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

合集下载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万有引力的概念,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特例。

2. 使学生掌握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其解释一些简单的天文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万有引力的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2.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公式。

3.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有引力的概念,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公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公式的推导及其在天文学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产生及其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动态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太阳系的基本构成,引导学生关注太阳与行星间的关系。

2. 新课导入:介绍万有引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特例。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其运用方法。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的天文现象,如行星轨道的椭圆形状、行星的周期性等,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实际应用。

6. 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在天文领域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课后练习题,以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通过课后练习题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价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考察学生能否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释实际的天文现象。

3. 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在观察天文现象时的敏锐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一物理必修2的内容,主要涉及太阳系中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行星质量与距离太阳的关系,了解引力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应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进行问题的解答。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公式:F = G * (m1 * m2) / r^2–理解引力与质量、距离之间的关系–了解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内容2.能力目标:–能够通过计算求解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能够分析行星运动中的力学问题,并进行解答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激发对宇宙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讨论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基本内容2.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并进行应用–如何进行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计算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太阳系中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问题。

请同学们想一想,行星是如何绕太阳旋转的?是什么力量使得它们始终保持在轨道上呢?2. 引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过的牛顿的两大力学定律:惯性定律和动力学定律。

然后介绍牛顿的第三定律: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17世纪提出的一条基本定律,在物理学中有广泛应用。

3. 介绍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公式根据万有引力定律,我们可以推导出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公式:F =G * (m1 * m2) / r^2其中,F表示引力大小,G表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表示行星和太阳的质量,r表示行星到太阳的距离。

4. 利用引力公式计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如何利用引力公式计算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

例如,给定行星质量m1、太阳质量m2和距离r,让学生进行计算,重点强调计算过程中的量纲和单位换算。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优秀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优秀教案

§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一、【学习目标】1 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是原因是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

2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和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得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表达式,并初步理解其物理意义。

二、【重点难点】1. 应用圆周运动规律近似研究行星的运动2. 认识太阳与行星间力的作用的相互性,能用公式讨论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三、【课前预习】一.知识复习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都分别在大小不同的________上围绕 _________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___________。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 __________跟公转周期的 __________的比值都相等。

即 k T r =23值只与 ________有关,与 ________无关。

二.新课内容(一)分析方法:1.提出问题 :根据我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你认为太阳和行星间引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2猜想:可能影响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大小的因素有: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太阳和行星之间的距离、太阳的大小及形状、行星的大小及形状等等。

3.建立物理模型: 大多数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十分接近圆,可以将行星的轨道按“圆”处理。

行星绕太阳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可以将行星的轨道按匀速圆周运处理。

4. 演绎推理。

(二)推理过程: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1)行星绕_________________做近似匀速圆周运动时,需要的向心力是由 _________提供的,设行星的质量为m ,速度为v ,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 ,则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F= ________(2)天文观测可得到行星公转的周期T ,行星运行的速度v 和周期T 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3)将v=Tr π2代入F=r m r 2得F=224T mr π,再由开普勒第三定律T 2=k r 32r m 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________成反比2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太阳吸引行星的同时,行星也吸引太阳,由此可得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 ′应该与太阳质量M 成________,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________成反比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综上可以得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__________,式中G是比例系数,与_________、___________都没有关系。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物理教案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物理教案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物理教案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名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目标:1. 了解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2. 理解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原因;3. 掌握计算太阳与行星之间引力的公式;4. 描述行星公转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模型(如太阳、行星);2. 学生准备:教材、笔记本。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或课件中的图片引入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关系,让学生理解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现象。

步骤一:讲解引力的概念和公式1. 教师简要讲解引力的概念:引力是物体之间由于质量而产生的相互作用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和质量有关。

2.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是什么导致的?3. 教师引导学生推理和总结,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是由太阳和行星的质量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决定的。

4. 教师讲解引力公式:F = G * (m1 * m2) / r^2,其中F为引力大小,G为引力常数,m1和m2分别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

步骤二:计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1. 教师给出太阳和行星的质量和距离的示例数据,让学生运用引力公式进行计算。

2. 学生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大小,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步骤三:讲解行星公转的原因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行星会围绕太阳公转?2. 教师讲解行星公转的原因:行星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沿着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动,太阳的引力提供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向心力,使得行星保持轨道运动。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关系以及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原因。

拓展练习: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自主选择其他行星与太阳之间的引力进行计算,并进行讨论和比较。

课堂作业: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太阳与行星的引力与质量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教后反思:教师回顾教学过程,总结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

教学过程设计
得出结论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大小,与太阳的 质量和行星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两 者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太阳与行星 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
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小结
总结得出引力公式的过程: 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建立模型— 数学推导—得出结论
思考与讨论 课本 P38 说一说
课后作业 课本 P38 问题与练习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推导思路和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课
开普勒三定律
新课教学
问题1: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
课件展示:
伽利略、开普勒、笛卡儿、胡克、哈 雷、牛顿等科学家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2: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建立模型
提问: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迹是什么? 思考:观察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轨道数据图,找出规律。 结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模型可以简化为圆周运动。 进一步提出:这个圆周运动是匀速圆周运动吗? 引导:则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改写成什么形式?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说课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教学 背景
教学 重难点
教学 目标
黑板 板书
教学 过程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在行星运动规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两节内容之间安排本节 内容,是为了更突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这个科学过程。如 果说上一节内容是从动力学角度描述行星运动的话,那么, 本节内容是从动力学角度来研究行星运动的,研究过程是依 据已有规律进行的演绎推理过程。教材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 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 基础经历一次“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体验物理学研究问 题的方法。
研究能力研究能力认知基础认知基础已具有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开普勒定律等知识且会从已知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已具有牛顿运动定律圆周运动开普勒定律等知识且会从已知运动情况分析受力情况具有初步的建模能力研究能力但创造性思维及应用数学方法推导物理规律的能力较低具有初步的建模能力研究能力但创造性思维及应用数学方法推导物理规律的能力较低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1了解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形成的历程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教案教案主题:太阳与行星的引力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及行星的基本特点;2.理解引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理;3.掌握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4.深入探究太阳引力对行星运动的影响。

教学重点:1.引力的概念及其产生原理;2.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

教学难点:1.太阳引力对行星运动的具体影响;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教学课件;2.模型或图片展示太阳系行星的相对位置;3.太阳系行星的基本信息卡片;4.幻灯机或白板。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知1.向学生展示太阳系行星的相对位置模型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2.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行星轨道运动,引导学生思考:行星为什么会绕着太阳运动?是什么力量让行星绕太阳旋转?Step 2:引导探究1.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万有引力定律,即: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它们质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2.指导学生思考:太阳与行星之间是否存在引力?是否符合万有引力定律?Step 3:知识讲解1.通过PPT或幻灯机展示太阳的基本特点及行星的基本信息,让学生了解行星的质量和距离对引力的影响;2.通过讲解引力的概念及产生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引力是由于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而产生的;3.介绍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强调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越大,行星与太阳的距离越近,行星的绕太阳运动速度越快。

Step 4:实例分析1.带领学生分析并解释:为什么水星的轨道运动比地球快?2.引导学生通过太阳对水星的引力与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之间的对比,解释水星轨道运动速度较快的原因;3.引导学生思考:那么为什么冥王星被认为不再是行星?探讨冥王星的轨道运动特点和太阳对冥王星的引力之间的关系。

Step 5:展示实验1.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通过模拟太阳与行星的引力关系,观察模型行星的运动轨迹;2.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3.指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实验结果来证明太阳引力对行星运动的影响?Step 6:概念回顾1.让学生分组互相出题,复习并巩固所学的太阳与行星的引力知识;2.展示正确的答案并进行解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3.发放小测验,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说课稿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说课稿一、教材和教学目标分析1. 教材分析本节课涉及的教材为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2中的《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一章。

该章节主要介绍了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作用及其相关概念,通过理论解析和实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引力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以下几个教学目标:•理解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概念;•掌握计算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的方法;•了解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对行星轨道运动的影响;•发展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设计1. 教学内容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太阳对行星引力的思考;•知识讲解:介绍太阳对行星引力的概念,重点讲解引力的计算方法;•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大小和行星轨道运动的关系;•实验设计: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实验,提高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2. 教学步骤设计步骤一:引入(3分钟)•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图片,引起学生对太阳对行星引力的兴趣;•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例如:太阳是如何影响地球的运动的?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讲解PPT,介绍太阳对行星引力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强调引力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解释引力与质量、距离之间的关系;•配合实例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引力大小的步骤。

步骤三:实例分析(15分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大小,并解释结果;•探讨太阳对行星轨道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行星会如何围绕太阳运动。

步骤四:实验设计(2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太阳对行星引力的实际验证方法;•强调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和数据准确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

步骤五:小结(2分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小结梳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出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整理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说课稿

整理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说课稿

万有引力定律高中物理说课稿整理表姓名:_______________职业工种:____________申请级别:____________受理机构:____________填报日期:____________A4打印/修订/内容可编辑椭圆运动(至少速度变方向)一变速运动f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f 合外力f引力评价:大家之所以能顺利地确定引力存在是由于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由于上•章我们学过的圆周运动的知识,你知道几百年前科学刚刚萌芽发展的时代科学家们(不是•般民众)怎样回答的这个问题吗?阅读媒体素材:了解历史上人们关于行星运动原因的猜想简单介绍开普勒、笛卡儿、胡克、哈雷、牛顿等人的观点,其中开普勒认为是太阳发出的磁力:笛卡儿认为是流质涡旋带动;胡克、哈雷认为是太阳引力,甚至证明了如果行星轨道是圆形的,引力大小跟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但对于椭圆轨道他们无法证明):牛顿支持胡克、哈雷的观点,而且对椭圆轨道也做了严格的证明。

(图片:过渡介绍:在牛顿所处时代,行星的运动情况观测资料己经相当丰富,因此得出 行星受到的引力的表达式是可能的,但是运动轨迹椭圆难倒r 胡克、哈雷等,也使牛 顿困惑了许多年,直到他用自己发明的微积分解决了问题(历史上是否如此呢?缺乏 考证)。

我们不会微积分,因此我们研究不了椭圆,但是多数行星的轨道十分接近圆, 因此我们现在就通过圆轨道用刚才的思路导出太阳对行星引力的」涉武ftiR*的 猜测,同时再现牛顿当时的思维过程。

,3、模型简化:I )问:行星轨道按圆处理,开普勒定律怎样表述? \ M r /整理I尼克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教学设计11: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教学设计11: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6.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存在引力。

2.能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表达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从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教学难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的推导【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开普勒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计算总结出了他的三条定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三条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开普勒开普勒三条定律的内容。

第一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第二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即:32a k T比值k 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教师活动:开普勒第三定律适用于圆轨道时,是怎样表述的?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

对某一行星来说,它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教师活动:通过对开普勒定律的学习,知道了行星运动时所遵循的规律,即行星怎样运动?那么行星为什么要做这样的运动呢?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探讨这一问题。

二、进行新课教师活动:思考下面的问题:在解释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这一问题上,为什么牛顿能够成功,而其他科学家却失败了?你认为牛顿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课文,分组讨论,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答案。

学生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听取学生代表的见解,点评、总结。

过渡:这一节和下一节,我们将追寻牛顿的足迹,用自己的手和脑,重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1.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投影出示以下提纲,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推导:(1)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写出行星需要的向心力表达式,并说明式中符号的物理意义。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之间存在引力,并知道这种引力的基本性质。

2. 让学生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并能运用其解释一些简单的天文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天文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概念。

2. 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表述。

3. 万有引力常量的确定。

4.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作用的结果。

5. 行星运动规律的解释。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概念,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万有引力常量的确定,行星运动规律的解释。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存在及其重要性。

2. 利用多媒体演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作用及行星运动规律。

3.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介绍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发现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引力的重要性。

3. 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表述,让学生掌握基本规律。

4. 讲解万有引力常量的确定,让学生了解常量的意义。

5. 利用多媒体演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作用及行星运动规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理论。

6. 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一些天文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1. 学生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掌握情况。

3. 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天文现象的能力。

4. 学生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理解。

5.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提问中的表现。

七、课后作业:1. 复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及万有引力定律的相关知识。

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物理《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教案: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2.掌握重力公式的应用;3.能够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引力问题。

二、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观察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引导学生了解行星的运动;2.引力的引入和概念解释:介绍引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引力的由来和作用;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通过演示实验和数学推导,说明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4.重力公式的应用:讲解引力公式的推导过程,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掌握公式的应用;5.引力问题的解决:通过练习题目,让学生独立解决引力问题。

三、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是如何运动的吗?"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行星的运动规律,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

2.引力的引入和概念解释(1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小球悬挂的实验,向学生介绍引力的概念和作用。

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些常见的物体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物体会落下来?引导学生发现引力是导致物体下落的原因。

3.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25分钟)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等辅助材料,向学生演示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

讲解引力公式的推导过程,并给出具体的计算实例。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理解太阳和行星之间的引力关系是如何产生的。

4.重力公式的应用(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推导重力公式,并且通过几个具体的例题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重力公式的应用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适当提高难度。

5.引力问题的解决(15分钟)教师给学生布置几道引力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并且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数学推导,引导学生发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2.讨论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集体讨论来解决问题;3.图片和实物展示: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引力的概念和作用;4.练习题目:通过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引力公式和引力问题解决方法的掌握。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基本原理。

1.2 教学内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定义。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1.3 教学步骤:1.3.1 引入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与行星之间的相互作用。

1.3.2 讲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定义:解释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是如何产生的。

1.3.3 讲解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介绍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和含义。

1.3.4 举例说明:用实际例子来说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作用。

第二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2.1 教案目标:让学生能够使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2.2 教学内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计算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法。

2.3 教学步骤:2.3.1 回顾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复习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2.3.2 讲解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如何使用定律计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2.3.3 举例计算:给学生发放计算示例,让学生自行计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2.3.4 解答疑问:解答学生在计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三章: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影响因素3.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3.2 教学内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与距离的关系。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与质量的关系。

3.3 教学步骤:3.3.1 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因素。

3.3.2 讲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与距离的关系:解释距离对引力大小的影响。

3.3.3 讲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与质量的关系:解释质量对引力大小的影响。

3.3.4 举例说明:用实际例子来说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影响因素。

第四章:太阳与行星的运动4.1 教案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如何影响它们的运动。

4.2 教学内容:太阳对行星运动的引力作用。

行星间的引力相互作用。

4.3 教学步骤:4.3.1 讲解太阳对行星运动的引力作用:解释太阳引力如何影响行星的轨道。

4.3.2 讲解行星间的引力相互作用:解释行星间的引力如何影响它们的轨道。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发现历史。

1.2 教学内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定义。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发现历程。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定义和发现历史。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重要性和影响。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程度。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第二章: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

让学生学会运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

2.2 教学内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述。

引力常数的含义和数值。

运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引力。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内容和计算方法。

实例解析: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定律计算引力。

2.4 教学评估: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第三章: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计算3.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计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计算的实际情况。

3.2 教学内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计算方法。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计算的实际情况。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计算方法和实际情况。

实例解析: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学会计算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3.4 教学评估:练习题:检查学生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计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中的合作和思考能力。

第四章: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作用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作用。

让学生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作用对行星运动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作用原理。

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作用对行星运动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作用原理和对行星运动的影响。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太阳与行星间引力作用的实际意义。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精品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精品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长直螺线管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是到太阳引力的作用。

2.理解并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

3.记住物体间的引力公式。

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长直螺线管与太阳的引力公式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2.体会推导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形成的历程。

2.了解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重点】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知识回顾: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行星都分别在大小不同的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运动,太阳是在这些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对每个行星来说,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即 k TR 23,k 值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与环绕天体无关。

2.提出问题:什么力来维持行星绕太阳的运动呢?伽利略:一切物体都有合并的趋势。

开普勒:行星的运动是受到了来自太阳的类似于磁力的作用 ,与距离成反比。

笛卡儿:在行星的周围有旋转的物质(以太)作用在行星上,使得行星绕太阳运动。

胡克:行星的运动是太阳吸引的缘故,并且力的大小与到太阳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牛顿 (1643—1727,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当年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也经过类似的思考,并凭借其超凡的数学能力和坚定的信念,深入研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在1676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二、新课教学1.建立模型八大行星轨道数据表 d 太阳=1.39×106 km诱思1:行星的实际运动是椭圆运动,但我们还不了解椭圆运动规律,那应该怎么办?能把它简化成什么运动呢?诱思2:既然把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简化为圆周运动。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课件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课件
2021/4/14
三、说教学目标
1.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知道太阳与行星之 间存在着引力的作用 2.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匀速圆周运动和牛顿运 动规律的基础上,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表达 式,初步理解其物理意义。 3通过太阳对行星引力的表达式的推导感受逻辑推 理的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2021/4/14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 的推导.
五、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直观推演法,活动探究法
集体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 讲授法
学法:思考评价法、分析归
纳法、自主探究法、 总结反思法
六、说教学程序
(1)情景导入 (2)知识回顾 (3)模型简化 (4)演绎推理 (5)归纳总结 (6)巩固练习
说课内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目录
说地位和作用 说“学情” 说教学目标 说重、难点
说教法与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人教版 高中物理必修2
万有引力与航天
第六章-第2节
二、说“学情”
1、基础薄弱 2、逻辑推演能力差 3、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以及 行星运动所遵循的开普勒三大定律 知识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
七、说板书设计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说课稿精心编辑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说课稿精心编辑版

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各位评委专家,您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2第6章第2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下面,我将从课标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课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标:课标中对本节没有具体要求,但是本节对前面所学《行星的运动》和后面学习《万有引力定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还是要充分重视。

教材:在行星运动规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两节内容之间安排本节内容,是为了更突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这个科学过程。

如果说上一节内容是从运动学角度描述行星运动的话,那么,本节内容是从动力学角度来研究行星运动的,研究过程是依据已有规律进行的演绎推理过程。

教科书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通过一些逻辑思维的铺垫,让学生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基础身于历史的背景下,经历一次“发现”万有引力的过程,因此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就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

学情:在学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之前,学生已经对力、重力、向心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向心加速度等概念有了较好的理解,并且掌握自由落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等运动规律,能熟练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动力学问题。

已经完全具备深入探究和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起点能力。

所以在推导太阳与行星运动规律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主地运用原有已经的知识进行推导,并要求说明每一步推理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教师仅在难点问题上做适当的点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形成的历程。

2、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存在着引力作用,知道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来源;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和表达式,知道牛顿定律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时的作用,领会将不易测量的物理量转化为易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追寻得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中交流和独创的意义;2、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思维程序“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理论分析→实验观测→验证结论”培养学生探究思维能力。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教案 说课稿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教案 说课稿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学重点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理解.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推导.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是受到太阳引力的作用.2.理解并会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3.记住物体间的引力公式F=2r Mm G . 过程与方法1.了解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公式的建立和发展过程.2.体会推导过程中的数量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从而体会到大自然中的奥秘.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景导入目前已知太阳系中有8颗大行星(如下图所示).它们通常被分为两组:内层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和外层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内层行星体积较小,主要由岩石和铁组成;外层行星体积要大得多,主要由氢、氦、冰物质组成.哥白尼说:“太阳坐在它的皇位上,管理着围绕着它的一切星球.”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呢?伽利略、开普勒以及法国数学家笛卡儿都提出过自己的解释.然而,只有牛顿才给出了正确的解释……复习导入复习旧 知:行星的运动⎪⎪⎪⎪⎪⎪⎩⎪⎪⎪⎪⎪⎪⎨⎧⎪⎪⎪⎩⎪⎪⎪⎨⎧=⎪⎪⎩⎪⎪⎨⎧⎩⎨⎧⎩⎨⎧)(:23由中心天体的质量决定周期定律面积定律椭圆轨道定律开普勒行星运动规律代表人物内容日心说代表人物内容地心说古代天体运动学说k k T a 根据开普勒三大定律我们已经知道了八大行星的运动规律.八大行星之所以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推进新课开普勒描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那么它们为什么这样运动呢?许多科学家都对运动的原因提出了各种猜想,如图所示(课件展示).科学家对行星运动原因的各种猜想牛顿在前人对惯性研究的基础上,认为:以任何方式改变速度(包括方向)都需要力.因此,使行星沿圆或椭圆运动,需要指向圆心或椭圆焦点的力,这个力应该是太阳对它的引力,所以,牛顿利用他的运动定律把行星的向心加速度与太阳对它的引力联系起来了.一、太阳对行星的引力1.猜想与模型简化师生互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共同解决,为推导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作好准备.由力和运动的关系知:已知力的作用规律可推测物体的运动规律;若已知物体的运动规律,也可以推测力的作用规律.问题1.今天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属于哪种情况?问题2.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规律是怎样的?问题3.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种曲线运动,是哪两种,如何处理?问题4.若要解决椭圆轨道的运动,根据现在的知识水平,可作如何简化?学生交流讨论后回答: 明确:1.属于已知运动求力的情况.2.由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行星绕太阳运动轨道是椭圆,相等的时间内半径扫过的面积相等,且满足23Ta =k. 3.平抛运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可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可分解为沿半径方向和沿切线方向上的运动.4.简化成圆周运动.2.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问题探究问题1.根据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一、第二定律,在行星轨道为圆的简化模型下,行星做何种运动? 问题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必定得有力提供向心力,行星的运动是由什么力提供的向心力?问题3.向心力公式有多个,如r v m 2、mω2r,r Tm 224π,我们选择哪个公式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引力?问题4.不同行星的公转周期T 是不同的,F 跟r 关系式中不应出现周期T,我们可运用什么知识把T 消去?师生交流讨论或大胆猜测.明确:1.既然把椭圆轨道简化为圆形轨道,由第二定律: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可知: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2.猜想: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并且此引力等于行星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3.选择r Tm 224π,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行星绕太阳运动的线速度v 、角速度ω不易观测,但周期T 比较容易观测出来.4.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23TR =k,并且k 是由中心天体的质量决定的.因此可对此式变形为T 2=kR 3. 合作交流根据对上述问题的探究,让学生分组交流合作,推导出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的表达式. 设行星的质量为m,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公转周期为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为:F=r Tm 224π ① 由开普勒第三定律23Tr =k 可得T 2=k r 3②由①②得:F=223232444r m k r rk m r kr m •==πππ 即F=224rm k π ③ ③式表明:太阳对不同行星的引力,与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行星和太阳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点评:通过对上述问题探究,使学生了解物理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大胆进行科学猜想,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二、行星对太阳的引力问题探究1.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行星对太阳的引力满足什么样的关系?学生思考、归纳、代表发言.明确:1.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满足的关系可知:行星对太阳的引力F′大小应该与太阳质量M 成正比,与行星、太阳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也就是F′∝2rM . 三、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合作探究内容:1.利用太阳对行星的作用力和行星对太阳的作用力的关系,猜想太阳与行星间作用力与M 、m 、r 的关系.2.写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表达式.探究:1.通过此两个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22''r Mm F F r M F r m F ∝=⇒⎪⎪⎭⎪⎪⎬⎫∝∝2.引入比例常数G,可得:F=2rMm G 对公式的说明:(1)公式表明,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大小,与太阳的质量、行星的质量成正比,与两者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2)式中G 是比例系数,与太阳、行星都没有关系.(3)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沿着二者的连线方向.(4)我们沿着牛顿的足迹,一直是在已有的观测结果(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和理论引导(牛顿运动定律)下进行推测和分析,观测结果仅对“行星绕太阳运动”成立.这还不是万有引力定律. 例1 已知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需要500 s ,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约为3.2×107 s,地球的质量约为6×1024 kg.求太阳对地球的引力为多大?(答案只需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地球绕太阳做椭圆运动,由于椭圆非常接近圆轨道,所以可将地球绕太阳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由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提供,即F=mRω2=224T mR π. 因为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用的时间为500 s ,所以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R=ct(c 为光速)所以F=224Tmct π,代入数据得F≈4×1022N. 答案:4×1022N例2 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 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倍.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解析:由22224,)2(GTrh M r T m r Mm G ππ==,由各自的运行时间比和距离比可求出恒星质量和太阳质量之比,再由v=Tr π2可求出各自的运行速度之比,所以A 、D 选项正确. 答案:AD规律总结:在有的物理问题中,所求量不能直接用公式进行求解,必须利用等效的方法间接求解,这就要求在等效替换中建立一个恰当的物理模型,利用相应的规律,寻找解题的途径. 课堂训练1.一颗小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4倍,则这颗小行星运转的周期是( )A.4年B.6年C.8年D.9年2.设土星绕太阳的运动为匀速圆周运动,若测得土星到太阳的距离为R ,土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为T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则根据以上数据可解得的物理量有( )A.土星线速度的大小B.土星加速度的大小C.土星的质量D.太阳的质量3.火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1,那么地球表面质量为50 kg 的人受到地球的吸引力约为火星表面同质量的物体受到火星引力的__________倍.火星参考答案:1.C 2.ABD3.解析:设火星质量为m 1,地球质量为m 2,火星半径为r 1,地球半径为r 2,则由F=2rGMm 得49)21(9222211221122212=⨯=•==r r m m r m r m F F . 答案:49 点评: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F=2r GMm 同样也适用于行星和行星表面的物体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此时式中的r 为行星的半径. 课堂小结。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教案

一、教案简介本教案以《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为主题,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数学表达式。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万有引力定律,掌握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万有引力定律;(2)了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方法;(3)能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天文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数学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万有引力定律;(2)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1)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2)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方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理学知识,如力和运动的关系;(2)提问:太阳与行星间存在什么力?2. 教学新课:(1)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和实验;(2)讲解万有引力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讲解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计算方法。

3.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是如何影响行星运动的;(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一些天文现象。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两个物体间的引力;2. 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一些天文现象,并尝试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

六、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行星,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与该行星间的引力,并讨论其对行星运动的影响。

2. 实验探究:学生进行实验,模拟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作用,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万有引力定律。

七、课堂互动1. 提问与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 问题讨论:教师提出一些与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教学设计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我课题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首先让我们开始说课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行星运动规律到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过程,是本章的重要内容,是极好的科学探究过程教育素材。

在行星运动规律与万有引力定律两节内容间安排本节内容,是为了更突出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这个科学内容。

从问题的提出、猜想与假设、演绎与推理、结论的得出、检验论证等,是一次很好的探究性学习过程。

通过探究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即巩固了开普勒运动定律,又为今后万有引力定律的得出打下基础,因此在知识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章知识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鉴于此,我设计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原因是到太阳引力的作用。

2、知道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3、知道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方向和表达式,知道牛顿定律在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时的作用。

4、领会应用易测量的量去求引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了解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2、体会推导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形成的历程。

2、了解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关系,体会大自然的奥秘。

针对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理解的,结合新课标,我将把重点放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的理解上,而将难点放在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的推导过程上。

通过对学生和教材的深入研究后,我将进行以下学情分析: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已经知道了做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及开普勒三大定律等,在能力层面上已经具备了观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对新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作用下,完全有能力通过探究性学习来完成本节课的内容。

那么有了以上的基础又该如何教如何学呢!让我们一起进入教法与学法,针对教学重难点,我将采取以下教法:思维引导法,一步步的引导学生对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的科学探究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是八号教师,来自盐化中学的王丰玉。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六章第二节内容。

本节从动力学的角
度研究行星的运动,通过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进行
演绎推理得出太阳与行星间引力。

比较新旧教材,在旧教材行
星运动规律和万有引力运动定律之间增加了本节内容。

这符合
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从行星的运动规律到万有引力的建立过程,是很好的科学探究
的教育素材。

本节内容的安排,更好的再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
发现过程,体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科学足迹。

二,学生分析
1.学生已有学科知识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学习了牛顿的三大定律,学习了圆周运动的知识,又学习了开普勒三大定律。

理论上已经具备了接受万有引力定律的能力。

2. 学生能力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一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但其创造能力还比较欠缺。

在学习过程中就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劣势是对于利用已有知识创造
出新的概念、理论的能力很弱;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数学的推理能力较弱。

优势但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认知能力较强,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很强。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从简单的逻辑思维到复杂的分析推理的过渡。

3.学生所处环境、自身素质分析
一方面我国在航天事业上的突破(成功发射了神州系列宇宙飞船)、太阳系新行星的发现的报道等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有关宇宙、航天、卫星知识的兴趣。

但另一方面学生已有的有关宇宙、航天、卫星的知识仅局限于认知阶段,对于它们的规律知之甚少,甚至于存在错误的概念。

所以对学习本课内容学生的愿望是迫切的,积极性很高。

三,教学目标设定
a)知识与技能
(一)理解一切行星的运动是因为太阳对行星存在引力作用。

了解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不同观点和引力思想形成的过程。

(二)通过开普勒第三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与它们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b)过程与方法
通过推导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公式,体会逻辑推理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从行星运动规律到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规律的探索,体会探
究大自然规律的乐趣。

教学重点
一、从椭圆到圆的物理模型的建立
二、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
的引力
教学难点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开普勒第三定律推导出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流程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视频,提出问题“能否描述行星
运动的规律,什么原因使行星绕太阳运动”?
《创设意图》
①通过引入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动手画出椭圆使学生们都能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教学过程,力求把新的知识和思想纳入到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

③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的过程,感受物理和实际的紧密结合。

二,逻辑推理,简化模型
引入小组活动,指出太阳与行星引力使行星绕太阳运动。

利用几何画板将椭圆简化为圆。

《设计意图》
1.)通过课堂活动,形象的得到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
2.)出示行星运动的数据,以及几何画板的引入,使学生更
直观的看到椭圆到圆的演变过程。

3.)清楚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建议模型的思想
三,大胆猜测,演绎推理
1,推导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2,推导行星对太阳的引力
3,推导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
《设计意图》
1),将难点分解突破,使学生的能力层层提高
2),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自我分析与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3),学生讨论,将运动规律,用简洁公式表示,经历审美体验
四,遵循足迹,不畏艰难
1,出示物理学家对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认识,出示牛顿的发现。

2,播放神州七号发射的过程
《设计意图》
1),学生学习科学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科学精神
2),观看视频,了解航天事业的发展进步以及我国航天事业
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1,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2,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3,多媒体展现,变抽象为形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通过推导太阳和行星间的引力这条明线,和遵循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足迹”这条暗线一起来进行。

我通过引入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复杂的推导过程以问题形式呈现,难点分层突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知识水平。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完成了太阳与行星间引力的推导,体会了物理模型的建立过程,小组合作的过程,万有引力推导的科学过程。

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自我提高完善的过程。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这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设计,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王丰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