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 验 报 告-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实验报告4-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报告

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实验报告4-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报告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成绩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观察列车分别进入复线、单线自动闭塞区段的各闭塞分区时,各通过信号机的颜色变换、掌握单线、复线自动闭塞的基本原理。

二、实验设备
仿真计算机联锁车站3个站,一个单线、二个复线自动闭塞区段。

三、实验内容
(一)双线自动闭塞区段
分别向双线自动闭塞区段的上行方向和下行方向各发一趟车,在进站信号机处于关闭状态、列车停在接近区段时,观察各闭塞分区通过信号机的显示、填出各信号机颜色。

(二)单线自动闭塞区段
1、列车在下行方向运行时,填出各信号机颜色。

2、改变运行方向,列车在上行方向运行,填出各信号机颜色。

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控制原理实验报告

控制原理实验报告控制原理实验报告引言:控制原理是现代工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它研究如何通过对系统的输入进行调节,使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运行。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探索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了解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具体目标包括:1. 理解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学会使用传感器和执行器进行信号采集和输出;3. 掌握PID控制器的调节方法和参数优化。

二、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本次实验所使用的装置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计算机等。

传感器用于采集系统的反馈信号,执行器用于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器则负责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调节。

2. 实验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

然后,通过调节控制器的参数,使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的要求进行运行。

最后,通过实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对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采集了系统的反馈信号和控制信号,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性能评估。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调节控制器的参数,发现不同的参数设置会导致系统的响应速度、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变化。

2. PID控制器是一种常用的控制器类型,它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三个部分对输入信号进行调节。

在实验中,我们对PID控制器的参数进行了优化,使系统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 实际控制系统中,还存在着各种干扰和噪声。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添加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测试了系统的抗干扰和抗噪声能力。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鲁棒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我们对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电机速度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电机速度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实验三十三电机速度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自动控制理论—检测技术综合实验)一、实验原理1.直流电机速度的控制直流电机的速度控制可以采用电枢回路电压控制、励磁回路电流控制和电枢回路串电阻控制三种基本方法。

三种控制方式中,电枢电压控制方法应用最广,它用于额定转速以下的调速,而且效率较高。

本实验采用电枢控制方式,如图33-1 所示。

本实验装置为一套小功率直流电机机组装置。

连接于被控制电机的输出轴的是一台发电机,发电机输出端接电阻负载,调节电阻负载即可调节被控制电机的输出负载。

发电机输出电压E图33-1 直流电机速度的电枢控制方式兼作被控电机速度反馈电压。

2.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由自动控制理论分析可知,负载的存在相当于在控制系统中加入了扰动。

扰动会导致输出(电机速度)偏离希望值。

闭环控制能有效地抑制扰动,稳定控制系统的输出。

闭环控制原理方框图如图33-2。

当积分环节串联在扰动作用的反馈通道(即扰动作用点之前)时,即成为针对阶跃扰动时的I 型系统,能消除阶跃信号扰动。

图33-2 直流电机速度的闭环控制原理方框图采用积分环节虽然能一定程度上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但是却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超调量、响应时间)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需要配合进行控制器的设计和校正(采用根轨迹设计方法或频域设计方法)。

此外,在扰动可以测量的情况下,采用顺馈控制也能有效地对扰动引起的跟踪误差 进行补偿,减轻反馈系统的负担,见图 33-3。

cDREG 1 G C图 33-3 反馈+顺馈控制方式消除扰动引起的误差式中: G 1= G 1 (s ) 为控制器传递函数,也是扰动输入时的反馈通道传递函数;G 2 = G 2 (s ) 为被控对象(本实验中即被控直流电机)的传递函数; G c = G c (s ) 为顺馈控制通道传递函数; R 为指令输入,即希望的电机速度;C 为输出被控量,即被控电机的输出速度; E 为系统的稳态误差;D 为系统的扰动输入,即电机的负载。

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目录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 (4)实验二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 (7)实验五无源与有源滤波器 (8)实验六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间的变换 (14)实验七信号的采样与恢复实验 (19)实验八调制与解调实验 (31)实验体会 (35)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一、任务与目标1。

了解常用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2。

了解相应信号的参数。

3。

学习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的使用。

二、实验过程1.接通函数发生器的电源。

2.调节函数发生器选择不同的频率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及组合函数波形,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的变化。

三、实验报告(x为时间,y为幅值)100Hz 4V 正弦波y=2sin(628x—π/2)100Hz 4V 方波y=2 t=(2n-1)x*0.0025~(2n+1)x*0.0025 x为奇y=-2 t=(2n-1)x*0。

0025~(2n+1)x*0.0025 x为偶100Hz 4V 锯齿波100Hz 4V 三角波由50Hz的正弦波和100Hz正弦波组合的波形y=0.2sin(628x)+0.1sin(314x)实验二零输入、零状态及完全响应一、实验目标1.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原理。

2.学习实验电路方案的设计方法——本实验中采用用模拟电路实现线性系统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的实验方案.二、原理分析实验指导书P4三、实验过程1、接通电源;2、闭合K2,给电容充电,断开K2闭合K3,观察零输入响应曲线;3、电容放电完成后,断开K3,闭合K1,观察零状态响应曲线;4、断开K1,闭合K3,再次让电容放电,放电完成后断开K3闭合K2,在电容电压稳定于5V后断开K2,闭合K1,观察完全响应曲线.四、实验报告上图为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完全响应曲线。

五、实验思考题系统零输入响应的稳定性与零状态响应的稳定性是否相同?为什么?答:相同。

因为系统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稳定的充分必要条件都是系统传递函数的全部极点si(i=1,2,3,…,n),完全位于s平面的左半平面。

交通信号灯控制器实验报告

交通信号灯控制器实验报告

交通信号灯控制器实验报告交通信号灯控制器⼀、设计任务及要求 (2)⼆、总体⽅案设计以及系统原理框图 (2)2.1、设计思路 (2)2.2、各模块相应的功能 (2)2.3、系统原理图 (3)三、单元电路设计 (3)3.1、车辆检测电路 (3)3.2、主控电路 (4)3.3、灯控电路 (5)3.4、计时控制电路 (6)3.5、计时显⽰电路 (6)3.6、反馈控制电路 (7)3.7、置数电路 (7)3.8、时基电路 (7)四、⼯作原理 (8)五、电路的软件仿真及结果分析 (8)5.1、时基电路(555接成的多谐振荡器)的电路图以及波形的显⽰ (8)5.2、结果分析 (10)六、电路的组装调试 (10)6.1、使⽤的主要仪器和仪表 (10)6.2、调试电路的⽅法和技巧 (10)6.3、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和排除⽅法 (11)七、收获、存在的问题和进⼀步的改进意见 (11)7.1、存在的问题和进⼀步的改进意见 (11)7.2、收获以及⼼得体会 (12)附录⼀:电路所⽤元器件 (14)附录⼆:电路全图 (15)附录三:实际电路图 (16)⼀、设计任务及要求在⼀个主⼲道和⽀⼲道汇交叉的⼗字路⼝,为了确保车辆⾏车安全,迅速通⾏,设计⼀个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要求如下:1、⽤两组红、绿、黄发光⼆极管作信号灯,分别指⽰主道和⽀道的通⾏状态。

2、通⾏状态⾃动交替转换,主道每次通⾏30秒,⽀道每次通⾏20秒,通⾏交替间隔时为5秒。

3、通⾏状态转换依照“主道优先”的原则,即:当主道通⾏30秒后,若⽀道⽆车则继续通⾏;当⽀道通⾏20秒后,只有当⽀道有车且主道⽆车时才允许继续通⾏。

(⽤按键模拟路⼝是否有车)4、设计计时显⽰电路,计时⽅式尽量采⽤倒计时。

⼆、总体⽅案设计以及系统原理框图2.1、设计思路本次设计采⽤模块划分的⽅法,每个模块完成⼀项功能,最后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设计完成后,⽤Multisim进⾏仿真,仿真成功后,再去实验室焊接调试。

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气学科大类2010 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电力电子实验报告姓名童俊_学号U200912052 专业班号电气1011指导教师邓春花老师日期2013/6/25实验成绩评阅人实验四十八 DC/DC 单端反激式变换电路设计实验一. 实验原理1. 单端反激变换电路基本原理在基本的DC/DC 变换器中引入隔离变压器,可以实现变换器的输入端和负载端的电气隔离,从而提高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和电磁兼容性。

同时,当电源电压V S 和负载所需的输出电压V O 相差较大时,也不会导致占空比D 接近1或者0。

而且引入变压器后,电路可以设置多个二次绕组输出几个不同的直流电压。

图48-1是单端反激变换电路原理图。

电路仅有一个开关管,隔离变压器的磁通只能单方向变化。

当有正向偏压加载在开关晶体管VT 的基极上时,VT 导通,当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压达到饱和电压V CE(sat)时,输入电压加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上的电压。

同时,在变压器的次级绕组中感应出反极性的电压,次级的二极管VD 中没有电流流过,次级绕组处于开路状态。

这时变压器内部并没有能量传递,电源提供给初级绕组的能量全部存储在变压器中。

开关管断开时,电源停止向初级绕组提供能量,同时变压器给负载供电,因此该电路称为图 48-1隔离式单端反激电路的原理单端反激变换电路。

2.自激式单端反激变换器原理及其设计图48-2是一种常见的自激式单端反激变换电路,简称为RCC电路,广泛应用于50W以下的开关电源,它不需要专门的振荡电路,结构简单,由输入电压与输入、输出电流改变频率。

图48-2 RCC基本电路(1)自激原理RCC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波形如图48-3所示。

输入电压V1是输入交流电压经整流的直流电压。

当V1加到输入端时,V1通过电阻R B 和晶体管VT1的基-射极给VT1的基极一个正的偏置电压,使VT1导通,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流过励磁电流,而此时感应到的次级的电压V2由于二极管的阻挡而不能向负载提供电能,所以电源提供的能量完全积聚在变压器中。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综 合 实 验 报 告

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综 合 实 验 报 告

综合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题目指导教师设计起止日期2013年1月7日~1月18日系别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系专业自动化学生姓名班级 学号成绩前言自动控制系统综合实验是在完成了自控理论,检测技术和仪表,过程控制系统等课程后的一次综合训练。

要求同学在给定的时间内利用前期学过的知识和技术在过程控制实验室的现有设备上,基于mcgs组态软件或step7、wincc组态软件设计一个监控系统,完成相应参数的控制。

在设计工作中,学会查阅资料、设计、调试、分析、撰写报告等,达到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

目录前言 (1)第一章、设计题目 (2)第二章、系统概述 (2)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 (2)第二节、MCGS组态软件 (7)第三章、系统软件设计 (10)实时数据库 (10)设备窗口 (12)运行策略 (15)用户窗口 (17)主控窗口 (26)第四章、系统在线仿真调试 (27)第五章、课程设计总结 (34)第六章、附录 (34)附录一、宇光智能仪表通讯规则 (34)第一章、设计题目题目1 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选择上小水箱、上大水箱或下水箱作为被测对象,实现对其液位的定值控制。

实验所需设备:THPCA T-2型现场总线控制系统实验装置(常规仪表侧),水箱装置,AT-1挂件,智能仪表,485通信线缆一根(或者如果用数据采集卡做,AT-4 挂件,AT-1挂件、PCL通讯线一根)。

实验所需软件:MCGS组态软件要求:1.用MCGS软件设计开发,包括用户界面组态、设备组态、数据库组态、策略组态等,连接电路,实现单容水箱的液位定值控制;2.施加扰动后,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仍稳定在原设定值;3.改变设定值,经过一段调节时间,液位应稳定在新的设定值。

第二章、系统概述第一节、实验装置的组成一、被控对象1.水箱: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和储水箱。

上、下水箱采用淡蓝色优质有机玻璃,不但坚实耐用,而且透明度高,便于学生直接观察液位的变化和记录结果。

plc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报告

plc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plc交通信号灯控制实验报告篇一:交通灯pLc控制实验报告交通灯的pLc控制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学院班级:0811103姓名:张乃心学号:20XX213307实验目的1.熟悉pLc编程软件的使用和程序的调试方法。

2.加深对pLc循环顺序扫描的工作过程的理解。

3.掌握pLc的硬件接线方法。

4.通过pLc对红绿灯的变时控制,加深对pLc按时间控制功能的理解。

5.熟悉掌握pLc的基本指令以及定时器指令的正确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1.含可编程序控制器microLogix1500系列pLc的Demo 实验箱一个2.可编程序控制器的编程器一个(装有编程软件的pc 电脑)及编程电缆。

3.导线若干实验原理交通指挥信号灯图I/o端子分配如下表注:pLc的24VDc端接Demo模块的24V+;pLc的com端接Demo模块的com。

系统硬件连线与控制要求采用1764-L32Lsp型号的microLogix1500可编程控制器,进行I/o端子的连线。

它由220VAc供电,输入回路中要串入24V直流电源。

1764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产品目录号的各位含义如下示。

1764:产品系列的代号L:基本单元24:32个I/o点(12个输入点,12个输出点)b:24V 直流输入w:继电器输出A:100/240V交流供电下图为可编程控制器控制交通信号灯的I/o端子的连线图。

本实验中模拟交通信号灯的指示灯由24V直流电源供电。

o/2-o/4为南北交通信号灯,o/5-o/7为东西交通信号灯。

实现交通指挥信号灯的控制,交通指挥信号灯的布置,控制要求如下:(1)信号灯受一个启动开关控制,当启动开关接通时,信号灯系统开始正常工作,且先南北红灯亮,东西绿灯亮。

当启动开关断开时,所有信号灯熄灭。

(2)南北红灯维持25秒。

在南北红灯亮的同时东西绿灯也亮,并维持20秒。

到20秒时,东西绿灯闪亮,闪亮3秒后熄灭。

在东西绿灯熄灭时,东西黄灯亮,并维持2秒。

AD835应用

AD835应用

华中科技大学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报告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0612班日期:2008/10/7实验组别:第一组第一次实验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王璠学号: 012006019801 分数:
图1.正弦波幅度调制与解调
图35的基本连接
为信号输入端,为信号输出端,W 和Z 之间的电阻网络起微调电2.AD8W
图4.低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四、实验步骤及波形记录
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频率为500Hz,幅值为1V的正弦波,作为调制信号,接至实验电路的调制信号输入端;运行AD9851驱动程序,使之输出频率为的正弦波,作为载波信号,
接至实验电路的载波信号输入端(两路)
3.电路后级输出有比较大的直流分量。

最初确定的实验方案中,信号输入部分和各级之调节反馈电阻或输出端串电阻等方式使电路达到最佳性能。

AD835内部的基本电路单元也datasheet 中没有给出其带容性负载定合适电容值的方法,在两级AD835之间尝试了104,334,106,2200u 等电容值,发现第直接耦合方式,导致后级有较大的直流分量输出。

此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间均有设计有隔直电容。

但实际调试时发现高速运放带容性负载时性能比较特殊,需要通过是高速运放,但的特性,由于经验不足,找不到一个确二级AD835的输入端均被拉低,随容值的增大,被拉低的电平有减小趋势。

最终电路采用
附录
附图1.调制与解调电路原理图
附图2.AD9851原理图
附图3.调制与解调电路
附图4.AD9851号产生电路
信。

PLC控制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

PLC控制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

PLC控制交通信号灯实验报告实验报告:PLC控制交通信号灯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PLC控制,实现对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和调度。

通过编程和调试,使交通信号灯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红绿灯的切换,以实现交通的有序通行。

二、实验器材1.S7-1200PLC控制器2.数字输入模块3.数字输出模块4.交通信号灯模型三、实验原理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是通过PLC控制,通过红、绿、黄三种灯光的切换来控制车辆和行人的通行。

系统中使用三个输出模块控制三种灯光的亮灭,一个输入模块用于接收行人请求的信号。

根据一定的时序控制,通过PLC编程,实现灯光的切换和调度。

四、实验步骤1.搭建PLC控制器和信号灯的硬件连接。

2.将信号灯的红灯接到Q0.0(输出模块的输出口0);将信号灯的绿灯接到Q0.1;将信号灯的黄灯接到Q0.2;将行人请求按钮接到I0.0(输入模块的输入口0)。

3.打开PLC编程软件,进行逻辑图的编程。

4.编写程序,设置红灯亮10秒、黄灯亮3秒、绿灯亮10秒、再次黄灯亮3秒,循环往复。

6.观察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情况,检查是否按照预期的时间间隔进行灯光切换。

五、实验结果经过编程和调试,实验中的交通信号灯实现了按照预定的时序进行红绿灯的切换。

每个灯的亮灭时间符合要求,红灯亮10秒,黄灯亮3秒,绿灯亮10秒,再次黄灯亮3秒,循环往复。

六、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PLC控制器的原理和编程的方法。

实验实现了交通信号灯的控制与调度,使交通能够有序通行。

实验中,我们主要学会了PLC控制的编程方法,使用输入输出模块连接外部设备,以及对程序进行调试的技巧。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比如,编程逻辑的构思和写出正确的程序。

需要进行多次调试,才能保证灯的切换和亮灭时间的准确性。

此外,我们还意识到交通信号灯的控制非常重要,对于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畅通性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PLC控制交通信号灯,可以实现更准确,更可靠的灯光切换,提高了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实验10 典型环节的模拟

实验10 典型环节的模拟

实验十 典型环节的模拟一、实验原理1. 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传递函数来表示。

而传递函数按照数学方法可分解成若干个1阶或2阶函数(典型环节)的乘积,即高阶系统可看成是由典型环节(比例、积分、惯性环节、二阶振荡环节和二阶微分环节等)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而成的组合体:∏∏∏∏∏∏∏∏========++⋅++⋅+⋅+⋅=++++++==+==221121211221221112211221)12()12(1)1()1(11)12()1()12()1()()()()(1)()()()(m j j j j n i i i im j j n i inn i i i i n i in m j j j j m j j s s s T s Ts s T sK s T s Ts T ss s s K s N s M s G s G s G s R s C s τζτζτζτζττφ;式中:比例环节传递函数为:K s G =)(1ss G 1)(2=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11)(3+=s T s G i 惯性环节传递函数为:)10(121)(224<<++=ζζs T s T s G i i i 2阶振荡环节传递函数为:其余类推。

线性控制系统按照传递函数划分可能是低阶的(1阶或2阶),也可能是高阶的(3阶及以上)。

系统响应性能是由闭环极点决定的,而高阶系统的极点中,距虚轴最近的极点决定了系统的响应,称为系统的主导极点。

主导极点通常为1阶极点(实数极点)或2阶极点(实数极点或共轭复数极点),因此高阶系统通常可以根据这些主导极点简化成1阶或2阶系统。

例如:1])21[(81)4)(42)(5(10)()(222+≈++++=s s s s s s R s C 2j s ±=其响应为无阻尼振荡的,因为距虚轴最近的极点是,是主导极点,因此该系统可等效成2阶无阻尼系统。

因此,熟悉这些低阶系统(典型环节)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对分析线性系统十分有益。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无线控制网络综合实验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分组编号:小组成员:指导老师:2016年3月实验3.1 LED灯控制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UP-CUP IOT-6410-II实验系统的硬件组成及使用方法,熟悉Zigbee模块的硬件接口;2、熟悉和掌握使用IAR集成开发环境,编写程序实现利用CC2530的IO口控制LED闪烁的功能。

二、实验原理1、硬件原理CC2530控制LED 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1-1所示。

CC2530核心板上预留了两个LED,采用共阳极驱动方式,分别由CC2530的P1.0和P1.0控制,通过控制这两个IO口输出低电平即可点亮对应LED。

图3-1-1 LED硬件原理图IO口的控制是通过对CC2530相关寄存器的操作实现的,其中部分IO相关寄存器如图3-1-2所示。

具体操作过程见软件设计部分。

图3-1-2部分IO相关寄存器2、软件原理(1)、首先设置P1SEL寄存器,选择IO口的通用IO功能;(2)、设置P1DIR寄存器,选择P1.0和P1.1口的输入输出方向为输出方向;(3)、通过设置P1寄存器的第0位和第1位即可控制LED的亮灭,其中P1寄存器是可位寻址的,即可直接使用P1_x操作。

程序主函数如下。

void main(void){Initial(); //调用初始化函数,初始化P1.0和P1.1口,包括对寄存//器P1SEL和P1DIR的操作LED1=0; //LED1点亮LED2=0; //LED2点亮while(1){LED2 = !LED2; //LED2闪烁Delay(50000);}}三、实验步骤1、调整硬件:使用配套USB线连接PC机和UP-CUP IOT-6410-II型设备,设备上电,确保打开Zigbee模块开关供电,并使用CCD_SETKEY选择要使用的Zigbee 模块;2、创建工程:打开IAR Embedded Workbench for MCS-51嵌入式开发环境,按下列步骤建立新工程;(1).选择file→new→Workspace新建一个工作空间;(2).选择Project→Greate New Project...弹出图3-1-3建立新工程对话框,然后确认Tool chain栏已经选择8051,在Project templates:栏选择Empty project,点击下方OK按钮;图3-1-3建立新工程(3).选择工程的保存位置,如图3-1-4;图3-1-4保存工程(4).保存Workspace工作空间并选择保存位置,如图3-1-5;图3-1-5保存Workspace3、配置工程选项按照《物联网综合实验系统实验指导书V1.3》的说明对工程进行配置,其中部分配置的说明如下:(1).Codemodel和Datamodel可以调节程序寻址范围的大小,要根据实际程序的大小进行调节;(2).Stack/Heap标签:用于调整堆栈的大小;(3).Linker选项,Output标签:用于输出编译生成的文件,用于下载到芯片运行,可以输出.hex、.bin或.txt等多种格式;(4).Debugger:用于选择软件调试的方式和使用的仿真器类型。

北科大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综合实验

北科大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综合实验

北京科技大学《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综合实验》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实验成绩:年月日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目录一、SEED-DTK6446 CCS 平台实验 (2)1、DDR2 SDRAM 实验 (2)2、Audio 音频实验 (6)3、RS232实验 (5)4、结论及思考 (8)二、Linux 平台实验 (10)1、入门实验 (10)2、OSD图像叠加实验 (14)3、视频采集回放实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结论及思考 (15)三、自主设计实验 (16)四、总结与收获 (25)五、教师评语 (25)一、SEED-DTK6446 CCS 平台实验1、DDR2 SDRAM 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SEED-DVS6446 外部存储器DDR2 SDRAM;2. 了解TMS320DM6446 芯片DDR2 存储器控制器的特点;3. 熟悉DDR2 SDRAM 的读取操作。

实验内容1. 系统初始化;2. 外部接口的初始化;3. DDR2 SDRAM 的读写操作。

实验报告要求1. 将ddr 工程运行结果截图。

2. 分别在ddr_test.c 中的第20 行、21 行设置断点,将memory browser 窗口截屏,地址栏为0x80000000。

3. 分析第ddr_test.c 中的20 行、21 行代码的作用,将memory browser 窗口截屏。

第20行代码:retcode |= memaddr32(ddr_base, ddr_size );作用:memaddr32函数分为读操作和写操作两个部分,/* Write Pattern */for ( i = start; i < end; i += 4 ) {*( volatile Uint32* )i = i; }写入部分操作是将操作数i存入寄存器中。

华中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材料

华中科技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材料

2012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基本实验一:信号与系统基本实验)姓名学号U2012专业班号电气12同组者1学号U2012专业班号电气12指导教师日期实验成绩评阅人实验评分表目录1实验一、常用信号的观察 (1)2实验二、零输入相应、零状态响应及完全响应 (4)3实验五、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 (9)4实验六、LPF、HPF、BPF、BEF间的变换 (18)5实验七、信号的采样与恢复 (25)6实验八、调制与解调 (30)7思考与体会 (31)8参考文献 (39)1 实验一常见信号的观察1.1任务和目标了解常见信号的波形和特点。

了解常见信号有关参数的测量,学会观察常见信号组合函数的波形。

学会使用函数发生器和示波器,了解所用仪器原理与所观察信号的关系。

掌握基本的误差观赏和分析方法。

1.2原理分析描述信号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用数学表达式(时间的函数),也可以用函数图形(信号的波形)。

信号可以分为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两种。

普通示波器可以观察周期信号,具有暂态拍摄功能的示波器可以观察到非周期信号的波形。

目前,常用的数字示波器可以非常方便地观察周期信号及非周期信号的波形。

1.3实验方案(1)观察常用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信号及一些组合函数的波形。

(2)用示波器测量信号,读取信号的幅值和频率。

1.4具体实现(1)接通函数发生器电源。

(2)调节函数发生器选择不同频率、不同波形输出。

(3)用数字示波器观察各发生器输出函数波形、幅值、频率等特性。

1.5实验结果(1)正弦信号观察与测量,波形如图1-1所示。

图1-1 正弦波示波器测量显示,该正弦波的幅值为A=V p-p/2=2.08V/2=1.04V 频率为f=1.000kHz 函数可表示为:y=1.04sin(2kπt) V(2)方波的观察与测量,波形如图1-2所示。

图1-2方波的幅值为A=Vp-p/2=2.08V/2=1.04V 频率f=1.000kHz函数可以表示为U(t)=4Um(sinωt+13sin3ωt+15sin5ωt−⋯)π其中,Um=A=1.04V ω=2πf=2kπ3、三角波的观察与测量,波形如图1-3所示。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2013级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电气2013级检测技术实验报告

电气学科大类2013 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检测技术实验)姓名学号专业班号同组者学号专业班号指导教师日期2016.5实验成绩评阅人实验评分表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此列由学生自己填写)实验分值评分了解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20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10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20差动变压器的标定30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PT100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40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目录实验一了解相敏检波器工作原理 (1)实验二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 (5)实验三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 (7)实验四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9)实验五PT100 铂热电阻测温实验 (12)心得与自我评价 (18)参考文献 (18)实验二十二.差动变压器的标定一.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线圈骨架等组成。

初级线圈作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相同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的副边。

差动变压器是开磁路,工作是建立在互感基础上。

由于零残电压的存在会造成差动变压器零点附近的不灵敏区,电压经过放大器会使放大器末级趋向饱和,影响电路正常关系,因此必须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补偿。

二.零点残余电压的原因:1.二个次级线圈在设计和工艺制作上很难保证完全对称。

2.复阻抗不容易达到真正平衡。

3.磁化曲线的非线性产生高次谐波。

4.线圈中存在铜损电阻及导磁材料的铁损。

5.分布电容的影响三.零残电压中主要包含两种波形成份:1)基波分量:这是由于差动变压器两个次级绕组因材料或工艺差异造等效电路参数(M、L、R)不同,线圈中的铜损电阻及导磁材料的铁损,线圈中线间电容的存在,都使得激励电流与所产生的磁通不同相。

2、高次谐波:主要是由导磁材料磁化曲线非线性引起,由于磁滞损耗和铁磁饱和的影响,使激励电流与磁通波形不一致,产生了非正弦波(主要是三次谐波)磁通,从而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处非正弦波的电动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开环增益的增大,稳态误差渐渐增大。
当r(t)=u(t)、n(t)=0, 为积分环节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误差为:
二、
1、进一步通过实验了解稳态误差与系统结构、参数及输入信号的关系:
(1)了解不同典型输入信号对于同一个系统所产生的稳态误差;
(2)了解一个典型输入信号对不同类型系统所产生的稳态误差;
(3)研究系统的开环增益K对稳态误差的影响。
六、实验思考题
1.根据实验模拟电路图绘出对应的方框图。消除内环将系统变为一个单位负反馈的典型结构图。此时能知道系统中的阻尼比ζ体现在哪一部分吗?如何改变ζ的数值?
答:方框图如图:
阻尼比ζ体现在内环反馈通道的增益:
调节内环反馈运放的反馈电阻即可调节阻尼比ζ。
2.当线路中的A4运放的反馈电阻分别为, 20k, 28k, 40k,50k,102k,120k,180k,220kΩ时,计算系统的阻尼比ζ。
(5)当r(t)=0、n(t)=1(t)时,扰动作用点在f点时,观察并记录当 , 分别为积分环节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的变化。
(6)当r(t)=1(t)、n(t)=1(t)时,扰动作用点在f点时,分别观察并记录以下情况时系统的稳态误差
a. , 为惯性环节;
b. 为积分环节, 为惯性环节;
c. 为惯性环节, 为积分环节。
(3)r(t)=0、n(t)=1(t),扰动作用点在f点, , 为惯性环节, 为比例环节
R=ΩR=0kΩ
由以上实验结果,当开环增益在扰动之前的时候,随开环增益的增大,系统对扰动的响应减小。
(4)r(t)=0、n(t)=1(t),扰动作用点在g点, , 为惯性环节, 为比例环节
R=0kΩR=Ω
由以上实验结果,当开环增益在扰动之后的时候,随开环增益的增大,系统对扰动的响应增大。
2、分别设置ζ=0;0<ζ<1;ζ>1,观察并记录r(t)为正负方波信号时的输出波形C(t),分析此时相对应的各σp、ts,并加以定性的讨论。
3、改变运放A1的电容C,再重复以上实验内容
4、设计一个一阶线性定常闭环系统,并根据系统的阶跃输入响应确定该系统的时间常数。
五、实验结果分析
=μF,ζ=0( ) =μF,0<ζ<1( )
3. C=μF,ζ>1( )4. C=μF,ζ>1( )
1. C=μF,ζ=0( ) 2. C=μF,0<ζ<1( )
3. C=μF,ζ>1( )
结果分析:
阻尼比ζ与超调量和稳定性的关系明显,当ζ=0时,振荡很剧烈,理论上是振幅振荡,在实验中由于干扰因素的存在,振幅会略有衰减;当0<ζ<1时,系统欠阻尼,响应快且存在超调量;ζ>1时,系统过阻尼,响应慢且无超调。
(2)扰动信号在相同输入点时,对于不同的系统的稳态误差不一样,k值对稳态误差的影响也不一样,稳态误差有的随着k值的增大而增大,有的随着k值的增大而减小,有的一直为零。(实验结果3、4、5可得)
(3)参考输入与扰动输入同时作用时,不同的系统的稳态误差不一样,k值的影响也不同,总体上k越大稳态误差越小。(实验结果6可知)
无阻尼自然震荡频率与响应速度关系明显,阻尼比相同的情况下,无阻尼自然震荡频率越大,系统响应越快。
设计一个一阶线性定常闭环系统:
如图,设计一个单位闭环一阶系统,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G(s)= R=10kΩ C=μF
τ=RC=(理论值)
响应曲线如下图:
测得τ=,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本实验采用测量幅值上升至最大幅值的时的时间即对应的一个τ来算出时间常数τ,在测量中需采用示波器中的CURSOR键位。
闭环传递函数的特征方程s的一次项将不存在,所以此时ζ=0
4.如果阶跃输入信号的幅值过大,会在实验中产生什么后果?
答:由于运放的供电电压为 ,若阶跃输入信号幅值过大,会使运放进入饱和区而非线性放大区,造成失真现象。
5.在电路模拟系统中,如何实现单位负反馈?
答:若此时信号与输入信号反向,将输出通过一个与输入相同的电阻引入到输入端即可。若此时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则需要一个增益为1的反向放大器实现单位负反馈。
5、试求下列二种情况下输出C(t)与比例环节K的关系。当K增加时C(t)应如何变化?
(a)
当K增加时C(t)减小
(b)
当K增加时C(t)增大
6、为什么0型系统不能跟踪斜坡输入信号?
答:零型系统没有积分环节,闭环传递函数中,分母上没有s,对于斜坡响应,分母上有一个s无法被约掉,随着时间的增长,误差越来越大,无法跟踪斜坡输入。
系统模拟电路
系统方框图
整体考虑扰动g和f还有输入r,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
E=R-C=
分解开来即:
当r(t)=1(t)、n(t)=0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误差为:
随开环增益的增大,稳态误差渐渐变小。
当r(t)=0、n(t)=1(t)时,单位阶跃响应的误n(t)=1(t)时,扰动位于开环增益之前的时候,单位阶跃响应的误差为:
2、对于单位负反馈系统,当 时, 如何使用双线示波器观察系统的稳态误差?对于图12-3所示的实验线路,如果将系统的输入r(t)送入示波器的y1通道,输出c(t)送入示波器的y2通道,且y1和y2增益档放在相同的位置,、则在示波器的屏幕上可观察到如图12-4所示的波形,这时你如何确认系统的稳态误差?
使用双通道示波器中的MATH MENU功能可以对两个通道的信号做差,此时即为稳态误差
(2)将 改为积分环节,观察并记录二阶系统的稳态误差和变化。
(3)当r(t)=0、n(t)=1(t)时,扰动作用点在f点, , 为惯性环节, 为比例环节,观察系统的输出C(t)和稳态误差 ,并记录开环放大系数K的变化对二阶系统输出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4)当r(t)=0、n(t)=1(t)时,将扰动点从f点移动到g点, , 为惯性环节, 为比例环节,观察系统的输出C(t)和稳态误差 ,并记录开环放大系数K的变化对二阶系统输出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如图所示的波形中,y2通道的波形尚未稳定,无法准确判断其稳态值,只能粗略估计,调出示波器的光标,使它们都为幅度,将一光标与y1重合,另一光标与y2幅值的末端重合,读出光标之差就是稳态误差。
3、当r(t)=0时,实验线路中扰动引起的误差 应如何观察?
答:当输入为零时,输出的稳态值即为稳态误差。
当r(t)=1 (t)、f(t)=1 (t)时,试计算以下三种情况下的稳态误差
五、实验结果分析
(1)r(t)=1(t)、n(t)=0, , 为惯性环节, 为比例环节
R=Ω R=0kΩ
对上面两次实验结果比较可知,开环增益越大,系统对于阶跃输入的稳态误差越小
同时,开环增益会影响到稳态响应中的响应速度和超调量
(2)r(t)=1(t)、n(t)=0,将 改为积分环节
由以上实验结果,一型系统对阶跃输入没有稳态误差
实验名称/内容
实验分值
评分
线性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20
控制系统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
20
创新性实验
实验名称/内容
实验分值
评分
教师评价意见
总分
实验十一
一、实验原理
二阶系统可用图1所示的模拟电路图来模拟:
二阶系统模拟电路图系统框图为
简化得:
由此得传递函数表达式
若ζ=0,
若ζ=1,
若要使ζ<1,需要将R短路,将 调整至Ω
由以上实验结果,加在输入之后,扰动之前的积分环节可以使系统有较好的稳态特性。
六、实验思考题
1、系统开环放大系数K的变化对其动态性能( 、 、 )的影响是什么?对其稳态性能( )的影响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结论?
答:由开环增益在传递函数表达式中的位置,K的增大会使得 增大、 不变、 减小,稳态性能 减小,所以要改变稳态性能可以增大开环放大系数K,但同时得考虑K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5)r(t)=0、n(t)=1(t),扰动作用点在f点时
为积分环节 为积分环节
由以上实验结果,反馈通道的积分会使系统阶跃响应稳态值为零。反馈通道含惯性环节的系统,前向通道的积分无法完全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
(6)r(t)=1(t)、n(t)=1(t),扰动作用点在f点时
, 为惯性环节 为积分环节, 为惯性环节 为惯性环节, 为积分环节
2、了解扰动信号对系统类型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3、研究减小直至消除稳态误差的措施。
三、实验设备
面包板、运算放大器、电阻电容等、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数字示波器一台、万用表一支
四、实验步骤
1、阶跃响应的稳态误差:
(1)当r(t)=1(t)、n(t)=0时, , 为惯性环节, 为比例环节,观察系统的输出C(t)和稳态误差 ,并记录开环放大系数K的变化对二阶系统输出和稳态误差的影响。
7、为什么0型系统在阶跃信号输入时一定有误差存在?
答:对于0型系统,其节约响应的稳态误差表达式为 ,受实际器件的影响,开环增益K的值不可能无限大,因此误差毕然存在。
8、为使系统的稳态误差减小,系统的开环增益应取大些还是小些?
答:因为开环增益的表达式出现在稳态误差表达式的分母上,当开环增益增大的时候,稳态误差减小。
简单判别方法:若反馈环路中总的运算放大器为奇数个,则很有可能是负反馈;若反馈环路中的放大器为偶数个,则很有可能是正反馈。
实验小结:
本次试验比较简单,按照步骤进行,清晰明了。我们了解了无阻尼、欠阻尼、过阻尼波形的动态性能,了解了实验电路的连接,为后面的实验做好了准备。
实验十
一、实验原理
为系统建模时,需要考虑各个环节的时间常数,应远小于输入正负方波的周期,只有在响应已经非常近稳定的时候才能将此时的值认为是稳态值。
由:
K、T越大超调量越大;K越大,T越小,无阻尼自然震荡频率越大。但是,响应速度只与T有关
二、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二阶系统动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2、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计算的比较,研究二阶系统的参数对其动态性能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