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室处理技术20页
暗室处理技术
5.4 暗室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2.胶片入厂复验 胶片入厂后应在一个月内进行质量复验,主要是抽验灰雾度和一般质量。可对每个批号的胶片随机抽取一张,切取一条侧定灰雾度,其他部分透照处理。灰雾度应不高于出厂标准规定值,透照的底片应不存在气泡、白点、霉点、划伤、脱膜、涂布不匀条纹等问题。
5.4 暗室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5.2 暗室处理技术
保护剂 定影剂硫代硫酸钠,当定影液的酸度提高时会分解,产生硫沉淀,为防止定影液的酸度升高,在定影液中需加入保护剂。常用的保护剂是亚硫酸钠,它的亚硫酸根离子可以和氢离子结合,抑制定影液酸度升高。
1
2
溶剂 水。
3
坚膜剂 在定影过程中,胶片感光乳剂层大量吸入水分,发生膨胀,容易划伤和脱落。坚膜剂主要是为了降低乳剂层吸水膨胀,从而减少在水洗、干燥中可能产生的机械损伤。酸性定影液最常用的坚膜剂是硫酸铝钾(明矾)。
03
干燥机构
04
补充机构
05
搅拌装置
06
自动洗片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07
制作适应自动洗片机的曝光曲线
08
使用前开机预热
09
输入角度及防污
10
使用专用的药液
11
5.3 胶片自动处理
5.4 暗室处理的质量控制措施
1.安全红灯安全性检验 简单的检验方法是,切取一条胶片,置于平时切装胶片工作距红灯最近的位置,一半用黑纸遮盖,另一半暴露在红灯照射下,暴露时间不短于切装胶片所需的最长时间。然后,按工作程序处理此胶片,测量两边的黑度。暴露部分的黑度不高出0.05时,认为红灯安全。
停显或中间水洗
从显影液中取出胶片后,显影作用并不能立即停止,这时候胶片乳剂层中还残留着显影液,它们仍在继续进行显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显影不均匀。如果这时立即将胶片放入定影液中,则可能产生二色性灰雾。同时,由于显影液带入定影液,还会损害定影液。二色性灰雾是极细的银粒沉淀,在反射光下呈现蓝绿色,在透射光下呈现粉红色。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 胶片处理的药液配方 Formula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暗室布置——布置方式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暗室布置——暗室环境
• 应有足够的空间; • 应分为干区和湿区; • 设备摆放顺序适当; • 应完全遮光; • 注意屏蔽射线;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暗室布置——暗室环境
• 保护剂 防止定影液酸性提高,导致定影剂海波分 解析出硫而失效,常用无水Na2SO3。
• 坚膜剂 定影中乳剂层会吸水膨胀,易造成划伤和 药膜脱落,应用坚膜剂降低其吸水性;同 时更易干燥。常用硫酸铝钾(明矾)。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定影 ——影响因素
• 定影温度 温度越高定影越快,温度太高药品分解、乳化剂 膨胀,一般与显影温度相同,16~24℃
• 停影:应不断搅动;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胶片处理程序和操作网纹”;
• 定影时间=通透时间×2;
• 通透时间=胶片开始定影到乳剂的乳白色消 失;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胶片处理程序和操作要点
• 水洗应使用清洁的流水漂洗,水洗不足使底片长 期保存后发黄;
• 定影 Fix • 水洗与干燥 Rinsing & Drying •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
第五章暗室处理技术
显影——概述
• 作用 把曝光形成的潜影变成可见影像。
• 意义 影响底片的主要质量指标如黑度、对比度、颗粒 度。
• 原理 显影剂中的负离子与已感光的AgBr的银正离子作 用,还原出Ag。
• 水洗水温应控制,水温高时药膜易膨胀,产生划 伤、剥落;
• 干燥应避免灰尘,否则易吸附尘埃;
• 应去除底片表面的水滴,否则产生水迹。
暗室处理技术
第5章暗室处理技术5.1 暗室的基本知识5.1.1 暗室布局知识一、暗室的重要性(1)射线照相的暗室兼有科学实验室的特点,因此,必须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2)为增强暗室确实是科学实验室的观念,即使它处在黑暗之中,我们也要认真的考虑两点:①冲洗出清晰度很高的射线底片;②冲洗是一种很细微的手段,它要求将曝光形成的影像(潜影)变成有用的可见影像。
二、暗室设计的基本原则:(1)方便,安全;(2)使暗室操作人员省时省工,因为暗室工作效率与射线照相检测的工作效率直接相关三、暗室布局的基本要求:⑴暗室应有足够的空间,不能太小、太窄。
图5-1 手工冲洗的暗室⑵暗室应分为干区和湿区两部分,并应尽可能使两部分相隔远一些。
其中干区用于摆放胶片、暗盒、增感屏和洗片夹等器材,并用来进行切片和装片等工作。
湿区用来进行冲洗过程中的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和干燥等工作。
⑶各种器材的摆放位置应进行根据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布局,以利于工作。
⑷暗室应完全遮光,进出口处应设置过渡间和双重门,以保证人员出入时不漏光,为减少人员出入次数,设置传递口,用于传递胶片或底片。
⑸暗室应有通风换气设备和给排水系统,应有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措施。
⑹暗室地面和工作台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墙壁、工作台应有防水和防化学腐蚀的能力。
⑺暗室附近如有射线源,应注意屏蔽问题。
四、暗室的环境要求暗室的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包括:(1)室温控制特别在采用手工处理时,要求室温能控制在20℃±5℃;(2)湿度控制切装胶片工作室应控制湿度在适当范围,经常要求相对湿度为40%~60%;(3)通风暗室应具有排风设备,其换气量应能达到5~10次/h;(4)照明暗室应有两种照明方式——白炽灯、安全红灯;(5)墙壁与地面应反光少,地面和局部墙壁应防水、防化学腐蚀。
(6)暗室不得有任何外部光线进入室内。
暗室漏光与散射射线一样对胶片时非常有害的,必须设法清除。
漏光可能来自门窗、钥匙孔、通风口、墙壁或隔板接缝等。
《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
5.1 暗室根本知识
▪ 5.1.4胶片处理程序和操作要点 ▪ 显影、停显、定影、水洗、枯燥 ▪ 有关说明: ▪ 1~11
5.2 暗室处理技术
显影: 曝光以后在胶片的乳剂层中形成潜影,对通常采用的曝光 量必须经过显影才能把潜影转化为可见的影像。显影就是 以复原作用,从感光乳剂中感光的溴化银复原出金属银, 使不可见的潜影转化为可见的影像。显影是暗室处理中最 重要的环节,也是与影像质量关系最密切的暗室处理过程。
5.1 暗室根本知识
▪ 暗室一般应设计成分立的两局部,一局部是 存放和切装胶片的干区,另一局部是进展胶 片从显影至枯燥〔或水洗〕的湿区。
▪ 为了保证暗室处理的质量,暗室环境应满足 一些根本要求。
▪ 1~7。
5.1 暗室根本知识
▪ 暗室的环境条件的主要要求 ▪ 〔1〕室温控制 : 特别在采用手工处理时,要求室
5.2 暗室处理技术
▪ 1 显影过程的作用 ▪ 简单地说,显影过程分为三步。首先,潜影中心
〔显影中心〕吸附显影剂。然后,显影剂释放电 子,电子转移到潜影中心。最后,电子与银的正 离子结合形成银原子,并聚集在潜影中心。这个 过程不断进展,使潜影转化为可见的银原子团影 像 。对通常使用的显影液,显影过程必须在碱性 溶液中进展。在碱性溶液中,显影剂才能离解。
5.1 暗室根本知识
▪ 暗室操作的根本要求: ▪ 清洁、有序、细心、熟练。 ▪ 暗室操作人员,在进展暗室操作之前应洗手,去除
手上的汗液和污物,以保证不因手接触胶片而对胶 片产生污染,必要时应戴乳胶手套。
5.1 暗室根本知识
▪ 5.1.2暗室设备器材使用知识 ▪ 平安灯、温度计、天平、洗片槽、烘干箱、自动
5.2 暗室处理技术
暗室处理技术PPT演示文稿
杨志伟
暗室处理是射线照相检验的一道重要工序,被射 线曝光的带有潜影的胶片经过暗室处理后变为带 有可见影像的底片。底片质量的好坏与暗室工作 的技术水平以及操作正确与否密切相关。
暗室处理分为手工处理和自动洗片机处理。
Page 2
暗室基本知识
暗室布置知识
1、足够的空间,不宜过小、过窄。 2、暗室应分干、湿区。
干区:摆放胶片、暗袋、增感屏等器材、装、切片 湿区:显影、定影、水洗、干燥等操作 3、器材摆放位置合理,易于操作。 4、暗室要完全遮光,进口处设过渡区或双重门。 5、暗室附近如有射线源,应注意屏蔽。 6、暗室应有通风换气设备和排水系统以及温湿度控制设施 。 7、地面及工作台应保持干燥、清洁。
Page 3
(1)显影剂 作用:将已感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 常用的药品有: ①米吐尔-易溶于水,不易溶于亚硫酸钠溶液,因此配置时应先溶
解米吐尔。 ②菲尼酮-常温下不溶于水,但易溶于碱性溶液。 ③对苯二酚-易溶于碱性溶液。 米吐尔、菲尼酮 -显影能力强、速度快,初影时间短、反差小(
软性显影剂) 对苯二酚-显影速度慢、初影时间长、反差高(硬性显影剂)
配置定影液水温60~70 ℃ ,因硫代硫酸钠溶解会吸收大量热 量。
Page 7
暗室基本知识
配液注意事项
4、配液时应按配方的规定次序进行,不可改变或颠倒顺序。 显影药液配置时,由于米吐尔不能溶于亚硫酸钠溶液,因此应 先加入,然后加入亚硫酸钠,其他药品都应在亚硫酸钠后加入 。定影液配置时,亚硫酸钠必须在加酸前溶解以防止硫代硫酸 钠分解;硫酸铝钾必须在加酸后溶解,以防止水解产生氢氧化 铝沉淀。 5、配液时应不停的搅拌,以加速溶解。搅拌应沿一个方向进 行。 6、配液时宜先取总体积的3/4的水量,待全部药品溶解后再加 水至所要求体积,配置好的药液应静置24小时后使用。
暗室处理技术PPT课件
暗室不得有任何射线的辐射线(包括散射线),射线不仅使胶片 感光,同时危及工作人员的健康。
在无法远离射线源的暗室(包括暗室门),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 施。
.
3
暗室基本知识
(2)遮光性良好
胶片在显影及装片时暗室是不允许任何室外光透入的,以免 胶片感光,影响底片质量。暗室一般不开窗户,设有前室或 迷路口的暗室门,可有效地防止暗室门漏光,而工作人员出 入也很方便。此外,暗室的排风装置、空调机、供水管线穿 墙等也是漏光点,应采取适当措施堵实,以防漏光。
来调节pH值。显影液中加人硼砂,pH值为8-9.2;加入碳酸
钠,pH值为9—11;加入碳酸钠和氢氧化钠,pH值为10.5—
12。显影液的pH值越低,则显影速度越慢,所得影像颗粒较
细,反差较小。显影液的pH值高,则显影速度较快,所得影
像颗粒较粗,反差较大,灰雾也增大。根据性质和作用,称
硼砂为软性促进剂,碳酸钠为中性促进剂,氢氧化钠为硬性
(2)为保证安全,对新购置的安全灯应进行测试,对长期使用 的安全灯也应作定期测试。
测试方法为:在工作位置放置胶片,上盖黑纸,打开安全灯, 每隔数分钟移动一下黑纸,使胶片不同部位在安全灯下经受 不同时间的曝光,然后进行标准显影处理,将曝光部分与未 曝光部分比较,以黑度不明显增大为安全,据此可确定安全 灯的性能以及允许工作时间和工作距离。
米吐尔显影能力强、速度快、初影时间短,得到的影像较柔 和,反差小,称为软性显影剂。米吐尔适用的溶液PH值范围 很宽,在6-10之间均可使用。温度的变化对米吐尔的显影能 力影响不大。
菲尼酮是另一种软性显影剂,呈白色结晶粉末状,常温
下不溶于水,但易溶于碱性水溶液。菲尼酮与对苯二酚配合
使用时表现出极强的显影能力,且性能稳定。
暗室处理技术PPT演示文稿
暗室处理技术
杨志伟
暗室处理是射线照相检验的一道重要工序,被射 线曝光的带有潜影的胶片经过暗室处理后变为带 有可见影像的底片。底片质量的好坏与暗室工作 的技术水平以及操作正确与否密切相关。
Page 11
暗室基本知识
胶片处理的药液配方 控制使用单位胶片处理的方法
胶片系统:胶片、增感屏和冲洗条件。 胶片处理条件:包括胶片处理的药液配方、处理程序、工艺参 数、场地器材等条件。
Page 12
暗室处理技术
显影
1、显影液的组成及作用(碱性溶液) 显影液含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剂和抑制剂四种成分。
配液注意事项
1、容器使用玻璃、搪瓷、不锈钢或塑料制品, 切忌使用铜、铁、铝制品,因铜、铁等金属离子对显影剂的氧 化有催化作用。
2、配液使用蒸馏水、去离子水、煮沸后冷却水或自来水。井水 及河水应降低硬度后使用。 3、配置显影液水温一般在30~50 ℃,温度不宜太高,太高会 促使某些药品氧化,太低有些药品不易溶解。
Page 10
暗室基本知识
胶片处理程序和操作要点
7.水洗应使用清洁流水飘洗,水洗不充分的底片长期保存后会发生变 色现象。 8.水洗水温应适当控制,水温高时水洗效率也高,但药膜高度膨胀易 产生划伤药膜脱落等缺陷。 9.底片干燥应选择没有灰尘的地方进行,因为湿底片极易吸附空气中 的尘埃。 10.热风干焊能缩短干燥时间,但如温度过高易产生干燥不均的条纹 。 11.水洗后的底片表面附有许多水滴,如不除去会因干燥不均产生水 迹,可用湿海绵擦去水漓,或浸入脱水剂溶液,使水从底片表面快速 流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暗室处理技术5.1 暗室的基本知识5.1.1 暗室布局知识一、暗室的重要性(1)射线照相的暗室兼有科学实验室的特点,因此,必须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
(2)为增强暗室确实是科学实验室的观念,即使它处在黑暗之中,我们也要认真的考虑两点:①冲洗出清晰度很高的射线底片;②冲洗是一种很细微的手段,它要求将曝光形成的影像(潜影)变成有用的可见影像。
二、暗室设计的基本原则:(1)方便,安全;(2)使暗室操作人员省时省工,因为暗室工作效率与射线照相检测的工作效率直接相关三、暗室布局的基本要求:⑴暗室应有足够的空间,不能太小、太窄。
⑵暗室应分为干区和湿区两部分,并应尽可能使两部分相隔远一些。
其中干区用于摆放胶片、暗盒、增感屏和洗片夹等器材,并用来进行切片和装片等工作。
湿区用来进行冲洗过程中的显影、停显、定影、水洗和干燥等工作。
⑶各种器材的摆放位置应进行根据工作流程进行合理布局,以利于工作。
⑷暗室应完全遮光,进出口处应设置过渡间和双重门,以保证人员出入时不漏光,为减少人员出入次数,设置传递口,用于传递胶片或底片。
⑸暗室应有通风换气设备和给排水系统,应有控制温度和湿度的措施。
⑹暗室地面和工作台应保持干燥和清洁,墙壁、工作台应有防水和防化学腐蚀的能力。
⑺暗室附近如有射线源,应注意屏蔽问题。
四、暗室的环境要求暗室的环境条件的要求主要包括:(1)室温控制特别在采用手工处理时,要求室温能控制在20℃±5℃;(2)湿度控制切装胶片工作室应控制湿度在适当范围,经常要求相对湿度为40%~60%;(3)通风暗室应具有排风设备,其换气量应能达到5~10次/h;(4)照明暗室应有两种照明方式——白炽灯、安全红灯;(5)墙壁与地面应反光少,地面和局部墙壁应防水、防化学腐蚀。
(6)暗室不得有任何外部光线进入室内。
暗室漏光与散射射线一样对胶片时非常有害的,必须设法清除。
漏光可能来自门窗、钥匙孔、通风口、墙壁或隔板接缝等。
要每月检查漏光,方法是:进入暗室,先是眼睛适应15分钟,然后环顾上下左右四周,寻找有无漏光,如有漏光,应立即将漏洞或缝隙堵赛后再作检查。
5.1.2 暗室使用的器材(1)安全灯。
X射线胶片的最高感光度在光谱的蓝色区域,因此安全灯应采用红色或暗橙色光。
为保证安全,对新购置的或长期使用的安全灯的安全性应作定期测试,并注意下列事项:①用白色磨砂灯泡,功率7.5~15W,距离 1.2m。
②经常检查滤光玻璃有无裂纹或缺口。
③保证滤光玻璃在灯泡更换后安装正确。
④观察滤光玻璃在正常的基底上有无褪色或变色现象。
(2)温度计主要用于配液和显影操作时测量液体温度。
可使用酒精温度计、双金属片或电子测温计,其量程应大于50℃,精度不低于1℃。
应定期校验合格。
(3)天平用于配置药液时称量药品。
可采用称量精度不低于0.1g的托盘天平或电子称。
使用后应及时清洁,且应定期计量合格。
(4)洗片桶(槽)洗片桶应用不锈钢或塑料制成。
其内外表面应保持清洁。
(5)定时钟另外,每个暗室应备有拖把,以便随时清洁地面,有海绵可擦拭墙壁、工作台面和冲洗设备。
有热水源,可供清洗使用;有不起毛的抹布可擦干表面;有非金属刷子可清除化学污垢。
在冲洗液附近不要使用肥皂和清洗剂。
液面可覆以防护性塑料。
5.2 暗室处理技术5.2.1显影显影液的主要作用是将银离子还原成黑色的金属银。
但对显影剂有5项要求:(1)对银离子能起还原作用,即能提供将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的电子源;(2)只对已曝光的溴化银起还原作用而不对未曝光的溴化银晶体起还原作用;(3)可溶于水或溶于碱性溶液;(4)比较稳定,能抗空气氧化;(5)所产生的可溶性氧化物应为无色。
曝光以后在胶片的乳剂层中形成潜影,对通常采用的曝光量必须经过显影才能把潜影转化为可见的影像。
显影就是以还原作用,从感光乳剂中感光的溴化银还原出金属银,使不可见的潜影转化为可见的影像。
显影是暗室处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与影像质量关系最密切的暗室处理过程。
因此,显影必须使用与胶片相适宜的显影液配方和操作过程。
1.显影过程的作用显影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
显影剂被氧化,卤化银的银离子还原为银原子。
简单地说,显影过程分为三步。
首先,潜影中心(显影中心)吸附显影剂。
然后,显影剂释放电子,电子转移到潜影中心。
最后,电子与银的正离子结合形成银原子,并聚集在潜影中心。
这个过程不断进行,使潜影转化为可见的银原子团影像。
对通常使用的显影液,显影过程必须在碱性溶液中进行。
在碱性溶液中,显影剂才能离解。
例如,显影剂对苯二酚离解为对苯二酚负离子和氢正离子,对苯二酚负离子与银正离子作用,产生银原子,完成显影过程。
显影液的碱性越大,显影剂的离解程度越大,显影液的显影能力越强,但容易产生过大的灰雾。
显影后得到的银量比曝光得到的银量可以大到 109倍。
在显影过程中,显影液对曝光的卤化银颗粒和未曝光的卤化银颗粒都具有还原作用,但还原的速度不同,曝光的卤化银颗粒还原速度远高于未曝光的卤化银颗粒。
2.显影液的组分与各个组分的作用通常使用的显影液含有四种主要组分:显影剂、保护剂、促进(加速)剂、抑制剂,此外还应有溶剂水。
调整各个组分的比例,可以得到不同性能的显影液。
(1)显影剂是显影液的基本组分,它使已感光的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
不同的显影剂具有不同的特点,显影液中常常采用多种显影剂,来调整显影液的性能。
最常用的显影剂是米吐尔(衣仑)、对苯二酚(几奴尼)、菲尼酮。
米吐尔是一种白色或灰色的针状结晶体或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亚硫酸钠溶液。
它是一种强显影剂,还原能力强,作用快,反差低,显影能力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易氧化。
在显影初期作用比较急速,但显影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即停止。
由于得到的反差低,所以常称它为软调性显影剂。
单独使用时,易产生较大灰雾。
对苯二酚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细小针状结晶体,易溶于热水,也易溶于亚硫酸钠溶液。
当发生氧化时,其本身变为灰黄色,其水溶液变为褐色。
它是一种弱显影剂,还原能力弱,作用慢,反差高,显影能力对温度非常敏感,低于13℃时作用减弱,低于5℃时几乎无显影能力。
此外,溴化钾能明显减弱它的显影能力。
在显影初期作用比较缓慢,但显影到一定程度后,其作用逐渐加强和加快。
菲尼酮是一种白色结晶体,在热水和碱性溶液中具有中等溶解度,难溶于冷水。
它是一种弱显影剂,单独作为显影剂时显影能力很弱,作用快,反差较低,但影像颗粒较细,不易氧化。
与对苯二酚组合可产生超加合性,具有强显影能力。
(2)保护剂显影剂在水溶液中容易氧化,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更易氧化。
氧化不仅减弱了显影液的显影能力,而且会产生污染力很强的氧化物。
为防止显影剂氧化,延长显影液的寿命,必须在显影液中加入保护剂。
显影液中经常采用的保护剂是无水亚硫酸钠。
亚硫酸钠具有较强的与氧化合的能力,因此它能够优先与进入显影液的氧发生反应,减少了显影剂与氧的化合。
其作用的化学反应是2Na2SO3+ O2→2Na2SO4(3)促进剂经常使用的显影剂,在碱性溶液中才能离解,起显影作用。
但在显影剂离解中同时会产生氢离子,它们会阻止显影剂的离解。
在显影液中加入促进剂是为了中和显影液中的氢离子,调节氢离子浓度,控制显影液的碱性,使显影液的pH值控制在8~11之间。
显影液中常用的促进剂是碳酸钠、硼砂,它们都是弱碱性物质,很少使用强碱氢氧化钠。
碳酸钠是中性促进剂,作用稳定。
硼砂是软性促进剂,作用柔和。
强碱性可以使显影速度加快、对比度大,但颗粒粗;弱碱性的的加速作用小,得到的影像的颗粒细。
(4)抑制剂显影剂对未曝光的卤化银微粒也具有显影作用,为减少对未曝光卤化银微粒的显影程度,降低灰雾,在显影液中必须加入抑制剂。
经常使用的抑制剂是溴化钾。
溴化钾在水溶液中可离解为带正电的钾离子和带负电的溴离子。
在显影过程中,带负电的溴离子吸附在溴化银微粒的表面,形成一个负电层。
这个负电层排斥显影剂的负离子吸附到未曝光卤化银微粒上,从而抑制了显影剂对未曝光卤化银微粒的显影作用。
已曝光的卤化银微粒,由于存在潜影(显影中心),其吸附显影剂离子的能力远大于吸附带负电的溴离子的能力,但显影的能力会因存在抑制剂而减弱。
(5)溶剂水溶解各种其他组分,构成显影液。
部分射线胶片的显影液配方如表1表所示。
表1 显影液配方与使用条件在显影液配方中一般都采用两种显影剂,相互配合,得到所希望的显影性能。
采用对苯二酚与米吐尔作为显影剂的显影液称为MQ显影液,采用对苯二酚与菲尼酮作为显影剂的显影液称为PQ显影液。
3.显影液配制配制显影液的方法和程序必须按配方的规定进行,主要的要求是下列方面。
一般应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所用的水应不含杂质,配制时水的温度应控制在配方指定的范围,一般是40~50℃,水温过高药品将分解失效,水温过低药品溶解太慢。
准确称量药品的质量,按照配方规定的顺序顺次加入各种药品,后一种药品必须在前一种药品完全溶解后才能再加入。
否则可能发生不良后果,如过分氧化,急剧沉淀,甚至使配制完全失败。
例如,对MQ型显影液,本应先溶解无水亚硫酸钠,但因米吐尔不溶于亚硫酸钠溶液,因此,须在溶解无水亚硫酸钠之前溶解米吐尔。
为减少米吐尔的氧化,一般先将少量无水亚硫酸钠先溶于水中(溶解量常与米吐尔量相等),然后再溶解米吐尔。
必须保证各组分药品充分溶解,适当延长无水亚硫酸钠的溶解时间,是保证后续药品很好溶解的重要经验。
溶解药品的过程应进行适当搅拌,促进溶解,但搅拌不能过大,以免造成大量空气溶入水中,导致显影液过分氧化。
如果采用了强碱性(如氢氧化钠)或化学性质活泼的药品,应注意其特性,正确使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配制显影液的容器应是玻璃、不锈钢、搪瓷罐等的制品,不能采用铜、铁等制做的容器,以免配制显影液的药品与容器发生反应。
配制好的显影液应贮存在密闭、避光的容器中,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造成显影液不断被氧化。
贮存显影液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4~27℃左右。
新配制的显影液一般应放置24h之后再投入使用。
4.显影操作与影响显影的因素在显影过程中,显影液需要渗透胶片的保护膜,进入乳剂层,才能进行显影作用。
为了保证显影过程的均匀进行,对手工进行显影处理,在操作上应注意下面所述的一些方面。
在显影进行之前,应测定显影液的温度,保证温度处于规定的范围,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控制显影液温度。
在胶片放入显影液前,先将胶片完全浸入请水中,使胶片表面被水浸润,这可以排除表面可能存在的气泡,并能有效保证胶片从一开始就处于均匀显影的状态。
当胶片刚与显影液接触时,一定要迅速使胶片全部浸入显影液中。
在显影过程中,特别是最初的1~2min时间里,一定要使胶片在显影液中不断做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移动(盘式处理是水平两个方向,槽式处理是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或翻动,使胶片之间不相互粘贴,否则将产生显影不均匀的痕迹,并且以后很难再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