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素养概念界定
科学素养_不同的概念和内容
munication of t he Government of 成了威胁 。”现代科学技术与工
《全民基础科学》认为 ,公众
India) 支持的一个印度基层志愿 业相联系粗暴地干预了人类的 的健康科学教育中与健康和疾
科普组织 (Vikas Bharati) 是由学 自然生存环境和工作环境 ,掠夺 病有关的课程不应该将重点放
在印度 ,发现和培养符合要求的 何赶上发达国家 。在某些教育 manπs science) 详尽地说明了 科
教师 (不仅要通晓常规科学技术 工作者和决策人的眼中 ,更为重 学素养的概念和内容 ,将传统和
和数 学 , 而 且 还 要 了 解 传 统 科 要的是利用科学技术教育来解 民间科学与正规科学结合在一
素养是对科学家或学者提出的 报告中 ,还谈到科学如何对传统 等) 和信息 、生理和心理的健康 、
要求 , 对普通公众来说 , 必须与 的实践和习惯做法以及在帮助 食物和营养 (普通食物和利于消
科学家和学者分离开 。使用同 人们认清迷信方面具有指导意 化 ,而不是化学成分) 、饮用水和
样的要求是不现实的 。当一个 义 。
视程度在其三次 ( 1993 , 1995 和
密度 、温度 、压力等) 和生物 ( 人
4 、实现科学素养教育的各 1998) 国 家 传 统 科 学 技 术 大 会
体解剖 、生理学 、细胞 、基因 、能 种方案
(Congress on Traditional Science
量转换等) , 科学素养应该说是
Everybody) 。在这个报告中没有 (traditional science) ,这样才能对 卫生等 。报告建议 ,课程应该主
使用科学素养 ( Scientific Litera2 现代科学对他们的生活的介入 要集中在人体 、身体的需要与节
学生科学素养
学生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指个体掌握并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进行科学思考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培养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培养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知识和发展科学技能三个方面,阐述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的途径。
一、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之一。
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做实验、收集数据、分析和解释数据等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
学生通过接触现实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发展科学思维模式。
例如,在学习生物科学时,学生不仅需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维方式,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释和解决生物问题。
二、提升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
学校应注重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富有趣味和实践性的科学实验,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网络。
此外,学生应主动积累科学知识,通过阅读科普读物、参加科学实践活动等途径,拓宽自己的科学视野。
科学知识的积累不仅有助于学生增长科学素养,更能够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决策和判断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三、发展科学技能科学技能是学生实践科学的能力。
除了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如观察、实验、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
学生在课堂上应当有充分的机会参与实验活动,亲自动手进行观察、测量、实验,培养实践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此外,学校还应提供科学实践的平台,如科学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激发学生对科学实践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其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应当加强科学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知识和发展科学技能。
同时,学生也应积极主动地学习科学,参与科学实践,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只有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学生才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做出更科学的决策,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科学素养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您认为“纳米”是什么?
1.□长度计量单位之一 2.□一种高科技材料 3.□水稻新品种 4.□不知道
第一节
关于科学素养
全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
您认为“科学研究”是什么?
1.□引进新技术,推广新技术,使用新技术
2.□观察、解释、结论
3.□观察、推理、实验 4.□不知道
14
题外话:2013国考中关于科技常识的考题
第一部分 常识题
第13题:关于中药,下列归类正确的是( )
A. 辛味药:连翘、杏仁; C. 酸味药:陈皮、黄连; B. 甘味药:当归、人参; D. 苦味药:黄柏、乌梅。
解析:本题考查医学常识。A选项中,辛味药的特征是辛温芳香, 杏仁不是辛味药;C选项中,黄连是苦味药,不是酸味药;D选 项中,乌梅是酸味药,不是苦味药;B选项中,甘味药的主要成 分是氨基酸、糖、维生素等,可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当归和 人参都是甘味药,故正确答案是B。
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邪教——“科学教派”就产生于美国。 与此先后存在的,还有大大小小数不清的邪教和伪科学体系。 极端保守的宗教势力,反对只教进化论,“智能设计论” 。
专家、专业与科学素养
院士与科学素养(水变油,法轮功) 现代社会的任何角落离不开科学;科学、民主、 法律是现代文明的三大基石。 人文学科与科学,例如,高科技领域的法律问题、
第一节二、全民科学素质关于科学素养 《纲要》提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 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 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 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这是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多方面观点的基础上,从我国基本国情
科学素养是什么?怎样去提升?
科学素养是什么?怎样去提升?首先,我们得知道科学素养是什么?科学素养包含以下四个部分,分别是科学兴趣、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以及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一是科学兴趣。
也就是说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由此产生的走进科学、体验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这被称为求知本能。
二是科学方法。
也就是说能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去了解和解决客观世界中的一些问题。
这也就是探究核心。
三才是科学知识。
指对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和科学知识的理解。
也就是青少年需要掌握的概念核心。
四是科学精神。
这个精神指的是对科学技术具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行动起来既勇于探索,又脚踏实地;既有独立思考能力,又有与人合作的意愿。
当然,青少年的科学素养还不至于此四点,譬如科学精神的迁移,就是如何用科学的思维去触类非科学的领域,比如艺术。
我们如何提升科学素养呢?方式一:调查法。
这个方法是最普遍使用的,因为简单易操作,主要问的是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对于其它几个素养的检测来说更为简单。
做实验方式二:实验法。
这个方法逐渐在盛行,一张试卷检测的是理论,一个实验可以检测动手能力,而动手能力对于书本知识而言,显然更重要。
写日志方式三:写科学日志。
写科学日志可以让青少年发挥主观能动性,以自愿的方式完成测试,不管日志写得如何,我们都可以检测其科学兴趣。
写小论文方式四:写科学小论文。
这个方法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指导青少年要去发现新的东西,用科学规范的文字表达出来,并且结论要准确。
这个手段可以检测青少年多个科学素养,有一定难度。
方式五:做新东西出来。
也就是发明创造了,这个手段综合了对青少年所有科学素养的检测,难度也最大,也就是我们搞科学教育的人最期望的。
受种种条件限制,目前我们对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考察侧重在方式一上,让人欣慰的是,方式二也在迅速跟进。
至于方式三、四、五,相信在广大的科学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也会使用起来,并且最终成为主要的考察手段!。
对科学素养的理解
对科学素养的理解一、引言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在科学领域中所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科学素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科学素养进行全面详细的解析。
二、科学知识1. 科学知识的定义科学知识是指人们通过不断观察、实验和探究而获得的有关自然现象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它包括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2. 科学知识对于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掌握丰富多彩的科学知识是提高个人科学素养的关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运用到许多基本的自然规律,例如水沸腾时会产生蒸汽,电路必须闭合才能工作等等。
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科学知识,就无法正确地应用这些规律。
3. 如何获取科学知识获取科学知识有多种途径,例如阅读书籍、参加公开讲座或者上网搜索相关信息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参加科学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科学知识。
三、科学方法1. 科学方法的定义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探究自然规律和现象时所采用的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
它包括了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多个步骤。
2. 科学方法对于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通过运用科学方法,我们可以从复杂的自然现象中抽离出简单的规律,并且验证这些规律是否正确。
3. 如何运用科学方法在运用科学方法时,我们需要先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所发现的现象。
接着,我们需要提出一个假设,并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是否成立。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相符,则说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反之则需要重新提出新的假设并进行验证。
四、科技应用1. 科技应用的定义科技应用是指将已有的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以提高生产效率或者改善生活质量。
2. 科技应用对于科学素养的重要性科技应用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社会中,科技应用已经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掌握科技应用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和技术,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方法论
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方法论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在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家,我深知科学素养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方法论,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科学素养教育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方法论的具体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科学素养教育是指通过科学课程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科学思维是一种进行科学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它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和总结等过程。
科学方法是指一种科学问题的解决途径,它包括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等步骤。
科学素养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科学素养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科学素养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知识爆炸和信息泛滥的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才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其次,科学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研究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和创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方法论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科学素养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终身学习能力。
科学是一门知识体系庞大的学科,只有具备科学思维和方法,并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够在科学领域取得进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方法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学生需要学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学会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途径。
其次,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究。
学生需要勇敢提问,积极地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践,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丰富的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基础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基础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能力,它涉及到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能力。
在基础教育中,科学素养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科学素养的定义、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培养的方法等方面来探讨基础教育中的科学素养培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科学知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能力,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具备科学思维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
科学素养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具备正确的科学观念和方法,能够理性思考问题,具备科学推理和实验设计的能力。
科学素养的培养在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学生能够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其次,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科学思维强调理性思考和质疑精神,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后,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呢?首先,要注重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深入性的学习。
学生需要通过系统的科学课程学习,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体系,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科学思维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推理和归纳等过程,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训练来培养这些思维能力。
例如,在实验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开展科学竞赛和科学实践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最后,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伦理和科学精神。
科学伦理是指科学研究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学生需要了解科学研究的伦理要求,培养科学研究的诚实和负责任的态度。
科学素养小课堂-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科学素养小课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科学素养作为一种综合能力,是指人们对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对科学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科学素养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应用的广泛普及,科学知识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在这个背景下,培养人们的科学素养成为了教育的重要任务。
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人们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对科学的批判、思考和创新能力。
科学素养能够培养人们的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素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判断事物的真伪,防止被伪科学误导。
同时,科学素养还能够使人们更好地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
为培养科学素养,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
首先,学校教育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平台。
学校应该提供系统的科学知识教育,并注重科学实践和实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推理和分析能力。
另外,家庭教育也是培养科学素养不可忽视的一环。
家长应该积极引导孩子接触科学知识,提供科学实验和探索的机会,从小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兴趣。
此外,社会环境也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因素,社会应该加强科学传播和普及,提供科学教育的机会和资源,让全民都能够参与到科学的学习和实践中。
总而言之,科学素养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素养。
它不仅仅关乎个体的自我发展,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培养科学素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学问题,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科技进步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我们需要重视科学素养的培养,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科学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Article Structure)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方式和章节安排,它对于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跟随作者的思路。
科学素养
一,名词解释: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
目前各国在测度本国公众科学素养时普遍采用这个标准。
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只有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达到要求者才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1]。
对公民科学素养涵义的理解和表述,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而更新,而且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
由于如今对科学素养的研究尚处于研究完善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广泛认可的表述,以下为几个代表性的表述:1、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有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2];2、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试大纲(PISA)中提出,科学素养的测试应该有三个方面组1成:科学基本观念、学实践过程、科学场景,在测试范围上由科学知识、科学研究的过程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三个方面组成;3、美国学者米勒认为,公众科学素养由相互关联的三部分组成: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对社会的作用,具体说就是,具有足够的可以阅读报刊上各种不同科学观点的词汇量和理解科学技术术语的能力,理解科学探究过程的能力,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所产生的影响的认识能力[3];4、欧盟国家科学素质调查的领导人J·杜兰特认为,科学素养由三部分组成:理解基本科学观点、理解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研究机构的功能。
物理素养:物理素养的内容中应该强调对概念本身的理解,适当要求标准表述形式;不应该把掌握物理知识等同于具备物理素养、在物理素养的评价中间是否掌握物理知识应该以可以自觉运用于思维判断作为标准、物理素养应建立在理性生活必要的要求标准上、素养评价中应恰当综合运用定量评价和质性评价、分阶段的标准应根据不同的年龄层的发展心理学确定[4]。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的能力,能够理解科学现象、评估科学证据、参与科学讨论并做出科学决策。
它是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有助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有助于社会的繁荣与进步。
科学素养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分别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知识和科学伦理。
第一个要素是科学思维。
科学思维是指以逻辑、系统和批判性的方式进行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科学思维能够帮助个体分析和理解复杂的现象,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强调观察、推理、实验和验证,重视证据和逻辑推理的过程。
科学思维强调理性思考、质疑权威和开放思维,鼓励个体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
科学思维还帮助个体建立批判性思维,不盲从和被误导,能够对信息进行合理的评估和判断。
第二个要素是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一种规范的研究方法和探索过程,有助于个体进行科学实验和研究。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以及与他人共享和交流研究结果。
科学方法注重实证和可重现性,科学实验和观察结果需要经过验证和再现,具有普遍适用性。
科学方法也强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注重事实的证据和统计分析,以减少主观性和误导。
科学方法让个体能够理性思考和解决复杂问题,培养了个体的观察、实验、推理和沟通能力。
第三个要素是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涉及科学的理论和概念,包括基本科学原理、科学实验和研究的结果以及科学发展的历史和方法。
科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个体对科学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需要个体具备科学学习的能力和方法,包括收集、整理和评估信息的能力。
科学知识也需要不断更新和修正,因为科学研究和发展是动态的过程。
科学知识让个体能够理解和分析科学问题,参与科学讨论和决策,也有助于个体的个人成长和实践活动。
第四个要素是科学伦理。
科学伦理是指科学界和个体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
科学伦理关注科学活动的真实性、公正性和可信度。
PISA科学素养解读
科学知识 科学能力 科学态度
科学知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科学的知识
标准
(1)与真实生活情境的相关性:科学知
识在不同个体生活中的有用程度不同。
(2)选择的知识代表重要的科学概念
并且具有长久的效用。
(3)选择的知识对于15岁学生的发展
水平而言,是合适的。
科学知识
1、关于科学的知识 第一类:科学探究。 第二类:科学解释。
心理学
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
心理学
戴尔经验之塔(小学阶段) 戴尔经验之塔(中学阶段)
心理学
建构主义知识观
生物学
建构主义知识观
科学素养的界定 科学素养三个维度具体解读 科学素养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 科学素养测评标准
➢个体能够掌握科学知识,应用科学知识来确定 问题,获得新知识,解释科学现象,得出科学相 关问题的有根据的结论;理解作为人类获取知识 和探究方式的科学的特征;
➢关注科技塑造我们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生活的 方式;
➢愿意从事与科学相关的事务,有科学观念,成 为会思考的公民。
科学能力
1、识别科学议题的能力 2、科学解释现象的能力 3、运用科学证据的能力
科学态度
态度 理念 动机取向 自我效能感 价值观 最终行动
系统论
系统论强调整体性,则三个维度是科学素养的 有机组成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 简单的加和分解关系;另外系统的整体功能大 于部分功能或部分功能的机械加和. 系统论强 调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 之间互为依存相互影响和制约的关系,保持动 态稳定的状态.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
简述科学素养的四大要素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程度,以及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是当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科学素养的形成离不开以下四个要素: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
一、科学知识是科学素养的基础。
科学知识是指人们对科学事实、科学原理和科学理论的了解和掌握。
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
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更新是科学素养提高的关键。
只有通过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人们才能够理解科学的发展历程、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方法,才能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科学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
科学思维是指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运用科学的逻辑和方法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能力。
科学思维强调逻辑思维、系统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它要求人们具有观察、提问、假设、实验、验证和推理等科学思维方式,善于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通过培养科学兴趣、进行科学实践和参与科学研究等方式进行。
三、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方法是指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科学规范和程序。
科学方法包括观察、实验、论证、推理和模型等步骤,要求人们在研究和实践活动中始终遵循科学原则和科学规律,并通过严密的实证和逻辑推理来验证和证明科学观点。
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科学伦理是科学素养的重要保障。
科学伦理是指人们在科学活动中应该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科学伦理要求人们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诚实守信、尊重他人、保护环境和动物,避免科学欺骗和伦理冲突等问题。
科学伦理的遵守能够维护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公正性和可信度,促进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它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伦理等四个要素。
只有通过全面提高这四个要素,人们才能够在面对复杂的科学问题和挑战时,正确运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和决策。
科学素养名词解释
科学素养名词解释引言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对每个人的基本要求之一,它不仅关乎个人的生活和工作,更关乎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具备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并能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一种能力。
本文将对科学素养中的相关名词进行解释和探讨。
科学方法科学方法是指一套经过验证和证明的观察、实验和推理步骤,用于解决问题和获取知识。
科学方法的基本步骤包括观察、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和公布结果。
科学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事实和证据,追求客观、可验证的真理。
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指运用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的方式来理解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
科学思维包括观察、提问、推理、实验和评估等能力,强调对事物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思考和分析。
科学思维的核心是怀疑和质疑,以及持续的探索和学习的态度。
观察观察是科学思维的起点,它是指用感官器官收集信息和数据的过程。
观察需要客观、准确、全面,并能排除主观偏见。
观察中还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和方法,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
提问提问是科学思维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指对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和提出问题的过程。
好的问题能够引导科学研究和探索的方向,帮助科学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推理推理是科学思维中的重要能力,它是指根据已有的观察和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和思维运算,得出新的结论或预测的过程。
推理需要基于科学理论和已有的实证证据,避免无根据和主观臆断。
实验实验是科学思维中验证和检验假设的重要手段,它是人为创造条件和环境,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来验证或排除假设的过程。
实验需要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采集准确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以得出科学结论。
评估评估是科学思维中对科学结论和实验过程进行评价和判断的过程。
评估的目标是确定科学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以及检验实验过程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评估需要综合考虑证据、方法、结果和影响因素等因素。
科学伦理科学伦理是指科学研究和实践中的道德和伦理规范。
科学素养参考资料2
关于科学素养概念的界定在科技传播特别是在科学普及研究中,科学素养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与科学普及的目标、意义等密切相关。
目前,学术界对科学素养的表述已有一个大致的共识,即科学素养指公众对科学所应了解的程度。
通常,这一概念还包括对科学的本质、目标和一般局限的认识,以及对更为重要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认同。
在英文中,科学素养(scientific literacy)通常和另一说法“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同义。
前者多用于美国,后者多见于英国学者或媒体的写作中。
科学素养的概念定义。
米勒(Jon Miller)模型已经成为科学素养研究中该定义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米勒认为,科学素养是一个与时并进的概念,时代不同,科学素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
米勒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界定了科学素养概念的三个维度:(1)对科学原理和方法(即科学本质)的理解;(2)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即科学知识)的理解;(3)对科技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
科学素养的操作定义。
科学素养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真正测量它,必须把它具体化为一系列指标。
概念定义对概念的基本特性即所包含的维度作出规定。
操作定义在概念定义的框架下,对概念每一维度的含义进行具体化,或可操作化。
1、对科学知识的了解。
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是米勒科学素养模型中的重要维度。
(1)基于NSF全美调查的科学知识测量。
对科学素养的测量工具基本上基于米勒所提供的框架。
米勒在设计最初的测量工具时,参考了2061计划中所阐述的对科学素养概念的多维度描述,并会同其同事,设计了许多测量条目,形成一套基本的科学概念,如原子构造、DNA等。
这些概念是阅读和了解当代许多问题的知识基础。
这些知识概念不断充实改进,逐渐成为所有有关科学素养调查的基础。
这些知识概念通过是非题、多选题和问答题的方式成为公众科学知识了解程度的一个衡量尺度。
虽然米勒认为在一个科学知识测量工具中可以有100多个在2061计划中提到的概念,但最终出现在NSF调查问卷中的概念是有限的,最近一次调查(2001年调查)为18个。
科学素养与科学观PPT课件
动物实验与伦理
遵循动物实验伦理原则,尽量减少实 验动物的使用和痛苦,确保实验的合 理性和必要性。
05
未来展望:科学素养与科学观的挑战
与机遇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科学知识的快速更新
伪科学的传播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知识也在不断 更新和迭代,对个人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 高的要求。
在信息时代,伪科学信息在网络上广泛传 播,对公众的科学观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和 误导。
新能源技术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可持续发展。
科学伦理与道德问题
科研诚信
尊重事实、避免抄袭、保持原创性, 遵守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
隐私保护
在涉及个人信息的科学研究项目中, 应尊重个人隐私权,确保数据安全和 合法使用。
利益冲突
避免在科研活动中出现利益冲突,确 保研究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参与线上线下学习
利用互联网资源,参加线上课程、讲座和线下科学俱乐部、实验室 活动等。
实践与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科学知识,如健康饮食、环保行动等,并勇于探 索未知领域。
04
科学观的实践与应用
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原则
01
02
03
04
观察法
通过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或实 验结果,收集数据并分析规律
。
实验法
通过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组, 验证假设并得出结论。
实践能力
包括动手操作、技术应用、创 新实践等方面的能力,是运用 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
02
科学观的形成与影响
科学观的形成
家庭背景
家庭环境对个人科学观的形成具 有重要影响,父母的科学素养、 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都可能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冰. 科学素养——美国科学教育改革的中心概念.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98. 05美国科学促进协会的“2061计划”专业委员会提出并出版了题为“科学美国人”( Science for All Americans )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研究人员把科学素养定义为“具备并使用科学、数学和技术学的知识做出有关个人和社会的重要决策”。
郭元婕. “科学素养”文概念辨析. 比较教育研究. 2004. 111966年,Pella及其同事对1946 -1964年之间发表的主题与科学素养有关的论文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得出结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控制科学家工作的伦理道德、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1974年,沙瓦尔特在佩拉的基础上对科学素养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将科学素养分为7个维度,认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具有以下7个特征;①理解科学的本质;②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能准确运用恰当的科学概念、定律、原则、理论;③在解决问题、进行决策、进一步了解生存于其中的宇宙时能运用科学;④在探索宇宙的各个方面时能遵守构成科学基础的各种价值;⑤理解和欣赏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事业以及科技事业与社会其他方面的关系;⑥科学教育的成果培养人具有更富有、更令人满意、令人兴奋的宇宙观,并在其一生不断拓展科学教育;⑦养成诸多与科技有关的操作技能。
1975年,申(Shen)在实践、公民、文化3个层面上界定科学素养。
①申(Shen)认为“具有实践科学素养”( Practical Scientific Literacy)的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那类科学知识。
②“公民科学素养”(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的目的是使公民清楚地了解科学和与科学有关的问题,使普通市民也能参与“健康、能源、自然资源、食物、环境等相关问题的”公共决策。
③“文化科学素养”(Cultural Scientific Literacy)是基于“科学是人类文明的主要成就”而提出的。
相对而言拥有文化科学素养的圈子较小,基本局限在知识分子团体中,但是这类科学素养却非常重要并具有影响力,因为这类素养会优先影响到当前和未来的决策者及思想观念的领导者。
1981年,布兰斯科姆(Branscomb)检验了“科学”(Science)和“素养”( Literacy)的拉T 文词根,将素养定义为“具有读、写和理解人类系统知识的能力”,并从不同作用和功能出发,将科学素养分成8种类别:①方法论科学素养(Methodological Science Literacy);②专业科学素养(Professional Science Literacy);③普遍科学素养;(Universal Science Literacy);④技术科学素养(Technological Science Literacy );⑤科学爱好者或业余爱好者的科学素养(Amateur science literacy);⑥新闻工作者的科学素养(Journalistic Science Literacy );⑦科学政策素养(Science Policy Literacy);⑧公共科学政策素养(Public Science Policy Literacy)。
米勒对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的科学素养定义进行分析,从当今科技社会的背景下提出了科学素养的3个维度:①对科学规范和科学方法的理解(例如,何谓科学的本质);②对主要科学概念和科学术语的理解(例如,科学知识);③认识并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为美国“2061计划”①出版的核心著作之一《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Science For All American)在导论中写道:“科学素养包括数学、技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许多方面,这些方面包括:熟悉自然界、尊重自然界的统一性;懂得科学、数学和技术相互依赖的一些重要方法;了解科学的一些重大概念和原理;有科学思维的能力;认识到科学、数学和技术是人类共同的事业,认识它们的长处和局限性。
同时,还应该运用科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处理个人和社会问题。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简称DECD)与美国科学促进委员会的表述就不尽相同。
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体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该组织还认为,“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作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吴国盛认为目前“科学”存在三个层面上的定义:“第一种,把科学定义成人类与自然打交道的方式,这种定义不大区别科学与技术,与文明相近。
……第二种,把科学定义成由古希腊思想发端的西方人对待存在的一种特殊的理论态度。
……第三种,把科学定义为‘近代科学’,即在近代欧洲诞生的那样一种看待自然、处理自然的知识形式和社会建制”,并表明“科学定义”之争实质上是科学话语权之争,是中心—边缘之争。
张红霞. 科学素养教育的意义及本土化诠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4关于科学素养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叙述为:了解和深谙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
美国科学教师协会(1982年)以11个要素定义了科学素养:(1)在处理与他人和与环境的关系时,能够运用科学的概念、方法、技术和价值进行抉择。
(2)认识到产生科学知识必须依赖探讨过程以及概念学说。
( 3)能够分辨科学证据和个人观点的不同。
( 4)能够证明事实和学说之间的关系。
( 5)能够认识科学和技术对促进人类福祉的功能和限度。
( 6)了解科学和社会的关系。
(7)明自科学来源于人类的视野,并理解科学知识的折时性,当资料充分之后,知识会改变。
(8)因为拥有充分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能够赞赏别人的科学成就。
(9)对田_界充满乐观的态度。
(10)能够采用和科学相同的价值观,所以能够使用科学和享受科学。
(11)能够终身、持续探讨科学并增加其知识。
张海和. O ECD / PI SA 研究中科学素养的涵义及其理论基础. 生物学通报. 2005.40(6) PI SA 将科学素养定义为:“科学素养是应用科学知识,辨别问题和得出以证据为基础的结论,以便理解和帮助作出有关自然界,或者通过人类活动改变自然的决定的能力”。
张晓芳. 论Miller的PUS研究思路:热心公众理论———科学素养概念———公众科学素养测量.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111983年,Miller在《科学素养:概念的与经验的回顾》一文中明确给出了“科学索养”的定义,即个体具有的读、理解与表达对科学事件看法的能力,同时把科学索养概念明确界定在对科学技术事件与科学技术政策的理解与讨论的范围内。
这种界定,建立在他的熟心公众”的理论之上。
叶婧聪. 试论学习方式的转变与科学素养的养成[D]. 华中师范大学. 2007在科学素养的早期研究中,多是以经验为基础定义科学素养的内涵。
如1966年,裴勒及其同事对1946-1964年间出版的与科学素养有关的论文进行了系统分析后得出结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能够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控制科学家工作的伦理道德、科学的本质、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区别、科学的基本概念以及科学与人类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1975年辛恩进一步把科学素养分为三类,即“实用科学素养”,“文化科学素养”和“公民科学素养”。
他认为,这些类别之间并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互交叉的关系,但是,在涉及科学素养的具体目标、内涵、形式、对象及培养途径等方面却存在着差异。
其中,“实用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拥有用于解决日常生活实践问题的科学知识;“文化科学素养”是指把科学作为一种主要的人类文化活动的理解和认同;“公民科学素养”是指作为生活于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能够对科学及与科学密切相关的公共课题有充分的理解,以便参与涉及这些课题的决策过程。
辛恩的“公民科学素养”不仅涵盖了一定的“实用科学素养”和“文化科学素养”,而且,“公民科学素养”的获得,不仅仅限于正规学校科学教育阶段,而是一种持续的终身学习过程。
1983年,米勒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公民科学素养是一种多维结构体系,它涉及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1)对基础科学知识体系中重要科学概念术语的充分理解;(2)对科学探究过程或科学本质属性的理解;(3)在一定程度上对科学技术之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影响的理解。
他认为,公民在上述三个侧面的成就水准将综合地反映出公民对媒体中关于科学技术政策问题的各种论争观点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1996年,美国发布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NSES)对科学素养作了这样的定义“为个人决策、参与市民的和文化的事务以及经济生产力需要的知识和科学概念的理解以及过程,也包括一些特殊类型的能力。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OECD)认为“科学素养是运用科学知识,确定问题和作出具体证据的结论,以便对自然世界和通过人类活动对自然世界的改变进行理解和作出决定的能力。
”该组织还认为,“科学素养还包括能够确认科学问题、使用证据、作出科学结论并就结论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
我国学者对科学素养的认识也是见仁见智。
梁英豪先生将科学素养的主要内容总结为:(1)科学知识,(2)科学技能,( 3)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4)价值观,( 5)解决社会及日常问题的决策,( 6)创新精神,( 7)科学、技术、社会及其相互关系,( 8)科学精神,( 9)科学态度,(10)科学伦理和情感等十项。
其中科学知识与技能、科学方法、科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创新精神、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是科学教育中最容易体现,最容易实现的几个要素,因此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素养的必经之途。
还有学者将科学素养概括为:科学情感、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科学实践意识及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