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岩体力学复习题纲
《岩体力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岩体力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岩体力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第一章1. 何谓岩体力学?它的研究任务和对象是什么?2. 岩体力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第二章3. 何谓岩块?岩休?试比较岩块、岩休与土的异同点。
4. 岩石的矿物组成是怎样影响岩块的力学性质的?5. 何谓岩块结构?它是怎样影响岩块的力学性质的?6. 岩体力学研究岩块有何实际意义?7. 何谓结构面?从地质成因上和力学成因上结构面可划分为哪儿类?各有什么特点?8. 剪性结构面有何特征?为什么岩体屮以剪性结构面数量最多?9. 何谓岩体结构?各类岩体结构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0. 结构面特征包括哪些方面?各自用什么指标来表示?定义如何?它们怎样影响岩体的性质?11. 何谓岩休分类?主要有哪儿种分类方法?分类指标是什么?12. RMR 值和Q 值根据哪些指标确定?如何求取?第三章13.何谓岩石的吸水性、软化性、抗冻性、渗透性?各自用什么指标表示?如何定义?第四章14. 岩块在单向压力条件下的变形过程有什么特征?15 . 常用于岩块变形与强度性质的指标有哪些?定义如何?各自的测定方法式什么?影响各种力学指标的因素有哪些?三大类岩的各种指标如何?16 . 何谓三轴压缩强度、强度包络线?围压对岩块变形、破坏及强度的影响如何?17. 试推导出几种岩块强度(强度参数)间的关系式。
1 8. 何谓蠕变、蠕变模型?研究它有何实际意义?常见的几种模型的木构关系如何?19 . 何谓强度判据?常见的几种判据的表达式与应用条件如何?如何判别岩石一点是否破坏?笫五章20. 分别总结结构而的法向变形与剪切变形的主要特征?21. 结构面的法向刚度与剪切刚度的定义如何?各口如何确定?22. 总结四种类型结构面的剪切强度特征(表达式及强度曲线特征)第六章23. 原位岩体的力学试验与岩块力学试验在木质上有什么区别?24. 岩体的变形性质与岩块相比有什么区别?25. 常见确定岩体变形参数的原位试验冇哪几种?平板荷载试验和声波法试验的基木原理是什么?26. 岩体的动弹性模量与静弹性模量相比如何?为什么?27. 在垂直层面的法向应力作用下,层状岩体的变形参数怎样确定?28. 原位岩体剪切试验的原理是什么?通过它可以求得哪些参数?29.工程岩体常见的破坏形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强度叫什么强度?各自有何区另?第七章30. 何谓天然应力、重分布应力及天然应力比值系数?研究天然应力的意义何在?31. 岩体中铅直天然应力与自重应力及天然主应力是否为同一概念?关系如何?32. 岩体屮的天然应力冇哪些基本特征?彩响因素有哪些?33. 常见的实测天然应力的方法有哪些?各口的基木原理如何?第八章34. 何谓地下洞室?地下洞室的岩体力学问题冇哪些?35. 以水平圆形无压洞室为例,说明弹性围岩应力的分布规律。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中国地质大学岩体力学复习资料练习与思考1、岩体力学包括哪三种分类,各有何侧重?2、岩体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你能举出几个岩体变形破坏的事例?3、岩体力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有什么区别?4、你对岩体力学的形成与发展有哪些了解?练习与思考1、在勘探巷道岩壁上进行结构面测线详测如图所示,量得两组结构面沿测线的间距分别为0.45m和0.8m,且A组结构面的倾角为55°,B组倾角为20°。
1)计算每组结构面的真间距及两组结构面沿测线的混合间距及线密度(Kd);2)估算岩体沿详测线方向的RQD值。
2、何谓岩石的微结构面,主要指哪些,各有什么特点?3、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以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4、主要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结构面的地质特征?5、构成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有哪些,各有何特点?6、区别岩体、岩石、岩块与结构体等概念的区别。
练习与思考1、表示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及其表示方式是什么?2、为什么岩石的空隙性与吸水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关系如何?3、你对岩石的软化性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4、区别吸水率、含水率概念的区别。
练习与思考1、与材料力学中所学材料相比,岩块的变形与强度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如图,岩块试件受双向应力状态,其应力分量:σx =12Mpa,σy=20MPa,τxy=MPa。
1)绘出代表应力状态的摩尔应力圆,并根据图形确定其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σ1与X轴的夹角);2)用解析法和图解法求图中斜面上的正应力σn 和剪应力τn,并进行对比。
3、假定岩石中一点的应力为:σ1=61.2Mpa,σ3= -11.4MPa,室内实验测得的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剪切强度参数C=30MPa,tgΦ=1.54,试用格里菲斯判据和库仑-纳维尔判据分别判断该岩块是否破坏,并讨论结果。
4、分析岩块的单轴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小得多的原因。
5、劈裂实验中,岩样承受的是压力,为什么会在破坏面上出现拉应力?6、什么是全应力-应变曲线,为什么在普通材料试验机上得不到全应力-应变曲线?7、比较各强度判据的理论依据和适用条件。
岩石力学复习提纲
岩体力学复习提纲一.概念题1.名词解释:(1)岩石;(2)岩体;(3)岩石结构;(4)岩石构造;(5)岩石的密度;(6)块体密度;(7)颗粒密度;(8)容重;(9)比重;(10)孔隙性;(11)孔隙率;(12)渗透系数;(13)软化系数;(14)岩石的膨胀性;(15)岩石的吸水性;(16)扩容;(17)弹性模量;(18)初始弹性模量;(19)割线弹性模量;(20)切线弹性模量;(21)变形模量;(22)泊松比;(23)脆性度;(24)尺寸效应;(25)常规三轴试验;(26)真三轴试验;(27)岩石三轴压缩强度;(28)流变性;(29)蠕变;(30)松弛;(31)弹性后效;(32)岩石长期强度;(33)强度准则。
2.岩石颗粒间连接方式有哪几种?3.何谓岩石的水理性?水对岩石力学性质有何影响?4.岩石受载时会产生哪些类型的变形?岩石的塑性和流变性有什么不同?从岩石的破坏特征看,岩石材料可分为哪些类型?5.岩石在单轴压缩下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哪几种类型,并用图线加以说明。
6.简述循环荷载条件下岩石的变形特征。
7.简述岩石在三轴压缩条件下的变形特征与强度特征。
8.岩石的弹性模量与变形模量有何区别?9.岩石各种强度指标及其表达式是什么?10.岩石抗拉强度有哪几种测定方法?在劈裂法试验中,试件承受对径压缩,为什么在破坏面上出现拉应力破坏?11.岩石抗剪强度有哪几种测定方法?如何获得岩石的抗剪强度曲线?12.岩石的受力状态不同对其强度大小有什么影响?哪一种状态下的强度较大?13.简述影响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的因素。
14.岩石典型蠕变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图示并说明其变形特征?15.岩石流变模型的基本元件有哪几种?各有何特征?16.简述马克斯伟尔(Maxwell)模型和凯尔文(Kelvin)模型的特点。
17.何谓岩石长期强度,其与岩石瞬时强度的关系如何?其研究实际意义是什么?18.莫尔强度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根据莫尔强度理论判断岩石中一点破坏与否?19.简述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写出格里菲斯条件。
岩体力学复习提纲
1 Ed Vs = [ ]2 ρ (1 + µ d )
纵波频率越低,跨越裂隙宽度俞大, 纵波速度大于横波速度, 纵波频率越低,跨越裂隙宽度俞大, 反之俞小
裂隙越发育和风化破碎 岩体的波速越小=岩石 的密度和完整性越高, 波速越大 试验 得到 的结 论
裂隙数目越多, 裂隙数目越多,则纵波速度愈小 岩体的风化程度愈高弹性波的速度亦 小 夹层厚度愈大弹性波纵波速度愈小 随着有效孔隙率的增加, 随着有效孔隙率的增加,纵波波速 则急剧下降
3、岩体=岩块+结构面 岩体=岩块+ • 结构面:具有极低的或没有抗拉强度的不连续面,包 括一切地质分离面。 • 结构体:被结构面切割城的岩块 • 结构体与结构面组成岩体的结构单元。或岩体是由岩 结构体与结构面组成岩体的结构单元。 石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 石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 • 岩体结构是指结构面的发育程度及其组合关系,或指 结构体的规模、形态及其排列形式所表现的空间形态。 4、岩体的力学特征 不连续; 各向异性; 不均匀性; ①不连续; ②各向异性; ③不均匀性; 赋存地质因子特性( 初应力) ④赋存地质因子特性(水、气、热、初应力)。
劈裂法(巴西法)σ = 2 p / πDt t
1 15 点荷载法 Rt = ∑ 0.96 I i 15 i =1
岩 石 的 强 度 特 性
试验方法 岩石的抗剪 切强度
抗剪断试验 抗切断试验 弱面剪切试验
摩尔-库伦公式 τ = σ tan ϕ + c 试验方法 真三轴、假三轴 侧向应力、试件尺寸与加载速率 加载路径 孔隙压力
在 σ 1 − σ 3 坐标下 σ 1 = 8σ t 在 τ − σ 坐标下
τ 2 = 4σ t (σ + σ t )
岩体力学——精选推荐
岩体⼒学岩体⼒学复习题纲第⼀章1.什么是岩体⼒学?岩体⼒学是研究岩⽯和岩体⼒学性能的理论及其应⽤的科学,是探讨岩⽯和岩体在其周围物理环境(应⼒场,温度场,地下⽔等)发⽣变化后,做出响应的⼀门⼒学分⽀。
2.何谓岩⽯?何谓岩体?岩⽯与岩体有何不同之处?岩⽯: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下按⼀定规律聚集⽽形成的⾃然物体。
岩体:⼀定⼯程范围内的⾃然地质体。
不同之处:岩体是由岩⽯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的综合体。
3.岩体有哪些⼒学特征?(1)不连续;受结构⾯控制,岩块可看作连续。
(2)各向异性;结构⾯有⼀定的排列趋势,不同⽅向⼒学性质不同。
(3)不均匀性;岩体中的结构⾯⽅向、分布、密度及被结构⾯切割成的岩块的⼤⼩、形状和镶嵌情况等在各部位不同,各部位的⼒学性质不同。
(4)赋存地质因⼦特性(⽔、⽓、热、初应⼒)都会对岩体有⼀定作⽤(5)残余强度特性:地质作⽤破坏岩体的构造后遗留下的构造形迹第⼆章1.简述岩⽯刚性试验机的⼯作原理。
当进⾏岩⽯压缩试验时,试验机的⾦属框架承受了与出⼒系统⼤⼩相等,⽅向相反的拉⼒。
此时,框架中将贮存有⼀定数量,由拉⼒⽽产⽣的弹性应变能。
当岩⽯达到峰值应⼒时,岩⽯产⽣⼀个较⼤量级的应变,正是因为这个应变在瞬间产⽣,使岩⽯试件与试验机之间的上压板跟不上岩⽯的变形速率,从⽽两者之间在⼀个极短时间内形成脱离趋势,这⼀脱离趋势促使受拉的试验机框架向岩⽯释放出贮存与试验机内的弹性应变能,从⽽导致岩⽯试件的崩溃。
2.典型的岩⽯蠕变曲线有哪些特征?典型的岩⽯蠕变曲线分三个阶段第Ⅰ阶段:称为初始蠕变段或者叫瞬态蠕变阶段。
在此阶段的应变⼀时间曲线向下弯曲;应变与时间⼤致呈对数关系,即ε∝㏒t。
第Ⅱ阶段:称为等速蠕变段或稳定蠕变段。
在此阶段内变形缓慢,应变与时间近于线性关系。
第Ⅲ阶段:称为加速蠕变段⾮稳态蠕变阶段。
此阶段内呈加速蠕变,将导致岩⽯的迅速破坏。
3.有哪三种基本的⼒学介质模型?1)弹性介质模型;2)塑性介质模型(理想塑性模型、有硬化塑.性介质模型);3)黏性介质模型4.岩⽯在单轴和三轴压缩应⼒作⽤下,其破坏特征有何异同?单轴破坏形态有两类:圆锥形破坏,原因:压板两端存在摩擦⼒,箍作⽤(⼜称端部效应),在⼯程中也会出现;柱状劈裂破坏,张拉破坏(岩⽯的抗拉强度远⼩于抗压强度)是岩⽯单向压缩破坏的真实反映(消除了端部效应),消除试件端部约束的⽅法,润滑试件端部(如垫云母⽚;涂黄油在端部),加长试件。
岩体力学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岩体力学课程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目录一、名词解释总复习 (1)1、岩体力学 (1)2、天然应力 (1)3、研究方法 (1)4、岩石质量指标(RQD)值 (1)5、地质体 (1)6、岩石 (1)7、岩体 (1)8、岩块 (1)9、结构面 (1)10、造岩矿物 (2)11、粒间连接分类 (2)12、风化程度指标 (2)13、结构面成因分类 (2)14、机构面的影响因素 (2)15、岩石软化性 (2)16、岩体成因分类 (2)17、岩体工程分类 (2)18、岩石的物理性质 (2)19、岩石的水理性质 (2)20、岩石的吸水率 (2)21、饱和吸水率 (3)22、质量损失率 (3)23、剪切强度 (3)24、剪切(法向)刚度 (3)25、单轴抗压(拉)强度 (3)26、弹性 (3)27、塑性 (3)28、粘性 (3)29、脆性 (3)30、延性 (3)31、变形模量 (3)32、岩石的蠕变 (4)33、蠕变 (4)34、蠕变曲线特征 (4)35、蠕变性质的影响因素 (4)36、围岩压力 (4)37、围岩抗力系数 (4)38、影响边坡应力的分布因素 (4)39、岩体边坡破坏的因素 (4)140、工程岩体 (4)41、岩体结构 (4)42、岩体的不连续性 (4)43、岩体的非均质性 (5)44、岩体的各向异性 (5)45、岩石的可溶性 (5)46、岩石的崩解性 (5)47、岩石的软化系数 (5)48、强度损失率 (5)49、残余碎胀系数 (5)50、结构面的产状 (5)51、岩石质量指标 (5)52、起伏角 (5)53、张开度 (6)54、软弱夹层 (6)55、地应力 (6)56、构造应力场 (6)57、岩爆 (6)58、力学性质 (6)59、峰值强度 (6)60、残余强度 (6)61、长期强度 (6)62、弹性滞后 (7)63、回滞环 (7)64、应变强化 (7)65、应变弱化 (7)66、岩石的记忆 (7)67、疲劳强度 (7)68、弹性模量 (7)69、泊松比 (7)70、脆性破坏 (8)71、延性破坏 (8)72、流变性 (8)73、松弛 (8)74、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 (8)75、弹性变形 (8)76、塑性变形 (8)77、单位法向刚度 (8)78、常刚度变形 (8)79、结构面稳滑 (8)80、结构面粘滑 (9)81、结构面爬坡 (9)82、结构面剪断 (9)83、剪胀 (9)284、峰值剪胀角 (9)85、震源 (9)86、震中 (9)87、震中距 (9)88、震中区 (9)89、震源深度 (9)90、体波 (10)91、纵波 (10)92、横波 (10)93、面波 (10)94、瑞利波 (10)95、勒夫波 (10)96、地震震级 (10)97、地震烈度 (10)98、基本烈度 (11)99、场地烈度 (11)100、设计烈度 (11)101、振动液化 (11)102、地震海啸 (11)103、岩体质量 (11)104、BQ (11)105、RMR (11)二、章节名词解释 (12)(一)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12)1、岩体 (12)2、岩石 (12)3、岩(体)石力学 (12)4、结构面 (12)5、岩石质量指标(RQD) (12)6、空隙指数 (12)7、软化性 (12)8、软化系数 (12)9、膨胀性 (12)10、单轴抗压强度 (13)11、抗拉强度 (13)12、抗剪强度 (13)13、形状效应 (13)14、尺寸效应 (13)15、延性度 (13)16、流变性 (13)17、蠕变 (13)18、应力松弛 (13)19、弹性后效 (13)320、峰值强度 (13)21、长期强度 (13)22、扩容 (14)23、应变硬化 (14)24、疲劳破坏 (14)25、疲劳强度 (14)26、速率效应 (14)27、延性流动 (14)28、脆性破坏 (14)29、延性破坏 (14)30、强度准则 (14)31、塑性变形 (14)(二)岩体的力学性质及分类 (15)l、结构面 (15)2、原生结构面 (15)3、构造结构面 (15)4、次生结构面 (15)5、结构面频率 (15)6、结构体 (15)7、结构效应 (15)8、剪胀角(angleofdilatancy) (15)9、节理化岩体 (15)10、结构面产状的强度效应 (16)11、结构面密度的强度效应 (16)12、岩体完整性指标 (16)13、岩体基本质量 (16)14、自稳能力 (16)15、体积节理数 (16)16、岩石质量指标(RQD) (16)(三)岩体中天然应力及其量测 (16)1、地应力 (16)2、原岩应力 (16)3、残余应力 (16)4、初始地应力 (17)5、自重应力 (17)6、构造应力 (17)7、应力重分布 (17)8、二次应力 (17)9、垂直应力 (17)10、切向应力 (17)11、径向应力 (17)12、岩爆 (17)13、构造线 (18)14、现代构造应力 (18)4(四)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分析 (18)1、围岩 (18)2、围岩压力 (18)3、静水应力状态 (18)4、形变围岩压力 (18)5、松动围岩压力 (18)6、冲击围岩压力 (19)7、膨胀围岩压力 (19)8、应力集中 (19)9、应力集中系数 (19)10、侧压系数 (19)11、围岩(弹性)抗力系数 (19)12、单位抗力系数 (19)三、复习题 (20)(一)填空题(共34小题) (20)(二)名词解释(共35小题) (21)(三)判断题(共25小题) (24)(四)简答题(共52小题) (25)1、地质体和岩体在概念上有哪些区别? (25)2、岩体和岩石的各自特征是什么?两者有何区别和联系? (25)3、岩体力学的一般工作程序(步骤)和主要研究方法? (25)4、岩体的组成要素是什么? (26)5、从工程地质研究的角度,简述岩石的主要造岩矿物及其基本性质? (26)6、岩石颗粒间的联结有哪几种?联结强度如何? (26)7、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及其表示方式是什么? (26)8、结构面按其成因通常分为哪几种类型?各自有何特点? (27)9、简述结构面定量统计的内容? (27)10、泥化夹层有何特性? (27)11、试述自重应力场与构造应力场的区别和特点。
岩石力学复习资料(123题)
1.已知岩样的容重为γ,天然含水量为0w ,比重为s G ,40C 时水的容重为w γ,则该岩样的饱和容重m γ为( A ) A.()()w s s G w G γγ++−011 B.()()w s s G w G γγ+++011 C.()()γγ++−s s w G w G 011 D.()()w s s G w G γγ+−−0112.岩石中细微裂隙的发生和发展结果引起岩石的( A )A .脆性破坏 B.塑性破坏 C.弱面剪切破坏 D.拉伸破坏3.同一种岩石其单轴抗压强度为c R ,单轴抗拉强度t R ,抗剪强度f τ之间一般关系为( C )A.f c t R R τ<<B.f t c R R τ<<C.c f t R R <<τD.t f c R R <<τ4.岩石的蠕变是指( D )A.应力不变时,应变也不变;B.应力变化时,应变不变化;C.应力变化时,应变呈线性随之变化;D.应力不变时应变随时间而增长5.模量比是指(A )A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B.岩石的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C .岩体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D .岩体的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6.对于均质岩体而言,下面岩体的那种应力状态是稳定状态(A )A.ϕϕσσσσsin 23131<++−cctg B.ϕϕσσσσsin 23131>++−cctg C.ϕϕσσσσsin 23131=++−cctg D.ϕϕσσσσsin 23131≤++−cctg7.用RMR 法对岩体进行分类时,需要首先确定RMR 的初始值,依据是(D )A .完整岩石的声波速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B.完整岩石的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不支护自稳时间C.完整岩石的弹性模量、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D.完整岩石的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8.下面关于岩石变形特性描述正确的是(B )A.弹性就是加载与卸载曲线完全重合,且近似为直线B.在单轴实验中表现为脆性的岩石试样在三轴实验中塑性增强C.加载速率对应力-应变曲线没有影响D.岩基的不均匀沉降是由于组成岩基的不同岩石材料含水量不同导致的9.下面关于岩石水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B)A.饱水系数越大,抗冻性能越好B.冻融系数是岩石试件经反复冻融后干抗压强度与冻融前干抗压强度之比C.抗冻系数为25%,重力损失率为75%,则该岩石的抗冻性能良好D.岩石的崩解性是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体积发生膨胀的性质10.弹塑性理论芬纳公式推导过程中应用到的条件有:(A)A应力平衡条件和塑性平衡条件B仅应力平衡条件C仅塑性平衡条件D以上都不对11.下面对于喷锚支护设计原则,叙述不正确的是:(D)A对于整体围岩,一般不支护,对于大跨度洞室或高边墙洞室,需要喷锚支护。
岩体力学复习资料
岩体⼒学复习资料《岩⽯⼒学》复习题⼀、判断题:1.结构⾯组数越多,岩体强度越接近于结构⾯强度。
(∨)2.岩⽯三向抗压强度不是⼀个固定值,将随围压变化⽽改变。
(∨)3.流变模型元件并联组合时,各元件满⾜应⼒相等,应变相加关系。
(×)4.在未受开采影响的原岩体内存在着原岩应⼒,其⽅向与⽔平⽅向垂直。
(×)5.岩⽯抗压强度值的离散系数越⼤,说明岩⽯抗压强度平均值的可信度越⾼。
(×)6.斜坡变形的结果将导致斜坡的破坏。
×7.岩⽯蠕变与岩⽯类别有关,与应⼒⼤⼩有关。
(∨)8.有粘聚⼒的固结岩体体,由地表开始侧压⼒与深度成线性增长。
(×)9.椭圆断⾯巷道,其长轴⽅向与最⼤主应⼒⽅向⼀致时,周边受⼒条件最差。
(×)10.在⼒学处理上,弱⾯不仅能承受压缩及剪切作⽤,还能承受拉伸作⽤。
(×)11.结构⾯组数越多,岩体越接近于各向异性。
(×)12.流变模型元件串联组合时,各元件满⾜应变相等,应⼒相加关系。
(×)13.软弱岩层受⼒后变形较⼤,表明构造应⼒在软弱岩层中表现显著。
(×)14.岩⽯限制性剪切强度不是固定值,与剪切⾯上作⽤的正压⼒有关。
(∨)15.软岩破坏为渐进过程,⾸先对破坏部位⽀护,可使软岩控制取得好的效果。
(∨)16.随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围岩变形将明显增⼤。
(∨)17.从巷道周边围岩受⼒情况看,拱型断⾯巷道要⽐梯形巷道断⾯差。
(×)18.塑性变形与静⽔应⼒⽆关,只与应⼒偏量有关,与剪应⼒有关。
(∨)19.对⽆粘聚⼒的松散体,由地表开始侧压⼒即与深度成线性增长。
(∨)20巷道返修是⼀种较好的巷道⽀护对策。
(×)21.⽔库蓄⽔前,河间地块存在地下分⽔岭,蓄⽔后将不会产⽣库⽔向邻⾕的渗漏。
×22.在岩⼟体稳定性评价中,由于边界条件、荷载条件、岩⼟体强度等难以精确确定,通常在设计上考虑上述因素及建筑物重要性⽽综合确定⼀经验值,此即稳定性系数。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东拼西凑版)
《岩石力学》1 研究岩石力学的意义?(1)岩石力学来源于生产实践,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紧密相关(2)岩石力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广泛的应用(水利建设、民用建筑、采矿工程、核能工业、石油工程:井壁稳定性分析、水力压裂、出砂预测、地层可钻性预测钻头优选、定向射孔、套管损坏机理、地面沉降。
确定井壁失稳机理和安全泥浆密度窗口。
)(3)不重视岩石力学研究将造成工程事故2 井壁失稳的危害?引起井下复杂或事故(恶性卡钻、严重漏失—井喷),严重影响钻探速度,造成经济损失,影响测井、固井质量,对储层产生损害,影响勘探成功率。
3 岩石力学: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力学性能的理论和应用科学,是运用力学和物理学的原理研究岩石的力学和物理性质的一门科学。
4岩石: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材料,是经过地质作用而天然形成的(一种或多种)矿物集合体,具有一定的强度。
5 岩石分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6 岩石力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不连续性: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呈现不连续变化的性质。
不均匀性:指天然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随空间位置不同而异的特性。
各向异性:是指天然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随空间方位不同而异的特性,具体表现在它的强度及变形特性等各方面。
渗透性:有压水可以透过岩石的孔隙、裂隙而流动,岩石能透过水的能力称为岩石的渗透性。
7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下滑动。
逆断层:断层上盘相对下盘向上滑动。
8 节理:岩石中的裂隙或破裂面,沿着节理面两侧的岩块基本没有发生过相对位移或没有明显的相对位移9 岩石力学研究方法:科学试验和理论分析10 岩石的组构特征及对力学性质的影响?组成岩石的矿物:硅酸盐类矿物、粘土矿物、碳酸盐类矿物、氧化物类矿物。
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及其相对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岩石的力学性质。
含硬度大的粒状矿物愈多,岩石强度高-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
含硬度小的片状矿物愈多,岩石强度愈低-粘土岩、泥岩。
CaCO3含量愈高,强度高。
泥质含量高的,力学性质差。
岩体力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岩体⼒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岩体⼒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第⼀章岩体地质与结构特征1、结构⾯:是指地质历史发展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定的延伸⽅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的地质界⾯或带。
2、岩体:在地质历史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络组成的,具有⼀定的结构并赋存与⼀定的天然应⼒和地下⽔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是岩体⼒学研究的对象。
3、结构⾯的分类(1)根据地质成因类型分为原⽣结构⾯、构造结构⾯、次⽣结构⾯;(2)根据⼒学成因类型分为张性结构⾯、剪性结构⾯;(3)根据结构⾯的规模和分级为五级;1)Ⅰ级结构⾯:延伸⼏km~⼏⼗km 以上,破碎带宽度⼏⼗m 以上的⼤断层,对区域构造起控制作⽤。
2)Ⅱ级结构⾯:延伸⼏百m~⼏km,破碎带宽度⼏m~⼏⼗mm 的断层、层间错动带、接触带、风化夹层等,对⼭体稳定起控制作⽤。
3)Ⅲ级结构⾯:延伸⼏百m 的断层、接触带、风化夹层等,宽度⼩于1m,对岩体稳定起控制作⽤。
4)Ⅳ级结构⾯:延伸在⼏⼗m 范围内的节理、裂隙,未错动、不夹泥,影响岩体质量。
5)Ⅴ级结构⾯:延伸差,⽆厚度,随机分布的隐裂隙等细⼩结构⾯,影响岩⽯质量。
4、结构⾯的基本特征(1)⽅位(产状):结构⾯在空间的分布状态,⽤倾向、倾⾓表⽰。
(2)间距:相邻结构⾯之间的垂直距离。
线裂隙率Ks:沿测线⽅向单位长度上结构⾯或裂隙的条数。
(s为结构⾯平均间距)Ks=1 s⾯裂隙率Ka:单位测量⾯积中裂隙⾯积所占的百分率。
Ka=各裂隙⾯积(长?宽)之和所测量的岩体⾯积×100%体积裂隙率Kv:单位测量岩体中裂隙体积所占的百分率。
Kv=各裂隙体积(长?宽?厚)之和s所测量的岩体体积×100%单位体积裂隙数Jv:单位岩体体积内通过的总裂隙数。
(3)延续性:表征结构⾯的展布范围和延伸长度。
(4)粗糙度:指结构⾯侧壁的粗糙程度,⽤起伏度和起伏差表⽰。
形态: 台阶形; 波浪形; 平直形;剖⾯类型: 粗糙的; 平坦的;光滑的。
(完整word版)岩体力学复习题__好
一、名词解释1.岩体: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结构面网络和岩块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2 岩块: 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3 结构面: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地质成因类型分类:原生,构造,次生结构面。
)(力学成因有张性结构面和剪性结构面)4 岩石:具有一定结构构造的(含结晶和非结晶的)矿物的集合体。
5 岩(体)石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石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6.岩石质量指标(RQD):指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尺长度之比的百分数。
7 空隙指数:指在0.1MPa压力条件下,干燥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的比值。
8 软化性:软化性是指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
7.软化系数:指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的比值。
8.膨胀性:是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
9透水性:在一定的水力梯度或压力差作用下,岩石能被水透过的性质。
(渗透系数:表征岩石透水性的指标。
大小取决于岩石空隙的数量,规模和连通情况。
岩石的渗透性很小,远小于其透水性)10抗冻性: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能力。
11吸水性:岩石在一定条件下吸收水分的能力。
(用吸水率,饱和吸水率,饱水系数表示)12.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下达到破坏的极限值。
,13.抗拉强度:是指岩石试件在单向拉伸条件下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14.抗剪强度:是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15.形状效应:在岩石试验中,由于岩石试件形状的不同,得到的岩石强度指标也就有所差异。
这种由于形状的不同而影响其强度的现象称为“形状效应”。
16 岩石记忆:逐级一次加载条件下,其应力--应变曲线的外包线与连续加载条件下的曲线基本一致的现象。
17 回滞环:每次加载·卸载曲线都不会重合,且围成一环形面积。
岩体力学复习题
岩体力学复习题岩体力学复习题第一章绪论结构面、岩块和岩体的概念及两者区别,岩体结构的概念及两大要素,岩体的力学特征第二章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各物理指标含义(定义),岩石的软化性和软化系数、膨胀性、抗冻性,岩石强度指标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试件的破坏形态(3种),岩石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三轴压缩试验的加载方式(2种),应变强化含义,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形态的类型(4种),刚性试验机相对于普通试验机有何特点,岩石在三向压缩应力作用下的变形特性,流变的含义,影响岩石蠕变的主要因素,岩石介质基本的力学模型及其本构方程,莫尔强度理论的基本内容,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思想第三章岩体的动力学性质应力波的分类,影响岩体弹性波速度的因素,第四章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定量描述岩体结构面的基本参数,结构面的分类,岩体破坏程度的分类,岩体结构面强度的尺寸效应,结构面与主应力面的夹角对极限最大主应力的影响,规则锯齿状起伏结构面的抗剪强度如何确定,第五章工程岩体分类工程岩体分类的目的、原则,如何确定岩石质量指标RQD第六章岩体初始应力状态岩体初始应力的概念及计算,影响岩体的初始应力的因素,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分布规律,阐述水压致裂法测试天然应力的原理及其特点,并画出水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高地应力判别准则和高地应力现象,岩爆的定义及其类型、产生条件,第七章岩体在洞室工程中的应用围岩和应力重分布的概念,基本假设,深埋圆形洞室的应力、应变和位移解(r=r a情况),剪裂区的定义,围岩压力及其分类,影响围岩压力的因素,浅埋洞室的围岩松动压力计算(岩柱法和太沙基法),深埋洞室的围岩松动压力计算方法,新奥法的概念及其施工的基本原则。
第八章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边坡岩体中应力分布特征,影响边坡应力分布的因素,边坡岩体变形类型、概念,边坡岩体破坏类型及其定义,单一平面滑动法和折线滑动法求边坡稳定性,岩质边坡的加固措施一、名词解释(2分×10)岩块和岩体,结构面,岩石的软化性,应变强化,岩石的流变,裂隙度,切割度,初始应力,岩爆,围岩,应力重分布,剪裂区,围岩压力,边坡蠕变,卸荷回弹,崩塌,滑坡,新奥法二、简答(5分×6)1.何谓岩体、岩块,从岩体力学的观点看两者有何区别?(7分)2.岩石强度指标值受哪些因素的影响?(5分)3、结构面密度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岩体力学复习题(整理)
一、判断(含填空)1、结构面组数越多,岩体强度越接近于结构面强度。
(V)*2、.在原岩体内存在着原岩应力,其方向与水平方向垂直。
(X)3、岩石蠕变与岩石类别有关,与应力大小有关。
(V)4、.弱面不仅能承受压缩及剪切作用,还能承受拉伸作用。
(X)5、岩石限制性剪切强度不是固定值,与剪切面上作用的正压力有关。
(V)6、随开采深度增加,巷道围岩变形将明显增大。
(V)7、从巷道周边围岩受力情况看,拱型断面巷道要比梯形巷道断面差。
(X)8、塑性变形与静水应力无关,只与应力偏量有关,与剪应力有关。
(V)9、平行层理面的波速(或动弹性模量)总是大于垂直于层理面。
(V)10、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软岩表示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为5~15MPa。
(V)11、岩石三向抗压强度不是一个固定值,将随围压变化而改变。
(V)12、结构面组数越多,岩体越接近于各向异性。
(X)13、软弱岩层受力后变形较大,表明构造应力在软弱岩层中表现显著。
(X)14、对无粘聚力的松散体,由地表开始侧压力随深度成线性增长。
(V)(15、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是根据①结构面;②地下水;③地应力对岩石基本质量进行修正的。
(V)16、岩石中含有的亲水性和可溶性矿物越多,软化系数越小。
(X)17、适用于拉伸破坏的判据是格里菲斯判据。
(V)18、莫尔判据没有考虑中间主应力对岩石破坏的影响。
(V)19、结构面的剪切刚度,随结构面的规模增大而减小。
(V)20、随深度的增大,铅直天然应力而增大。
(V)二、名词解释(含填空)1、岩石:指地壳中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物体(或集合体)。
2、岩体:指在自然界中处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各种岩性和结构特征的岩石所组成的集合体(或自然地质体)。
3、结构面:指在地质历史(尤其是地质构造影响)过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方向,厚度较小和一定延展长度的地质界面。
如:层理、节理、片理等。
(包括物质分介面和不连续面),统称结构面。
岩石力学课程复习资料
岩石力学课程复习资料《岩石力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岩体2.围岩3.稳定蠕变4.柔性支护5.塑性破坏6.稳定蠕变7.剪胀8.长期强度9.脆性破坏 10.端部效应11.构造应力 12.松脱地压 13.非稳定蠕变 14.结构面充填度 15.变形地压16.延性 17.蠕变 18.岩体结构 19.真三轴试验 20.扩容21.剪胀率二、问答题:1.解释锚杆支护的挤压加固作用,并指出其适用条件。
2.说明不连续面的起伏对不连续面抗剪强度的作用,写出无充填规则齿状不连续面的抗剪强度表达式。
3.解释锚杆支护的组合作用,并指出其适用条件。
4.什么是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试指出在常规三轴试验中,随围压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征。
5.解释断层和水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6.说明岩石单轴压缩试验中产生端面效应的原因,如何消除端部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7.岩石有哪些基本破坏方式?莫尔-库论理论和格里菲斯理论分别适用于哪种破坏方式?8.对岩石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试问在不同的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变形性质、弹性模量和强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什么?9.简述采用喷射混凝土对巷道进行支护的力学作用。
10.如何根据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曲线确定岩石的三种弹模?岩石的三种弹模分别反映岩石的什么特征?11.岩石在普通试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问有哪几种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式(要求画出相应的曲线)?三、判断题:1.图1所示为被一组节理切割的岩体所处的受力状态(应力圆)以及组成岩体的岩石的强度曲线和节理强度曲线,图中节理面法线与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夹角为α。
试判别图中表示的分析结果是否正确。
a.岩体沿节理剪切破坏[ ]b. 岩体沿节理剪切破坏[ ]图12.设计一条水平坑道断面如图2所示,其长轴与原岩应力分量p 平行,短轴与原岩应力分量q 平行。
已知1/>q p 。
这样的坑道断面布置将使围岩处于较好的应力状态或是不好的应力状态。
[ ]p图23.岩石的基本破坏方式有()和();莫尔理论适用于(),格里菲斯理论适用于()。
岩体力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岩体指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
弹性物体在收到外力作用瞬间即产生变形,去除外力(卸载)后又能立即恢复其原有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三轴抗压强度试件在三向压应力作用下能抵抗的最大的轴向应力。
抗拉强度岩石试件在单向拉伸条件下试件达到破坏的极限值。
抗剪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莫尔强度理论材料在极限状态下,剪切面上的剪应力就达到了随法向应力和材料性质而定的极限值。
稳定性系数稳定性系数=滑动面上可能利用抗滑力/滑动力蠕变岩石在恒定的荷载作用下,变形随时间逐渐增大的性质。
天然应力人类工程活动之前存在于岩体中的应力剪切刚度反映结构面剪切变形性质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等于峰值前τ -u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
法向刚度指在法向应力作用下,结构面产生单位法向变形所需要的应力,软化系数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σ cw)与干抗压强度(σ c)的比值变形模量单轴压缩条件下,轴向压应力与轴向应变之比围岩指由于人工开挖使岩体的应力状态发生了变化,而这部分被改变了应力状态的岩体称为围岩。
地下工程开挖过程中,在发生应力重分布的那一部分工程岩体称为围岩主应力主平面上的正应力主平面单元体剪应力等于零的截面结构面指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岩体内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延伸方向和长度,厚度相对较小的地质界面或带。
塑性物体受力后产生变形,在外力去除(卸载)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内摩擦角岩体在垂直作用力下,发生剪切破坏时错动面的倾角切线模量曲线上任一点处切线的斜率,在此特指中部直线段的斜率岩体力学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石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
重分布应力地下开挖扰动后在围岩中形成的新的应力围岩压力地下洞室围岩在重分布应力作用下产生过量的塑性变形或松动破坏,进而引起施加于支护衬砌上的压力。
作用在支护物上的围岩的变形挤压力或塌坍岩体的重力称为围岩压力脆性破坏岩石在破坏前变形很小,出现急剧而迅速的破坏,且破坏后应力降很大渗透系数描述岩体介质和流体平均性质的物理量,是介质特征和流体特征的函数割线模量曲线上某特定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通常取σ c/2处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尺寸效应岩石试件的尺寸愈大,则强度愈低,反之愈高,这一现象称为“尺寸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体力学复习题纲
第一章
1.何谓岩石?何谓岩体?岩石与岩体有何不同之处?
第二章
1.简述岩石刚性试验机的工作原理。
2.典型的岩石蠕变曲线有哪些特征?
3.有哪三种基本的力学介质模型?
4.岩石在单轴和三轴压缩应力作用下,其破坏特征有何异同?
5.有一云母岩试件,其力学性能在沿片理方向A和垂直片理方向B出现明显的各向异性,试问:
(l)岩石试件分别在A向和B向受到相同的单向压力时,表现的变形哪个更大?弹性模量哪个大?为什么?
(2)岩石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哪个更大?为什么?
6. 莫尔——库伦理论是如何判断岩石单元体是否会破坏的?
第三章
1.如何测试岩块和岩体弹性波波速?
2.影响岩体弹性波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四章
1.描述结构面的参数及其所表达的含义。
2.阐述结构面法向弹性变形的假设条件和计算方法。
3.阐述结构面法向变形的三个分量。
4.阐述结构面剪切位移的类型及其特征。
5.阐述结构面强度表达式及其与莫尔应力圆的几何关系。
6.阐述结构面与主应力面的夹角对极限最大主应力的影响。
7.阐述带有单一结构面的岩体的力学效应的分析方法。
8..阐述岩体的变形曲线及其变形参数的确定方法。
第五章
1.简述围岩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阐述围岩分类有哪些原则?
3.简述围岩分类的基本方法。
4.简述岩石质量指标RQD的定义及评价方法。
5.阐述国标岩体分级采用了哪些指标作为分级的基本参数?
6.阐述国标岩体分级采用了哪两种方法进行岩体分级?
7.阐述国标岩体分级中考虑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对地下工程的岩体基本质量指标进行修正?
8.在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体基本质量指标是由哪两个指标确定的。
第六章
1.何谓岩体初始应力?岩体初始应力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
2.影响初始应力场的因素一般有哪些?
3.地壳浅部岩体初始应力的分布有哪些某本规律?
5.岩体初始应力量测方法有哪些?各自的原理、量测步骤、应用是什么?
6.高地应力现象有哪些?其判别准则是什么?
7.岩爆的类型和发生条件是什么?工程上如何防治岩爆问题?
8.设某花岗岩埋深lkm,其上覆盖地层的平均重度γ = 26kN/m3,花岗岩处于弹性状态,泊松比μ = 0. 25。
求该花岗岩在自重作用下的初始垂直应力和水平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