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媒介的特点

合集下载

文学媒介(网上辅导材料)

文学媒介(网上辅导材料)

文学媒介(网上辅导材料)第三章文学媒介(网上辅导材料)一、关于文学媒介问题问:在文学概论中,为什么要特别提出文学媒介问题,答:文学无论以什么形态呈现,文学媒介都是文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文学不可能仅仅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必须借助特定的媒介进行传输。

只有借助特定的物质媒介,文学才能被读者感知。

而读者想了解文学,也必须首先接触文学媒介。

问:在传播学的意义上,媒介的含义是什么,答:在现代传播学里,媒介是指传播信息的物质实体及与之相应的媒介组织。

例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国际互联网等是传播信息的媒介。

问:文学媒介包括哪些,答:文学媒介可以分成书写媒介、承载媒介和传达媒介。

笔墨、键盘等等,是书写媒介;报刊、书籍等等,是承载媒介;而语言,则是传达媒介。

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主要探讨文学的物质传播媒介,即书写媒介和承载媒介问题。

问:文学媒介的定义是什么,答:文学媒介是文学文本得以传播的外在物质形态及渠道。

它包括口语媒介、文字媒介、印刷媒介、大众媒介和网络媒介等类型。

问:为什么说在今天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答:在今天,文学的常见体裁如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都是需要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如书籍、报纸、杂志等去传达的。

而文学的一些交叉形态,如戏剧文学、广播文学、电视文学、电影文学、音乐文学和网上文学等,则分别是以戏剧、广播、电视、电影、音乐和网络等媒介去传达的。

所以说,没有媒介就不存在文学。

问:什么是媒介优先,答:作者的文学写作活动必须高度重视媒介、并最终呈现为媒介形式,同时,读者参与文学活动也需要通过媒介。

可以说,任何文学文本都必须借助于媒介而向读者呈现。

更进一步说,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对读者发挥作用。

不妨把作者写作和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依赖于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问:媒介优先和读者是什么关系,答:文学文本必须呈现于文学媒介。

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确实,不同时代的读者往往可能透过不同的媒介而“接触”语言。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

媒介文化概述媒介文化是现代社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形态。

媒介文化与传统的口头传播相比具有更大的传播范围和更高的传播速度,其影响力和深度也更为广泛。

媒介文化涵盖了各种传媒形式,包括电视、广播、电影、报纸、杂志、互联网等。

这些媒介能够将信息以多种形式传递给大众,从而影响和塑造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例如,电视节目和电影的受众数量庞大,它们通过故事情节、演员表演等方式传递了各种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同样,互联网的普及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交流的方式,塑造了一种新的网络文化。

媒介文化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它具有广泛的传播范围。

媒介的全球化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可以跨越国界和地域限制进行传播,大大拓宽了受众的范围。

其次,媒介文化具有高速度的传播特点。

信息可以在瞬间传递给全球各地的受众,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

再次,媒介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媒介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渗透和塑造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媒介文化对社会和个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社会层面上,媒介文化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和理解。

它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并有助于塑造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在个体层面上,媒介文化通过传递信息和娱乐内容,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对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然而,媒介文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信息过载可能导致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和理解产生困难。

大量的信息流入人们的生活,过于碎片化和快速的传播速度可能导致人们无法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接收到的信息。

其次,商业化对于媒介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商业的利益导向使得一些媒体更关注点击率和收益,可能会追求轰动效应,忽视真实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媒介文化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以广泛的传播范围、高速度的传播特点和强大的影响力,在社会和个体层面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

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考生们在复习教材时,可以结合试题加以练习,以下是店铺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文学概论》章节复习题及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第十三章文学风格概念: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

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

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

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表现和反映,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

因为“说什么”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

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

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之手。

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

202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2027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文学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404)盗传必究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文化论2.文学“四要素”理论,是指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即宇宙、作品、艺术家与()。

A.观众B.情感C.文采D.文化3.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A.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正剧B.喜剧C.悲剧D.悲喜剧6.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个体体验B.意识形态氛围C.拟想读者D.创作过程7.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A.文本存在方式B.人与人的关系C.文本媒介形式D.社会生活关联域8.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共鸣B.净化C.领悟D.欣赏9.在相同或类似的作者语境条件下,作者的创作却大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作者个体的主体条件,作者的主体条件主要包括()、想象力、语言敏感和拟想读者等四个方面。

A.文学资源场B.历史情境C.个体体验D.创作过程1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接受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对以()为中心的特定文学现象富于理性的具体分析和评价。

A.作家B.文学作品C.文学流派D.文学思潮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文学概论·第2讲·文学媒介(一)

文学概论·第2讲·文学媒介(一)

• 声音(voice)是语言文字出现前人类 进行沟通的重要媒质,例如笑声、哭声、 呼喊声等。声音至今仍与各种身姿、手 势、面部表情或动作一起承担沟通任务。
• 图像(graphic)是语言文字发明前人类传 达信息的另一重要媒质,例如史前壁画。 在现代社会也有许多用来表达意思的图画, 如随处可见的交通标志使规则和指示一目 了然,报纸杂志中的图片可使记者的报道 动人醒豁并给人以真实感。
• 文字(text)是用以表达和沟通思想的篇章 符号。对现代人来说,文字已成为十分重 要的媒质。有的语言学家甚至认为,我们 对世界的认知实际上是由语言文字建构而 成的,我们无时无刻不浸淫在“文字海” 中,以致往往视而不见,没有意识到它的 影响。
• 音乐(music)是文字之外的另一种语言。 音乐来自于大自然和人的声音,但它经过 人类的精心制作,蕴含着人类情感。音乐 可以成为人类沟通的媒质和工具,传情动 人,并且往往易于记忆和传诵,达于久远。
• 什么是媒介?
– 所谓媒介(单数medium,复数media), 原指一种使两个个体发生关系的中介人 或中介物,即二人之间的中介。介即把 一 方 介 绍 给 另 一 方 。 《 旧 唐 书 ·张 行成 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用 的就是“中间人”的意思。在西方, media甚至指招魂者、通灵之人等。显然, 媒介这个词的古典用法往往指向起中介 作用的人。
“当你接触文学作品 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 言”。
1、从媒介优先到媒介界定
•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其 实不确切。因为,它忽略了 一个再简单不过的事实:语 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 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 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Cf. Roman Jakobson
contact
(media)

网络文学的特点

网络文学的特点

网络文学的特点网络文学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和传播的文学作品。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文学逐渐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

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

1. 广泛的参与性网络文学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发布自己的文学作品并与他人分享。

这种广泛的参与性使得网络文学更加开放和自由,不再像传统文学那样受制于出版机构和传统文学界的限制。

2. 快速更新与互动网络文学具有快速更新和互动的特点。

作为数字化媒介,网络文学可以随时进行更新和修改,作家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

同时,读者也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和打赏等方式与作家进行互动,这种互动性大大拉近了作家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3. 多样的题材和形式网络文学的题材和形式十分丰富多样。

由于网络文学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作家可以创作各种各样的题材,如言情、奇幻、历史、科幻等。

同时,网络文学也拥有更为灵活多样的形式,如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连载小说、微型小说等。

4. 深刻反映现实社会网络文学常常能够深刻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和现象。

由于大多数网络作家来自普通社会群体,他们更容易关注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细节,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因此,网络文学往往具有更真实、贴近生活的特点。

5. 观念的碰撞与传播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网络文学往往会出现不同观念的碰撞和传播。

作家可以通过网络文学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而读者也可以从中获取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

这种观念的碰撞和传播使得网络文学具有独特的思想性和多样性。

6. 超越地域和国界网络文学具有超越地域和国界的特点。

网络文学作为数字化媒介,不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作品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由传播。

这种无国界的特点使得网络文学能够吸引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读者,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融合。

7. 新兴的商业模式网络文学也带来了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

通过网络平台的运营和广告投放,作家可以获得稿费和版权收入,读者也可以通过付费和打赏等方式支持自己喜欢的作家。

网络文学的特点分析

网络文学的特点分析

网络文学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它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也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网络文学在形式、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是网络文学以网络为媒介,具有良好的传播性。

网络文学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存在,可以通过互联网传播到全球,受众覆盖面极广,传播速度快,可以实现文学作品的快速传播。

二是网络文学具有较强的互动性。

在网络文学中,作者可以与读者进行双向交流,读者可以对作品进行评论,也可以参与作者的创作,形成一种互动的创作模式。

三是网络文学具有自由的创作空间。

网络文学以电子文本的形式存在,可以极大地拓展文学创作的空间,作者可以利用网络文学的特点,结合网络技术,在文学创作中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创造出更为丰富的文学作品。

四是网络文学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网络文学作品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作品的内容,从而更容易理解作品的主题。

总的来说,网络文学具有良好的传播性、互动性、自由的创作空间和可视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也改变了人们对文学的认知。

文学的语言特性

文学的语言特性

文学的语言特性语言的媒介性质,为文学艺术的生成提供了物质符号基础。

作为文学的媒介,语言深刻、全面地影响着文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使文学呈现出有别于其他艺术的间接性、精神性和韵律性。

文学的间接性,又可称为非直观性,是指文学通过语言符号而在头脑里展开想象和联想,从而间接地加以呈现并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中国古人常用“诗中有画”称赞某人的诗作,这一方面肯定了文学与语言描绘形象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承认文学在表现形象方面应该以绘画为榜样,但又很难真正企及绘画。

文学语言在表现形象上的间接性,使文学艺术形象,具有较多的不确定性。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谓善于状物,如果《红楼梦》中的香菱小时候没有看见过这番景象,也很难产生“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的”的共鸣。

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文学的精神性充分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心理描写之中。

借助语言,文学可以将人们所能体会和认识到的各种心理活动表述出来,喜怒哀乐,爱恨情仇,深谋远虑,勾心斗角,心忧天下,宁静致远等各种心理状态。

借助语言,作家可以自由出入每一个人物的内心:忠贞诗人去国离家时的悲怨,正直使臣遭腐下狱后的屈辱,慷慨富翁千金散尽、被世人离弃时的愤怒。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往往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方法,通过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同时借助幻想、梦境、变形等手段,赋予文学形象十分深刻的精神内涵。

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美和声律美的特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文学语言是一种艺术性语言,相对于各种实用语言来说,文学语言具有更强的节奏和声韵之美。

在现代白话诗和小说中,语言同样具有韵律美,更加自由、多样,比如郭沫若的《凤凰涅槃》《天上的街市》等诗;闻一多特别强调了格律对现代汉语诗歌的重要意义,他提出诗歌应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文学的蕴藉性,是指文学具有在富有艺术意味的语言符号运用中含而不露地表达深长意味的特性。

5、文学媒介

5、文学媒介

在文第五讲文学媒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媒介的演化历程2.掌握文学媒介的含义、特点、作用知识谱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义:一、媒介优先常有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吗。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确实,不同时代的读者透过不同的媒介而“接触”语言。

《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

当孔子收集、整理和阅读的时候,首先接触的可能是沉甸甸的“竹简”媒介,而不是这诗的四言句式;雪芹阅读时接触的可能是手工印刷书;鲁迅读的是印制精美的机器印刷书;今天的读者则可能通过鼠标在网上点击浏览“电子书”。

所以,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

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文学媒介优先状况,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古人早就作过探讨,只是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区分“书”与“语”的不同。

世人所珍贵的“道”通过“书”这种媒介来传输,而书不过是承载语言的媒介,语言自有其可贵处。

语言的可贵处不在它本身而在它所呈现的意义。

意义总有所指。

意义的所指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世人因为珍贵语言才传之于书。

世人虽然以书为贵,我却以为书不足珍贵,因为所珍贵的并不是真正应珍贵的。

庄子揭示了“书”这一文字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输语言的媒介。

可以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不是它的语言,而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具体物质形态――媒介。

文学总是依赖一定的媒介去实现其修辞效果的,媒介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第1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第1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第1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文学概论》机考第12套标准试题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10题,共40分) 1.所谓“小语境”,指的是特定文化情境中众多文本所构成的关联域。

T√F×2.明清白话长篇小说在城市民间的流行,间接与印刷媒介的普及相关。

T√F×3.文学与音乐的汇通还表现在文学的叙事文体即小说具有音乐性。

T√F×4.意境是中国古典文学特有的一个理论术语,也是我国独创的一个美学范畴。

T√F×5.传记批评的目的是把文学作品的意义和成就归功于作家对生活的真实反映。

T√F×6.文学媒介的特点,内在地规定着文学文本的审美特点,并逐渐形成了文学的形式特征。

T√F×7.文学语言论的突出特点是把文学视为一种语言符号,并强调运用语言学模式去加以研究。

T√F×8.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机械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种形态。

T√F×9.文学写作过程的成文,不应包括通常所说的修改、润色等。

T√F×主观题二、作品分析题(共1题,共60分)作品分析题:请在下面所给出的诗歌、散文、小说三类文学作品中,选择一部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同学们可以根据文学概论课程学到的任何理论知识与观点,既可以选取文学的属性描述、文学的语言特点、文学的形象性认知理论、文学体裁的特征表现、文学的阅读理论或者文学批评的相关模式等等对所选择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如下:1.必须运用文学理论知识,结合作品展开分析与评价;2.要准确、恰当地使用不低于2限次的学科专业术语;3.问题回答要划分出层次,条理清晰,合乎逻辑;4.避免出现照搬材料内容,就事论事,缺乏理论依据的表述。

散文评析:信念的力量鲁先圣鲁西南深处有一个小村叫姜村。

这个小村子因为这些年几乎每一年都要有几个人考上大学、硕士甚至博士而闻名遐迩。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第三章  文学媒介

第三章文学媒介学习目标:1.了解文学媒介的演化历程2.掌握文学媒介的含义、特点、作用一、媒介优先常有这样的认识:当你接触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是它的语言吗。

这一常识看似合理而不确切。

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语言并不是直接地向读者呈现的,而是借助特定的文学传播媒介而间接呈现的。

确实,不同时代的读者透过不同的媒介而“接触”语言。

《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诗句。

当孔子收集、整理和阅读的时候,首先接触的可能是沉甸甸的“竹简”媒介,而不是这诗的四言句式;曹雪芹阅读时接触的可能是手工印刷书;鲁迅读的是印制精美的机器印刷书;今天的读者则可能通过鼠标在网上点击浏览“电子书”。

所以,在读者阅读时,文学媒介往往先于语言而发挥作用。

我们把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必须首先接触媒介的状况,称作媒介优先。

文学媒介优先状况,并非现代人的发明,古人早就作过探讨,只是没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

《庄子?天道》:“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

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庄子区分“书”与“语”的不同。

世人所珍贵的“道”通过“书”这种媒介来传输,而书不过是承载语言的媒介,语言自有其可贵处。

语言的可贵处不在它本身而在它所呈现的意义。

意义总有所指。

意义的所指又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世人因为珍贵语言才传之于书。

世人虽然以书为贵,我却以为书不足珍贵,因为所珍贵的并不是真正应珍贵的。

庄子揭示了“书”这一文字媒介在他那个时代文学传输中的基本作用:书是传输语言的媒介。

可以说,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首先接触的不是它的语言,而是语言得以存在的具体物质形态――媒介。

文学总是依赖一定的媒介去实现其修辞效果的,媒介是文学中的重要因素。

二、文学媒介概念媒介(单数为medium,复数为media,也译媒体),原是指一种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中介物。

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施拉姆(Wilbur Schramm):“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送的工具。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11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试卷号:11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考试全真模拟易错、难点汇编叁(带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45题)1.【单选题】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 、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A.表象性B.物质性C.表情性D.意识性正确答案:B2.【单选题】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叙述,被称为()A.省略B.减缓C.停顿D.概略正确答案:D【单选题】较早明确提出言、象、意三层面说的人是()A.孔子B.荀子C.王弼D.庄子正确答案:C4.【问答题】文学象征意象的特征有哪些?正确答案:文学象征意象是以表示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

它和典型、意境鼎足而居,也是达到艺术至境的高级形象形态之一。

它的基本特征是:(1)哲理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本质特征。

(2)象征性这是文学意象基本表现手段。

(3)荒诞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形象特征。

(4)求解性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审美特征。

【单选题】英加登所说的“未定点”是指()A.作家打算写的东西B.有待读者具体化的东西C.作家没有写完的东西D.读者未读懂的东西正确答案:B6.【问答题】为什么说文学发展以社会发展为前提?正确答案:文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文学的发展以社会的发展为前提,同时又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1)社会发展为文学内容发展提供基础在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社会群体还没有分化为阶级,因此文学表现出十分显著和单纯的集体性。

(2)社会发展为文学形式发展提供动力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不但指文学的内容方面,而且也包括文学的形式方面。

文学形式适应着内容表现上的需要,新的内容是新的形式产生的重要推动力。

而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的不断更新有待于社会的向前发展。

(3)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的机制社会发展影响文学发展是有它的运行机制的。

也就是说,社会总是经过自己不同层次的结构变化以及一定的方式、途径去制约文学的发展。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_1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_1

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导读: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 0分)1.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咐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语言论以外还有( D )。

A. 反映论B.信息论C. 意志论D.文化论2. 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 A )、阅读期待有开放。

A. 象征B. 蕴藉C. 假设D. 模仿3. 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指意性、暗示性、( D )。

A. 历史性B.独创性C.感染性D.朦胧性4. 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A )、语境依托性。

A. 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 ( C )是表现正义与邪恶两种力量斗争冲突中前者失败或毁灭的戏剧。

A. 正剧B.喜剧C. 悲剧D.悲喜剧6. 作者的语境条件包括历史情境、( B )、文学资源场及文学创新需要等几个重要方面。

A. 个体体验B. 意识形态氛围C.拟想读者D.创作过程7. 文学阅读是读者在特定语境中对文学文本的读解过程。

语境包括个体语境与社会语境,社会语境是指读者阅读时的( D )。

A. 文本存在方式B. 人与人的关系C.文本媒介形式D. 社会生活关联域8. 文学阅读中读者与文本产生心灵共振与感应的情形属于( A )。

A. 共鸣B.净化C. 领悟D.欣赏9. 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C )与机构制作特点。

A. 集体行为B.商业运作C.个人创造D.历史演绎10. ( B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 审美欣赏型B. 消遣娱乐型C. 理性认知型D. 道德教化型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 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飞宇宙、( AB )和观众。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练习题答案填空题1、“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指文章和博学,被列为孔门四科之一。

2、是否运用语言来写作并最终形成语言作品,这是文学区别于其他艺术的最基本特征。

3、中国原初的“观物取象”说,代表了中国人特有的文学摹仿论。

4、古罗马时期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后来影响久远的“寓教于乐”说。

5、文学是社会境遇中个体体验的语言蕴藉。

6、文学理论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人文学科。

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诗222324、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初见端倪。

25、文学体裁具体划分为四种:诗、小说、散文、剧本。

26、叙事性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

27、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28、电视文学的主要品种是电视剧。

29、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的概念。

30、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于特定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和评价。

31、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在1800年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序言》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32、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认为文学文本是普遍性社会语言系统。

33、表现型文本是文学文本的呈现类型之一,是注重呈现作者的主观情感、富于想象性的文本,它的特征有主观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34、文学意境的理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初见端倪。

35、文学体裁具体划分为四种:诗、小说、散文、剧本。

36、叙事性散文包括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游记等。

37、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奠定了欧洲近代小说的基本样式。

38、电视文学的主要品种是电视剧。

394012345678、文学语言是一种存在于文学文本中的、富有 A 的情感化的语言。

A 文采B 陌生化C 语境D 蕴藉9、文学意象的特征具有 A 、暗示性和朦胧性。

A 指意性B 内涵性C 象征性D 形象性10、诗的基本特征:语词凝练新奇、 B 、形象鲜明生动、情感浓郁强烈。

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

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

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一直是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

文学作品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包括文字媒介、口头传承和数字平台等。

不同的传播方式对于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各异。

本文将探讨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及其对读者和社会的影响。

一、纸质媒介传播纸质媒介是传统的文学作品传播方式之一。

书籍、杂志和报纸等纸媒通过印刷、发行和销售的方式将文学作品带给读者。

纸质媒介传播的特点是稳定可靠,适合长期保存和阅读。

读者通过纸质媒介接触文学作品,并通过阅读、研究和评论等方式对其产生影响。

二、口头传承传播口头传承是文学作品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

这种传播方式主要体现在文学作品被朗读、朗诵或进行相关讨论时,在人与人之间口头传递的情况。

口头传承的特点是生动直接,能够迅速传递作品的情感和感染力。

例如,文学作品在文学节、文学俱乐部、学术讲座等活动中通过口头传承得以传播。

三、数字平台传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平台成为文学作品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

各类文艺网站、博客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提供了文学作品创作、发布和传播的便利途径。

文学作品通过数字平台传播可以更广泛地覆盖读者群体,并促进读者间的互动和交流。

此外,数字平台还提供了多样化的媒体形式,例如音频、视频、动画等,丰富了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体验。

不同的传播方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纸质媒介传播与阅读时间、空间的限制有关,读者通常需要购买书籍或者前往图书馆才能接触到文学作品。

口头传承传播由于依赖于演讲者的艺术表现和倾听者的共鸣,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有着独特的影响。

数字平台传播极大地拓宽了文学作品的受众范围,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各类文学作品,加深了对文学的研究和欣赏。

文学作品传播的方式和影响不仅对个体读者有重要作用,也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

文学作品通过传播引发了大量的社会讨论和文化交流。

它们可以传递思想、价值观和情感,引导社会舆论和潮流的变迁,对于塑造社会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文学作品的传播与影响也存在一些问题。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版】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文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文学概论试题一、革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中国古代“观物取象”的见解,强调文学作品与世界的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一观点与西方的( )最为相似。

A.信息论B.摹仿论C.意志论D.反映论2.在中外文论史上,文学观念形形色色、种类繁多,我们教材中介绍的主要文学观念除了摹仿论、实用论、表现论、体验论、文化论以外还有( )。

A.反映论B.信息论C.意志论D.语言论3.以暗示方式披露隐含的哲理的文本是( )文本。

A.象征型B.表现型C.再现型D.创意型4.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主要表现在涉义性、物质性、( )、语境依托性。

A.中介性B.表象性C.表情性D.意识性5.在研究长篇小说的文体语言的时候,俄国学者( )创造了“杂语”这个概念。

A.车尔尼雪夫斯基B.高尔基C巴赫金D.什可洛夫斯基6.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具有表意性功能的文学形象,其特征主要有暗示性、朦胧性、( )A.独创性B.指意性C感染性D.历史性7.文学中的“电影性”体现在现代小说文本中主要是( )的自觉运用。

A.人物活动B.语言符号C具体形象. D.叙述场景8.小说家的语言意识、语言功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其( )上的,借此小说家才能捕捉并表达出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A.母语B.书面语C.口语D.标准语9.文学写作的双重属性是指文学写作兼具( )与机构制作特点。

A.集体行为B.商业运作C.个人创造D.历史演绎10.( )的批评也可称作媒体批评。

A.审美欣赏型B.消遣娱乐型C.理性认知型D.道德教化型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至少有两个以上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美国学者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里提出文学四要素理论。

他认为,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包含“四要素”:宇宙、( )和观众。

A.作品B.艺术家C.语言D.情感E.符号2.文学观念是关于文学的普遍属性的理性认识。

简要阐述文学媒介特点

简要阐述文学媒介特点

简要阐述文学媒介特点咱今天来聊聊文学媒介的特点哈。

一、物质性。

文学媒介得有具体的物质形态呀。

比如说纸张,好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印在纸上的,咱们拿着书,能摸到纸张的质感,翻页的时候还能听到沙沙的声音,感觉特别有韵味。

还有电子屏幕,现在很多人都在电子设备上看小说、读诗歌啥的,电子屏幕就是一种新的文学媒介的物质载体。

这种物质性让文学作品有了实实在在的存在形式,让咱们能够去接触和感受它们。

二、中介性。

文学媒介就像是一座桥梁,把作者和读者连接起来啦。

作者心里有好多想法、情感和故事,通过文学媒介,比如文字、图像等,把这些东西表达出来。

而读者呢,通过这些媒介去理解作者想要传达的意思。

比如说小说,作者把自己想象的世界、人物的性格特点、情节发展都用文字这个媒介写出来,读者再通过阅读文字,在自己的脑海里构建出那个独特的世界。

就好像作者在河的这边,读者在河的那边,文学媒介就是那座让两边沟通交流的桥。

三、符号性。

文学媒介通常都是用各种符号来传递信息的哦。

最常见的就是文字符号啦,不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就有了不同的意义。

像诗歌,诗人用精美的文字符号排列组合,营造出优美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感。

除了文字,还有一些图像符号也可以作为文学媒介的一部分。

比如插画,在一些儿童文学作品里,配上可爱的插画,能让小读者更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

这些符号就像是密码一样,作者用它们来编码自己的思想,读者再去解码,从中获取乐趣和知识。

四、历史性。

文学媒介是随着时间不断发展变化的哟。

古代的时候,人们可能把故事刻在石头上、兽骨上,那时候的媒介就比较原始。

后来有了竹简、丝绸,文学的传播就方便了一些。

再到后来发明了纸张和印刷术,文学作品能够大量印刷发行,让更多的人能够读到。

到了现在,互联网出现了,电子媒介成为了重要的文学传播方式。

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媒介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呢。

五、互动性。

现在的文学媒介越来越注重和读者的互动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文学媒介的特点
问:文学媒介具有哪些修辞性特点?
答:文学媒介具有自身的修辞性特点。

这表现在四个方面: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

问:文学媒介的涉义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媒介是影响文学文本的意义及修辞效果的重要因素。

文学媒介的涉义性是指媒介具有关涉文学文本意义的特性,即是说媒介运用直接关涉文学的意义及修辞效果。

问:涉义性可以从几方面去理解?
答:可以从两方面去理解:
其一、特定媒介可能被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特定意义。

例如,口传文学的盛行与原始时段文化语境赋予口语媒介以特定意义相关,口语媒介就成为那个时段意义系统的主导型代表。

同理,在文字媒介与先秦至唐代文学、手工印刷媒介与宋代至清代文学、大众媒介与晚清至20世纪80年代文学、及网络媒介与90年代文学之间,都存在这种关系。

不同时段的文化语境赋予当时的主导媒介以特定意义。

其二、文学文本在媒介改变的情况下可能出现原有意义变异的情形,或者从原有意义中产生出不同的新意义。

如杂志媒介、电影媒介和电视媒介使得原有的文学文本呈现出与新的媒介相应的新意义。

显然,不同的媒介运用可以导致文本的意义及其修辞效果发生变化。

这一点在当前大众媒介主导的时段是尤其明显的。

问:文学媒介的物质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文学媒介总是由这样或那样的外在物体构成的,如甲骨、竹简、普通纸张、报纸、广播、电视、国际互联网等。

文学媒介的物质性是文学的以物质为媒介的特性。

如果离开了物质媒介,文学就无法存在。

文学是必须以物质媒介形态为标志的。

同时,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文学阅读都必须借助具体的物质媒介。

问:文学媒介的中介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文学媒介还具有中介性,这是指文学媒介所具有的在人与人之间居中介绍和联系的特性。

文学媒介总是要使自身成为作者与读者、作者与自我相联系的中介环节。

首先,媒介使作者与读者联系起来。

我手中的简体横排插图本《文明小史》,成了我与近一百年前的李宝嘉相联系的中介,它使我了解到了庚子事变年代一个
中国文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其次,媒介还可以是作者与自我内心活动相联系的中介。

例如,一首诗、一篇日记可以产生奇特的中介作用,使自己回忆起当年的生活经历或内心过程。

总之,媒介的一个基本特性和作用正是中介。

问:文学媒介的语境依托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这是指文学媒介往往依托特定的社会文化状况而发生作用,包括社会组织机构、文化出版机制、教育机制、文化价值系统、人文学科体制等。

一定的文学媒介看起来只是纯粹中介性物质或技术本身,似与文化语境无关,但实际上却不能脱离这种语境而单独起作用,而只能在特定时段的文化语境中发生作用,是这种文化语境的规范或制约的产物,并且成为它的权力的当然代表。

问: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只有这四方面吗?
答:媒介在文学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和复杂的,这里只是从涉义性,物质性,中介性,语境依托性四个方面做了一些简要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