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课件
合集下载
一致性评价PPT课件
![一致性评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18058c6b9d528ea80c7790b.png)
否
变更处方
工艺
是
BE 通过
备案
不 等 效
BE试验
等 效
整理药学、BE研究资料
版权所有 ©2004-2013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9
参比制剂选择和购买流程
参比制剂选择
C F D A 公布 目录
否
企业 申报 CFD
A
专家 审核 推荐
国际公认原研产品
是
国内上市药品
否
是
原研进口药品
版权所有 ©2004-2013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4
一致性评价
BE试验是药品研发及评价中非常重要的试验研究工作,尤其对于仿制 的口服固体制剂,在完成药学研究工作获得临床批件后,BE试验的结 果就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获准上市,也直接决定了上市后药品的质量 是否与原研发企业产品一致。
否
是
CFDA参比制剂备案
国外 上市 原研 药品 (优选 EU/US)
购买参比制剂
申请一次性进口
版权所有 ©2004-2013 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0
生物等效性试验(BE)备案流程
申请人信息、产品信息、处方工 艺、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参比 制剂信息、稳定性研究、原料药、 试验方案设计、伦理委员会批准 证明文件。
5
一致性评价
参比制剂的选择
为了保证基于BE试验获准上市的药品质量与原研发企业产品一致,BE试 验的参比制剂原则上应选择原研发企业产品。强调参比制剂应选择原研发 企业产品,而不是一般性的上市同品种,主要是为了避免误差传递及递加 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例如,某药品A 企业产品为原研产品,在上市前进行了规范的临床试验, 证实对目标适应症安全有效;B企业产品为仿制药,上市前进行了与A企业 产品的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后续申报仿制的C企业产品,若仅与B企业产 品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并不能直接得出与A企业产品生物等效的结 论。原因是生物等效性判定标准是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可接受范围,并不 是严格意义上的完全一致。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3509a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75.png)
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
01
评价范围
02
评价标准
适用于所有批准上市的仿制药,包括已上市药品和拟上市药品。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技术指导原则,对仿制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 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原料药、剂型、给药途径、生物等效性等 方面。
02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 术要点
药学研究与评价
药学研究
对仿制药的处方、合成路线、工艺、 结构确证、质量控制等进行全面研究 ,确保其与原研药在药学方面的一致 性。
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
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引导,企业对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 评价的投入往往不足,缺乏持续改进的动力。
04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仿制药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背景介绍
某仿制药企业对其产品进行了质量一致 性评价,旨在提高药品质量和安全性, 满足国家相关法规要求。
评价过程
05
总结与展望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总结
背景介绍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 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政策背
景、目的和意义等。
评价方法
详细介绍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 方法和技术,包括与原研药的对比 研究、质量标准制定、生物等效性 试验等。
实施效果
对已经完成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 价的成果进行总结,包括通过评价 的药品数量、质量提升情况等。
04
国际合作
提出国际合作的方向和建议, 以推动全球仿制药质量的提升
。
THANKS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 价技术要点课件
目录
• 概述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难点和问题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e5a58f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fd5707a.png)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1.引言
2.评价设计
2.1研究目的
明确评价的目标,例如确定仿制药与原研药在主要药物成分浓度、体
内药物释放速度、生物利用度等方面的一致性。
2.2研究设计
选择合适的研究类型,如交叉设计、平行设计等,确保评价的可靠性
和有效性。
2.3试验方案
制定明确而详细的试验方案,包括参与者招募标准、给药方式和剂量、采样时间点等。
确保所有试验组之间的条件相同,以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3.数据采集与分析
3.1数据采集
按照试验方案,进行逐一数据采集,包括药物浓度、药物释放速度、
生物利用度等指标。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2数据分析
使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常用的方法包括均值比较、
方差分析等。
确保结果客观可靠。
4.结果解释与报告
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解释仿制药与原研药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结果
要求清晰易懂,避免使用过多专业术语。
5.结论
根据评价结果,得出对仿制药一致性的评价结论。
如一致性得到验证,则仿制药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如一致性未得到验证,则需进一步优化仿制
药的制备工艺。
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启动核查检验PPT课件2020版
![化学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启动核查检验PPT课件2020版](https://img.taocdn.com/s3/m/8d5645c0aaea998fcd220e69.png)
➢采用非常规生产工艺的;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考量因素
临床
药学
合规因素
1、新机构 或三年内无检查记 1、药品生产企业或研制机构三年内因真实
录的机构
性问题、重大不合规问题导致审评or注册核
2、三年内因真实性问题、重 查or监督检查不通过的
大GCP不合规问题导致审评 2、既往注册核查、监督检查发现真实性问
核查低风险等级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合规风险升级
既往存在重 大不合规问 题,后续注 册核查仍存 在相关问题
连续两次注 册核查通过, 未发现重大 不合规问题
合规风险降级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不启动情形
➢(一)对于仿制药上市许可申请,可不启动药理毒理学研究现场核查; ➢(二)对于无新增药学研究的注册申请,可不启动药学研制现场和生产
案例3
• 某企业申报品种为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品种,经查该企业3 年内多批次产品国家抽检不合格, 1、不合格产品为口服固体制剂,不合格项目为溶出度 2、不合格产品为注射剂,不合格项目为无菌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品种风险 因素
C合o规n风te险nt T因it素le
核查高风险等级
核
核查中风险等级
查
比
例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核查关注点
真实性
一致性
数据可靠 研制过程
性
合规性
启动检验的基本考虑
• 目的
评估申报药品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
为上市后抽检作准备——实验室间重现性
评估现有工艺是否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 分类
标准复核 样品检验 有因检验
• 法规要求
是
与国家标准完全一致 样品检验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考量因素
临床
药学
合规因素
1、新机构 或三年内无检查记 1、药品生产企业或研制机构三年内因真实
录的机构
性问题、重大不合规问题导致审评or注册核
2、三年内因真实性问题、重 查or监督检查不通过的
大GCP不合规问题导致审评 2、既往注册核查、监督检查发现真实性问
核查低风险等级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合规风险升级
既往存在重 大不合规问 题,后续注 册核查仍存 在相关问题
连续两次注 册核查通过, 未发现重大 不合规问题
合规风险降级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不启动情形
➢(一)对于仿制药上市许可申请,可不启动药理毒理学研究现场核查; ➢(二)对于无新增药学研究的注册申请,可不启动药学研制现场和生产
案例3
• 某企业申报品种为仿制药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品种,经查该企业3 年内多批次产品国家抽检不合格, 1、不合格产品为口服固体制剂,不合格项目为溶出度 2、不合格产品为注射剂,不合格项目为无菌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品种风险 因素
C合o规n风te险nt T因it素le
核查高风险等级
核
核查中风险等级
查
比
例
启动核查的基本考虑
核查关注点
真实性
一致性
数据可靠 研制过程
性
合规性
启动检验的基本考虑
• 目的
评估申报药品标准的科学性、可行性、合理性
为上市后抽检作准备——实验室间重现性
评估现有工艺是否可以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 分类
标准复核 样品检验 有因检验
• 法规要求
是
与国家标准完全一致 样品检验
一致性评价(课堂PPT)
![一致性评价(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814f5549649b6648d7478f.png)
试验完成或终止一年内,在平台提交总结报告或情况说明。
未备案而开展的 BE试验,不受理
注册申请。
完成BE试验后,应将申报资料、备案信息及变更情况提交总局, 提出注册申请。承诺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
2020/4/8
5
还有多长时间可等待?
❖ 2018年底的大限----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 首家通过后3年内----其他仿制药不通过评价的,注销文号。 ❖ 同一品种3家以上通过----招投标中不予考虑未通过的。
5)入选受试者的例数应满足生物等效性评价具有足够的统计学效力
的要求,但并不要求所划分的亚组也满足统计学要求(一般不鼓励划分
亚组进行统计分析)。
筛选受试者时的排除标准应主要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当入
选健康受试者参与试验可能面临安全性方面的风险时,可入选试验药物
20拟20/适4/8用的患者人群,并且在试验期间应保证患者病情稳定。
量水平; ❖ 完整的质量研究,修订、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 ❖ 动物生物利用度研究; ❖ 稳定性研究; ❖ 包材选择和包材相容性试验; ❖ 联系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 协助企业完成工艺放大、工业化生产; ❖ 协助企业进行相关批文的申请。
2020/4/8
19
第1例入组前在临床试验 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完成 信息登记,并向社会公示
申请人信息、产品信息、 处方工艺、质量研究和质 量标准、参比制剂信息、 稳定性研究、原料药、试 验方案设计、伦理委员会
批准证明文件。
参比制剂、原料药、处方工艺等发生变更,应停止试验, 通过备案平台提交中止申请,总局公示。
提交备案变更资料,生成新备案号后重新开展试验。
药品文号和招投标是企业的生命,谁会不要命呢?
未备案而开展的 BE试验,不受理
注册申请。
完成BE试验后,应将申报资料、备案信息及变更情况提交总局, 提出注册申请。承诺数据的真实、完整、规范。
2020/4/8
5
还有多长时间可等待?
❖ 2018年底的大限----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 首家通过后3年内----其他仿制药不通过评价的,注销文号。 ❖ 同一品种3家以上通过----招投标中不予考虑未通过的。
5)入选受试者的例数应满足生物等效性评价具有足够的统计学效力
的要求,但并不要求所划分的亚组也满足统计学要求(一般不鼓励划分
亚组进行统计分析)。
筛选受试者时的排除标准应主要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当入
选健康受试者参与试验可能面临安全性方面的风险时,可入选试验药物
20拟20/适4/8用的患者人群,并且在试验期间应保证患者病情稳定。
量水平; ❖ 完整的质量研究,修订、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 ❖ 动物生物利用度研究; ❖ 稳定性研究; ❖ 包材选择和包材相容性试验; ❖ 联系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 ❖ 协助企业完成工艺放大、工业化生产; ❖ 协助企业进行相关批文的申请。
2020/4/8
19
第1例入组前在临床试验 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完成 信息登记,并向社会公示
申请人信息、产品信息、 处方工艺、质量研究和质 量标准、参比制剂信息、 稳定性研究、原料药、试 验方案设计、伦理委员会
批准证明文件。
参比制剂、原料药、处方工艺等发生变更,应停止试验, 通过备案平台提交中止申请,总局公示。
提交备案变更资料,生成新备案号后重新开展试验。
药品文号和招投标是企业的生命,谁会不要命呢?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PPT课件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373b11a1c7aa00b42acb22.png)
在上述条件下,若一个口服制剂在30分钟内其标示量的85%以上完全溶出,则此药物被认为是快速溶出的。
高变异性药物(Highly variable drug):当某一药物的个体内变异系数(以AUC或Cmax计算的个体内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30%时, 称之为高变异药物。这种变异的增加使得对样本例数可能要求增加。
分析批(Analytical run/batch):包括待测样品、适当数目的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的完整系列。由于仪器性能的改善和自动进样器的使用,一天内可以完成几个分析批,一个分 析批也可以持续几天完成,但连续测量不宜超过3天。
高溶解度(Highly soluble):若药物的最大剂量能溶解在 250ml 或更少的pH1-7.5的水溶液中,此药物可被认为是高溶解度的药物。250 ml的量来源于标准的生物等效性研 究中受试者用于服药的一杯水的量。
监测器期 5年 3年
2.2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剂型(包括新的给药系统)和/或给药途径的制剂。
4年
境内外均未上市
的改良型新药
2.3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复方制剂。
4年
2.4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适应症的制剂。
3年
2.5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用法用量和新规格的制剂。
3年
3
仿制境外上市、 境内未上市的药 品
具有与参比制剂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制剂及其原料。(随机临床,病例符 合统计学要求)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y , BE ):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给予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意义的BE研究 是指用BA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 进行的比较研究。在药代动力学方法确实不可行时, 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 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 研究,但需充分证实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 可行性。
高变异性药物(Highly variable drug):当某一药物的个体内变异系数(以AUC或Cmax计算的个体内变异系数)大于或等于30%时, 称之为高变异药物。这种变异的增加使得对样本例数可能要求增加。
分析批(Analytical run/batch):包括待测样品、适当数目的标准样品和质控样品的完整系列。由于仪器性能的改善和自动进样器的使用,一天内可以完成几个分析批,一个分 析批也可以持续几天完成,但连续测量不宜超过3天。
高溶解度(Highly soluble):若药物的最大剂量能溶解在 250ml 或更少的pH1-7.5的水溶液中,此药物可被认为是高溶解度的药物。250 ml的量来源于标准的生物等效性研 究中受试者用于服药的一杯水的量。
监测器期 5年 3年
2.2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剂型(包括新的给药系统)和/或给药途径的制剂。
4年
境内外均未上市
的改良型新药
2.3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复方制剂。
4年
2.4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适应症的制剂。
3年
2.5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用法用量和新规格的制剂。
3年
3
仿制境外上市、 境内未上市的药 品
具有与参比制剂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制剂及其原料。(随机临床,病例符 合统计学要求)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y , BE ):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 给予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意义的BE研究 是指用BA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 进行的比较研究。在药代动力学方法确实不可行时, 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 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 研究,但需充分证实所采用的方法具有科学性和 可行性。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ppt课件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d30fdade80d4d8d05a4f5e.png)
一致性评价方法
30
生物等效性试验
生物等效性的基本要求 3
参比制剂 的选择
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尽可能选择原研产品作为参比制剂,以保 证仿制药质量与原研产品一致。
一致性评价方法
31
生物等效性试验
生物等效性的基本要求 4
单次给药研究
通常推荐采用单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评价生物等效性,因为 单次给药在评价药物释放的速度和程度方面比多次给药稳态药代研 究的方法更敏感,更易发现制剂释药行为的差异。
体外研究 体外研究仅适用于特殊情况,例如在肠道内结合胆汁酸的药物等。对于进入循环 系统起效的药物,不推荐采用体外研究的方法评价等效性。
一致性评价方法
28
生物等效性试验
生物等效性的基本要求 1
研究总体设计
根据药物特点,可选用 1)两制剂、单次给药、交叉试验设计(一般药物); 2)两制剂、单次给药、平行试验设计(半衰期较长的药物); 3)重复试验设计(部分高变异药物;个体内变异≥30%)。
评价 对象
仿制药的基本概括
6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对象
1
化学药品新注册 分类实施前批准 上市的仿制药, 均须开展一致性 评价。
3
国产仿制药
2 进口仿制药
原研企业在中国境 内生产上市的品种 原研药品地产化品种
品种分类
原研进口品种
原研企业在中国 境内生产上市的 品种 进口仿制品种/国 内仿制品种
是否需要开展一致性评价
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原 上市前未按照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 则申报和审评的,按原研企业在中国境内 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需按有关规 生产上市的品种上市前按照与原研药品质 定开展一致性评价。 量和疗效一致原则申报和审评的程序执行。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c61e65b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32.png)
要求
在进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时,应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 则进行操作。同时,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和公正性。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
03
评价的技术要点
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重要环节,包括 药学研究资料、药学研究报告和药学研究总结三个部
分享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优化、评价过程 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与介绍
案例结论与建议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仿制药品种,介绍 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特点 。
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为其他仿制药品种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提供参考。
价的效率和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仿 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整体水平。
强化监管和政策支持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仿 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 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目录
• 引言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概述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技术要点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 问题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的一致性,提升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药品研发的进步,仿制药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由于生产工艺、原料等方面的差异,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和疗效可能存在 差异。因此,需要进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在进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时,应确保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指导原 则进行操作。同时,应加强监管力度,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以确保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和公正性。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
03
评价的技术要点
药学研究
药学研究是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重要环节,包括 药学研究资料、药学研究报告和药学研究总结三个部
分享在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包括评价标准的制定、评价方法的优化、评价过程 的规范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
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与介绍
案例结论与建议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仿制药品种,介绍 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特点 。
根据案例分析结果,提出改进建议, 为其他仿制药品种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提供参考。
价的效率和效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先进国家的合作与交流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我国仿 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整体水平。
强化监管和政策支持
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仿 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
对国家仿制药质量一致 性评价技术要点课件
目录
• 引言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概述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技术要点 •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实践与案例分析 • 问题与挑战 • 结论与展望
引言
01
目的和背景
目的
确保仿制药与原研药在质量和疗效上的一致性,提升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背景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药品研发的进步,仿制药在临床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 但由于生产工艺、原料等方面的差异,仿制药与原研药的质量和疗效可能存在 差异。因此,需要进行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培训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作培训ppt课件可修改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101e50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9.png)
技术评审
工作程序
省局接收
研制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检查
临床数据核查
抽取3批样品
企业
申报
省局汇总
初审
药检所 复核检验
受理
工作程序
总局一致性评价 办公室组织
技术评审
中检院 仿制药质量研
究中心
总局药品审评 中心
仿制药部
审评
•总局审核查验中心抽查结果
•有因检查结果
•企业补充资料
专家委员会
审议
总局批准 上网公告
评价方 法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首选国内上市原研药品,原研地产化药品作参比制剂, 需先证明与原研药品一致。 ►选用国内上市国际公认的同种药品。 ►选择欧盟、美国、日本上市并被列为参比制剂的药品。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企业找不到且无法确定参比制剂的,需开展临床有效性 试验。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药检所
药检所复核检验
省局汇总初审
总局受理中心汇总初审
总局核查中心抽查结果
总局一致性评价办公 室组织技术评审
总局核查中心药品境 内核查、境外研制现 场和境外生产现场进
行抽查
中检院仿制药质量研究中心 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仿制药部
企业补充资料
专家委员会审议
总局批准 上网公告
境内外同时有上市许可,境内同一条生 产线生产的药品一致性评价认定程序
背景介绍
※ 政策的密集出台
►2015年8月13日以来,围绕药品改革,提升药品质量, CFDA先后出台公告通告、征求意见、政策解读、工作文 件等60余项。
其中,不乏MAH制度、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等重量级文件。
工作程序
省局接收
研制现场核查 生产现场检查
临床数据核查
抽取3批样品
企业
申报
省局汇总
初审
药检所 复核检验
受理
工作程序
总局一致性评价 办公室组织
技术评审
中检院 仿制药质量研
究中心
总局药品审评 中心
仿制药部
审评
•总局审核查验中心抽查结果
•有因检查结果
•企业补充资料
专家委员会
审议
总局批准 上网公告
评价方 法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首选国内上市原研药品,原研地产化药品作参比制剂, 需先证明与原研药品一致。 ►选用国内上市国际公认的同种药品。 ►选择欧盟、美国、日本上市并被列为参比制剂的药品。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企业找不到且无法确定参比制剂的,需开展临床有效性 试验。
评价方法
※ 参比制剂遴选
药检所
药检所复核检验
省局汇总初审
总局受理中心汇总初审
总局核查中心抽查结果
总局一致性评价办公 室组织技术评审
总局核查中心药品境 内核查、境外研制现 场和境外生产现场进
行抽查
中检院仿制药质量研究中心 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仿制药部
企业补充资料
专家委员会审议
总局批准 上网公告
境内外同时有上市许可,境内同一条生 产线生产的药品一致性评价认定程序
背景介绍
※ 政策的密集出台
►2015年8月13日以来,围绕药品改革,提升药品质量, CFDA先后出台公告通告、征求意见、政策解读、工作文 件等60余项。
其中,不乏MAH制度、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 化学药品新注册分类改革工作方案等重量级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有与参比制剂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制剂及 其原料。(随机临床,病例符合统计学要求)
无监测期, 无新药证 书
4
仿 制 境 内 上 具有与参比制剂相同的活性成份、剂型、规格、适应症、给药途径和用法用量的制剂及
无监测期
市的药品
其原料。(针剂直接报产—1年左右获批)(口服BE—1.5年获批)
一.致性评价相关概念(6)
快速溶出(Rapidly dissolving):利用规定 的第一法装置 100rpm(或二法装置 50rpm),使用900 ml或少于900 ml的下 列每种介质测定溶出度:
(1)0.1mol/L HCl或符合药典规定的无酶 人工胃液;
(2)pH 4.5的缓冲液; (3)pH 6.8的缓冲液或符合药典规定的无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一.致性评价相关概念(3)
药学等效性(Pharmaceutical equivalence): 如果两制剂含等量的相同活性成分,具有 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 标准,则可以认为它们是药学等效的。药 学等效不一定意味着生物等效,因为辅料 的不同或生产工艺差异等可能会导致药物 溶出或吸收行为的改变。
监测器期 5年 3年
境 内 外 均 未 2.2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剂型(包括新的给药系统)和/或给药途径的制剂。
4年
2 上市的改良
型新药
2.3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复方制剂。
4年
2.4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适应症的制剂。
3年
2.5含有已知活性成份的新用法用量和新规格的制剂。
3年
3
仿制境外上 市、境内未 上市的药品
生物等效性(Bioequivalency , BE ):是指一种药物的不同制剂在相 同的实验条件下,给予相同剂量,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的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通常意义的BE研究是指用BA研究方法,以药代动力 学参数为终点指标,根据预先确定的等效标准和限度进行的比较研究。 在药代动力学方法确实不可行时, 也可以考虑以临床综合疗效、药效 学指标或体外试验指标等进行比较性 研究,但需充分证实所采用的方 法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治疗等效性(Therapeutic equivalence):如 果两制剂含有相同活性成分,并且临床上 显示具有相同的仿安制药一全致性性评价操和作指南有效性,可以认
一.致性评价相关概念(4)
基本相似药物(Essentially similar product):如 果两个制剂具有等量且符合同一质量标准 的药物活性成分,具有相同剂型,并且经 过证明具有生物等效性,则两个制剂可以认 为是基本相似药物。从广义上讲,这一概 念也应适用于含同一活性成分的不同的剂 型,如片剂和胶囊剂。与原研药基本相似 药物是可以替换原研药使用的。
一.致性评价相关概念(2)
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F):是指药物活性成分从制剂释放吸收 进入全身循环的程度和速度。一般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 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是以静脉制剂(通常认为静脉制剂生物利用度 为100%)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内循环的相对 量;相对生物利用度则是以其他非静脉途径给药的制剂(如片剂和口 服溶液)为参比制剂获得的药物活性成分吸收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
一.致性评价相关概念(1)
仿制药是指与被仿制药具有相同的活性成分、 剂量、规格剂型、质量、安全性、给药途 径和治疗作用的药品。
范围:国外上市(新3类)、国内上市(新 4类)
参比制剂是指用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的 对照药品,可为原研药品或国际公认的同 种药物。
原研药品是指已经过全面的药学、药理学和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酶人工肠液。 在上述条件下,仿若制药一一致性个评价操口作指服南 制剂在30分钟
二.最新药品药品注册分类
CFDA2015年第220号 2015年11月06日
注册 分类
1
分类 说明
境内外均未 上市的创新 药
包含的情形
含有新的结构明确的具有生理或药理作用的分子或离子,且具有临床价值的原料药及其 制剂,包括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活性成份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但不包 括对已知活性成份成酯、成盐(包括含有氢键或配位键的盐),或形成其他非共价键衍 生物(如络合物、螯合物或包合物),或其结晶水、结晶溶剂、晶型的改变等。 2.1含有对已知活性成份成酯、成盐(包括含有氢键或配位键的盐),或者形成其他非 共价键衍生物(如络合物、螯合物或包合物),或者改变其结晶水、结晶溶剂、晶型的 原上市的原料或制剂申请在境内上市。
境内上市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三.一致性评价指标(1)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三.一致性评价指标(2)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三.一致性评价指标(3)
(1) 体外药学一致 (主要指多条溶出曲线一致) (2) 体内生物利用度一致 (即BE试验成功) (3) 临床疗效一致(获得广大医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 操作指南
王震 2015-11-26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目录
一.一致性评价相关概念 二.最新药品药品注册分类 三.一致性评价指标 四.一致性评价政策法规要求 五.一致性评价技术要求 六.一致性评价工作流程 八.一致性评价各方指责划分 七.一致性评价申报资料格式及内容 九.一致性评价注意仿制事药一致项性评价操作指南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一.致性评价相关概念(5)
介质效应:由于样品中存在干扰物质,对响应造 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标准样品 (Standard Sample):在生物介质中加入 已知量分析物配制的样品,用于建立标准 曲线,计算质控样品和未知样品中分析物 浓度。
质控样品(Quality Control Sample):质 控样品系将已知量的待测药物加入到生物 介质中配制的样品,用于监测生物分析方 法的效能和评价仿每制药一一致性分评价操析作指南批中未知样品分
生和患者的普遍认可) 临床疗效一致(治疗等效TE)
=体外药学等效(PE)+体内 生物等效(BA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操作指南
四.一致性评价政策法规要求
1.2013年07月11日CFDA办公厅关于2013 年度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研究任务 的通知(食药监办药化管[2013]3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