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分析的数据处理检验核医学

合集下载

核医学

核医学

临床核医学: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对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门临床学科影像核医学:一门研究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进行医学成像诊断疾病并探索其机理与相关技术理论的学科放射性药物:含有放射性核素供医学诊断和治疗用的一类特殊药物放射性药品: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制剂或标记其药品。

在我国获得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放射性药物称为放射性药品,分为放射性诊断性药品和放射性治疗性药品同质异能素:质子数、中子数相同,但能级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质异能素早期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内2h内进行的显像延迟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内2h后进行的显像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称为同位素稳定性核素:能够稳定存在,不会自发地发生核内结构或能级的变化准确度:指测定值与已知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称为准确度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并处于同一能级的原子当量剂量:按辐射的质加权后的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吸收剂量称为当量剂量电离:原子或原子团由于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变成离子对过程称为电离体外分析:是指在体外实验条件下,以特异性结合反应为共同的生物学基础,以结合反应动力学规律为共同的方法学为基础,并以放射测量技术为共同的定量手段,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超微定量分析的总称放射性核纯度:放射性药品中所要求的放射性核素其活度占样品放射性总活度百分比核医学显像:将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引入体内,实现脏器、组织、病变的功能性显像方法炎症显像: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物显示局部这种损伤和对损伤的复杂反应情况的方法放射性活度: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素称为放射性活度照射量:是直接量度辐射场强度的一种物理量称为照射量确定性效应: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一般是在短期内受较大剂量照射时发生的急性损害生物靶区:由一系列生物学信息决定的解剖学靶区内不同生物学表现的区域,这些区域均可通过影像技术来显示称为生物靶区比活度:单位质量物质的放射性活度称为比活度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被照射物质所吸收任何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称为吸收剂量三时相骨显像:血流相、血池相、延迟相四时相骨显像:三时骨显像加上一次24小时静态骨显像闪烁现象:一些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骼转移病灶在经过治疗后的一段时间,病灶部位的显像剂浓聚较治疗前更明显,但患者的临床表现则有明显好转。

体外诊断技术在实验室医学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体外诊断技术在实验室医学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体外诊断技术在实验室医学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体外诊断技术在实验室医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体外诊断技术是指通过检测人体体液、细胞和组织中的生物标志物,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一种技术。

它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非侵入性的方法来获取患者的生理和病理信息,从而指导医生进行治疗决策。

体外诊断技术的使用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分别从实验室检测、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体外诊断技术在实验室医学中的意义体现在它能够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实验室检测是体外诊断技术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对患者的血液、尿液、唾液等生物标本进行分析,可以获得大量的生化指标和生物标志物的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现潜在的疾病风险,并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其次,体外诊断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它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传统的疾病诊断方法往往需要进行繁琐的实验操作和长时间的等待,而体外诊断技术则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例如,常见的血液检测可以通过体外诊断技术快速测定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从而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疾病。

此外,体外诊断技术还可以在床边进行快速诊断,为急救和手术提供及时的支持。

最后,体外诊断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巨大的潜力。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突破和生物芯片技术的进步,体外诊断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个体化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例如,通过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测序,可以预测患者对某种药物的反应,从而实现个体化用药。

此外,体外诊断技术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为医生提供更加全面的决策支持,提高疾病的预测和诊断准确性。

综上所述,体外诊断技术在实验室医学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而且还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体外诊断技术将进一步发展,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体外诊断试剂研究报告

体外诊断试剂研究报告

体外诊断试剂研究报告
体外诊断试剂是一种在体外用于检测和诊断疾病的化学试剂。

这些试剂通常用于测量和分析人体液,如血液、尿液和唾液中的特定分子,从而确定疾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

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旨在开发更准确、快速和可靠的诊断方法,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治疗效果。

近年来,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在分子诊断领域。

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免疫测定法、核酸分析方法和生化分析方法。

免疫测定法是利用特定的抗体与目标分子结合来测定其存在量,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和
免疫化学发光法等。

核酸分析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引物和探针来扩增和检测目标DNA或RNA序列,包括聚合酶链反应(PCR)和核酸杂交法等。

生化分析方法是利用特定的酶或化学试剂来测定目标分子的浓度或活性,包括生化测定法和酶活性测定法等。

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还涉及到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如微流控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

这些新技术可以提高检测灵敏度、减少样本需求量和缩短检测时间,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总的来说,体外诊断试剂的研究报告主要包括对新试剂的开发和性能评价、疾病诊断方法的改进和优化、新技术的应用和发
展等内容。

这些研究对于促进医学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实现个体化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原理与发展概述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In vitro diagnostics, IVD)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来自人体外部的样本,如血液、尿液和唾液等,以获取关于疾病状态和生理功能的信息。

随着生物科学、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在临床医学、流行病学研究、药物试验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原理1. 样本采集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需要从人体外部收集样本,例如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液、尿液、唾液或组织等。

正确的样本采集对准确诊断至关重要。

2. 样本预处理得到样本后,需要对其进行预处理以去除干扰物质,并提取目标分子或细胞。

例如,在某些血液样本中,红细胞可以通过离心或过滤来分离。

3. 分子分析为了获得具体的诊断信息,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需要对目标分子进行分析。

这包括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荧光染料标记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进行病原体检测、基因突变筛查、药物代谢分析等。

4. 细胞分析除了分子分析外,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还可用于细胞学研究和临床细胞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流式细胞术、显微镜观察和细胞培养等。

这些技术能够帮助医生判断肿瘤是否为恶性,评估免疫功能以及检测某些特定蛋白质的表达水平。

二、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的发展1. 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是一类将生物材料或生化成份转变为可读取信号的装置。

它结合了微电子器件和生物化学反应技术,使其能够实现快速而准确的检测结果。

生物传感器在血液中监测血糖水平、尿液中检测验孕或疾病诊断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2. 快速诊断试剂盒随着临床应用的需求增加,快速诊断试剂盒的发展得到了迅速推动。

这些试剂盒包含了一系列特定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结果。

常见的例子包括流感试剂盒、乳腺癌指示物(CA15-3)检测试剂盒等。

3. 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近年来,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发展为体外诊断与检测技术带来了新的突破。

实验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

实验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
实验核医学
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
体外分析技术
In Vitro Radioassay
主讲人/制作人:
体外分析技术
In Vitro Radioassay
一、体外放射分析技术 二、非放射免疫分析技术 三、临床应用
结束
体外放射分析
一、体外放射分析的概念和分类
二、放射免疫分析(RIA) 1、基本原理 2、必备条件 3、质量控制
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
一、基本原理:
放射免疫分析是竞争性体外放射分析原理的代表。 在体外,以放射性核素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同时 与适量的特异性抗体发生的竞争性免疫结合抑制反应。
*Ag + Ab + Ag
*Ag-Ab + *Ag
Ag-Ab十Ag
RIA操作步骤:
1、加样 2、温浴反应 3、分离B/F 4、放射性测量 5、绘制标准曲 线,查找待测物 浓度
b值稳定,r>0.99。
4.ED25、ED50及ED75 指标准曲线的结合率在25%、50%及75%时对应的抗原浓度值,
它反映标准曲线的稳定性,有助于批间结果的比较。
5.反应误差关系(RER) 是评价RIA整批误差的综合指标,RER应<0.04。
6.质控图
WHO要求在一次实验中,有下列情 况之一者,其结果应予舍弃:
质量控制包括监测各重要环节的质量、测定误差和结果的 可靠性。
(一)、质量控制
1.最高结合率(B0%) 指不加非标记抗原时标记抗原与抗体的结合率,一般要求在30~50%。
2.非特异性结合率(NSB%) 指不加抗体时标记抗原与非特异性物质的结合率,一般要求<5~10%。

核物理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核物理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核物理实验数据分析方法在核物理领域,实验数据的分析是理解和揭示原子核内部结构与相互作用的关键环节。

准确、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不仅能够从复杂的实验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还能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坚实的基础。

核物理实验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的来源多种多样,包括粒子探测器、闪烁计数器、能谱仪等等。

数据的类型也丰富多样,可能是能量谱、时间谱、位置信息等等。

面对如此庞大和复杂的数据量,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数据的预处理。

在进行深入分析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筛选、清理和校准。

筛选是为了去除明显的错误或无效数据,比如由于仪器故障产生的异常值。

清理则是要消除噪声和干扰,常见的方法有滤波处理。

而校准则是将测量数据与已知的标准进行对比和修正,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是数据的可视化。

将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和特征。

例如,绘制能谱图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能量区间的粒子数量分布;绘制时间谱可以观察到粒子产生或衰变的时间规律。

通过可视化,我们可以快速发现数据中的异常点、趋势和周期性等特征,为后续的分析提供线索。

在数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拟合。

拟合是指通过选择合适的数学函数来描述数据的分布规律。

比如,对于能谱数据,常常使用高斯函数来拟合峰形,从而确定粒子的能量值和能量分辨率。

拟合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函数形式,并通过优化算法来确定函数的参数,使得拟合曲线与实验数据尽可能地吻合。

统计分析也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通过计算数据的均值、方差、标准差等统计量,可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假设检验则可以用来判断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

例如,在比较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测量结果时,通过假设检验可以确定这些差异是由随机误差引起的还是反映了真实的物理变化。

另外,蒙特卡罗模拟在核物理实验数据分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通过建立随机模型来模拟实验过程,生成大量的模拟数据。

体外分析的数据处理-检验核医学

体外分析的数据处理-检验核医学
差不对称,误差较大。
2020/10/21
二、坐标变换法(直线化法)
常用log—logit方式 纵坐标变换y'=Lny/(1-y) (y为结合率B/B0) 横坐标变换X'=LnX(X—标准品Ag浓度) 数学模型:Lny/(1-y)=a+bLnX
2020/10/21
y与Lny/(1-y)的比较
y=0.5 y Lny/(1-y) 0.9 2.197 0.8 1.386 0.7 0.847 0.6 0.405
2020/10/21
Lny/(1-y)=0 y Lny/(1-y) 0.1 -2.197 0.2 -1.386 0.3 -0.847 0.4 -0.405
• 优点:可使误差的不均匀性通过加权补偿 ,且可将坏点去除。
• 缺点:零剂量点丢失,灵敏度降低。不适 用于顺序加样法。如有坏点,整条曲线会 偏离。
2020/10/21
• 优点:不事先扣除NSB,而是通过计算机 拟合扣除,避免因NSB不准而造成的误差 。目前最为常用。
2020/10/21
六、单位点质量作用定律模型
• 反应参数R=F/B

四参数适用于RIA

模型:[b(c+p*+x)+q]R2+[c(b-1)+q-p*-x]R-C=0

式中:x为标准品Ag浓度
函数表达式
最小二乘法
y=f(x)
模拟曲线规律
• 常用方法有: • 1、线性内插 • 2、坐标变换法(直线化法) • 3、多项式拟合 • 4、样条函数拟合 • 5、四、五参数logistic模型 • 6、单位点质量作用定律模型
2020/10/21
一、线性内插

核医学技术对身体危害大吗

核医学技术对身体危害大吗

核医学技术对身体危害大吗在我们接诊患者朋友时,发现除了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有很多人对核医学并不熟悉,但当您看到“核”这个词时,你可能会想,是否是做核磁共振,还是做核酸检测?以及无论是可怕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还是福岛核泄漏,在检查之前经常会有过度的恐慌和怀疑的患者朋友。

患者朋友可能会问,“医生,核医学是什么技术?医生,这个得不得遭核辐射哦?对身体伤害很大吗?”。

那么今天,我们终于就与您一起谈谈关于“核医学技术”那些事儿。

一、什么是核医学?其实核医学主要是在对您诊疗的过程中,使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通过获得关于人体的分子水平、血流、功能和代谢等基本情况,可以在早期对心、脑、肿瘤等疾病进行诊断,并且您如果属于微小病变,还可以借助核医学技术进行精确清除。

同时核医学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新领域,PET/CT、PET/MR、SPECT/CT、DSPECT/CT等多属于常见设备。

就拿您会熟悉的x光、CT、磁共振等作一个比喻吧,这些属于对人体解剖形态的观察,也就是检查您解剖形态层面是否有东西在生长。

而核医学检查不仅可以提供形态学图像,还可以提供关于人体功能和代谢的信息。

形象地说,将您的身体比作一件屋子的话,CT扫描主要看屋子的结构是否发生了变化,而核医学可以检查结构以及功能都是否发生了变化,比如横梁是否能承受载荷。

其中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是核医学最基础、最核心的技术,您的疾病诊疗都与该技术密切相关,该技术能够在分子水平上实现功能性影像诊断和靶向治疗(精确治疗)。

二、核医学技术对身体有辐射吗?肯定是安全的。

虽然核医学检查和治疗中都存在辐射,但检查时为了明确您的病情所采用的内照射和外照射的有效剂量均不高。

例如肾小球滤过率(GFR)测量的平均辐射剂量、全身骨显像等,约为1.5 ~ 6.6 mSv,低于同机CT扫描的有效剂量。

根据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2007年报告的数据,全身骨扫描接受的辐射剂量(6 mSV)大大低于腹部CT扫描(10 mSV),并且由于检测设备的发展,放射性药物的使用剂量也逐渐减少。

核医学科体外检测工作流程及要求

核医学科体外检测工作流程及要求

核医学科体外检测工作流程及要求一、临床待检标本的正确采集和送检;对待测标本进行唯一识别标记的编码。

以上工作由体检中心完成。

二、临床标本接收、处理1.所有标本均可能具有传染性,须严格遵守医院有关院内感染及医用垃圾的管理和处理规定。

样本应避免微生物污染。

2.严格执行病人、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皿的核对制度,保证无差错。

3.签收人员应逐一检查标本的质量:(1)标本在下列情况下视为不合格,工作人员有权拒收标本,同时注明拒收原因,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

不合格的情况包括:容器空缺、使用不适当的容器、容器有破损、标本外泄污染、标本溶血、标本量不足等。

(2)对检查合格后的可接收标本予以接收,并作进一步处理。

4.标本的处理:(1)检测前标本处理时,须仔细核对标本与标本资料记录的一致性,准确无误时方可进行处理。

(2)血液标本采集后立即送至实验室在采血后两小时内按离心要求进行常温、低温(胰岛激素)离心。

(3)溶血标本的处理:轻度溶血,同时作血清空白;严重溶血,重留样本。

(4)乳糜标本的处理:血清和(或)血浆与氟利昂以1:1在玻璃试管中混合,180°颠倒试管3分钟,然后3000转/分离心6分钟。

上清液为澄清的血清,中层含沉淀的脂蛋白,下层为多余的氟利昂,澄清过程可重复多次而不影响酶的活性和底物。

(5)胆红素(黄疸)标本的处理:胆红素标本可以直接或间接的引起分析项目结果的改变,处理方法可作空白对照,或进行干扰试验消除恒定。

三、临床标本的保存离心后提取血样(血清、血浆)标本,标明病人的姓名、检测项目、采血时间后立即放入4℃或-20℃冰箱冷藏或冷冻保存待用(一周内检测可贮存于2~8℃,一周以上需-20℃冻存)。

四、检测试剂的保管臵于专用冰箱中,于2~8℃贮存。

切勿冻存。

个别特殊的按照试剂盒的要求进行保存。

五、放射免疫定量检测㈠放射免疫定量检测项目:1.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2.甲状腺功能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人促甲状腺激素(TSH)。

医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医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

医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医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是确保科学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研究人员可以得出科学结论,为医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医学研究中数据分析的步骤和结果解读的原则与技巧。

一、数据分析的步骤1. 数据收集:医学研究往往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来收集数据。

在收集数据时,需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误差对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2. 数据清洗:在数据收集后,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

这包括查找和纠正数据的错误、处理缺失数据、剔除异常值等。

数据清洗是确保数据质量的重要环节,只有数据质量良好,后续的分析才能可靠。

3. 数据描述统计:数据描述统计是对数据进行整体概括和总结的过程,旨在了解数据的基本特征。

通过计算均值、标准差、百分位数等指标,可以对数据的中心趋势、离散程度和分布进行描述。

4. 数据分析方法的选择:根据研究目的和数据性质,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推断、回归分析、生存分析、多变量分析等。

选择正确的数据分析方法有助于得出准确的结论。

5. 数据分析与结果呈现:在进行数据分析后,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结果要求,将分析结果呈现出来。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统计指标等形式进行结果展示。

在结果呈现时,应注重直观性和准确性,以方便读者理解和验证。

二、结果解读的原则与技巧1. 简明扼要:结果解读应简明扼要地概括研究结论,避免冗长和重复。

要清晰地陈述主要发现,并简要说明其在医学领域中的意义和影响。

2. 客观公正:在结果解读中,应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不应夸大研究结果的意义,也不应隐瞒或忽视不利结果。

只有真实客观地呈现研究结果,读者才能正确理解和评价研究的价值。

3. 结果的解释:对于复杂的数据分析结果,需要适当进行解释。

解释时要考虑读者的知识背景,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和概念,以确保读者能够正确理解研究结论。

检验核医学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

检验核医学放射免疫分析和免疫放射分析

3 标记Ag 常用125I和3H标记化合物 要求: (1)适当高的放射性比活度 影响方法的灵敏度和 精密度,标记Ag化学量≤被测Ag的最小量 (2)放射化学纯度>95% 影响方法的灵敏度 (3)免疫活性与未标记Ag基本保持一致 (4)稳定性好,在一定条件下,稳定期1-3月
标记Ag与Ab的用量对 测定的影响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
1对实验数据进行审核剔除“坏点” 2剂量反应曲线拟合及质量审核 3精密度评价 (1)反应误差关系RER
从多批实验资料求出直线方程式 SDR = a + bR
a反映分离误差 b反映加样误差
(2)精密度图(P-P图) (用剂量反应曲线)
通过RER将SDR转换SDD(CVD%) 作SDD (CVD%) - lgD曲线 CVD%≤10%
[Q0]
1
[Q0]
B2 – B (1 + ——— + ——— ) + ——— = 0 (4)
[P0] K [P0]
[P0]
将B = 1 - F代入(3)
[Q0]
1
1
F2 – F (1 - ——— - ——— ) + ——— = 0 (5)
[P0]
K [P0] K [P0]
定义R = B / F,由B + F = 1得B = R / (1+R)代入(3)
偏差分析 2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1)对某种分析方法的试剂
或试剂盒进行综合评价 (2)对不同实验室的分析工作
质量进行比较
质量控制样品 质控的“标准系统”-质控血清(QC) 要求:1 QC样品与待测样品性质相同
2 QC样品与待测样品中待测物相同,免疫活性一致 3 QC样品中待测物量已知,分高、中、低三档浓度 4足量制备,分装,低温存放,分批使用 制备方法:1按三档浓度收集多余病人血清,测定标示值

体外研究总结报告

体外研究总结报告

体外研究总结报告体外研究总结报告本次体外研究报告以细胞培养和药物筛选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细胞培养和药物处理等实验手段,探讨了药物对细胞的生长和存活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应的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

在细胞培养方面,我们选择了人类肺癌细胞株A549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将细胞分装在培养皿中,并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培养,探究药物对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按照标准操作规范进行细胞培养,包括细胞的排列、培养基的配制、细胞传代等操作。

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细胞计数等方法,我们获得了细胞的增殖曲线和细胞存活率的数据。

在药物筛选方面,我们选取了几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如顺铂、紫杉醇和多西他赛等,探究了它们对细胞的抑制作用。

我们将不同浓度的药物加入细胞培养基中,与细胞共同培养一定的时间后,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和生长情况。

通过MTT法和细胞计数等方法,分析了不同药物浓度对细胞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通过多组重复实验,我们得出了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的明确结论。

数据分析表明,顺铂、紫杉醇和多西他赛等药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A549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呈现出剂量依赖性。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的存活率逐渐下降,细胞的抑制效果逐渐增强。

同时,对不同浓度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我们获得了药物的IC50值,即半数抑制浓度,用于评估药物的抗肿瘤效果。

此外,我们还发现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顺铂主要通过干扰DNA修复机制起到抑制细胞的作用,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则通过干扰细胞分裂过程起到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本次体外研究通过细胞培养和药物筛选等实验手段,研究了药物对细胞的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和结果总结,发现了不同药物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并获得了药物的IC50值。

这对于评估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和寻找新的抗肿瘤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第五章体外分析技术

第五章体外分析技术

的疗效判断,评价胰岛素产品质量.
骨钙素解甲状
腺\甲状旁腺功能
肝脏
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
胆酸 放免<300μg/dl 肝癌\胆汁淤积时明显升高,慢性迁延性肝
炎及胆囊炎轻度升高。妊娠胆淤明显升高。
透明质酸 放免 <120μg/l 肝硬化\肝纤维化\慢性肝炎时升高,肝硬
同上
甲状腺球 放免〈30%
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特异指
蛋白抗体
标,桥本氏甲状腺炎
甲状腺微 放免〈20%
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特异指
粒体抗体
标,桥本氏甲状腺炎
TSH 免放 0.4-3.1μIU/ml 鉴别原发与继发甲低,评价下
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垂体瘤,库欣综合征
甲状腺 放免4-14.5μg/ml 诊断甲癌\慢性淋巴细胞性
三、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 QC
(一)定义:质量控制 就是控制误差, 即对分析工作中的误差进行经常性的 检查,遇有质量异常则及时采取对策, 以保证分析误差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 内。
放射免疫分析是一类高灵敏度的超微 量分析技术,极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而使检测结果失真,因此必须有严格 的质量控制体系。
CA-153 放免<30U/ml 乳癌诊断特异,乳癌肝及骨转移\卵巢癌\
子宫内膜癌一定程度增高
肾上腺及肾脏
尿免疫球蛋白 放免<8mg/l 早期诊断肾脏受损\受损部位及程度判断
尿白蛋白 放免<10mg/l
同上
尿β2微球蛋白 放免<230mg/l
同上
上午8时: 50~280μg/l 综合征,肾上腺肿瘤、肿瘤、应激
糖类抗原 放免<20mg/l 肿瘤诊断\预后, 放化疗及手术后的疗

什么是核医学科

什么是核医学科

什么是核医学科我们都知道医院是由众多个科室组成的,其中常见的有内科、外科,相对少见的有检验科、放射科等,但是提到核医学科时,人们却没有相应的概念,甚至有部分临床医生也并不知道核医学科是什么,会问:我们医院还有这样一个科室存在吗?它具体的作用是什么?使我们常说的核磁共振科吗?那么核医学科的作用是什么呢,在医院充当了何种角色?现在就跟大家一起来聊聊核医学科究竟是什么。

1.什么是核医学科?核医学科的核指的是放射性核素,这与核磁共振的“核”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一种利用标有放射性核素的药物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这门学科充分利用了核技术,在医学领域有着其独特的应用优势。

近些年来,核医学的发生非常迅速,在我国很多医院都设立了核医学科,在临床许多类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核医学的最基础的技术为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这门技术在核医学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临床各类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需要使用到这项技术。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示踪技术是十分常见的,例如我们在对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习性进行观察时,就需要使用到示踪技术,科学家们将野生动物抓住以后,将无线电发生器放置在它们的身上,然后将动物放回到自然界中,科学家们就能够通过接收到的信息,足不出户地了解到野生动物的行踪,从而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而放置在动物身上的无线电发射器就是示踪物的一种。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选择示踪物的时候,一定不能选择体积大且较重的物体,这样容易被动物们察觉,应当选择重量轻且体积小的示踪物,这样才不会对动物的行为和功能造成影响,保证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而在核医学的检查中,示踪物并不是指无线电发射器,而是放射性核素。

在临床应用中,是将放射性核素与化合物相连接,这样就将其制成了放射性药物,将这种药物置入到人体中,我们就能够通过相关的仪器,在人体外面就能够准确观察到这些药物在人体中的分布情况,从而保证疗效。

从这点可以看出,在疾病的治疗中,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到病人的病情。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体外诊断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体外诊断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体外诊断技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疾病、健康的认知也越来越深刻。

体外诊断技术作为现代医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生物医学工程中的体外诊断技术主要包括RNA/DNA提取、荧光定量PCR、蛋白质印迹、流式细胞术、荧光人类细胞芯片等多个方面。

这些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准确、方便地进行基因诊断、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分析、细胞检测等方面的研究。

1. RNA/DNA提取技术RNA/DNA提取技术是指从生物样本中鉴定RNA/DNA的浓度和纯度等信息。

这项技术对于疾病诊断,特别是癌症的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

RNA/DNA提取技术通常采用琼脂糖电泳分离技术、大分子吸附法、离心法等多种方法。

在高效的RNA/DNA提取技术的基础上,荧光定量PCR是一项应用广泛的检测方法。

2. 荧光定量PCR技术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在体外检测核酸量的方法。

它利用PCR技术分离出原基因,通过荧光标记的探针标记扩增产物,使得样品中核酸的含量可以被检测出来。

这项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度强、速度快和反应时间短等优点。

3. 蛋白质印迹技术蛋白质印迹技术是一种检测蛋白质的方法。

它通常是将蛋白质从生物样本中提取出来,通过电泳分离,然后用抗体进行检测。

这项技术在诊断肿瘤标志物和免疫分析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4. 流式细胞术技术流式细胞术技术是一项高精度的细胞检测技术。

它采用激光或其他光源照射样本,然后利用仪器对光散射、吸收和荧光等信息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判断细胞的类型、数量和特性等信息。

流式细胞术技术在癌症研究、免疫疾病研究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5. 荧光人类细胞芯片技术荧光人类细胞芯片技术是一项高通量、高精度的细胞检测技术。

它通过将许多小的光学探头组装成芯片,然后将荧光探针绑定到探头上,使得样本的细胞特性得到了高效的检测和筛选。

荧光人类细胞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病因研究、药物筛选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医学三基(医师):临床病理学、临床检验学、核医学

医学三基(医师):临床病理学、临床检验学、核医学

医学三基(医师):临床病理学、临床检验学、核医学1、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管线要进行水力计算和()计算,确定管子直径和壁厚。

A.强度B.硬度C.温度本题答案:A2、单项选择题目前血红蛋白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A、g/dlB、g/LC、g%D、mmol/L本题答案:B3、单项选择题下列红细胞比积测定过程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

A、置双草酸盐溶液0.3ml于瓶内,用80℃烤干B、静脉取血3ml,置于上述抗凝瓶内,混匀C、用吸管将血缓缓加入温氏压积管10cm刻度处D、置半径16cm直角离心机内,以3000rpm离心30min观察结果本题答案:D4、单项选择题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指的是()A.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中有较多的血栓形成B.全身小动脉内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C.全身小静脉内有广泛的血栓形成D.小动脉和小静脉内均有广泛性的血栓形成E.微循环内有广泛的微血栓形成本题答案:E5、单项选择题SDS-Hb测定法的最大优化点是()。

A、操作简便B、呈色稳定C、准确性高D、没有公害本题答案:D6、判断题131I治疗的原理主要是利用β射线对病变进行集中照射。

本题答案:对7、单项选择题对血沉测定标本影响的提法不准确的是()A.必须避免脂肪血B.抗凝剂配制准确,每周配1次,冰箱保存C.抽血应在30秒内完成D.血液凝固可使血沉增快E.抗凝剂浓度增加使血沉减慢本题答案:D8、判断题VMA是儿茶酚胺在尿液中的主要代谢产物。

本题答案:对9、单项选择题恶性淋巴瘤是()A.发生于淋巴结的恶性肿瘤B.发生于骨髓原始造血细胞恶性肿瘤C.主要是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形成的肉芽肿D.主要是淋巴窦上皮反应性增生形成的恶性肉芽肿E.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本题答案:E10、单项选择题关于红细胞比积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常用的是温氏管B、温氏管系圆柱形圆底结构C、温氏增长110mm,直径2.5~3mmD、温氏管容积为0.5~0.7ml本题答案:B11、单项选择题温氏法测红细胞比积,其相对离心力(g)应为()。

生物医学中的体外和体内诊断技术

生物医学中的体外和体内诊断技术

生物医学中的体外和体内诊断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生物医学中的体外和体内诊断技术在医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加准确、快速的病情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从体外诊断技术和体内诊断技术两个方面来介绍生物医学中的诊断技术。

一、体外诊断技术体外诊断技术是指在体外对样本进行分析从而确定病情、诊断疾病的一种诊断技术。

具体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放射免疫分析(RI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等。

这些诊断技术可以从血液、尿液、粪便、唾液等样本中检测出一系列生化指标。

以ELISA为例,ELISA是一种免疫检测方法,可以检测抗原(Ag)或抗体(Ab)。

该检测方法基于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反应来实现诊断,是一种快速、灵敏且准确度高的诊断方法。

体外诊断技术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可以分析血清中的生化指标和微生物分子,进行肝功能、肿瘤标记物、感染病原体等方面的检测。

这些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指导和决策,对于疾病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发挥重要作用。

二、体内诊断技术体内诊断技术是指对人体内部进行扫描或检查,实现对病情的准确诊断。

具体包括X光、CT、MRI、PET、超声等。

这些诊断技术可以检测到人体内部的病变和异常区域,提供关于疾病位置、形态、数量等多方面信息,辅助医生诊断和治疗病情。

以MRI为例,MRI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无创检查技术,可以图像化并解析复杂的组织结构,对身体各部位的病变进行分析。

MRI诊断技术是通过磁共振现象来检查组织的内部结构,产生三维结构图像,从而精确诊断各种疾病,如肿瘤、中风、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等,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

总的来说,体内诊断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医学诊断的面貌,体外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检查过程中,快速简便地检测出多种生物标志物和感染病原体,提高了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率,为医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核医学习题集6章-体外放射分析技术

核医学习题集6章-体外放射分析技术

第六章体外放射分析技术【学习目标】了解体外分析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掌握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质量控制。

掌握免疫放射分析的基本原理及与放射免疫分析法的主要区别。

了解非放射免疫分析技术的几种类型,特别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及特点。

【内容要点】一、体外分析的发展和现状核医学体外分析技术主要是利用放射分析方法或其派生的相关技术在体外进行机体内物质种类和含量的检测。

主要用来测定患者血清或体液中的激素、生物活性物质和药物浓度等。

它最早是在60年代由Yalow和Berson等偶然观察到125I标记的胰岛素与胰岛素抗体的结合与体系中存在的非标记胰岛素的量呈一定的相关性。

从而建立了放射免疫分析法。

放射免疫分析具有其它方法所不能比拟的特点:①灵敏度高;②操作简便,成本低。

免疫放射分析属于放射性非竞争结合分析,是在放射免疫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随着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而来。

非放射性标记的免疫分析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快速发展。

如荧光酶免疫分析、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以及时间分辩荧光免疫分析等方法。

二、放射免疫分析(一)基本原理放射免疫分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放射性标记的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同时与限量的特异性抗体进行竞争性免疫结合反应。

这种竞争结合反应可用下式表示:*Ag+Ab *Ag-Ab+*Ag+AgAg-Ab+Ag*Ag:标记抗原; Ag:非标记抗原; Ab:特异性抗体;Ag-Ab:抗原-抗体复合物;*Ag-Ab: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Ag -Ab的量(因变量)与Ag的量(自变量)之间存在的竞争性抑制数量关系是放射免疫分析的定量基础,这种数量关系可以由标准竞争抑制曲线(简称标准曲线)来表示。

(二)基本试剂放射免疫分析的反应中主要包括三种试剂;抗体、标记抗原、非标记标准抗原(标准品)。

除此之外,现在许多试剂盒还提供分离试剂或材料,缓冲液及质量控制用品等。

1、抗体放射免疫测定,需要选择亲和力大、特异性强、滴度高的使用。

第五章 体外分析技术

第五章 体外分析技术

1968年Miles和Hales建立了免疫放射分析方法,利用标 记抗体作示踪剂,在反应系统中加入过量的抗体,故其 灵敏度比放射免疫分析法明显提高,而且标准曲线的测 量范围也明显扩大。
放射免疫分析
RADIOIMMUNOASSAY,RIA
Definition

是以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 为基础,利用待测抗原与 定量的标记抗原同有限量 的特异性抗体竞争性结合, 以放射性测量为微量定量 手段,获得待测生物样品 中抗原浓度的技术。
Main methods
Ag + Ab + * Ag AgAb + Ag
*Ag + *AgAb
Main methods


放射性标记抗原与非标记抗原(包括标准抗原或待测抗原) 与有限量的特异性抗体发生可逆性竞争结合,形成抗原抗 体复合物。 反应体系中同时存在*Ag、Ag和Ab,而*Ag的量一定、Ab的 量固定,而且Ag+*Ag>>Ab时,随着Ag的增加,*AgAb的 量相应减少,即与Ag(包括标准抗原或待测抗原)的量呈 负相关。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体系中的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与游离的标记抗原分离,测定其放射性。以标 准抗原的浓度为横坐标,以标记抗原-抗体复合物的结合 率(B/T、B/F、或F/T)为纵坐标,绘制剂量反应曲线, 也称剂量效应曲线(calibration curve)。
Radiolabeled compounds

标记物


合适的核素标记(半衰期、射线类型、能量 等),常用核素有125I和3H 标记物的用量要小,应等于或低于待测物的 最小量 足够的比活度 放化纯度高 免疫活性 稳定性好,贮存不易脱标
Specific binding reage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0.99 拟合百分比偏差(DEV%):
|DEV%|<10%
第四节 肝炎筛选的处理
一、对照组要求
1、计算阴性和阳性 对照的平均计数
Nx= 1 ∑Ni(阴性对照样品n>5)
n
Px= 1 ∑Pi(阳性对照样品n>3)
n
2、控制对照组离散范围
△ Ni>1.5Nx 或Ni<0.5Ni 剔除,重新计算Nx
一、线性内插
ya-y = X-Xa (对应边成比例) ya-yb Xb-xa
式中:Xa—未知样品上一点标准品浓度(已知)
Xb—未知样品下一点标准品浓度(已知)
ya—标准品Xa对应的反应参数(B计数 或结合率—测量数)
yb—标准品Xb对应的反应参数(B计数或结合 率—测量数)
y—未知样品对应的反应参数(B计数或结合 率—测量数)
缺点:零剂量点丢失,灵敏度降低。不适 用于顺序加样法。如有坏点,整条曲线会 偏离。
三、多项式拟合
y=a0+a1x+a2x2+a3x3+……+anx RIA和IRMA常用:
y=a0+a1x+a2x2+a3x3
y—结合计数或结合率或
y=a0+a1x1/2+a2x+a3x3/2
x—标准品Ag浓度
若:WBC细胞数为7.5×106个,则 [RT]=3.6×1010/ 7.5×106=4800受体/细胞
二、多点法(以Scatchard为例)
RL RT 1 RL
L KD KD
例:
实验室做外周血WBC的GCR多点分析, 3H-Dex的SA为38.0Ci/mmol,放化纯为 99%,配成工作浓度10uCi/ml.
△ Pi>1.5Px 或Pi<0.5Pi
剔除,重新计算Px
3、要求:Px与Nx相差 4~10倍
二、临界值判定
12、 、不常s/确用N定判x>区定2.范1公或围式和NNxsx计+数P x水<平0有.5关
Nx
不确定区(S/Nx)
50
1.06-3.3
100
1.48-2.78
300
1.81-2.41
500
常用专业名词
T(Total)管计数:每一试管投入的*Ag的 放射性计数。
B(Bound)管计数:(*Ag-Ab)的计数也 称结合计数
Bo管计数:当Ag=0浓度时的(*Ag-Ab) 计数,为最大结合计数
F(Free)计数:游离的*Ag的放射性计数, F=T-B
RIA剂量反应曲线反应坐标 (纵坐标)表达方式
y=0.5 y Lny/(1-y) 0.9 2.197 0.8 1.386 0.7 0.847 0.6 0.405
Lny/(1-y)=0 y Lny/(1-y) 0.1 -2.197 0.2 -1.386 0.3 -0.847 0.4 -0.405
优点:可使误差的不均匀性通过加权补偿, 且可将坏点去除。
一、RIA剂量反应曲线
反应动力学模式:
*Ag+Ag+Ab
(*Ag-Ab)+(Ag-Ab)
其中:Ab——限量
(*Ag+Ag)抗原决定簇 > Ab结合位点
对于Ab, *Ag和Ag不可辨别,与Ab结合机 率一致
如果:固定*Ag量, Ag↑则(*Ag-Ab)↓, Ag↓则(*Ag-Ab)↑; Ag浓度与(*Ag-Ab) 放射性计数呈反向关系
优点:计算简便
缺点:误差不均匀,尤其在直线的两侧误 差不对称,误差较大。
二、坐标变换法(直线化法)
常用log—logit方式 纵坐标变换y'=Lny/(1-y) (y为结合率B/B0) 横坐标变换X'=LnX(X—标准品Ag浓度) 数学模型:Lny/(1-y)=a+bLnX
y与Lny/(1-y)的比较
≤1 标准品max[● -Ab(m).Ag.*Ab]计数
F/B或B/F(结合计数与游离计数之比)
第二节 RIA、IRMA剂量反应
曲线处理的常用模式
函数表达式
最小二乘法
y=f(x)
模拟曲线规律
常用方法有:
1、线性内插 2、坐标变换法(直线化法) 3、多项式拟合 4、样条函数拟合 5、四、五参数logistic模型 6、单位点质量作用定律模型
4、计算B、F和B/F
3H-Dex(ul) SB(cpm)
10
1215
20
1702
25
1963
30
2005
40
2087
50
2067
F(cpm) 142744 286261 358003 429963 573885
717910
B/F 0.008512 0.005946 0.005483 0.004663 0.003637
二、拟合应注意
△只是对由标准品及其相应的反应参数决 定的曲线段进行拟合,该范围 内曲线应保 证单调性,决不能外延。
△剔除坏点,应注意头尾两点剔除应慎重 △标准品点数应至少比拟合参数数目多2个 △曲线拟合,作用是为了规范,防止随意
性,不可能将坏的结果变好,如模型选择 不当,只能把好的结果变坏,只有把好实 验质量,才能提高实验结果的精度。
优点:无论曲线好坏均可拟合。
缺点:仅能在某一区域模拟剂量反应曲线, 普遍适用性差。曲线容易出现震荡,尤其 是高剂量端,造成测量值偏小。
四、样条函数拟合
实为曲线内插,分段用三项函数拟合,然 后进行平滑修正。
模式:y=ai+bi(x-xi)+ci(x-xi)2+di(x-xi)3 y—反应参数(计数或结合率) x—标准品Ag浓度
三参数适用于IRMA
模型:[b(c+q)+D]R2+[c(b-1)+D-q]R-C=0
拟合参数:b、c、q
式中:D为标准品Ag浓度
第三节 拟合曲线的评价
一、常用评价指标
残差 Q=∑(yi-y)2
相关指数 R2=1-
Q > 0.990
∑(yi-y)2 拟合百分比偏差
DEV%=(Δ/Xi)×100% <10%
三、标准曲线应符合的条件
B1/B0>85%,Bn/B0<15% 标准曲线的范围应包括高、中、低
三种剂量,正常值范围应在直线部 分,应包括临床有意义的部分。 曲线应有一定的落差 Bn/B1>3
四、标准曲线的质控参数
B0%:30—70% ,50%最佳 NSB/T<5%,NSB/B0<10% 有效剂量:ED25、ED50、ED75 直线化后(拟合后)相关指数
试中:Ag——标准品或待测样品
如果 Ag↑ [●-Ab(m)·Ag·*Ab]↑,两者呈正 向关系
IRMA剂量反应曲线
以Ag浓度为横坐标,其对应的[●-Ab(m)·Ag·*Ab]计 数为纵坐标(反应坐标),可建立两者的正向变化 规律曲线——IRMA剂量反应曲线。
待测物Ag的浓度,可根据其对应的[●Ab(m)·Ag+*Ab]计数在曲线中查得。
RIA剂量反应曲线
RIA-Kit有一组具有梯度,已知为标准浓度 的Ag——标准品,以此为横坐标,以与之 相对应的(*Ag-Ab)放射性计数为纵坐标, 可建立反映Ag浓度与(*Ag-Ab)计数的反 向变化规律曲线——RIA剂量反应曲线。
待测物的Ag浓度可根据其对应的(*Ag-Ab) 计数,在曲线中查得。
B------(*Ag-Ab)计数
B T
(*Ag-Ab)计数 = 每管总计数
<1
B = (*Ag-Ab)计数
B0
“0”管(*Ag-Ab)计
≤1
F/B或B/F数 结合计数与游离计数之比
二、IRMA剂量反应曲线
反应动力学基本模式
●-Ab(m)+Ag
[●-Ab(m)·Ag]+*Ab(过量)

[●-Ab(m)·Ag·*Ab]+*Ab(余)
五、四、五参数logistic模型
由log-logit转化而来 a-d
模型 Y= [1-(x/c)b]g +d
g为不对称因子,如果g=1,上述模型成为 四叁数
式中: 数y为或反B/应Bm参ax数)(;B计a为数曲或线B/上B渐0,近IR线M估A为值B,计d
为曲线下渐近线估值; b为曲线斜率;c为 最大结合一半时对应的剂量
SB=TB-NSB=4500-2500=2000cpm
RT 测量% 效 ) 配 率 R基 的 ( Lcp 比 标 m活 本度 蛋 m白 )o
2000/(0.3×60×1.85×1012×1)=60fmol/mg
1mol=6.02×1023分子 60fmol/mg=
60×10-15×6.02×1023=3.6×1010受体/mg蛋白
12.5
62.5
30
13.16
70
40
17.54
60
40
17.54
15
40
50
21.93
50
50
21.93
25
25
细胞ul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500
2、测量结果
编号 1 2 3 4 5 6
WBC/GCR 3H-Dex多点RBA测量结果
3H-Dex TB (ul) (cpm) NSB(cpm)
体外分析的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基本步骤
数据处理是将实验测得的未知样品的直接 结果换算成剂量,每次实验均需绘制标准 曲线(剂量反应曲线),从中查出待测样 品剂量。
1、绘图法(有人为误差) 2、数学模型拟合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