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的构成要素和组成内容

合集下载

居住区规划设计

居住区规划设计

第一章居住区规划设计概述第一节居住区旳概念、组织构成居住区是都市旳有机构成部分,被都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旳具有一定规模旳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平常物质和精神生活旳需求。

一、居住区旳基本构成要素1、物质要素自然:区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植物等。

人工: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等。

2、精神要素人旳因素:人口构造、人口素质、居民行为、居民心理等。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政策法规、经济技术、历史文化、邻里关系。

二、居住区旳规模分级构成1、居住区旳规模涉及人口和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重要根据进行分级。

2、影响居住区规模旳因素3、(1)公共设施旳经济性和合理旳服务半径所谓合理旳服务半径,是指居民达到居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旳放大步行距离,一般为800~1000m。

(2)都市道路交通方面旳影响都市干道旳合理间距一般应在600~1000m之间,都市干道间用地一般在36~100h㎡左右。

(3)居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旳影响街道办事处管辖旳人口一般约5万人,少则3万人左右。

(4)住宅旳层数住宅旳层数对居住区旳人口和用地规模均有很大旳影响。

三、居住区用地分类构成1、居住区用地:(1)住宅用地指居住建筑基底占有旳用地及其前后左右附近必要留出旳某些空地,其中涉及通向居住建筑入口旳小路、宅旁绿地和杂务院等。

(2)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旳用地及其周边旳专用地,涉及专用地中旳通路、场地和绿地等。

(3)道路用地指居住区范畴内旳不属于上两项内道路旳路面以及小广场、泊车场、回车场等。

(4)公共绿地指满足规定旳日照规定、适应安排游憩活动场地旳居民共享旳绿地,涉及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以及其他具有一定规模旳块状、带状公共绿地。

2、其他用地规划用地范畴内,除居住区用地外旳多种用地,涉及非直接为本区居民配建旳道路用地、其他单位用地、保存用地及不可建设用地。

第二节居住区规划设计旳基本原则与任务规定一、基本原则、观念坚持“以人为本”旳原则,注重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及可持续发展旳观念。

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居住区用地的组成
居住区用地以功能要求分,可由下列四类用地组成。

1、居住区建筑用地由住宅的基底占有的土地和住宅前后左右必要留出的空地,包括通向住宅入口的小路、宅旁绿地和家务院落用地所组成。

它是居住区用地中占有比例最大的用地,一般要占居住区用地的50%左右。

2、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用地指居住区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建筑物基底占有的用地及周围的专用土地。

3、道路及广场用地以城市道路红线为界,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以上两项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等。

4、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公园、小游园、花园式林阴道,组团绿地等小块公共绿地及防护绿地等。

此外还有在居住区范围内,不属于居住区的其他用地。

如大范围的公共建筑与设施用地,居住区公共用地,单位用地及不适宜建筑的用地等。

居住区规划及相关案例分析课程汇报PPT

居住区规划及相关案例分析课程汇报PPT

住区空间结构模式 片块式 轴向式 向心式 周边式 集约式 自由式 街坊式
(1)居住区的规划设计的原则
(2)规划布局与空间环境
3.2.0.1 居住区的规划布局,应综合考虑周边环境.路网结构.公建与住宅布局.群体组 合.地下空间.绿地系统及空间环境等的内在联系,构成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有机整 体,并应遵循下列原则:
3.2.0.1.1 方便居民生活,有利安全防卫和物业管理; 3.2.0.1.2 组织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公共活动中心,方便经营.使用和社会化 服务; 3.2.0.1.3 合理组织人流.车流和车辆停放,创造安全.安静.方便的居住环境; 3.2.0.1.4 适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控制建设用地的不透水面积,留足雨水 自然渗透.净化所需的生态空间。
b.人群特征---人群规模、邻里关系、社会属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GB50180— 93 》总则,居住区按居住户数或人口规模可分为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各级标准控制 规模,应符合表1.0.3:
户数(户) 人口(人)
表1.0.3 居住区分00-16000
3000-5000
然渗透.自然净化; 2.0.5.4 适应居民的活动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防灾.配建设施及管理要求,
创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和优美的居住生活环境; 2.0.5.5 为老年人.残疾人的生活和社会活动提供条件; 2.0.5.6 为工业化生产.机械化施工和建筑群体.空间环境多样化创造条件; 2.0.5.7 为商品化经营.社会化管理及分期实施创造条件; 2.0.5.8 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综合效益。
市场性(非公益性):商业、服务(购物、服务业) c.道路、停车:公共、通行、活动 d.绿化:活动、生态、空间景观

城市规划原理_居住区基本知识

城市规划原理_居住区基本知识
置。最主要是幼托的布置,应该在环境安静,接送方便的单独地段上, 幼托建筑层数以一二层为宜,独立设置。
道路
居住区景 观环境设

技术经济 指标
城市 规划 原理
居住

四、道 路
规划
居住区基 本知识
居住区规 划设计
公建用地 规划布置
道路
居住区景 观环境设

技术经济 指标
1、概述
道路是住宅区内外各种路径的统称,包括小径、车路和 街道。
② 居住小区 居住小区指由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河流等)划分的、具有一定 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小区内设有整套 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它由若干 居住组团组成,是构成居住区的一个单位。
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指由若干栋住宅组合而成的,并不为小区道路穿越的 地块,内设为居民服务的最基本的管理服务设施和庭院,它是 构成居住小区的基本单位。
技术经济 指标
城市 规划 原理
特点:这种人车分行的道路系统较好的解决了私人小汽 车和人行的矛盾,在私人小汽车较多的国家和地区广为采 用。
居住 区
规划
居住区基 本知识
居住区规 划设计
公建用地 规划布置
道路
居住区景 观环境设

技术经济 指标
城市 规划 原理
居住 区
规划
居住区基 本知识
居住区规 划设计

11、现今,每个人都在谈论着创意,坦白讲,我害怕我们会假创意之名犯下一切过失。21.8.213:13:5813:13Aug-212-Aug-21

12、在购买时,你可以用任何语言;但在销售时,你必须使用购买者的语言。13:13:5813:13:5813:13Monday, August 02, 2021

居住区的构成要素和组成内容

居住区的构成要素和组成内容

二.方便
• • • • • (一).内外交通的便利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 (三).施工及管理的便利 (四).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便利
.方便意味着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方便在一 定的程度上是舒适要求的一个重要分支。 • .方便的要求,一般而言更注重对人的活动 所考虑。
(一)内外交通的便利
• .内外交通是相对而言的。对居住区或小区 而言,内部交通是区内的交通;外部交通是区 外的居住区道路和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对住宅 而言,则内部交通是住宅内的廊道和楼梯上的 交通等,外部交通则一般是指小区和居住区的 道路上的交通。这里,我们更多的是指后者。 • .交通的便利首先取决于道路系统的完善, 包括住宅内部的道路、小区和居住区的道路、 和城市道路。
基本要求:
• .所谓的基本要求,就是本质的要求。 • 课本上的分类:使用、卫生、安全、 经济、施工、美观。 • 课堂上的讲述:舒适、方便、安全、 卫生、美观。 • 舒适与使用的含义较一致,而经济的 问题较为复杂,这里不作讨论。
一.舒适
• 舒适的含义比较广泛,广义地说,也 包含了方便、安全、卫生和美观。 • 我们这里的舒适是指在现有的社会、 经济条件下,我们的居住条件所能达到 的要求。相对而言,是狭义的。 • 以下从内部和外部居住环境来进行分析。
4.住户相互视线的干扰程度
• 指每一家庭住户之间的相互视线干扰, 虽可以通过窗帘等解决,但不是良策。 良好的视线互不干扰,取决于适当的密 度和建筑及组群设计。
5.室外小气候和场地的日照、 通风、防风、防晒、等状况
6.室外环境的噪声级
• 国外一般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城市环境 控制标准对城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控制要求。 一般我国对居住区环境噪声标准建议值如下: • 白天:(上午7:00-下午9:00)4 5-50分贝(A) • 夜晚:(晚上9:00-凌晨7:00)4 1-45分贝(A)

居住区规划

居住区规划
1、行列式:空间单调;易产生穿越交通。 2、周边式:封闭或半封闭形式,易形成安静、安全的 内院,易布置室外交往空间;利于防风阻沙;节约用 地。部分住宅朝向差;不适宜炎热地区采用。
3、自由式:点群式、曲线形、曲尺形等 便于利用地形,形成空间丰富的建筑群体;点群式在 寒冷地区不利节能;曲线形和曲尺形要求异型单元设 计。
大于1.0ha 步行8~15分钟 明确功能划分
用地平衡表
项目 总用地
单 数 比重 位 值 (%)
hm² ----
人均面积 (m2/人)
----
1、居住区用地(R) hm² 100
(1)住宅用地(R01) hm² (2)公建用地(R02) hm² (3)道路用地(R03) hm² (4)公共绿地(R04) hm²
重庆 天津
龙湖花园一期工程,位于重庆渝北区九龙 湖南岸。占地15公顷,总建筑面积23万平 方米。绿地率45%。
重庆首个小康试点小区。
水晶城位于解放南路原天津玻璃厂厂址上。原厂 区遗留下来的树木、厂房、吊装车间以及原有的 调运铁轨,成为水晶城的设计资源。规划概念来 源于对这些资源的保留和再利用。
3、丰富景观 4、技术规定:道路分级、出入口、转弯半径、回车让车等。
三、交通组织方式 1、人车分行 2、人车混行 四、道路系统 1、类型 2、停车设施 3、步行道
Woonerf:人车共存道路系统最早 1970年代出现在荷兰。利用各
种设计手段降低车速,创造人 车共享的公共空间。
一、公共服务设施分类
方案评述: 无锡太湖花园二期、漳州商贸城
实例介绍: 规划和现实——柏林格罗皮乌斯城
思考和讨论: 规划的编制和评判标准? 实施之前
在实施之前,规划的编制和评判标准? 规划对城市所起的作用 一本书:《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居住区

居住区

使用现代材料原则 材料的选用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 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 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 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Do It Youself)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 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 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 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 的环境日久弥新。 点线面相结合原则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 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居住区的 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 集的高潮。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居住区规 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 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 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居住区硬质景观要 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 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 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居住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 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爱、合作、冒险的精神。
• 居住组团一般称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 分隔,并与居住人口规模1000~3000人相 对应,户数300~700户,用地4~6公顷,配 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 生活聚居地。 • 一般的,居住组团占地面积小于10万平方 米,居住300~800户,若干个居住组团构成 居住小区。

居住区与居住区规划内容和原则

居住区与居住区规划内容和原则

城市居住区的类型和规模
■ 智能化居住区:智能社区的目标是沟通社区内部的住户、 住户与社区服务中心、住户与外部社会,开展综合信息交 互,为住户提供安全、舒适、便捷、节能、高效的生活环 境,实现家庭智能化、社区可持续发展、建设具有新世纪 风范的现代生活。
智能社区采用4C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 技术及IC卡技术)、构架智能结构与系统,结合服务与管 理,精密设计、择优集成、精细施工,提高住宅档次、推 动住宅现代化。我国正在建设智能社区,努力实现社区管 理信息化、社区服务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使社区建设走 上规范化、制度化和网络化的轨道,提高社区管理与服务 水平和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尽快形成信 息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有助 于社区安定和社会稳定。
② 按社区的地域分布划分 ■ 中心区社区、中心外围社区、边缘社区
③ 按社会—空间形态构成特征划分(指按社区建构的社 会历史背景及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分类) ■ 传统式街坊社区、单一式单位社区、混合式综合社区、房 地产开发型物业管理社区、流动人口聚居区
社区
良好的邻里关系是形成社区的基础,而邻里 单位则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住宅规划 理念,对现代居住区规划产生极大的影响。
• 全区鸟瞰或轴测图 • 主要街景立面图 • 社区中心、重要地段以及主要空间结点平、立、透视图
■ 规划设计说明及设计经济指标
• 规划设计说明 • 技术经济指标
城市居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
■ 符合城市中体规划的要求; ■ 符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的原则; ■ 适应居民的居住生活行为规律,综合考虑日照、采光、通风、
社区
住宅区规划从物质形态构筑而言是提供一些场所,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是期望形成一个良好的社区, 构建一种广义交流层次上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居住区,大家懂得版

居住区,大家懂得版

1、居住区的概念:居住区是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环境的总称。

2、居住区的类型:(1)按城乡区域范围不同划分①城市住区(在城市土地使用范围内,一般可只设置主要为社区服务的公共服务设施)②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一般主要为某一个或几个厂矿企业或科研基地的职工及家属而建设的,居住对象较为单一。

公共设施应较为齐全)③乡村居住(主要位于农村范围的居住用地)。

(2)建设条件不同分①新建住区②旧筑区。

(3)住宅层数不同划分①低层②多层③中高层④高层住区⑤各种层数混合修建的住区。

3、影响住区规模的主要因素: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合理的服务半径,是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步行距离,一般最大为800~1000米。

②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以此划分的城市地块往往成为决定住区用地规模的一个重要条件。

城市干道合理间距一般因为600~1000m之间。

③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的影响:如我国一些大城市家盗版管辖的人口一般在3~5万人,成为“街道社区”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单元。

④其他影响:主要体现在高容积率开发导致住区人口规模较高。

自然地形条件和城市规模、城市历史街区环境、居民社会心理感受等因素对居住区的规模有一定的影响4、美国三种不同尺度的住区①住宅单体和小组群住宅可以称为最基本的尺度规模。

②邻里,具有步行尺度的范围。

③都市聚落,它是由邻里集聚而形成。

5、住区规范的划分:①居住区:一般称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配件较完善的、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告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②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指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人口规模10000~15000人,配有一套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告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的聚集地。

③居住组团:指被小区道路分隔,人口规模1000~3000人,配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城市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与用地构成

城市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与用地构成

城市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与用地构成(一)居住区的组成要素居住区的组成要素也是居住区的规划因素,主要有住宅、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绿地。

公共服务设施是居住区配套建设设施的总称,简称公建,包括下列8类:①教育:项目有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②医疗卫生:项目有医院、门诊所、卫生站、护理院。

③文化体育:项目有文化活动中心(站)、居民运动场馆、居民健身设施;④商业服务:项目有综合食品店、综合百货店、餐饮店、中西药店、书店、便民店等;⑤金融邮电:项目有银行、储蓄所、电信支局、邮电所;⑥社区服务:项目有社区服务中心、治安联防站、居委会等;⑦市政公用:项目有供热站或热交换站、变电室、开闭所、路灯配电室、燃气调压站、高压水泵房、公共厕所、垃圾转运站、垃圾收集点、居民停车场(库)、消防站、燃料供应站等;⑧行政管理及其他:项目有街道办事处、市政管理机构(所)、派出所、防空地下室等。

居住区内道路分为居住区(级)道路、小区(级)路、组团(级)路和宅间小路四级。

其中,居住区(级)道路是一般用以划分小区的道路;小区(级)路是一般用以划分组团的道路;组团(级)路是上接小区路、下连宅间小路的道路;宅间小路是住宅建筑之间连接各住宅入口的道路。

此外,居住区内还可能有专供步行的林荫步道。

居住区内绿地有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建筑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包括其他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其中,公共绿地是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等;宅旁绿地是指住宅四旁的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是指居住区内的幼儿园、中小学、门诊所、储蓄所、居委会等公共服务设施四旁的绿地;道路绿地是指居住区内道路红线内的绿地。

(二)居住区的用地构成居住区规划总用地包括居住区用地和其他用地两类。

居住区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也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四项。

NO03第三章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小)

NO03第三章居住区的规划结构(小)

2、邻里单位模式(neighborhood unit model)
这一模式由美国克拉伦斯. 佩里(Clarence Perry)1929年提 出。它以邻里单位作为组织住区的基本形式,以避免由于汽车的迅 速增长对居住环境带来的严重干扰。住区内配置足够的生活服务 设施以丰富居民的公共生活,促进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邻 里单位有明确的边界.通过步行网络系统将住宅与小学、休闲设 施和少量的社区商业等相互联系,并形成一个开放空间体系,而 所有这些都在步行范围内。提出规划布局的六条基本原则。
大楼共有18 层,有23 种不同的居住单元,共 337 户,可供1500-1700 名居民居住,提高了居民 选择的自由度,突破了承重结构的限制,从单身住 户到8 个孩子的家庭,室内楼梯将两层空间连成一 体, 起居厅两层通高,达到4.8 米高,3.66x4.80 米大块玻璃窗满足了观景的开阔视野,在第7 、8 层布置了各式商店,如鱼店、奶店、水果店、蔬菜 店、洗衣店、饮料店等,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使 公寓成为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小社会。
它的特征是采用曲线型的街道尽端式道路并 在交叉口形成三角形的绿化休憩空间,街道两侧 充满当地园艺特色的前院草坪.构成了开放空间 景观的组成部分。街道树木成行使得道路在连续 转弯时使人产生了新的心理期待。
在住区中心设置了一个由商店和列车换乘站 构成的小型商业中心,配置学校办公楼区、休闲 场所,上下班也可乘坐小汽车.并在购物中心、 就业中心、学校和其他目的地设置了宽敞的停车 场地,保证了机动性和可达性(图18-2-1)。
3.2.4社会互动功能 通过邻里、社会网络、组织机构、教育系统和环境设施为人际交往提供机会,以促进居 民参与游憩、休闲、社交、就业和购物等活动。
3.2.5对多样性的包容 充分考虑居住的私密性、体验自然环境的机会、远离紧张的城市环境的场所、社会化等 因素,包括居民构成、生活方式、文化和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多样性,赋予居民以场所感、归 属感.自豪感和满足感。

第3章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

第3章居住区的规划组织结构与布局

一、道路系统
道路系统是居住区规划布局的骨架。根据地 形、气候、用地规模、周围环境以及居民出行方式与规律 ;结合居住区的结构和布局来确定,要求满足使用、安全 、经济的要求 1、道路系统的布置要求 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满足安全与防护要求 满足经济与节约要求
2、道路系统的规划布置
3、人车流线组织 人车混行 机动车与行人在同一的道路断面中通行
居住区--居住组团
居住区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居住组团
以这种组织方式不划分明确的小区用地范围。居住区直接由若干个居住组团组 成,也可以说是一种扩大小区的形式。
其规划结构的方式为居住区――居住组团。居住组团相当于一个居委会的规 模,一般为300-1000户。1000-3000人。居住组团一般应设有居委会办公室、卫 生站、青少年校外活动站、老年人活动室、服务站、小商店、托儿所、儿童或成 年人活动休息场地、小块绿地等。其他一些基层公共建筑则根据不同的特点按服 务半径在居住范围统一考虑,均衡灵活布置。
南低北高 南疏北密 南点北条 南短北长
实例分析 :福州儒江东村小区
福州儒江东村小区,位于福建福州市开发区快安延伸 区,北面为鼓山,南面为闽江,北面隔路有一铁路线通过 。用地9.4 h㎡,总居住人口4025人,总建筑面积128055 ㎡.
规划平面图
规划结构分析:
道路系统分析 :
绿化系统分析
空间环境分析 :
道路绿地
车行道绿地 人行道绿地 步行路绿地
宅间绿地 宅旁绿地
4.空间环境
从宏观上整体的来看建筑、街区或整个居住区的规划 设计,都应视为一种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即将居住区视 作是室内外各类空间环境的综合体,并把多元的居住区环 境要素加以综合,形成整体的具有内涵的居住环境。 协调中创造特色 整体中突出中心,注重空进序列性 创造有利于交往的积极空间 营造生态环境,形成局部小气候

第三章 居住区规划结构与形态

第三章  居住区规划结构与形态

布置形式
环通式
特点
车行、人行畅通,组团划分明确,但居民易受交通干扰
半环式
车行分区明确,区内联系不便
尽端式
减少汽车穿越干扰,节约道路面积,自行车交通不通畅
混合式
总之,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穿行,道路通而不畅, 避免往返迂回,并适合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 和垃圾车等的通行。
四、绿地系统
居住区绿地:是指居住区中的公共绿地、宅旁绿 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居住区绿地的功能:使用功能、生态功能、景观 功能。
1、“中(向)强烈的向心性,并以自然 顺畅的环状路网造就了向心的空间布局。
2、“围合式”布局形态
可形成宽敞的绿地和舒展的空间,日照、通 风和视觉环境相对较好,可以更好地组织和 丰富居民的邻里交往及生活活动
3、“轴线式”布局形态
2.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 上下班的走向。
3.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 附近地区和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保持居住区的安宁。
4.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
B、规划布置方式(分级布置)
1、第一级(居住区级)
公共服务设施项目主要包括一些专业性的商业服务 设施和影剧院、俱乐部、图书馆、医院、街道办事处、 派出所、房管所、邮电、银行等为全区民服务的结构。
“片块式”布局应控制相同组合方式的住宅数 量级空间位置,尽量采取按区域变化的方法, 以强调可识别性。同时,片块之间应有绿地或 水体、公共设施、道路等分隔,保证居住空间 的舒适性。
6、“集约式”布局形态
“集约式”布局由于节约用地,可以同 时组织和丰富居民的邻里交往及生活活 动,尤其适用于旧区改建和用地较为紧 张的地区。

住宅小区的组成

住宅小区的组成

住宅小区的组成当我们谈到住宅小区,它不仅仅是一堆建筑物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由多个元素相互作用、相互配合而形成的复杂有机整体。

一个完善的住宅小区,通常由以下几个重要部分组成。

首先,住宅建筑是小区的核心组成部分。

这包括各种类型的房屋,如多层住宅、高层公寓、别墅等。

住宅的设计和布局要充分考虑居住者的需求,包括房间的数量、面积、朝向、采光和通风等。

户型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舒适度和便利性。

比如,一个三居室的房子要合理安排卧室、客厅、厨房和卫生间的位置,使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能满足家庭成员的各种活动需求。

小区的配套设施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其中,道路交通系统至关重要。

小区内要有合理规划的道路,方便居民出行和车辆通行。

道路的宽度、材质和坡度等都需要精心设计,以确保安全和舒适。

同时,要有足够的停车位,包括地下停车场和地面停车位,以满足居民停车的需求。

公共服务设施为小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幼儿园和学校可以让孩子们就近接受教育,免去了家长远距离接送的烦恼。

社区医疗服务中心能够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健服务,方便居民小病小伤的诊治。

还有商业设施,如超市、便利店、菜市场等,满足居民的日常购物需求。

此外,像银行、邮局等服务机构,也能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便利。

绿化景观是住宅小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精心设计的花园、绿地和树木,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改善小区的生态质量,调节气候,减少噪音和灰尘。

居民可以在绿地上散步、休息、玩耍,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和舒适。

休闲娱乐设施能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

常见的有儿童游乐设施,如滑梯、秋千等,让孩子们有玩耍的空间。

健身器材则为居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场所。

还有游泳池、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满足不同居民的运动爱好。

物业管理服务是保障小区正常运转的关键。

物业负责小区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包括小区的清洁卫生、垃圾处理、设施维修、安全保卫等工作。

一个好的物业管理团队能够为居民创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居住区4

居住区4

1.住区:城乡居民定居生活的物质空间形态,是关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居住及其环境的总称。

2.住区分类:按城乡区域范围分城市住区、独立工矿企业和科研基地的住区、乡村住区。

按建设条件分新建住区、旧住区。

按住宅层数分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区和各种修建住区。

3.住区的规模包括人口和用地两个方面,一般以人口规模作为主要标志。

4.影响住区规模:①公共设施的经济性和合理的服务半径②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给予机动车模式的城市交通要求城市干道之间保持合理的间距,以保证交通安全、快速和畅通)③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影响④其他影响(住宅层数、自然地形、城市规模)合理的服务半径:居民到大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步行距离,一般最大为800-10005.居住区规模:①居住区:一般成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人口规模3W-5W,配套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地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②居住小区:一般称小区,指被城市道路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人口规模1W-1.5W,配套有一套能满足该区居民基本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③居住组团:一般呈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隔,人口规模1K-3K,配套件有居民所需的基层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6.住区规划任务:科学合理的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安全、卫生、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满足特定居住对象的需要,住区规划必须根据总体规划和近期建设的要求,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相关指标的要求下,对住区内各项建设做好总和全面的安排,还须考虑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物质技术条件以及气候、地形和建成现状等条件,同时应注意远近结合,永续发展。

1.住区规划编制的内容:①选择、确定用地位置、范围②确定住区要实现的功能和目标③确定居住人口数量规模和用地大小④一定居住建筑的布置方式⑤拟定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容、规模、数量、标准分布和布置方式⑥你定个及道路的宽度、断面形式、布置方式、对外出入口位置、泊车辆和停车方式⑦拟定绿地、活动、休息等室外场地的数量、分布和布置方式8拟定有关市政工程设施的规划方案9拟定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和造价估算10对不同阶段的方案进行必要的公众参与和专家咨询,满足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要求2.住区组成:①组成要素:物质要素(自然和人工组成,自然要素指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的等、人工要素指各类建筑物以及工程)精神要素(指社会制度、组织、道德、风尚、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②组成内容:建筑工程(主为居住建筑,其实为公共建筑、生产建筑等)室外工程(道路工程、绿化工程等)③住区用地: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④住区环境:内部居住环境(住宅内部环境等)外部生活环境(空间环境、空气环境、声环境、热环境、光环境、视觉环境、生态环境、邻里和社会环境)3.邻里单位六原则:①邻里单位周围有城市道路所包围,城市道路不穿过邻里单位内部②邻里单位内部道路系统应限制外部车辆穿越,一般采用尽端式,以保持内部的安静、安全的居住气氛③以小学的合理规模为基础支撑邻里单位的人口规模,是小学生不必穿过城市道路,一般邻里单位为5K左右④邻里单位的中心建筑是小学,它与其他的邻里服务设施一起结合中心公共广场或绿地布置⑤邻里单位占地160英亩,每英亩10户,保证儿童上学距离不超过半英里⑥邻里单位附近设有商店、教堂、图书馆和公共活动中心。

第04章 居住区的建筑构成

第04章  居住区的建筑构成

六、阳台
• 阳台的临空面装上玻璃窗,就形成了封闭式阳台,如果面积较大,可作 为阳光室或小明厅使用。 • 由于阳台大多伸处建筑物外部,在建筑物构造处理上应保证安全、牢固、 耐久。阳台栏板的安装,还常具有抗侧向力的能力,垂直杆件之间的空 隙不得大于110mm,同时,不得有利于小孩攀爬。 • • 阳台栏杆的高度不得低于1100mm。阳台地面标高应该低于室内标高 60mm,外侧应该有100mm高的挡水带,以免使室内进雨水或是阳台积水 无组织外漏。 • 阳台除供人们进行户外活动外,兼有遮阳、防晒、防火灾蔓延的作用。
பைடு நூலகம்
二、客厅
• 对于家庭来说,客厅是一个开放的公共活动的场合, 为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以及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客厅一般 靠近大门入口处布置,有时通过门廊或玄关的过度,与外 界形成方便的联系与沟通。 由于客厅是家庭重要的活动交往场所,在家庭生活 中占据的比重较大,因此,需要布置在朝向较好、采光充 足、通风顺畅的地方。 平面尺寸与家具布置: 开间:3600mm、3900mm、4200mm、4500mm 进深:4200mm、4500mm、4800mm、5100mm—— 6300mm甚至更多。
一、住宅套型概述 1 套型各功能空间的设计
• 一户家庭对住宅有不同的使用要求,一套住宅需 要能提供不同的功能空间,它应当满足人的睡眠、 起居、工作、学习、进餐、炊事、娱乐休闲、洗 浴方便、储藏以及户外活动等功能。而且必须是 独门独户,独立出入,独家使用的成套住宅。 • 所谓成套,就是指各功能空间必须组成齐全,方 便使用,满足使用者居住、厨卫、交通等等几大 部分的使用要求。 • 一套住宅应当包含如下几项功能空间:卧室、起 居室(客厅)、餐厅、厨房、卫生间,以及阳台、 储藏间、交通空间、要求较高的还应当包括工作 间、书房、洗浴间、车库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各类室外活动场地面积和 设施标准
• 指生活杂务场地、儿童游戏场地、青 少年活动场地、成年人和老年人休息场 地以及体育运动场地的面积及其附属设 施的完善程度。 • 我国目前尚无统一的定额指标和标准。 国外一些国家有具体的要求:如,
1969年出版的联合国关于城 市绿地规划对居住区绿地定额
• • • • ┃ 与住宅的距离(公里) │面积(公顷)│平米/人 ┃ ┃住宅组公园│ 0.3│ 1 │ 4 ┃ ┃ 小区公园 │ 0.8│ 6-10 │ 8 ┃ ┃居住区公园│ 1.6│ 30-60 │ 16 ┃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
• • • 便利程度取决于: 1.公共服务设施项目的齐全程度。 2.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方式。如早晚服务、 日夜服务、上门服务、电话预约、开架购物、 特殊服务等。尽管服务方式不由规划部门管理, 但与居住环境的质量密切相关。 • 3.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半径。服务半径是 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用具体的数量表示,但 数量不是绝对的。对某一性质和规模的公共设 施而言,它的服务半径一般是确定的。服务半 径的大小受较多的因素影响。
(一)内部居住环境的要求
• 1.住宅标准:包含面积标准和质量 标准两个方面。 • 面积标准包含两个方面:即平面:即设备的完 善程度和结构造价。 • .质量标准在广义上也包含住宅的装修。
2.住宅类型:
• 同样面积和设备的标准下,层数越高,标准 越低。高层住宅售价高于多层住宅,则是因为 成本和房地产因素造成。并不表明高层住宅一 定高于多层或低层。 • 选择什么类型的住宅,同样与经济,社会和 生活标准密切相关。如:对于我国人口众多的 情况,城市住宅应该以多层住宅为主,特大城 市由于用地紧张,可以适当建造高层住宅,而 农村地区也应区别对待,用地紧张的地区,也 应该将住宅集中起来。
4.室内小气候
• 根据专家研究,居室理想的小气候条件如 下:
气温(度) │ 相对湿度 │ 空气流动速度

• • 冬至│18-22 │40-60% │0.07-0.1米/秒 • 夏至│25-26 │30-50% │0.1-0.25米/秒
5.室内空气量和二氧化碳含量
• 空气量以50-60立方米/人为 佳,最低为25-30立方米/人。二 氧化碳含量不得大于0.05-0.1 %。
第二章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
• 规划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 • 不同时期的经济、社会、文化水平是不同的, 因此所要达到目标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在了解 了现代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要求后,对将来的居 住环境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预测和了解。 • 可以分为物质的要求和精神的要求两个方面。 我们着重讨论的将是物质方面的,同时也离不 开精神的因素。
(二)外部居住环境的要求
• • • • • 1.居住密度 2.公共绿地面积的大小 3.各类室外活动场地面积和设施标准 4.住户相互视线的干扰程度 5.室外小气候和场地的日照、通风、 防风、防晒、等状况 • 6.室外环境的噪声级
1.居住密度
• 居住密度可以有居住人口密度、居住建筑密 度来表示。 • 密度问题同时是与社会、文化也存在相关联 的问题。人口的积聚,是城市化和现代社会的 重要特征。但密度过高,意味着环境质量可能 降低。 • 密度问题主要与土地问题关系密切,我国人 口众多,耕地缺乏,应从多方考虑节约土地。
外部交通的关键是职工上下 班和居民购物。
• 外部交通的便捷还取决于城市的交通 结构:即私人交通和公共交通的比例。 我国的私人交通多为自行车,成为我国 的一大特点。对发达国家,私人交通多 为小汽车,因此,居住区的道路系统多 考虑人车分离的系统。
• 从我国的情况看,小汽车一定会走进家 庭,但其所占比例有限,且各城市差异 较大,应仔细研究。
三.安全
• 居住区环境的规划设计,不仅要保证居民正 常情况下的使用合理和安全,还要考虑在发生 特殊情况时(如火灾、地震等)的安全。 • 安全就是保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影 响安全的因素很多,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 个方面。实际上,从人类社会发展以来,人类 一直在寻找安全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类的 生活质量。这里,我们对安全问题着重讨论防 火、防震、防空和交通安全四个方面。
(四).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便利
• 考虑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要求,就是考 虑无障碍的设计要求。 • 无障碍的要求体现了社会的人与人是 平等的,残疾人和老年人更需要社会的 关怀。同时,无障碍的要求不会影响正 常人的要求。 • 无障碍的设施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 的文明程度,体现了老龄化城市的要求。
1.无障碍设计最早由建筑设计提出。 国际康复协会批准的建筑物最低无障碍标 准为:
• • • •
2.除了专门为残疾人设计的 建筑和设施外,(如:唐山地震 后的残疾人家庭住宅的设计为专 门设计。)一般为公共服务的室 内室外场所是否都应该考虑残疾 人和老年人的需要。
• 如:现代化的商场和超级市场都设有自动扶梯, 但却不能供轮椅使用,而垂直升降电梯一般不 对外公众使用,给残疾人和老年人带来不便。 • 但现在也有很多城市在建设中考虑了无障碍 要求。如: • 人行道设盲人专用道。(棒敲击地面的声音 不同。) • 国外在交叉口设声音提示的色灯转换装置, 以供盲人过交叉口使用,同时也提醒人们按次 序过交叉口。我国则较难实施。 • 公交车设轮椅提升装置。 • 交叉口路肩采用坡道连接,供轮椅使用。在 有台阶的地方,尽可能设坡道等。 • 公用电话亭能够为轮椅上的残疾人使用。
二.方便
• • • • • (一).内外交通的便利 (二).公共服务设施的便利 (三).施工及管理的便利 (四).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便利
.方便意味着生活的便利和舒适。方便在一 定的程度上是舒适要求的一个重要分支。 • .方便的要求,一般而言更注重对人的活动 所考虑。
(一)内外交通的便利
• .内外交通是相对而言的。对居住区或小区 而言,内部交通是区内的交通;外部交通是区 外的居住区道路和城市道路上的交通;对住宅 而言,则内部交通是住宅内的廊道和楼梯上的 交通等,外部交通则一般是指小区和居住区的 道路上的交通。这里,我们更多的是指后者。 • .交通的便利首先取决于道路系统的完善, 包括住宅内部的道路、小区和居住区的道路、 和城市道路。
(一).防火
• 1.起火的原因一般有自然的原因和人为的 原因两种,自然的有:雷击;人为的原因则更 多,易燃危险品的放置不当,烟蒂乱扔,电器 短路,小孩玩火等等。 • 了解了火灾发生的原因,我们知道火灾是可 以预防的,因此防火的第一问题是思想重视, 第二才是防火的技术问题,第三是灭火救生的 问题...。
(三).施工及管理的便利
• 1.施工组织的便利是理所应该的, 但不应迁就施工而将低环境的质量。施 工问题这里不作讨论。仅作了解。 • 2.管理的便利。这是一个重要的问 题,尤其是现代的城市小区更加注重物 业管理。如:每个居住组团相对封闭, 便于安全管理;维修管理;环境卫生的 管理;代理服务的管理等。
1.内部交通
• 主要是解决住宅内的交通,由住宅建 筑设计完成。包括住宅的水平交通和垂 直交通。根据发展的要求,一些城市对 六层的多层住宅提出加建电梯,说明多 层住宅的垂直交通将会得到改善。
2.外部交通
• 居住区的外部交通流主要由职工上下 班,儿童入托幼,中小学生上学和放学, 居民购物,垃圾清扫和运输,邮政和消 防,商店的货物运输等组成。
• • (1).入口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 (2).门宽在80厘米以上,旋转门需另 设残疾人入口。 (3).走廊宽在130。厘米以上。 (4).厕所内设有扶手的座便器,隔断门 外开或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出入。 (5).电梯入口宽在80厘米以上。 达到以上标准的建筑物可以挂国际公认的 “无障碍标志”。
日本对居住区公共绿地指标规定
• • • • • • • ┃公园名称 │ 内容 ┃ ┃儿童公园 │儿童专用、有游戏场地、面积 0.25HA、半径250M ┃ ┃小区公园 │居民1万人,休息散步活动等,面 积2HA,半径500M ┃ ┃居住区公园 │简单休闲,运动设施,面积4HA, 半径1000M ┃
4.住户相互视线的干扰程度
• 指每一家庭住户之间的相互视线干扰, 虽可以通过窗帘等解决,但不是良策。 良好的视线互不干扰,取决于适当的密 度和建筑及组群设计。
5.室外小气候和场地的日照、 通风、防风、防晒、等状况
6.室外环境的噪声级
• 国外一般对此有明确的规定。我国城市环境 控制标准对城市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控制要求。 一般我国对居住区环境噪声标准建议值如下: • 白天:(上午7:00-下午9:00)4 5-50分贝(A) • 夜晚:(晚上9:00-凌晨7:00)4 1-45分贝(A)
3.居室的隔声、隔热、保暖、光照、日照和通风状况 • (1)隔声-国际上定为30分贝(A)(白天), 和25分贝(A)(晚上)。 • (2)隔热或保暖-在炎热和严寒地区特别重要。 • (3)光照-指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 • (4)日照-指居室内获得太阳的直接照射。,我国 1980年规定的日照标准是:冬至日中午前后的连 续日照时间不低于一小时。新的居住区规划规范对日 照标准也有新的规定。 • (5)通风-指自然通风。现代规划应更加重视自然 环境的利用。
• 思想重视和灭火救生的知识,可以通过 普及教育解决,国外很多城市开展这样 的活动。我国现在也开展很多这方面的 工作。 • 实际上,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非常重 视防火的问题,如:马头墙也称封火墙, 可以防止火势蔓延;故宫内大殿前设有 琉金大缸,其中盛水,目的就是为了防 火等。
• 2.防火的技术问题,国家有关部门根 据建筑的耐火等级和防火等级,制定了 详细的防火规范,建筑设计时需要特别 重视,否则,建筑方案将难以通过审核。 • 建筑防火涉及的方面很多,主要有空 间方面的要求和材料方面的要求,及设 施方面的要求等。如民用建筑的最小防 火间距:
1980年国家建委对多层住 宅的密度的规定:
• ┃层数│居住建筑面积密度(平米/公顷) │ 居住建筑密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