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日月山》阅读训练及答案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c398055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9.png)
西藏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姚鼐在《登泰山记》中用“___________”一句写出群山雪后之态,接着又用“___________”一句写积雪的光彩,一句绘形,一句着色,形象生动。
(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告诉人们做事情只要竭尽全力,便可无怨无悔。
(3)面对疫情,白衣卫士集结出征,让人想到《无衣》中将士们修整铠甲兵器共赴前线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
, , , 。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①固有的传统会有增减直至发生变异②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融合的过程③承载着历史的惰性而又不随时俗俯仰④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⑤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⑥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A.③④②⑥⑤①B.⑤⑥④②③①C.⑤①②③⑥④D.③⑥⑤②①④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催试官考较戏作①(节选)苏轼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②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注]①此诗为熙宁五年,诗人任杭州通判监考贡举时作。
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这一年却延迟至八月十七日放榜。
②组练:指军队。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为催促试官考较而作,却从描写钱塘江大潮入手,构思别致新颖。
青海省玉树州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青海省玉树州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498a8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7.png)
青海省玉树州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马克思的文学评论中,人并非西方启蒙思想中观念的人,还是..现实的人。
[甲]在其所处的十九世纪资本主义时代,现实的人是被物化奴役的“个体人”,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具体人”,这正是马克思高度评价十九世纪英法现实主义小说成就的原因。
同时,一些批评与理论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黑格尔逻辑主义批评观的影响。
评论者认为,每个文学文本中的意义都潜藏着支配一切文本意义的“普遍规律”,而且这种“普遍规律”贯穿..在历史全过程中。
[乙]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阶级性、人民性等也因之成为文学评论的基本观念和普遍标准,在古代文学评论中就出现了“扬杜抑李”的现象。
[丙]而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我国评论界又风行..以审美意义取代意识形态的批评观念,认为审美才是文学艺术的个中三昧....,于是出现了“贬抑鲁迅,赞周作人”的怪现象。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还是B.贯穿C.风行D.个中三昧2.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A.甲B.乙C.丙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指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徽商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受到挫折之后,并非一蹶不振,从此便,而是义无反顾、百折不挠,不成功决不罢休。
徽商时时细心预测市场,观察市场动向,分析市场行情,审时度势,因此面对同行业的竞争,他们时时能走在同行业的前面,常常。
徽商由于“贾而好儒”,()当他们面对国难民困或旱荒水灾时,又会,将财富奉献给社会。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2348d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e.png)
湖南长沙市一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错刀梁重懋那块和田玉在懒龙的手上把玩了三年,终于,他选择了一个春雨绵绵的清晨开刀了。
一开刀,不得了,小刀剔玉,如玉女临浴,那个揉啊,那个搓啊,那个捻粉,那个挑刺,足足一年,终于把石头雕成了“牧童玉笛”。
懒龙是同行给的雅号。
作为雕玉艺人,他不把还没雕的玉叫玉,而是叫石头。
很多人都请他雕玉。
但他是最不轻易动刀的,不是没有好石,也不是别人给不起工钱,总之,他接了人家的石头,少则三五个月,多则三五年,有灵感了才动刀。
请懒龙雕玉的人都知道他的性子,要么不请他,请了就由着他。
若是不懂得他的脾气,催他或是三番五次跑到他的碧玉山庄里看,他会把石头拿出来退给你,“失敬!失敬!鄙人是一条懒虫,耽误不得贵人的时间!”懒龙雕玉的工钱有贱有贵。
贱的,只一句好话,或者随手拿出一些碎银就能打发。
贵的,贵得吓人。
当年汇总钱庄的李掌柜就拿过一块上好的翡翠让他雕,他瞟了几眼说:“这石头不错!”话才出口,伸出了一个巴掌。
一个巴掌代表什么?就是五根金条。
后来李掌柜得了懒龙雕的那尊玉麒麟后,钱庄的生意如日中天,爆得很。
一日,李掌柜一个老朋友造访,见了那尊玉麒麟,竟然出了百两黄金要他转让。
李掌柜经不起重金的诱惑,拱手相让了。
尔后,他的钱庄却如快要落山了的日头,再怎么托也托不起来了。
懒龙知道后只说了一句:“老虎非要爬上树去吃一块腐肉,不摔死才怪!”“牧童玉笛”的石头是一个米商拿来的,接石头的时候,懒龙没伸手指也不打凭条,懒龙只笑了笑,米商也只笑笑,拱拱手走了。
这米商叫农田,普通得再普通不过的名字,可不知是因了他名字的相生还是什么,生意做得一直顺手。
2025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ef1f2f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bb.png)
2025届青海省平安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①相较于享誉中外的佛教圣地九华山,紫蓬山似乎名不见经传.....,但谁又能想到,历史上,它曾是淮军将领的摇篮。
②虽然苏轼一直被卷入政治漩涡中,但他风光霁月....,超脱于蝇营狗苟的政治斗争之外。
③小时候的张衡半夜数星星,说自己长大后要成为一名大学问家,没想到一语成谶....,后来,他成了汉代著名的天文学家。
④从中国书法史来看,“书以人名”似乎成了一条重要的规律。
但不容置喙....的是,艺术作品的精神才是它的根本所在。
⑤历史专业出身的石晓明,不愿像其他同学一样埋首钻研,皓首穷经....,著书立说,而是毅然选择了与自己专业相去甚远的工作,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⑥《本草图经》中年代较早的一些版画,因为出于各地画师之手,风格判若云泥....,精粗详略也有差异,但总体水平较高。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我喜欢过桥,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①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②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③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④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⑤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⑥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A.⑤④③②⑥①B.③②⑥①④⑤C.⑤④③②①⑥D.③②①⑥④⑤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三语基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1练中国小说阅读(1)
![(全国通用)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模块三语基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第21练中国小说阅读(1)](https://img.taocdn.com/s3/m/aa5ea3ec7cd184254a353529.png)
中国小说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日月山徐则臣长住西宁的朋友开车送我出来,一路往高处走。
“有反应吗?”朋友问.“心跳有点快.”“乍来都这样.到日月山你反应会更明显。
”朋友开车,把一首叫《鸿雁》的歌声音开得很大。
我有点心慌,但不是因为缺氧。
我想此刻我妹妹一定有点心动过速,我感到了她的那种心慌。
我们是孪生兄妹。
她在北京,正准备嫁人结婚.她让我来日月山看一个人.我该对那个叫扎西的藏族小伙子说点啥呢?“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妹妹说,“你要什么都不想说,就说,你是我哥。
他会明白。
”我见过那个叫扎西的藏族小伙子的照片.他和我妹妹站在西宁街头,坐在青海湖边,站在布达拉宫脚下,坐在大昭寺前,每个人跷起一只脚独立于八角街边的大风里。
在这些照片上,我妹妹吊在扎西的脖子上,张大嘴开心地笑,露出了好看的牙齿.帅帅的扎西头发长长的,笑得比较节制,像个康巴汉子。
他俩是在西宁那条著名的美食街遇上的,扎西买了一串硕大的烤羊肠递给她,我妹妹只吃了其中的一小截。
第二天他们又在日月山碰到了。
扎西是日月山最年轻的牦牛客,他牵的白牦牛两只角优雅地弯曲着,脑门上顶着一朵大红绸子扎成的花。
扎西对我妹妹说:“上来吧,一分钱不要,想去哪儿都行.”扎西笑了,牙很白,像日月山顶峰上的雪。
后来,我妹妹想留在日月山下扎西家的小平房里。
我爸妈说:肯定不行!旅游结个伴儿还可以,要结婚一块过日子,没戏.事实也如此,我妹妹不可能一辈子生活在缺氧的拉萨、西宁和日月山,她的心肺功能先天不好,还吃不了羊肉。
我爸妈硬把她从青海的日月山下拽了回来。
妹妹回来了,拉杆箱里的一部分行李还舍不得全拿出来。
我妈把妹妹的心电图报告单抖得哗哗响,指着窗外的中关村大街:“还想走?走了你就不用再回来了!”阳光不见了。
天低下来,落下了雪。
“怎么回事?这可是五月了!”我说。
“谁说雪就得在正月里下?”朋友回答我,“你要待在这里,会发现六月照样下雪。
”果真,雪越下越大,天地间一片苍茫.初夏走了,冬天跟着一场大雪杀了一个回马枪。
李迪《风雪日月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李迪《风雪日月山》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493fba2cc58bd63186bd9a.png)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风雪日月山李迪李老师,我七年前从西北师大毕业,当时有好多地方能签约工作:云南、贵州、宁夏、青海……我挑了又挑,选了青海。
接受我采访、称我李老师的人,名字有点儿怪,叫赵程皇。
一个胖胖的甘肃姑娘,老家在张掖。
她说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说是“胜天半子”拆开重组。
我没听明白,她豪爽一笑,天生胖子啊!我俩谈话的地方叫日月山。
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户。
山之青海这边儿,屹立着中石油的汇源加油站,胖姑娘就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加油员。
李老师,你可不知道,刚进十月,这里就下雪了。
我第一天晚上在站里值班,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我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太恐怖了。
老员工说,山口风大,吹到玻璃上就是这声。
外面来车了,赶紧出去加油。
一推门,风把人往里刮。
眼看着离加油机就几步远,愣是过不去。
噎一口,喘半天。
我们这里是换界区,车进藏,油就贵了,司机们都铆足劲儿在这儿把油加满。
人可老多了。
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
宿舍里没火,冻得睡不着。
站里的被子又小,盖得了脚,盖不住头;一盖头,脚又露出来。
哪儿都冷,哪儿都不舒服。
这时候,我特别想家,想妈,就给妈打电话,说冷,说被子小。
妈说,那么多人都在站上干着,你赵程皇不比别人差。
你要好好的,坚持就是胜利!话是这样说,妈不知道,坚持下来有多难啊!又是一个风雪天,我身上包得跟粽子一样,哆嗦着两手加油。
我站在最外面的机子旁,油枪插进油箱里,两眼不由得看看远山,看看雪。
老家离青海太远了,得翻过一座大坂山,海拔六千多米。
山路崎岖,弯儿又急,开车要走八九个小时,路上能摸到云……正想着,忽然感觉有人在看我。
是的,我能感觉到这个人在看我。
我抬眼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身影。
啊,这身影好熟悉!是谁,是谁?是妈妈啊!我顾不上跟司机打招呼就飞奔过去。
妈站在雪地里看着我,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打成豆腐块的大号被子!山风吹乱了她过早飘白的头发。
妈妈,妈!我大声叫着。
在奔过去的一瞬间,我发现妈已经把脸上的泪擦干了,只剩下红红的两眼。
《风雪日月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风雪日月山》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6111ddbb68a98270fefa70.png)
风雪日月L L J李迪①李老师,七年前从西北师大毕业,当时有好多地方能签约工作,我选了青海。
青海好啊,我就喜欢海,春暖花开。
签!地理没学好,把青海当青岛了。
结果,一下火车就蒙了,海在哪儿呢?②称我李老师的人、接受我采访的人,叫赵程皇。
一个胖胖的甘肃姑娘,老家在张掖。
她说自己是“胜天半子”拆开重组。
我没听明白,她豪爽一笑,天生胖子啊!我俩谈话的地方叫日月L L I。
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户。
山之青海这边儿,屹立着一座加油站,懵懂而来的胖姑娘就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加油员。
③李老师,你可不知道,刚进十月,这里就下雪了。
冷得抽筋儿。
我第一天晚上在站里值班,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我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太恐怖了。
老员工说,山口风大,吹到玻璃上就是这声。
外面来车了,赶紧出去加油。
一推门,风把人往里刮。
眼看着离加油机就几步远,愣是过不去。
噎一口,喘半天。
我们这里是换界区,车进藏油就贵了,司机们都钏足动儿在这儿把油加满。
那时候都给现金,天冷啊,我冻得搓不开钱,还没数完手就没知觉了。
司机不等,加完油就启动。
我急忙追上去,边追边数。
从第一个加油机追到第二个加油机,眼看要追出站了,才把钱数完。
少了自己得赔啊!工资才一千出头儿,还没发呢,拿什么赔?戴手套数不了钱,不戴手套吧,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
好不容易车少点儿了,疯了一样跑进店里,烤烤小暖炉。
一烤,感觉手已经冻干巴了,外面的皮都脆了。
再烤、感觉那层皮能揭下来。
宿舍里没火,冻得睡不着。
站里的被子又小,盖得了脚,盖不住头;一盖头,脚又露出来。
④这时候,我特别想家,就给妈打电话,说冷,说被子小。
妈说,那么多人都在站上干着,你不比别人差。
你要好好的,坚持就是胜利!⑤又是一个风雪天,我身上包得跟粽子一样,哆嗦着两手加油。
帽子一拉,口罩一戴,整个脸就没了。
我站在最外面的机子旁,油枪插进油箱里,两眼不由得看看远LU,看看雪。
老家离青海太远了,得翻过一座大板L1J,海拔六千多米。
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
![杭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精选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f111e0a8114431b80dd8fd.png)
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杭州市中考猜题卷(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6分)父亲和他的花圃亦夫父亲是个中学教师,而母亲是个目不识丁的农民。
在我们的记忆中,父亲总是穿着古板的制服,推着他那辆擦得锃亮如新的旧自行车,在灰头土脸的乡亲们的问候声中,神情威严地穿过两排泥屋夹成的乡街。
父亲的古板和威严确立他在家中至尊地位的同时,也使我们和他变得疏远。
那时,我们弟兄三人最惧怕的就是学校的假期。
休假在家的父亲使小院中的一切活动充满秩序,而这种秩序时刻令人感到窒息。
父亲结束了他三十余年教龄回到乡村的时候,我们都已在遥远的城市中安家立业。
空荡荡的小院中只剩下了年迈的母亲和分给她的一亩薄田。
而父亲带回来的,也只有几箱旧书和一床用了多年的铺盖。
少年的记忆使我们对卸下重任的父亲充满信心,我们相信他足以将退休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足以在乡村中维持以往的尊严。
但事实很快证明,这只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推测。
那一年我出差之后回老家休假,父亲忧心忡忡地说:“咱家那亩地恰在瓜区,四周皆瓜,咱们要是种庄稼会显得很不合群。
”我劝他不要想得太多,但父亲却在尝试与人换地未果后,毅然决定自己也要栽种西瓜。
随后父亲上集市选种、买书学习,忙碌了一番,地里的瓜秧果然也出了苗。
待我走时,田里的瓜蔓已铺满一片,头茬瓜长得已有拳头大小。
临行前两三天,父亲说:“咱今日去搭瓜庵吧,你走后我就住在地里。
”我大惑不解,待瓜熟防贼尚要一个多月,何必自找罪受。
但后来猜测父亲作为教书人,或许喜欢那种归隐的情调,便顺从了他的做法。
后来的事是母亲告诉我们的。
那年父亲的瓜秧比谁家的都茂盛,但瓜熟时节却没能收获一个熟瓜。
父亲在孤零零的棚庵里苦守的所得,只是一堆后来被人割去沤肥的秧蔓。
尽管父亲有不菲的退休金,尽管乡邻们对此事的谈笑充满善意,但这件事仍极大地刺伤了父亲。
那段日子父亲变得孩子般孤独与忧伤,这种忧伤使我们在感到可笑与不可理喻的同时,也对父亲有了真正的理解。
在规劝和央告了多少次后,父亲和母亲终于同意以自食其力者的身份,去哥所在城市的加工厂里做看门人了。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785b76eefdc8d376ee32a5.png)
全国大联考2020届高三2月联考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个人信息不再是隐私权的客体,也不是人格权衍生出的财产权的组成部分,而成为国家、企业和个人共享的数据资源。
因此,关于个人信息的立法不应再狭隘地局限于个人利益或私权保护,应侧重规范信息资产合理开发中个人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平衡,应更好地发挥个人信息在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公共产品作用。
个人信息作为传统法律上人格权的客体,一直处于静态而稳定的法律关系之中。
然而,近十年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一场重大变革。
这一变革的根本原因:随着社交时代的到来,数据量激增,云计算普遍运用,物联网雏形逐渐显现等,数据资产在政治、经济活动和社会结构中的核心地位愈发凸显。
与在传统隐私权或人格权保护中个人居于主导地位不同,在大数据、云计算与人工智能时代,单个主体作为大量信息流的一个末梢,其可识别性的符号化特征在以关联关系为核心的大数据要求的全样本分析中,已经成为模糊的信息加工客体。
个人信息不是纯粹的私法权利客体,享有与使用它而产生的利益不能仅从私权保护的角度进行狭隘的思考。
就个人信息的范围而言,在个人提供的信息产生的信息产品与信息服务中,既有个人所创建的信息,又有他人参与创建或主要由他人创建的信息(如信用信息和信誉信息等),故而,已经不能完全从隐私权或人格权的私有化属性方面进行边界厘定。
在大数据时代,单一性个人信息的价值越来越不明显。
个人信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微观效应,迅速让位于大数据时代全部样本的信息挖掘产生的分析价值和预测效用。
个人信息保护方式必须向此种经济和科技运行模式妥协,由此构建新型的个人信息公开化和可利用化的法律规范。
个人信息经过数据企业的批量或整体性加工,变成符合一定目的数据资产。
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数据资产作为深度把握社会财富流动、维护社会秩序、节约社会资源、预测及避免重大系统性风险的公共数据。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0年3月高三语文线上自主联合检测卷附答案详析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0年3月高三语文线上自主联合检测卷附答案详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23547c580216fc700afdec.png)
安徽省十校联盟2020年3月高三语文线上自主联合检测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如何深化“抗疫文艺”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故事;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
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歪风邪气,书写和记录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融入,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其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
“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
西藏语文高三上学期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西藏语文高三上学期2024-2025学年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15724c9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af.png)
2024-2025学年西藏语文高三上学期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雪山上的达娃黄春华(一)大雪封山了。
连绵的雪山像一座座银色的大佛,庄严地端坐在高原之上,俯瞰着这片宁静的土地。
山下的营地,炊烟袅袅升起,和远处的雪山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然而,这样的美景,对于刚刚入伍的新兵黄月亮来说,却是一种煎熬。
他来自江南水乡,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严寒和孤独,心中充满了不适和恐慌。
每当夜深人静,他总会想起远方的家人和温暖的家。
黄月亮的任务是守护这片雪山和营地,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挣扎。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适应这里的生活,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边防战士。
就在这时,一只小狗闯入了他的世界。
这只小狗浑身雪白,只有尾巴尖上有一撮黑色的毛,像是雪山上的精灵。
它摇着尾巴,围着黄月亮转圈圈,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安慰这个孤独的新兵。
黄月亮给这只小狗取名叫达娃,意为“月亮的守护神”。
从此,达娃成了黄月亮最忠实的伙伴。
无论是巡逻还是站岗,达娃都紧紧跟随在黄月亮的身边,为他驱赶寒冷和孤独。
(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月亮逐渐适应了高原的生活。
他的皮肤变得粗糙而坚韧,眼神也变得更加坚定。
他开始享受这片雪山的壮丽和宁静,也开始理解作为一名边防战士的使命和责任。
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挑战。
一次,营地附近发生了雪崩,黄月亮和达娃被埋在了雪下。
在生死存亡的关头,黄月亮和达娃相互依靠,用尽全力挣扎。
最终,他们幸运地被搜救队伍救出。
这次经历让黄月亮更加珍惜和达娃之间的情谊,也更加坚定了他在雪山上守护的决心。
(三)转眼间,高三上学期已经过半。
黄月亮即将面临人生的重要抉择——是继续留在部队,还是回到家乡重新开始。
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纠结。
一天晚上,黄月亮独自坐在雪山之巅,望着满天繁星和远处的家乡。
达娃静静地坐在他的身边,用那双充满灵性的眼睛看着他。
黄月亮轻轻地抚摸着达娃的头,说出了自己的心事。
“达娃,你说我该怎么办?是留在这里守护这片雪山和营地,还是回到家乡重新开始?”达娃仿佛听懂了黄月亮的话,它轻轻地舔了舔黄月亮的手背,然后坚定地望向远方。
2021年中考考点:小说两次出现“物象”的内容与作用易错题(1)(word版有答案)
![2021年中考考点:小说两次出现“物象”的内容与作用易错题(1)(word版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ad25ed4a7302768f99393f.png)
2021年中考考点:小说两次出现“物象”的内容与作用易错题(1)(试题版)考点:1.(加拿大)L·M·弗西亚《康乃馨》2.芥川龙之介《橘子》3.贾平凹《遗璞》4.李迪《风雪日月山》【考点研究】一、小说中“物象”的内容与作用1.从人物塑造方面思考物象衬托了人物品格,突出了人物形象。
应格外注意物象本身的特点从哪些方面对主要人物作了映衬,如梅、玉、竹等。
2.从情节安排方面思考物象往往是组织和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物件。
物象反复出现,串起相关情节,从而成为全文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的作用。
3.从环境方面思考指的是它对时代特色氛围作了怎样的揭示或暗示以及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作用。
4.从主题方面思考“物象”往往具有衬托或象征意义,有揭示和深化主题的作用。
5.暗示作用二、小说两次出现“物象”的内容两次出现的物象,从内容角度判断,往往是相反的。
【考题对接】一、(加拿大)L·M·弗西亚《康乃馨》康乃馨(加拿大)L·M·弗西亚①每到月底,老妇人的儿子都会在账户里多加些钱,好让餐馆老板罗杰保证他总会对这位特殊的顾客表现最谦恭的欢迎。
②这位顾客虽然吃得不比鸟多,却要求坐在餐馆后头专供三人用餐的最佳席位上。
每当正午十二点钟响,老板拉开餐馆大门时,阿奈斯夫人总会准时出现,从不缺席;晚间六时三十分,她又会偕同卖花女咪咪到③来,咪咪的职责是:只要绽放在每一张餐桌上的美丽红色康乃馨显露些微的凋萎,她就须将它换掉。
亲吻了阿奈斯的手之后,罗杰接过了她的手杖,若是在冬天,还得接过把她包得像洋葱,一层又一层的毛皮服饰。
像个被帆篷环抱的船夫,他小心翼翼地护送她来到她订的餐桌前,扶着她挤入座椅之后,把小灯笼点亮,挪挪康乃馨,把它衬托出来,然后把菜单摆在她面前。
差不多全盲,差不多全聋,又刻意地作哑,这老妇人点点头表示满意,A.头上的羽饰夸张地颤了颤,上仰的下巴晃了一下落在一大叠多出的下巴上,形成一个褶边。
2024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f56f3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6.png)
2024年海东市九年级语文中考第二次模拟试卷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学校举行以“壮美青海·人杰地灵”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将王昌龄《从军行》中的名句“青海长云暗雪山”正确、规范、工整地书写到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2、下面是小语同学搜集到的描写青海风景的语段,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2分)日月山口是当年藏王亲迎文成公主的地方。
山下是一马平川,绿草如,起起伏伏地一直漫到天边。
远处有一汪明亮的水,那就是青海湖,是配来映照这蓝天白云的镜子。
(1)填入文中横线处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A.茵B.荫(2)加点字“映”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yìnB.yìng以下是小文同学搜集到的一篇新闻稿,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①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青海省青年抢抓挑战,迎接机遇,用实际行动彰显青春力量,以拼搏奋进发光发热,为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挺膺担当。
②青年创业者们带领小伙伴在青海湖畔乡村开展生态文明志愿行动,向游客传递生态文明理念;③返乡青年们努力寻求企业发展与群众增收双赢着力点,展现乡土人才应有的时代担当……④这些年轻的身影,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3、下面是同学们关于这则新闻稿内容的修改讨论,你认为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第①句中的“挑战”和“机遇”应互换位置。
B.第②句中的“传递”应改为“送达”。
C.第③句中的省略号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D.这段文字没有语言表达的错误。
4、同学们拟写了两个有关青海的宣传语,请你选出更合适的一条()(2分)A.碑林相对传古礼,浐灞交汇展新光B.祁连山脉巨峰耸立,茶卡盐湖独秀于天5、请把空缺的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分)(10分)(1)文人墨客,吟诗填词,饱含秋意。
李白初出峨眉,举头望月:“①,②。
江西省宜春市语文高一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
![江西省宜春市语文高一上学期试题及解答参考(2025年)](https://img.taocdn.com/s3/m/0ec2cf5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0.png)
2025年江西省宜春市语文高一上学期复习试题及解答参考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春雪张爱玲今年雪花落得早。
我在屋里坐着,听着窗外沙沙的响声,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喜悦。
这场雪下得特别干净,没有一丝风,雪花一片片地飘落,像无数只小蝴蝶在空中飞舞。
雪花落在地上,很快就化成了水,而落在屋顶和树枝上,则形成了一层厚厚的雪白。
我站在窗前,看着这洁白的雪景,心中涌起一股淡淡的忧伤。
这场雪让我想起了小时候。
那时候,我们一家住在乡下,每年冬天都会下大雪。
那时候的雪,不像现在这样干净,总是夹杂着泥土的气息。
但那时候的雪景,却比现在的更美。
那时候,我和弟弟会在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
那时候,我们的世界很小,只有雪和我们的快乐。
如今,我已经长大成人,离开了那个小村庄。
虽然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了,但我仍然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
我想,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怀旧”吧。
1.文章开头,作者对春雪的感受是什么?A. 喜悦B. 愁绪C. 惊讶D. 冷淡答案:A2.作者在文中提到小时候的雪景,这里主要想表达什么?A. 美丽的雪景B. 舒适的冬天C. 童年的快乐D. 怀念家乡答案:C3.文章中提到的“怀旧”是指什么?A. 怀念过去的事情B. 感慨时光流逝C. 怀念亲人朋友D. 怀念家乡风景答案:B4.文章结尾,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A. 愉快B. 悲伤C. 平静D. 怀念答案:B5.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文章的主题?A. 春雪的美丽B. 童年的快乐C. 怀念家乡D. 现实的孤独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Ⅱ(17分)【阅读材料】《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歌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B. 诗歌中的“猿啸哀”、“鸟飞回”等意象,渲染了凄凉的氛围。
2022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精讲精练——情节赏析
![2022届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精讲精练——情节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786d789a26925c52dc5bf28.png)
文学类文本阅读精讲精练——情节赏析1.情节作用分析题(1)小说的常用开头及作用(2)小说的常用结尾及作用(3)情节作用题答题术语①全文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③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④小说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
⑤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
⑥刻画人物形象,丰富文章内容。
2.叙事技巧赏析题(1)常见题型①小说以“××”为讲述人,这有什么好处?②小说是怎样叙述有关××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③这种叙事方式有哪些好处?(2)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
根据题干提示明确要从哪些具体手法、角度着手分析。
第二步:解题。
结合文本阐释手法的具体运用情况,分析手法运用的效果。
第三步:答题。
根据分析提炼出答题要点,整合答案。
(3)答题术语①情节方面: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更丰富完整;使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波澜起伏,富有戏剧性。
②人物方面:有助于烘托人物心理、体现人物的感情。
③艺术效果方面:设置悬念,营造神秘氛围,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富有诗意美,富有艺术张力,让读者回味无穷。
3.线索作用分析题(1)答题模板首先,点明xx是文章的线索。
其次,指出它在文中的作用。
最后,结合全文内容或上下文内容作具体分析。
(2)答题术语①结构清晰,跌宕曲折,一波三折,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集中紧凑完整。
②通过线索巧妙安排结构,揭示主题。
③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更丰满、更突出、更鲜明。
④两条线索并行,丰富拓展作品内容。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遍地白花刘庆邦收秋之后,村里来了一个女画家。
村民觉得奇怪,这会儿场光地净的,要红没红,要绿没绿,要金黄没金黄,有什么可画的呢。
可女画家每天这儿转转,那儿瞅瞅,画了张家古旧的门楼子,画了李家废弃的碾盘,画了石榴树、柴草垛、鸡窝……村民看着平常的东西,经她一看,就成了好看的东西,经她用笔一点,就成了一幅画。
西宁市高一3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I)卷
![西宁市高一3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I)卷](https://img.taocdn.com/s3/m/34981be583d049649b6658ef.png)
西宁市高一3月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1. (9分)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价值的普世意义当代思想市场里存在着许多价值观,人们会选择一些自己的特殊价值观,比如属于某个特殊群体的价值观。
同时,人总要与他人合作,所以还需要普世价值观。
当一种价值观落实为事实后,如果它能使人们的共同利益最大化,对任何人的伤害又是最小化的话,那么,它就可能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就能够成为普世价值。
以汶川震灾为例,汶川救灾的事实证明了患难与共的大家庭精神这一中国价值就是一种普世价值。
理由很明显:人人都有可能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人人都需要他人的救助有人把汶川救灾的成就说成是显示了西方的普世价值,这种说法是典型的张冠李戴、移花接木。
可以想象,救灾英雄们恐怕很少读过奥古斯丁、康德、哈耶克等人的理论,恐怕也很少读过《圣经》、《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之类的书,英雄们胸腔中跳动的是中国心,而不是西方心。
目前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体系不过是一个单调的价值体系,它仅仅体现了“权利为本”的西方现代价值。
这个体系是非常片面的,它缺乏全面应对复杂生活问题的能力,而且过分突出了“个人”——个人无条件地优先于他人。
这种价值观在理论上意味着没有一个他人是能够完全信任的,没有一个他人是绝对可以指望的,这会形成一种可怕的孤独。
个人权利绝对优先于责任、美德和情感的现代西方价值观对人类生活与心灵是一种误导。
这种“权利为本”的价值观聚焦于捍卫个人自由。
毫无疑问,捍卫个人权利是正当的,但是夸大个人权利的“为本”地位,就会导致漠视他人。
这不仅导致他人的痛苦,更主要是导致自己的痛苦。
中国人较少变成孤独的存在,就是因为中国哲学相信他人就是生活意义,他人就是目标,他人就是方向。
在他人那里有亲情、爱情、恩情、友谊、帮助、交流、同心同德、成功、光荣、怀念、快乐和幸福,也可能有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迫害和陷害、失败和耻辱。
2019-2020学年西藏林芝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西藏林芝市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53dd09bf78a6529657d5352.png)
西藏林芝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近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
有人认为,提出供给侧改革表明我们放弃了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转向供给学派的主张。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似是而非的观点,根子在于有些人习惯于照搬套用别人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实践、解决自己的问题,没有勇气也不善于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
我国以前实行的经济政策并非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属于短期需求管理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通过扩大投资刺激经济,但投资可以是组织工人挖沟再填上这样的无效投资。
而我国前些年的扩大投资,主要是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等,既有利于当期扩大需求,又有利于经济社会长远发展。
这已经超越了凯恩斯主义。
因为我国作为发展很不平衡的发展中大国,经济社会各方面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投资远未饱和。
现在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明显不同于供给学派。
供给学派主张从供给角度分析经济、稳定经济,主张减税,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反对产业政策。
这与我们强调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产业政策要准”根本不同。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而不是对别人理论、做法的模仿翻新。
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就会误导社会公众,造成不良后果。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问题倒逼。
今天,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远超以往,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以往。
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奔涌向前;从国内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齐头并进。
应对这种前所未有之大变局,解决全新的经济社会问题,老理论不管用,别人的理论不适用,必须作出自己的创新性理论概括。
作出创新性理论概括,是时代呼唤。
当今时代,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技术信息每两年增加一倍,一个大学一年级学生所学的知识到三年级就有一半会过时。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6e0e3d004a1b0717fd5dd3e.png)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一次月考(汉语文)试卷一、知识识与运用(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捕.获(pǔ)单薄.(bó)情不自禁.(jìn)B. 翘.首(qiáo)脂.肪(zhǐ)追本溯.源(shuò)C. 诘.责(jié)鸟瞰.(kàn)谆.谆教诲(zhūn)D. 惬.意(xiá)机械.(jiè)惩.恶扬善(chéng)【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多音字的字音,通过理解词义来区别字音。
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
A项,捕获(pǔ)--bǔ,情不自禁.(jìn)—jīn;B项,追本溯源(shuò)--sù,脂肪(zhǐ)—zhī;D项,惬意(xiá)--qiè,机械(jiè)--xiè。
故选C。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燥热震憾涣然一新生机盎然B. 蝉娟肆虐沤心沥血三顾茅庐C. 踊跃云宵应接不暇坐无虚席D. 阴凉真谛世外桃源精妙绝伦【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此类题目答题时要注意区分形近字的字形,通过词义来记汉字。
要做好这类题目,首先要掌握词语的含义,根据词语含义确定汉字。
其次,要掌握一些固定词语的搭配。
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选择。
A项,“震憾”的“憾”应为“撼”,“涣然一新”的“涣”应为“焕”。
B项,“蝉娟”的“蝉”应为“婵”,“沤心沥血”的“沤”应为“呕”;C项,“云宵”的“宵”应为“霄”,“坐无虚席”的“坐”应为“座”;D项字形书写完全正确,所以答案应为D项。
2020-2021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2021学年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2a8cb0b84ae45c3a358c19.png)
青海省西宁市海湖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众对现代诗的认知,一般停留在朦胧诗到海子阶段,越往后越觉得“困惑”。
海子之后的诗歌格局,探索与出轨并行、追新与偏激携手、诗与非诗交叉、有序与混乱重叠。
无论是对西洋诗人的文本引进,还是本土日常诗性的挖掘,写作资源都越来越敞开,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面貌。
反映在诗歌接受上,便出现了“现代诗比古诗更难进入”的不满与控诉,“懂”与“不懂”的老生常谈再次被提出来。
对现代诗的阅读与接受,除了诗歌观念、审美趣味、教学方法等众多因素牵扯外,我以为被忽略的下述三点,应引起充分的反思。
其一,现代诗是一种新型的“特殊知识”。
按照布罗茨基的说法,进入现代诗歌,需要拥有一套“感官加速器的装置”。
这意味着现代诗有它特异的质地以及与其相适配的方法论,如果不与时俱进,最终只能望洋兴叹,苦无舟渡。
有人会说:我也学得几十种现代修辞格,可是并不灵验呀。
这里要提醒的是,熟悉几十种修辞格,并不等于理解掌握诗歌。
况且新诗经过近百年实践,发展积累起许多新元素,说夸张一些叫“日新月异”。
这些“特殊知识”,是古典、域外、现代新诗自身的“小传统”三者的融合与变异,并非传统文学常识与传统修辞学所能覆盖的。
重要的是,现代诗与生命体验、精神、潜意识、情绪、悟性等心理图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科书上“死”的修辞格,尚未转化为活的、有生命的、针对对象的感悟,即便你掌握再多,也很难得心应手,更遑论那些对基本常识处于半空白状态的人,其尴尬可想而知。
所以,进入现代诗,要从叩响“特殊知识”的门环开始。
其二,现代诗与文言诗是两种不同“制式”的诗歌。
很多人把现代诗与古诗作为一个“共同体”看待,但大量实践证明,现代诗在思维、感受、语境、语言等方面已然与旧体诗产生巨大差异,若死死抱住旧体诗与现代诗这一“共同体”,在传统审美惯性与惰性的驱使下,把古诗那一套评价鉴赏体系移用到现代诗身上(好一点的略加变通),就必然出现某种方凿圆枘;而且愈是固执地执行“古今通用”标准,阻抗愈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雪日月山
李迪
李老师,我七年前从西北师大毕业,当时有好多地方能签约工作:云南、贵州、宁夏、青海……我挑了又挑,选了青海。
接受我采访、称我李老师的人,名字有点儿怪,叫赵程皇。
一个胖胖的甘肃姑娘,老家在张掖。
她说自己喝凉水都长肉,说是“胜天半子”拆开重组。
我没听明白,她豪爽一笑,天生胖子啊!
我俩谈话的地方叫日月山。
这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门户。
山之青海这边儿,屹立着中石油的汇源加油站,胖姑娘就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加油员。
李老师,你可不知道,刚进十月,这里就下雪了。
我第一天晚上在站里值班,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我从没有听过这种声音,太恐怖了。
老员工说,山口风大,吹到玻璃上就是这声。
外面来车了,赶紧出去加油。
一推门,风把人往里刮。
眼看着离加油机就几步远,愣是过不去。
噎一口,喘半天。
我们这里是换界区,车进藏,油就贵了,司机们都铆足劲儿在这儿把油加满。
人可老多了。
一摸油枪,寒气直接钉进骨头,上牙打下牙,张开嘴都说不出话。
宿舍里没火,冻得睡不着。
站里的被子又小,盖得了脚,盖不住头;一盖头,脚又露出来。
哪儿都冷,哪儿都不舒服。
这时候,我特别想家,想妈,就给妈打电话,说冷,说被子小。
妈说,那么多人都在站上干着,你赵程皇不比别人差。
你要好好的,坚持就是胜利!
话是这样说,妈不知道,坚持下来有多难啊!
又是一个风雪天,我身上包得跟粽子一样,哆嗦着两手加油。
我站在最外面的机子旁,油枪插进油箱里,两眼不由得看看远山,看看雪。
老家离青海太远了,得翻过一座大坂山,海拔六千多米。
山路崎岖,弯儿又急,开车要走八九个小时,路上能摸到云……
正想着,忽然感觉有人在看我。
是的,我能感觉到这个人在看我。
我抬眼望去,不远处有一个身影。
啊,这身影好熟悉!
是谁,是谁?
是妈妈啊!
我顾不上跟司机打招呼就飞奔过去。
妈站在雪地里看着我,佝偻的背上,背着一个打成豆腐块的大号被子!山风吹乱了她过早飘白的头发。
妈妈,妈!
我大声叫着。
在奔过去的一瞬间,我发现妈已经把脸上的泪擦干了,只剩下红红的两眼。
妈,您怎么来了?
我想你了,丫头!
妈说完,一把把我抱过来,搂在怀里。
我感觉妈的身子在往下沉。
让被子压得往下沉。
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
我放声大哭。
忘记了这是在加油站,忘记了周围还有人。
妈啊,妈,您来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就那么在雪地里站着……
妈说,丫头别哭了,去好好加油,人家等着呢!
妈刚退休,可我觉得她已经老得不行了。
我不知道她在风雪里站了多久,身上的衣服全湿了。
她本来可以寄钱给我,让我在这儿买被子。
可是,她没有寄,也没有打电话说要来送被子,就这样不声不响,在风雪中,翻过大板山,把被子从张掖背了过来。
后来,我才知道,妈从没来过青海,也不知道日月山。
从张掖来的客车,都是白天开,
晚上到。
她为了能在白天赶到加油站,就坐了一辆私家车,本来八九个小时的路,因为风雪,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
妈跟我说,丫头,我们已经陪伴你二十多年,你长大了,从不会走路到会跑,以后的路你要自已走了。
有些苦,有些难,是你这辈子必须要经历的。
爸妈只能在旁边给你鼓鼓劲儿,就像这样给你送床被子,让你感受到我们永远在你身后。
无论遇到什么,你都不能放弃。
人生所有的事都是这样,只要放弃了就归零,就要重新开始!
妈在站里待一天就走了,说怕影响我工作。
跟她分手的时候,我不敢回头,怕回头发现她在看我,我受不了。
打那以后,我换了个人,每天迎着开来的车,离老远就把手高高地举起--
您好,欢迎光临!九十三号油加满吗?九十七号油加满吗?
再苦,再累,我永远微笑着。
为了妈妈背来的被子,为了赶路的人能到达他们想去的地方!
说到这儿,程皇停了下来,眼里闪着泪,遥望日月山。
我知道,她又想起家,想起了妈妈。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甘肃姑娘赵程皇,并通过写赵程皇笑谈自己“胜天半子”,突出了赵程皇豪爽乐观的性格。
B.小说善于安排伏笔。
如前文写“老家离青海太远”,车行八九个小时,下文写母亲“整整走了二十多个小时”,前呼后应,突出了母亲此行的艰难等。
C.小说语言口语化,富有表现力。
如“门外似乎有鬼哭狼嚎,嗷,嗷!”,突出山风之大,写出心中的恐惧。
“路上能摸到云”突出了山路高险。
D.小说构思巧妙。
文章采用对话体,既写“我”(李老师)与赵程皇的问答,也写赵程皇与她妈妈的对话,叙事简洁,笔墨集中,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
8.“被子”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9.小说两次写到赵程皇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
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参考答案:
7.D
8.①站里被子小,突出条件差、天气冷、困难大,是赵程皇打电话回家的原因,推动情节发展;②母亲不声不响、历尽艰辛送被子,是故事的高潮,突出关心、怜惜女儿的母亲形象;③小说结尾,被子成了父母的鼓励、支持的象征,是赵程皇的精神动力,升华了小说主旨。
9.①第一次是“我的眼泪一下子冲出来”,突然看见送被子来的母亲,充满惊喜与激动,见到亲人尽情释放心中的思念与委屈;②第二次是“眼里闪着泪”,是对母亲、家乡的思念,对母亲风雪中送来温暖与慰藉的感激,为自己的成长感到欣慰。
效果:①丰富了赵程皇的人物形象;②表现了赵程皇的成长,凸显了困难、磨难(鼓励、支持)使人成长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