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_戴为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和复合指标 所谓单一指标就是运用城市化人口指标来度量城市化的水 平, 这是通行的做法。运用人口指标能够从数量上简洁、 直观的 反映城市化程度,但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结果的城市化本质上 是从空间视角来分析社会资源在地域空间上集聚的原因、动力 机制和影响。因此, 对城市化的研究必须和反映城市化进程质的 指标相结合来进行。另外在研究城市化过程中, 由于统计数据的 不连续性, 运用单一指标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变得困难。由于单 一指标分析城市化存在缺陷,在城市化度量研究中采用复合指 标的做法也就普遍了。 所谓复合指标就是选区一系列与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指标予 以综合分析, 来考察城市化的水平。不仅能反映地区城市化人口 性质的变化, 而且能够反映产业结构演进、 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民 生活质量的提高。复合指标是一个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依据研究 的内容而有很大的差异。 修正 !& 对数据的整理、 在研究城市化水平时, 大多采用时间序列数据、 横截面数据 和面板数据来进行分析。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主要是进行比 较静态分析,由于横截面数据可以不考虑价格指数以及统计口 径的变更, 采用的比较多。但是由于横截面数据是在经济体同质 的假设下来进行研究的, 如果运用横截面数据进行跨国研究, 会 导致忽视各经济体的特色, 得出的结论是有偏的。因此应该使用 具有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来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一致的估计结 这就需要施加序列的数 果。 ! 对城市化进行动态研究是必要的, 据, 但是由于统计口径的差异、 统计数据的不完整以及行政区划 变动的不连续, 导致了时间序列分析的困难。周一星、 田帅等依 据 “ 五普 ” 数据采用联合国法对我国省份城市化数据进行了修 正。除此之外, 白先春总结了关于城市化实际水平计算的 ’ 种方 法: 按城镇聚居非农业人口比重 (& 根据国际通行城乡划分标准, 为 #$) ,城镇合理郊区农业人口比重为 !$) ,提出中国城市化 实际水平的计算公式; *& 针对 +,," 年人口普查资料提出的修正 公式: 修正城镇人口 - 城镇居委会人口 . /, 设区 / 为理论参数, 的市为 "& %$, 不设区的市为 "& # , 城镇为 "& #$ ; 0& 以城镇非农业 人口比重为准绳,利用我国现行的市镇人口和市镇非农业人口 两套统计资料, 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确定法, 对我国历年城镇 “ ” 凡郊区农业人口超过 2") 的, 人口进行修正; 1& 三七 调整法, 其辖区农业人口作为乡村人口统计,非农业人口按城镇人口统 计, 如农业人口小于 2") , 则全部按城镇人口统计; 3& 按人口组 进行修正。 4& 利用国民经济中从业人员的就业比重推算总人口 中的城市化人口比重; 5& 以区别于城镇人口的城市化人口来测 定城市化水平; 白先春先生还提出了包 6& 土地指标法。 " 此外, 括准城市化人口和隐性城市化人口在内的城市化人口调整公 式。 2& 城市化实际水平测度的其他方法 # 从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关系来研究。钱纳里等人研究了 城市化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人 +,%$ 年 ," 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 均国民生产总值越高、 工业化水平越高, 城市化水平也越高的结
刘维奇与焦斌龙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审视城市化的内涵, 认 “ 为城市化是一种制度变迁,即 所谓城市化,是在工业化进程的 推动下, 发生的从农村向城市的制度变迁过程 ” 。刘君德、 汪宇明 教授认为城市改革就是一种制度改革和变迁。 笔者认为对城市化概念理解的重点在于把握 % 本人的观点: 转变的内容。认为所谓城市化本质就是社会经济资源 ( 如人力资 ) 本、 资金、 技术等 在地域上的集中而产生的社会经济资源使用的 集约化 ( 如土地资源等 ) 以及社会经济资源的素质提升。 同时城市 化是一种制度的变迁,是乡村制度向城市制度的变迁,是社会资 源组织方式、 生产方式的制度变迁。 城市化的前提就是社会分工, 而社会的分工是不断发展的, 这种不断wenku.baidu.com展的社会分工在不同时 期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 也就有着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别。城市 化的动力就是追逐利益的欲望,而经济结构的调整或变迁、产业 结构的变动、聚集经济或规模经济、劳动生产率的分析只是对这 种利益产生原因的说明。 所以笔者认为对城市化产生原因的研究
%
可以回到亚当・斯密经典理论范式中来进行, 不过是要考虑空间 区位变量的影响而已。 笔者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 运用人口指标能够 从数量上简洁、直观的反映城市化程度,但是作为社会经济发展 结果的城市化本质上是从空间视角来分析社会资源在地域空间 上集聚的原因、动力机制和影响,如果仅仅把人口指标作为衡量 城市化的唯一指标不仅在理论上是不严谨的, 而且在实践上会形 ( 成人口向城市过渡集中的虚假城市化 超城市化 ) , 导致城市内部 结构的二元化。因此, 笔者认为所谓城市化质量就是考察城市化 进程中聚集起来的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结构效应以及对整 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考察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关 系、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发展是重要的,同时还要考察城市化进 程中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变化。 也就是说在考察城市化进程 中的社会资源的结构和使用效率的同时, 也要考察这一进程中的 乡村经济的发展。 乡村 ( 人口、 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以及农业劳动 生产率的变动等 )是城市化的基础,没有乡村发展的城市化是难 以为继的,以落后的农业为基础的城市化是不可持续的城市化,
论。张正河通过测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关系数, 发现英国、 法 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历史上工业化与城市化相关程度是大 的。杨治等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在不同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与工 业化水平的增长率, 找出了相同的规律。蔡孝箴从劳动力就业部 门构成角度得出: 工业化率、 非农化率与城市化率之间基本上是 正相关关系, 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越高, 城市化水平也越 高,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之比基本上保持一个稳定值。辜胜阻、 王桂新等的描述原理与方法基本相同。叶裕民认为城市化进程 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制度创新,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吸纳的人 口数量, 制度创新决定了人口空间转移是否存在障碍。中国工业 的弱质性决定了城市化进程的滞后性, 因此, 她认为要加速城市 、 杜辉 ( 、 程方 化速度必须提高工业化质量。$ 陆艺民 ( +,,$) +,,!) ) ( ) ( ) 敏( 、 郭熙保 、 孙永正 分别从工业化率与城镇 +,,# +,,# +,,, 化率比值、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 非农产值与就业比重来研究城 市化的滞后程度。 % & 从经济发展与城市化关系来研究。一些学者研究经济发 展水平与城市化、 工业化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城市化、 工业化 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均表现出一种正相关关系。如保罗・贝洛 克研究了总量增长与城市化的相关关系。周一星采用 +2# 个国 家的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相关分析,得出了城 市化水平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对数成正比的关系式。许学强 用 +$+ 个国家的资料进行回归, 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此外, 贺 灿飞、 梁进社总结了当前对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研究的方法。在此 基础上得出了 “ 改革开放政策、参与全球化程度、 市场化程度以 及城市化进程是导致中国区域经济差距时空变化的显著原因 ”’ 、 周一星与曹广忠 ( 、 孙立平 ( 分 的结论。付晨 ( +,,$) +,,,) +,,%) 别运用人均 789、世界银行的方法和购买力平价来分析城市化 水平。 ( 运用计量模型来研究城市化水平。现有城市化水平评价 与预测模型较多, 叶舜赞 : +,,; < 将常用的人口城市化预测方法 即直接类比法 : 等差变动预测、 修订的调查变动 总结为 # 大类, 预测、 等比变动预测、 平均增减率预测 < 、 时间序列方法 : 直线模 型、 回归预测法 : 一元回归预测、 多元回归预测 < 、 = 型逻辑模型 < 、 灰色模型预测法、结构转移预测法、马尔柯夫链预测 法、综合判 、 陈迪平 ( 、 俞德鹏 ( 、 王一鸣 断法 < 。辜 胜阻 ( +,,+) !""") +,,;) ( ) !""" 运用计量模型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研究。 李郇运用面板数据, 采用世界模型, 把城市化水平作为因变 量, 以人均 7>9、 第二、 三产业结构、 高等教育、 贸易水平作为自 变量, 引入虚变量,对不同的收入水平进行分组, 运用于我国省 际城市化水平差异的研究。得出在影响我国城市化水平的经济 因素中, 第二、三产业、 教育水平对城市化的影响只相当于世界 平均水平的 $") 的结论。 曾青春、 刘科学采用横截面数据,运用聚类分析法、 相关分 析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我国省际城市化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差异 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之间存在 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落后地区应该更加注重发展经济的 修正了 = 形曲线, 提出 结论。 陈彦光对 ?@5ABCA0 模型的理论研究,
广大的腹地、 丰富的资源以及农业的持续发展是城市化持续进行 的动力和基础。产业结构的变迁是城市化发展核心动力, 以工业 为 支撑的 第三 产业的 兴起 和发展 是城 市化 持续 进行 的经 济基 础。 二、 关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 C2 从指标的选择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主要有单一指
GMM
特区经济 !"#$%&’ ()*# +$)*),- GDDF 年 N 月
经济述评
国内外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
!
B 中国人民大学
戴为民
经济学院, 北京 CDDEFG H
摘要: 城市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主要对城市化的 概念、城市化的测度、城市化的基本理论以及中国当前研究的基本问 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从而为进一步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提供基础的 理论支撑。 关键词: 城市化; 城市化的测度; 二元结构理论 !"#$%&’$( )%"&*+,&$+-* +# -*. -/ $0. 0-$ 1-+*$# +* %.#.&%’0 &$ 1%.#.*$2 30+# &%$+’4. 5&+*46 /-’7#.# -* %.8+.9# -* /7*:&5.*$&4 1%-"4.5# +* 7%"&*; +,&$+-* %.#.&%’0 ,#7’0 &# 0-9 $- <% $0. ’-*$.*$ -/ $0. ’-*’.1$+-* -/ 7%; "&*+,&$+-*, 0-9 $- 5.%. $0. :.<%.. -/ 7%"&*+,&$+-* 9+$0 $0. 1%-1.% 5.$0-: ,/7*:&5.*$&4 $0.-%+.# -/ 7%"&*+,&$+-* &*: %.8+.9# +* =0+*&2 30. 17%1-#. +# $- /+*: -7$ 9&6# $- /7%$0.% %.#.&%’02 >.69-%:#( )%"&*+,&$+-* ;$0. ?.%.# -/ $0. @.<%.. -/ )%"&*+,&$+-*; 30.-%+.# -/ @7&4 A$%7’$7%. +* )%"&*+,&$+-*
一、 关于城市化概念的研究 ! 国 外 学 者 的 观 点 : 对 城 市 化 的 概 念 有 多 种 解 释 。 >.*$ 一是把城市化 IJ A’09+%+&* 和 K0-* LJ I%.0* 认为有以下几种观点: 看作是城市中心的理念和实践向城市周围地区辐射的过程; 二是 把城市化看作是行为模式以及思考问题方式的城市化; 三是认为 世界城市 》 认 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 美国的 《 为城市化 “ 一是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 并在城市从事非农工作; 二是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转变,这包括价值观、态度 和行为等方面。第一方面强调人口的密度和经济职能, 第二方面 " 强调社会、 心理和行为因素。 ” 弗里德曼将城市化过程区分为城 市化 # 和城市化 $ 。 中国的学者也从类似的视角定义了城市 " 中国学者的观点: 《 “ 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 》 中的城市化是: 人 类生产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 主要表现为农村 ” 人口转化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 体现了空间、 结 构和方式的转化。中国人民大学的叶裕民、 张可云教授从以下几 个方面来阐述城市化: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 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城市化是城市人 口比重提高的过程;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 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过程;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 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是一个现代社会结构 形成过程;是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过程;是一个城市 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是城乡一体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