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案例

合集下载

水土保持的法律案例(3篇)

水土保持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类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然而,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

为了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因山地开发项目水土保持违规而引发的纠纷展开,以期为我国水土保持法律实践提供借鉴。

二、案情简介某山地开发项目位于我国南方某省,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1000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住宅、商业、娱乐设施等。

项目于2015年3月开工建设,2017年6月完工。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由于施工单位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不够,导致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周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三、违法事实1. 未办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项目施工单位在未取得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开工建设,违反了《水土保持法》第十条的规定。

2. 未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项目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将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违反了《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

3. 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项目施工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未按照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导致项目区水土流失严重,违反了《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

4. 破坏植被:项目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大量砍伐树木,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违反了《水土保持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四、处理结果2018年3月,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接到群众举报后,立即展开调查。

经调查核实,该山地开发项目存在水土保持违法行为。

根据《水土保持法》的相关规定,当地水土保持主管部门对该项目施工单位作出了以下处罚:1. 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

2. 对项目施工单位处以罚款10万元。

3. 对项目施工单位相关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4. 将该案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生态修复工程有哪些成功案例

生态修复工程有哪些成功案例

生态修复工程有哪些成功案例生态修复工程是为了改善和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有许多成功的生态修复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我国,塞罕坝林场的建设堪称生态修复的典范。

曾经,这里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塞罕坝已成为拥有 112 万亩林海的世界最大人工林。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科学的森林经营管理和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塞罕坝的森林覆盖率从建场初期的 114%提高到现在的 80%,有效阻挡了风沙南侵,涵养了水源,为京津冀地区的生态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的田纳西河流域综合治理也是一个著名的成功案例。

过去,田纳西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洪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修建水库、大坝等水利设施,进行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发展水电、航运和旅游业等。

经过多年的努力,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澳大利亚,悉尼奥林匹克公园的生态修复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地区曾经是一个废弃的工业用地,土壤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通过土壤修复、植被恢复和湿地建设等措施,悉尼奥林匹克公园如今已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生态公园,吸引了众多游客和野生动物栖息。

英国的伦敦湿地中心则是在城市中进行生态修复的成功范例。

它原本是一个废弃的水库,经过改造和修复,成为了一个拥有丰富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

这里不仅为众多珍稀鸟类提供了栖息地,还成为了市民亲近自然、了解生态的重要场所,促进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此外,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生态修复项目。

通过引入先进的园艺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原本的滨海荒地打造成了一个集植物景观、生态保护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世界级花园。

滨海湾花园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生态品质,还成为了新加坡的旅游新地标。

这些成功的生态修复案例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案例分析

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案例分析水土保持工程是指为了保护和改善土地资源,防止土地水土流失和环境恶化而进行的一系列工程。

其中,土地复垦是水土保持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对已利用过的土地进行改造和修复,使之具备可持续利用的条件,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可以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本文将分析几个土地复垦案例,从中总结经验和方法。

一、案例分析一:矿山复垦项目在许多矿山开采的过程中,土地往往会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因此,矿山复垦项目是水土保持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以某矿山的复垦为例,该矿山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土地严重受损,生态环境恶化。

在复垦项目中,首先对矿山进行了全面调查和评估,确定了复垦目标和复垦方案。

通过适当的地形修整、土壤改良以及合理的植被恢复措施,使矿山恢复到了可持续利用的状态。

二、案例分析二: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复垦项目沙漠化地区的土地往往缺乏适宜的植被覆盖,土地质地贫瘠,且易于发生水土流失。

因此,在沙漠化地区进行土地复垦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以某沙漠化地区的复垦为例,通过采用人工带状绿化、引水灌溉以及水保工程等措施,成功地改变了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复垦过程中,还注重了植物的选择和管理,使特定植物能够扎根生长,形成了独特的植被覆盖,有效地防治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提高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性。

三、案例分析三:农田复垦项目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些传统农田土壤质量逐渐下降,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农田复垦项目可以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某农田复垦项目通过进行土地改良和水利工程建设,使农田稳定了土壤结构,改善了土壤肥力,从而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同时,在复垦过程中注重生态保护,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地下水资源。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程中的土地复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对矿山、沙漠化地区和农田等不同类型土地的复垦案例分析,可以看出,在复垦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地质、水文、生态等多方面因素,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达到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环境的目的。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案例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案例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案例水是地球上最为珍贵的资源之一,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成功案例,旨在启发读者对水资源的重视,并为大家提供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1. 杨树湖水生态恢复工程杨树湖是一个位于我国湖南省的重要淡水湖泊,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水和农业污染的影响,湖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该湖泊的水生态系统,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污水治理,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对周边地区的污水进行处理后排放。

其次,禁止破坏湖岸带,加强湖泊周边的生态保护。

最后,引入适宜的水生植物,促进湖泊水质的改善和富营养化的缓解。

经过几年的努力,杨树湖水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湖水质量逐渐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2. 辽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辽河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水源地和农业灌溉用水基地,长期以来,流域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问题严重。

为了实现流域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建设水资源调度中心、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提高农业水利用效率等。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一系列的科研项目,通过研究水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和环境承载力,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经过多年的努力,辽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修复,水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

3. 纽约市哈德逊河生态修复项目纽约市哈德逊河是美国著名的湿地保护区,由于长期的工业和船舶活动,河流的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河流的水生态系统,纽约市政府发起了哈德逊河生态修复项目。

该项目的主要措施包括减少污水排放、清理底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等。

通过对河流污染源的控制和生态系统的修复,哈德逊河的水质得到了明显改善,重要的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的数量和种类也有所恢复。

4. 长江中下游湿地修复与保护长江是我国的母亲河,其中下游地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对于保护大江的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典型生态修复案例1

典型生态修复案例1

土壤退化和污染
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区农田土壤中 清洁土壤占总面积的1.57%。 较清清土壤占74.34%。 起始污染土壤占20.44%。 显著污染土壤占3.43%。 严重污染土壤占0.22%。 有近I/4的农田土壤受到污染。 近20多年来,湖区目前受到污染的农田土壤至少在50% 一60%之间
水质污染
3. ,生活污水已成为太湖 流域主要的污染源。
4,环境治理投入甚微,废 污水治理能力不足,缺乏 有效的法制管理手段。
5,治理的方式与区域存在 明显的局限性。
三、治理情况
从1996以来,太湖就被作为中国水污染治理重点,制 定了《太湖水污染防治规划》 从2007年7月1日起,调整省污水排放征收标准,有0.7 元/污染物当量升至0.9元/污染物当量。 2008年起,太湖地区企业告别排污物无视获得的历史, 开始实行有偿使用政策; 2009年建成太湖流域的实际谁排放交易市场; 2010年初步形成太湖流域主要污染权交易市场。至今, 太湖水质已得到很好的改善,管理仍在继续。
一、水质修复前污染情况
2007年5月29日,太湖蓝藻爆发,周边地区水 质急剧下降,水中含氧量剧低,鱼虾大量死亡, 接着水体发黑发臭,居民生活用水受到严重的 威胁。太湖污染物成分复杂,富营养化现象严 重,农村河网水质劣于城市地区。
目前太湖流域水环境污染不仅有水污染第一阶 段出现的以WBQ 、重金属为主的特征;更有 主要由E 、R 引发水体富营养化的第二阶段特 点;还兼有水体以微量有毒有害有机物为特征 的第三阶段的特点。
湿地退化
通过对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生态环境问题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围湖垦殖造成湖泊水域面积减少,渔业生产量减少 (2)水质污染、水位变化影响到水生植物和水禽的生存环境,进 而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3)湿地景观的变化,动植物品种与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到生 态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收人 (4)洪涝灾害的发生会使本地区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指对国土空间中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近年来,我国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下面列举了10个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案例,以展示我国在生态修复领域的努力和成就。

1.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三北防护林体系位于中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生态工程之一。

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修复退化土地,改善水土保持能力,提高生态系统功能,有效减少了沙尘暴和土地退化的风险。

2. 长江生态修复工程: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也是重要的生态系统。

长江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水质改善、湿地保护、岸线整治等多项措施,旨在提高长江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鱼类和水生动物的栖息地,维护长江流域的生态平衡。

3. 黄河湿地保护与修复: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流,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

黄河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通过湿地的恢复和保护,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农田的耕作能力,促进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草地退化治理项目:我国内蒙古、青海等地的草地退化问题严重,影响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草地退化治理项目通过进行草地恢复和保护,提高草原的草场质量,促进畜牧业的发展,5. 水土保持治理项目:水土保持是保护国土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我国在水土保持治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梯田工程、水土保持林、河道整治等,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了耕地和森林资源。

6. 河流生态修复项目:我国许多河流受到了人类活动的破坏,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河流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河道的整治和水质的改善,恢复河流的自然状态,提高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维护河流的生态平衡。

7. 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对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在湿地保护与修复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湿地的保护、湿地的恢复和湿地的规划等,保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8. 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重大影响。

水土保持工程典型案例

水土保持工程典型案例

水土保持工程典型案例话说在咱们中国,有个地方叫黄土高原,以前那可是水土流失的“重灾区”。

以前的黄土高原啊,就像一个生病的老人,到处是千沟万壑的,只要一下雨,那泥土就像脱缰的野马,“哗哗”地往黄河里跑。

为啥会这样呢?一方面是因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就像沙子堆起来似的,不结实;另一方面呢,以前人们过度开垦,把山上的树啊草啊都砍光、挖光了,土地没有植被的保护,可不就被雨水冲得七零八落嘛。

后来啊,就开始了水土保持工程。

就拿韭园沟小流域综合治理来说吧。

首先呢,工程队就开始在山上种树。

种的树那可多了去了,有耐旱的刺槐,还有各种果树呢。

这就好比给山穿上了一层绿色的铠甲。

树的根就像小手一样,紧紧地抓住土壤,不让它乱跑。

而且这些树长大了以后,叶子能挡住雨水对地面的直接冲击,就像一把把小伞,让雨水慢慢渗到土里,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土冲走了。

再就是修梯田。

以前那坡地,水一流就带着土跑了。

现在修成梯田后,一层一层的,像楼梯一样。

水到了梯田这儿,就被拦住了,不能横冲直撞了。

梯田还能种各种各样的庄稼,既保住了水土,又能让农民有收成,一举两得呢。

还有啊,在沟里就修坝。

这些坝就像一个个小卫士,把从山上冲下来的泥土和水都拦住。

泥沙在坝里沉淀下来,时间一长,沟底就慢慢变平了,还能开垦出一些新的土地呢。

而且这些坝还能蓄水,干旱的时候就可以用来浇地。

经过这么多年的治理啊,黄土高原就像换了一个模样。

现在到那儿去看,山上绿树成荫,梯田里庄稼长得可好了,沟里的水也变得清澈了不少。

黄河里的泥沙量也因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程的成功大大减少了。

这就是水土保持工程的厉害之处,把一个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变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

在南方的红壤丘陵区,也有一场精彩的水土保持工程“大戏”呢。

这个地方的红壤啊,虽然看起来红红的,挺特别的,但是它也有个大问题。

它的粘性很大,但是一旦植被被破坏了,下场雨,那土就很容易被冲走。

而且南方雨水又多,雨一下起来就像泼水似的。

就说江西的某个小丘陵地区吧。

河道生态治理案例

河道生态治理案例

河道生态治理案例1. 东江河道生态治理案例:东江是广东省的第二大河流,长约493公里。

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和污染,东江河道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

为了治理河道环境,广东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恢复项目。

他们修建了河岸防护工程,采取了生物工程和景观绿化措施,种植抗风沙和土壤保护植被,修建湿地公园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同时,对污水排放进行了监管,加强了水质监测和治理,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东江河道的生态环境,恢复了河道的景观价值,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2. 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案例: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长期以来受到水土流失、水污染等问题的困扰。

为了治理长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他们加强了水土保持工程,修建了堤坝和植被覆盖工程,防止水土流失。

同时,对污水排放进行了严格监管,并建立了黑臭水体整治项目,减少了长江的污染物排放。

另外,政府还加大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的力度,增加了湿地的面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些措施大大改善了长江的生态环境状况,保护了长江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3. 淮河流域生态修复案例:淮河是中国重要的河流之一,也是面临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河流。

为了治理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实施了综合治理措施。

他们修建了河道防护工程,加强了水土保持工程,减少了水土流失。

同时,政府加大了黑臭水体整治的力度,对河道中的污染点进行了整治。

另外,政府还修建了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增加了湿地的面积,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这些措施改善了淮河流域的生态环境,恢复了河道的景观价值,提高了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

中国山水工程—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中国山水工程—中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

我国山水工程—我国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我国山水工程是我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生态修复和保护,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的许多地方,山水工程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非常成功的生态修复典型案例。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我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以展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成就和经验。

一、三江平原湿地生态修复三江平原是我国东北地区最大的湿地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黑土地湿地。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三江平原的湿地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威胁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修复三江平原的湿地生态系统,我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湿地保护、水资源管理、植被恢复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三江平原的湿地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湿地植被逐渐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改善,成为了我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

二、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长期以来,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一直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包括水土流失、湖泊干涸、水资源匮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实施了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包括草原恢复、退耕还林、湖泊保护等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水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成为了我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

三、南水北调工程生态修复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旨在通过调水方式解决华北地区的水资源匮乏问题。

然而,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也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包括湿地保护、水生态修复、水质改善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得到了提高,成为了我国生态修复的典型案例。

总结回顾我国山水工程的生态修复工程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成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典型的环境修复案例

中国典型的环境修复案例

中国典型的环境修复案例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但由于长期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过程,环境污染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修复措施。

以下是中国典型的环境修复案例。

1. 海河流域环境修复项目
海河流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系统,但由于长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启动了海河流域环境修复项目。

该项目主要涉及到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包括建设污水处理厂、河道整治和生态恢复等措施。

通过多项措施的配合,该项目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滨海湿地修复项目
滨海湿地是中国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但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该地区的湿地面积逐渐减少,生态系统受到了破坏。

为了保护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中国政府启动了滨海湿地修复项目。

该项目主要采取了湿地恢复和栖息地保护的措施,包括生态修复、植被恢复和水资源管理等。

目前,该项目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恢复了大量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栖息地。

3. 黄河环境治理与修复项目
黄河是中国的重要河流,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该地区的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为了保护黄河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启动了黄河环境治理与修复项目。

该项目主要采取了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和
水资源管理等措施。

经过多年的努力,黄河的水质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

以上是中国典型的环境修复案例,这些项目的启动和实施,使得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明显的加强,保护了自然环境和人们的健康。

水土保持典型案例

水土保持典型案例

水土保持典型案例水土保持是指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防止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维护生态环境的一种综合性措施。

下面列举了十个典型的水土保持案例。

1. 森林植被的保护:森林是最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

通过保护森林植被,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水体的污染,保持水源地的稳定。

2. 林地防护林带的建设:在山区和丘陵地带建设防护林带,可以有效地防止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防护林带的树木能够阻挡风沙和降雨冲刷,保护土壤。

3. 农田水土流失防治:采取农田水利工程措施,如修建田间排水沟、梯田和植被覆盖等,可以减少农田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

4. 水土保持林网的建设:在陡坡地区建设水土保持林网,通过种植乔木和灌木,形成覆盖面广、根系发达的植被,阻止水土流失。

5. 土地治理工程:通过修建梯田、沟渠和水库等工程措施,改变土地的坡度和坡向,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6. 河道治理和湖泊修复:对于受到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的河道和湖泊,可以采取疏浚、整治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恢复水环境的健康。

7. 水源地保护:水源地是重要的水土保持对象,通过保护水源地的植被和土壤,可以减少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的浪费。

8. 建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田中建设水利设施,如排灌渠道和水井,可以提供合理的灌溉和排水条件,减少土壤侵蚀和水体污染。

9. 沙化土地治理:对于沙化土地,可以采取沙地固定、植被恢复和人工造林等措施,防止沙尘暴和土地退化。

10. 建立农田轮作制度:通过合理的农田轮作制度,可以减少土壤养分的流失和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作物产量。

以上是十个典型的水土保持案例,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土壤质量,减少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

这些案例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国典型的环境修复案例

中国典型的环境修复案例

中国典型的环境修复案例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国家,中国一直在尝试各种新颖的环境保护和修复方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已经完成了许多令人瞩目的环境修复工程,以下是其中的三个典型案例。

一、太湖水质改善太湖是中国华东地区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位于江苏省、浙江省交界处,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过去几十年里,它的水质急剧下降。

2011年,太湖河长带领全省从上游到下游对太湖进行集中治理,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加大入江排污口的排查力度、加强河道清淤和人工鱼草种植,以及建设污水处理厂等。

经过几年努力,太湖的水质得到了有效的改善,水中氨氮、总磷和叶绿素等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太湖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基本恢复。

二、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国的三北地区指的是中国北方的三个干旱的省份,分别是内蒙古、宁夏和陕西。

由于缺乏森林覆盖,当地的草原和土地鲜有绿色植物,加之人类活动的破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久经磨损。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中国政府投资巨大,大规模建设了三北防护林体系项目。

该项目涵盖了大面积的荒漠地区,通过大规模植树造林和科学管理,巩固土地、保护水源、防止沙尘暴和改善气候等,提高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水平。

三、黄河治理工程作为中国母亲江河中的一条,黄河承载着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发展历程。

然而由于水土流失、过度开采和过度利用,黄河的生态环境遭受了沉重的损害。

为了恢复黄河的生态平衡,中国政府启动了全面治理工程,即黄河治理工程。

该工程由多个单元组成,包括了黄河道、岸线和支流等范围,各单元之间协调一致。

通过长期努力,黄河的水质得到改善,堤坝和护岸等保护措施得到加强,生态环境得到了恢复。

总之,中国政府通过集中资金和资源,对国家主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全面的保护和修复,使人们生活的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未来,我们相信中国将继续加大环保治理力度,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体现在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事业上。

上海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案例

上海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案例

上海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案例
上海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案例有:
1. 上海市衡山县水土保持工程:该工程包括河流固体废弃物治理、土壤保水措施,以及山区植被恢复等多项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旨在减轻水土流失,保护衡山县的生态环境。

2. 上海杨浦区滨江绿地工程:该项目以保护河岸和恢复湿地生态为主要目标,通过修建护坡、建设湿地等措施,减缓了滨江地区的水土流失,并提高了杨浦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3. 上海浦东新区绿地湿地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修建湿地、绿化植被等措施,在浦东新区建设了一片生态湿地,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

4. 上海青浦区农田水土保持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河道清淤治理、水田改造、水土保持设施建设等项目,旨在保护农田的水土资源,提高农田的产出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5. 上海金山区山地水土保持工程:该项目主要包括护坡、梯田改造、植被恢复等措施,旨在减轻山地区域的水土流失,保护金山区的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案例分享

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案例分享

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案例分享一、背景介绍水利工程在解决人们生活用水、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水利工程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

本文将分享一些成功的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案例。

二、案例一:梅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梅江流域位于广东省的梅州市,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区域。

由于过度开发和水土流失等问题,梅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修复梅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实施了梅江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该工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措施: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河道的清淤和固边工作力度,减少了水土流失的情况。

其次,在流域内增植了大量的湿地植物,提高了水域的生态环境。

此外,政府还注重了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经过几年的努力,梅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了恢复。

水域的水质得到了改善,湿地植被的种类和数量也明显增加。

这个案例表明,通过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措施,水利工程的生态修复是可行的。

三、案例二:三峡枢纽区域生态修复三峡枢纽位于重庆市的长江中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由于工程建设导致的水库充溢区面积增大,枢纽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为了修复三峡枢纽区域的生态环境,中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政府投资了大量的资金用于湿地恢复工程,增加了湿地的面积。

湿地具有较强的自净能力,能够减少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

其次,政府推行了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限制了水库的排放量,保护了下游河流的生态环境。

此外,政府还组织了生态修复专家团队,对枢纽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

经过多年的努力,三峡枢纽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好的修复。

湿地的生态系统逐渐完善,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提高。

这个案例表明,水利工程生态修复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和专业团队的参与。

四、结论水利工程生态修复是解决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重要手段。

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案例

矿区生态修复治理案例

案例名称:某大型露天煤矿生态修复治理一、背景某大型露天煤矿位于某市北部,自开发建设以来,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随着开采活动的不断进行,矿区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水体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当地社会关注的焦点。

因此,开展矿区生态修复治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治理措施1. 土地复垦:对采矿活动产生的废弃土地进行复垦,恢复土地利用功能。

采取植被恢复、土壤改良等技术措施,提高土地质量,使其适宜种植农作物或作为生态景观用途。

2. 水土保持:加强矿区排水系统建设,采取拦挡、防洪堤等工程措施,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推广使用环保型铲车等设备,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 污染治理:对矿区污水进行收集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进行排放。

对于无法自行处理的污水,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理,确保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4. 生态恢复:在矿区周边种植本地适生植物,构建生态防护林。

同时,开展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恢复工作,提高生物多样性。

5. 监测评估:设立监测站点,定期监测矿区生态环境状况,评估治理效果。

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治理措施,确保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三、治理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土地复垦率达到90%以上,土地质量明显提高,适宜种植农作物或作为生态景观用途。

水土保持效果显著,矿区周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100%,确保了周边环境的清洁卫生。

生态恢复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矿区周边植被覆盖率提高,生物多样性得到提升。

通过监测评估发现,治理效果持续稳定,达到了预期目标。

四、经验总结1. 制定科学的生态修复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措施和时间表。

2. 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效果。

3. 加强监管力度,确保治理措施的落实和治理效果的持续稳定。

4. 开展生态恢复工作,提升生物多样性,促进矿区可持续发展。

5. 重视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贵州生态治理的典型案例

贵州生态治理的典型案例

贵州生态治理的典型案例贵州是中国的生态示范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贵州在生态治理方面取得了许多典型案例。

以下是其中的10个案例:1. 贵阳市南明河生态修复项目:南明河是贵阳市重要的水源地和城市景观河流,但长期以来遭受了严重的水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修复南明河的生态环境,贵阳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水质治理和河道生态修复工作。

经过多年努力,南明河的水质得到了显著改善,河岸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保护和恢复。

2. 黔东南自治州大山深谷生态保护项目:黔东南自治州是贵州省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

为了保护这片宝贵的生态资源,黔东南自治州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生态保护项目,包括森林保护、水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黔东南自治州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恢复和增强。

3. 毕节市生态农业示范项目:毕节市是贵州省的农业重镇,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方式存在着大量的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方式,毕节市政府推行了生态农业示范项目,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方式,减少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这一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改善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4. 贵州省大气污染治理项目: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长期以来面临着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空气质量,贵州省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大气污染治理项目,包括减排措施、煤改气工程、清洁能源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贵州省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健康状况也得到了提升。

5. 遵义市水土保持治理项目:遵义市是贵州省的山区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遵义市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包括植树造林、修建护坡、修复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工作。

通过这些措施,遵义市的水土保持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提升。

贵州生态修复前沿成果与典型案例

贵州生态修复前沿成果与典型案例

贵州生态修复前沿成果与典型案例贵州是中国的山地省份,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过去几年,贵州在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一些前沿成果和典型案例。

以下是关于贵州生态修复前沿成果与典型案例的具体介绍。

1. 黔西南毕节市天然林保护与修复项目毕节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一个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

为了保护当地的天然林资源,毕节市实施了天然林保护与修复项目。

该项目通过限制木材采伐、采取植树造林等措施,有效保护了当地的天然林生态系统,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2. 贵阳市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湿地资源丰富的地区。

为了保护和修复当地的湿地生态系统,贵阳市实施了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

该项目通过湿地保护区的划定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工作,有效保护了贵阳市的湿地资源,维护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黔东南凤岗土地退化治理项目凤岗是贵州省东南部的一个地区,土地退化问题比较严重。

为了治理凤岗地区的土地退化问题,贵州省实施了凤岗土地退化治理项目。

该项目采取了土地整治、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有效改善了凤岗地区的土地质量,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4. 黔南河流水质改善项目贵州省南部地区的河流水质问题严重,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

为了改善黔南地区的河流水质,贵州省实施了河流水质改善项目。

该项目通过水污染治理、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有效改善了黔南地区的河流水质,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

5. 贵州省国土绿化工程贵州省国土绿化工程是贵州省实施的一项大规模生态修复项目。

该项目通过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措施,大力推进了贵州省的绿化工作,有效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

贵州省国土绿化工程被认为是中国生态修复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6. 黔西南土壤侵蚀治理项目黔西南地区是贵州省的一个山地地区,土壤侵蚀问题严重。

为了治理黔西南地区的土壤侵蚀问题,贵州省实施了土壤侵蚀治理项目。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先进案例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先进案例

水土保持生态治理先进案例
哇塞,今天来给大家讲讲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那些超厉害的先进案例!
你看啊,在福建的某个小山村,曾经那里因为过度开垦,水土流失严重得就像被剥了一层皮一样!但是呢,后来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啦。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战士,和水土流失展开了一场艰苦的战斗。

他们种下了一排排的树木,就好比是给大地披上了一件件绿色的披风。

“嘿,老张,你看这树苗长得多好!”“是啊是啊,老李,再过几年这山坡就绿啦!”这样的对话时常在山间响起。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片土地就像重获新生一样,山清水秀,美不胜收呀!这是不是超级棒?
再来说说云南的一个地方。

以前那里因为挖矿啥的,生态破坏得让人心痛啊。

可是人们没有放弃,他们想出了各种妙招。

修梯田、建堤坝,就像是给大地打造了一道道坚固的防线。

“哇,这梯田修得真漂亮!”游客们看到都忍不住惊叹。

现在那里不仅水土流失得到了控制,还变成了旅游胜地呢!这变化简直难以置信,不是吗?
还有啊,在陕西的一片黄土高原上。

那里曾经风沙漫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简直苦不堪言。

但是,他们不屈服啊!大家齐心协力搞生态治理,就像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一样精心呵护着每一寸土地。

“哈哈,现在这风沙小多啦!”大家开心地笑着说。

现在那里已经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啦!
这些先进案例不就像是一束束光,照亮了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道路吗?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真的太重要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进来,让我们的大地一直美丽下去!不这样做怎么行呢?让我们一起行动吧!。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案例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案例

长江流域**************年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水土保持局二OO五年四月十日目录一、基本情况 (1)二、治理方案 (3)(一)指导思想 (3)(二)治理原则 (3)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情况 (4)四、二00四年治理思路与措施安排 (4)五、防治措施设计 (5)(一)水土保持乔、灌、草设计 (5)(二)封禁治理 (7)(三)塘堰技施设计 (8)(四)沉沙池设计 (9)(五)沼气池设计 (10)(六)坡面沟渠工程设计 (12)六、组织管理 (17)七、工程概算 (17)(一)编制依据 (17)(二)投资结构 (18)(三)基础单价 (18)(四)工程估算 (19)(五)投资估算 (20)(六)资金筹措 (20)八、效益预测 (20)附件****二OO四年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县二00四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位于*****县北部**、***两乡镇,涉及***、***2条小流域,8个行政村,境内山峦起伏,沟壑密布,海拔在78~640.5米之间。

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一年四季分明,无霜期长206~241天,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71.6mm,且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15.7℃,≥10℃积温5880℃,平均日照时数2088.6小时。

为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属鄂东北山地丘陵落叶栎类、青冈栎、台湾松林植被区。

由于对林木的过量砍伐和治山改土,兴修水利等原因,自然植被遭破坏,造成不同程度的逆行演替,形成次生荫芽林落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灌丛、草被以及多种栽培植被,东北部以壳斗科的栓皮栎、麻栎、青冈栎、茅栎和椴树、枫香、化香等组成的落叶树种为主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台湾松林植被区,西北部多马尾松纯林、杉木林、松茶混交林。

据2002年统计资料表明,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41.1%,植被覆盖率达68%。

优秀生态保护案例

优秀生态保护案例

优秀生态保护案例一、湖北省恩施市巴东县水土保持工程巴东县地势复杂,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威胁着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田资源。

为了保护好当地的水土资源,巴东县实施了一系列水土保持工程,包括建设梯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等。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四川省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稻城亚丁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藏区,是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内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但由于过度开发和人为干扰,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为了保护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四川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限制了开发和旅游活动,加强了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逐渐恢复了保护区的生态平衡。

三、江苏省太湖湿地保护太湖湿地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区。

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污染问题,太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太湖湿地,江苏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对太湖的监测和治理,控制了污染源的排放,修复了湿地植被,推动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四、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境内,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为了保护好武夷山的生态环境,福建省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限制了开发和旅游活动,加强了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修复了山体植被,控制了水土流失等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武夷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五、山西省黄河壶口瀑布保护区壶口瀑布是中国最大的黄河瀑布,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好壶口瀑布的生态环境,山西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限制了开发和旅游活动,加强了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在保护区内修复了植被,控制了水土流失等问题。

通过这些工作的实施,壶口瀑布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

六、广东省丹霞山自然保护区丹霞山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自然遗产。

为了保护好丹霞山的生态环境,广东省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了开发和旅游活动,加强了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在保护区内修复了植被,控制了水土流失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流域**************年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实施方案*****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水土保持局二OO五年四月十日目录一、基本情况 (1)二、治理方案 (3)(一)指导思想 (3)(二)治理原则 (3)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情况 (4)四、二00四年治理思路与措施安排 (4)五、防治措施设计 (5)(一)水土保持乔、灌、草设计 (5)(二)封禁治理 (7)(三)塘堰技施设计 (8)(四)沉沙池设计 (9)(五)沼气池设计 (10)(六)坡面沟渠工程设计 (12)六、组织管理 (17)七、工程概算 (17)(一)编制依据 (17)(二)投资结构 (18)(三)基础单价 (18)(四)工程估算 (19)(五)投资估算 (20)(六)资金筹措 (20)八、效益预测 (20)附件****二OO四年度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实施方案一、基本情况*****县二00四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项目区位于*****县北部**、***两乡镇,涉及***、***2条小流域,8个行政村,境内山峦起伏,沟壑密布,海拔在78~640.5米之间。

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一年四季分明,无霜期长206~241天,雨量较为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071.6mm,且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15.7℃,≥10℃积温5880℃,平均日照时数2088.6小时。

为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属鄂东北山地丘陵落叶栎类、青冈栎、台湾松林植被区。

由于对林木的过量砍伐和治山改土,兴修水利等原因,自然植被遭破坏,造成不同程度的逆行演替,形成次生荫芽林落叶混交林、马尾松林、灌丛、草被以及多种栽培植被,东北部以壳斗科的栓皮栎、麻栎、青冈栎、茅栎和椴树、枫香、化香等组成的落叶树种为主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马尾松、台湾松林植被区,西北部多马尾松纯林、杉木林、松茶混交林。

据2002年统计资料表明,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41.1%,植被覆盖率达68%。

实施小流域土地总面积56.11km2,其中耕地面积2079.37hm2,占总面积的37.05%,(水田1014.83hm2,梯坪地865.98hm2,坡耕地198.56hm2);林地面积1909.54hm2,占总面积的34.03%,(乔木林862.9hm2,疏幼林1046.64hm2);果园7.45hm2,占总面积的0.13%;荒山荒坡457.64hm2,占总面积的8.16%;水域181.29hm2,占总面积的3.23%;其他用地976.29hm2,占总面积的17.4%。

项目区人口密度小,土壤肥沃,光热充足,雨水充沛,植被再生能力强,加上疏幼林面积大,适宜采取封育治理措施,费用低,所需劳力相对小,恢复范围大,整体改善生态效益好。

项目区总人口12480人,其中农业人口11462人,据2000年统计资料表明:2000年粮食总产量486.7万公斤,农业人均产粮425公斤,农业总产值2810.73万元,其中农业1381.1万元,占总产值的49.14%;林业199.44万元,占总产值的7.1%;牧业542.39万元,占总产值的19.29%;渔业64.1万元,占总产值的2.28%;其他623.7万元,占总产值的22.19%,农业人均纯收入1729元。

项目区有水土流失面积17.03km2,占总面积的30.35%,其中轻度侵蚀面积3.66km2,占总面积的21.50%;中度侵蚀面积9.66km2,占总面积的56.71%;强度侵蚀面积3.03km2,占总面积的17.78%;极强度侵蚀面积0.68km2,占总面积的4.01%。

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土壤颗粒在雨颗溅蚀作用下形成细沟侵蚀,年水土流失量10.77万t,年土壤侵蚀模数1919t/km2。

二、治理方案(一)指导思想按照江泽民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提出的“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指示,根据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水利部党组新的治水思路,通过开发利用小水电,大力推广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等替代能源,开源节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实施大面积封育保护,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二)治理原则1、坚持以改促封原则改变传统畜种为优良畜种,改本地山羊和绵羊为适合圈养的小绵羊,改传统的放牧为舍饲或轮封轮牧,改粗放的饲养方式为科学饲养方式,发展集体化养畜产业。

2、坚持以调促封原则调整农林牧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产业,不断增加群众经济收入。

3、坚持以管促封原则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人员,严格封禁,并加大预防监督力度,加大对人为造成水土流失案件查处力度。

4、坚持以建促封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建设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实行以电代柴,以煤代柴,切实解决能源问题。

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实施情况2002-2003两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km2,其中水土保持林补植1370hm2,实施封禁治理1010hm2,保土耕作20hm2,建设沼气池250个,省柴灶380个,畜棚400m2,兴修小型水利水保工程27处,在****设水土保持观测点2处。

项目总投资2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00万元,地方配套100万元,完成土石方19.6万方,投劳21.43万个。

各项措施,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拦蓄了地表径流,年减少泥沙流失量16.88万吨,年增加蓄水141.86万方,保护了水土资源,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了生态环境。

四、二00四年治理思路与措施安排我们的基本治理思路是,按照江泽民同志“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的重要指示,坚持生态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充分发挥大自然的力量,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治理水土流失,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大力推广沼气池、节柴灶、太阳能等替代措施,开源节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制定和完善有关制度及乡规民约,全面实施封山禁牧或轮牧,解决封育区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项目实施具体地点是:***、*****2条小流域。

流域面积56.11km2,水土流失面积17.03km2。

规划投资60.16万元,投劳4.97万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km2。

采取的措施是:1、对有残林、疏林,遭到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的林地和采伐迹地,采取封山育林措施,封禁、抚育与治理结合以恢复林草植被,达到治理水土流失的目的,封禁治理面积1045.86hm2。

2、对荒山、荒坡、荒沟、荒滩、河岸以及村旁、路旁、宅旁、渠旁,退耕的陡坡地、轮歇地与残林、疏林等地采取人工造林治理开发,水土保持林补植454.14hm2。

3、解决封育区的能源问题,保护大面积实施封育治理,建设沼气池40个,省柴灶50个,畜棚300 m2。

4、防止沟头前进,沟面扩张,沟底下切,保护地面不被沟壑割切破坏,兴修小型水利水保工程13处,建塘堰2座,沉沙凼5个,排灌水渠600米。

5、开展项目区水土流失面积及土壤侵蚀模数变化监测,森林覆盖率、林草覆盖度变化监测,封禁治理区林草生长量变化监测,进行水土保持生物护坡试验研究,积极开发新品种,应用新材料,为大规模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奠定了科技基础。

五、防治措施设计(一)水土保持乔、灌、草设计1、密度:主要水保林树种的初植密度。

松类:900—2400株/hm2;刺槐:900—6000株/hm2;紫穗槐:900—3300株/hm2;2、树种选择:根据实地实树原则,尽可能选择防护效能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树种,要求适应性好,抗逆性强,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树冠浓密,落叶丰富,同时具有一定经济价值。

主要树种有:乔木林:湿地松、刺槐等;灌木林:紫穗槐等。

3、整地:采用穴状整地,穴面与原坡面持平或稍向内倾斜,穴径0.4m~0.5m,深25cm以上,呈品字型。

见下图。

4、栽植:采用乔、灌、草套种,栽植时要将树苗扶正,使根系舒展,深浅适宜;填土时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踩实。

在墒情不好时,要浇灌透水,再覆一层虚土。

5、管理修枝整形:应据不同树种的具体要求,修枝整形;用材林修枝应将主干下部1/3的枝条剪掉,阔叶林在第二年秋后进行,针叶林可推迟,掌握“及时适时,因树修剪,随枝作形”的原则;灌水施肥:幼林受旱应根据不同树种及时灌水和施肥保苗;加强防治鼠害、病虫害;幼林补植:成活率90%以上,分布均匀,不需补植;成活率90%以下要补植。

水土保持造林配置图(a、b)(二)封禁治理封禁治理是对具有一定数量的伐根、根蘖更新能力强和母树天然下种条件形成的疏林地、灌丛、采伐迹地及荒山、荒坡,通过封禁的方法,加上人工的补植、治理和科学管理,促进植被恢复和生长的水土保持措施。

这项治理措施的功能作用是:①能迅速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②费省效宏;③可有效减轻水土流失。

(一)布设原则在对流域内植被状况,主要树种更新方式、能力、年限及成林时间,母树、幼树的数量、分布、立地条件以及社会经济状况,群众对木材、林副产品、薪材及放牧要求、习惯等进行调查,经综合分析将对现有郁闭度在0.1~0.3的部分疏幼林地实行封禁。

(二)组织管理措施1、调查研究全面规划。

深入流域内地实地对植被情况、树种、数量等进行全面调查,综合分析,编制封禁规划、提出封禁措施和封禁年限。

2、建立封禁制度。

由县、乡两级政府在小流域内行文公告,禁止任何人擅自在封禁区内进行砍伐、采薪、割草、放牧等生产性活动。

3、设立组织,落实责任。

在封禁区建立专职管护组织,指定专人,实施承包管护办法,落实责任,明确责任,明确目标,定期检查验收,兑现奖惩。

4、封治结合。

在树林稀疏或分布不均匀的地方,采取人工补治的方法,促进植被迅速恢复。

(三)封禁方法1、全封。

即全面封村、分长期封禁和定期封禁两种。

指不准在封禁区樵采、放牧,从事多种经营等一切不利于植被恢复的人为活动。

2、轮封。

根据流域内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划定放牧区和樵采区,对其他地区实行封禁,封禁期3~5年,待植被恢复到一定程度后,再轮换封禁原开放地区。

3、半封。

在保证林木不受破坏前提下,实行季节性封育,即在林木生长季节封山,在林木休眠期开山。

(四)技术措施1、采取天然更新改造措施。

对依靠管护及抚育措施难以较快获得封禁成效的疏、残、低产等不良现象的次生林、灌木林,应及时补植、补播,更换树种等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改造措施,使封禁治理尽快见效。

2、大力推广沼气池,省柴灶等节能措施。

推广节能模式,对流域内群众的燃料、用材、放牧及林产品利用等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以减轻推行封禁治理的压力。

3、加强抚育管理。

对封禁治理的管护责任人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对群众广泛宣传封禁治理常识,提高封禁治理的苗木灌草成活率。

(三)塘堰设计1、一般布设在坡面汇流处,增加蓄水、提水能力,并形成灌溉网络,解决死角的灌溉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