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胚的发育
口腔组织胚胎学第二章
第二章“牙的发育”参考复习题答案名词解释1.原发性上皮带:胚胎的第5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深层的外胚间叶组织诱导上皮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互相连接,依照颌骨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2.牙板:在胚胎的第7周,原发性上皮带继续向深层生长,并分裂为两个: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
3.上皮隔:上皮根鞘持续生长,离开牙冠向牙髓方向呈约450角弯曲,形成一盘状结构。
弯曲的这一部分上皮称上皮隔。
上皮隔围成一个向牙髓开放的孔,是未来的根尖孔。
4.上皮根鞘:牙根开始发生时,内釉和外釉上皮细胞在颈环处增生,向未来的根尖孔方向生长,而星网状层和中间层细胞并不出现在上述增生的上皮中。
这些增生的上皮成双层,称为上皮根鞘。
5.颈环:内釉上皮与外釉上皮相连处称颈环,在上皮根鞘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6.釉结:在牙胚中央,内釉上皮局部的增厚,釉结在牙形态发生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是调节细胞分化和牙形态发生的信号中心。
7.缩余釉上皮: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盖在釉小皮上,称为缩余釉上皮(reduced dental epithelium)。
当牙萌出到口腔中,缩余釉上皮在牙颈部形成牙龈的结合上皮。
8.引导管:牙胚向合面方向萌出时,包绕牙胚的牙囊组织通过结缔组织条索与口腔粘膜固有层相连,这一结构称为引导索。
在干燥的幼儿颅骨上乳牙的舌侧可见含有结缔组织条索的孔,称为引导管。
当恒牙萌出时,骨吸收使引导管很快增宽,成为牙萌出的骨通道。
问答(思考)题1.以乳中切牙为例,试述牙齿发育的全过程。
答案要点:(1)原发性上皮板及牙板的发生;(2)成釉器的发育过程包括蕾状期、帽状期、钟状期及其形态特点;(3)牙体组织形成。
包括冠部牙本质、釉质的形成;牙根的形成,包括上皮隔、上皮根鞘的发生,牙骨质的发生;(4)牙的萌出。
牙齿的发育过程课件
(Inter enamel epithelium, 内エナメル上皮)
D:牙乳头 E:牙囊
18
胚胎第11~12周 钟状期 牙胚 (Bell stage ,鐘状期)
PPT学习交流
19
A:外釉上皮层
(Outer enamel epithelium, 外エナメル上皮)
B:颈环 (Cervical loop)
牙囊பைடு நூலகம்
(Dental sac, 歯小嚢)
PPT学习交流
12
牙胚的发生
PPT学习交流
13
牙胚的发生 (小结)
ⅤW
ⅦW
ⅧW
原始 口腔上皮
原始性 上皮带
前庭板 前庭沟 牙板 牙胚 成釉器 (来自牙板)
外胚间叶组织
PPT学习交流
牙乳头(来自外胚
间叶组织)
牙囊(来自外胚
间叶组织)
14
上下颌的帽状期牙胚(冠状切面)
牙齿的发育过程
PPT学习交流
1
婴儿刚萌出牙的图片
PPT学习交流
2
PPT学习交流
3
一、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二、牙体组织的形成 三、牙的萌出和替换
PPT学习交流
4
• 掌握:1、牙板出现、牙胚发生和分化以及牙体组织形成, 牙齿萌 出的主要过程。
•
2、牙胚各期的组织学结构。
•
3、牙体各组织出现的先后顺序和相互诱导关系。
乳 细胞增生 头
外釉上皮层 星网状层 内釉上皮层
形成细胞凝聚区
外釉上皮层 星网状层 中间层 内釉上皮层
外胚间叶组织增多 出现细胞分化
—成牙本质细胞
牙 外胚间叶 形成结缔组织层 外胚间叶组织增多
孕期胎儿牙齿发育知识
孕期胎儿牙齿发育知识在孕期,胎儿的牙齿也在逐渐发育。
了解胎儿牙齿发育的知识可以帮助孕妈妈更好地关注胎儿健康的同时,也对未来宝宝的牙齿健康有所了解。
本文将介绍胎儿牙齿的发育过程、维护牙齿健康的方法以及孕期牙齿保健的重要性。
1. 胎儿牙齿的发育过程在怀孕的前8周,胎儿的牙胚已经开始形成。
在此阶段,千万个微小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并逐渐形成牙齿。
从8周到12周的期间,牙齿的形态和位置开始明确,此时,牙齿的冠部已经形成。
从12周起,牙齿的根部开始逐渐形成。
到20周,所有的牙齿都已经形成,并且继续生长。
2. 维护胎儿牙齿健康的方法虽然在孕期,胎儿的牙齿还是牙胚的状态,但是孕妈妈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都可能对胎儿牙齿的发育产生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建议来维护胎儿牙齿健康:2.1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孕妈妈应该保持均衡的饮食,并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特别是钙、维生素D、维生素C和维生素B12等对牙齿发育有帮助的营养物质。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摄取乳制品和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2 彻底清洁口腔:孕妈妈应该在孕期加强口腔卫生,包括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
定期到牙医那里进行牙齿检查和清洁。
保持口腔的清洁,可以减少细菌滋生,有助于胎儿牙齿的健康发育。
2.3 避免食用过甜或过酸的食物:孕妈妈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过甜或过酸的食物。
这些食物容易诱发蛀牙,同时也对胎儿的口腔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选择新鲜水果和蔬菜作为零食,而不是糖果或碳酸饮料。
3. 孕期牙齿保健的重要性孕期牙齿保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牙齿的健康与整体健康密切相关。
如果牙齿出现问题,例如蛀牙或牙龈疾病,可能会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感染、痛苦和压力。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孕妇患有牙周疾病会增加早产和低体重儿的风险。
孕期的牙齿保健也会对宝宝未来的牙齿健康产生影响。
如果孕妈妈在孕期重视口腔卫生,保持牙齿健康,这将减少宝宝在婴幼儿期和儿童期的龋齿风险。
考虑到孕期牙齿保健的重要性,孕妈妈应该定期到牙医那里进行检查和清洁。
牙的发育—牙胚的发生和分化(口腔组织病理学课件)
22
➢ 牙胚重组合后,由牙乳头决定牙的形态
23
牙囊
➢ 牙囊包绕于成釉器和牙乳头的外围 ➢ 牙囊分化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固有牙
槽骨
24
牙板的结局
➢ 牙板最终逐渐退化和消失,成釉器和口腔 上皮分离
牙冠的最终形态
14
钟状期成釉器的四层细胞
➢ 外釉上皮层 ➢ 内釉上皮层 ➢ 星网状层 ➢ 中间层
15
外釉上皮层
➢ 成釉器周边的一单 层立方状细胞,称 为外釉上皮
➢ 外釉上皮通过牙板 与口腔上皮相连
16
内釉上皮层
➢ 单层上皮细胞构 成,排列在成釉 器凹面,与牙乳 头相邻
➢ 內釉细胞将分化 为成釉细胞,形 成釉质
17
颈环
➢ 内釉上皮和外釉上皮的相连处,称为颈环 ➢ 上皮根鞘来源于颈环,与牙根发育有关
18
星网状层
➢ 位于内外釉上皮之间,具有保护成釉器 的功能
19
中间层
➢ 内釉上皮和星网状层之间的2~3层扁平 细胞
➢ 具有蛋白合成、物质转运和浓缩、控制 矿化的功能
20
小结
21
牙乳头
➢ 牙乳头细胞为未分化间充质细胞 ➢ 可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不断分泌牙本
10
帽状期成釉器的三层细胞
➢ 外釉上皮层 ➢ 内釉上皮层 ➢ 星网状层
11
牙胚的组成
➢ 成釉器 ➢ 牙乳头:成釉器下方
的球形细胞凝聚区 ➢ 牙囊:包绕成釉器和
牙乳头边缘的外胚间 充质细胞
12
13
钟状期(BELL STAGE)
➢ 胚胎第11~12周 ➢ 成釉器长大,上皮凹陷更深,其周缘继
第二章牙的发育(1)
釉质中的水有两种形式:结合水和游离水。 大部 分水是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分布在晶体周围
成釉细胞的分化: 在釉牙本质 界的一端,形成 一短的圆锥形突 起,称为托姆斯 突(Tomes processes)。突 起内有终棒、连 接复合体和分泌 小泡。
釉质的矿化方式是:矿物盐沉积在基质中,同时水 和蛋白从釉质中被吸收。最后使釉质达到96%的矿 化程度。
牙冠萌出到口腔,缩余釉上皮与釉质分离,使牙 冠暴露。在牙颈部,缩余釉上皮形成结合上皮。
3. 萌出后期:刚萌出的牙的牙根尚未完全形成, 髓腔很大,根尖孔呈喇叭状。一般经过2~3年, 牙根才能完全形成。
4. 牙萌出移动的机制
牙根的形成:导致牙冠的牙合向移动。 液体的压力:根尖部组织压力增加将牙推 向牙合面。 周围骨组织的吸收和沉积: 牙周膜的牵拉:牙周膜中成纤维细胞的收 缩能力能够牙移动。
a
b
釉质形成后,成釉细胞在釉质表面分泌一层无结 构的有机薄膜,称为釉小皮。 釉质发育完成后,成釉细胞、中间层细胞和星 网状层与外釉上皮细胞结合形成一层鳞状上皮覆 盖在釉小皮上,称为缩余釉上皮。
三、牙髓的形成
当牙乳头周围有牙本质形成时,牙髓的未 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为牙髓细胞。 随着牙本质细胞向中心移动,牙乳头的 体积逐渐缩小。 到原发性牙本质完全形成,髓腔内的结 缔组织成为牙髓。
残留的牙板上皮可 能成为牙源性上皮肿 瘤或囊肿的来源。
二、牙本质的形成
在成釉细胞的诱 导下,牙乳头的 外层细胞分化为 成牙本质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分 泌牙本质基质, 并合成 I 型胶原 和非胶原蛋白。 最早形成的牙 本质基质称为罩 牙本质。罩牙本 质基质的胶原纤 维粗大。
牙胚的发育
a
30
2.内釉上皮(inner enamel epithelium)
位置: 凹面基底膜 比邻关系: 内:牙乳头 外:中间层 细胞固定形式: 基底膜—半桥粒 中间层—桥粒
a
31
高度 胞核 细胞 器 终棒
成釉细胞的分化过程
a
32
成釉细胞超微结构图
近中(端)
线粒体
细胞核
高尔基体
粗面内质网
远中(端)
终棒
a
18
牙胚来啦
a
19
乳牙胚形成
a
20
A:星网状 层
牙胚的结构
B:外釉上 皮层(立 方)
C:内釉上 皮层(柱 状)
D:牙乳头
发育中的颌骨
E:牙囊
a
21
牙氏族谱
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发生 前庭板(vestibular lamina) 牙板(dental lamina) 外胚间叶
靠近基底膜
a
33
内釉上皮向成釉细胞转化
前成釉细胞 成釉细胞
牙
尖
方
向
a
34
3.星网状层(stellate reticulum)
位置:外釉上皮 与中间层之间。
星形细胞
细胞形态及桥粒 连接
此期发育充分, 细胞间液体增加, 体积增大
功能:
营养
保护
a
35
釉质形成时 星网状层萎缩
a
36
4.中间层(stratum intermedium)
部位:
形态:
早期细胞器 少晚期细胞 器增多
功能:高碱
性磷酸酶活
性与釉质形
成有关
牙齿的发育过程范文
牙齿的发育过程范文1.胚胎期(第6周-第8周):在胚胎期,牙齿基牙胚在头部部位形成。
基牙胚有两类:一类是上颌胚,即上颌基牙胚,包括前端胚、小臼齿和杯状齿基牙胚,另一类是下颌胚,即下颌基牙胚。
2.婴儿期(第9周-第3个月):在婴儿期,基牙胚逐渐发育成为牙胚,即牙胚阶段。
牙胚是牙齿的初步形态。
3.幼儿期(第4个月-第6个月):在幼儿期,乳牙的牙胚进一步分化,形成牙芽、牙蓬。
牙芽是牙胚的加入增生的结构,牙蓬是牙齿的初步形态。
4.儿童期(2-6岁):在儿童期,乳牙牙芽进一步分化,形成牙冠和牙根。
牙冠是牙齿的可见部分,牙根是牙齿的隐藏部分。
同时,乳牙牙根开始钙化并延伸到牙槽骨中。
5.换牙期(6-12岁):在换牙期,乳牙逐渐被恒牙替代。
恒牙是永久牙,与乳牙相比,体积更大、根更长。
6.恒牙发育:恒牙的发育以身体发育为基础,随着个体的生长而进行。
其中,第一恒磨牙在6-7岁时开始发育,第二恒磨牙在11-12岁开始发育,第二恒前磨牙在7-9岁开始发育,第一恒尖牙在9-10岁开始发育,第二恒尖牙在10-12岁开始发育,第三恒尖牙在17-21岁开始发育。
除了以上的发育过程,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与牙齿发育相关的知识:1.牙胚:牙胚是牙齿形成过程中的原始结构,包括牙原质、围胚皮和结合组织。
牙胚位于颌骨中,并通过齿乳突与唇腭发育相连。
2.牙胚的分化:牙胚分化是指牙齿形态的发育过程。
在牙胚发育过程中,牙原质分化为牙本质、牙釉质和牙髓,围胚皮分化为牙龈下组织等。
3.牙发育的调节:4.牙齿的生长:牙齿的生长是指牙体的体积增加和牙根的延长。
这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幼儿和儿童期,随着唇腭发育的进行,牙齿的生长逐渐完成。
总结起来,牙齿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从胚胎期开始,牙齿通过不断的分化和生长,形成完整的牙齿结构。
通过了解牙齿发育的过程和相关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牙齿的形成和发育,从而更好地保护和护理我们的牙齿。
牙的发育 (1)
牙的发育学习要求:掌握:牙胚的组成,各部分的来源及所形成的组织;成釉器的蕾状期、帽状期及钟状期的结构;牙乳头及牙囊的结构;关键词:1.原发性上皮板2.前庭板3.牙板4.成釉器5.牙乳头6.牙囊7.牙胚人为分为3个阶段来叙述牙胚的发生及分化牙体组织的形成牙的萌出及替换牙胚的发生及分化牙胚由牙板及邻近的外胚间叶组织发育而来,牙板的发生是牙齿发育的开始。
牙胚是由成釉器、牙乳头和牙囊构成。
(1)成釉器形成釉质(2)牙乳头形成牙髓和牙本质(3)牙囊形成牙骨质、牙周膜和部分牙槽骨。
牙胚的发生及分化牙的发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生物学过程,包括细胞与细胞、上皮与间充质的相互作用,细胞分化、形态发生、组织矿化和牙萌出。
与所有发育过程一样,牙的发育也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基因级联表达所调控,从而控制细胞进入预定位置,并向特定方向分化。
成釉器的发育1.牙板的发生成釉器来自于牙板。
在胚胎第5周,在未来的牙槽突区,表面上皮出现增生,开始仅在上下颌弓的特定点上,上皮局部增生,很快增厚的上皮互相连接,依照颌弓的外形形成一马蹄形上皮带,称为原发性上皮带。
1.牙板的发生这上皮带继续向深层生长,并在末端分裂为两个上皮板:向颊(唇)方向生长的上皮板称前庭板;位于舌(腭)侧的上皮板称为牙板。
前庭板与口腔前庭发生有关;牙板向深层结缔组织生长,其末端细胞增生,进而发育成成釉器。
前庭沟形成前庭板继续向深层生长与发育的牙槽嵴分开,表面上皮变性、脱落,前庭沟形成。
牙板末端细胞增生,形成未来的成釉器。
2.成釉器的形成和分化在牙胚发育中,成釉器首先形成。
成釉器的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①蕾状期②帽状期③钟状期(1)蕾状期:在牙板末端的20个定点上,上皮细胞迅速增生,形成圆形或卵圆形的突起,形状如花蕾,即蕾状期成釉器,也称牙蕾。
组织特点1.构成细胞类似基底细胞2.邻近的间充质细胞增生活跃,包绕上皮芽3.未见细胞分化4.所有牙胚蕾状期形态基本相似,向帽状期转化时开始出现形态差异,最终发育成不同形态的牙。
叙述牙胚的发育过程及特点
叙述牙胚的发育过程及特点牙胚是指牙齿的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初期器官,在人类胚胎发育的初期阶段就开始形成。
牙胚发育的过程相对复杂,涉及到多个阶段和多个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
牙胚的发育过程可以分为牙齿的发生、定型和成熟三个阶段。
牙胚的发生阶段发生在牙胚上颌和下颌牙脊形成的过程中。
首先,牙皮分叶在颌骨中形成。
然后,口腔上皮下的牙胚组织形成瘘管,将牙胚与牙皮分离开来。
牙胚发生过程中最重要的结构有牙乳头、上皮垫和牙胚模型。
牙乳头是牙齿形成的基础,由上皮嵴中的一组细胞分化形成。
上皮垫是一层薄膜,将上颌上皮和下颌上皮连在一起,起到保护牙乳头的作用。
牙胚模型由牙乳头周围的组织形成,将牙齿的形状和位置确定下来。
牙胚的定型阶段发生在牙的形状和结构逐渐确定的过程中。
牙胚模型会进一步分化成牙囊和牙材,并建立牙本质和牙釉质。
牙囊由内外两层结构组成,内层是内皮组织,外层是间充质组织。
牙材由上皮垫和牙囊内的细胞分化形成,其中分化成牙本质的细胞称为髓柱细胞,分化成牙釉质的细胞称为釉片细胞。
在牙囊的作用下,牙本质和牙釉质逐渐形成,牙齿的形状和结构也逐渐确定。
牙胚的成熟阶段发生在牙囊内的细胞逐渐成熟和牙齿的完全形成。
牙囊内的细胞会通过分化和增殖,形成牙齿的均一化组织。
牙囊周围的细胞会分化为牙骨组织,填充牙齿的根部。
牙骨组织中的细胞通过分解牙齿的内部对牙齿的根部进行吸收,最终形成牙齿间隙。
牙胚的发育过程中有几个特点需要注意。
首先,牙胚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和增殖是高度协调的。
不同类型的细胞会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上相互作用,以形成不同形状和结构的牙齿。
其次,在牙胚定型和成熟过程中,牙胚模型将牙本质和牙釉质的形成分开,避免了两者同时发生的情况。
最后,牙囊和牙骨组织在牙齿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们提供了牙本质和牙釉质的支持和营养。
综上所述,牙胚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且高度协调的过程。
在发生、定型和成熟三个阶段中,牙齿的形状和结构逐渐确定,不同的细胞类型相互作用,最终形成成熟的牙齿。
牙的发育(陈)
帽状期成釉器 A.成釉器 B.外釉上皮 C.内釉上皮 D.牙乳头 E. 牙囊
第七章
钟状早期成釉器
成釉器的发育 1.胎儿头前部冠状切面在牙弓4个象限内发生4个不同 发育阶段的成釉器 2.下颌蕾状期成釉器在下颌骨的牙槽窝内发育(s:鼻 中隔 p:上腭 t:舌 m:下颌骨)
帽状期成釉器 (O:外釉上皮 DP:牙乳头) S:星网状层 I:内釉上皮
颈环的结构
3.钟状期 (1)凹陷更深呈吊钟状,凹陷形态分化为切牙 或磨牙 (2)细胞分化为4层 • 内釉上皮层:柱状,核远离基底膜 • 中间层:扁平细胞 • 星网状层:星状细胞 • 外釉上皮层:立方或扁平,胞膜形成褶,内含 毛细血管 (3)暂时性结构:釉结、釉索、釉龛
钟状期成釉器
1.钟状晚期牙硬组织形成,牙囊中血管与外釉上皮相连 2.外釉上皮形成许多褶,内含毛细血管,许多血管与其相连 ( A:内釉上皮 O:外釉上皮 S:星网状层 DP:牙乳头 (牙髓))
(一)成釉器
1.蕾状期 (1)牙板末端上皮细胞增生成花蕾状,但细胞未分化 (2)周围间充质细胞增生活跃,富于血管 2.帽状期 (1)成釉器变大,基底部内凹成帽状 (2)细胞分化成三层: • 外釉上皮:立方状 • 内釉上皮:低柱状 • 星网状层:星形细胞、细胞间富含蛋白 • 颈环:外釉上皮和内釉上皮交界处
牙本质形成期的成牙本质细胞(o:成牙本质细胞区 e:釉质
d:牙本质)
二、釉质形成
(一)釉质形成过程 (1)成釉细胞在近釉牙本质界的一端形成托 姆斯突和终棒 (2)成釉细胞分泌釉质基质(含25-30%矿物 盐) (3)釉质基质经四期矿化形成釉柱,釉柱和 细胞成角度 (4)成釉细胞调控釉质矿化的机理
(二)牙板的结局 1、钟状期开始退化,渐消失 2、残留牙板上皮存在颌骨,牙龈 • 残留上皮岛-牙源性肿瘤、囊肿 • 上皮珠-从口腔排出
牙齿的生长发育-V1
牙齿的生长发育-V1
正文:
牙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大约在胎儿发育的第六周开始。
以下是有关牙齿生长发育的一些重要信息:
1. 牙胚的形成
在胚胎期,牙齿的形成始于牙胚。
牙胚是在牙原质细胞中形成的,并
在胚胎的第六周开始发育。
牙原质细胞分裂和增殖,形成齿牙胚和周
围口腔组织。
2. 牙齿的生长
当牙胚形成了牙齿的基本形状和轮廓之后,它们开始生长。
在婴儿和
幼儿时期,牙齿会逐渐长出来,一共20颗乳牙。
在青春期之前,又会
生长出32颗恒牙。
3. 牙齿的周期
牙齿是不断生长和更换的。
乳牙一般在6岁左右开始脱落,恒牙则在
青春期生长出来。
智齿是青春期后生长的最后四颗牙齿,多数人都会
在20多岁时生长出来。
4. 牙齿的定位
正常情况下,牙齿有一个特定的定位和排列方式。
在牙齿生长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牙齿畸形或其他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矫正和修复来解
决。
5. 牙齿的保健
要想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应注意牙齿的保健。
建议每天刷牙两次,用牙线清洁齿间隙,少食糖分和酸性食品,定期复查口腔健康情况。
总结:
牙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与我们整个生命相关的过程。
正常发育的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咀嚼食物,保护口腔健康。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牙齿的保健并及时就医处理牙齿问题。
牙的发育
恒前牙胚在乳牙舌侧发生,向 乳牙根尖方向移动;在乳牙根 舌侧开始吸收和萌出
乳恒牙交替 乳磨牙从根间开 始吸收,恒磨牙在乳磨牙根间 萌出 恒磨牙萌出切片 d:乳牙;p:恒牙
萌出时间和顺序
乳牙 Ⅰ、Ⅱ、Ⅳ、Ⅲ、Ⅴ 恒牙 6、1、2、4、3、5、7、8 6th月 6th岁
萌出时间较恒定,但生理范围较宽 左右同名牙基本同时萌出 下颌牙早于上颌同名牙 性别差异 乳牙 男早些 恒牙 女早些
教 学 课 件
沈阳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牙的发育
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牙体组织的形成 牙的萌出和替换
第一节 牙胚的发生和分化
1. 牙板:5th 周,原始口腔上皮 两层细胞 5th周 6th周 浅层c 扁平c 8-10th周 深层c 柱状c 原发性上皮带。 上皮带增生 在唇(颊)侧 前庭板 凹陷为 口腔前庭 在舌侧 牙板 牙胚
胎儿头前部冠状切面
1.在牙弓4个象限内发生4个不同发育阶段的蕾状期成釉器 2.s:鼻中隔 p:上腭 t:舌 m:下颌骨
②帽状期:9-10th 周
上皮芽 体积增大 底部凹陷,形状如帽子。 外周的间充质细胞也增生聚集。 成釉器分化成三层细胞:外釉上皮层(B); 内釉上皮层(C)和星网状层(A)。
二、乳恒牙交替 乳牙从6岁开始,到12岁全部被恒牙代替。 随着颌骨内恒牙胚的发育和牙合向移动 恒牙胚与乳牙根之间的结缔组织充 血,并分化出破骨细胞 乳牙根被吸 收,牙周膜和牙髓组织也被吸收 乳牙 松动脱落。
恒牙胚在乳牙胚的舌侧发育
a.恒牙胚(蕾状期)在乳牙胚舌侧形成(箭头所示) b.在同一骨隐窝中恒牙胚在乳牙胚舌侧发育
5th 周
7th 周
a.人胚胎矢状切面 ( m:上颌突;d:下颌弓;p:原始口腔 b.原始口腔衬以双层细胞构成的上皮 (e:原发性上皮带)
牙齿的发育过程
10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10页
外釉上皮(outer enamel epithelium): 成釉器周围一层立方状细胞
钟状期晚期,上皮形成很多褶,内含毛细血管间充质进 入,给代谢活动旺盛成釉器提供营养。
颈环(cervical loop): 与内釉上皮移行处
11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11页
内釉上皮(inner enamel epithelium):
31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31页
规律性和节律性:
釉质和牙本质交叉进 行,成牙本质细胞先形 成一层牙本质并向牙髓 中央后退,紧接着成釉 细胞分泌一层釉质并向 外周后退
32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32页
牙本质形成(dentinogenesis):
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及形态: 内釉上皮 诱导
33 牙齿的发育过程
(http://honeybee.helsinki.fi/toothexp)
27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27页
28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28页
依据小鼠下颌牙槽嵴区间充质基因表示所推断人牙 模式发生相关调控基因
Primary epithelial band
Ectomesenchyme
Incisor
Canine
8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8页
球形外胚间叶细胞凝聚区称为牙乳头;
包绕成釉器和牙乳头形成结缔组织外胚间叶细胞称为 牙囊。
至此, 牙胚(tooth germ)形成, 由成釉器、牙乳头和牙囊 组成。
9 牙齿的发育过程
第9页
钟状期(bell stage)11-12周 上皮凹陷更深, 形似吊钟 外釉上皮 内釉上皮 星网状层 中间层
期、帽状期及钟状期结构;牙乳头及牙囊结构。 熟悉: 牙板发生及结构
牙胚的名词解释
牙胚的名词解释牙胚是指在牙齿形成的过程中,最早形成的牙齿原始结构。
它是一种胚胎阶段的结构,主要由牙齿的基质和牙髓腔组成。
牙胚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精确的发育过程,对于牙齿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1. 牙胚的起源牙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
在胚胎的胚盘形成之后,牙胚的原始结构开始分化。
最早形成的牙胚位于口腔内的颌骨软骨组织中,随着发育的进展,牙胚将逐渐沿着颌骨移动并发育成成熟的牙齿。
2. 牙胚的结构牙胚由牙齿的基质和牙髓腔组成。
牙齿的基质是由牙本质和牙釉质构成的,它们是牙齿的主要成分,负责提供牙齿的形态和功能。
牙髓腔则位于牙齿的中央,其中充满了血管和神经。
牙髓腔起到营养和感觉的作用。
3. 牙胚的发育过程牙胚的发育过程包括牙胚的形成、分化和成长。
首先,牙胚会通过细胞分裂和迁移的过程,从口腔颌骨软骨中分化出来。
然后,牙胚会发育成为原始牙齿,逐渐形成牙齿的基质和牙髓腔。
最后,牙胚会经历不断的生长和修复,直到形成成熟的牙齿。
4. 牙胚与牙齿的关系牙胚是牙齿形成的基础和起点,它对牙齿的发育和形态具有重要影响。
一旦牙胚发育异常或受到损伤,就会对牙齿的形成和功能造成影响。
例如,如果牙胚在形成过程中受到干扰,可能导致牙齿发育不良、畸形或缺失。
5. 牙胚与牙科医学的关联牙胚的研究对于牙科医学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牙胚的发育和形成机制,可以为牙科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促进牙齿的正常发育和健康。
此外,对牙胚的研究还有助于解决一些与牙齿形态和功能相关的牙科问题,为牙科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综上所述,牙胚是牙齿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结构,它由牙齿的基质和牙髓腔组成。
通过深入研究牙胚的发育和形成机制,可以为牙科医学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信息。
牙胚的研究对于理解牙齿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解决牙科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细 胞类似 基底细 胞 周围外 胚间叶 细胞增 生 未见细 胞分化
胚胎第 10周所 有乳牙胚 发生 胚胎第4 个月所有 恒牙胚发 生
(二)帽状期(增殖期) (cap stage)
胚胎9~10
周 上皮芽生 长外胚间 叶细胞密 度增加 外形变化 如同帽子 称帽状期
细胞层次3层 外釉上皮层 ( outer enamel epithelium) 星网状层 (stellate reticulum) 内釉上皮层 (inter enamel epithelium) 牙乳头及牙囊发
外釉上皮细胞形态及结构
形态:立方
结构:胞浆少,内
含游离核糖体、粗 面内质网、线粒体 和微丝 细胞间有连接复合 体
连接复合体和终棒
含有肌动蛋白的细丝由连接复合
体进入细胞的胞浆中形成终棒。 紧密连接、中间连接、缝隙连接、 桥粒,两个或以上同时存在称连
接复合体
钟状晚期变化(釉质开始形成)
鼻腔
上唇 钟状期牙胚 恒牙牙板
舌 下唇 牙牙板
牙乳头
麦克尔软骨
下颌骨
二、牙乳头
(dental papilla) 成份:未分化间充质 细胞,少量微细胶原 纤维分散在细胞间隙。 钟状期出现细胞的分 化
牙 乳 头 外 层 细 胞 分 化
在 内 釉 上 皮 诱 导 下
第二章 牙胚的发育
Development of the tooth germ
牙胚的发育具有长期性:从胚胎第五周(原发性 上皮带形成)至25岁甚至更晚(智齿萌出),即 从胚胎期至出生后,再到成年期 牙的发育具有复杂性(1)体内发生 包括:上皮 间充质相互作用、细胞分化、形态发生 (2)组 织矿化。(3)萌出 萌出后牙根的形成(4)两 套牙齿替换 发育过程易受干扰产生发育异常
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
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过程超微模式图
内釉上皮
终棒 和连 接复 合体
牙乳头
立方形前成牙本质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排列有明显的极性 基质形成
2.牙本质基质沉积
罩牙本质形成(最早)
Korff’s纤维:
1.成牙本质细胞下层细胞形成 2.自基板至牙髓 3.走行于成牙本质细胞之间 4.与DEJ成垂直排列 5.参与形成罩牙本质
生,牙胚形成
牙胚来啦
乳牙胚形成
牙胚的结构
A:星网状 层
B:外釉上 皮层(立 方)
C:内釉上 皮层(柱 状) D:牙乳头 E:牙囊
发育中的颌骨
牙氏族谱
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发生 前庭板(vestibular lamina) 牙板(dental lamina) 外胚间叶
髓的发生、牙根的形成和牙周组织的发 育 熟悉:上皮剩余的来源,侧支根管如何 形成牙颈部牙本质暴露如何形成 了解:硬组织矿化及成熟机制
特点:
硬 组 织 形 成 从
生长中心开始。 前牙的生长中 心位于切缘和 舌侧隆突的基 底膜上,磨牙 的生长中心位 于牙尖处
规律性和节拍性:
釉质和牙本质交 叉进行,成牙本 质细胞先形成一 层牙本质并向牙 髓中央后退,紧 接着成釉细胞分 泌一层釉质并向 外周后退
牙胚各部分起源
(1)成釉器 起源于口腔外 胚层,形成釉 质 (2)牙乳头 起源于外胚间 叶形成牙髓和 牙本质 (3)牙囊 起源于外胚间 叶,形成牙骨 质、牙周膜和 固有牙槽骨。
一、成釉器的发育
牙胚发育中首先形成
分三期:蕾状期
帽状期 钟状期
(一)蕾状期 (bud stage) 胚胎第8周,定点 形成20个乳牙胚, 形如花蕾。
(outer enamel epithelium)
成釉器周边单层立方状细
1.外釉上皮层
胞
外釉上皮早期与 口腔上皮相连
外釉上皮
内釉上皮
颈环 (cervical loop)
关于颈环
颈环除了作为组织学标志外,还
与牙根的发育有关。因为此处的 上皮细胞将增生形成上皮隔和上 皮根鞘,这些结构对于牙根的发 育是必需的,也是非常重要 的!!!
釉质
罩牙本质
(5~10μm 限于牙冠)
髓周牙本质 牙乳头
突起与釉梭
髓周牙本质形成
罩牙本质深部 成牙本质细胞体分泌基质小泡到大的胶原纤维之 间 基质小泡内含单个磷灰石晶体 晶体长大—小泡破裂—晶体分散在突起周围和基 质中(牙本质小管形成) 晶体继续长大—相互融合—矿化牙本质形成
3.牙本质的矿化
(1)前期牙本质 (2)矿化牙本质(球形) (3)球间牙本质 (4)牙本质生长线(每天沉积线) 萌出前4μm萌出后0.5μm
牙本质生长线
釉牙本质界
牙本质 前期牙本质 成牙本质细胞
odontoblast
外釉上皮
成釉细胞 ameloblast
釉质
牙乳头
咱们下节课
再见吧!
2.内釉上皮(inner enamel epithelium)
位置: 凹面基底膜 比邻关系: 内:牙乳头 外:中间层 细胞固定形式: 基底膜—半桥粒 中间层—桥粒
成釉细胞的分化过程 高度
胞核
细胞 器
终棒
成釉细胞超微结构图
近中(端)
线粒体 细胞核
高尔基体
粗面内质网
远中(端)
靠近基底膜
终棒
内釉上皮向成釉细胞转化
围绕成釉器 和牙乳头的 外周,外胚 间叶组织呈 环状排列, 胶原纤维增 多。 血管丰富 保护成釉器 和牙乳头, 提供营养
牙胚的活动情况
乳牙胚舌侧
形成恒牙胚 恒磨牙牙胚 的形成 活动期从胚 胎发育的第 6周开始持 续到出生后 第4年
四、牙板的作用及结局
作用:
形成乳牙成釉
器 形成部分恒牙 成釉器 形成继承性牙 板--恒磨牙 成釉器
乳牙板 乳牙成釉器
恒牙牙板
乳牙胚
恒牙胚
结局
帽状期有广泛联
系 钟状期间充质侵 入 断裂、退化和消 失--与口腔上 皮失去联系
颌骨或牙龈中残留:
也称Serres上皮剩余, 意义 上皮珠(马牙)
牙胚的分化(小结)
蕾状期(ⅧW) 帽状期(ⅨW~ⅩW) 成 釉 器 钟状期(ⅪW~ⅫW)
一、牙本质的形成
1.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 2.牙本质基质沉积 3.牙本质的矿化
冠部牙本质形成 根部牙本质形成
1.成牙本质细胞的分化
时间:钟状晚期 起始部位:内釉上皮内凹面牙乳头细胞 方向:牙尖和切缘处向根方不断扩展 过程: 1.上皮间充质的相互作用 2.牙乳头细胞和内釉上皮之间有一层无细胞区 3成牙本质细胞分化——无细胞区消失
内釉上皮
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过程
牙乳头外层细胞分
化为高柱状的成牙 本质细胞。这些细 胞在切缘或牙尖部 为柱状,在牙颈部 细胞尚未分化成熟, 为立方状。
分化方向
细胞在切缘或 牙尖部为柱状, 在牙颈部细胞 尚未分化成熟, 为立方状。
牙乳头的作用——决定牙形状重要因素
三、牙囊(dental sac)
牙胚的发生及分化
开始时间:胚胎第5周
来源:原 始口腔上 皮(两层 细胞 , 外层扁平 内层矮柱 状基底细 胞) 原始口腔上皮
原发性上皮带(primary epithelial band)发生
未来牙槽突区
部位
原发性上皮带
未来牙 弓的牙 槽嵴处 口腔粘膜 上皮增生 (点状到 带状)
胚胎第7周
部位: 形态: 早期细胞器 少晚期细胞 器增多 功能:高碱 性磷酸酶活 性与釉质形 成有关
5.釉结 釉龛 釉索
釉结(enamel knot) 帽状期 内釉上皮中 心处的上皮细胞团, 形成突起凸向牙乳头 釉龛(enamel niche) 牙板上皮片向内凹陷 形成的腔隙
釉索 (enamel cord) 钟状早期 由釉结向外 釉上皮走行 的一条细胞 索
成釉器+牙乳头+牙囊
釉质
牙本质 牙 髓 牙骨质 牙周膜 牙槽骨
牙胚
(三)钟状期(bell stage)
(组织分化和形态分化期) 胚胎11~12周
体积大 凹陷深
周缘生长
形似吊钟
凹面确定
牙冠形态
成釉器: 相似的上皮细 胞团分化为 形态功能各 不相同的细 胞成分
外釉上皮层
中间层 星网状层
内釉上皮层
前成釉细胞 成釉细胞
牙 尖 方 向
3.星网状层(stellate reticulum)
位置:外釉上皮 与中间层之间。 细胞形态及桥粒 连接 此期发育充分, 细胞间液体增加, 体积增大 功能: 营养 保护
星形细胞
釉质形成时 星网状层萎缩
4.中间层(stratum intermedium)
原发性上皮带生长、 分裂 前庭板(唇颊方向) 牙板(舌向)
前庭板
牙板
成釉器
前庭沟形成
前庭板继续向 深层生长与发 育的牙槽嵴分 开,表面上皮 变性、脱落, 前庭沟形成。
胚胎第8周 牙板
这是那 个面呢?
牙胚的发育
牙板末端细胞增生,进一步发 育成牙胚 牙胚的组成: (1)成釉器 (enamel organ) (2)牙乳头 (dental papilla) (3)牙囊 ( dental sac)
立方或 矮柱状
外釉上皮层 星网状层 内釉上皮层
外釉上皮层 星网状层 中间层 内釉上皮层—成釉细胞 外胚间叶组织增多 出现细胞分化 —成牙本质细胞 外胚间叶组织增多
牙 胚
牙 乳 头
外胚间叶 细胞增生
形成细胞凝聚区
牙 囊
外胚间叶 细胞增生
形成结缔组织层
第二节 牙体组织的形成
学习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