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轮壳加工工艺资料

合集下载

4110发动机飞轮壳零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4110发动机飞轮壳零件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和目的意义飞轮壳是发动机上一个重要的基础件,作用是连接发动机与变速器,承担发动机及变速器的部分重量,保护离合器和飞轮,而且还是发动机的支撑部件。

该零件结构复杂,形似盆状,薄壁,盆底定位面有1/3悬空,工件的刚性差,加工时易变性,属难加工零件。

在选材中,了解其加工工艺,并在工艺设计中,合理安排加工工序,设计合理的夹具,对产品的最终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夹具设计一般是在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制订之后按照某一工序的具体要求进行的。

制订工艺过程,应充分考虑夹具实现的可能性,而设计夹具时,如确有必要也可以对工艺过程提出修改意见。

夹具的设计质量的高低,应以能否稳定地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排屑方便,操作安全、省力和制造、维护容易等为其衡量指标。

飞轮壳是汽车发动机上的重要部件,它是连接发动机和变速器的主要零件。

其结构和加工工艺直接影响零件的性能。

在飞轮壳结构复杂,加工部位除了前后端面及孔之外,在周边,不同的角度上有平面加工和孔的加工。

工艺设计是工艺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重要纽带。

产品的制造可以采用几种工艺方案,零件加工也可以采用不同设备、不同的加工方法。

不同的工艺方案。

同样一个产品,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不同的成本。

飞轮壳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有效联接,通过它的变化,同一型号的发动机可以搭载不同型号的汽车,飞轮壳大多采用灰铸铁铸造毛坯,材料结构特点是壁厚不均匀,加工的部位多,加工难度大,各个加工面和加工孔均要求较高的精度。

其与发动机及离合器连接的两个面面积较大,压铸容易产生变形,并且变形量不容易控制,两个面连接孔必须进行机械加工 [2]。

夹具广泛应用于各种制造过程中,用以将工件定位并牢固的夹持在一定的位置,以便按照产品设计设计规定完成要求的制造过程,一个好的夹具不论在传统制造,还是现在知道系统,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夹具对加工质量、生产率和产品成本有直接的影响。

飞轮材料及制作工艺

飞轮材料及制作工艺

性能设计
材料选择
01
根据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如钢铁、铝合金
、钛合金等。
表面处理
02
进行表面处理,提高飞轮的耐磨性、抗腐蚀性和美观度,如喷
丸、碾压、镀铬等。
动平衡
03
进行动平衡测试,确保飞轮在高速运转时平衡稳定。
强度与刚度设计
强度计算
根据飞轮的工作负载和转速,计算飞轮的强度需求,选择合适的 材料和结构形式。
热处理
通过加热、冷却等操作改善飞轮材料的力学性能 、耐腐蚀性等。
03
CATALOGUE
飞轮设计
结构设计
飞轮结构形式
根据应用需求,设计飞轮的结构形式,如圆盘型、鼓型、星型等 。
飞轮尺寸
根据转速、负载和稳定性要求,确定飞轮的直径、宽度和厚度。
轴承座和轴系
设计轴承座和轴系,确保飞轮安装稳定、运转平稳。
非金属材料
碳纤维复合材料
具有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性好的特点,常用于制造高性能 飞轮。
玻璃纤维复合材料
具有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性好的特性,常用于制造中低性 能飞轮。
复合材料
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结合了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优点,如高强度、轻质和耐腐蚀性等。
不同类型复合材料组合
如碳纤维与玻璃纤维的混合复合材料,具有更广泛的性能适应范围。
其他应用
如制造乐器、珠宝首饰 和手表等精密机械产品 。
05
CATALOGUE
飞轮发展趋势及挑战
技术发展趋势
材料创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飞轮材料也在不断进步,新型材料如碳纤维、陶 瓷等逐渐应用于飞轮制造,提高了飞轮的性能和稳定性。
制造工艺改进
飞轮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如3D打印技术的引入,使得飞轮制 造更加精确和高效。

内燃机飞轮壳铸造实用新工艺_黄灼民

内燃机飞轮壳铸造实用新工艺_黄灼民
$$ 沿海企业与科技 !""#$增刊
技术与应用
内燃机飞轮壳铸造实用新工艺
"黄灼民 %桂林市水泵厂& 广西 桂林 #$%&&%’
"提 要#本文主要介绍铸造内燃机飞轮壳的一种简单实用 新技术! !!以压板方式代替砂 型 盖 箱 的 铸 造 工 艺 " 经 生 产 实 践 证明#应用该工艺#可提高铸件的成品率和劳动效率#节约型砂 的消耗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工艺"
蒸发会迅速产生大量水蒸气#由于高温水蒸气压力很大!据实验
资料介绍浇注 1 秒钟后达到 "$#:;( 即 +"<( 汞柱"# 若铸型工艺
无法满足外排作用#水蒸气在界面处与金属液面接触#将后者氧
化(
(=>?@8!-!=>(-@A@8! !试 中 => 为 金 属 元 素 如 (B> C &D =@等"产生 B>- &D-! =@- 等氧化物和 8!$
"关键词#飞轮壳$压板$工艺 飞轮壳是我厂配套内燃机生产的铸铁件# 铸件外形尺寸约 1""!1""!07"((# 毛 坯 重 约 #3 千 克 # 材 质 为 8%!1"# 壁 厚 只 有 7((#无论铸件材质的 机 械 性 能 或 尺 寸 精 度 均 要 求 很 高 #铸 造 难 度较一般铸铁件大$ 该铸件用煤粉砂潮模铸造#长期以来因铸造 工艺及操作不当#质量不稳定#耗砂量大#生产效率低$ 成品缺陷 主要表现为有气孔%尺寸精度不准确等#经研究改用新的工艺方 案#使铸件废品率降到 79以下#砂耗减少 了 约 0/# #生 产 效 率 也 明显提高$ 一$气孔形成的原因分析 近代观点认为#在高温金属液热作用下#铸型或砂芯的水被

飞轮的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的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的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或称风轮)是一种重要的机械传动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

下面是一个飞轮的加工工艺流程的示例,仅供参考。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对原材料(一般为铸钢或锻钢)进行检查,包括材质、尺寸、表面缺陷等。

然后,将原材料进行切割和打磨处理,以便得到所需要的初步形状。

接下来,根据飞轮的设计要求,采用车床、铣床等工具对原材料进行精确加工。

首先,在车床上进行车削和车外圆孔加工,以获得飞轮的外直径和轴孔。

然后,在铣床上进行铣槽和铣平加工,以获得飞轮的内孔和平面。

在加工过程中,要保证尺寸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

可以采用各种检测工具,如卡规、游标卡尺等,对加工件进行测量和检查,以确保它们符合技术要求。

在加工完成后,对飞轮进行热处理,以提高其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

一般采用淬火和回火工艺,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的温度和时间,使飞轮达到设计要求的硬度和韧性。

接下来,进行飞轮的平衡处理。

使用平衡机,将飞轮放置在支撑上,并根据飞轮的几何形状和质量分布,在飞轮上加上适当的配重,以消除不平衡力和振动。

最后,进行飞轮的表面处理。

通常采用喷砂或电镀等方法,使
飞轮的表面变得光洁、平滑,并增加其防腐能力和美观度。

总之,飞轮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原材料切割、打磨、车削、铣削、热处理、平衡处理和表面处理等环节。

通过精密的加工和处理,可以确保飞轮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

当然,实际的加工工艺流程可能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工厂的设备情况有所不同。

工程机械飞轮壳工艺开发

工程机械飞轮壳工艺开发
Y1 0)
ZI O 0 . H1 3 M1 9; ( 机床主轴 定向 ) G0 0 Z 一 4 0 . ; ( 刀具快速 移动至基准面Z一 4 0 ) XO Y0 ; ( 1 3 5 mm ̄ L 偏理论 中心位置 )
比增 长4 0 8 . 2 %。8月l 7日, 义 乌市 政 府 与 国内 1 4 个
式。 ( 4) 反镗 加 工 程 式 的 设 计 ,必 须 要 使 用M 1 9
府从 市场 采 购 贸 易方 式 的确 立 、 多项 贸 易便 利 化政
策的 相 继 出 台,到 贸 易展 示 、 集 聚产 业 发展 和 交通
物 流三 大平 台的建 设和 完善 , 以及 配套体 制 改 革 的
应 市场竞争 ,必须 不断研究 、应用新 工艺 、新技 术 。同时加 强管理 ,例如 刀具系统的管理 ;设备的 维护 、保养等 。通过 管理与技术的有机结合保证产 品质量与生产 ,主动融入到 “ 全球采购”的竞争 中
去 。MW ( 收稿 日期 :2 0 1 3 0 9 1 4 )
加 工 内 孔
圆弧 切 出
N5 0 G4 0 GO 0y- 4 3 . 8l N6 O G41 GO O X一 40 . 0 D2 5:
N7 0 G0 3 X 0 . 0 Y - 8 0 . O 3 R4 0 . 0 F 6 5 0 ; 圆弧 切 人
N8 0 G O 3 J 8 0 . 0 ;
N9 0 G O 3 X4 0 . 0 Y - 4 3 . 8 l R 4 0 . 0 ;
N1 o oGo o G4 0 Z1 O. 0
另外 要 注 意 : ① 刀具 径 向 补 正 指 令 G 4 1 、G 4 2 的 正 确使 用 。这 两 个指 令 非 常 容 易混 淆 。在 程序 调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的加工工艺流程对飞轮壳的质量和精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飞轮壳加工的工艺流程。

首先,在飞轮壳加工之前需要进行产品设计和模具制造。

设计部门需要根据产品的要求和技术参数绘制出详细的图纸,然后将其交给模具制造部门进行制作模具。

模具制作完成后,就可以进行飞轮壳的加工工艺流程了。

飞轮壳加工的第一步是原材料的选取和切割。

通常情况下,飞轮壳的原材料是铝合金或钢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切割。

接下来是粗加工,通过车床、铣床等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将其初步成型。

然后进行精加工,这一步需要使用数控机床对零件进行精细加工,以保证加工出来的飞轮壳符合要求的尺寸和表面粗糙度。

在加工过程中,还需要对飞轮壳进行钻孔、攻丝、铣削等工艺操作,以满足飞轮壳的功能需求。

在这些操作中,需要严格控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确保每个加工步骤都符合产品要求。

最后,还需要对加工完成的飞轮壳进行检验,包括尺寸检验、表面质量检验、功能性能检验等,确保飞轮壳的质量符合要求。

总的来说,飞轮壳的加工工艺流程涉及原材料选取、模具制造、粗加工、精加工、工艺操作和检验等多个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流程进行操作,才能保证最终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飞轮壳产品。

东风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东风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东风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东风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是对东风飞轮壳进行加工处理的一系列操作步骤,旨在使飞轮壳具备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东风飞轮壳加工的工艺流程。

一、原材料准备:需要准备飞轮壳的原材料。

一般情况下,飞轮壳的原材料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或铸铁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二、铸造或锻造:原材料准备完成后,根据产品的要求,可以选择铸造或锻造工艺。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倒入飞轮壳的模具中,经过冷却凝固后得到成型的飞轮壳;锻造则是通过对金属材料进行加热和塑性变形,使其在模具中形成所需形状的工艺。

三、精密加工:在铸造或锻造完成后,需要对飞轮壳进行精密加工。

这个过程包括车削、铣削、钻孔等操作,以使飞轮壳的尺寸、形状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

四、热处理:精密加工完成后,需要对飞轮壳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是通过对飞轮壳进行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以改变其组织结构和性能。

常用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可以提高飞轮壳的硬度和强度。

五、表面处理:热处理完成后,需要对飞轮壳进行表面处理。

这个过程包括喷砂、电镀、喷涂等操作,以改善飞轮壳的表面光洁度、耐腐蚀性和装饰效果。

六、装配:表面处理完成后,将飞轮壳与其他零部件进行装配。

装配过程包括与曲轴的配合、螺栓的固定等操作,以确保飞轮壳与其他部件的协调工作。

七、检测和调试:装配完成后,需要对飞轮壳进行检测和调试。

这个过程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功能测试等操作,以确保飞轮壳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八、包装和出厂:对经过检测和调试的飞轮壳进行包装,并按照订单要求进行出厂。

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飞轮壳的表面,防止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受到损坏。

以上就是东风飞轮壳加工的工艺流程。

通过原材料准备、铸造或锻造、精密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装配、检测和调试、包装和出厂等一系列操作,可以使飞轮壳具备所需的功能和性能,确保其在实际使用中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学毕业论文-—飞轮壳工艺设计

大学毕业论文-—飞轮壳工艺设计

目录前言 (4)设计内容 (5)1.零件分析 (6)1.1零件的作用 (6)1.2零件的结构分析 (6)1.3零件的技术条件分析 (6)1.3.1孔径精度 (6)1.3.2孔的位置精度 (7)1.3.3一些主要平面的精度 (7)1.3.4表面粗糙度 (7)1.3.5飞轮壳的技术要求 (7)1.3.5.1飞轮壳内孔 (7)1.3.5.2定位孔 (7)1.3.5.3镗孔 (7)1.3.5.4钻三面孔 (7)1.3.5.5前端面孔 (8)1.3.5.6前端面 (8)1.3.5.7后端面 (8)1.3.5.8 铣三侧面 (8)1.3.5.9铣圆弧 (8)2.工艺规程设计 (8)2.1毛坯的选择 (8)2.2定位基准的选择和合理的夹紧方法 (9)2.2.1粗基准的选择 (9)2.2.2精基准的选择 (9)2.3箱体类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 (9)2.3.1拟定箱体类工艺过程的共同原则 (10)2.3.1.1加工顺序为先面后孔 (10)2.3.1.3工序间的时效处理 (10)2.3.1.4本零件粗基准用它上面重要孔作为粗基准。

(10)2.3.2不同批量箱体加工的工艺特点 (10)2.3.2.1粗基准的选择 (10)2.3.2.2精基准的选择 (10)2.3.3所用设备依批量不同而异 (11)2.4制定工艺路线 (11)2.4.1工艺路线方案之一 (11)2.4.2工艺路线方案之二 (12)2.4.3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12)2.5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13)2.5.1毛坯尺寸及余量 (13)2.5.1.1三侧面 (13)2.5.1.2定位孔、紧固孔 (14)2.5.1.3 φ322.φ511.175孔 (14)2.5.1.4前后端面 (14)2.5.1.5 φ89孔 (14)2.5.1.6 其它表面 (14)2.5.2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14)2.5.2.1前端面 (15)2.5.2.2后端面 (15)2.5.2.3铣三侧面 (15)2.5.2.4紧固孔及定位销孔 (15)2.5.2.5所有螺纹孔工序尺寸 (16)3.夹具设计 (16)3.1问题的提出 (16)3.2夹具的设计 (17)3.2.1定位基准的选择 (17)3.2.2对夹具的基本要求 (17)3.2.2.2提高生产效率 (17)3.2.2.3工艺性好 (17)3.2.2.4使用性好 (17)3.2.2.5经济性好 (18)3.2.3对夹具具体的要求 (18)3.2.3.1有适当的精度和尺寸稳定性 (18)3.2.3.2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18)3.2.3.3结构工艺性好 (18)3.2.3.4排屑方便 (18)3.2.3.5在机床上安装稳定可靠。

飞轮壳加工工艺

飞轮壳加工工艺

1 绪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平均关税将降到10%,配额将逐步减少,国产化率的鼓励措施将取消,多年来一直受关税和国产化双重保护的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汽车零部件企业属于传统的大批大量生产类型企业,讲究的是规模效益,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顾客的需求不断变化,其生产方式也在向着有工艺中存在的工序分散、设备效率低、夹具多、非有效工时长、质量靠工人个人技术保证等重要缺陷,通过对原有的方法进行优化,最终设计一套能消除夹紧变形,减少无效工时,高质量、低成本的工艺方法。

工艺设计是工艺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重要纽带。

产品的制造可以采用几种工艺方案,零件加工也可以采用不同设备、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的工艺方案。

同样一个产品,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不同的成本。

所以,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是衡量工艺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2. 零件分析2.1 飞轮壳加工方案设计要点对薄壁壳体类零件的加工,由于工件容易变形,且面与孔之间、孔与孔之间、面与面之间经常有尺寸关联要求,所以如何选择定位基准,如何安排工艺顺序就非常关键,所以加工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1.1 基准的选择(前如螺纹孔,可以在精加工主要表面后进行,一方面加工时对工件变形影响不大,同时废品率也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主要表面出废品后,这些小表面就不必再加工了,从而也不会浪费工时。

但是,如果小表面的加工很容易碰伤主要表面时,就应该把小表面的加工放在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之前。

2.1.4 热处理的安排有些飞轮壳有热处理的要求。

为了消除内应力,需要进行人工时效,所以通常将热处理放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

又如为了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需进行淬火,就要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2.1.5 辅助工序的安排如检验,在零件全部加工完毕后、各加工阶段结束时、关键工序前后,都要适当安排。

其他辅助工序还有清洗、去飞刺、表面处理、气密试验、包装等,也应按其要求排入工艺过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嘿,咱今儿就来聊聊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飞轮壳啊,就像是机器的一个保护壳,可重要着呢!那加工起来可得精细着点儿。

咱先得准备好材料吧,就好比要做饭得先有食材一样。

这材料得选好的,不能有啥瑕疵,不然做出来的飞轮壳可不靠谱。

然后呢,就开始切割啦!就跟切菜似的,得切得恰到好处,不能多也不能少。

这可是个技术活儿,得有经验的师傅来操刀。

你想想,要是切歪了或者切坏了,那不就白费功夫啦!
切好之后就得打磨啦!把那些边边角角都给弄光滑了,不能有刺刺的地方。

这就好像给人刮胡子,得刮得干干净净的,让人看着舒服。

接着就是钻孔啦!这孔可得钻得准准的,位置不能错。

这就好比打靶,得瞄得准才能打中十环呀!要是孔钻歪了,那后面安装啥的可就麻烦大了。

再之后就是各种精细的加工啦,又是车又是铣的,把这飞轮壳雕琢得越来越完美。

这过程就跟雕刻大师在精心雕琢一件艺术品似的,每一刀每一笔都得小心翼翼。

等这些都弄好了,还得检查检查呢!可不能有啥问题就给放过去了。

这就跟咱出门前照镜子一样,得看看自己穿戴整齐了没,有没有啥不妥的地方。

要是有问题没检查出来,那用起来出了毛病可咋办?
你说这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是不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听起来好像挺复杂,但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呀!就跟咱过日子似的,每一步都得走踏实了,才能过得安稳。

这飞轮壳加工好了,机器才能更好地运转,就像咱人身体好才能干大事儿一样。

所以啊,可别小瞧了这加工工艺流程,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咱得重视起来,让每一个飞轮壳都能发挥出它最大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助力呀!。

汽车发动机飞轮加工工艺

汽车发动机飞轮加工工艺

汽车发动机飞轮加工工艺
在汽车发动机中,飞轮壳是发动机飞轮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为发动机提供旋转惯量,平稳输出动力。

因此,飞轮壳的精度和性能对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飞轮壳加工工艺的一些基本步骤:
1. 根据发动机飞轮壳确定参数,并完成飞轮壳的工艺设计;
2. 确定加工工艺流程,包括粗加工、精加工、修整等环节;
3. 选择合适的加工工具和设备,例如数控加工机床、液压刀柄等;
4. 制定夹具设计方案,采用夹具后可以增强工件的稳定性和紧固度,降低废品率;
5. 对飞轮壳进行精度检测和修整,以保证产品精度达到要求。

总之,飞轮壳的加工工艺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这需要发动机制造企业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精湛的加工工艺。

发动机飞轮壳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发动机飞轮壳数控加工工艺设计

图1 飞轮壳产品各部位结构名称1—周边悬置安装面 2—油底壳面 3—缸体结合面 4—马达孔 5——变速箱安装面6—大止口孔 7—曲轴安装孔(油封孔或中心孔)一道工序内完成,减少二次定位带进入,由于产品结构的特点,加工1234567移Q至E点,主轴正转,刀具向上工进至R点,在R点主轴再准停,刀具反向偏移Q,快退离开工件。

2.定位销孔2-f18 0 +0.018m m精加工工艺设计两定位销孔孔径及中心孔距要求较为严格,精加工刀具有两种方案:铰孔和镗孔。

在镗刀选择上应采用具有高精度微调机构的刀具(见图5),最小可调刻度1m m/f。

加工过程中,如孔径尺寸发生变化,可通过调整图片中的微调机构对孔径进行调整。

综合分析并结合现有刀具的制造水平,应优先采用精镗孔工艺完成两销孔加工。

经验证,加工精度满足产品要求,C p k过程能力达到1.62。

数据分析如图6所示。

与缸体结合面(基准面)加工方案该面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 a1.6采用常用的铣削工艺即可满足粗糙度要求,关键是0.05mm的平面度要求较为严格。

由于产品平面度精度要求较高,如果通过铣削加工方式来保证,还需要通过铣削工艺试验进行验证,表1是工艺试验参数说明。

图2 产品关键尺寸图3 中心孔结构局部放大示意图4 背镗循环图5 镗刀微调机构通过验证,设备能够满足产品加工精度要求,但产品平面度与工装夹紧变形关系密切,只要减少夹紧变形,铣削工艺即可满足产品序(即A面及其上孔系)加工完成后,松开夹紧,重新用较小的夹紧力压紧,对A面再次进行精铣。

结果验证,这样加工后的产品能够满图8 飞轮壳螺栓窝座1. 方案一采用进口专用反锪刀具在立式加工中心上进行加工,加工过程示意如图9所示。

图6 2-f18(+0.018/0)定位销孔过程能力分析图7 缸体结合面平面度(0.05)过程能力分析f床上,人工装卸刀具完成加工,加工过程如图10所示。

两种方案比较如下:)方案一操作简单,但刀具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且刀具刚性较图9 进口专用反锪刀加工过程图10 自制专用反锪刀加工过程好,当毛坯尺寸变化时,不会出现打刀现象。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首先呢,得准备好原材料,选对材料那可是相当重要!这一步可不能马虎,不然后面的工作都可能白搭啦!
接下来就是初步的切割和成型。

这一步其实很简单,但也得细心操作哟!
根据经验,这时候一定要注意尺寸的把控,不然到后面可就麻烦啦!
然后呢,要进行一些精细的加工,比如钻孔、打磨之类的。

当然啦,打磨
的时候力度可要掌握好,不然一不小心就可能把零件给毁了!我觉得这一步可
以更灵活一些,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打磨的程度。

再接下来就是装配环节啦!这一步要特别注意零件之间的配合,千万别装
错了哟!
在整个加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第一可不是说着玩儿的!
到了最后的检查环节,可别觉得这是小事儿就随便应付。

小提示:别忘了
最后一步哦!要仔细检查有没有瑕疵或者问题。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些流程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相信大家都能做出满
意的飞轮壳!。

飞轮加工工艺技术

飞轮加工工艺技术

飞轮加工工艺技术飞轮加工工艺技术是一种用于加工和制造飞轮的专业技术,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飞轮是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可以存储转矩和动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飞轮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飞轮的制造更加高效和精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性能。

飞轮加工工艺技术的核心是通过精确的加工方法制造出具有一定质量和形状的飞轮。

首先,需要设计出合适的飞轮图纸,包括材料、尺寸和形状等。

在确定了设计要求后,开始进行机械加工工艺的选择,包括车削、铣削和钻孔等。

飞轮加工的第一步是机械加工,通常使用车床进行。

车床通过旋转工件并使用刀具切割材料,以达到所需的尺寸和形状。

这个过程需要高度精确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飞轮的质量和均匀性。

在精确加工之后,还需要进行其他的工艺加工,例如磨削,以进一步提高飞轮的表面光洁度和精度。

磨削是通过砂轮或砂纸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以去除表面的不平整和毛刺。

飞轮的孔的加工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它是用于连接其他部件的关键部分。

通常使用钻床或钻头进行孔的加工。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加工的深度和直径,以确保孔的精度和质量。

飞轮的加工还涉及到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等工艺。

材料的选择是根据飞轮的应用和要求来确定的,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性能。

热处理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和性质来增强其硬度和耐磨性。

飞轮加工工艺技术的发展使得飞轮的制造更加高效和精确。

它可以制造出各种尺寸和形状的飞轮,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通过使用先进的机械加工设备和技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总结起来,飞轮加工工艺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制造技术,对于飞轮的制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通过精确的加工和控制,制造出高质量和高性能的飞轮,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飞轮加工工艺技术将会继续进步,为各个领域的飞轮制造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飞轮壳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不仅起到存储动能、平衡发动机振动等作用,还承受着较大的机械压力和冲击力。

因此,飞轮壳的加工工艺流程需要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飞轮壳加工工艺流程。

首先,确定飞轮壳的材料和尺寸要求。

一般情况下,常用的飞轮壳材料有铸铁和铝合金,根据发动机的型号和功率等要求,确定合适的材料和尺寸。

接下来,进行模具制造。

根据飞轮壳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在机加工中心或数控机床上加工模具。

这些模具有飞轮壳的内外型轮廓,以及支承孔和螺纹孔等加工特征。

然后,进行铸造加工。

将制作好的模具放入铸造机中,根据铸铁或铝合金材料的特性,进行液态金属的倾注和凝固。

在凝固过程中,可以通过振动和定时充气等措施,减少铸件内部的气泡和残留应力。

接着,进行精密加工。

将铸造好的飞轮壳进行下料和精加工,使用车床、铣床等设备,将其外面和内部的轮廓加工到精确的尺寸要求。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飞轮壳的支承孔和螺纹孔等关键部位进行特殊处理,以保证其装配的精确度和密封性。

最后,进行表面处理。

将加工好的飞轮壳进行除锈、清洗和涂装,以防止氧化和腐蚀,提高其防锈性和美观度。

表面处理可以采用喷砂、喷漆等方法进行。

总结起来,飞轮壳的加工工艺流程包括材料选择、模具制造、铸造加工、精密加工和表面处理等步骤。

通过这些工艺的综合应用,可以制造出质量可靠、性能优良的飞轮壳,满足汽车发动机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绪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平均关税将降到10%,配额将逐步减少,国产化率的鼓励措施将取消,多年来一直受关税和国产化双重保护的国内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汽车零部件企业属于传统的大批大量生产类型企业,讲究的是规模效益,但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深化,顾客的需求不断变化,其生产方式也在向着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化,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实现跨越性的发展,不仅需要在提高产品质量、不遗余力地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不断进行产品创新等方面下功夫,还要不断的更新观念,优化生产组织方式,积极主动地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保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全球采购在带给我们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汽车、发动机制造商纷纷把目光瞄向中国,他们需要在中国找到质量好、成本低的产品,以实现他们的成本削减计划,应对挑战。

以飞轮壳产品为例,从2003年开始,象康明斯、道依茨、卡特彼勒、水星等一些公司己经开始在中国开始寻找供应商,他们在中国都设有专门的办事机构负责供应商的评价、培训。

目前国内生产飞轮壳的专业厂不是很多,甚至有些发动机厂自己生产飞轮壳,每家厂的产能都没有超过30万件/年。

市场的分散就造成资源的分散,无法形成规模效益,也就没法在装备上、制造水平进行投入,新工艺、新方法得不到应用,所以产品质量与上述公司的要求普遍有一定的距离。

为此,谁能快速提升产能、水平、质量,谁就能占领国际市场,形成良性循环。

对飞轮壳产品而言,在进行新的工艺设计时,必须在遵循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工艺方法,运用高速加工技术、成组技术等先进方法,认识现有工艺中存在的工序分散、设备效率低、夹具多、非有效工时长、质量靠工人个人技术保证等重要缺陷,通过对原有的方法进行优化,最终设计一套能消除夹紧变形,减少无效工时,高质量、低成本的工艺方法。

工艺设计是工艺规划的前提和基础,是连接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的重要纽带。

产品的制造可以采用几种工艺方案,零件加工也可以采用不同设备、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的工艺方案。

同样一个产品,使用不同的工艺方法进行加工,就会产生不同的质量、不同的成本。

所以,效率高、质量好、成本低是衡量工艺设计好坏的重要标准。

2. 零件分析2.1 飞轮壳加工方案设计要点对薄壁壳体类零件的加工,由于工件容易变形,且面与孔之间、孔与孔之间、面与面之间经常有尺寸关联要求,所以如何选择定位基准,如何安排工艺顺序就非常关键,所以加工中通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2.1.1 基准的选择通常选与发动机合把面和该平面上相距尽可能远的两个孔,采用一面两销的定位方式。

在国外的加工中也有以毛坯面做定位基准,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全部工序的加工。

(前提是毛坯为高压铸造毛坯,毛坯外型变化不大的情况)2.1.2 粗、精加工的划分由于工件在粗加工后会引起显著变形时,所以常将平面和孔的加工交替进行,在这些表面都粗加工以后,再精加工基准面及其它表面及面上各孔。

(1)粗加工阶段通常先用与离合器结合面定位,粗铣与发动机结合面,然后再以粗铣后的与发动机结合面为基准,粗铣离合器结合面及其他表面,去除毛坯余量。

(2)半精加工阶段通常安排一些半加工工序,将精度和光洁度要求中等的一些表面加工完成,而对于要求高的表面进行半精加工,为以后的精加工做好准备。

(3)精加工阶段通常首先完成定位基准面(发动机结合面)的精铣及面上两销孔的精加工,并以此为精基准完成对精度和光洁度要求高的表面及孔的加工。

2.1.3 次要小表面及孔的加工如螺纹孔,可以在精加工主要表面后进行,一方面加工时对工件变形影响不大,同时废品率也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主要表面出废品后,这些小表面就不必再加工了,从而也不会浪费工时。

但是,如果小表面的加工很容易碰伤主要表面时,就应该把小表面的加工放在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之前。

2.1.4 热处理的安排有些飞轮壳有热处理的要求。

为了消除内应力,需要进行人工时效,所以通常将热处理放在粗加工之后,半精加工之前。

又如为了提高工件的表面硬度,需进行淬火,就要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2.1.5 辅助工序的安排如检验,在零件全部加工完毕后、各加工阶段结束时、关键工序前后,都要适当安排。

其他辅助工序还有清洗、去飞刺、表面处理、气密试验、包装等,也应按其要求排入工艺过程。

2.2 飞轮壳的工艺特点飞轮壳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发动机与变速器的有效联接,通过它的变化,同一型号的发动机可以搭载不同型号的汽车,满足市场需求。

同一系列飞轮壳的与发动机连接面尺寸基本相同,与离合器连接面则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功能孔。

一般,飞轮壳形似盆状,其结构特点是外形尺寸大,最大直径可达600mm,高近300mm。

飞轮壳大多采用灰铸铁铸造毛坯,材料其结构特点是壁厚不均匀,一般处壁厚为6-8mm,最薄处壁厚只有5mm,最大壁厚处却达40mm。

其与发动机及离合器连接的两个面的面积较大,压铸时容易产生变形,且变形量不易控制,所以两个面上的连接孔必须进行机械加工。

2.3 飞轮壳的加工特点飞轮壳加工的首要问题是与发动机结合面的平面度。

若平面度不好,则在加工过程中将产生定位误差,在测量过程中将会在建立基准过程中产生测量误差,出现测量基准与定位基准不统一的问题。

即使测量与定位基准统一,也会发生零件合格与否的误判;其次是轴孔的加工。

如何保证相互之间位置精度是此工序的关键:另外,对连接用螺栓孔的加工也很关键。

关键点在于如何高效地完成加工。

2.4 飞轮壳的技术要求分析为了保证飞轮壳在工作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密封性,在其重要表面和孔上均有详尽的技术要求。

首先,两个定位孔是重中之重。

在加工完两个定位孔后的几乎每个工序的定位都要用到这两个定位孔。

因此,它们的位置至关重要。

对其的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孔径精度达到了H8级,位置精度达到了IT9。

对其的粗糙度要求很高达到了Ra1.6。

其次发动机孔φ92和离合器结合孔φ516也都达到了H8级。

在选择加工规程时要分析机械加工手册上的提供的途径,保证粗糙度和尺寸精度都到达到理想的精度。

同时φ516有缘度要求。

再次发动机结合面和12—M10端面在制定工艺路线时要经常被作为定位基准面,其中12—M10端面对发动机结合面有平行度要求,对φ516孔有垂直度要求。

因此在加工φ516孔时要特别的对待,选择好恰当的加工方法。

最后,对于其他各个空的加工要根据各自的粗糙度和技术要求选择各自的加工方法。

保证其技术要求。

3 工艺规程设计3.1 生产纲领和生产类型的确定生产纲领N=Qn(1+β)(1+α)N——零件的年产量Q——产品年产量n——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件数α——备品百分率β——废品百分率N=4000⨯1⨯(1+1%)⨯(1+6%)=4282件/年由《机械制造工艺学》表1-1可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3.2确定毛坯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50,质量约为45kg。

它承载着变速器的质量,起着动力传递支点的作用。

考虑到零件为薄壁类零件,宜变形,且结构复杂,因此应该选用壳膜铸件,以使零件的复杂机构以及精度要求得以保证。

该零件的年产量为4000件,已达大批生产的水平。

最后确定毛坯的具体技术要求为:1.毛坯的精度等级为二级2.不加工表面需涂防锈层3.硬度207-241HBS4.毛坯表面不允许有气孔和砂眼存在5.毛坯形体不准错移6.铸件拔模斜度不大于707.热处理后时效处理3.3制定工艺路线3.3.1 制定工艺路线需要注意的问题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

在生产纲领以确定为大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使生产成本尽量降低。

拟订工艺路线是制定工艺工艺规程过程中的重要的一步。

工艺方案制定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加工质量和效率,而且关系到工人劳动强度,设备投资,车间面积,生产成本等诸多问题。

在制定工艺路线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对于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和粗糙度值要求较低的零件,常将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个阶段;对于加工精度要求很高、粗糙度值要求很低的零件,则常划分为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精加工阶段和光整加工阶段。

鉴于本零件最高的粗糙度要求为Ra=3.2μm,精加工就可以达到技术要求,所以零件加工时将各个表面的粗精加工分开进行,将整个工艺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阶段就可以了,不毕设计光整加工。

在分析和研究零件图的基础上,对各表面应选择相应的加工方法。

首先选择零件表面的加工方案必须在保证零件达到图纸要求方面是稳定而可靠的,并在生产率和加工成本方面是最经济合理的;再者决定加工方法时要考虑被加工材料的性质;同时选择加工方法要考虑到生产类型,即要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性的问题。

在大批、大量生产中可采用专用的高效率设备和专用工艺装备。

在单件小批生产中,就采用通用设备、通用工艺装备及一般的加工方法。

这里考虑到成本的问题以及中批的生产类型而选用通用设备;其次选择加工方法还要考虑本厂(或本车间)的现有设备情况及技术条件。

应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挖掘企业潜力,发挥工人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在制定工艺过程中,为便于组织生产、安排计划和均衡机床的负荷,常将工艺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工序。

划分工序时有两个原则,即工序的集中和工序的分散。

工序集中:将若干个工步集中在一个工序内完成。

采用工序集中可以减少工件的装夹次数,在一次装夹中可以加工许多表面,有利于保证各表面之间的相互位置精度,也可以减少机床的数量,相应地减少工人的数量和机床的占地面积。

但所需要的设备复杂,操作和调整工作也较复杂。

工序分散:工序的数目多,工艺路线长,每个工序所包括的工步少,最大限度的分散是在一个工序内只包括一个简单的工步。

工序分散可以使所得要的设备和工艺装备结构简单、调整容易、操作简单,但专用性强。

工作各表面的加工顺序,一般按照下述原则安排:先粗加工后精加工;先基准面加工后其它面加工;先主要表面加工后次要表面加工;先平面加工后孔加工。

根据上述原则,作为精基准的表面应安排在工艺过程开始时加工。

精基准面加工好后,接着对精度要求高的主要表面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并穿插进行一些次要表面的加工,然后进行各表面的精加工。

要求高的主要表面的精加工一般安排在最后进行,这样可避免已加工表面在运输过程中碰伤,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

为了改善工件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切削性能,在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安排热处理工序。

采用何种热处理工序以及如何安排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的位置,要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决定。

检验工序是保证产品质量和防止产生废品的重要措施。

在每个工序中,操作者都必须自行检验。

在操作者自检的基础上,在下列场合还要安排独立检验工序:粗加工全部结束后,精加工之前;送往其它车间加工的前后(特别是热处理工序的前后);重要工序的前后;最终加工之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