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学复习题
《耕作学》复习资料全
![《耕作学》复习资料全](https://img.taocdn.com/s3/m/4a3e7063fc4ffe473368abd7.png)
《耕作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持续农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农业。
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3、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4、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5、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6、叶日积:是指作物维持一定叶面积的日数与叶面积的乘积。
7、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8、休闲:是在田地上全年或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以息养地力的土地利用方式。
9、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和生产单位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10、LER:是指土地当量比,用来衡量间作对土地利用程度的指标。
间作作物自然亩产量/单作产量。
11、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12、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13、冠竞争是指复合群体内的光的竞争称为冠竞争。
15、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16、边际效应是指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
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17、生态适应性是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19、根竞争是指复合群体中作物间水分和养分的竞争。
21、农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的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
23、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耕作学复习题
![耕作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2e1648fbe23482fb5da4c0b.png)
分。
耕作学复习题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属于多熟制 (1)五年四熟 (2)四年三熟 (3)一年一熟 (4)两年三
熟 (5)三年一熟 2.下列哪种生态位不正确 (1)时间生态位 (2)物理生态位(3)化学生态位 (4)空间
31、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 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32、LER:是指土地当量比,用来衡量间作对土地利用程 度的指标 。间作作物自然亩产量/单作产量。
耕作学复习题
二、填空题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指 原始 农业、 传统 农 业和 现代 农业阶段。
2.耕作制度包括 种植制度 与 养地制度 两部分。 3.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______套作 。 4.按水旱条件可将耕作制度划分为 水田型,水浇地型,
生态位 (5)营养生态位 3. 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不包括 (1)适应原则 (2)协调原则 (3)经济原则 (4)持久原则
(5)重点原则 4.下列哪种作物属于C4作物 (1)小麦 (2)水稻 (3)大豆 (4)棉花 (5)玉米
耕作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持续农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 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农业。
2
3、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 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 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4、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 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早中耕除草、早追肥、早治虫 。 11、 作物布局 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础。 12、 休闲 是轮作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茬口。
耕作学试题
![耕作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1812f0700abb68a982fb23.png)
(一)、选择题1、有机质中的(C)可以增强植物呼吸作用,提高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强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时有机质中的维生素和激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A、木质素B、纤维素C、胡敏酸D、糖类2、豆科植物氮素利用率大,主要是由于与豆科共生的根瘤菌从寄主接受(D),作为使()还原必需的能源,再把生成的()供给寄主A、分子态氮氨基酸氮素B、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分子态氮C、氨基酸分子态氮氨基酸D、碳水化合物分子态氮氨基酸3、土壤一耕性是土壤物理机械特性(包括结持力、黏着性、可塑性等)在耕作时的综合表现,而(B)的土壤状况是宜耕的。
A、坚硬B、酥软(脆)C、可塑D、黏韧4、下列不属于翻耕方法之一的是(D)A、全翻垡B、半翻垡B、复式犁分层翻垡D、垂直翻垡5.通常土壤水分多时,不利于微生物活动,有机质矿化率低,此时有利于有机质的(B)A、分解B、积累C、矿化D、腐殖化6.一般豆科植物残体(B)25:1,有利于有机质分解且给土壤提供大量氮素A、>B、<C、=D、<=7.种植结合的理论基础有(D )A.循环再生原理 B 食物链加环原理 C 生态位原理 D 生态适应与边际效应原理8. 目前我国的稻田养鱼主要的形式不包括(C )A 沟鱼式B 田沟式C 深环沟式D 流水沟式9.以下哪个不是水蚀的类型(C )A、溅蚀B、片蚀C、剥蚀D、沟蚀10.要阻止流沙入侵绿洲、破坏农田,要建设三道防线的正确顺序为(C )①草、灌木结合阻沙带②农田防护林带③沙障、草同沙④乔木和灌木组成防沙带A、①②③B、①③②C、①④②D、③④②11.现代农业具有以下哪些特征(D)(1)生产工序机械化(2)生产技术科学化(3)科学生产高效化(4)产供销加社会化(5)农业主体知识化A(1)(3) B (2)(4) C(1)(2)(3) D(1)(2)(3)(4)12.人类社会第一个开创的生产部门是(A)A 原始农业B传统农业 C 刀耕火种 D 有机农业E采集和渔猎13.根据间混套作的效应原理,要发挥符合群体的互补优势,必须造成时间、空间、营养方面的生态位分离,下列哪项不是间混套作上采取的措施(D)A.适时播种B.水肥管理C.早熟早收D.早熟晚收14.为了保证复种作物正常成熟,采取的争时技术有(B)A.育苗移栽 B.套作C.间作 D.地膜覆盖15.全国耕作制度共分为B 个一级区,个二级区。
耕作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耕作学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c09460284ac850ad0242cd.png)
《耕作学》复习题一、不定项选择1. 下列作物属于喜温作物的有:()A、大豆B、油菜C、水稻D、玉米2. 农村的结构层次可以分为:()A、农村产业结构B、农业结构C、种植业结构与养殖业结构D、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内部结构3. 多熟种植主要包括:()A、间作B、套作C、混作D、复种4. 下列属于套作的有:()A、玉米||马铃薯B、小麦/玉米C、大麦×豌豆D、麦/玉米/甘薯5. 免耕主要优点是:()A、减少水蚀和风蚀B、农耗时间减少C、节约成本D、减少病虫害6. 下列作物属于耐旱怕涝作物是:()A、棉花B、水稻C、甘薯D、玉米7. 作物生态条件存在少量缺限,但人为地采取某些措施后容易弥补,作物生长与产量较好,产量变异系数小的区域称为:()A、最适宜区B、适宜区C、次适宜区D、不适宜区8.间套作的互补效应主要包括:()A、密植效应B、时间效应C、营养异质效应D、补偿效应9. 忌连作的作物有:()A、西红柿B、水稻C、小麦D、马铃薯10. 基本耕作主要包括:()A、翻耕B、深松耕C、耙地D、旋耕二、名词解释1. 养地制度2. 多熟种植3. 立体种养4. 轮作5. 免耕6. 耕作制度7. 作物生态适应性8. 复种9. 土地当量比10. 耕层构造三、计算1、某单位种植了500 hm2春夏玉米套作种植模式,每hm2平均产量为:春玉米6400kg,夏玉米7800kg;而同等条件下单作,每hm2平均产量为:春玉米8000kg,夏玉米9750 kg。
计算春夏玉米套作种植模式的土地当量比。
2、某单位有耕地600 hm2,其中粮田400 hm2,果园200 hm2。
粮田中有200 hm2小麦套种玉米,100 hm2小麦收获后复种夏甘薯,100 hm2玉米间作花生;果园中有100 hm2苹果间作蘑菇,100 hm2冬枣间作小麦。
计算该单位粮田、果园及所有耕地的复种指数。
四、简答1. 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技术功能有哪些?2. 作物布局中应注意处理好哪几个关系?3. 保护性作物种植的主要措施有哪些?4. 我国节水抗旱农业的主要措施有哪些?5. 为什么在免耕条件下不松土作物也能生长?6. 耕作制度在农业发展中的宏观布局功能有哪些?7. 作物生态适应性包括哪些方面?8. 运用复种时应该考虑哪些条件?9. 轮作换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10. 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是什么?五、论述题1. 论述复种效益原理。
土壤耕作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土壤耕作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9cef6f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4.png)
土壤耕作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农田土壤的主要功能?A. 供给农作物的养分和水分B. 支撑和生长作物的根系C. 保持土壤的水分和养分D. 调节农作物与土壤之间的温度2. 以下哪种土壤类型适合栽培旱生农作物?A. 黑土B. 沙土C. 红壤D. 黄壤3. 耕作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B. 改善土壤结构C. 提高作物产量D. 抑制杂草生长4. 下列哪种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影响最小?A. 翻耕B. 干犁耕C. 秸秆还田D. 土地轮作5. 秸秆还田可以起到以下哪种作用?A. 保持土壤水分B. 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增加C. 减少土壤侵蚀D. 提高土壤通气性二、填空题1. 农田土壤的基本肥力主要由__有机质__和__无机质__组成。
2. 土壤中的__酸碱度__对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有重要影响。
3. 土壤的保水能力与其__质地__密切相关。
4. 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__结构__。
5. 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翻耕工具是__犁__。
1. 请简述土壤养分的来源和作用。
土壤养分的来源主要有有机质的分解和无机肥料的施用。
有机质的分解可以释放出植物所需的养分,如氮、磷、钾等。
无机肥料的施用则直接为作物提供养分。
土壤养分在农田土壤中的作用是供给农作物的营养需求,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并影响着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请简述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
翻耕会破坏土壤结构和土壤生物群落,导致土壤侵蚀和有机质流失。
干犁耕相对较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有机质流失,但仍会对土壤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保持能力。
土地轮作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和循环利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C4. C5. B1. 有机质,无机质2. 酸碱度3. 质地4. 结构5. 犁三、简答题1. 土壤养分的来源主要有有机质的分解和无机肥料的施用。
耕作学复习试题和答案
![耕作学复习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d4c91a43323968011c9248.png)
《耕作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种植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配置、熟制、种植方式的综合。
2、耕作制度: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农作物的种植制度及相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术体系。
3、养地制度: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中心的一系列技术措施。
4、作物布局: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5、作物结构:作物的种类与品种、面积与比例。
6、复种:在同一田块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7、复种指数: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全年作物播种或收获的总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反应复种程度的高低。
8、熟制:一年内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作物的季数。
9、净作:又叫单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在一个完整的生长期内只种植一种作物的种植方式。
10、间作:在同一田块上,于同一生长期内,成行或成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夹作、间种。
11、套作:在前季作物生长的后期(收获前)于其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也称套种、串种。
12、混作:在同一块田地上、在同一生长期(季节)内混合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又称为混种。
13、多熟种植: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种、收多种或多季作物的种植方式。
14、边际效应: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的好或差的现象,包括边行优势和边行劣势。
15、单一群体:由同种(品种)植物不同植株构成的植物群体。
16、复合群体:由多种(品种)植物的不同植株构成的植物群体。
17、边行优势: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好的现象;18、边行劣势:边行植株生长发育较中间差的现象;19、连作:在同一块田地上,连年种植相同作物或相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0、轮作:在同一块田地上,有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式。
21、土壤耕作: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温度和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创造适宜土壤环境的技术措施。
耕作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耕作学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da6e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be.png)
耕作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哪种农作物属于禾本科植物?A. 胡萝卜B. 小麦C. 花生D. 莴苣答案:B. 小麦2. 耕作是一种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其目的是什么?A.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B. 保护土壤C. 提高农作物的品质D. 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答案:A. 增加农作物的产量3.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A. 不施肥料B. 连续种植同一农作物C. 粗放耕作D. 轮作答案:D. 轮作4. 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主要来自于哪些来源?A. 大气中的氧气B. 土壤中的矿物质C. 雨水中的营养物质D. 农作物自身的养分储备答案:B. 土壤中的矿物质5. 下列哪种耕作方式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A. 种植密度过大B. 覆盖耕作C. 水洗耕作D. 间作答案:B. 覆盖耕作第二部分:简答题1. 什么是深翻耕作?它有什么作用?深翻耕作是指将土壤翻转到一定深度(一般超过30厘米)的耕作方式。
它的作用包括:改善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肥力,破坏并深埋病虫害,减少杂草生长等。
2. 请简述轮作的原理及其优点。
轮作是指在一块农田上,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其原理是通过改变农作物的种植顺序,减少对土壤中某种养分的连续需求,以达到保护土壤和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
轮作的优点包括:减少土壤中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等。
3. 请解释连作障碍,并提出解决连作障碍的方法。
连作障碍是指在相同的土壤上连续多年种植同一种农作物导致的问题。
连作障碍会引起农作物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率增加、土壤肥力降低等问题。
解决连作障碍的方法包括:轮作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添加有机肥料改善土壤肥力,进行生物防治措施减少病虫害,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措施保持土壤水分平衡等。
4. 请简述有机耕作和化学耕作的区别及各自的优缺点。
有机耕作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尽量减少或避免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依靠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手段来保护农作物。
《耕作学》试题5答案.doc
![《耕作学》试题5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415d423a2cc58bd63086bd31.png)
〈〈耕作学》试题5答案题号―二三四五六七八合计满分1020203020100得分阅卷得分一、不定项选择(10分,每小题2分)1.下列作物属于耐旱怕涝作物是:(C)A、棉花B、水稻C、甘薯D、玉米2.作物生态条件存在少量缺限,但人为地采取某些措施后容易弥补,作物生长与产量较好,产量变异系数小的区域称为:(B)A、最适宜区B、适宜区C、次适宜区D、不适宜区3.多熟种植主要包括:(ABCD)A、间作B、套作C、混作D、复种4.忌连作的作物有:(AD)A、西红柿B、水稻C、小麦D、马铃薯5.基本耕作主要包括:(ABD)A、翻耕B、深松耕C、耙地D、旋耕得分二、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1.作物生态适应性:是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在一定地区,作物与自然生态条件相适应的程度。
)2.复种: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内接连种植二季或二季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密植效应:是指间(混)、套作复合群体的混合密度大于单作所起到的增产、增值效应。
4,轮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5.耕层构造:是指耕层内各个层次中矿物质、有机质与总孔隙之间及总孔隙中毛管孔隙与非毛管孔隙的比例关系。
得分三、计算与分析题(20分,每小题10分)1.某单位有耕地600 hm2,其中粮田400hm2,果园200 hm2o粮田中有200 hm2小麦套种玉米,lOOhn?小麦收获后复种夏甘薯,lOOhn?玉米间作花生;果园中有100hm2 苹果间作蘑菇,lOOhn?冬枣间作小麦。
计算该单位粮田、果园及所有耕地的复种指数。
根据所学的理论,分析粮田高效的原因。
答案:粮田复种指数为1.75 ,果园复种指数为1.0 ,该单位耕地复种指数为1.5(6分)。
原因:①提高了播种面积;②利用了作物间的关系,如豆科作物与禾本科作物可以互补地利用氮;③边际效应等。
(4分)2.某单位种植了500 hm2春夏玉米套作种植模式,每hn?平均产量为:春玉米6400kg, 夏玉米7800kg;而同等条件下单作,每hn?平均产量为:春玉米8000kg,夏玉米9750 kg o计算春夏玉米套作种植模式的土地当量比。
大学耕作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耕作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37d44d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0a.png)
大学耕作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耕作学中,土壤耕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土壤水分C. 改善土壤结构D. 促进作物生长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耕作的基本方法?A. 翻耕B. 深松C. 浅耕D. 灌溉答案:D3. 土壤耕作的深度通常是多少?A. 5-10厘米B. 10-20厘米C. 20-30厘米D. 30-40厘米答案:B4. 土壤耕作的最佳时期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C5. 土壤耕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作物产量B. 提高作物品质C.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6. 土壤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是什么?A. 减少微生物数量B. 增加微生物多样性C. 破坏微生物平衡D. 促进微生物繁殖答案:B7. 土壤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如何?A. 减少土壤水分B. 增加土壤水分C. 保持土壤水分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8. 土壤耕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是什么?A. 提高土壤温度B. 降低土壤温度C. 保持土壤温度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9. 土壤耕作对土壤通气性的影响是什么?A. 减少土壤通气性B. 增加土壤通气性C. 保持土壤通气性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10. 土壤耕作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土壤侵蚀B. 减少土壤侵蚀C. 保持土壤侵蚀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11. 土壤耕作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B. 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C. 保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12. 土壤耕作对土壤盐分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土壤盐分B. 减少土壤盐分C. 保持土壤盐分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13. 土壤耕作对土壤pH值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土壤pH值B. 减少土壤pH值C. 保持土壤pH值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D14. 土壤耕作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土壤养分B. 减少土壤养分C. 保持土壤养分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15. 土壤耕作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什么?A. 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B. 减少土壤生物多样性C. 保持土壤生物多样性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土壤耕作的主要目的包括哪些?A. 改善土壤结构B. 增加土壤通气性C. 减少土壤侵蚀D. 提高作物产量答案:ABCD2. 土壤耕作的基本方法包括哪些?A. 翻耕B. 深松C. 浅耕D. 灌溉答案:ABC3. 土壤耕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增加作物产量B. 提高作物品质C.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D. 增加作物抗病能力答案:ABCD4. 土壤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是什么?A. 减少微生物数量B. 增加微生物多样性C. 破坏微生物平衡D. 促进微生物繁殖答案:BD5. 土壤耕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如何?A. 减少土壤水分B. 增加土壤水分C. 保持土壤水分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B6. 土壤耕作对土壤温度的影响是什么?A. 提高土壤温度B. 降低土壤温度C. 保持土壤温度不变D. 无法确定答案:A7. 土壤耕作对土壤通气性的影响是什么?A. 减少土壤通气性B. 增加土壤通气性C. 保持土壤。
土壤耕作学复习题及答案
![土壤耕作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2abb14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9e.png)
土壤耕作的实质: 通过农机具的物理机械作用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和适度的孔隙比例,土壤耕作的机械作用: 松碎土壤: 用犁铧、耙齿、松土铲等将耕层切割破碎, 使之疏松而多孔隙, 以增强土壤通透性。
翻转耕层: 用翻耕将耕作层土壤上下翻转, 改变土层位置, 改善耕层理化及生物学性状。
翻埋肥料、残茬、秸秆和绿肥, 调整耕层养分的垂直分布, 培肥地力。
消灭杂草和病虫害, 消除土壤有毒物质。
混拌土壤: 用有壁犁和旋耕犁耕地, 圆盘耙或钉齿耙耙地, 将肥料均匀地分布在耕层中, 使土肥融为一体, 改善土壤的养分状况。
使肥土与瘦土混合, 使耕层形成均匀一致的营养环境。
平整地面: 通过耙地、耕地和镇压等整平地面, 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利于保墒。
便于播种机作业, 提高播种质量。
对盐碱地可减轻返盐, 有利于播种保苗, 同时提高盐碱地洗盐效果。
对于水浇地, 精细耕作可提高浇灌效率, 节约用水。
可使灌水均匀, 全田作物生长整齐, 便于中耕和施肥等作业, 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压紧土壤: 使大孔隙减小, 增加毛细管孔隙, 抑制气态水的扩散, 减少水分蒸发。
还可使耕层以下的土壤水分通过毛管孔隙上升, 集聚到耕作层, 为作物的种子发芽出苗和幼苗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
开沟培垄、挖坑推土、打埂作畦: 在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可增加土壤与大气的接触面, 增加太阳照射面, 多接受热量, 提高地温, 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提早成熟。
在多雨高温地区可排水, 增强土壤通透性, 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和植物根系的生长。
在种植块根、块茎类作物的地上可使耕层土壤相对加厚, 使土壤通气排水, 提高地温, 有利于块根块茎的生长膨大, 提高产量。
在水浇地上便于平整地面, 利于浇水。
在风沙严重地区可挡风积沙, 减轻风蚀。
在岗坡地上, 耕后不耙保持垡块和高低不平整的垄形, 可阻止雨后径流, 防止表土流失。
土壤耕作措施:1、初级耕作措施(1)翻耕(方法:全翻垡、半翻垡、分层翻垡)(2)深松耕(3)旋耕集犁、耙、平三次作业于一体。
耕作学本科试题及答案
![耕作学本科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f68f4d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6.png)
耕作学本科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耕作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农业机械B. 农业经济C. 土壤管理D. 农作物栽培答案:C2. 耕作学中,土壤耕作的首要目的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增加土壤水分C. 改善土壤结构D. 防止土壤侵蚀答案:C3. 以下哪种耕作方式不属于传统耕作?A. 犁耕B. 耙耕C. 免耕D. 深翻答案:C4. 耕作学中,耕作深度的确定主要依据是什么?A. 作物种类B. 土壤质地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5. 耕作学中,轮作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土壤有机质B. 减少病虫害C. 提高作物产量D. 改善土壤结构答案:B6. 耕作学中,土壤耕作的次要目的不包括以下哪项?A. 促进作物根系发展B. 减少杂草C. 增加土壤水分D. 减少土壤养分流失答案:C7. 耕作学中,耕作方式的选择主要依据什么?A. 作物需求B. 土壤条件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8. 耕作学中,耕作方式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土壤温度B. 土壤水分C. 土壤养分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9. 耕作学中,耕作时机的选择主要考虑哪些因素?A. 土壤湿度B. 作物生长阶段C. 气候条件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10. 耕作学中,耕作机械的选择主要依据什么?A. 耕作方式B. 土壤条件C. 作物需求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耕作学中,________是土壤耕作的基本工具。
答案:犁2. 耕作学中,________耕作方式可以减少土壤侵蚀。
答案:保护性3. 耕作学中,耕作深度的确定需要考虑作物的________。
答案:根系深度4. 耕作学中,耕作方式的选择需要考虑土壤的________。
答案:质地5. 耕作学中,耕作时机的选择需要考虑作物的________。
答案:生长阶段6. 耕作学中,耕作机械的选择需要考虑耕作的________。
耕作学-题库
![耕作学-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587e99aa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e8.png)
耕作学-题库1、简述农业生产的严格地域性。
答案:在空间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不同的地域,生产的结构品种和数量都不同。
成因生产的对象是动植物,需要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
不同的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
世界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差别很大形成明显的地域性要求;因地制宜。
2、简述我国耕地质量不高的原因。
答案: 1.发生龟裂的土壤,说明土壤缺水,使得土壤颗粒无法连接在一起而出现裂缝,只需要补充水分就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
2.沼泽地与1恰好相反,土壤水分过多使得土壤中的缝隙都是水分,空气含量极少,不适宜耐性差的植物生存,因此需要进行排水处理,降低土壤水分含量就可以改善土壤结构。
3.缓坡上的梯田,由于在开垦之时一般的地表植被不多,使得土壤中积累有机物(腐殖质)的含量不多,这不利于土壤的团粒形成,也不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因此需要施农家肥,以改善土壤结构3、简述通过耕作保持水土的基本方法。
答案:简述通过耕作保持水土的基本方法。
以增加植物被覆度为主,用密生作物或增加植物被覆度或被覆时间,减少耕地。
如、谷子、豆类等作物被覆度较高,、苜蓿等的被覆度可达90%。
用疏密不同的作物或牧草间作、混播,可以增加植物被覆度。
用夏熟作物与秋熟作物或牧草间作套种,可增加植物被覆时间,减少溅蚀及坡面冲刷。
将这些疏密不同、被覆不等的作物采用等高带状间作,还有改变小地形、增加地面糙率的效果。
在土地较多的地区,可实行作物与牧草或作物与柠条、等灌木等高带状轮作,保持水土的作用更为显著。
在黄土高原地区,草带或灌木带还可逐渐形成地坎,减缓地面坡度。
4、简述农业生产的强烈的季节性。
答案:简述农业生产的强烈的季节性。
含义;生产在时间分配上的特殊规律,即生产的一切活动都要按季节顺序进行,并有一定的变化周期。
成因;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并且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
东北耕作学试题及答案
![东北耕作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2674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cf.png)
东北耕作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东北地区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A. 水稻种植B. 旱地耕作C. 轮作D. 混合耕作答案:B2. 东北地区春季耕作的主要作物是什么?A. 小麦B. 玉米C. 高粱D. 大豆答案:D3. 东北地区冬季耕作的特点是什么?A. 少耕作B. 多耕作C. 无耕作D. 深翻耕答案:C4. 东北地区耕作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以下哪项?A. 施用化肥B. 种植绿肥C. 深翻耕D. 以上都是5. 东北地区耕作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是什么?A. 喷灌B. 滴灌C. 漫灌D. 渗灌答案:A6. 东北地区耕作中,下列哪项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A. 深耕B. 浅耕C. 轮作D. 单一作物种植答案:C7. 东北地区耕作中,哪种作物的种植面积最大?A. 玉米B. 大豆C. 高粱D. 小麦答案:A8. 东北地区耕作中,下列哪种作物的产量最高?A. 玉米B. 大豆C. 高粱D. 小麦答案:A9. 东北地区耕作中,下列哪种作物的抗旱能力最强?B. 大豆C. 高粱D. 小麦答案:C10. 东北地区耕作中,下列哪种作物的种植时间最早?A. 玉米B. 大豆C. 高粱D. 小麦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东北地区的主要耕作方式是______。
答案:旱地耕作2. 东北地区春季耕作的主要作物是______。
答案:大豆3. 东北地区冬季耕作的特点是没有耕作。
4. 东北地区耕作的土壤改良措施包括施用化肥、种植绿肥和______。
答案:深翻耕5. 东北地区耕作中常用的灌溉方式是______。
答案:喷灌6. 东北地区耕作中,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是______。
答案:轮作7. 东北地区耕作中,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是______。
答案:玉米8. 东北地区耕作中,产量最高的作物是______。
答案:玉米9. 东北地区耕作中,抗旱能力最强的作物是______。
答案:高粱10. 东北地区耕作中,种植时间最早的作物是______。
(完整word版)耕作学复习题
![(完整word版)耕作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eca8789f5335a8103d220d1.png)
绪论一、名词解释1、耕作制度二、填空12、种植制度包括、、等方面.第一章耕作制度引论一、是非题1、提高土地等资源利用率我国耕作制度的中心目标。
二、选择题1、粮食的安全系数2、恩格尔系数3、精确农业中“3S”技术4、我国耕地红线5、弱筋小麦与强筋小麦三、填空1、耕作制度的功能包括、。
2、宏观调控功能的意义(1) ,(2),(3) 。
3、世界各地农业的基本历史进程是从到再到。
4、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是(1),(2),(3),(4),(5) .5、21世纪世界农业将、、、、、等类型发展。
6、新时期农业向多功能发展,有“5F”功能:(1) ,(2),(3),(4) ,(5) .7、我国农业的特点是(1) ,(2),(3) ,(4) .8、种植业生产目标可概括为“十个字":,,, , .9、新农村建设是按照“、、、、”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农业规模效益的途径:一是,二是。
11、提高土地利用率有四个途径:(1),(2),(3),(4)。
12、持续农业发展的三个战略目标指、、等方面。
123、可持续农业的科学技术体系包括:(1),(2),(3),(4)等。
14、在营养管理上,提高肥料利用率采取的措施有:(1),(2),(3)。
15、在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应当注意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
16、科学发展观是指、、、地发展。
四、名词解释1、种植制度2、养地制度五、简答题1、我国现代农业的内涵是什么?简述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2、为什么要研究和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建立研究合理耕作制度的目的)第二章作物布局一、是非题1、农村产业结构2、C4作物与C4作物3、耐荫作物4、喜湿润型作物5、短日作物与长日作物二、选择题1、纬度、海拔与温度的关系2、作物CO2的补偿点3、作物耐寒性的强弱4、作物耐热性的强弱三、填空1、作物布局的意义主要有(1),(2) ,(3),(4) 等.2、作物布局的原则:(1),(2),(3) ,(4)。
耕作学试题及其答案
![耕作学试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999c57700abb68a882fb42.png)
耕作学试题及其答案耕作学名词解释:1、持续农业2、作物布局3、免耕4、轮作5、茬口6、叶日积7、套作8、休闲9、耕作制度10、LER11、复种指数12、生态位13、冠竞争15、种植制度16、边际效应17、作物生态适应性 19、根竞争21、农业资源23、土壤耕作25、多熟种植26、农牧结合27、立体种植28、养地制度29、水土流失30、风蚀31、换茬32、耕作学33、幅宽34、单作(sole cropping) 35、间作(row intercropping) 36、混作(mixed intercropping):37、复种(sequential cropping) 38、种植指数39、熟制40、撂荒(shifting cultivation) 41、种养结合42、连作(continuous cropping):43、土壤耕作(soil tillage): 44、土壤宜耕性(土壤耕性) 45、土壤耕作制46、农业自然资源47、复种轮作48、沟垄耕作法49农牧结合的耕作制度50土壤耕作51种植方式(种植形式)52农业生态系统53生物群落54十分之一定律55土地当量比56生活型57耕层构造58密植效应59生态龛60正对等效应61土壤培肥62耕法63土地生产潜力64集约耕作制65基本耕作1、持续农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农业。
2、作物布局: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作物结构与配置的总称。
3、免耕:又称零耕、直接播种指作物播前不用犁、耙整理土地,直接在茬地上播种,播后作物生育期间不使用农具进行土壤管理的耕作方法。
4、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5、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6、叶日积:是指作物维持一定叶面积的日数与叶面积的乘积。
7、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耕作学题库与答案
![耕作学题库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4ce7b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b7.png)
一、单选题1、人类社会第一个开创的生产部门是:(A)A.原始农业B.传统农业C.刀耕火种D.有机农业E.采集和渔猎2、适宜直根作物根系生长的土壤容重是:(A)A.1.2-1.3g/cm3B.0.8-1.0g/cm3C.1.5-1.8g/cm3D.1.6-2.0g/cm3E.0.9-1.1g/cm33、一般海拔每上升100m,年平均温度和年降雨量的变化为:(C)A.温度下降0.5~0.6℃,降雨量减少14~41mmB.温度上升0.5~0.6℃,降雨量减少14~41mmC.温度下降0.5~0.6℃,降雨量增加14~41mmD.温度上升0.5~0.6℃,降雨量增加14~41mmE.温度下降0.8~0.9℃,降雨量减少14~41mm4、“田,二岁不起稼,则一岁休之。
”中的“休”是指(B)A.农田撂荒B.农田休闲C.作物轮作D.作物连作E.作物倒茬5、春播作物播种期的确定是依据种子发芽的:(A)A.最低温度B.最高温度C.最适温度D.三基点温度E.极端最低温度6、某地有冬小麦田100亩,小麦收后全部复播夏大豆,第二年全部种植春玉米,则其复种指数为:(E)A. 300%B. 400%C. 200%D. 150%E. 100%二、多选题7、复种的应用条件有:(ABCDE)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经济效益D、肥力与肥料条件E、劳畜力和机械条件8、作物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AD)A、作物空间配置B、农业生产结构C、农业区划D、作物结构E、农业生产布局9、长日照作物包括:(AE)A、小麦B、玉米C、甘蔗E、油菜10、我国农业的可持续性包括:(CD)(经济、社会、生态)A.生产的持续性B.投入的持续性C.经济的持续性D.生态的持续性E.农业资源的持续性11、现代农业必备的条件有:(ABCD)A.物质装备现代化B.技术现代化C.农业生产机械化D.经营管理现代化E.资源环境优良化12、耕作层可分为哪几个层次:(AD)A.覆盖层B.耕作层C.底土层D.种床层E.犁底层13、我国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包括:(ABCDE)A.常年耕作制B.休闲耕作制C.集约耕作制D.撂荒耕作制E.草田耕作制14、与作物的光能利用率密切相关的有:(ACD)A.光合效率B.合理密植C.光合面积D.光合时间E.间混套作16.忌连作的作物有:(AE)A.西瓜B.马铃薯C.甘蔗D.棉花E.甜菜三、判断题17、甘蔗耐连作作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 整耕作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 养分的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 土壤环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一、名词解释
24、休闲是在田地上全年或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 不耕不种以息养地力的土地利用方式。
一、名词解释
7、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 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8、休闲:是在田地上全年或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 不耕不种以息养地力的土地利用方式。
9、耕作制度:也称农作制度,是指一个地区和生产单位 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养地制度的综合技 术体系。
10、LER:是指土地当量比,用来衡量间作对土地利用 程度的指标 。间作作物自然亩产量/单作产量。
22、 热量条件 是决定一个地区能否复种的首要条件。
23、耕作制度包括 种植制度 分。
与 养地制度 两部
三、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种属于多熟制 (1)五年四熟 (2)四年三熟 (3)一年一熟 (4)两年三
熟 (5)三年一熟 2.下列哪种生态位不正确 (1)时间生态位 (2)物理生态位(3)化学生态位 (4)空间
25、多熟种植是指在一年内,于同一田地上前后种植两 季或两季以上的作物。
26、农牧结合是指农区种植业与牧渔业相互适应与协调、 牧渔业的规模与种类与种植业提供的饲料相适应,而种 植业生产又适应于牧渔业的需要。
27、立体种植是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 物(包括木本)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 方式。
生态位 (5)营养生态位 3. 耕作制度改革的战略原则不包括 (1)适应原则 (2)协调原则 (3)经济原则 (4)持久原则
(5)重点原则 4.下列哪种作物属于C4作物 (1)小麦 (2)水稻 (3)大豆 (4)棉花 (5)玉米
三、单项选择题
5. 下列哪种类型不属于立体种养类型 (1)稻鱼模式 (2)高产玉米栽培模式 (3)稻萍鱼
16、边际效应是指作物边行的生态条件不同于内行,由 此而表现出来的特有产量效益。
土壤耕作是通过农机具的机械力量作用于土壤,调整耕作 层和地面状况,以调节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和养分的 关系,为作物播种、出苗和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土壤环 境的农业技术措施。
17、 生态适应性是指农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生态条 件的要求与当地实际外界环境相适应的程度。
(失墒) (4)翻埋杂草 (5)加深耕层
三、单项选择题
9. 不容易感染土壤病虫害的作物是 (1)豆科 (2)茄科 (3)禾本科 (4)十字花科 (5)葫芦
28、养地制度是与种植制度相适应的以养地为中心的一 系列技术措施体系。
一、名词解释
29、持续农业: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 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农业。
30、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 物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31、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 茬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比重与关系。 18、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六种互补效应分别是 密植效应、
时间效应、营养异质效应、边际效应、补偿效应和正对 等效应 。
二、填空题
19、耕作制度的分区指标是指 地理位置、地貌、水分条 件、热量条件、作物类型、熟制 。
20、农业自然资源包括 光、热、水、气、土壤、生物、 矿物 等七大类。
21、耕作学的研究对象是 耕作制度 。
32、LER:是指土地当量比,用来衡量间作对土地利用 程度的指标 。间作作物自然亩产量/单作产量。
二、填空题
1.世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是指 原始 农业、 传统 农 业和 现代 农业阶段。
2.耕作制度包括 种植制度 与 养地制度 两部分。 3.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______套作 。 4.按水旱条件可将耕作制度划分为 水田型,水浇地型,
模式 (4)玉米食用菌模式(1)增加光照叶面积 (2)延长光照时间 (3)提高
光合效率 (4)增加叶日积 (5)增施肥料 7. 我国的耕作制度共分为几个熟制带 (1)1个 (2)2个 (3)3个 (4)4个 (5)5个 8. 翻耕的缺点是 (1)松碎土壤 (2)翻转耕层 (3)土壤水分损失
11、复种指数是指全年总收获面积占耕地面积的百分比。
12、生态位是指生物在完成其正常生活周期时所表现的 对环境的综合适应特性
一、名词解释
13、冠竞争是指复合群体内的光的竞争称为冠竞争。
14、轮作是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 或不同复种方式的种植方法。
15、种植制度是指一个地区或生产单位的作物组成(构 成)、配置、熟制与种植方式的综合。
一、名词解释
18、 套作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 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称为套种、串种。
19、 根竞争是指复合群体中作物间水分和养分的竞争。
20、茬口是指在轮连作中给予后作物以种种影响的前茬 作物及其茬地的泛称。
21、农业资源是指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过程所需要 的全部物质要素及信息。
雨养型 。 5.间套作复合群体的六种互补效应分别是 密植效应、
时间效应、营养异质效应、边际效应、补偿效应和正对 等效应 。 6、在耕作学中符号“‖”表示____ 间作 。
二、填空题
7、 带宽 是间套作的基本单元。 8、耕作学的研究任务就是 建立一个单位(农户或地区)
的合理耕作制度 。 9、 带宽包括各个作物的 幅宽 和 间距 。 10、 共处期间的“五早”管理技术是指 早间苗、早补苗、
早中耕除草、早追肥、早治虫 。 11、 作物布局 是种植制度的主要内容与基础。 12、 休闲 是轮作中的一种特殊类型的茬口。
二、填空题
13、粮食作物中,最主要的是 水稻、小麦、玉米、薯 类、豆类 五种作物。
14、土壤培肥途径有 生物养地 、 化学养地 、 有机与 无机结合 。
15、在耕作学多熟种植中符号“—”表示年内接茬播种。 16、我国最主要的亚热带作物有 八 种 17、农业结构是指农业内部 农、林、牧、副、渔业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