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以一节观摩课为例,探讨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新途径。
一、让我们一起来看一节课堂实录
在《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一课中,教师首先播放《兵马俑幻想曲》,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去感受恢弘的气势,并以一句平和的日常语言:“在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然而然就说出了“宏伟”“浩大”“壮观”等描述场面的词语,而非教师直接告知。这种切身的感受,较之前苦口婆心地讲几分钟更让学生易于接受且长时间印象深刻。
课堂第二环节,教师出具了一个秦俑的小模型。教师引导:“秦俑都在哪些部位进行了精雕细刻?它们之间又有哪些不同呢?”让学生用手触摸,从触觉上感知秦俑雕刻的细致入微,为后面分析秦俑的写实性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在课堂的重点欣赏部分,师生的交流语言更是平等化、感情化。如,在欣赏秦俑的发式、动作、表情时,教师引导“官与兵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这些类似闲聊的语言,让孩子们的语言文字一下子都打开了:“将军俑表情沉稳。”“士卒俑都会穿有精美的盔甲。”“跪射俑的神情很专注。”“这个俑它的眼神
似乎陷入了沉思,战事之余,他也许是在想念他远方的亲人。”“军吏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止不住的学生发言,很专业、很人性化、很让人羡慕!
“想不想体会一下他们的状态?”教师进一步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做秦俑的四种动作,进一步区别各种秦俑之间的差异,感受秦朝时高超的写实技法。
“最后,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来一次整体的欣赏。”教师利用幻灯片播放秦陵,深化学生的感受。
“这些都是劳动人们的结晶,是我们的骄傲。面对它,我们应该怎么样?”教师的引导。
“古代劳动人民太了不起了,我们应该保护它。”“它是我们民族的象征。”“它反映了我们国家辉煌的一段历史。”“我们应该珍爱它,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我们应该让它走向世界,让全世界的人都来分享我们的成果,分享我们的喜悦。”又是一番充满爱心、充满童真的“发布会”。
本节美术欣赏课中切实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发表个人见解,充满儿童欣赏的趣味性。教师注重运用恰当的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学生现有的水平上加以指导,不把艺术家自己的语言给学生,不代替他们,不打断学生的语言。
二、新的教学方法的探究
在欣赏课教学中,有些教师在作品分析时往往坚持课本或自己认同的一种观点,通过不断地暗示、诱导,使学生抛弃自己的观点,而步入教师铺设的标准轨道,也影响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挥。应该将作品视为历史、文化的结晶,艺术家生命的一种形态,进行多角度的立体考查。纵观这节课,我试着总结出以下两种小学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
1.自主体验法
从教学实录可以看出,教师主要从以情感受、以情体验、以情评价三个方面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验的乐趣。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教师以《兵马俑幻想曲》,让学生从听觉的角度去感受宏大的气势,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听觉感受;课堂第二环节,出具了一个秦俑的头像(仿制品),让学生用手触摸,触觉神经让学生感受此件雕刻作品的传神入画;在课堂的重点欣赏部分,教师的语言引导“官与兵的差异在什么地方呢?”“他们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这是心灵的体验,换位反思;“想不想体会一下他们的状态?”教师引导学生做秦俑的四种动作,进一步体会各种秦俑之间的差异,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秦始皇陵兵马俑气势雄宏的宏大气势。
由此可见,在欣赏课中注重加强学生的自主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师生互动谈话法
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近乎以一种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一问一答或者一问多答进行欣赏教学,设计问题由易到难,使学生始终保持对问题的兴趣。一言一句均围绕着秦始皇陵兵马俑进行,互动交流积极,教学效果非常显著。这种谈话法的优点便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唤起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也可以通过谈话直接了解学生对美术知识、美术技能的掌握情况,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
总之,美术教育的目的是通过美术教育,使学生的美术“双基”水平、美术心理素质、美术鉴赏能力均得到提高。在美术欣赏课中,我们应以欣赏为线索,注重学生的自主体验,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氛围中理解美。这样的设计,既尊重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关照了学生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才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