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胆胰疾病C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肝脏、胰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胰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功能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 具有代谢、解毒、分泌、 造血和免疫等功能。
肝脏血管
肝脏接受来自门静脉和肝 动脉的双重血供,门静脉 提供营养,肝动脉提供氧 气。
胰腺解剖与生理
胰腺位置与形态
胰腺位于上腹部,横跨第 1-2腰椎前方,呈长条形。
胰腺功能
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 消化酶,用于消化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脂肪肝
影像学表现为肝脏密度普遍降低, 肝/脾CT值比值≤1,肝内血管走行 自然,无受压、移位改变。
肝炎
影像学表现为肝脏密度不均,可见 散在低密度区,肝/脾CT值比值>1, 肝内血管走行僵硬,可见肝静脉受 压、移位改变。
肝硬化与肝癌的鉴别诊断
肝硬化
影像学表现为肝脏形态缩小,边缘呈 波浪状,肝裂增宽,门脉高压征象。
02
肝脏疾病的影像诊断
脂肪肝的影像诊断
01
02
03
04
脂肪肝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 声、CT、MRI等。
脂肪肝的超声表现:肝脏回声 增强,肝实质回声细腻,后方
回声衰减。
脂肪肝的CT表现:肝脏密度 普遍降低,低于脾脏或肾脏。
脂肪肝的MRI表现:T1WI上 信号强度减低,T2WI上信号
强度增高。
肝炎的影像诊断
肝癌的超声表现:肝脏内出现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形 态不规则,边界不清。
肝癌的MRI表现:T1WI上信号强度减低,T2WI上信号 强度增高。
03
胰腺疾病的影像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诊断
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
胰腺肿胀、轮廓不清,密度不均匀,胰周脂肪间隙模糊,胰周积 液等。
影像学检查方法
首选超声检查,CT和MRI也是常用的检手段。

肝胆胰脾疾病CTppt课件

肝胆胰脾疾病CTppt课件

.
医学影像学 36
.
医学影像学 37
七、脂肪肝
•是由于脂肪在肝细胞内可逆性蓄积引起,肝脏脂肪含量超过5%。 •病因:肥胖、糖尿病 、药物 、柯兴氏综合征、肝炎、肝硬变 、酗酒 等。 •CT表现:
•平扫:分弥漫性及局限性脂肪肝;显示全肝、一叶或灶性分布 的密度减低,低于脾脏密度。(正常肝CT值>脾) •增强:增强后病变范围和外形不变,灶形脂肪 浸润外形不规则, 无占位效应,无血管移位,密度一致。 •肝脂肪变积极治疗后可消失,(有时仅2~6天)
.
医学影像学 38
.
医学影像学 39
.
医学影像学 40
.
医学影像学 41
八、胆石症与胆囊炎
•胆道结石多数为阴性结石(钙盐少,密度低),少数为阳性结石(钙 盐多,密度高),成分为胆色素、胆固醇、钙盐。 •胆囊结石一般继发胆囊炎(结石性胆囊炎),胆管结石常引起梗阻性 黄疸。 •CT表现:肝内外胆管或胆囊内单发或多发高密度阳性结石,阴性结石 难于显示;胆管结石可引起上段胆管扩张;急性胆囊炎表现为胆囊肿大, 壁厚超过3mm,明显强化;慢性胆囊炎则为胆囊缩小,壁厚。
.
医学影像学 6
.
医学影像学 7
.
医学影像学 8
.
医学影像学 9
.
医学影像学 10
.
医学影像学 11
三、肝癌
1、大体分型 •巨块型:癌块大于5cm。 •结节型:癌灶小呈结节状,可多发,癌块小于5cm。 • 弥漫型:指多发性癌灶呈弥漫分布于整个肝脏,少见。
2、组织学:肝细胞癌、胆管细胞和混合型,以前者多见。 3、小肝癌:
•浸润型 — 多见,胆囊壁局限性增厚;若位于体部 可使胆囊呈葫芦样变形;晚期胆囊完全闭塞。

上腹部CT(肝胆脾胰)检查技术PPT课件

上腹部CT(肝胆脾胰)检查技术PPT课件

早 出
晚 归
10分钟延迟
-
15分钟延迟
26
早 出
晚 归
-
27
“牛眼征”
两个类圆形低密度肿块,肿块实质边缘强化呈高密度,而肿块
中心未见强化为肿瘤液化坏死- ,形成 “牛眼征”
28
“牛眼征”:外周水肿带(低密度),有时看不到
边缘强化 (高密度) 中央无增强 (低密度)
-
29
1.肝叶比例失调(部分肝叶萎缩,部分增 大),全肝萎缩少见。
脓肿壁:环形略低密度,明显强化;
水肿带:环形低信号
-
36
-
37
-
38
“靶征”、“新月征”
-
39
双管征
-
40
胆囊炎:胆囊体积增大,胆囊壁增厚
-
41
-
42
胰体尾
胰头体尾
胰头
-
胰钩突
43
平衡期(110~120S)
门静脉期(50~60S)
-
21
动脉期
静脉期
-
平衡期
22
平扫:
1.常见肝硬化,边缘轮廓局限性突起
2.单发或多发,类圆形或圆形,清楚 或模糊的低密度肿块
3.“肿瘤假包膜”—低密度透亮带
4.巨块型肝癌易出现坏死:中央更低 密度
-
23
平扫
动脉期
静脉期
平衡期
-
24
快显
-
25
1. 软组织窗为主; 2.窗宽180~ 350HU,窗位250~ 350HU. 3.窗位 30-50HU;
-
9
-
10
2.肝血管
肝内有三套血管系统:即肝静脉、肝门 静脉及肝动脉。

胆胰脾病变CT诊断PPT课件

胆胰脾病变CT诊断PPT课件
CT表现: ◆脾脏肿大; ◆脾内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低密度
灶,边缘不清; ◆增扫病灶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腹内有其他器官转移征象。
肝脾转移瘤
女56岁,有 子宫颈癌史, B超示肝内 低回声区, 怀疑肝转移 癌。
肝脾多发转移瘤
脾梗死CT表现
脾梗塞早期为三角形低密度影,基底 位于脾的外缘,尖端指向脾门。+C后 无强化,边界较平扫时清楚。
增扫不强化。
男24岁,左上 腹部持续性疼 痛2月,向左 肩部放射。
例一
例二
脾血管瘤
小儿为毛细血管瘤,成人为海绵状血管瘤 临床表现
偶尔发现或上腹痛、肿块、压迫感、恶 心、呕吐等 平扫 均匀的低密度影,边界清。内部有 出血坏死时,密度可不均匀 增强 肿瘤边缘先出现斑点状强化,增 强区逐渐向中心扩展,3-4分钟后,全部增 强,呈等密度状态
各种血肿CT表现
被膜下血肿—梭形,半月形影 肝内血肿——圆形、椭圆形境界模糊影,新鲜出
血密度高,CT值70-80Hu,随细胞溶解,密度 逐渐减低至等或低密度境界清楚,有如肝囊肿 肝撕裂——境界不清,形状不规则裂隙 胆系损伤——胆汁外溢,形成胆汁假性囊肿 腹腔出血——肝外围低密度带状影 脂肪肝——损伤部位呈高密度影
肝破裂伤
被膜下出血
肝内血肿
外伤后肝内假性动脉瘤形成
脾外伤
新鲜血肿平扫呈高或等密度,随时间 增长,血肿密度逐渐变低。
若脾内血肿未及时发现,脾被膜无破 裂,可脾内假性囊肿。
增扫时脾实质明显强化,血肿一般不 强化,形成低密度影,在急性外伤时 应行增扫。
若脾破裂伴有活动性出血,增扫可见 造影剂外渗形成明显高密度强化区。
胰腺炎(ERCP后)
胰腺炎假性囊肿
胰腺炎假性囊肿

肝胆胰脾影像表现 ppt课件

肝胆胰脾影像表现  ppt课件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正常表现

胆 管 1 、肝内胆管与门静脉分支伴行,平扫不能显示, 直 径 < 2 - 3 m m 或 小 于 伴 行 静 脉 的 1 / 3 2 、总肝管直径 3-5mm ,长 30-40mm, 平扫不能显示 3、胆总管直径< 6mm,> 10mm为扩张 ,长 6- 10cm 4、胆总管与门静脉间距<10mm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正常表现 常见病的影像诊断
胆道系统的影像诊断-检查技术

X线检查
1.X线平片:分辨力低,已逐渐被淘汰. 2.造影检查: (介入讲解) 口服法 生理积聚 静脉造影法 胆囊直接穿刺 (被淘汰) 经皮经肝胆管造影(PTC) 直接导入法 术后引流管造影 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可 见环状脓肿壁,有时可见液平或气液平
增强脓腔不强化,脓肿壁环形强化,或分隔状强 化
MRI:脓腔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脓肿壁明显强化
肝细胞癌


分型:巨块型;结节型;弥漫型
小肝癌:≤3cm,少于2个结节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表现为不均匀低密度影。边界多不清 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不均匀,门脉期

影像学表现
X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CT: 肝脏大或小、轮廓结节状凹凸不平、 肝叶比例失调,肝门肝裂增宽、脾肿 大,腹水。增强CT食管、胃底、脾门
区可见扩 张、纡曲成团的静脉影
脂肪肝
肝脓肿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肝脓肿 病理:脓肿中心为脓液和坏死肝组织,周围为纤维组织 包裹和炎症细胞浸润及水肿 影像学表现 CT:平扫见单发和多发低密度区,圆形或椭圆形,
肝脏的影像诊断

检查技术 MRI检查
1.MRI平扫: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PPT课件-PPT精选文档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PPT课件-PPT精选文档




双期或多期扫描,病灶有多次机会被检出
动态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有利于定性
动脉期对SHCC检出的意义
49例53个SHCC的检出统计 门脉期: 71.70% (38/53) 动脉期: 88.68% (47/53) 双期: 90.57% (48/53) (严福华,周康荣,曾蒙苏。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30:829) 另一组 MHCC 41个病灶统计结果 门脉期: 29.3% (12/41) 动脉期: 68.3% (28/41) (严福华,周康荣,曾蒙苏等。实用放射学杂志,2019,13:199) 病灶愈小,AP与PVP两期之间的差异愈大
肝胆胰肿瘤的CT诊断
CT检查技术
平扫:发现病灶,确定增强方案
增强:单期扫描-门脉期
双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
★双动脉期扫描-动脉早期+动脉晚期 多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螺旋CT扫描的优势:

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无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并 可避免小病灶漏检 容积扫描,回顾性重建进一步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AP:有强化表现,均匀或不均匀 A-V-F 供血A 少血供病灶无强化表现
AP对小病灶的检出最有价值
PVP: 低密度 等密度 高密度…血供丰富,PV参与供血 延迟时间的选择 肝硬化背景 包膜强化
血管受侵:

血管不规则变细或中断 PV主干或分支充盈缺损
PV管壁有强化
PV海绵样变
肝癌的肝内外扩散和转移


多为体检偶尔发现
其重要性在于和恶性肿瘤鉴别
病理

多为单发,9%~22%为多发性 90%为海绵状血管瘤,切面呈蜂窝状 大的病灶中央见疤痕组织,偶见钙化 分厚壁和薄壁

11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PPT精选文档

11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PPT精选文档

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厚壁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熟的脂肪细胞 组成,各种成分比例各不相同 好发于肝右叶,单发 女性多见 一般无包膜
分型:


混合型
脂肪瘤型


肌瘤型
血管瘤型(血管瘤型、血窦扩张型)


CT表现
脂肪密度 强化特征 动脉期: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 显示病灶中心血管影
门脉期:延迟强化,边界不清
肝胆胰肿瘤的CT诊断
上海市影像医学研究所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放射科 严福华
CT检查技术
平扫:发现病灶,确定增强方案
增强:单期扫描-门脉期
双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
★双动脉期扫描-动脉早期+动脉晚期 多期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期
螺旋CT扫描的优势:

一次屏气完成全肝扫描,无呼吸运动伪影的影响,并 可避免小病灶漏检 容积扫描,回顾性重建进一步提高病灶的检出率



卫星灶 肝内胆管扩张…肝门LN压迫 肿块直接侵犯或压迫 胆管内癌栓 淋巴结转移 局部侵犯 血行转移
特殊类型的HCC
混合型 透明细胞型 硬化型 纤维板层样型 血管扩张型 外生型

术后随访


复发灶的表现和原发灶相同
术后残腔和复发灶的鉴别:

术后残腔:水样密度,边界清楚


MRI:
多个序列成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95%以上)
T2WI上随TE时间的延长,信号逐渐增高
重T2WI上的“亮灯征”为其典型表现
肝脏背景信号影响小,鉴别诊断价值大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课件

肝胆胰肿瘤CT诊断讲义课件

1 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CT图像进行深度学习,提高 诊断准确率。
低剂量CT技术
研究更低辐射剂量的CT技术,减少对患者的潜在 伤害。
3
多模态影像融合
将CT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如MRI、超声等)进行 融合,提高诊断效果。
06
典型病例展示
肝肿瘤病例
总结词
肝肿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 方法。
肝癌
平扫呈低密度或等密度, 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化, 门脉期强化程度下降。
肝转移瘤
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后无 强化或轻度强化。
胆道肿瘤的CT表现
胆囊癌
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增强后强化 不均匀,胆囊腔狭窄或闭塞。
胆管癌
胆管扩张,管壁不规则增厚或结 节状突起,增强后强化不均匀。
胆囊息肉
胆囊内结节状病灶,增强后无强 化或轻度强化。
胆肿瘤分类
胰肿瘤分类
胰腺癌、胰岛细胞瘤等。特点:胰肿 瘤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早期症状 不明显,晚期可出现上腹部疼痛、饱 胀不适等症状。
胆囊癌、胆管癌等。特点:胆肿瘤发 病隐匿,早期症状不明显,晚期可出 现黄疸、腹痛等症状。
肝胆胰肿瘤的发病机制
01
02
03
肝肿瘤发病机制
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等疾 病密切相关,还与遗传、 环境等因素有关。
病变定位
CT能够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有助于医生制定治疗 方案。
病变定性
结合影像学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CT有助于对肝胆胰肿瘤进行 定性诊断。
肝胆胰肿瘤的鉴别诊断
良恶性肿瘤鉴别
01
通过观察肿瘤的形态、密度、强化方式等特征,CT有助于鉴别
良恶性肿瘤。

CT肝胆疾病ppt课件

CT肝胆疾病ppt课件

整理ppt
8
2 CT肝脏常规扫描
患者仰卧,两臂上举,嘱病人保持体位 不移位,身体尽量置于床面中间,先扫正位 定位像,扫描范围自隔顶至肝下角,扫描方 向自上而下。
CT肝脏常规扫描能显示肝内密度的改变, 比如脂肪变性或铁质过度沉积;能发现占位 病变和肝硬化并且显示表面不规则和肝脏缩 小,计算总的肝脏容积。
整理ppt
62
CT检查:
局灶性脂肪肝表现为局限性肝质密度减低, 低于同层脾脏密度;
弥漫性脂肪肝表现为整个肝脏密度减低, 肝内血管显示不清、模糊,严重者肝内血管 可呈现为高密度影。
增强扫描:仍保持低密度,肝内血管显示 明显,走行正常。
CT诊断脂肪肝的标准一般参照脾脏
整理ppt
63
整理ppt
64
脂肪肝合并血管瘤、肝囊肿
整理ppt
58
(二)临床表现:一般无临床表现, 病程较长。肿块较大可产生压迫症 状。
整理ppt
59
CT表现:
缺乏特征性,增强扫描包膜的显示具有 一定的特征性。平扫 与正常肝质密度相近, 但边缘清晰,多呈球形,病灶区出血可为高 密度。增强:强化早期密度呈均匀增强,随即 密度下降,边界不清,延迟后呈低密度;若 病灶中央有出血,为不强化低密度。呈富血 管肿瘤强化特点。
(二)临床表现:早期常表现为原发癌 症状,中晚期则可出现转移引起的症状, 如肝大、肝区疼痛等。
整理ppt
35
CT表现
平扫呈圆形、类圆形低密度灶,多发,散在, 大小相仿 明显的边缘增强和“牛眼征” 较小病灶出现囊样变伴边缘强化 无门脉癌栓和病灶周围晕圈征 邻近脏器发现肿瘤,复发灶或转移灶
整理ppt
2.边缘常不清
3.常出现不同密度的环带影,呈环征。可 以是单环双环甚至是三环。其中心区域 密度稍低

肝脏胰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脏胰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27
包膜
• 乙肝肝硬化发生的HCC,包膜出现70~80%,与生长层为纤维组织成分 – 外层为受压的血管和新生胆管
• T1WI为表现为肿块边界清楚,可见肿块周围完整或不 完整的低信号带,厚度不一,0.5—12mm之间。包膜 的出现高度提示HCC。T2WI对包膜显示率较低。
• 增强区进行性向中心扩展,可见病灶大部分或完全强化。 • 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填充,填充时间与病灶大小有关,
但不是线性关系,通常3min,有的7~15min,甚至 20~60min,较大的血管瘤,中心由于出血、坏死或纤维 化,有时不能强化,始终保持低密度。 • 病灶增强的密度逐步减退。
40
41
42
3
病理
原发性肝Ca分三种组织类型 1.肝细胞性肝癌 2.胆管细胞性肝癌 3.混合型肝癌(肝cell,胆管cell) 其中肝细胞性肝Ca最常见,占90%以上 。
4
肝细胞性肝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 是成人最常见的肝原发性恶性肿瘤 • 与乙型肝炎关系密切,50-90%合并肝硬化,
5.小肝癌(80%上)呈均匀强化。
13
CT 增强(门脉期)
此时门静脉与肝实质强化,此时病灶CT值 下降,正常肝实质上升。
1.大部分病灶呈低密度
2.有时有些肿瘤细胞外间隙较大,造影剂分布多, 滞血时间长,不仅动脉期强化明显,而且在门 脉期或其后4—5分钟仍可持续强化,呈均匀或 不均匀高密度。此种情况在MRI中常见,在螺旋 CT中相对少见。
39-50%的肝硬化并发肝Ca。
• 肝cell癌:主要由肝动脉供血,为不同程度的 多血管肿瘤,易发生出血、坏死、胆汁淤积和 癌细胞的脂肪变性。易侵犯下腔V、肝V、门V, 形成瘤栓,肝内转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2
·
13
正常CT表现
胰腺呈带状形态、自胰头至胰尾逐渐变心的 蝌蚪状,肥胖者呈羽毛状结构
胰腺外形的改变为逐渐、光滑、连续的 实质密度均匀,CT值低于肝,与血液、脾脏
的相近
·
14
·
15
CT观察指标
大小、形态、密度、异常强化区 肿块 占位效应 积液 平扫及增强扫描CT密度发生改变的区域
·
34
胆囊癌
直接侵犯肝脏:胆囊窝区肝组织出现低密度 区
肝内、外胆管扩张 肝门部淋巴结增大 腹水 肝内转移瘤
·
35
·
36
胰腺病变
先天性疾病
胰腺分裂、环状胰腺
• 胰腺炎症
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
• 胰腺肿瘤 胰腺癌、内分泌肿瘤(胰岛细胞瘤、胃泌素瘤)
·
37
胰腺先天性疾病
胰腺分裂
胞,非真正囊肿 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强化不明显 位于胰腺内部,或胰胃之间、左肾周围间隙,
与胰腺相连
·
45
·
46
胰腺脓肿
依据:病灶内发现气体
·
47
慢性胰腺炎
胰腺萎缩 实质内钙化 胰管扩张、串珠样改变,与病变的严重程度
密切相关 可出现炎症肿块 与胰腺癌不易鉴别,可合并存在
·
48
·
49
·
30
急性胆囊炎
90-9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胆结石 胆囊壁增厚,周围渗出 结石多为高密度,胆红素结石为低密度 胆囊窝液体,提升胆囊穿孔 胆囊周围囊腔,腔内或壁间出现气体,脓肿
形成
·
31
·
32
·
33
胆囊癌
多为腺癌 70%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 胆囊增大或缩小 囊壁不规则增厚,内壁不光滑 腔内不规则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
·
51
胰腺癌的CT表现
胰头癌侵犯、压迫胆总管可引起梗阻性黄疸 肝门、腹膜后淋巴结增大 肝内转移瘤
·
52
·
53
·
54Hale Waihona Puke 黄褐色色素沉着)·
18
先天性血红蛋白沉着症
CT:肝脏密度增高(CT值大于75Hu)
·
19
先天性血红蛋白沉着症
MRI:T2加权像肝脏信号强度明显降低
·
20
肝海绵状血管瘤
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体检偶然发现 B超:强回声 CT增强特点:早期周边强化,逐渐向中心扩
展,最后病灶完全强化,“早出晚归”特征。 MRI:重T2极高亮白信号,“灯泡征”
肝胆胰疾病影像诊断
·
1
肝胆胰病变影像学检查
X线 超声 CT MRI
·
2
胆囊结石
·
3
CT
·
4
BUS
·
5
MRI
·
6
肝胆胰正常CT解剖
·
7
肝胆胰CT检查
轴位扫描,避免X线检查时的解剖结构的重 叠
高的密度分辨率 肝胆胰疾病的首选方法 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
·
8
正常CT表现
胚胎发育过程中腹侧和背侧胰芽未正常融合所致 胰管开口的乳头过小,胰液排出受阻而引发反复发作性胰腺炎
环状胰腺
腹侧胰腺在腹腔内移行异常 胰腺环绕十二指肠 引起十二指肠梗阻
·
38
急性胰腺炎
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高峰年龄60岁 诱发因素:酒精中毒和胆石症 发病机制:自身消化 临床表现:腹部、腹膜刺激征、发热、合并
·
16
肝脏疾病
先天性血红蛋白沉着症 肿瘤 良性:血管瘤、腺瘤、局灶性结节性增生、囊肿
恶性 :肝癌、转移瘤 炎症 感染:肝脓肿
·
17
先天性血红蛋白沉着症
原发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继发性:多次输血者 丧失铁吸收的自动调节功能,体内铁质过多,
沉积于肝脏、胰腺和皮肤 临床特点:三联征(肝硬化、糖尿病、皮肤
平扫,肝脏实质密度均匀,CT值40-60Hu, 高于脾、胰、肾
肝内管道系统密度低于肝实质 增强后肝实质密度均匀增高,动脉期肝动脉
呈高密度,门静脉期门静脉呈高密度影
·
9
·
10
·
11
正常CT表现
胆囊腔内胆汁密度接近于水。 胆囊边界清晰,壁光滑,菲薄,厚度约1-
2mm 肝内、外胆管正常不显影
肺不张、胸腔积液 单纯性胰腺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
39
急性胰腺炎的CT表现
诊断不明、了解有无并发症、评价预后 首选CT检查 未见明显异常 胰腺弥漫性或局限性肿胀 胰腺密度欠均匀、边界不清 胰周渗出、肾周筋膜增厚
·
40
·
41
·
42
·
43
·
44
胰腺假性囊肿
急性胰腺炎的最重要的并发症之一 由纤维囊包裹的液体密度灶,壁缺乏上皮细
癌、胰腺癌、乳腺癌和肺癌 CT:多发低密度、等密度结节,增强后呈
“牛眼征”
·
27
·
28
肝脓肿
最常见的肝脏感染性病变。 CT平扫呈低密度,增强呈周边强化,可见分
隔,其内为低密度影,对比剂不随时间延长 填充整个病灶。 可有小气囊腔。
·
29
胆囊疾病
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胆囊结石 胆囊癌
胰腺癌
90%为导管细胞腺癌 多发于胰头部 侵犯邻近组织,引起胆管梗阻 临床表现:进行性阻塞性黄疸、腹痛、上腹
深部肿块
·
50
胰腺癌的CT表现
胰腺局部增大,呈肿块状隆起或分页状增大 平扫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合并坏死或液化
形成低密度区 增强后不增强或稍增强,相对低密度 胰头癌伴胰管扩张,胰体、尾萎缩 胰周脂肪层消失
·
21
·
22
·
23
·
24
肝癌
原发肿瘤中最常见 继发于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肝硬化等 临床表现:右上腹疼痛、黄疸、腹水、AFP
升高等。 CT:平扫等或低密度,增强后动脉期明显强
化,门脉期呈低密度。“快进快出”
MRI:
·
25
·
26
肝转移瘤
常见发生转移瘤的器官:肝、肺 较原发性肿瘤多见 原发肿瘤以结肠癌和直肠癌多见,其次为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