甚至确定不移地说:世界是无始无终的;有 人说,世界寿命是多少年,这些论断,都是武断,都是猜 测。
以人的智识,不可能完整地了解整个世界。 (水中的蜉蝣,水中的蛹,历冬至夏,由秋到春,整整蜕皮 二十次,才能拥有单薄的羽翼,而三年的蛰伏与隐忍,换来的, 却只是三个小时的生命 。)
4.1.2 自然主义社会观及理由
“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 靡(mi2),怒则分背相踶(di4)。马知已 此矣。夫加之以衡扼,齐之以月题, 而马知介倪()、闉(yin1)扼、鸷 曼、诡衔、窃辔。故马之知而态至盗 者,伯乐之罪也。”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 止不殆、可以长久!
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4.1 自然主义 道家哲学(老子、庄子)
1、幸福观 一切事物都有其天性。顺其天性发展尽其天年就是幸福。
2、主要观点 【自然观】人类应当遵循事物的天性生活,尊重自然,尊重
别的生物,尊重人的本性。 【社会观】主张“绝圣弃智”。认为社会不应该想当然地按
4.1.1 自然主义自然观及理由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
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

先秦诸子包括孔子、老子、墨子、孟子等思想家,他们对幸福的理解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追求幸福中的责任和义务。

孔子认为幸福来自于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的和谐。

他提出了“仁”作为实现幸福的关键,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仁德,个体
才能达到内心的和谐与满足。

孔子的幸福观强调了个体的责任感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老子则强调了个体的内在自然和谐状态。

他认为个人应该遵循自然的道,放弃功利的欲望,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

老子的幸福观强调了个体的自觉与自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墨子则关注社会公平与爱的实践。

他认为幸福来自于社会的公正和亲情的体现。

墨子的幸福观强调了个体的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关注。

孟子则强调了个体的道德努力和自我完善。

他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有通过道德修养与实践,个体才能获得幸福。

孟子的幸福观强调了人的自主性与努力。

综上所述,先秦诸子的幸福观都强调了个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性。

他们强调了个体在追求幸福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自我完善的努力。

这些幸福观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和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指导:福祸相依

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指导:福祸相依

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墨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古代先贤有很多关于幸福的言论,至今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或阐释。

读了上面五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任意一两句为基础,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向校文学社社刊《白帆》的"幸福大家谈"栏目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阅卷说明本次阅卷严格按照高考阅卷要求行。

阅卷前,老师们要认真领会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的2021年高考《语文试题评分参考》中的“作文评价整体要求”,特别是“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境与任务要求”的要求。

(一)题意的理解与评判1.命题意图: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侧重古为今用,鼓励学生创造性继承、创新性转化古人的思想财富。

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以真实可感、有意义的情境来驱动学生书面表达。

2.审题立意参考:(1)从任务类型看,这是一道语言类材料作文。

写作这篇作文,要注意规避三个误区:一是脱离语言材料的具体语境意,二是在曲解原意的基础上搞“创新”,三是漠视情境要求,泛泛而谈。

(2)五句话所包含的幸福观诠释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语出老子《道德经》,其所蕴含的对幸福的理解是:幸福与不幸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老子的思想总结50字左右

老子的思想总结50字左右

老子的思想总结50字左右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体系被称为“道家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老子的思想中,最核心的概念就是“道”,他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和规律,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本原则。

道是无形的、无名的,超越了一切概念和言语,它是宇宙的真理和至高无上的存在。

根据老子的思想,人应该追求与道的合一,通过“无为而治”的思想来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他主张要摒弃功利的心态,不要追求名利地位,而要以柔弱与无为的态度来对待事物。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有当人们追随自己内心的本真,追求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和安宁。

老子反对权力和强权,主张依靠自然的力量来实现和谐与和平。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成为了中国儒家、佛家、道家等各种思想流派的重要基础。

在政治上,老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影响了中国的政治观念和实践,成为中国政治文化中追求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的理论依据。

在人生观上,老子的思想倡导人应该通过自我修养和内在的力量来追求真正的幸福和成功,不被外部的诱惑和干扰所左右。

在道德观上,老子的思想提倡宽容、善良和智慧,呼吁人们关注自身的行为举止和内心的修养,以达到真正的道德境界。

然而,老子的思想也有一些局限性。

他的思想缺乏具体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较为抽象和模糊。

他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的论述较少,有时过于理想化,难以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应用。

此外,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个体的自我修养和追求,忽视了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的重要性,容易导致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倾向。

总体来说,老子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提出了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

尽管他的思想有一些局限性,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他的思想一直影响和激励着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老子:幸福就是自然,快乐就是简单

老子:幸福就是自然,快乐就是简单

合于天道,顺乎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老子认为,人应该过一种合于天道、顺乎自然的简单生活。

人在其中无祸无咎,安于平和舒泰(所谓“往而无害,安平泰”),这就是幸福。

而人心应该简单、单纯,所谓“虚其心”,其反面是“实其心”,权力、金钱、美色充满心中,终日心事重重,劳苦愁烦。

显然,“虚其心”要快乐得多!上善若水,知白守黑水的力量看起来柔弱,但是山洪暴发的时候,洪水摧枯拉朽的威力惊人。

水滴石穿,柔能克刚。

火看似凶猛,被它烧伤的人却很少;水看似柔弱,溺死其中的人却很多。

水无形,却虚怀若谷,包容天地;火刚烈,却锋芒尽露,过早夭折。

所以老子说“上善若水”。

水告诉我们的生活智慧就是明明具有巨大力量,却以柔弱的面目显示出来,用老子的话说就是“知白守黑”。

明知有风头,却不去抢,明知有便宜,却不去占。

只想占便宜的,吃的都是大亏。

明知有飞黄腾达的可能,却守着平实简单的日子,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祸福相依,遵循常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没有绝对的好和坏。

正与反相辅相成,互相包含,互相转化,天地万物就是这么永恒变化着的。

因此,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呈现相反的状态。

比如,最紧张的气氛反倒是大寂静,“于无声处听惊雷”;最高明的进攻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最智慧的言说是拈花一笑……而人们要获得幸福快乐的的生活,就应遵循天地间的常道。

这“常道”就是上面说的上善若水、知白守黑,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失去幸福。

所以,能成大器的,都是隐忍质朴、不张狂不卖弄的;有智慧的,都不会夸夸其谈。

面对难事,就像做简单的事情;面对大事,从做小事里求。

少思寡欲,知足知止“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总结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总结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总结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流派之一,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具有重要地位。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以及身心合一、无为而治的理念。

下面是对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的1000字总结。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以其独特的见解和深刻的哲学洞察力,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老子认为宇宙是一个由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包含着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以及身体与心灵之间的关系。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强调了保持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实现社会繁荣与个人幸福的关键。

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中,他认为真实的宇宙是由相互依赖的对立力量构成的。

这种对立力量的体现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例如太阳和月亮的阴阳对立、植物的生长与凋落、水的流动与静止等等。

同时,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着相互对立的因素,例如君主与臣民、父母与子女、上下对立等。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指出,这些对立的力量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相依存的,只有在相互的合作与调和中才能维持和谐的秩序。

在自然界中,太阳与月亮的和谐关系维持了昼夜的交替与四季的更迭;在人类社会中,上下级、君臣、父母子女之间的和谐关系才能带来社会秩序与稳定。

总的来说,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对立统一是宇宙的基本法则,而和谐统一则是对立的必要条件。

他通过观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提出了一种保持和谐统一的方法,即身心合一、无为而治。

在老子看来,人应该追求身心的和谐,使自己的意识、情感和行为保持一致。

只有这样,人才能力求调和与平衡,从而达到身心的和谐状态。

同时,老子还主张无为而治,即反对人为的干预与过度控制。

他认为在自然界中,一切都能随着自然规律而运行,人类社会也应该尽量减少人为的干预,让事物按照自然的规律发展。

这种无为而治的理念体现了老子对人类社会的深邃思考与理性思维。

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于今天的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往往追求功利主义和物质利益,忽视了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先秦道家幸福观

先秦道家幸福观

先秦道家的幸福观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1-332-02摘要幸福是每一个人都渴望的美好人生理想,古今中外的许多圣贤学者都把幸福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是针对先秦道家的幸福观进行探讨。

关键词先秦道家幸福观老子和庄子生活的时代,残酷黑暗,人们之间勾心斗角,到处充满着是非邪恶,他们无力奋起反抗,但又不愿意与坏人同流合污,只好采取了与世沉浮的态度,去逃避矛盾和挫折,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以便保全性命于乱世之中。

因此,他们主张的是一种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返朴归真的自然论幸福观,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分析先秦道家的幸福观,即物质层面、精神层面、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

一、先秦道家幸福观的物质层面先秦道家并不以物质利益的满足为快乐,他们十分重视对物质欲望的控制。

《老子十九章》中有充分的说明“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意思是说,缤纷的色彩使人的眼睛昏花,变幻的声音使人的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的口味败坏,驰骋打猎令人的心意狂荡,珍奇财宝令人的行为不轨。

倘若人们太重视物质欲望的享受,就会使自己的眼睛昏花、耳朵发聋、口味败坏、心意狂荡、行为不轨。

老子十分重视生命,建议人们不要过分的追求名利。

《老子》二十五章记载:“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在整个宇宙过程中,道、天、地和人这四者都可以称之为“大”,而四者之中人就居其中之一,所以说,人的生命是伟大的,追求名利是为了人的生命,如果为了追求名利而丧失生,那岂不是舍本逐末了?他还认为外物是不真实的,也是不确定的,为外物而“守”而“骄”对人的自身是有害的。

《老子》九章中有详细的说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我们由此可见,先秦道家对物质欲望的享受所持的是一种否定的态度,不赞同人们物质欲望的过度享受。

二、先秦道家幸福观的精神层面先秦道家的精神层面是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他们认为自由是幸福快乐的基本前提。

老子论幸福

老子论幸福

老子论幸福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性感受。

老子没有使用“幸福”的概念,但他认为,有一种合于天道、顺乎自然的生活,人在其中无祸无咎,安于平和舒泰(所谓“往而无害,安平泰”),这就是幸福。

遵循常道平和舒坦根据道统万物的理念,人们要获得平和舒泰的生活,就应遵循天地间的常道。

“无遗身殃,是谓袭常。

”不愿招致祸殃,就要因循常道。

相反,“不知常,妄作,凶。

”不识常道而任意妄为,自会引来凶险,失去幸福。

欲望是幸福的天敌在生活中,人们把欲望的满足视为幸福的获得,老子则看到了事情的反面,认定欲望是幸福的天敌。

因为奢欲贪得销蚀了人的满足感,使“欲望的满足”永难实现,从而使幸福沦为水中之月;同时,“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奢欲贪得促使人背离天道,没有满足,恣意妄为,人生灾祸大多由此而起。

正是欲望破坏了平和舒泰的生活,哪儿还能带来幸福?纵容欲望会失去幸福从表象上看,人是为了幸福才追求欲望,然而,天道运行与事物表象正好相反,人纵容了欲望,却从根本上失去了幸福,这是人类的误区和不幸。

古典小说《金瓶梅》中的男女主人公心性机敏,大都生活富足,遗憾的是他们作了欲望的奴隶,欲望控身不自由,是欲望毁灭了他们的生命和幸福,使他们沦落成一个个可怜的人儿。

当代社会的腐败案例,从来没有生计困窘的成因,无一不是贪欲在驱使,贪欲使人坠入身心受控、没有幸福的无底洞。

生活的逻辑一再告诉人们:欲望的确是幸福的天敌。

以“无欲”来获取幸福欲望之门并不能通往幸福,老子主张从欲望的反面入手,以“无欲”来获取幸福。

他要人们“无知无欲”“见素抱朴”,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

”生活中剔除欲望,时时感受到满足,这才是真正而长久的幸福。

自然,多彩的生活对欲望生成难免有刺激作用,比如“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但老子认为,人应该自觉地抑制欲望,“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以便在朴素的生活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由《道德经》探析老子幸福观及启示

由《道德经》探析老子幸福观及启示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Energ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第3期(总X0期)2020年9月No.3 (Sum.80)Sep.2020由《道德经》探析老子幸福观及启示李阎"(1.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2.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063000)摘要:由《道德经》可以透视老子幸福观基本思想。

老子认为幸福的内涵是“知足常足”,实现途径 是“道常无为”,“福祸倚伏”是基本状态,“致虚守静”通达幸福境界。

老子幸福观启示我们通过“不 妄分别,知足常足”找到人生幸福的支点,作到“顺乎自然,为所当为”获取幸福的智慧,要懂得“化 繁为简,返璞归真”,把握衡量幸福的“尺子”。

关键词:老子;《道德经》;幸福观;人生中图分类号:B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20)03-037-03Laozi's View of Happiness and Its Enlightenment from Dao De JingLi Yan(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071002,China; Tangshan Normal Universi 切 Tangshan 063000,China )Abstract: From Dao De Jing, we can see the basic thought of Laozi's happiness view. Laozi thought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happiness is "contentment". The way to achieve happiness is "Inaction". "Blessingand disaster" is the basic state. "Keep calm" is to achieve happiness. Laozi's view of happiness enlightens us to find the fulcrum of life happiness, to have the wisdom of happiness, to have the standard of measuring happiness.Key words: Lao Zi; Dao De Jing; concept of happiness; life鲁迅先生认为,老子的《道德经》能够揭示人生 真谛。

老子道家思想人生的真谛

老子道家思想人生的真谛

老子道家思想人生的真谛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道德经》中阐述了他的思想,为人们探索生命的真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老子的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生的重要观点。

本文将对老子的道家思想以及其在人生中的真谛进行探讨。

一、无为而治老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无为而治”。

他认为,宇宙中存在一种无形无体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越个体的意志,是自然的运行规律。

人们应当顺应这种力量,无所作为,以达到和谐的状态。

在人生中,我们常常过度追求功名利禄,努力争取物质上的成就。

然而,这种追求常常使我们感到疲惫和焦虑,并使我们远离真正的幸福。

如果我们能够顺应自然的规律,无为而治,我们将能够获得内心的平和和宁静。

二、顺应自然在老子的思想中,与“无为而治”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顺应自然”。

老子认为,自然是一个完美的整体,它始终遵循自己的规律而运行。

人类应当顺应自然,与它和谐共处。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和挑战。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需要保持内心的平衡,顺应自然的规律。

只有当我们与自身和谐相处,与他人和谐相处,并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才能够找到人生的真谛。

三、返璞归真老子强调通过“返璞归真”来实现人生的真谛。

他认为,人类在追求物质上的成就时常常陷入虚幻的追逐中,远离了自己的本性。

人应当回归到最初的状态,摒弃一切繁琐的欲望和执念,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只有当我们返璞归真,发现自己的内在本性时,我们才能够领悟人生的真谛。

四、无我与道老子的思想中还包含着“无我”和“道”的观念。

他认为,人应当超越个人的欲望和私心,追求无我境界。

只有当我们能够超越我们自己的小我,并追求与宇宙的合一,我们才能与道相融合,领悟生命的真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放下执着,保持谦卑的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并与自然和谐共存。

五、虚无与真实在老子的思想中,虚无与真实是相互关联的。

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的,没有永恒的存在。

老子眼中的幸福

老子眼中的幸福

老子眼中的幸福作者:大路来源:《醒狮国学》2017年第07期分章的利弊老子的原文是不分章的,我们看到的马王堆帛书本就是不分章的,这与历史记载是符合的。

我们看,司马迁《史记》里面的记载就是这样的。

老子看见周的衰败已经无可挽回了,于是选择离开,到了关口,关令尹高兴地说:“您要隐居了,勉强为我写本书吧!”于是老子就写了一本书,分上下两篇,主旨是关于道德的,有五千多字,随后就离开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后来怎么样。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见周之衰,乃遂去。

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

”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只说了他著书上下两篇,没有说著书八十一章。

把《老子》分章是西汉以后的事,九九八十一,一看就有道教的色彩。

这样一分,一方面方便了学习,但另一方面,有些地方却也因此割裂了文义,这第二十章就是这种情况。

为了探讨第二十章,我们得把十九、二十这两章合起来看一下: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忠臣。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

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若昏。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通行本里第二十章就是从“绝学无忧”开始的。

这时,我们可以想一下。

咱们中国人的写作习惯,往往是总分总,第一句是要开宗明义的,那么“绝学无忧”一句要统领下面的几句,但怎么解释也统领不了。

所以历代学者众说纷纭,但难免强词夺理,怎么也说不通。

这就是时代的局限,那时候没有马王堆的帛书可看,无法揣测老子的原貌。

此前有很多学者认为这句应该属于前面一章,当只分篇不分章的帛书《老子》出现后,一些学者就可以大胆地说,“绝学无忧”应该属于上一章。

道德经对于个人幸福的思索

道德经对于个人幸福的思索

道德经对于个人幸福的思索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经典之一,被广泛认为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这本经典中,老子以简洁而深邃的语言,探讨了人类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的意义。

作为一个资深学者,我对道德经对于个人幸福的思索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这篇研究心得中,我将分享我对于道德经的理解和对个人幸福的思考。

首先,道德经强调了“无为而治”的理念。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求功利和成就,努力追逐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过度追求外在的成功和物质的满足,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相反,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功利心,顺应自然的规律,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只有在内心的宁静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个人幸福的滋味。

其次,道德经强调了“无欲则刚”的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欲望所驱使,追求无尽的欲望满足。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欲望的无限扩张只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追逐和焦虑之中。

相反,我们应该学会控制欲望,保持内心的坚定和刚强。

只有在欲望的控制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幸福的境界。

此外,道德经还强调了“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为了个人的利益和欲望而不择手段。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只有在无为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无所不为。

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我们应该放下私欲和功利心,顺应自然的规律,按照道德的准则去行动。

只有在无为而无不为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幸福的目标。

最后,道德经还强调了“以柔克刚”的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追求力量和权力,试图通过强硬的手段去达到个人的目标。

然而,道德经告诉我们,力量和权力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

相反,我们应该学会以柔克刚,通过温和、柔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只有在以柔克刚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幸福的境界。

通过对道德经的研究和个人幸福的思考,我深刻认识到个人幸福并不仅仅来自于物质的满足和外在的成功。

相反,个人幸福更多地源于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以及对道德的追求和实践。

只有通过放下功利心、控制欲望、无为而无不为、以柔克刚的方式去生活,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幸福的目标。

论老子关于幸福的思想

论老子关于幸福的思想

收稿日期:2008206205 修回日期:2008207230 作者简介:万师(1965—),男,哲学硕士,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哲学讲师。

论老子关于幸福的思想万 师(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马鞍山 243011)摘 要: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幸福的阐释,不是从伦理层面进行的,而是从生存方面展开的。

老子的幸福思想不仅仅是表述祸福的相互转化,而是致力于社会和谐的哲学思考,它对我们今天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老子;思想;幸福中图分类号:B 223.1;B 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05X (2008)0320020205 面对春秋时期危机四伏的东周政权,如何挽救它,并制止诸侯国的纷争,使之重新走上中兴之路,这的确是当时政治家们努力思考的社会问题。

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根据现实情况,针对性地从伦理或政治层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企图消除社会危机,恢复周朝的统治秩序。

老子从“民本”的角度出发,观察社会,关注民生,认真反思社会存在的问题,他不是简单地提出一套与国家治理相结合的方案,而是以“道”为契机,整合深厚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资源,归纳并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运用“正言若反”的原则,科学地揭示社会中存在的复杂现象,引导人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寻引起社会纷乱的主要根源,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起到解决社会危机的政治目的。

老子在“道”的通照下的主动思考,都是“道”的内涵的逻辑发展,他的这些合理反思也是以智慧的语言总结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成果,围绕“道”所作出的考量,在以不违背“道”的前提下加以展开的。

也就是说,老子的幸福思想是他的“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道”的立场去阐释治理国家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民众能够远离战争动乱,过上幸福生活。

因此,笔者认为,老子的幸福思想就是他以“道”为基准,积极探求的内容之一,也是老子始终执着追求的理想因子,这种追求贯穿于老子对“道”探求过程的始终。

《老子》的幸福观与“玄德”思想:万事不能过度

《老子》的幸福观与“玄德”思想:万事不能过度

《老子》的幸福观与“玄德”思想:万事不能过度
幸福源自何处,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这是所有哲学都要追问的问题。

道家也不例外。

《老子》虽然没有“幸福”二字,但老子无疑是关注这个问题的。

关于《老子》的幸福观,一般的理解多把重点放在“知足”上,即万事不能过度,过一种有节制的生活是幸福的保障。

笔者不反对这种幸福观,但这基本上是一种人生教训,即便儒家等其他学派也是如此。

而且这种幸福观基本上落在个人层面,无论帝王还是百姓,均是如此。

实际上老子还有更为本质的、更大视野的幸福观,即老子从哲学理论的高度,论证了人类整体意义上的、最大程度上的幸福何以可能的问题。

笔者认为这种幸福观与老子用“道”与“德”来体现的生成论有密切关系,而圣人的“玄德”是这种幸福观能够实现并得以保障的前提。

一、《老子》中背道者之快乐与得道者之痛苦
在今本《老子》(王弼本)中第二十章有这样一段话:
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

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老子的幸福观

老子的幸福观

中国经典文化赏析论文感悟老子的幸福观人人都要追求幸福,但怎样才是真正的幸福却很少有人知晓。

常人认为追求幸福就是追求享乐,幸福的大小与物质的多寡成正比。

并且享乐的方式要不断的推陈出新。

于是,同是一衣,却要有个锦绣织缎服制威仪;同是一食,却要做出煎炒烹炸,海味山珍;同是一住,却要分别宫阙园苑,亭台楼阁;但试问,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我想明智之士当不会有本末倒置的愚行吧!其实这些追逐不仅徒务纷扰,而且全是与幸福的真意背道而驰。

须知真正的幸福乃是持久的安泰宁怡而非一时的愉快刺激。

先就占有的物质的量来说,一般人往往以为占有愈多便愈快乐,殊不知“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多了并没有用。

不仅无用还会有害。

为什么呢?须知天下事,原有些是:……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而就“人”来讲,对一些事物也正如老子所说: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难道一切的享用不正是这样吗?譬如食肉,在三月不知肉味时,突然看见了肉,那还得了!但如果让你连吃几顿,你能受得了吗?又如饮水,在沙漠里遇见了水源,那就是延命之汤,可喝过几碗后再叫你喝时,试问感觉会如何?不仅快感全无,还会痛苦不堪。

再说享乐的花样翻新。

在变化的开始,当然可以增加新颖之感而生愉快。

但变化的念头一起变不会在停止,要无尽的追求下去。

稍一延续,便将觉其陈旧,需要再有新花样出来,借以产生新刺激。

这样愈演愈烈,将使人疲于应对,感觉麻木,就不会领会愉快的感觉了。

就若老子所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第十二章)真是如此啊。

就如我们在街头看人穿衣,便觉得布料很好看。

可进了商店买衣时,五彩缤纷、各料杂陈,就不知该选什么好了。

这是人人都有过的经验啊。

再由于人们喜新厌旧,追求刺激于是打破生理要求的藩篱,而别创许多新异的要求,使得内心向往趋鹜,心神便不再保持宁静。

甚至还要张皇意乱纵恣不能自制。

老子说: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完整word版)《道德经》的幸福观初探

(完整word版)《道德经》的幸福观初探

《道德经》的幸福观初探*导读:幸福是我们人类恒古不变的追求,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科……幸福是我们人类恒古不变的追求,随着历史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尽管如此,人们追求幸福的目标却始终如一。

尤其是在当下,我们正处于重要的社会转型期,一方面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我们的经济迅速膨胀,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但同时也出现了大量的社会问题。

比如贫富差距,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就业问题、医疗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精神家园之安顿等问题。

这些问题无不和我们的幸福相关。

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实现幸福?我们试图从中国古代的哲学经典《道德经》中寻找答案。

《道德经》是中国先秦时期的经典著作,相传是有周守藏史老子所做,它对我国乃至世界的影响深远。

其中有很多地方谈到幸福的内容。

研究老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解答上面的问题有很大的意义。

早前学术界对道家道教的幸福观有不少影响颇大的成果,比如南京大学哲学系孙亦平教授的《论道教幸福观的特点及现代意义》,香港中文大学刘笑敢教授的《庄子之苦乐观及其现代启示》。

本文拟以老子的《道德经》为研究对象,探讨老子的幸福观,以求教于方家。

什么是幸福?幸福在英文中是happiness,但Luo Lu等人的研究报告认为,中文中没有相当于happiness 的字,比较接近的是福或福气。

在中国人看来,长寿、成功、健康、平安、德性、善终都是最高的价值。

因此,根据中国的民俗学,幸福(happiness) 的概念大致包括财产富足、身体健康、道德高尚而宁静平安的生活,以及死而无忧的结局。

福字在甲骨文中是,它是和祭祀活动相关的,像双手捧酒樽往祭桌上进奉酒食之状,以求降福,引申为指神灵所降赐的福气。

事实上,福最开始表达的是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当我们的祖先经过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以后,就通过这种祭祀的形式表达对上天以及自然界诸神的感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8206205 修回日期:2008207230 作者简介:万师(1965—),男,哲学硕士,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哲学讲师。

论老子关于幸福的思想万 师(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安徽马鞍山 243011)摘 要: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之一,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对幸福的阐释,不是从伦理层面进行的,而是从生存方面展开的。

老子的幸福思想不仅仅是表述祸福的相互转化,而是致力于社会和谐的哲学思考,它对我们今天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老子;思想;幸福中图分类号:B 223.1;B 8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05X (2008)0320020205 面对春秋时期危机四伏的东周政权,如何挽救它,并制止诸侯国的纷争,使之重新走上中兴之路,这的确是当时政治家们努力思考的社会问题。

当时一些有识之士根据现实情况,针对性地从伦理或政治层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方案,企图消除社会危机,恢复周朝的统治秩序。

老子从“民本”的角度出发,观察社会,关注民生,认真反思社会存在的问题,他不是简单地提出一套与国家治理相结合的方案,而是以“道”为契机,整合深厚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资源,归纳并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运用“正言若反”的原则,科学地揭示社会中存在的复杂现象,引导人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找寻引起社会纷乱的主要根源,探讨解决社会问题的根本方法,起到解决社会危机的政治目的。

老子在“道”的通照下的主动思考,都是“道”的内涵的逻辑发展,他的这些合理反思也是以智慧的语言总结了当时社会的发展成果,围绕“道”所作出的考量,在以不违背“道”的前提下加以展开的。

也就是说,老子的幸福思想是他的“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从“道”的立场去阐释治理国家的原则,其目的就是为了民众能够远离战争动乱,过上幸福生活。

因此,笔者认为,老子的幸福思想就是他以“道”为基准,积极探求的内容之一,也是老子始终执着追求的理想因子,这种追求贯穿于老子对“道”探求过程的始终。

本文试图就老子的幸福思想作初步的探讨。

一幸福是人类共同拥有的情感体验,我国先秦时期由于战争频繁,自然条件极其严酷,民众生存艰难。

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中,争夺有限的生活资源将高于个人的幸福追求,以暂时联合、思考社会危机取代了个人自由发展的空间。

因此,在这样思维习惯影响下,中国人对幸福的体验,自然带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倾向,将在个人追求中体现物质利益的要求,始终把生存问题作为对幸福追求的主要内容之一。

这样,即使在祭祀活动时,也以对神明的虔诚为手段,企图通过这一活动,达到追求的生存效益最大化的动机。

然而体验幸福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而中国古人体验幸福是一种客观的作为,把社会的生活质量的问题与幸福的感受相重叠,以社会统照幸福,或者通过社会的行为代替幸福的感受,以此来关怀社会,关注生活,审视人生,留意社会的发展。

这样的幸福就不是伦理层面的东西,而是政治或哲学层面上的范畴。

人们如此的思考、反思,就把政治因素融入到幸福的体验之中,那些融合在幸福的内涵中的东西,折射出时代的理想与追求,流露出当时的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憧憬、对未来的执着追求,反映了中国人卓越的智慧思想。

因此,中国人的幸福与快乐思想之中隐藏着对理想社会的执着追求,并没有将幸福的内容凸显出来。

幸福的伦理因素表现得不突出,它的社会价值的作用就影响巨大,成为衡量社会安定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追求幸福,向往和平安逸的生活,这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与强烈的理想祈求,并不是人们的短期行为,由于当时的社会危机与生存压力让人们无暇它顾,当时只有老子等极少数思想家关注着这个问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Journal of China U niversity of M ining &Technol ogy (Social Science )2008年9月题,就造成了人们理解上的失误,其实,可以从“福”(“幸福”一词是复词偏义,重点在“福”)的内涵演变略知一般。

表示一个人用双手捧着盛酒的器皿,放在祭桌上,这可能与祭祀有关;就其内涵而言,它最初是指祭祀用的酒肉,“郦姬以君命命申生曰:‘今夕君梦齐姜,必速祠而归福。

’申生许诺,乃祭于曲夭,归福于绛。

”[1]181《周礼・天官・膳夫》:“凡祭祀之致福者。

”贾公彦疏:“诸臣自祭家庙,祭讫,致胙肉于王,谓之致福。

”[2]就其反映的内容而言,“福”最初反映先民在取得了劳动的成果,克服了暂时的生存困难,为了感谢自然的恩赐,将自己的礼品奉献给自然的一种祭祀活动。

因此,这种活动是双赢互惠的行为,用丰收的果实供奉于祭桌之上,就会得到回报,即给谢祭者赐福。

《说文》云:“福,佑也。

”幸福就是“帝”、“天”对谢祭者的保护与庇佑。

“福,备也。

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谓之备。

言内尽于己,而外顺于道也。

”[3]所谓“福”即完备,也就是事事都顺利,对己能称心如意,对物能顺应事理。

“俾尔单厚,何福不除?……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

”[4]412-413只要人们诚实、不虚伪,神灵就会施与福分;这种恩赐,只担心时间不够用。

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幸福思想,来源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没有人们对当时生活的关注,就没有幸福思想的发展。

早期的幸福思想取决于“帝”、“天”的恩赐,它通过人们的虔诚之心表达出来。

这种追求幸福的权利,人人是平等的,它不会因为身份的不同、地位的悬殊、财产的不同而不同,讲求追求幸福的平等性,具有原始自发的朴素性因子。

所谓“五福”即“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5]83人们追求的幸福主要有:人身健康长寿,家庭殷实富裕,社会安乐平静,大家遵德礼让,人老能有善终。

孔颖达在《尚书正义》中强调:“谓人蒙福佑有五事也。

一曰寿,年得长也。

二曰富,家丰财货也。

三曰康宁,无疾病也。

四曰攸好德,性所好者美德也。

五曰考终命,成终长短之命,不横夭也。

”幸福就是表示人的长寿健康,安宁富贵,一切顺意,万事如意。

汉代思想家桓谭也认为“五福:寿、富、贵、安乐、子孙众多。

”[6]从《尚书》与《新论》的“五福”内容来看,“寿、富、安乐”是它们共同重视的东西,而且顺序也基本一致,这既表明了幸福由最初对丰收的期盼,转变到对财富的追求,这在《诗经》中也得到印证。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

”[4]780“降福穰穰,降福简简。

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4]788-789这些诗句表达了人们通过祭祀,实现了自己的追求。

虽然民众享受幸福只是主观上的愿望,却要通过客观的活动,才有可能得到;有时还会事与愿违,享受不到,这就取决于品德的力量,自然地流露出幸福享受受到伦理道德的强烈约束;由于道德的时代性比较突出,必然影响幸福的内涵,从而呈现时代差异。

然而,这种通过一定活动而祈求幸福的做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开始被君王所垄断,他们通过“绝天地通”的方式,剥夺了民众与“帝”、“天”的直接联系,同样,民众也就失去直接祈求幸福的权利,他们将“福”与“德”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人划分为“君子”与“小人”等不同层次,所谓“君子”是指他们自己,所谓的“小人”即士农工商等。

这样,“君子”成了“帝”、“天”与下层民众的中间环节,将原来的由“帝”、“天”到所有人,改变成由“帝”、“天”到“君子”再到“小人”的过程,他们就掌握了赐福的主动权,强迫下层民众服服贴贴地受他们摆布。

因此,“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

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之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

人用侧颇僻,民用僭忒。

”[5]80只有君王能够主持大型的祭祀活动,恩赐臣民以福禄;只有君王掌管国家的机构,对臣民进行奖惩;只有君王才有权利享用锦衣玉食。

如果臣民任意作福作威玉食,就会危及君王的利益,更为严重地是还会祸及国家,就会出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7]的危险局面。

这样,就必然导致人们对权力的争夺,加剧社会的动荡,就会处于混乱之中。

二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动荡最为激烈的时期之一,为了争夺土地、人民,诸侯国之间相互鏖战,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面对这种情况,老子从“道”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8]福倚靠在祸的旁边,祸隐伏在福的下面。

如果孤立地加以理解,只论祸福的相互转化,若综观老子的思想整体去研究,笔者认为,老子既精通历史,又了解实际,虽然有心解救当时的社会危机,但由于无法扭转当时的情势,只好曲折、隐晦地将自己的观点包含在“道”的体系中,正如黑格尔在其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辩证法一样,老子的思想具有深邃的内涵,他的这些思想既是对当时社122008年第3期 万 师:论老子关于幸福的思想 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也为后代的发展提供最好的借鉴,因此,就不能简单地把老子关于祸福关系的思想曲解成只讲两者之间的相互转化,而应该以此为立足点,去深入体会老子的思想的真正内涵,为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对于老子的祸福思想,韩非作了深入的阐释,他说:“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

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

得事理,则必成功;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

全寿富贵之谓福。

而福本于有祸。

故曰:‘祸兮,福之所倚。

’以成其功也。

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

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

而本于有福。

故:‘福兮,祸之所伏。

’”[9]104韩非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重新阐释了祸福关系,笔者认为,对韩非关于老子的祸福思想应该从三个方面加以解析。

11祸福取决于人的主观行为。

祸福本是事理中所蕴涵的因素,它与人们的客观行为联系不紧密,而在人们办事的过程中呈现出来。

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展现,其影响就隐含着祸与福的抉择,虽然人们的心理作用不同,对祸福的体验也不同,但会引起人们对其向善与为恶的心理变化,从而就导致了祸福的产生。

他从心理因素来分析产生祸福的原因,这在当时科学还不发达的情况下,虽然他的论述还存在不很科学的地方,但的确起到开创心理研究的先河。

21重新确定了“福”的内涵。

韩非认为,人的幸福就是全、寿、富、贵。

由于当时生存环境的恶劣,人们能够生存下去,这的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保全生命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头等大事。

如何保全自己,它受到当时社会普遍的关注。

只有生命的存在,才有机会去从事其他的事情,保护好自己是享受天伦之乐,享尽生命的天年的前提,人应该是寿终正寝,而不是天灾人祸而导致生命的夭折;同时,人们对没有疾病困挠的向往,这表明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下,科学又不发达,缺医少药是自然存在的,要想健康长寿,的确是一种奢想,长寿就被赋予幸福的理念之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