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共9篇)
我的长生果教案八篇
![我的长生果教案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841729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b2.png)
我的长生果教案八篇我的长生果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理解课文的写作特点品味学习课文的语言。
二、难点、重点分析1.__的结构是怎样的?分析:本篇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点题,引出对少年读书生活的回忆。
借助一连串的比喻,渲染由回忆带来的愉悦之感。
第二部分,第3~17自然段:记述少年时代的读书作文的情况。
第三部分,第18、19自然段:由回忆往昔转到抒发今天的感慨。
添上这两段,不仅使__首尾呼应,更重要的是把作者与读书,作文、读书与体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更多的启迪。
课文的第二部分很长,是全篇的主体内容。
这一部分的层次大致如下。
第一层,第3自然段:交代有关的背景情况,讲自己因读书而欢悦的心情。
第二层,第4~12自然段:记述看小画片和上小学时读书作文的情况。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四个小层。
第一小层,第4、5自然段:看小画片;第二小层,第6自然段:读真正的连环画;第三小层,第7自然段:读文化站的图书;第四小层,第8~12自然段:因读书而提高作文水平,获得荣光,悟出一点写作的道理。
第三层,第13~17自然段:记述上初中读书、作文和创作的情况。
这一层又可以分为两个小层。
第一小层,第13~15自然段:读大部头小说,作文受到好评,又悟出一点写作的道理;第二小层,第16~17自然段:学着“创造”,写出小小说并发表,这是因大量读书而得到的果实。
2.__是以什么为线索的?分析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它使__中所有的材料组织成一个整体。
有的以人物为线索,有的以物品为线索,有的以感情变化为线索,本篇充当线索的是书籍(长生果),这条线索非常鲜明,贯穿始终。
3.__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析:本篇作为记事散文,主体部分基本上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作叙述的。
下面把有关的语句依次摘出来,从中可见其清晰易辨的特点:最早的读物……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作文……上初中后……我终于开始学着……那是上初中二年级时……4.__是怎样突出中心的?分析:本篇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事情、头绪也比较多,但无不围绕着一个中心——强调读书的重要性,阐明阅读与写作的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
![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1ed49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e.png)
我的长生果教学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感知长生果的概念。
激发学生对长生果的好奇心和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长生果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让学生对长生果有直观的认识。
1.3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长生果。
展示长生果的相关素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讲解长生果的特点和作用。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长生果的起源和发展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长生果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培养学生对长生果历史文化的兴趣。
2.2 教学内容介绍长生果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通过图片、文字等素材,让学生了解长生果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长生果的起源和发展原因。
展示长生果的历史和文化素材,让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讲解长生果在不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长生果的种类和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长生果。
培养学生对长生果特点的认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不同种类的长生果,包括果实、种子等。
通过图片、实物等素材,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长生果的特点。
3.3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长生果的种类和特点。
展示不同长生果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
讲解不同长生果的特点和区别。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长生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让学生了解长生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培养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重视。
4.2 教学内容介绍长生果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
通过资料和实例,让学生了解长生果对健康的益处。
4.3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思考长生果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展示长生果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的资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和讨论。
讲解长生果对健康的益处和食用方法。
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f2fb78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d.png)
《我的长生果》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我的长生果》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章主要内容:介绍长生果的特点、生长环境、种植方法以及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2. 科学探究方法:观察、实验、调查等。
3. 实际问题解决:如何在家乡或社区种植长生果,推广长生果的种植和食用。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章内容和科学知识。
2. 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调查。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和分享探究成果。
二、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展示长生果的生长过程和营养价值。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长生果种植基地。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增加学生对长生果的了解。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一、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长生果的特点和营养价值,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文章内容:讲解文章的主要观点和科学知识。
3.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调查。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和分享探究成果。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文章内容和探究成果,提出拓展思考题。
二、时间安排1. 导入新课:5分钟2. 讲解文章内容:15分钟3. 探究活动:20分钟4. 小组讨论:10分钟5. 总结与拓展: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一、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2. 探究报告:评估学生的探究成果和思考深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和贡献。
二、评价内容1. 学生对文章内容和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与准备一、教学资源1. 文章文本:《我的长生果》原文。
2. 多媒体资源:PPT、视频等。
3. 实地考察:长生果种植基地。
我的长生果教案汇编6篇
![我的长生果教案汇编6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49d89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cc.png)
我的长生果教案汇编6篇我的长生果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学习准备: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
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回顾导入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班级交流(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得出了一些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
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
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
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优秀7篇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fcc93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9.png)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优秀7篇《我的长生果》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会写本课的生字,辨别形近字并进行组词,读准易误读字的`字音,掌握课文中较有特点的多音字的字音、字义与组词。
2、能结合课文理解文中出现的生词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抄写自己喜欢的部分;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4、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学习一些读书和写作的方法,继续开展阅读的综合性学习,逐步培养阅读的习惯。
激发学生对读书学习的热爱之情。
5、背诵课文中优美的片段。
教学重、难点: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学法指导:利用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进行读书学习;课前准备:搜集整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的“长生果”》2、板书:我的“长生果”二、学习课文1、题目中的“长生果”为什么要加引号?2、指名学生朗读课文,体会:“我”是怎样“吃”长生果的?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句作答。
3、快速默读课文,思考:a、“我”吃长生果的好处有哪些?b、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教益?4、交流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①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②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③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④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
⑤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三、你现在能够理解题目的含意了吗?四、作业:利用课文中的读书方法,进行读书学习;搜集整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别出心裁有鲜味真情实感自己创造课后小结:教学中我努力使学生懂得读书与作文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读书的成长,对书的情感以及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
通过重点段的阅读,让学生明白:作文,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作文,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力血的创造,才能够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共9篇)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12b30269eae009581bec61.png)
篇一:我的长生果教案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生果”吗?(据说吃了它可以滋养身体吃了它可以让人长生不老)2、师:看来长生果相当有营养啊!叶文玲就是因为吃了“长生果”成了当代有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品叶文岭的“长生果”(点幻灯片、板书:我的“长生果”)请打开课文。
3、课题中的长生果打上了引号,可见它并不是指真的长生果,那指的是什么呢?(书籍)看来同学们课文预习得很充分哦. 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出示自学要求。
(齐读)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二).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三、全班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一).检查生字读音,开火车读生词,(幻灯片)(二)、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2、大家是用什么方法理清文章思路的?(借助标时间的词语:“最早、后来、上初中后”借助过渡句,例如第五段,第七段开头第一句)师:对,借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是个很好的方法(三).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1、指答2、齐读句子。
(释词:别出心裁、呕心沥血)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我的长生果教案(5篇)
![我的长生果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d0fbb7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43.png)
我的长生果教案(5篇)我的长生果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2.体会对读书的情感态度。
3.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4.形成质疑性阅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性阅读。
难点:质疑性阅读。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任务:理解性阅读。
)一、导入在当代文学界,有一位女作家,她13岁时第一篇小小说在县报上变成铅字,至今已写作了50年,完成小说集19部,散文集12部,文集3部,出版作品字数达500万字以上。
这么一位高产作家,你们想了解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吗?请我们一起走进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
(简洁干脆的导语,既简介了情况,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长生果”在文中指什么?(书)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3.截取了读书生活的哪几个片断?你怎么看出来的?提示:读小画片、读连环画、读小镇文化站的图书、读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共四个片断。
从表示时间的词语“最早”、“后来”、“上初中后”可以看出。
(此环节为粗略感知课文。
把握内容、理清思路应注重从“整体”着眼,同时,要让学生关注与文章结构思路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三、研读“读书”对“我”有哪些作用?第一,请学生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1.觉得自己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
2.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
3.作文常居全班之首。
4.大大扩展了想象能力。
5.悟出了“作文贵独创”的道理。
6.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7.悟出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的道理。
8.使我发表了第一篇作品。
(此环节为定向搜索信息。
要求学生扫描全文,快速筛选相关信息。
)第二,以上几条中,哪些在文中表达得比较鲜明突出?哪些是一笔带过?提示:第4、5、6、7、8条较详细,其余简略。
(信息在文中所占的份量与比重,关系到文章主旨的定向。
)四、品读“我”对“读书”是什么情感态度?你从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看出来的?1.教师示例:读小画片。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共篇修订稿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共篇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c5e5c7b4360cba1aa811daf3.png)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共篇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篇一:我的长生果教案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生果”吗(据说吃了它可以滋养身体吃了它可以让人长生不老)2、师:看来长生果相当有营养啊!叶文玲就是因为吃了“长生果”成了当代有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品叶文岭的“长生果”(点幻灯片、板书:我的“长生果”)请打开课文。
3、课题中的长生果打上了引号,可见它并不是指真的长生果,那指的是什么呢(书籍)看来同学们课文预习得很充分哦. 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出示自学要求。
(齐读)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想一想,(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二).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三、全班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一).检查生字读音,开火车读生词,(幻灯片)(二)、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1、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着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2、大家是用什么方法理清文章思路的(借助标时间的词语:“最早、后来、上初中后”借助过渡句,例如第五段,第七段开头第一句)师:对,借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是个很好的方法(三).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1、指答2、齐读句子。
(释词:别出心裁、呕心沥血)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9篇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9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0e672a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6.png)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9篇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 1教学目标:1、养成快速阅读的好习惯。
2、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阅读课外书籍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悟出写好作文的道理。
3、通过感情朗读,使学生从中积累好词佳句,并谈谈文中哪些话对自己有启发。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同学们看过《西游记》,知道西游记中有悟空偷吃长生果一事,那里的长生果能使人长命百岁,其实我们同学们也拥有长生果,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那我们就来学习《我的“长生果”》便会收获多多,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我的“长生果”是什么?2、交流看后收获。
三、细读课文1、继续培养学生通过自学提出问题自检或相互交换检测。
2、汇报各种自检题并交流。
重点讨论文中作者悟出的好的写作方法是什么?“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真正的小说,我决不可能写出那八百字”,这句话对我的启发。
四、品读课文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品读。
2、朗读展示,师生评议。
3、积累好词佳句并摘抄,背诵优美的句子。
4、反馈学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五、总结全文“读书是我们的快乐”我希望同学们从读课处书中吸收营养,掌握写作方法,丰富自己的知识。
我的长生果课堂实录 2目的要求:1.根据标志性的词句理清文章思路.2.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体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3.理解文中阐述的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结合实际认识阅读和写作相辅相成的道理.4.领悟阅读与写作对于个人成长、社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借以激发学生提升心智,丰富生命,完善自我.教学重难点:1. 感受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愉悦之情.2.发掘阅读和写作的意义.教学准备:“课件”准备教学方法:读写结合,听说并用.教学过程:一. 导入:同学们,大概一提起写作文,不少人就会叫苦,不愿写也不会写。
怎样摆脱这种困境呢?只要认真阅读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一定会受到很大启发。
如果你按照作者说的办法去做,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2023年关于我的长生果教案九篇
![2023年关于我的长生果教案九篇](https://img.taocdn.com/s3/m/3d092d4b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00.png)
2023年关于我的长生果教案九篇我的长生果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2.激情参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3.全力以赴,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圈点勾画、批注及编写文段序号的阅读方法2、要充分预习,品读重要语句,认真做好批注,并写出你的理解反复朗读课文,力争把握__主要内容3、认真研究学案,独立思考,限时30分钟完成;规范书写,运用好双色笔;小组合作探究,答疑解惑【知识链接】1.作者叶文玲女作家1942年11月4日生于浙江省玉环县楚门镇1958年发表处女作《我和雪梅》,从此走上文坛,后以短篇小说《心香》名闻遐迩她恪守“美是文学的生命”的宗旨,孜孜于真善美的追求,同时致力于散文创作,收获颇丰至今已有36本作品集及一部8卷__集出版;是中国当代文坛极为勤奋很有影响的作家,其作品曾获多种奖项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浙江省文联副主席2.词语解释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色彩明丽一阕:一首阙,量词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如醉如痴: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文中指作者读书读到入迷的程度浮想联翩: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文中指作者读书进入意境,产生许多联想悲欢离合:悲伤、欢乐、离散、聚会泛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自学导航】1.读一读,写一写(用你智慧的眼光发现课文中重要的字词,积累下来,再通过组内交流补充)2.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3.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并做好批注【合作探究】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3.通过交流与学习,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长生果”了吗?【练练测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如饥似(sìshì)渴似(sìshì)的美差(chāichà)差(chāichà)不多奔(bènbēn)向全班之冠(guànguān)分(fènfēn)外禁(jīnjìn不住)2.我会积累好词佳句①词语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别出心裁、呕心沥血②文中有大量生动的比喻,我会积累③我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拓展提升】1.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2.将本节课的收获补充到自己的读书卡中3.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我的“长生果”》教学反思一、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生本理念”的基础上从设计到实施,“预习”“交流”“反馈”这三个阶段,都特别强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预习阶段”,首先由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学生字词,理清__层次,然后在检测学生自学预习成果的基础上给时间学生自读自悟在“交流”这个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独到的阅读体会一个学生汇报品读成果,其它的同学一起来交流探讨,在学生的自主讨论交流中提高认识,升华理解“反馈”则是一个检测品读的过程,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之所以这样设计,就是考虑到试讲这节课时的生本实验,固然重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但是对于学习目标的实现有些虚,包括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目标达成效果如何也不清晰因此,在新改进的设计与实施教学中,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品析饱含深情的语言这也体现了散文教学的侧重点二、让学生多自读自悟,以读为本在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出想象来不能讲得太多,词语不用我去解释,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因此,本节课,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三、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表现,还有课后的检测与访谈,感觉本节课与这个课堂教学模式,还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对于我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来说,还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不足首先是学生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包括“预习”与“交流”,两个环节都是如此,虽然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但是积极性还远远不够特别是“预习”阶段,这种现象说明学生并没有沉下心来认真去读书、认真去思考,还是浮在表层而在“交流”阶段,学生固然都在交流,但是内容与形式还是比较单一的,而且交流的层次非常浅,很表面化,深入的质疑与探讨并没有出现,亮点不多,也缺乏积极而有深度的生成最后的反馈是“以读引读”“以读引悟”,学生表现出一定的能力,但整体上看来还是比较碎,难以真正体现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思维的培训情况由本节课进而反思这个模式,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探索,去改进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深度都还远远不够,教师如何发挥作用?因此,“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如何构建?而在自读自悟阶段,我把此环节当重点提出,并在课堂上进行这是一大改进,因为有教师的引导,这样的“自主学习”应该最有效率但,教师发挥作用的合理限度怎样?作为课堂学习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交流展示”与“互相提升”阶段,如何保证交流明确指向目标,交流如何提高深度?我们知道,学生的有效倾听与积极思考是关键,是否需要专门去训练?还有,如何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交流过程中的精彩生成?这也是一个值得我们去认真探索的地方我的这节课,有成功的地方,更有值得反思之处成功可喜,而如果能够通过认真的反思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那就更值得可喜了我的长生果教案篇2学习目标①认识“扉、瘾”等生字。
《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10篇
![《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618459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e.png)
《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10篇《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①认识“扉、瘾”等生字。
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环节谈话导入①同学们都听说过长生果吗?(板书:长生果)吃了长生果会怎么样?板书课题,并指名读课题。
②读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要求同学们运用平时的学习方法自己读懂课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①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好自然段的序号。
②提醒注意的字音:心扉的“扉”读第一声,水浒的“浒”不读许,过瘾的“瘾”是前鼻音,馈赠的“馈”声母是k,酵母的“酵”不读xiào。
③默读思考:“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到了哪些道理?找到有关的句子划下来。
细读课文,感悟体会①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书是“我”的“长生果”。
)②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作者写了童年读“香烟人”小画片,读连环画,到小镇的文化站读图书、文艺书籍。
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作文《秋天来了》得了“甲优”,作文《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老师夸我“嵌”字用得传神。
)a.作者是怎样读这些书的?板书:津津有味、如醉如痴、牵肠挂肚。
从作者这样读书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非常喜欢书)指导朗读相关的句子。
b.作者从作文中悟到了什么道理?读11.14自然段。
理解:别出心裁、呕心沥血③读书和作文有什么联系吗?从文中找到有关的句子,并谈谈理解。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
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
(我读了许多的书,使我的作文写得很好,书就像是我的营养品一样。
我的长生果教案7篇
![我的长生果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6ba72f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fe.png)
我的长生果教案7篇我的长生果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课时安排我的长生果精品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
第一课时一、情景导入。
《西游记》中唐僧屡次被抓――唐僧肉――长生不老《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长生不老长生果——花生/问: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字词梳理三,作者简介四、整体感知,形成印象。
第二课时一、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班级交流(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得出了一些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article/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
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soft/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
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
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我的长生果教案篇2【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积累好词好句。
我的长生果教案教学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d67225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b.png)
一、《我的长生果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评价文章的能力。
3. 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观点。
2. 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论据。
教学难点:1. 概括文章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过程。
2. 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
教学准备:1. 教学文章:《我的长生果》2. 相关参考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长生果的认识和理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方法。
5. 阅读策略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阅读策略进行有效阅读。
二、《我的长生果教案教学设计》第二章:写作技巧分析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和风格。
2. 掌握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论据运用。
教学难点:1. 运用写作技巧进行有效写作。
2. 创新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1. 教学文章:《我的长生果》2. 相关参考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长生果的认识和理解。
2. 写作技巧分析:学生自读文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
3. 论证方法讲解:教师讲解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论据运用。
4. 写作练习: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5. 创新写作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创新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三、《我的长生果教案教学设计》第三章:口语表达训练教学目标:1. 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长生果的相关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重点:1.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长生果的相关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难点:1. 运用长生果的相关知识进行口语表达。
2. 创新口语表达思路和方式。
教学准备:1. 教学文章:《我的长生果》2. 相关参考资料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谈论对长生果的认识和理解。
最新-《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15篇)
![最新-《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3e039c43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e0.png)
《我的长生果》教案(优秀15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语文《我的长生果》公开课教案1。
一、第一个教学板块──理解一篇(13分钟左右)教师:预习时要求同学们“从任何角度,用一句话说一说对课文的理解”。
请大家发言。
同学们发言,教师进行小结,学生听记,学生复述。
二、第二个教学板块──突破一点(进行句式品读)(24分钟左右)教师先作示范讲析:这篇课文语言丰富,我们可以学习不少的写句的方法。
如:1、用富有表现力的单音节动词写句。
2、用生动而多情的双音节词写句。
3、用精练雅致的四字词语写句。
再由同学们独立活动:学老师的方法,找出课文中写句的其它方法:1、用连续设喻的方法写句。
2、用反复的方法写句。
3、用对举的结构写句。
4、用总分式排比的结构写句。
5、用突出主语的方法写句。
还有用倒装的方法写句、用引用的方法写句、用重叠词语的方法写句、用冒号提起的方法写句等等。
同学们进行写句实践。
三、第三个教学板块──记诵一节(8分钟左右)师生共同活动,就这些写句的方法析读文中的两个精段,并记诵这两个精段:段一:“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
”段二:“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裙的仙女,……。
”下课之前,教师总结这一节课的学法。
【评析】1、句式学用课──好新颖的课!2、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充分地学用句式──多么新颖的思路!3、这种“新颖”,植根于教师对教材深入的挖掘和深刻的理解:《我的“长生果”》是怎样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美文,是一篇写阅读文学书籍与提高作文水平之关系的美文,是一篇情感真挚的美文,是一篇雅词、句式特别丰富的美文。
在这篇美文中,它语言的比喻美、真情美,它结构的层次美,它丰美的句式,它内含的几十个二字雅词和三十余个四字词语,处处都会令教者感到十分的欣喜。
然而,如果没有教师的潜心研读,或者说教师如果缺少阅读的技能,又怎能发现它其中的这众多美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就是课文精华的撷取者;语文教师,就得运用他自己语文能力的尖镐利铲,在课文的矿山中挖掘闪光的宝藏。
我的长生果 教学设计(通用10篇)
![我的长生果 教学设计(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8b9cf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60.png)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通用10篇)2022-12-15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通用10篇)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生能自己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对阅读的那份真挚的热爱,以及如何表达出这份热爱的。
知道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与众不同。
3、能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充满愉悦的事情。
4、尝试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文章3、4、5、6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出对阅读的痴迷。
【教学难点】尝试学写读后感。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教师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听了这段话,请问,你有什么感受?引入课题:我的长生果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1、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己读课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2、根据交流,板书:读书:香烟人画片、真正的连环画、文化站的图书、中外名著、作文。
3、这篇文章作者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她是怎样把对阅读的那份真挚的热爱表达出来的?三、研读重点,体会写法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3~6小节,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在黑板的相应地方写上下列词语: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牵肠挂肚、废寝忘食。
这一部分教学充分放手让学生读读说说,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4、5、6三小节。
)2、第三小节交流,引导学生从美差、抢、眼羡、卖力地呐喊助威、饱览等词感受体会。
3、师生合作运用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牵肠挂肚等词语复述3~6小节的内容,再次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痴迷:⑴我实在是太喜欢那些书籍了:无论......还是......无论......还是......只要......我就......那些书有时让我......有时让我......有时我读得很快......有时书中的悲欢离合又常常使我......⑵是啊,我实在是太喜欢那些书籍了:不论是......不论是......不论是......不论是......我都看得()。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b5d7ff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8.png)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的]1.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2.体会作者对读书的情感态度。
3.培养热爱读书的情怀。
4.形成质疑性阅读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性阅读。
难点:质疑性阅读。
[教学安排]两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任务:理解性阅读。
)一、导入在当代文学界,有一位女作家,她13岁时第一篇小小说在县报上变成铅字,至今已写作了50年,完成小说集19部,散文集12部,文集3部,出版作品字数达500万字以上。
这么一位高产作家,你们想了解她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吗?请我们一起走进叶文玲的文章《我的“长生果”》。
(简洁干脆的导语,既简介了作者情况,又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学生自读课文,思考问题1.“长生果”在文中指什么?(书)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时间)3.作者截取了读书生活的哪几个片断?你怎么看出来的?提示:读小画片、读连环画、读小镇文化站的图书、读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共四个片断。
从表示时间的词语“最早”、“后来”、“上初中后”可以看出。
(此环节为粗略感知课文。
把握内容、理清思路应注重从“整体”着眼,同时,要让学生关注与文章结构思路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三、研读“读书”对“我”有哪些作用?第一,请学生把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
1.觉得自己无知而空荡的脑瓜日益充盈起来。
2.对文学发生了越来越浓的兴趣。
3.作文常居全班之首。
4.大大扩展了想象能力。
5.悟出了“作文贵独创”的道理。
6.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锻炼记忆力、增强理解力)。
7.悟出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的道理。
8.使我发表了第一篇作品。
(此环节为定向搜索信息。
要求学生扫描全文,快速筛选相关信息。
)第二,以上几条中,哪些在文中表达得比较鲜明突出?哪些是一笔带过?提示:第4、5、6、7、8条较详细,其余简略。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我的“长生果”》教案 (9)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我的“长生果”》教案 (9)](https://img.taocdn.com/s3/m/a2f23e9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d7.png)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我的“长生果”》教案 (9)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课文《我的“长生果”》的内容,掌握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理解课文《我的“长生果”》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表达自己对课文中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运用课文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或给学生出一道与课文相关的问题来引入本节课。
2. 学习课文1.学生跟读课文《我的“长生果”》,注意语音语调。
2.教师解释生字生词的意思,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阅读理解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2.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内容和自己的理解。
4. 情感体会老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倡导学生积极向往自然的美好。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课文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学生可以进行课文朗读或小组分角色表演。
6. 课堂总结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五、课后作业1.完成与课文相关的练习题。
2.思考并写下自己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我的“长生果”》,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感受生命的美好。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领悟到课文中蕴含的深层意义。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有效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通用15篇)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1744e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c.png)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通用15篇)《我的长生果》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窃读、炒菜、锅勺、踮起脚、饥饿、惧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撑、书柜、哎哟”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抓住主要内容,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窃读的复杂滋味,感悟作者对读书的热爱,对求知的渴望。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学习准备】组织学生课前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生字卡片;媒体资源【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讲述,引发兴趣孩子们,书籍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
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
读一本好书就好比吃上一顿美味佳肴。
那么,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与感受呢?(学生畅谈读书的经历与体会,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给以激励与点评。
)刚才,同学们谈得非常好,老师也感受到了你们读书的乐趣。
是啊,读书能使人奋进,使人进步,读书也是一个人生命的需要。
有这样的一个小女孩,非常喜欢读书,竟然去“窃读”。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窃读记》。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教师播放媒体资源,学生朗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后,你是怎么理解“窃读”这个词呢?请在课题旁边写上批注。
2、学生在文中勾画出生字词,自学生字词。
利用生字卡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读生字词,达到熟记的目的。
3、体会有关词语的含义:适宜:适合,相宜。
文中指在书店人多、无人注意到“我”的这种环境与“我”只读不买的“窃读”行为相适合。
知趣:知道好歹,不惹人讨厌。
这里指知道常常这样只读不买是惹人讨厌的。
每当感觉到书店里店员态度变化时,“我”就会放下书离开。
饥肠辘辘:饥饿得肚子发出肠鸣音。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a126bab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1a.png)
《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通用14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理解、积累语言文字,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语文素养,同时掌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逐步学会学习。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用于画阅读树状图的白纸。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名言导入,明确目标1.朗读关于阅读的名言: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一冰,厶会不会阅读,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2.从这两句名言中你体会到什么?(一是要有阅读的兴趣,二是要掌握阅读的方法,具备阅读的能力。
)3.今天,我们就以女作家叶文玲的散文《我的“长生果”》为例,去品味阅读之趣,领会阅读之法。
4.齐读课题三遍,第一遍大声读,读准字音;第二遍小声读,想想题目的意思;第三遍默读,发现问题。
[设计意图]用两句名言引入对课文的学习,既让学生明确本次学习的目的与方向,又完成语文学习中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对语言的积累,还激起学生自己搜集读书名言的兴趣,为本单元的综合学习打基础。
一、初读课文,领会大意1.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呢?(“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长生果”?)2.学生一边浏览一边思考,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
教师相机巡视、指导,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3.全班交流o(1)交流生字认读情况o(2)说说题目中“长生果”的含义。
4.如果只用两个字或词来概括本文的内容,你认为应该是什么?(“读”和“写”)5.老师总结:文章的题目往往体现了整篇文章的主题,对题目进行思考质疑,并循着自己的疑问在文中寻找答案,这也是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我的长生果教案我的“长生果”教学目标:1. 认识12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体会“长生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在读书中使自己收获的经历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长生果”吗?(据说吃了它可以滋养身体吃了它可以让人长生不老)2 、师:看来长生果相当有营养啊!叶文玲就是因为吃了“长生果”成了当代有名的作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品品叶文岭的“长生果”(点幻灯片、板书:我的“长生果”)请打开课文。
3 、课题中的长生果打上了引号,可见它并不是指真的长生果, 那指的是什么呢?(书籍)看来同学们课文预习得很充分哦. 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带着“阅读提示”中的问题来自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一).出示自学要求。
(齐读)1 、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 、想一想,(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2 )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二).学生根据要求自主学习。
三、全班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感情(一).检查生字读音,开火车读生词,(幻灯片)(二)、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1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2 、大家是用什么方法理清文章思路的?(借助标时间的词语:“最早、后来、上初中后”借助过渡句,例如第五段,第七段开头第一句)师:对,借关键词句理清文章的思路是个很好的方法(三).作者在这些事情中悟出了些什么道理?1 、指答2 、齐读句子。
(释词:别出心裁、呕心沥血)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 、再读作者列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4 、总结板书。
(板书:别出心裁、与众不同、情感真实、借鉴模仿、创造)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四.品读语言1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指名回答(指读)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
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2 、朗读课文中自己感受较深的部分,并做批注,一会请同学谈体会。
3 、小组交流体会。
4 、指名说,同时释词:津津有味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如醉如痴)课文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段落,只要你留心细细揣摩,一定会品出更醇香的滋味。
作者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
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五、总结全文1 、从作者的经历中,你学到读书和写作的什么方法?板书: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2 、说明平时的阅读积累,对于作文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同学们平时要养成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地读,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
六、作业。
积累文中的优美句子和四字词语。
七、板书设计4.我的“长生果”看:“香烟人”画片——连环画——文艺书籍——中外名著写:《秋天来了》——————《—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悟:想象丰富情感真实与众不同别出心裁借鉴模仿吸收创造篇二:我的长生果教案设计《我的“长生果”》教学设计(第 4 课略读课文)一、教材分析这篇略读课文是著名作家叶文玲的一篇散文,主要是回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读书的特有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全篇情感真挚,层次分明。
作者满含深情地回忆了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他的读物由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到连环画,到文艺书籍和中外名著,阅读的范围与深度在不断增加。
在醉心的阅读中,由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到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不仅扩展了想象力,锻炼了记忆力,增强了理解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写作能力。
作者在读写的实践中,逐渐悟出了读写间的关系和写作方法: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些“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情真意切、真实可感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作者开篇便说:“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然后以一连串美好的影像一T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流光溢彩的画页,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来形容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
在对具体读书生活的回忆中,作者对自己的阅读及其感受描写得极为生动传神,使人仿佛看到一个如饥似渴地读书的孩子,沉迷于书中的世界,汲取着营养,在一天天地成长。
尤其是两次作文的实例,有力地印证了阅读的功效。
“我的长生果”的寓意不言自明。
在行文中,作者还恰当地运用了大量的成语,和饱含情感的叙述结合起来,增强了话语表现的动感和力度。
在结构上,从首段的点题、总起,到按时间顺序的回忆,使得全文线索清晰,完整紧凑。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二是结合实际明白读写间的关系,学习一些读写方法,并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二、学习目标①认识“扉、瘾”等生字。
并通过互相提醒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三、教学重难点领悟作者对书的情感,体会作者所悟出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课件、预习提纲五、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揭示课题。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
《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著名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目标,课件。
)1 .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2 .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 .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
4 .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班级交流( 1 )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
得出了一些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 2 )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
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
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
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
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教师小结:(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
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
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
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读了多遍课文,你发现作者在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1 .生动的比喻。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 .恰当的词语。
流光溢彩、眼羡、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不言而喻、黯然神伤、千篇一律、大显身手、心安理得等。
(六)、联系实际,升华感情说一说你读书中的故事,你在书中的收获。
(七)、积累作业1 .抄写文中优美的词句,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把自己在读书中的收获写成一个小片段。
六、板书设计我的“长生果”读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写别出心裁不同鲜味充实知识积平常积累酵母似的提高能力实真情实感呕心沥血七、质疑解答①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长生果,即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老的果子,在这里指营养极其丰富。
这句话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
充分表达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②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不做细致地分析,笼统地接受。
“不求甚解”引用于晋代诗人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读书只要略知大意就可以了,不必追求透彻。
这里是指作者水平有限,因读不懂而放过去,不得已而为之。
③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别出心裁”,意思是与众不同;“鲜味”,即新鲜的味道。
这句话是作者在一次成功的习作后悟出的道理,完全得益于课外阅读。
意思是要想将作文写好,就先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不落俗套。
④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
真实的情感体验和课外阅读的积累,为这次作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厚积是薄发的基础。
非常形象地说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⑤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借鉴”,拿别人的事作为镜子,以便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鉴,镜子。
“模仿”,仿效,照着样子做。
“呕心沥血”,比喻费尽心血。
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习作后悟出的道理。
作文应该表达真情实感,有感而发,以情感人;开始时必须要进行模仿和借鉴,习得一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