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学习材料资料
民族团结材料集合18篇
![民族团结材料集合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0f2846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62.png)
民族团结材料集合18篇1. 《中华民族团结万岁》: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由56个不同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我们共同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相互扶持、和睦相处。
民族团结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保护着我们的共同利益和幸福生活。
2. 《疫情无国界,团结就是力量》:当新冠疫情来袭时,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共同抗击疫情。
志愿者们放弃休假,冲锋在前;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守护我们的健康;普通百姓纷纷自觉配合,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能战胜疫情。
3. 《多民族共融,文化璀璨》: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瑰宝。
这些不同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为中华民族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4. 《共享繁荣,共创未来》: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都参与到国家建设和发展中。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
团结就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只有团结一心,才能共创辉煌未来。
5. 《守望相助,民族大家庭》:当一个民族的成员遇到困难时,其他民族会伸出援手来帮助他们。
这种守望相助的精神,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大家庭。
我们要始终保持这种团结互助的精神,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做出贡献。
6. 《兄弟情深,心手相连》:中华民族的兄弟情义是非常深厚的。
在困难时期,各个民族都会伸出友谊之手,共同战胜困难。
我们要珍惜这种深厚的情谊,坚定信心,共同奋斗,为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7. 《民族团结是祖国的里程碑》:中华民族的团结是祖国的一座里程碑。
无论是面对自然灾害还是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都相互支持,共同前行。
只有团结起来,我们才能战胜困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8. 《同舟共济,携手前行》:中华民族的船只正在向前驶去,我们都是这艘船上的乘客。
我们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前行。
只有团结合作,才能使这艘船驶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9. 《多样世界,包容和谐》:中华民族由多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文化。
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欣赏和尊重其他民族的差异,共同创造一个多样而和谐的世界。
民族团结研讨材料集合9篇
![民族团结研讨材料集合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fa9625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0.png)
民族团结研讨材料集合9篇1.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础,也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必要条件。
只有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支持、相互关心,才能建立和谐、平等的社会关系,共同推动国家的发展。
2. 民族团结的实践在中国,民族团结的实践需要我们广泛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民族交流和合作,共同维护国家的安定和和谐。
例如,多语种的职业教育培训,可以吸引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促进各民族之间更好的交流与合作。
3. 民族团结的基础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于平等、互享,要让民族之间没有优劣之分,血脉浓厚的同胞共同促进国家繁荣发展。
人与人之间不是种族,而是兄弟和姐妹,就是一个大家庭。
4. 民族团结的价值我们应当重视民族团结的价值。
民族团结可以增加国家的凝聚力,可以引领一个民族逐渐向前发展。
我们要坚持把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的社会价值观,以此激发社会的各种正能量,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5. 民族团结的策略要保持民族团结,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策略。
如增加文化交流的机会,加强国家解放决策的统一性,加强宣传教育,营造团结共济的良好氛围,让各个民族的交流与合作更加频繁和深入。
6. 民族团结的历史背景民族团结是长期历史和传统的积累,是经过千百年的风雨、考验而形成的共同信仰和价值观。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文化、语言、生活方式等的融合,使得每个民族又都继承了彼此的优秀文化传统,从而实现了更高层次的团结与和谐。
7. 民族团结的现状在现实生活中,民族团结也面临一些挑战。
社会经济格局的巨大变化、文化价值观的消解等因素,时常引发各种民族之间的争端。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和经济现实,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倡导和推广民族团结的理念和实践。
8. 民族团结的未来未来民族团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之道,就是加强各民族之间的深度互动,增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同时,也需要展现出具体实效性。
我们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积极、有益、创造性的实践,使得民族团结能够促进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民族团结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
![民族团结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840155e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e.png)
民族团结专题学习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民族团结的话题。
民族团结是我们国家的优良传统,也是我国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基石。
在这个方面,我深感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必须携手共进,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民族团结是我国的传统优势。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历史悠久。
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就是东西方民族交流的重要通道,各民族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互相借鉴、融合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这种传统优势不仅丰富了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今天的民族团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我认为民族团结是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们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奋斗和团结合作。
只有我们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团结一心,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走向繁荣富强之路。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再次,我想分享的是我个人在促进民族团结方面的体会。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我积极传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平等互助、和睦相处的态度。
我尊重各民族的习俗和风俗,尽力消除任何种族歧视和偏见。
此外,我还通过参加慈善活动,为受困的人群提供帮助,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地关心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我相信,这些微小的努力也能够在推动民族团结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最后,我愿与大家共同呼吁,让我们每个人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树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扩大世界观、人生观,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谢谢大家!。
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研讨材料6篇
![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研讨材料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e5264e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0d.png)
讨论,发音y&A可爱NTǎo.汉语词汇与表达,意义研究与讨论。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研讨材料的文章6篇,!2023年加强民族团结研讨材料篇1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统一、团结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其中,汉族占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其他五十五个民族人口较少,称为少数民族,比如满族、回族、傣族、苗族、壮族、土家族民族融合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的鲜明特征。
在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有四个主要的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清代。
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各民族都面临着为实现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共同任务和使命。
在长期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中,各个民族之间建立的患难与共的关系和深厚的友情,也意识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中央根据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状况,制定了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这项制度是从中国国情出发,体现了国家尊重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也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发展的原则。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稳步发展成就瞩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为了进一步改变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全国打响了脱贫攻坚战,二零二零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小康,一个民族也不能少!这句话表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共同繁荣,共享发展成果,才是真正的全面小康。
一部中国历史,就是一部民族团结、融合发展、共荣共存的历史。
在中国,各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中华民族是一个共同体。
而在美国,持续发酵的乔治弗洛伊德事件暴露出西方国家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
其实,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由来已久。
西方国家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一直推行暴力、血腥的殖民主义政策。
西方的殖民主义史是人类的一部黑历史。
殖民主义是西方种族歧视问题的根源所在。
在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一些西方国家,因为社会制度、贫富分化等原因,导致有色人种和少数族裔受到不公正待遇。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7ea1e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6.png)
“民族团结”知识学习资料1. 壮族2. 藏族3. 裕固族4. 彝族5. 瑶族6. 锡伯族7. 乌孜别克族8. 维吾尔族9. 佤族10. 土家族11. ___12. 塔塔尔族13. 塔吉克族14. 水族15. 畲族16. 撒拉族17. 羌族18. 普米族19. 怒族20. 纳西族21. 仫佬族22. 苗族23. 蒙古族24. 门巴族25. 毛南族26. 满族27. 珞巴族28. 僳僳族29. 黎族30. 拉祜族31. 柯尔克孜族32. 景颇族33. 京族34. 基诺族35. 回族36. 赫哲族37. 哈萨克族38. 哈尼族39. ___40. 高山族41. 鄂温克族42. 俄罗斯族43. 鄂伦春族44. 独龙族45. 东乡族46. 侗族47. 德昂族48. 傣族49. 达斡尔族50. 朝鲜族51. 布依族52. 布朗族53. 保安族54. 白族55. 阿昌族1.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2. 民族区域自治;3.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4.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 发展少数民族科教文卫等事业;6.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7.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惯;我们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是5000年来特别是秦汉以降的2000多年里,以华夏族——汉族为主体的证权与周边各族的政权在长期融合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经历了四个关键时期。
第一,是秦、汗的开创时期。
第二,是唐、宋的扩展期。
第三,是元、明、清的定型期。
第四,是鸦片战争以降的抗争期。
维护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一名青年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为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研究,更多地了解和掌握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我们要立足本职,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以实际行动营造良好氛围,形成强大合力,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在研究了解兄弟民族不同文化、风俗惯、宗教的基础上,我们要在尊重差异和包容多样中消除不应有的误解或偏见,在相互沟通和相互帮助中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友谊。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材料推荐14篇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材料推荐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fbae8b6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a.png)
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材料推荐14篇1. 某某,来自汉族,出生在贫困的农村家庭。
他在学习中表现优异,毕业后考上了大学,并在校期间担任了学生会主席。
他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展现出了民族团结的先进精神。
2. 某某,来自维吾尔族,是一名村委会干部。
他经常帮助身体虚弱和贫困的农民,同时积极参与社区公益活动。
他的行动展现了民族之间互相帮助和支持的精神。
3. 某某,来自藏族,是一名医生。
他在工作中积极帮助穷困患者,特别是来自不同民族的患者。
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并用自己的行动彰显了民族团结的先进精神。
4. 某某,来自壮族,是一名教师。
他在课堂上教导学生要互相尊重、团结合作,不分民族和壁垒。
他经常带领学生参观民族团结的地方,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团结的力量。
5. 某某,来自苗族,是一名企业家。
他在经商中积极融合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在营销中做出了各民族所喜爱的产品。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社会传达了民族和谐与融合的理念。
6. 某某,来自朝鲜族,是一名公安干部。
他积极与各民族邻居交流,通过社区巡逻和访问,详细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生活状况和安全问题。
他的严谨和细致让人感受到了他对于民族团结的负责精神。
7. 某某,来自布依族,是一名援疆干部。
他在新疆的工作中兢兢业业,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
他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断加强汉族和维吾尔族之间的联系。
他的榜样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8. 某某,来自蒙古族,是一名政协委员。
他经常参加各种民族交流活动,全力促进民族团结。
他的热情鼓舞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人,展现出了为民族团结奋斗的先进个人形象。
9. 某某,来自回族,是一名摄影师。
他用自己的摄影作品展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人文风情。
他的作品给人以深刻的启迪,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了解民族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10. 某某,来自彝族,是一名旅游接待员。
他在工作中把各种民族的客人看做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服务展现了民族之间的友好和融洽。
民族团结学习材料
![民族团结学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239b4c46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3.png)
民族团结学习材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需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促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这是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是每个人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
因此,每个人都应高举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促进者。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加强研究。
不仅少数民族需要研究,汉族也需要研究;不仅群众需要研究,干部也需要研究;不仅一般干部需要研究,领导干部也需要研究。
通过研究,我们可以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提高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同时,我们也应该坚定“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观念,真正懂得只有在祖国大家庭里,才有各个民族的兴盛和发展,才有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
除了加强研究,每个人也应该立足本职岗位,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每个人工作的岗位都是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舞台。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扎实的工作、无私的奉献、优异的成绩,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同时,我们也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在与其他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注意尊重兄弟民族的传统文化、风俗惯和宗教,多说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做到不说伤害民族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
只有人人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个个争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点点滴滴、涓涓细流,才能汇聚成涵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的浩荡潮流。
同时,我们也要坚持原则,不妥协、不动摇、不放弃,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是对社会主义法制、人民根本利益和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
民族团结材料十三篇
![民族团结材料十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78a82d4e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09.png)
民族团结材料十三篇1.题目: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内容:中华民族是一个众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了深厚的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不仅是我们实现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民族团结使得我们的国家充满活力,使得我们的文化底蕴更加丰富,使得我们的民族精神更加坚韧。
只有坚持民族团结,我们才能不断前进,不断发展。
2.题目:民族团结是多元文化的交融内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和交融造就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
民族团结就是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与包容。
只有通过民族团结,我们才能够共同推动文化的发展,让中华文化充满活力,也让各个民族的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3.题目:民族团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内容:民族团结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
在和谐的社会中,各个民族群体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相互融合,共同创造美好的生活。
只有保持民族团结,我们才能共同面对各种挑战,解决各种困难,并共同实现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4.题目: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内容:民族团结不仅给我们的文化和社会带来了福祉,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在经济发展中,各个民族共同合作、相互支持,构建起紧密的合作网络。
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实现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让每个民族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果。
5.题目:民族团结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关键内容:民族团结是传承优秀文化的关键所在。
只有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够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下去,保护我们的传统艺术和民族风俗。
这些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只有通过团结一心,我们才能共同守护、传承并发扬光大。
6.题目: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内容: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保证。
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是每个民族成员的共同梦想。
只有保持民族团结,我们才能够统筹全局,实现中国梦,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屹立起来。
民族团结材料集合18篇
![民族团结材料集合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c228db3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5.png)
民族团结材料集合18篇1.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我们就有着桃李之助,八贤之才等典型人物。
他们在国际关系中积极为中国争取利益,也在国内相互扶持,共同发展,形成了和谐共进的风气。
2.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些内乱、也曾遭受侵略,但是因为我们众志成城、团结抗敌,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光荣。
在今天,我们仍然需要坚持团结一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3. 抵制民族仇恨,促进民族团结。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树立起宽容的思想,不仅要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也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只有摒弃仇恨和歧视的思想,促进民族和谐,我们才能真正地实现民族团结。
4. 不分民族、不分地域、不分性别、不分年龄,每个人都应该为民族团结作出自己的贡献。
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邻里之间互相帮助等等,我们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爱国、团结的活动中来,用实际行动去维护民族团结。
5. 民族团结是中国梦的基础,有团结就有力量。
要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紧密团结,消除各种不良思想,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共同创造和谐美好的社会。
6. 只有像一个家一样,和谐、融洽、宽容,才能形成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我们应该摒弃个人主义思想,增强集体主义精神,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公民,从自己做起,从周围做起,积极为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7. 民族团结不是口号,更不是口号喊得越响越好,它需要大家从自身做起,实践行动。
我们可以多读书、多看电影、听音乐,去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增强自身的文化自信,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自己心中生根发芽。
8.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个特别的时刻,中华儿女都会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
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时刻,不仅表达自己的感情,也融入到其他民族的文化中去,实现真正的民族团结。
9. 民族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学会了解、理解、适应并融入不同的文化,促进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增强中国文化的包容性与创造性。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
![民族团结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a05cacb6137ee06eff91812.png)
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SG5标段民族团结学习资料(1)中国水电建设集团路桥工程有限公司治多经杂多至囊谦公路工程SG5标段项目部二〇一四年四月二十日民族团结学习资料(1)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
作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社会主义社会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团结为核心的,是以社会主义制度和祖国统一为基础的基本内涵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上,长期存在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对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造,从根本上废除了这一反动制度,开辟了民族平等团结的新纪元。
此外,中国共产党和政府还运用行政和法律等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民族团结的主要范围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最后就是中华民族的团结,各党派之间的团结。
如何使各民族共同发展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密切关系。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怎样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是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民族进步繁荣的必要条件。
中国的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有着内在的联系。
民族团结的原则要求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维护统一,反对一切破坏团结、分裂祖国的活动。
重要意义“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这首著名的《团结就是力量》,曾经擂响了各民族团结救亡、打败日本侵略者的铿锵战鼓,吹响了各民族团结建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激越号角,时至今日,仍然激励着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7a1f4c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e4.png)
民族团结资料简短一、引言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共处和互信,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团结的良好状态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国家的重要基石,对于社会和谐、国家统一具有重要意义。
1. 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是社会持续和平稳定的基础,能够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
2. 促进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能够增强经济的合作和发展,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
3. 强化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增强国家凝聚力。
三、民族团结的实践经验民族团结的建设需要经验总结和借鉴。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实践经验: ### 1. 平等与公正 - 打破民族歧视:消除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确保所有民族都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 实行公正法律:确保法律的公正执行,维护民族间的公平竞争环境,公正地解决民族间争议。
2. 促进交流与了解•丰富文化交流:鼓励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动和交流,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实施教育政策:加强多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提高各民族的教育水平和素质。
3. 加强经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民族在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益均衡发展。
•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加大对民族地区的经济援助和支持力度,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4. 构建法制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和法制机制,保障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法治化。
•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民族团结方面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和谐。
四、民族团结的挑战与应对民族团结建设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应对。
1. 文化差异: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可能导致误解和冲突,需要通过加强交流和教育来缩小差距。
2. 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相对滞后,需要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3. 民族宗教问题:宗教信仰有时会成为民族团结的障碍,需要加强宗教政策的引导和管理。
民族团结学习材料
![民族团结学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e5e799ad284ac850ad024229.png)
“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学习材料1.民族团结教育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应当牢固树立哪三个相互离不开的思想? 答: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2.民族团结教育是对公民进行以___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民族理论、掌握民族政策、普及民族团结常识、树立民族团结意识、履行维护民族团结义务、增强维护民族团结责任的教育?答:爱国主义教育。
3.新疆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影响新疆社会的主要危险是什么? 答:民族分裂主义。
4.什么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我国各项民族政策的基础?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什么是宗教极端主义?答: 宗教极端主义是在宗教的幌子下,通过对宗教歪曲和极端化的解释,煸动宗教狂热和极端思想主张,制造不同信教群体之间的仇视和斗争,强烈要求摧毁一切现存秩序和世俗国家,以建立神权政治为目的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体系。
6.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要旨是什么?答: 保护合法、制止非法、抵御渗透、打击犯罪.7.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答: 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利,使少数民族自己管理本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8.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政府结合国内实际情况采取的旨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制度.9.所谓“三股势力”,是指什么?答: 三股势力是指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暴力恐怖势力.10.党和国家根据国情制定的民族政策主要有哪些?答: (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策;(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3)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政策;(5)尊重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字的政策;(6)尊重少数民族习惯的政策;(7)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8)同少数民族上层爱国人士建立统一战线的政策;(9)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民主改革的政策。
民族团结学习材料
![民族团结学习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ab7c6c97e53a580216fcfe7d.png)
洱源三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学习宣传资料(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我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需要,是努力打牢我市广大群众树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活动的重大举措。
1 、什么是民族?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有广、狭两义。
广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内;或作为多民族国家内所有民族的总称(如中华民族);或作为一个地域内所有民族的统称(如美州民族、非洲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狭义的民族概念专指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
在中国,周代文献中就已出现“民”、“族”两字,并各具宗族范围内人们共同体的含义,但合成“民族”一词,并具有目前的含义,则始自1989年梁启超的《东籍月旦》一文,在西方,印欧语系各种文字的“民族”一词,一般导演于希腊文,ethnos,意即依靠历史、语言或种族的联系而被视作整体的人群;日本的明治维新后,借用汉语文的“民”、“族”两字翻译西方语言的Nation一词。
“民族”一词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转入中国,以后随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而普遍使用。
民族不同于种族。
种族也称人种,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形成的。
种族属于生物学范畴,而民族则属于历史范畴。
划分种族的标志是体质形态上的某些共同的遗传特征,一般是以肤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眼色、面容等生理特征为主要标志。
而民族则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为特征的,因此,生理特征不能作为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
民族也不同于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民族团结个人研讨材料范文(通用6篇)
![民族团结个人研讨材料范文(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cfcb67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f.png)
民族团结个人研讨材料范文(通用6篇)范文一: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个普通的公民,我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积极投身于促进各民族交流与合作的事业中。
首先,民族团结能够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升社会整体的发展水平。
相反,如果各民族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将会对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导致社会动荡。
因此,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根本保障。
其次,民族团结也是个人发展的重要支持。
我深信,只有和睦相处、互相理解才能激发每个人的无限潜能。
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能够让我们拓宽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
同时,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与共赢也为个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会。
最后,作为一个个人,我也在积极推动民族团结。
我参与了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各类民族交流活动,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历史传统,增进了对其他民族的认识和尊重。
我也通过自己的行动,鼓励身边的人关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积极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综上所述,民族团结对于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一个公民,我将继续致力于促进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范文二:民族团结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我国多民族国家的优良传统。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以自己积极的行动践行着。
首先,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
我国拥有56个民族,各民族人民生活在一起,团结互助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
只有保持团结和谐,才能使国家更加稳定,确保国家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
其次,民族团结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不同民族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激发创新和创造力,使我们的经济更加繁荣。
同时,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也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动力,推动我们的文化事业走向国际化。
最后,民族团结也是每个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
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抄报素材
![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抄报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3a2a958e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8.png)
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抄报素材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抄报素材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历史久远的文化,各有各的文字,风俗以及宗教信仰等。
虽然在历史上,民族之间发生过战争,但这只是历史,我坚信,民族之间心连心,志连志一切困难,都能击败! 下面就是有关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手抄报资料内容,欢迎大家阅读!民族团结一家亲手抄报素材1一、知识园地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融合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2、我国有56个民族,汉族人数最多,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其他55个民族仅占全国人口的8%,我们把他们统称为少数民族。
其中壮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人口较多。
3、西藏自然风光美丽,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许多没被人攀登过的冰山雪峰,还有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和独特的藏族文化。
4、吐蕃就是藏族的祖先,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和唐朝文成公主成亲,促进了吐蕃和中原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松赞干布还创制了吐蕃的文字和历法。
5、我国有5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
6、我国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习惯,各民族有不同的饮食特点,大家应该互相尊重。
7、蒙古族的马奶酒、奶茶、手扒肉、炸羊尾;藏族的糌粑、酥油茶;维吾尔族的烤羊肉串、手抓饭、烤全羊;苗族的酸鱼、酸肉;傣族的竹筒饭、菠萝饭;回族的粉汤、羊肉泡馍;朝鲜族的冷面都备受人们喜爱。
8、我国北方少数服装的特点:宽袍、长褂、靴子等。
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服装非常漂亮,妇女大多数穿裙子,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裙长的拖地,短的到膝。
傣族妇女穿花色筒裙,窄袖没有领子的大襟上衣多为浅色。
9、我国各民族的住房,由于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建筑材料以及生活习惯、劳动条件等不同,住房的形式多种多样,各具特色。
民族团结汇报材料【5篇】
![民族团结汇报材料【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f8d0b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f.png)
民族团结汇报材料【5篇】1. 当前时刻,民族团结是我们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石。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民族团结活动。
我们通过开展文艺交流演出、组织民族服饰展览和座谈会等形式,让不同民族的同胞们相互了解、交流友情,增进团结。
我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加民族交流和意识形态的一致性。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不仅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友爱互助,也推动了我们单位的发展。
2.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单位针对民族团结进行了积极的宣传工作。
我们编写了一系列的宣传材料,如海报、宣传单页和宣传片,宣传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我们单位积极开展的相关活动。
我们也通过组织座谈会、讲座等形式,向员工们普及了民族团结的知识,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凝聚力。
这些宣传工作在单位内部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反响,大家对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表达了对我们单位宣传工作的肯定和支持。
3. 我们单位注重提升员工的文化素质和意识形态的统一性,以促进民族团结。
我们开展了文化培训班,组织员工学习并表演各民族的传统舞蹈和音乐。
这不仅提高了员工们的文化艺术修养,也增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了解。
我们还组织了每月一次的员工聚餐活动,让不同民族的员工们能够品尝到彼此的特色美食,增进友谊。
这些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4. 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族团结,我们单位开展了多元化的文化交流活动。
我们举办了民族节日庆祝活动,邀请各民族的员工以及外来商贸团体参与。
通过民族舞蹈、音乐、手工艺品展览等活动形式,展示了各民族的独特文化和艺术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让员工们在工作之余能够放松身心,也为外来客商展示了我们单位民族团结的精神风貌,提升了我们单位的形象和声誉。
5. 在民族团结活动中,我们单位注重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我们积极邀请各民族的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来我们单位进行文化交流演出,展示他们的独特艺术和文化。
我们还组织了民族之间的传统技艺交流,让技艺娴熟的民族代表给我们员工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了我们单位内部的技术水平。
民族团结研讨发言材料【三篇】
![民族团结研讨发言材料【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b82f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ba.png)
民族团结研讨发言材料【三篇】篇一:民族团结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亲爱的同事们: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我们民族发展壮大的坚实基础。
当前社会发展中存在各种问题,作为团结奋斗的象征,民族团结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我认为,要增强民族团结,首先要加强爱国教育,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有坚定的爱国情怀,无论是富裕或贫穷,高学历或低学历,都必须热爱祖国,认同中华文化。
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加强爱国教育,提高广大民众的国家认同感。
其次,要维护民族团结,必须保证民族平等。
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传承、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拥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也是中国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必须要采取差异化政策,促进民族间的平等和谐发展。
最后,我们要加强文化交流和互学互鉴,保持文化多元性。
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伟大性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目光,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之一。
我们应该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尤其是国际间的教育交流,推动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深度交融。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前进的重要保证。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把民族团结的事业推向更高层次。
让我们共同呼唤民族团结,团结奋斗,共创繁荣富强的美好明天!谢谢大家。
篇二:民族团结研讨发言材料尊敬的主持人,各位专家和来宾:近些年,我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在国际舞台上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这中间,民族团结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如何保持甚至强化民族团结,营造一种和谐、统一的局面。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弘扬中华文化的发扬光大。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中华文化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们应该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下去,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加强国家认同感,并打造非常具有感染力的文化。
其次,我们要坚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推动文化交流对话。
随着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比以前更加紧密。
我们需要在文化领域加强交流和合作,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时候,要更加注重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推动民族交流。
民族团结 经验交流材料
![民族团结 经验交流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4ed63959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0.png)
民族团结经验交流材料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建立起和谐、亲密的关系,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精神和行动。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相互交融、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民族团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各民族始终保持团结一心、相互尊重、互相帮助的优良传统。
在历史上,各民族通过联姻、联盟等形式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交融,滋养了中华民族的丰富多样性,也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发展。
实现民族团结的关键是互相尊重。
民族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差异,需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
只有摒弃偏见、尊重并保护每个民族的权益,才能增进各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
同时,也需要关注和解决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通过教育,培养民族团结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保持和增进民族团结需要通过教育引导,让每个人从小学会尊重和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和习俗,培养包容和宽容的心态。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体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对其他民族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也要加强多民族交往的沟通和交流,让各民族的代表参与决策和管理,推动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民族团结不仅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每个民族的需要。
各民族之间应该相互依存,互相支持,共同发展。
只有形成共同认同和共同利益的目标,并共同努力去实现,才能确保每个民族都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潜力,实现共同繁荣。
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建设更加富强、美丽、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中国民族团结的成功案例。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民族团结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看到了不同民族之间互助合作、互利共赢的伟大实践。
在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等重大工程中,各民族共同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重要的是,在国家遇到困难的时候,各民族愿意携手并肩,共同抗击灾难,维护社会稳定,这些都是中国民族团结的成功范例。
民族团结研讨材料【十二篇】
![民族团结研讨材料【十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c8c21d57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4e.png)
民族团结研讨材料【十二篇】第一篇: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和谐、团结一致的关系。
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
只有不同民族间保持团结,国家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繁荣。
因此,民族团结是每个国家都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
第二篇:民族团结的实现方式实现民族团结有许多方法。
首先,政府应当制定并落实民族平等和互相尊重的政策。
其次,教育系统应该重视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传统,并加强多民族交流和交融。
此外,媒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该通过积极宣传民族团结和多元文化,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
第三篇:历史背景下的民族团结在历史上,许多国家都经历过民族团结的艰难时期。
在这些时期,国家的统一和团结常常受到挑战,民族冲突也频繁发生。
然而,只有在经历了这些磨难之后,人们才会意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为之努力。
第四篇:全球化对民族团结的挑战全球化使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和交流变得更加频繁和广泛。
这既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合作,也带来了许多挑战。
一些人担心全球化会导致本土文化的流失,从而影响民族团结。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促进民族团结的实现。
第五篇:宗教对民族团结的影响宗教信仰对于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团结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宗教信仰可以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与友爱。
然而,如果宗教信仰被滥用或误解,可能会引起民族冲突和分裂。
因此,我们需要平等、宽容地对待不同的宗教信仰,倡导宗教和谐与多元共存。
第六篇:教育对民族团结的作用教育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其他民族的尊重。
教育系统也应该提供平等的机会,让不同民族的学生相互交流和了解。
同时,教师也应该具备跨文化和多元化的认知,以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
第七篇:文化交流对民族团结的贡献文化交流是增进不同民族之间相互理解和团结的重要手段。
通过文化交流,不同民族之间可以学习和借鉴对方的文化,促进文化多元化和融合。
2023民族团结发声亮剑材料范文
![2023民族团结发声亮剑材料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c4455ef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58.png)
2023民族团结发声亮剑材料范文2023民族团结发声亮剑材料一:中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传统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形成了维护民族团结的传统。
无论是历史上的抗日战争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民族团结教育,都为全国各族人民树立了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共识。
材料二:中国民族团结面临的挑战然而,当前中国民族团结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一些分裂势力和极端思想试图破坏中国各民族的团结,制造民族矛盾。
此外,一些地区存在少数民族认同感不强、融入社会困难等问题,也对民族团结造成了一定影响。
材料三:2023年中国民族团结的目标2023年是中国建党一百年,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之年。
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中国各族人民应该共同努力,坚决维护国家的民族团结。
具体目标包括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高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意识,营造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社会环境。
材料四:加强民族团结的措施首先,加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使全体中国人民都有机会了解并参与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中来,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加强教育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意识。
从小学起,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教导孩子们要互相尊重、包容和合作,树立正确的民族价值观。
第三,加强民族地区的发展,解决其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通过加大投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民众生活水平,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第四,加强民族团结的宣传和宣讲工作。
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展示中国优秀的多民族文化成果和各民族共同的发展成就,宣扬民族团结的理念和价值观。
材料五:期望与展望2023年是中国建党一百年,是中国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刻。
我们希望全国各族人民能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民族团结发展道路,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展望未来,我们期待一个没有民族隔阂的中国,一个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的中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洱源三中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学习宣传资料(一)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和我省第三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的需要,是努力打牢我市广大群众树立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是推动我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活动的重大举措。
1 、什么是民族?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有广、狭两义。
广义的民族概念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甚至氏族、部落也可以包括在内;或作为多民族国家内所有民族的总称(如中华民族);或作为一个地域内所有民族的统称(如美州民族、非洲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狭义的民族概念专指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
在中国,周代文献中就已出现“民”、“族”两字,并各具宗族范围内人们共同体的含义,但合成“民族”一词,并具有目前的含义,则始自1989年梁启超的《东籍月旦》一文,在西方,印欧语系各种文字的“民族”一词,一般导演于希腊文,ethnos,意即依靠历史、语言或种族的联系而被视作整体的人群;日本的明治维新后,借用汉语文的“民”、“族”两字翻译西方语言的Nation一词。
“民族”一词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转入中国,以后随着中国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而普遍使用。
民族不同于种族。
种族也称人种,是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形成的。
种族属于生物学范畴,而民族则属于历史范畴。
划分种族的标志是体质形态上的某些共同的遗传特征,一般是以肤色、头发的形状和颜色、眼色、面容等生理特征为主要标志。
而民族则是以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为特征的,因此,生理特征不能作为识别民族的科学依据。
民族也不同于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家不一定要有共同语言,如多民族国家,而民族则必须有共同语言、除了阶级的共同因素之外,单一民族国家,在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方面,民族与国家基本上是一致的。
2 、什么是民族问题?现阶段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什么?指民族从形成、发展直到消亡之前的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民族和不同民族集团间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的各种矛盾。
民族问题是一个社会政治问题,属于一定的历史范畴。
它随着人们形成为不同的民族而发生,也将随着民族差别的消失而消失。
在我国各民族都已实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的今天,各民族间的关系都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六十年代,有人曾经提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的观点。
它在实际上是错误的(马恩列斯和毛泽东都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和全党工作中心的转移,经济建设成为我国时代的主题,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要求更快地发展经济文化的问题上。
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积极地帮助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生产力发展程度不平衡,尤其是民族地区与内地和沿海等汉族地区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并且由于种种原因,彼此间的差距还呈拉大的趋势。
这种状况的存在,尽管主要是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如果听任差距长期存在下去,势必会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因此,千方百计地增加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和帮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的自强自立观念和能力,加速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逐步缩小发展差距,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途径。
3 、什么是民族特点?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点。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尤其在社会形态更替时期,这种变化更为明显。
形成民族特点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内容,民族发展的历史等。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民族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充分照顾民族特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特点相结合。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民族纲领及其政策,必须根据民族特点,根据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制定。
忽视或夸大民族特点,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都会在实际工作中犯下错误。
只有正确认识民族特点,从民族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各民族的特点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
4 、什么是民族歧视?按照民族的成分划分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限制和侵犯民族的基本权利的现象。
它是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的不平等看待,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是由地主、资产阶级实行的民族压迫政策,特别是帝国主义压迫民族征服、掠夺、统治其他民族的行动引起的,而由压迫民族的统治阶级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纠纷、煸动民族仇恨、进行民族主义的欺骗宣传加以推动。
它主要表现在,压迫民族认为,本民族“文明”、“先进”,被压迫民族“野蛮”、“落后”,并对被压迫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持歧视态度,成为危害民族关系,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民族歧视成为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目前,世界上一些地区仍然存在着民族歧视,有的是公开的,法律规定的,有的是隐蔽的,实际上存在的。
民族歧视对各民族劳动人民携起手来,争取民族解放事业是十分有害的。
只有消灭剥削制度和民族压迫制度,才能逐步废除民族歧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
5 、什么是民族政策?民族政策是指国家和政党为调控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而采取的相关措施、规定等的总和。
从世界范围来看,民族政策的实质和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前者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发展政策;后者如种族隔离,种族歧视政策等。
从内容来看,有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之分,民族政策原则一般是指在民族工作的全局中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如我国实行的民族平等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等;具体的民族政策措施,通常是对涉及民族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做出的具体的规定,如我国对民族省区实行一些有别于一般省市的财经政策,对少数民族公民在生育、升学、就业和干部选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等等。
我们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实际上是有关少数民族的政策。
它是党和政府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其本质是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是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行为准则,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6 、我国民族政策的主要原则是什么?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我们党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具体的国情制定的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行动准则。
它的主要原则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1)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实质的根本体现,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总原则和总政策。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在我国,民族不论大小,不论社会发展程度如何,在一切权利上都是完全平等的,在承担义务上也是平等的。
不允许任何民族有任何特权,禁止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禁止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2)实施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是党和国家用来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国家基本的政治制度之一。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曾把它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词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实践证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我国的具体实际;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充分尊重、保障各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权利,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积极性,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问题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3)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
根据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体的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进步与繁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发展是各民族自身发展的基础,也是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基础。
因此,国家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如给予优惠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实施对口支援与合作等等,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
(4)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之一。
党和国家坚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根据民族工作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专业院校以及社会实践等多种渠道,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促进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强党的领导,做好民族工作,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和国家统一的有效途径,是使社会主义事业在各民族中扎根和取得胜利的可靠保障。
(5)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都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是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每个民族的语言文字都可以得到使用与发展。
国家提倡和鼓励在同一地方工作、生活的各族干部群众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文字。
(6)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中华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得干涉这种自由。
对于忽视民族特点,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关部门都制定了相应的措施予以约制。
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强制任何人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每个信教或者不信教的公民在政治上的地位都是平等的。
7 、我国的民族团结政策包含哪些内容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联系中的和睦、友好和互助、联合的关系。
它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我们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
它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含义:第一,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
党和政府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禁止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歧视行为。
第二,维护、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
从内容来看,民族团结包括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也包含着民族内部的团结。
就实质而言,民族团结是有特定内容的团结,主要是各民族中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团结。
第三,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必要前提。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56个民族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一关系,团结一致,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推进祖国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