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保持委员会的历史回顾与建议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报 、管理制度与技术标准 、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以及基础数据库信 息 系 统建 设 五方 面 着手 ,探讨 了我 国水 土保 持 监测 的发展 历 程 与 成就 ,并进行分析与总结 ,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水 土保持 监测 ;发 展历 程 ;成就
国水土 保持 科学 ,2 0 0 9 ,7 ( 5 ) : 1 9 — 2 4 .
5 水 土保 持监测 网络 的建 立
水土保持监测机构 以及监测网络的全面建成 ,标志着我 国动 态监 测 与公 告 组织 体 系建 设迈 上 了新 台阶 ,有 力 的推 动 了水 土保 持监测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发展。 6 基础数 据 库信息 系统 建设
随着 数 据库 信 息 系统 的逐 步 完善 ,我 国水 土保 持 监 测工 作 的 业务 数 据 管理 水平 、决 策 分析 能 力 以及 信息 发 布 与信 息 社会 服务 的综 合能 力均得 到有 效提 升 ,有 效实 现 了资源共 享 。 7 结语 近年 来 ,我 国水土 保 持监 测 工作 无 论在 监 测点 的建设 还 是 网
0 6 8 1 5 0 )
多方 面 ,形 成 了相对 完善 的水土 保持 系统 。 阶段二 :三次大规模水流失普查工作的完成 。其 中,通过 第一 次 普查 工 作 ,初 步摸 清 了水 土流 失 的几 种 主要 形 态 ,对 我 国 建 国初 期 的水 土保 持工 作 具有 重要 的指 导意 义 ;第 二次 普 查 工作
宝贵经验 ,为改善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4 管 理制 度与 技术标 准 的完善
管理 制 度 与技 术标 准 的完 善 主要 包 括制 度 完善 和 技术 完 善 。 通过完善制度和技术标准 ,不仅使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法可
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
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以《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近年来,国家在水土保持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这为解决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与此同时,水土保持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土地利用变化、环境污染、沙尘暴等。
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建立健全水土保持体系,必须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
首先,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可持续性。
强化主体意识,发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确保各项措施得到落实。
同时,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加强与社会各界和企业的沟通,深入挖掘水土保持技术潜能,落实市场监管责任,搭建全社会参与的水土保持合作体系。
其次,要有效防治流域内的水土流失,解决水土保持与发展矛盾。
利用技术手段,加强水土保持检测与监控,实行动态管理,全面分析水土质量和流量的变化趋势,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技术的作用,重点抓好土壤和植被保护,从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此外,要重视水土保持计划的制定,改善完善水土保持措施。
建立先进的水土保持计划,科学研究水土流失的原因,制定合理水土保持的的政策、标准与规划,并将其纳入各类计划和政策,科学有效地确定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以加强水土保持技术能力建设。
最后,要推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发挥水土保持的作用。
要落实国家水土保持政策,实施综合治理,加强流域治理,加强水土保持实施机构的管理,提升水土保持系统的整体能力,完善涵养水源、改造林草地、防护沙化等水土保持设施,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调节、水资源保护、灾害防治等作用。
总之,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是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谋求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国家要落实国家水土保持政策,抓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各地要认真落实水土保持的政策,加强综合治理;社会各界要发挥作用,共同保护水土资源;企业要重视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水土保持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
第二章 水土保持第一节 综 述建国前安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长期处于自发状态,主要是在山村附近较缓的坡地上建造一些零星的梯田、梯地,或是采用等高耕作的农耕办法,防止坡地的水土流失。
清代,徽州府曾颁布山场与道路毗连山坡禁种农作物的告示,以防泥沙壅塞道路。
民国32年(1943年),皖南行署颁发《皖南各县造林办法》,将造林任务、面积、种类、期限下达各县,并规定了奖惩及管理办法。
建国后,人民政府把水土保持工作列为各级政府的职责。
1950~1958年,国家百废待兴,水土保持工作和其他经济建设一样,逐渐走上了正轨。
并以开展试点示范为起点,由点到面,掀起了水土保持工作的第一次热潮。
1950年4月,农业部召开了全国土壤肥料会议,讨论全国分区设立水土保持试验区的意见。
10月,政务院发布治理淮河的决定,要求普遍推行水土保持工作。
1950~1952年,在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华北地区农业部的协助下,对皖西大别山淠河上游进行水土流失调查,开展了以封山育林、打横沟、挖沙凼等为主的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
1952年12月,政务院发布《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运动并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要求发动群众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是年,省农林厅水利局确定在石台县舒溪河上游乌石垄进行水土保持试点,建成谷坊33座;是年冬,徽州专区水利委员会在旌德县汤村进行水土保持试点。
这些试点为进一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积累了经验。
1955年6月~7月,治淮委员会会同安徽省省、地、县有关部门,对佛子岭、梅山水库上游和淮南矿区的窑山等地进行水土保持重点查勘,提出治理和预防水土流失的意见。
1955年10月,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联合召开第一次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提出“在统一规划、综合开发的原则下,紧密结合合作化运动,充分发动群众,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并因地制宜,大力蓄水保土,努力增产粮食……”。
会议还要求建立水土保持的工作机构。
1956年,安徽省水土保持委员会成立,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0年回顾与展望
第35卷第9期2 0 1 8年9月长江科学院院报Journal of Yangtze River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y〇1.35No.9Sep.2 0 18doi:10.11988/ckyyb.201804422018,35(9) :l-5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20年回顾与展望孙厚才(长江科学院水利部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430010)摘要:对近20年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编制、审批、专项设施验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定等进行了系统回顾,分析不同阶段存在的问题、特征和发展趋势,为生产建设项目“放管服”(简政放权、公正监管、高效服务)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检索期刊数据库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官方网站,收集流域机 构、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相关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回顾和分析发现,在相关 政策推动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经历了起步、稳步发展、以及正在实施的“放管服”3个阶段;水土保持方 案编审技术基本完善,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验收阶段存在错位,导致验收环节程序比较繁琐。
实施生产建设项 目水土保持方案20年来,全国累计有30多万个项目编制并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5万 km2,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工作“放管服”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能较大程度提高建设单位的主体责 任意识。
关键词: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回顾与展望;放管服;水土流失防治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5485(2018)09-0001-051研究背景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水 土流失面广量大,侵蚀严重[1]。
同时,我国工业化、城 市化、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人口规模、资源需求和环 境压力不断增大,公路、铁路、矿山、城镇等大规模建 设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问题仍十分突出[2]。
12_光辉历程
2-9
2)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规范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不断完善监测技术体系,
目前,已编制完成了相关技术标准23个 综合技术、规划、设计、施工、试验 和信息化等 “技术标准体系”
2பைடு நூலகம்A
3)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全面推进动态监测工作 )健全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水利部、流域管理机构和各 省(区、市)及其水土流失重点 防治区建立水土保持监测机构,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始正式列入 水土保持部门的日常工作。 1个国家监测中心,7个流 域监测中心站,30个省(区、市) 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监测总站, 186个监测分站
1. 上世纪50年代,黄委会、中科院、原苏联科学院等 组织专家,在黄河中游地区 黄河中游地区开展了多次综合考察 综合考察 2. 1955年,水利部对全国土壤水力侵蚀 全国土壤水力侵蚀面积进行了初 步估查,这是最早的全国范围水土流失调查。 3. 1963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业科学技术 工作会议,会议设有山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组 山地利用和水土保持组,制定 了七年科学技术规划。
梁家坪径流小区试验场(1957年)
2-4
● 由点向面的发展阶段 1955年,水利部首次组织了全国范围的 水力侵蚀人工调查; 建立试验站所,开展水土流失及其防治 措施试验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 20世纪80年代末,水利部组织进行全国 第一次水土流失遥感普查。
2-5
● 新的发展阶段 1991年颁布《中华人民共 和国水土保持法》,明确了水 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尤其是1998年以后监测工作进 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8
20世纪70年代末,向规范、自动和系统化发展
3S技术应用,对监测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监测 的范围、速度、应用等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① 1985年前后,以80年代中期MSS卫片为主要信息源, 80年代中期MSS卫片 开展了第一次 第一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查清了水蚀、 风蚀和冻融侵蚀等状况。 ② 1999年,以90年代中后期TM影像为主要信息源,进行 90年代中后期TM影像 了第二次 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调查,查清了水蚀、风蚀、冻 融侵蚀和水蚀风蚀交错区等状况。
我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回顾与思考
2·2 水土保持区划的起步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水土保持工作由启蒙、探索进入示范推广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有高潮,有停顿,呈波浪式前进[3]。此阶段,水利部、农业部分别设立了水土保持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在黄河中游地区组织了3次大规模水土流失考察。1957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下设办公室,由水利部代管。同时,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暂行纲要》。此时期召开了2次全国水土保持会议,提出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方针。在这一阶段,水土保持区划及其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早期的水土保持区划工作主要集中在黄土高原。1955年,黄秉维编制了《黄河中游流域土壤侵蚀区域图”,按3级分区划分类、区、副区,该分区图得到了广泛承认,并沿用至今[4]。1955—1957年,中国科学院组织综合考察队赴黄土高原地区进行了水土保持调查,并编制完成了《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土合理利用区划》[5]。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编制了《1958—1962年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规划》,明确了黄河中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分区,确定了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的方针任务、实施措施,并进行了效益估算。在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等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地区也进行了区划,但多以流域为单元进行规划。1958年,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编印了《中国土壤侵蚀图及其有关资料》[6],其中含有我国土壤侵蚀程度及其分布。
1)以全国土壤侵蚀区划成果指导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不合理。首先,土壤侵蚀区划属于部门自然区划,在划分时没有考虑社会经济因素,不符合水土保持的特点,不能反映人类活动对水土保持的影响,对于指导水土保持工作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其次,目前全国土壤侵蚀区划界限不清晰,分级不够详尽,命名不规则,分区空间上不连续,不符合新时期水土保持区划的要求;再次,土壤侵蚀区划较多地考虑自然因素,对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未进行考虑,这样对于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的统一管理特别不利。总之,以全国土壤侵蚀区划作为水土保持工作的指导是不符合现实要求的,也是不科学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尽快形成全国水土保持区划是十分必要的。
国内外水土保持及相关资源环境立法经验及建议
国内外水土保持及相关资源环境立法经验及建议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障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人类居住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国内外都进行了大量的水土保持及相关资源环境立法工作,以促进水土流失防治、耕地保护、生态恢复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国内方面,我国制定实施了《水土保持法》、《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规,积极探索水土保持立法的路径和模式。
其中,《水土保持法》不仅规定了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保持的责任主体和规划制定等方面的内容,而且强调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水土保持及相关资源环境立法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基础。
在实践中,我国还推出了多项配套政策和措施,如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等,加强了水土保持立法的实施效果。
此外,针对特定区域和行业,我国还相继制定了各种专门立法,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水资源保护条例等,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国外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立法和实践措施也值得借鉴。
例如,日本制定了《林業法》、《土地改良法》等法规,通过森林保护和土地改良等措施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进行;美国将水土保持事业纳入农业部门的范畴,并成立了相关机构和基金,加强了管理和资金保障;欧洲国家采取了“农田绿化计划”、“河道生态恢复计划”等措施,实现了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的有机融合。
针对当前国内水土保持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立法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构建科学完整的水土保持法律体系。
2、加强立法的质量和实效性,增强法规的操作性和可执行性。
3、加强立法宣传和普及工作,提升公众对水土保持立法的认知和支持。
4、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强水土保持立法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及相关资源环境立法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之一。
在未来,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立法的质量和实效性,并针对实际问题不断推进完善,以促进水土保持事业的正常发展。
【水保文史】水土保持发展简史
【水保文史】水土保持发展简史水土保持发展简史在古代,人类结合农业生产对水土保持已有所认识。
公元前956年,中国的《吕刑》中就有“平水土”、“平治水土”的记载。
涉及水土保持理论的文献则最早见于《国语》(公元前550年):“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读“sou”),不防川,不窦泽,……”。
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阿尔卑斯山区各国采取了以恢复森林为中心的森林复旧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882年,奥地利维也纳农业大学建立了荒溪治理学专业。
1886年,如本明治维新以后,以关东山洪及泥石流灾害为契机,在“治水在于治山”的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欧洲荒溪治理经验,由诸户北朗博士在1928年创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砂防工学。
另一方面,随着土壤科学及山地农业利用技术的发展,开始形成土壤侵蚀及其防治学。
在美国,由于肆意开垦大面积的天然草原和原始森林,在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迫使农民采取各种措施进行防治。
20世纪30年代,美国水土保持学家H.H.贝内特创立了以保护耕作土壤为中心的“土壤保护学”。
苏联学者在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继承了著名科学家B.B.道库恰耶夫、Ⅱ.A.克斯特切夫、B.P.威廉斯等人的景观、农业、土壤科学相结合的思想体系,建立了农地森林改良气候及土壤学和水利土壤改良学。
上述理论在20世纪40年代以后知道了苏联营造防护田林带,实施草田轮作,建造池塘和水库等工程,形成了具有苏联特点的利用综合措施改良小气候及土壤的科学体系。
中国土壤科学工作者在20世纪30年代结合土壤调查,对全国的土壤侵蚀现象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
194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的科技人员针对治理黄河工作的需要,提出了防治泥沙问题,并成立了林垦设计委员会,推动水土保持工作。
同年8月,林垦设计委员会改名为水土保持委员会。
1941年以后,有关部门先后在甘肃天水、陕西西安、福建河田等地建立了水土保持实验区,有的农林科研单位设置了水土保持站。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2010.10.28)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孙鸿烈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
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以后,国家将水土保持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加大了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启动了《水土保持法》修订工作,为了配合做好这项工作,我以2005年7月至2008年11月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取得的数据为基础,从我国水土流失基本状况、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措施和建议三个方面,做一简要汇报。
一、水土流失基本状况先简单介绍一下土壤的形成和水土流失的概念。
地球表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分解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气候、生物等因素长时间的作用下形成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组成的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
土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根据成土母质和环境的不同,形成1cm厚的土壤一般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有的地区,如我国西南岩溶区则需要上千年的时间。
土壤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水土流失是指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力、风力、重力等营力导致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一)水土流失的历史变化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自然生态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自西汉起,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人为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开始发生和发展。
至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全国人口出现第一次峰值,接近6000万人,耕地面积达到8.27亿亩,较汉初增加6.4倍。
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可见当时泾河流域水土流失已较为严重。
到唐宋以后,随着人口南移,大量山丘被开发利用,水土流失也逐步发展和加剧。
山西省水土保持历史回顾与展望
山西省水土保持历史回顾与展望*王贵平(山西省水利厅)摘要:重点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的水土保持发展历程。
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展望了水土保持的未来前景,提出了搞好顶层设计,加大投资强度,强化预防保护,加强重点项目精细管理、生产建设项目监管、水土保持科研和宣传教育等重点工作。
关键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监管回顾展望山西省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0120(2020)04-0001-03第4期2020年12月山西水土保持科技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anxi No.4Dec.2020囗综合论述简单来说,水土保持,就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
我们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海河上游、黄土高原东部,80%的国土面积是丘陵山地,2/3被厚薄不等的黄土所覆盖。
东部太行山石厚土薄,西部吕梁山沟壑纵横,自然条件均比较恶劣。
黄土本身的抗蚀性就差,再加上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在水力作用下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跑水跑肥、毁田坏路。
20世纪80年代,我们做过一次单公里网土地利用现状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0.8万km 2,占土地总面积69%,这个比例放到全国层面,也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几个省份之一。
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全省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与经济不发达地区高度重合,这说明,严重的水土流失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
在座的各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不是农村出来的,也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农村、农民,大家都知道老百姓对水和土的珍惜,了解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
长期以来,我们山西的人民,都在坚持不懈地与水土流失进行着顽强斗争。
总体来看,山西的水土保持,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走过了一个从改造自然向顺应自然的发展历程。
11949年以前,蒙昧初开古代先民们从保护耕地、增产粮食的目的出发,本着朴素的水土保持理念,自发采取了一系列蓄水、保土措施,如修水簸箕、挖卧牛坑、采用区田和代田耕作等,其形式为单家独户行动,其目的是夺取粮食丰收。
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摘要:我国在小河流的保护和综合治理问题上,一直秉持技术、机制、实践等原则,并在这方面不断发展创新,而且这是保护我国水土生态资源的重要措施,并为我国的水土流失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小河流的综合治理上,要坚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和维护为主要目标,并结合先进的科技技术加大维护力度,从而形成大规模的治理,还要将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有效结合起来,使水土保护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现本文分析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相关问题,仅供交流借鉴。
关键词: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回顾;展望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人民在防治水土流失的长期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这些经验中,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
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了巨大成效。
一、我国小流域治理的发展历程我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形成和发展共经历了四个阶段,包括探索阶段、确认和试验阶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发展阶段和大流域规模化防治阶段。
不同的阶段的发展都是立足于当时的实际社会情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小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效果1、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促进农业的高产稳产水土流失区的水资源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后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显著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实现了坡耕地向梯田地的改造,使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土壤蓄水保土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成为农业生产的高水平和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梯田地的农业生产水平通过小流域综合治理之后不断的上升,实现了梯田每年的粮食增产值在1125㎏/公顷,北方人均基本农田增加0.14hm2左右,南方增加0.033hm2左右,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收入水平流失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各区域内的小流域的综合治理,要立足于当地的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区域自身的优势在治理过程中有效的发挥出来,紧密的结合特色的产业,在药材、水果、畜牧和蔬菜等产业上下功夫,使名特优商品基地建成,发展成为一种促进经济增长点,实现区域内居民的脱贫致富。
我国水土保持演变与发展
我国水土保持演变与发展作者:杨海青丁琳冯玉祥刘辉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6年第09期摘要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分布不均,地形复杂,山地丘陵广布,水土流失类型复杂多样,水土流失区分布广、面积大,水土保持研究工作是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
随着大面积水土流失治理完成后,水土保持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形成了一套水土保持和监测体系,但还存在公众“水土保持意识淡薄,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有待加强,水土保持监测体制需要完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标准亟待健全”等问题。
建议:(1)加强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宣传力度;(2)集中力量深入开展对土壤侵蚀的诱发机制和动力学过程的研究;(3)加强区域研究;(4)加大对水土流失过程的调控研究。
关键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16.25.013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61010.0948.010.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10-10 9:48:00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态安全的基石。
水土流失直接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耕地破坏、生产能力降低、环境恶化、地区贫困和社会落后。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1-2]。
我国幅员辽阔,多山地丘陵,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广量大且类型复杂多样,强度不一。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结果,中国水土流失面积3.56×106 km2,占国土面积的37.1%[3]。
其中,西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分布面积最广;中部次之;东部水土流失相对较轻[4]。
我国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虽起步晚,但发展很快,多年治理已取得显著成效[5]。
但与当前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谐全面发展的要求相比,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在制度保障、执行力度、技术和智力支持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中国水土保持发展综述
第5卷 增刊2006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Beijing F orestry University (S ocial S ciences)V ol.5 Su pp.Sep. 2006收稿日期6225第一作者杨光,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荒漠化防治。
电话2633 y 33@jf 地址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中国水土保持发展综述杨 光,丁国栋,屈志强(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摘要:水土流失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已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
该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水土保持的起源、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及研究进展等方面,并对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见解,以期为我国水土保持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土壤侵蚀;水土保持中图分类号:X 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116(2006)2增刊20072206R evie w o f Soi l and Water Conser vation Development in Chi naY ANG G uang ,DING Gu o 2d ong ,QU Zhi 2qiang(College o 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ijing For estry University ,100083,P.R.China )Abstract : Threatening human ’s survival and developm ent ,soil and w ater er osion has caused the attention ofthe whole w orld.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chievment and pr ocess of s oil and water c onservation in China.S ome opi nions ab out the future research on s o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n are put forw ard f or prom oting the developm en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K ey w or ds : soil erosion ;s oil and w ater conservation 当今世界危害人类生存的两大问题:一是环境污染,二是水土流失。
中国水土保持法制建设的历程、成就及经验
纲要 》 、 《 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 、 《 水土保持 法》 ( 1 9 9 1 ) 和《 水 土保持 法》 ( 2 0 1 0 ) 等 为 代表 的法律文件 。这 些法律文件也 体现 出6 O多年 来我 国水土 保持 法制 建设 的
立 法及 制 度 方 面取 得 的 成 就 和 经 验 。
法} ( 2 0 1 0 )对原法 的大部分条 文进 行 了
修订 、 调 整 和 完 善 。新 法是 对原 法 的全 面 修订, 在 指导思 想、 原则理念 、 制度 构建、
1 9 7 9 年 开始 , 在修订《 纲要 》 的基础上 , 系
统总 结 了 3 0年 的 经 验 。 经 过 3年 的 努
不 力 、 对 水 土 保 持 法 的 一 些 制 度 落 实不 到位 。 为此 , 2 0 1 0年 1 2月 2 5日 , 第 十 一 届
例》 ( 以下简称《 条例》 ) 。《 纲要》 是我 国第
部 水 土保 持 行 政 法规 ,是 第 一 个 对 我 国 水 土 保持 工 作 进 行 系 统规 划 的 法 律 文 件 。在 《 纲要 》 施行 2 O多年后 , 我 国又着
●经济论坛
《 经济师} 2 0 1 4 年第 4 期
遇 到 了诸 多 问题 , 需要 及 时完 善 。 一 是 我 国水 土 流 失 更 加 严 重 , 任 务 十 分 艰 巨。 截 止2 0 0 9年 。 全 国水 土 流 失 面积 达 3 6 7万 平方公 里, 占国土面积 的 3 8 . 2 %。全 国每 年 减少 1 0 0多万亩耕地 ,每年 沙化 面积 扩展 2 4 6 0平 方 公 里 。 二 是 环 境 治理 理 念 改变。这一 阶段 , 科 学发展 、 生 态文 明和 可持 续发 展 是 时代 的 主 题 。也 是 环 境 治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不少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许多地方开始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将对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活动进行回顾,并探讨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一、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回顾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指对流域内全部或部分土地的整治和维护,以达到防止水土流失、增加水源和提高土地生产力的目的。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活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松嫩平原的治理工作。
当时,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恶劣,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
随着治理工作的推进,松嫩平原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地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
近年来,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正式颁布,规定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应该成为全国性的长期工程。
许多地方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开展治理活动。
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在2014年投入130亿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江苏、湖北、湖南等地也都纷纷行动起来,开展了许多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活动。
二、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展望虽然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今后的发展中,我们仍然需要继续加强治理工作。
以下是我们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1.科学规划流域治理工程在治理工程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进行科学规划,了解流域的地形、水文特征、土地资源等情况,以便更好地设计治理方案。
2.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力度加强对治理项目的监管,保证治理工程的实施质量,防止资源浪费和治理成本过高。
3.结合生态环保将水土保持工作与生态环保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生态保护与恢复的功能,从而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利益统筹。
4.引入新技术在治理工程中,应积极引入新技术和新材料,提高治理效果,降低治理成本。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对于改善我国土地水资源环境和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1985.06.25•【文号】•【施行日期】1985.06.25•【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正文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的通知(一九八五年六月二十五日)现将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近两年来,许多地方的水土保持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这是很可喜的。
但这项工作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取得长久的效益。
希望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把这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情办得更好,取得更大的成绩。
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关于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和意见的报告一九八二年五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六月间又发布了《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我们于当年八月召开全国第四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部署了贯彻《水土保持工作条例》和防治水土流失的工作。
现将协调小组成立两年多来的工作情况及今后意见报告如下:一两年多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领导,广大干部、群众根据“普遍宣传,坚持保护,重点治理”的要求,广泛开展了防治工作。
特别是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落实,给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了很多有利条件。
这两年多来的水土保持工作,同已往比较起来,有四个方面的变化:一是在治理形式上,由过去统一治理,集体经营,逐步转向以户或联户承包治理为主。
一九八三年初,中央领导同志肯定了山西省户包治理小流域的经验后,户包治理发展很快。
如黄河中上游七个省、自治区的承包治理户,已发展到三百一十五万户,占整个农户的三分之一以上,承包治理小流域二十五万多条,面积五千九百多万亩,已初步治理22%。
二是在治理措施上,由过去单一、分散治理转向按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集中治理。
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历程
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历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土保持是指保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我国古代。
从古代的治水工程到现代的水土保持政策,我国在大自然与人类生活相互关联的过程中,为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我国古代的水土保持政策主要是指治水防洪工程,最著名的就是黄河的治理。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同时也是我国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史。
从古代到现代,我国人民在与黄河搏斗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治理黄河的经验,在不断地治理黄河的同时也促进了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
在现代,我国的水土保持政策经历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
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提出了以农田水利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兴国战略,为我国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政策,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新世纪,尤其是近年来,我国水土保持政策逐渐走向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
我国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等一系列的水土保持政策,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社会各界对水土保持政策的重视,我国水土保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水土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
我国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古代的治水工程、现代的水利兴国战略和新世纪以来的“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在这一历程中,我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未来,我国水土保持政策将继续朝着科学、系统和法制的方向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篇文章共计580字,还需要1420字】。
第二篇示例:水土保持政策是指政府为了防止土壤侵蚀、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水土保持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水土保持政策的发展历程角度出发,探讨水土保持政策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的发展历程,并分析其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浅议水土保持发展的战略及建议
浅议水土保持发展的战略及建议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3期扈金东一、水土保持建设现状与问题1水土流失现状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其水土流失的基本特点是:分布广、类型多、强度高、危害深、治理难度大。
据1990年遥感调查,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km2,水土流失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8.2%,其中水力侵蚀面积179万km2,风力侵蚀面积188万km2,冻融侵蚀面积125万km2。
水土流失遍布于各省(区).不论是山区、丘陵区、平原区,还是农村、工矿、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问题,七大流域及内陆河流域水土流失分布见。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与利用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实施了黄河、长江等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建立了27片国家级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在全国10000余条小流域开展了山、水、田、林、路、电、村综合治理。
3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业产出效益差,产业化困难重重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内部以粮食种植为主,高产值、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及畜牧业比例过低,导致整体农业产出效益差。
农业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主要问题是产业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已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共识,但目前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2)当前一些地方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目标有不切实际的倾向在生态环境建设的规划与实践中,一是”量力而行,集中治理,先易后难”的原则在执行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被违背;二是摊子铺得过大或规划的规模过大,着眼点在于怎样向国家争取到更多的资金;三是规划的实施具有短期性,一届政府一个战略,一个领导一种打算,缺乏保障边疆实施的政策制约。
一些现有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由于短期内没有直接的经济利益农民难以接受。
二、水土保持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分析1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相对滞后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系统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科学技术指导作用乏力;二是水土保持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应用缓慢;三是城市化与建设项目产生的人为水土流失日渐严重。
水保60年经验
据初步估计,由于水土流失,全国每年 100万亩 ,按每hm 损失耕地约6.7万 损失耕地约6.7万hm2(约100万亩),按每hm2造 价3万元统计,每年约损失20亿元。 万元统计,每年约损失20亿元。 导至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 导至林地,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退化.
危害
2、水土流失加剧干旱灾情。(旱灾) 、水土流失加剧干旱灾情。(旱灾) 土壤理化性状的退化,持水力的下降, 加剧了旱情的发展,使农业生产低而不稳, 甚至绝产。(2010年云, 川旱灾) 甚至绝产。(2010年云,贵,川旱灾) 资料表明,全国多年平均受旱面积约 2000万 2000万hm2,成灾面积约700万hm2,成灾率 ,成灾面积约700万 达35%,而且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35%,而且大部分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
四.存在问题:8个方面 存在问题:8个方面
1、防治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防治任务艰巨,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水土流失防治 任务艰巨。按现有每年防治3 任务艰巨。按现有每年防治3万平方公里的 速度,水力侵蚀区初步治理一遍至少还需 要50年以上. 50年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 国水土保持 委员会 的历史 回顾 与建议
王 宝桐
( 松 辽流域 水 土保 持监 测 中心 站 , 吉林 长 春 1 3 0 0 2 1 )
[ 关键 词 ]水 土保持 ; 管理体 制 ; 委 员会 [ 摘 要 ]新水 土保 持 法要 求 “ 县级 以上 人 民政府 应 当加 强对 水 土保 持 工 作 的统 一领 导 ” 。在 回顾 我 国 水 土保持 委 员会 发展 历程 和 所起 作 用的基 础 上 , 为 实现 “ 一 家管 、 多家 治、 高层 协调 ” 的 水土 流 失综 合 防 治 管理体 制 , 统 筹考 虑 区域 水 土保 持 工作 , 协 调 水利 、 林 业等部 门共 同搞 好 水土 流 失综合 治理 , 建议 在 实 行 水土保 持 归 口管 理 的 同时 , 恢 复或 成 立 各 级 水 土保 持 委 员会 , 强化 “ 水保 搭 台、 政府导演、 部 门唱 戏 、
全社 会 参 与” 的 良性 机 制 。
[ 中图分 类 号 ]S 1 5 7 . 2
Hale Waihona Puke [ 文 献标 识码 ]C
[ 文章 编号 ]1 0 0 0— 0 9 4 1 ( 2 0 1 3 ) O 1 — 0 0 0 7—0 3 水 土保 持工 作协 调小 组 成立全 国水 资源 与水 土保 持工 作领 导 小组 , 组 长 由 国务 院 副 总 理 田纪 云 担 任 , 1 9 9 2
办 公 室设 在水 利部 长 江水利 委员 会 。
7月 2 5 日国务 院 发 布 了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水 土 保 持 暂 行 纲要 》, 决 定 在 国务 院 领 导 下 成 立 国 务 院 水 土 保 持委员会 , 统 一管 理 全 国 的水 土 保 持 工 作 , 办 公 室 设 在水 利 部 ; 同时要 求 凡 有 水 土 保 持 任 务 的省 , 都 应 该
保持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以国务 院水土保持委
员会 、 水 土保持 工 作领 导 小 组 和 国务 院 的 名义 先 后 召
开 过 6次全 国性 的水 土 保 持 工作 会 议 , 水 土 流失 防治
国务 院水 土 保持 委 员会 于 1 9 6 1年机 构改 革 撤销 , 同年 又得 到恢 复 。其 后 , 1 9 8 2年 国务 院决 定 成 立 全 国 水 土 保持 工作 协 调小 组 , 1 9 8 8年 国务 院决 定 撤 销 全 国
在 流域 层 面 , 2 0世 纪 6 0年 代 , 为 了 进一 步 贯彻 落 实 毛泽 东 同志 “ 要把 黄河 的事情 办 好 ” 的指 示 精神 , 加 强 黄河 上 中游地 区的水 土保 持 工 作 , 1 9 6 4年 8月 根据 时 任 国务 院副 总理 谭震 林 同 志 的批 示 精 神 , 黄 河 中 游 水 土保 持委 员会 正式 成 立 , 由陕西 省省 长任 主任 委员 , 国家计 委 主管 副 主任 、 水 利 部 主管 副部 长 任 副 主 任 委 员, 委 员 由山西 、 内蒙 古 、 青海 、 甘肃 、 宁夏 、 河南 、 陕 西 的分管 副省 长 ( 副 主席 ) 和水 利 部 、 国家 计 委 、 财 政部 、 农 业部 有关 司 的负 责 人 担 任 , 委 员会 办 公 室 设 在 水 利
年 领导 小组 撤 销 。
修订后 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水土保持法》 亮点之 是进一步强化了政府 的水土保持责任 , 其第 四条 、 第 五 条 明确规 定 : 县 级 以上 人 民政府 应 当 加 强对 水 土
一
,
保 持 工作 的统 一 领 导 , 县 级 以上 人 民政 府 林 业 、 农业 、
1 我 国水 土保 持委 员会 的发展 历 程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成 立 之 初 , 为 了加 强 对 水 土 保 持 工 作 的统 一 领 导 和 部 门之 间 的密 切 配 合 , 1 9 5 7年
为 了统筹 和协 调长 江上 游水 土保 持重 点 防治 区的 工作 , 1 9 8 8年 , 在 全 国水 土 保 持 工 作 协 调 小 组 的 建 议 下, 经 国务院批 准 , 成 立 了 长 江 上游 水 土 保 持 委 员会 , 由 四川 省省 长 任 主任 委 员 , 国家 计 委 、 农业部 、 林 业 部 和水 利部 负责 同 志任 副 主 任 委 员 , 成 员 有 云南 、 贵州、 甘肃 、 湖北 等省 和 国家 土地 管理 局等 单位 的 负责 同志 ,
由 自上而 下为 主 的行政 运 行方式 转 变为 以 自下 而上 为 主 的改进 运行 方式 , 极 大 地 推 动 了全 国水 土 保 持 工 作
部 黄河 水利 委 员会 。
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按 照各 自职责 , 做 好有关 的水 土 流失 预 防和 治理 工 作 。 与原 法 相 比 , 修 订 后 的水 土保
持 法 对地 方政 府 防 治水 土 流失 的 职责 规 定 更 加 清 晰 , 任 务 措施 更加 明确 , 各项 要求 更 加具 体 , 充分 体现 了国 家对 水 土保持 工 作 的 高度 重视 , 尤 其 是 新 法 要 求 县级 以上 人 民政府 应 加 强对 水 土保 持 工 作 的统 一 领 导 , 这 就 为 恢 复或成 立 水 土保 持委 员会 提供 了难得 的契 机 。
在 省 人 民委 员 会 领 导 下 成 立 水 土 保 持 委 员 会 。这 一 时期 是 水 土 保 持 委 员会 发 展 的 鼎 盛 时 期 , 根 据 国务
院 的要 求 , 大 多 数 省 份 都 成 立 了 由 分 管 副 省 长 任 主 任 的水 土 保 持 委 员 会 , 相 应 的地 、 县 也 都 成 立 了水 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