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设置方案
![国家地表水、环境空气监测网设置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0298670b4c2e3f5727636b.png)
附件一: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设置方案一、断面(点位)设置原则(一)代表性: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主要功能是全面反映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监测网要覆盖全国主要河流干流及主要一级支流,重点湖泊、水库等,设定的断面(点位)要具有空间代表性,能代表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全面、真实、客观反映所在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及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状况及特征。
(二)连续性:在现有759个断面(点位)基础上进行优化和调整,保证我国环境监测数据的历史延续性。
(三)覆盖范围:1.河流:我国主要水系的干流、年径流量在5亿立方米以上的重要一、二级支流,年径流量在3亿立方米以上的国界河流、省界河流、大型水利设施所在水体等。
一般每100km设置一个国控断面;2.湖库:面积在100km2(或储水量在10亿m3以上)的重要湖泊,库容在10亿m3以上的重要水库以及重要跨国界湖库等。
每50~100km2设置一个监测点位,同时空间分布要有代表性;3.北方河流、湖库:考虑到我国南、北方水资源的不均衡性,北方地区年径流量或库容较小的重要河流或湖库可酌情设置断面(点位)。
(四)国控断面(点位)类型: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国界断面;省界断面;湖库点位;重要饮用水源地断面(点位):指日供水量≥10万吨,或服务人口≥30万人的重要饮用水源地等。
(五)断面位置具体要求:1.对照断面:断面上游2km内不应有影响水质的直排污染源或排污沟;2.控制断面:应尽可能选在水质均匀的河段;3.监测断面的设置要具有可达性、取样的便利性;4.取消原城市内湖监测点位;5.取消原削减断面,统一设置为控制断面;6.根据不同原则设置的断面发生重复时,只设置一个断面。
(六)省界断面:一般设置在下游省份,由下游省份组织监测。
(七)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点流域考核断面:优先纳入国控断面。
(八)关于新增断面:新增断面应从严掌握,每个断面代表的河长原则上不小于100km。
水质监测的布点与采样
![水质监测的布点与采样](https://img.taocdn.com/s3/m/80ec5650650e52ea551898fe.png)
水质监测的布点与采样一、地表水(河流)(一)监测点位的布设1.监测断面的分类1.1.背景断面:指为评价一完整水系的污染程度,不受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影响,提供水环境背景值的断面。
1.2.对照断面:指具体判断某一区域水环境污染程度时,位于该区域所有污染源上游处,能提供这一水系区域本底值的断面。
1.3.控制断面:指为了解水环境受污染程度及其变化情况的断面,即受纳某城市或区域的全部工业和生活污水后的断面。
1.4.消减断面:指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程度混合,污染物被稀释,降解,其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的断面。
1.5.管理断面:为特定的环境管理需要而设置的断面。
2.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及方法监测断面的布设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断面位置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监测断面力求与水文测流断面一致,以便利用其水文参数,实现水质监测与水量监测的结合。
2.1.背景断面通常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应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业化施用区及主要交通线路区。
2.2对照断面反映进入本区域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它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的地点。
通常一个河段只设一个对照断面。
2.3.控制断面控制断面能反映本区域污染源对河段的影响,应设置在本区域排污口的下游,污染物与河水能较充分混合处。
可根据河段沿岸的污染源分布情况,设置一至多个断面。
2.4.消减断面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自净情况,应设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河水与污染物充分混合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2.5.管理断面(通常根据以上四种布设方法考虑)3.监测断面数量的设置应根据掌握水环境质量状况的实际需要,考虑对污染物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的了解、优化基础上,以最少的断面、垂线和测点取得代表性最好的监测数据。
水质取样垂线的布设
![水质取样垂线的布设](https://img.taocdn.com/s3/m/a1a7837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af.png)
水质取样的垂线布设
水质取样的垂线布设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布设方式:
1. 在河流断面布设采样垂线时,需要综合考虑水面宽度、流速、污染带宽度等因素。
一般来说,对于水面较窄的情况,只需在河流中泓处布设一条垂线;当水面宽度在50~100米时,需在河流的近岸有明显水流处设左、右两条垂线;当水面宽度超过100米时,应设左、中、右三条垂线,其中中泓处为一条垂线,左、右两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
如果河流存在污染带,且宽度大于水面宽度的5%,则应在污染带内增设采样垂线。
2. 在湖泊(水库)的中心、滞流区的各断面以及湖泊(水库)的进出口断面,可根据湖库的大小,适当布设1~5条采样垂线。
这些采样点的设置应能反映湖泊水质的空间分布特征。
3. 在主要出入口上、下游和主要排污口下游断面,采样垂线的数量应根据水面宽的大小进行设置。
此外,湖泊(水库)的中心、滞流区的各断面也可视湖库的大小水面宽窄,沿水流方向适当布设1~5条采样垂线。
总之,在布设水质取样垂线时,需要综合考虑水体的实际情况,以确保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如《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等规范性文件,以确保采样工作的规范性和合法性。
水质采样复习题参考答案
![水质采样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e5a8bf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72.png)
水质采样复习题答案一、填空1、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规定:在大支流或特别水质的支流集合于主流时,应在地点设置采样断面。
答案:靠近集合点的主流上以及集合点的下游认为已充分混合的2、在采样〔水〕断面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 时,设点,即;假设水深≤5m 时,采样点在水面处。
案:二水面下0.5m 河底上0.5m 下 0.5m3、掌握断面用来反映对水质的影响。
因此应设置在,处。
答案: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根本混匀4、溶解氧采样时,要留意避开,水样要溶解氧瓶,不得,瓶内不能,样品采集后应固定。
答案:湍流平稳地布满曝气残留小气泡现场5、请按要求填写下表:监测工程采样容器保存方法保存时间CODcrBOD5总氰化物挥发酚答案:监测工程采样容器保存方法保存时间CODcr 硅硼玻璃瓶,塑料瓶加H2SO4 至pH<2 2~5℃冷藏7d 最好尽快测定BOD5 硅硼玻璃瓶,塑料瓶冷冻一个月最好尽快测定总氰化物硅硼玻璃瓶,塑料瓶加 NaOH 至 pH>1224h挥发酚硅硼玻璃瓶,塑料瓶按 1g/L 加CuSO4 加H2SO4 至pH<2 或加 H3PO4 和 CuSO424h6、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断面、断面和断面。
答案:比照掌握消减7、采集到的水样在放置期间,一般受、、因素的影响,待测组分的价态或形态易发生变化。
水样保存技术只能减缓水样中的各种变化,其保存方法有、等。
答案:生物物理化学冷藏法化学法8、只测定水中溶解或乳化油时,采样要,在处采集水样。
答案:避开水面上的浮油水面下5~10 厘米9、为分别测定水和悬浮物中各元素的含量,通常多用过滤法进展分别,分别方法有和两种。
答案:压滤法吸滤法10、测流量用的溢流堰法按堰顶的形式或堰壁厚度分为、、。
答案:薄壁堰有用堰宽顶堰11、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掌握断面一般设在距处。
答案:排污口500~1000m 处12、消减断面一般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终一个排口的河段上。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fc6a10d76c66137ee061932.png)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环境监测技术参考试题集-水采样及现场监测(判断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技术参考试题集-水采样及现场监测(判断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af64ec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46.png)
环境监测技术参考试题集-水采样及现场监测(判断题及答案)1.《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规定,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亚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细菌的抑制使用。
O答案:×正确答案:测定水中微生物的样品瓶在灭菌前可向容器中加入硫代硫酸钠,以除去余氯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2.根据《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494-2009)中封闭管道的采样技术规定,采集自来水或抽水设备中的水样时,应先放水数分钟,使积留在水管中的杂质及陈旧水排出,然后再取样。
采集水样前,应先用水样洗涤采样器容器、盛样瓶及塞子2〜3次(油类除外)。
() 答案:√3.根据《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495-2009),只有固定采样点位才能对不同时间所采集的样品进行对比。
O答案:√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状况评估技术规范》(HJ774-2015)规定:未按照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下达的监测计划完成全部水质指标监测,但据已监测指标评价结果为达标的水源,认定其水量达标率为60%,水源达标率为0。
()答案:√5.工业废水的采样中,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所有水样容器2-3次,然后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
()答案:×6.企事业单位污水采样点处必须设置明显标志,确认后的采样点不得改动。
O答案:X7.对于第一类水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采样。
() 答案:√8.在废水排放标准中,按污染物的性质和控制方式分为第一类污染物和第二类污染物,前者不得以稀释的方式处理。
O答案:√9.测定某工业废水一个生产周期内PH的方法是:按等时间间隔采样,将多次采集的水样混合均匀,然后测定该混合水样的pH。
() 答案:×正确答案:测定某工业废水一个生产周期内PH的方法是:必须单独测定每次采集水样的pH。
10.工业废水的采样中,用采样水荡洗采样器与所有水样容器2〜3次,然后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固定剂,贴好标签。
水质采样复习题
![水质采样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1f062b7cd184254b353528.png)
水质采样复习题答案一、填空1、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规定:在大支流或特殊水质的支流汇合于主流时,应在靠近汇合点的主流上以及汇合点的下游认为已充分混合的地点设置采样断面。
2、在采样(水)断面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二水面下0.5m点,即河底上0.5m;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下0.5m处。
3、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因此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 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
4、溶解氧采样时,要注意避开湍流,水样要平稳地充满溶解氧瓶,不得曝气,瓶内不能残留小气泡,样品采集后应现场固定。
6、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7、采集到的水样在放置期间,一般受生物、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待测组分的价态或形态易发生变化。
水样保存技术只能减缓水样中的各种变化,其保存方法有冷藏法、化学法等。
8、只测定水中溶解或乳化油时,采样要避开水面上的浮油,在水面下5~10厘米处采集水样。
9、为分别测定水和悬浮物中各元素的含量,通常多用过滤法进行分离,分离方法有压滤法和吸滤法两种。
10、测流量用的溢流堰法按堰顶的形式或堰壁厚度分为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11、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一般设在距排污口500~1000m处。
12、消减断面一般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13、水质采样需要在现场测定的项目有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和氧化—还原电位。
14、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的水质监测,应根据现场情况,布设能反映污染物进入水环境和扩散、消减情况的采样断面及点位。
15、根据堰口的形状,薄壁堰又分为三角堰、梯形堰、矩形堰三种。
16、测总氮的水样装入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加H2SO4至pH≤2,可保存7天。
17、对于采集微生物和生物的采样容器,须经160℃干热灭菌2h;细菌监测项目采样时不能用水样冲洗采样容器,不能采混合水样,应单独采样后2h内送实验室分析。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dfa22c949e31433238689330.png)
欢迎共阅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3.了解采样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排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并由送交人和接收人签字,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湖泊和水库采样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哪些因素:1.湖泊水体的水动力条件。
2.湖库面积、湖盆形态,3.补给条件、出水及取水,4.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5.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6.湖泊和水库的区别采用酸化-吹气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保证预处理装置各部位的气密性.2.导气管保持在吸收液下,3.加酸前须通氮气驱除装置内空气,4.加酸后,迅速关闭活塞,5.水浴温度应控制在60-70°C,6.控制适宜的吹气速度保证加标回收率。
硫酸钠去除;4.亚硝酸盐含量大于1 mg/L有干扰,用氧化消解和加氨磺酸去除;5.铁浓度为20 mg/L,使结果偏低5%。
如何延长抗坏血酸的使用期:抗坏血酸溶液氧化发黄,主要由于溶液中存在微量铜造成,加入EDTA-甲酸可延长溶液有效使用期,溶液经过3个月显色乃正常;也可加入冰乙酸代替甲酸。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44805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c.png)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
国考断面是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中的评价、考核、排名监测断面(点位),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满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考核和城
市水环境质量排名等当前环境管理的需求。
其设置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代表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能够反映不同区域、不同水域
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2. 均匀分布:在各个流域和地区内均匀设置断面,能够全面反映整
个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3. 考虑地理特征:根据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合理设置断面位置,能够更好地反映水域的自然状况。
4. 便于监测和管理:选择便于监测和管理的地方设置断面,能够更
好地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设置断面,能够更好
地监测人类活动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6. 可持续性:设置断面时应考虑可持续性,保证断面能够长期稳定
地监测水环境质量。
7.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设置断面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
保监测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总之,国考断面的设置原则是确保所选断面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河流水质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的原则
![河流水质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的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11dec82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bc.png)
河流水质采样断面与取样点设置的原则1.代表性原则:采样断面和取样点的选择应能代表整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状况。
在选择断面时,应考虑河流的地形、水力条件、底质类型、污染源分布等因素,尽可能选择具有较为典型性的断面。
在选择取样点时,要根据水流分布、混合程度、水质异质性等因素,选择能够反映水质变化的典型位置,同时应该避免受到人为干扰的区域,如污染源、渔业渔港等。
2.统一标准原则:采样断面和取样点的设置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使得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采样数据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
对于大中型河流,通常采用分段取样的方法,即将河流断面分成多个段,每个段内选择一个取样点进行采样分析;对于小型河流,由于河水流速相对较小,通常只需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取样点进行采样。
此外,还需要统一采样的时间和频率,比如每月、每季度或每年进行一次采样。
3.稳定性原则:采样断面和取样点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即河流的水质在断面和取样点处能够相对稳定地反映。
如果选择了一个变化性较大的断面,可能导致采样数据的不稳定性,难以准确评估水质状况。
因此,在选择断面时应考虑河流的流速、流向、深度等因素,尽量选择相对稳定的断面。
4.综合评价原则:断面和取样点的设置还应考虑综合评价的需要。
常用的水质指标包括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悬浮物(SS)等,采样断面和取样点的选择应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不同指标的水质状况。
同时,还可以考虑一些特殊的指标,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5.参考便利性原则:采样断面和取样点的选择还应考虑到采样和分析的便利性。
例如,断面和取样点应易于到达,采样方法和分析仪器应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河流水质采样断面和取样点的设置需要综合考虑代表性、统一标准、稳定性、综合评价和参考便利性等因素,以准确反映并评估河流的水质状况。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714759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5.png)
2022-2023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题库综合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60题)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类别划分时,按评价对象划分,可分为建设项目声源对外环境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外环境声源对()的环境影响评价。
A.居住区B.文教区C.需要安静建设项目D.工业区【答案】 C2、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内容中,不属于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情况调查内容的是()。
A.拟建生态保护工程设计的情况B.区域噪声污染控制情况C.已发生的环境风险事故情况D.清洁能源利用【答案】 A3、经判断某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Ⅳ级,按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该建设项目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三级B.二级C.一级D.简单分析【答案】 C4、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应遵循的原则是()。
A.早期介入B.公众参与C.预防为主D.治理为主【答案】 C5、土壤环境影响评价不包括()。
A.准备阶段B.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C.结论阶段D.对比分析阶段【答案】 D6、(2013年)某新建乡村道路拟穿越的区域无明显声源,现状声级较低。
下列噪声现状监测点布设,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要求的是()。
A.选择有代表性区域布设测点B.在全部敏感目标处布设测点C.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距离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D.在评价范围内距离拟建道路不同高度的空旷地处布设测点【答案】 A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下列关于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采用列表清单法进行物种重要性比选B.采用香农—威纳指数表征生物量损失C.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预测项目对动植物种的影响D.采用类比分析法预测生态问题的发展趋势【答案】 B8、(2016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关于地下水影响评价范围的说法,错误的是()。
地表水及地下水现场采样测定保存要求
![地表水及地下水现场采样测定保存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992d2506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6a.png)
地表水及地下水现场采样测定保存要求地表水及地下水现场采样、测定、保存要求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现场取样、测量和保存要求一、站点布设依据按照水利部发布的《水环境监测规范》进行采样;现场测量;根据不同项目和方法的要求,将样品固定在现场,低温保存,并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监测。
2、地表水1、断面、站点选取原则1) . 根据该河段(区域)取排水口的水量分布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水文和河流地形;水利工程;植被水土流失等因素设置水质监测站。
使其具有代表性,能够全面、真实、客观地反映区域水环境质量、时空分布和特征。
选点时避开死水区,尽量与水文断面结合。
区间站的位置确定后,应当设置标志,不得随意改变。
2)、地表水水质站分为:河流水质站(源头背景站、干流水质站及支流水质站)和湖泊(水库)水质站。
①背景水质站:设置在水系上游,未受人类活动影响且接近源头的河段。
② 主要和支流水质站:控制河段包括主要和次要支流、重要水源和主要回水区的交汇处。
③大、中(主要)城市河段,工矿企业集中区,污水厂出口(清河污水厂出口站)等。
④ 大型水利设施河段、引水渠首尾等。
⑤ 省、市、区、县的交界处。
例如,位于河北省和北京市交界处的白河上的夏宝站。
⑥不同水文地质或植被区,地方病发病区等等。
⑦湖泊(水库)水质站位置选取要在主要出入口、中心一区、滞流区、饮用水水源地、鱼类产卵区、旅游区等。
水库要根据水面宽度和水深分别布设采样垂线和采样点数(如官厅水库的永1008断面分别设置了东、西、表、底四个点)。
2、采样及贮样器具1)采样器与水样接触部分采用惰性材料(如不锈钢、聚四氟乙烯等),具有足够的强度、使用灵活、方便可靠。
使用前用洗涤剂清洗油污,用自来水冲洗,用10%硝酸冲洗,用自来水冲洗备用。
采样器有直立式、横式、有机玻璃、自动采样器。
我们目前主要使用有机玻璃采样器,桶、瓶直接采样。
2)贮样器:要求容器材质化学性质稳定性好,在贮存期内不与水样发生物理化学反应,通常用的贮样器是硬质玻璃瓶和聚乙烯塑料桶,一般要求用10%硝酸浸泡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备用,部分特殊项目根据项目和方法要求,采用相应的洗涤方法。
项目环评地表水各类水域水质取样点位设置
![项目环评地表水各类水域水质取样点位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4cbfa7244b73f242336c5fcb.png)
地表水各类水域水质取样点位设置
(1)河流水质取样点位设置
①取样断面的布设:
②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
③取样垂线上取样点的布设:
(2)湖泊、水库水质取样点位设置
①水质取样涉及水域布置
应覆盖整个调查水域,并且能切实反映湖泊、水库的水质和水文
分布特征(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等水域)。
②水质取样垂线的布设
③水质取样垂线上取样点的布设
(3)河口、近岸海域水质取样点位设置
①水质取样断面和取样垂线的设置
②水质取样点的布设:根据垂向水质分布特点,参照《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规范》和《海洋调查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③排污口位于感潮河段内的,其上游设置的水质取样断面,应根据
实际情况参照河流决定,其下游断面的布设与河流相同。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a04e88f7a8956bec0875e368.png)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7f89c6632e3f5727a5e962ea.png)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一般应布设对照、控制、削减三类断面特别应注意:1、调查范围的两端布设一个取样断面2、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4、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5、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6、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米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掌握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方法及取样方法断面确定后,根据河宽布置采样垂线;每条垂线上,根据水深设置采样点总的来说:样品数量的规定如下:一级评价:每个水质采样点取1份水样二级评价:每条采样垂线取1份混合水样三级评价:每个断面取1份混合水样下面分别讲述。
河流:1、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1)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2)大、中河:河宽<50m,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3)河宽>50m,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4)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陛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 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3、取样方法: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水质采样复习题参考答案
![水质采样复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3f1654b7360b4c2f3f6413.png)
水质采样复习题答案一、填空1、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规定:在大支流或特殊水质的支流汇合于主流时,应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设置采样断面。
答案:靠近汇合点的主流上以及汇合点的下游认为已充分混合的2、在采样(水)断面一条垂线上,水深5~10m时,设_____点,即_______;若水深≤5m时,采样点在水面________处。
案:二水面下0.5m 河底上0.5m 下0.5m3、控制断面用来反映_____________对水质的影响。
因此应设置在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处。
答案: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与河水基本混匀4、溶解氧采样时,要注意避开_____,水样要_______溶解氧瓶,不得_____,瓶内不能________,样品采集后应______固定。
答案:湍流平稳地充满曝气残留小气泡现场5、请按要求填写下表:答案:6、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_____断面、______断面和______断面。
答案:对照控制消减7、采集到的水样在放置期间,一般受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待测组分的价态或形态易发生变化。
水样保存技术只能减缓水样中的各种变化,其保存方法有______、______等。
答案:生物物理化学冷藏法化学法8、只测定水中溶解或乳化油时,采样要_________,在_______处采集水样。
答案:避开水面上的浮油水面下5~10厘米9、为分别测定水和悬浮物中各元素的含量,通常多用过滤法进行分离,分离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答案:压滤法吸滤法10、测流量用的溢流堰法按堰顶的形式或堰壁厚度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11、重要排污口下游的控制断面一般设在距____________处。
答案:排污口500~1000m处12、消减断面一般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口_________的河段上。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练习题及答案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eea04d1a37f111f0855b72.png)
第二章水样的采集与保存练习题及答案参考资料1、《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2、《水环境标准工作手册》3、《水环境分析方法标准工作手册》(下册)4、《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5、《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一、填空题1、关于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规定:在大支流或特殊水质的支流汇合于主流时,应在_____地点设置采样断面。
答:靠近汇合点的主流与支流上,以及汇合点的下游认为已充分混合的《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P298、299(1)2、沉积物采样断面的设置原则与_____相同。
沉积物采样点应尽可能与_____上。
答:地面水采样断面;水质采样点位于同一垂线《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313、河流采样断面垂线布设是:河宽≤50m的河流,可在设条垂线;河宽>100m 的河流,在_____设_____条垂线;河宽50-100m的河流,可在_____设_____条垂线。
湖泊、水库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_____(如_____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要求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按_____分别设垂线。
答:中泓;一;左、中、右;三;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两;湖泊: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岸边区);水体功能《环境监测机构计量认证和创建优质实验室指南》P299-300(5)《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15-164、对地面水和地下水,常用的保存剂,如酸应使用_____,碱或其它试剂使用_____,最好用_____。
如保存剂内含杂质太多达不到要求,则应_____。
答:分析纯;分析纯试剂;优级纯试剂;提纯《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735、在现场采集样品后,需在现场测定的项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水温;pH;电导率;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Eh)《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二版,P416、测定银的水样,应用_____酸化至pH_____,贮存于_____瓶中。
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
![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a0fd1c5a8102d276a22ff0.png)
第一节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一、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在对所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布设。
(一)断面布设要有代表性根据调查计划方案的目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域布设断面,以获得所需要的代表性样品。
例如,在江河中,应在污染源附近及其上下游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受污染和未受污染的河段状况。
在排污口下游则往往要多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不同距离受污染和恢复的程度。
对整个调查流域,必要时按适当间距设断面(或站点)。
这样,才能获得代表性的生物样品。
(二)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水生微生物指标是评价水体水质和生态状况的重要参数,只有与水化学监测指标结合起来进行污染与生物效应的相关分析,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因此,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要尽可能与水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以利于时空同步采样,获得相互比对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三)断面布设要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要有整体观点,从一条河流(河段),一个湖泊的环境总体考虑,以获得反映一个水体的宏观总体数据,以满足对水体环境综合评价分析的需要。
例如,流经城市的河段布设监测断面时,既要了解河流入城市河段前的水生生物状况,又要掌握由于城市排污对水体生态状况的影响,以及水体是否有自净能力等。
故其监测断面至少要在河流入城市前、流经城市排污段以及出城市河段布设三个断面[即上(对照断面)、中(污染断面)、下(观察断面)],以便了解流经城市河段的整体情况,为综合评价该城市排污对水环境生态的影响提供依据。
(四)断面布设的经济性断面布设方案提出后,要进行优化验证,以期用最少的断面和人力、物力,获得具有最大效益,并有代表性的数据。
同时,要尽可能布设在交通方便、采样安全的地段,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样品的及时运输。
(五)断面布设的连续性环境监测断面的布设,不仅要考虑反映环境生态现状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期的趋势分析研究的需要,要为观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价环境效益、强化环境管理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一般应布设对照、控制、削减三类断面
特别应注意:
1、调查范围的两端布设一个取样断面
2、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
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
4、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
5、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
6、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米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掌握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方法及取样方法
断面确定后,根据河宽布置采样垂线;每条垂线上,根据水深设置采样点
总的来说:样品数量的规定如下:
一级评价:每个水质采样点取1份水样
二级评价:每条采样垂线取1份混合水样
三级评价:每个断面取1份混合水样
下面分别讲述。
河流:
1、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1)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
(2)大、中河:河宽<50m,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3)河宽>50m,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
(4)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陛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 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
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3、取样方法:
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合水样。
湖泊、水库:
1、取样位置上取样点的布设:
(1)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取样点设在水面下0.5m处,但距湖库底不应小于0.5m。
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 时,首先应找到斜温层。
在水面下0.5m及斜温层以下,距湖库底0.5m以上处各取一个水样。
(2)小型湖泊与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m时,水面下0.5m,并距湖库底不小
于0.5m处设一取样点。
平均水深大于等于10m时,水面下0.5m 处和水深10m,并距底不小于0.5m处各设一取样点。
2、取样方法:
(1)小型湖泊与水库:如水深小于10m时,每个取样位置取一个水样;如水深大于等于10m时,则一般只取一个混合样,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不进行混合。
(2)大、中型湖泊与水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河口:取样点的布设和取样方法与河流部分相同。
海湾与近海水体:
1、取样点布设:水深小于等于10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水样,此点与海底的距离不小于0.5m。
水深大于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水深10m,并距海底不小于0.5m处分别设取样点。
2、取样方法:每个取样位置一般只有一个水样,即在水深大于10m 时,将两个水深所取的水析混合成一个水析,但在上下层水质差距较大时,可以不进行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