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引导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现象。
2. 讲解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动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3.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动量守恒。
4. 举例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让学生学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5.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条件和应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现象。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应用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在本次公开课中,我注重了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讲解,通过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与学生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注重了难易程度的把握,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实验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对于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我也将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条件、应用及实例。
2. 交通事故视频:用于引导学生关注动量守恒现象。
3. 课后作业:包括理论题和应用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4. 实验器材:用于进行动量守恒实验。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量的概念,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2.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适用条件。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动量的定义及计算公式,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
3.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适用条件,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内容。
4. 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适用条件。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适用条件的掌握情况。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提高其运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图片和动画,以直观展示概念和原理。
2. 案例视频:选择一些涉及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案例视频,用于课堂分析。
3.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教学活动1.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案例。
2. 实验演示: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来展示动量守恒定律,如碰撞实验。
3. 问题解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增强互动性。
八、教学反思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他们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引导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
4.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的现象。
2. 理论讲解: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3. 实例分析: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5.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3. 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
4. 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
2.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3. 学生能独立完成实验,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正确分析。
4. 学生能对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总结,并认识到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
教案反思:在本次公开课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的现象,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动量守恒定律。
在实验环节,学生积极参与,操作规范,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但在讲授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动量计算公式的理解仍有所欠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总体来说,本次公开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方法上仍有改进空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实验现象。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动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4. 分析与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课题:动量守恒定律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5.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六、教学反思:1. 课堂讲解是否清晰,学生是否掌握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学生是否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数据分析是否准确。
4. 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5. 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总结,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
3. 分析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七、课后作业:1. 完成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练习题,巩固理论知识。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三明二中罗华权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会应用动量定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反冲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评价、归纳,总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解题思路和原则。
(2)通过变式练习,体会在不同情景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比较和总结建立物理模型,并能学会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参与,体会相互讨论、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物理情景分析和物理模型的建立2.教学难点:应用动量守恒动量分析物理过程、灵活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引入课题: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内容,意味着动量这一章节将成为今后高考必考考点,而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是动量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
今天,我们就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进行复习。
一、动量守恒定律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2.几种常见表述及表达式(1) 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这种形式最常用,具体到实际应用时又有以下三种常见形式:a. m1v1+m2v2=m1v1′+m2v2′(适用于作用前后都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b. 0=m1v1+m2v2(适用于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比如爆炸、反冲、人船模型等,两者速率与各自质量成反比)c.m1v1+m2v2=(m1+m2)v(适用于两物体作用后结合为一体或具有相同速度的情况,如完全非弹性碰撞)(2)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
(3)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适用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三明二中罗华权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会应用动量定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反冲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评价、归纳,总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解题思路和原则。
(2)通过变式练习,体会在不同情景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比较和总结建立物理模型,并能学会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参与,体会相互讨论、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物理情景分析和物理模型的建立2.教学难点:应用动量守恒动量分析物理过程、灵活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引入课题: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内容,意味着动量这一章节将成为今后高考必考考点,而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是动量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
今天,我们就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进行复习。
一、动量守恒定律1. 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2.几种常见表述及表达式(1) 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这种形式最常用,具体到实际应用时又有以下三种常见形式:a. m1v1+m2v2=m1v1′+m2v2′(适用于作用前后都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b. 0=m1v1+m2v2(适用于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比如爆炸、反冲、人船模型等,两者速率与各自质量成反比)c.m1v1+m2v2=(m1+m2)v(适用于两物体作用后结合为一体或具有相同速度的情况,如完全非弹性碰撞)(2)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
(3)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适用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
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动量守恒定律教案范文第1篇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试验测定,使同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缘由;依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洁的试验事实,能推想物质的组成。
力量目标提高同学试验、思维力量,初步培育同学应用试验的方法来定量讨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力量。
情感目标通过对试验现象的观看、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讨论问题的科学方法,培育同学严谨求实、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使同学熟悉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逝的道理。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学校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看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动身,通过思索去“发觉”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
这样同学简单接受。
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同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上去熟悉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应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定相等。
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法建议引导同学从关注化学反应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索反应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同学自己发觉问题同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老师应当实行"自我发觉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应你知道了什么?同学各抒己见,最终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
这时老师不失相宜的提出讨论主题:通过试验来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同学的学习热忱和爱好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同学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专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案旧人教
专题《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物体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变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表达式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情况下的应用,如多物体碰撞、反弹等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量守恒定律。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利用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动量守恒现象。
四、教学内容1.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表达式。
2. 动量守恒定律在单一物体碰撞中的应用。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多物体碰撞中的应用。
4. 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弹问题中的应用。
5.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力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现象。
2. 新课导入: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表达式。
3. 实例分析:分析单一物体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
4. 练习: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多物体碰撞问题。
5. 拓展:探讨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弹问题中的应用。
6. 应用:结合实际场景,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7.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七、教学反思1. 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总结教学方法和效果。
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学习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改进措施: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习题一:一个物体以20m/s的速度碰撞到一个静止的物体,求碰撞后的速度。
动量守恒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动量守恒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动量守恒概念介绍1.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其速度的乘积,表示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1.2 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3 动量守恒的应用:解释碰撞、爆炸等现象中的物体运动。
第二章:碰撞类型及动量守恒2.1 弹性碰撞:物体在碰撞过程中速度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2.2 非弹性碰撞:物体在碰撞过程中速度方向发生变化,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2.3 完全非弹性碰撞:物体在碰撞过程中速度方向和大小都发生变化。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1 单物体运动: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物体碰撞后或爆炸后的速度等问题。
3.2 双物体运动: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物体运动状态。
3.3 多物体运动:多个物体相互作用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物体运动状态。
第四章: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关系4.1 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定义:能量守恒是指系统总能量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保持不变。
4.2 动能与动量的关系: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4.3 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应用:在碰撞、爆炸等现象中,分析物体运动状态和能量变化。
第五章: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5.1 汽车碰撞:分析汽车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应用,探讨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5.2 体育运动:分析球类运动中动量守恒的应用,如篮球、足球等。
5.3 航空航天:分析火箭发射过程中动量守恒的应用,探讨宇宙飞船的轨道变化。
第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6.1 实验原理:通过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观察和测量物体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变化。
6.2 实验装置:介绍实验所需的器材和设备,如小车、滑轨、挡板等。
6.3 实验步骤:详细说明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物体放置、碰撞过程观察等。
6.4 实验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第七章: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7.1 碰撞检测:在计算机图形学和游戏开发中,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实现碰撞检测和物体运动模拟。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教学设计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能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理论推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2)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2)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
2、教学难点(1)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过程。
(2)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量守恒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2、讲授法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碰撞的视频,如台球碰撞、汽车碰撞等,引导学生观察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变化,提出问题:在碰撞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它们的动量是否也发生了变化?从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动量守恒定律。
2、新课教学(1)动量的概念回顾之前学习的动量的定义:物体的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用 p 表示,即 p = mv 。
强调动量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
(2)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设置一个简单的情景,如两个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分别为 v1 和 v2 ,它们发生正碰,碰撞后速度分别变为 v1' 和 v2' 。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分别列出碰撞前后系统的动量表达式: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P = m1v1 + m2v2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P' = m1v1' + m2v2'由于系统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系统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外力为零。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情境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背景及应用场景。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量守恒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结合实例,讲解动量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3. 动量守恒定律的讲解:阐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条件及应用。
4. 实验演示:安排学生观看或亲自进行动量守恒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动量守恒现象。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及对动量守恒现象的理解程度。
4. 期末考试:结合期末考试试卷,检验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评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能够判断动量是否守恒。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提问和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球碰墙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量是否守恒。
2. 讲解: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3. 分析: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如碰撞问题、爆炸问题等。
4. 练习:让学生solve some problems related to the conservation of momentum, and discuss the solutions.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其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拓展1.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如多粒子系统、非弹性碰撞等。
2. 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安全、体育竞技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让学生提问,解答他们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疑问。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见解。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有趣的案例,如太空舱对接、子弹射入木块等,让学生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八、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实验操作:测量物体的动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引出动量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4. 实验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测量物体的动量,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3. 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计算公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4.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不断调整教学方法。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动量概念和计算公式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举例和讲解。
在案例分析环节,应选取更多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运用动量守恒定律。
实验操作环节,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PPT,包括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其适用条件等内容。
2. 案例分析资料:收集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让学生学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动量守恒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动量守恒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第一章:动量守恒概念引入1.1 课程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球与墙的碰撞)来引出动量守恒的概念。
1.2 讲解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的质量与其速度的乘积,公式为p=mv。
1.3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1.4 动量守恒的应用:解释动量守恒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2.1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Δp=0,即系统总动量的变化量为零。
2.2 解释系统中物体的相互作用: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导致动量的转移。
2.3 举例说明动量守恒定律的数学应用:两个物体碰撞后,计算碰撞前后的总动量,验证动量守恒。
第三章: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应用3.1 讲解动量守恒在碰撞问题中的应用:分析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质量变化。
3.2 讲解动量守恒在爆炸问题中的应用:分析爆炸过程中动量的转移。
3.3 讲解动量守恒在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中的不同表现: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成立,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成立,但能量守恒不一定成立。
第四章: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4.1 设计一个简单的动量守恒实验:如两个滑块碰撞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4.2 讲解实验步骤、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如何测量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质量,计算动量的变化。
4.3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碰撞前后的总动量,观察动量是否守恒。
第五章: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5.1 讲解动量守恒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分析汽车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为汽车安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5.2 讲解动量守恒在体育竞技中的应用:如篮球比赛中的传球、接球,分析动量守恒在运动过程中的作用。
5.3 动量守恒在航天领域的应用:如火箭发射过程中,动量守恒在推进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关系6.1 讲解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的联系:在理想情况下,动量守恒与能量守恒成立。
动量守恒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
动量守恒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2. 动量守恒定律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4.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例子5. 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量的概念、计算方法、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情况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索动量守恒定律的内涵。
2.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动量守恒的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 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学会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的现象。
2. 讲解动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
3.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动量守恒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并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4. 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7.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动量概念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作业批改:检查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方法的优缺点,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八、教学拓展1. 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物理学中的应用,如粒子物理学、宇宙学等。
2. 动量守恒定律与其他物理定律的联系,如能量守恒定律、动量与角动量的关系等。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方法。
2. 引导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原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5. 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探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4.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动量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动量守恒的现象。
2. 讲解:详细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及条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应用: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碰撞问题、爆炸问题等。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系。
5. 拓展:介绍动量守恒定律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如航天、汽车安全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关系的理解。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条件。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动量守恒定律在复杂情境下的应用。
2. 动量守恒定律与能量守恒定律的关联。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理论、实例及应用。
2. 教学案例:准备几个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案例,用于课堂分析。
3. 教学器材:准备一些模型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动量守恒现象。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
区公开课物理动量守恒定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
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
4.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力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讲解:讲解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4. 练习题:布置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练习法: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动量计算公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评估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应用的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和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不够深入。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引入实验、案例分析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其克服学习困难,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课件,包括动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实例。
2. 练习题库:准备一些有关动量守恒定律的练习题,包括理论计算和实际应用题。
3. 实验器材:如必要的话,准备一些实验器材,以便进行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验证。
七、教学步骤:1. 课件展示:通过课件介绍动量守恒定律的概念和应用。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3. 培养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计算公式2.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条件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动量的概念,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阐述动量守恒的条件。
3. 分析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 讨论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限制,让学生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局限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课程报告:让学生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和解答,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量守恒定律在不同的情境中的应用,例如碰撞、爆炸等。
2.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如碰撞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动量守恒的现象。
3.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章节。
2. 投影片:动量守恒定律的示意图、公式等。
3. 网络资源: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案例和实例。
八、教学要点1. 动量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讲解。
2. 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和条件的解释。
3. 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九、教学建议1. 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时,结合具体的案例和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鼓励学生提问和参与讨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量的概念,掌握动量的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3. 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2.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3.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动量与碰撞的关系。
2. 讲解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介绍动量的定义,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
3.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阐述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讲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通过示例,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量的概念、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通过交通事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动量与碰撞的关系。
3. 练习法: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动量概念、计算公式和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程度。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动量守恒定律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制作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课件,包括动量的定义、计算公式、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及应用案例。
2. 教学视频:搜集相关交通事故视频,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动量与碰撞的关系。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量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计算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交通事故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动量与碰撞的关系。
2. 讲解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介绍动量的定义,讲解动量的计算公式。
3. 讲解动量守恒定律:阐述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讲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4.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通过示例,讲解动量守恒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三明二中罗华权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2)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和适用范围。
(3)会应用动量定恒定律分析、解决碰撞、反冲等物体相互作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讨论、交流、评价、归纳,总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解题思路和原则。
(2)通过变式练习,体会在不同情景下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解决比较和总结建立物理模型,并能学会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参与,体会相互讨论、交流的重要性,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动量守恒定律、物理情景分析和物理模型的建立2.教学难点:应用动量守恒动量分析物理过程、灵活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引入课题: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内容,意味着动量这一章节将成为今后高考必考考点,而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是动量这一章节的核心内容。
今天,我们就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进行复习。
一、动量守恒定律1. 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就是动量守恒定律。
2.几种常见表述及表达式(1) p=p′,系统相互作用前总动量p等于相互作用后的总动量p′。
这种形式最常用,具体到实际应用时又有以下三种常见形式:a. m1v1+m2v2=m1v1′+m2v2′(适用于作用前后都运动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b. 0=m1v1+m2v2(适用于原来静止的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比如爆炸、反冲、人船模型等,两者速率与各自质量成反比)c.m1v1+m2v2=(m1+m2)v(适用于两物体作用后结合为一体或具有相同速度的情况,如完全非弹性碰撞)(2)Δp1=-Δp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大反向。
(3)Δp=0,系统总动量的增量为零。
3.适用条件(1)理想守恒: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则系统动量守恒。
(2)近似守恒:系统受到的合力不为零,但当内力远大于外力时,系统的动量可近似看成守恒。
(3)分方向守恒:系统在某个方向上所受合力为零时,系统在该方向上动量守恒。
4.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条件性首先判断系统是否满足守恒条件相对性公式中v1、v2、v1'、v2'必须相对于同一个惯性系同时性公式中v1、v2是在相互作用前同一时刻的速度,v1'、v2'是相互作用后同一时刻的速度矢量性应先选取正方向,凡是与选取的正方向一致的动量为正值,相反为负值普适性不仅适用于低速宏观系统,也适用于高速微观系统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使弹簧压缩,当撤去外力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B.a尚未离开墙壁前,a和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C.a离开墙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D.a离开墙后,a、b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答案】BC小结:如何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在某一物理过程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与所选取的系统有关。
判断动量是否守恒,必须明确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即哪个系统在哪个过程中,常见的判断方法有两种:(1)直接分析系统在所研究的过程中始、末状态的动量,分析动量是否守恒。
(2)分析系统在所研究的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看系统的受力情况是否符合动量守恒的条件。
二、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1.碰撞碰撞是指两个物体相遇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持续时间很短,而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很大的现象。
2.碰撞的特点(1)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总动量总是守恒的。
(2)碰撞过程中,总动能不增加。
因为没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动能。
(3)碰撞过程中,当两物体碰后速度相等时,即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系统动能损失最大。
3.碰撞的种类及遵从的规律种类遵从的规律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动量守恒,机械能损失最大两球发生弹性碰撞时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钢球沿一条直线以速度v 0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钢球发生弹性碰撞,碰后的速度分别是v 1、v 2221101v m v m v m += ①222211*********v m v m v m += ② 由①②可得:021211v m m m m v +-= ③ 021122v m m m v += ④ 利用③式和④式,可讨论以下五种特殊情况:a.当21m m >时,01>v ,02>v ,两钢球沿原方向原方向运动;b.当21m m <时,01<v ,02>v ,质量较小的钢球被反弹,质量较大的钢球向前运动; c.当21m m =时,01=v ,02v v =,两钢球交换速度。
d.当21m m <<时,01v v ≈,02≈v ,m 1很小时,几乎以原速率被反弹回来,而质量很大的m2几乎不动。
例如橡皮球与墙壁的碰撞。
e.当21m m >>时,0v v ≈,022v v ≈,说明m 1很大时速度几乎不变,而质量很小的m2获得的速度是原来运动物体速度的2倍,这是原来静止的钢球通过碰撞可以获得的最大速度,例如铅球碰乒乓球。
例2.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三个物块A、B 、C 在同一直线上,A 和B的质量分别为mA =2m ,m B=m ,开始时B 和C 静止,A以速度v 0向右运动,与B 发生弹性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然后B 又与C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个物块速度恰好相同.求B 与C 碰撞损失的机械能.【答案】 \f (2,3)mv \o \al(2,0)小结:碰撞问题解题策略(1)抓住碰撞的特点和不同种类碰撞满足的条件,列出相应方程求解。
(2)可熟记一些公式,例如“一动一静”模型中,两物体发生弹性正碰后的速度满足: 021211v m m m m v +-= , 021122v m m m v +=三、爆炸和反冲 人船模型1.爆炸的特点(1)动量守恒:由于爆炸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爆炸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大于受到的外力,所以在爆炸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守恒。
(2)动能增加:在爆炸过程中,由于有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化学能)转化为动能,所以爆炸后系统的总动能增加。
(3)位移不变:爆炸的时间极短,因而作用过程中物体运动的位移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可以认为爆炸后仍然从爆炸时的位置以新的动量开始运动。
2.反冲(1)现象:物体的不同部分在内力的作用下向相反方向运动。
(2)特点:一般情况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内力)较大,因此系统动量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动量守恒;②动量近似守恒;③某一方向动量守恒。
(3)反冲运动中机械能往往不守恒。
(4)实例:喷气式飞机、火箭等。
例3.将静置在地面上,质量为M (含燃料)的火箭模型点火升空,在极短时间内以相对地面的速度v 0竖直向下喷出质量为m的炽热气体。
忽略喷气过程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则喷气结束时火箭模型获得的速度大小是( ) A.0m vM B.0M v m C.0M v M m - D .0m v M m- 【答案】D例4.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 的不稳定原子核,当它放射出质量为m 、速度为v 的粒子后,原子核剩余部分的速度为( )A.–v ﻩ B .mv M m -- C.mv m M -- D.mv M- 【答案】B3.人船模型若人船系统在全过程中动量守恒,则这一系统在全过程中的平均动量也守恒。
如果系统由两个物体组成,且相互作用前均静止,相互作用后均发生运动,则由m 1 = - m 2 得m 1x 1=-m 2x 2,该式的适用条件是:(1)系统的总动量守恒或某一方向上的动量守恒。
(2)构成系统的两物体原来静止,因相互作用而反向运动。
(3)x1、x 2均为沿动量方向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位移。
例5.如图所示,长为L 、质量为M 的船停在静水中,一个质量为m 的人(可视为质点)站在船的左端,在人从船头走到船尾的过程中,船与人相对地的位移大小分别为多少?(忽略水对船的阻力)【答案】\f(m,M +m )LMM +m L 及时巩固:1.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α的直角斜面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斜面体质量为M ,顶端高度为1v 2vh。
今有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沿光滑斜面下滑,当小物块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到底端时,斜面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是( ) A.mh M m+ B .Mh M m+ C.()tan mh M m α+ D.()tan Mh M m α+ 【答案】C四、动量与能量的综合应用 力的观点运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解题,可处理匀变速运动类问题 能量观点用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类问题 动量观点 用动量守恒观点解题,可处理非匀变速运动类问题(1)研究某一物体受到力的持续作用发生运动状态改变时,一般用动量定理(涉及时间的问题)或动能定理(涉及位移的问题)去解决问题。
(2)若研究的对象为一物体系统,且它们之间有相互作用,一般用两个守恒定律去解决问题,但需注意所研究的问题是否满足守恒的条件。
(3)在涉及相对位移问题时则优先考虑能量守恒定律,利用系统克服摩擦力所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减少量,即转变为系统内能的量。
(4)在涉及碰撞、爆炸、打击、绳绷紧等物理现象时,需注意到这些过程一般均隐含有系统机械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
这种问题由于作用时间都极短,因此动量守恒定律一般能派上大用场。
例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均为m 的物块A和B ,B 上固定一轻弹簧。
B 静止,A 以速度v0水平向右运动,通过弹簧与B 发生作用。
作用过程中,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Ep 为( )A.116m v错误! ﻩB.错误!m v错误! C.错误!m v错误! ﻩﻩ ﻩ D .错误!m v 错误!解析:选C例7.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 k g、3 kg 的滑块A、B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现使滑块A 以4 m/s 的速度向右运动,与左侧连有轻弹簧的滑块B 发生碰撞.求二者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1)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2)滑块B的最大速度.【解析】(1)当弹簧压缩最短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此时滑块A、B同速.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 Av0=(mA+mB)v解得v=错误!=错误!m/s=1 m/s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即滑块A、B损失的动能Epm=错误!mA v错误!-错误!(mA+mB)v2=6J.(2)当弹簧恢复原长时,滑块B获得最大速度,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得m Av0=mAv A+m B vm错误!m A v错误!=错误!m B v错误!+错误!mAv错误!解得v m=2m/s.【答案】(1)6 J (2)2m/s例8.如图所示,物块质量m=4 kg,以速度v=2m/s水平滑上一静止的平板车,平板车质量M=16 kg,物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其他摩擦不计(g取10m/s2),求:(1)物块相对平板车静止时物块的速度;(2)要使物块在平板车上不滑下,平板车至少多长?例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静止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滑块的光滑弧面底部与桌面相切,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速度v0向滑块滚来,设小球不能越过滑块,求:(1)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和滑块的速度分别为多少?(2)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小结:慢碰撞问题慢碰撞问题指的是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有弹簧、光滑斜面或光滑曲面等,使得作用不像碰撞那样瞬间完成,并存在明显的中间状态,在研究此类问题时,可以将作用过程分段研究,也可以全过程研究,因此可以看成多过程问题.例10.如图所示,金属杆a从离地h高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平行的弧形轨道下滑,轨道的水平部分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B,水平轨道上原来放有一金属杆b,已知a杆的质量为m a,且与杆b 的质量之比为m a∶mb = 3∶4,水平轨道足够长,不计摩擦,求:(1) a和b的最终速度分别是多大?(2)整个过程中回路释放的电能是多少?课堂总结:应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确定系统的组成(系统包括哪几个物体及研究的过程);(2)进行受力分析,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或某一方向上动量是否守恒);(3)规定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动量;(4)由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5)代入数据,求出结果,必要时讨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