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及示例
第二章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的计算
2.1 冷负荷的计算:根据本工程的设计特点,故空调房间冷负荷包括以下几个部分:①外围护结构的瞬变传热(外墙,窗,屋顶,地面,玻璃幕墙);②窗的日射得热;③人员散热;④照明散热和其他散热。
若邻室为非空调房间,则需考虑内维护结构的传热问题。
各部分计算方法具体介绍如下:1.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当邻室为通风良好的非空调房间时,通过内墙和楼板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可按上式计算;当邻室与空调区的夏季温差大于3℃时应按下式计算通过空调房间隔墙、楼板、内窗等内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而产生的冷负荷。
()ls N CL FK t t =-ls wp ls t t t =+∆式中:CL ——内墙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内墙的面积,(㎡);K ——内墙的传热系数,(w/㎡·℃);t 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ls t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的差值,(℃)。
2. 外墙冷负荷:根据已知外墙体的构造,查《空调冷负荷专刊》表3-1(外墙结构类型表)中查得本设计中此类外墙体做法属于与Ⅲ型,k=0.7w/㎡·℃。
再由表3-3(外墙冷负荷计算温度l t 表)查得Ⅲ型的逐时l t 值。
可按下式计算:()l n CL FK t t =- 式中:CL ——外墙墙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外墙的面积,(㎡);K ——外墙的传热系数,(w/㎡·℃); lt——外墙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 n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3. 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根据已知屋面的构造,查《空调冷负荷专刊》表3-2(屋面结构类型表)中查得本设计中此类屋面做法Ⅳ型,k=0.45w/㎡·℃。
再由表3-4(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l t 表)查得Ⅳ型的逐时l t 值。
可按下式计算:()l n CL FK t t =- 式中:CL ——屋顶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 );F ——屋顶的面积(㎡);K ——屋顶的传热系数(w/㎡·℃);l t ——屋顶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t n ——夏季空气调节室内计算温度(℃)。
空调房间冷(热)、湿负荷计算汇总
1、 t cl实际=(tcl +td K a K ρ(9-5 ; CLq =KF(tcl实际 -t N (9-62、 t cl ——屋顶的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由附录9-8和9-9查取;应用公式(9-5计算,应注意外墙和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来的。
所何用的外表面放热系数为18.6W/(m2.K;内表面放热系数为8.7W/(m2.K。
所采用的外墙和屋面的吸收系数为ρ=0.90。
房间传递系数 V0=0.681,W1=-0.87。
3、 t d ——地点修正值(℃,见附录9-104、 K a ——外表放热系数修正值,见表9-75、K ρ——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颜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均采用K ρ=0.9,但确有把握经久保持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中、浅色时,风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
6、 t N ——室内计算温度(℃7、 K ——屋顶的传热系数[W/(m2.K],参见附录9-8和9-98、 F ——屋顶的计算面积(m2南外墙冷负荷说明:1、 t cl实际 =(tcl +td K a K ρ(9-5 ; CLq =KF(tcl实际 -t N (9-62、 t cl ——外墙的冷负荷逐时计算温度(℃,由附录9-8和9-9查取;应用公式(9-5计算,应注意外墙和屋顶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值tcl 是以北京地区气象参数数据为依据计算出来的。
所何用的外表面放热系数为18.6W/(m2.K;内表面放热系数为8.7W/(m2.K。
所采用的外墙和屋面的吸收系数为ρ=0.90。
房间传递系数 V0=0.681,W1=-0.87。
3、 t d ——地点修正值(℃,见附录9-104、 K a ——外表放热系数修正值,见表9-75、K ρ——外表面吸收系数修正值,考虑到城市大气污染和中浅颜色的耐久性差,建议吸收系数均采用K ρ=0.9,但确有把握经久保持建筑围护结构表面的中、浅色时,风可采用表9-8的修正值。
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d m o r t t t ∆+=β. (2-1)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表2-1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 ≯0.3m/s 。
暖通空调-第2章-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第2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华北电力大学-荆有印为了保持建筑物的热湿环境,在某一时刻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称为冷负荷;相反,为了补偿房间失热需向房间供应的热量称为热负荷;为了维持房间相对湿度恒定需从房间除去的湿量称为湿负荷。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是暖通空调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暖通空调设备容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的大小。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f(室外气象参数,室内空气参数)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2.1.1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干球温度;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0h 的湿球温度。
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室外历年平均不保证5d 的平均温度;空调室外设计日逐时温度,按下式计算:d m o r t t t ∆+=β. (2-1)式中 m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 β—室外空气温度逐时变化系数,按表2-1确定;d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s o t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表2-1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d 的日平均温度;空调室外空气计算相对湿度: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和冬季通风计算温度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4.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和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通风室外计算温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温度的平均值;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取历年最热月14时的月平均相对湿度的平均值。
2.1.2 室内空气计算参数1.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⑴建筑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
⑵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和节能要求等因素。
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的选择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的规定: ⑴对舒适性空调和采暖夏季:温度 24-28℃ 相对湿度 40%-65%: 风速 ≯0.3m/s 。
机房冷负荷及湿负荷计算详解
1、冷负荷计算(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τ=KF⊿tτ-ε W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F——墙体的面积,m2;β——衰减系数;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τ=KF⊿tτ W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F——窗户的面积,m2;⊿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
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xd——地点修正系数;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
如正压风量较小,则应计算一部分渗入空气带来的热、湿量或提高正压风量的数值。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t d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 按附录2t o. s t o.m t d 0.52
4
to,s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3. 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相对湿度 ①冬季空调室外空气计算温度的用途:空调供暖时, 用于计算围护结构的热负荷和新风负荷
•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室外空气历年平均不保 证50h的湿球温度
– 历年平均:近三十年平均 – 用途: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3
2.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和逐时温度
t to.m td
t
—逐时温度 ℃
to.m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取历年平均
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A K (t t ) Q 按一维稳 j j j R o.w
定传热算 通过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
围护结构耗热量 =基本耗热量+附加耗热量 冷风渗透耗热量 规 外门开启冲入冷风耗热量 范
16
采暖热负荷 (设计手册)
规 范
17
规 范
18
① A j 的确定 a. 外墙高度 中间层:本层地面到上层地面。 底 层:由地面下表面到上层地面。 顶 层:平屋顶建筑由本层地面到屋顶外表面。 斜屋面建筑由本层地面到闷顶内保温层表面. b. 外墙长度:相邻房间以内墙中线为分界线。 外墙按建筑外廓尺寸计算。 c. 门、窗:按外墙外面的净空尺寸计算 d. 地面、屋顶面积 地面和闷顶:按内廓尺寸计算 平屋顶:按外廓尺寸计算 e. 地下室位于室外地面以下的外墙:视作地下室地面的 19 延伸,按每2m分地带计算
Q c ( ) AK (t ' c ( ) t R )
.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
冷热负荷简化计算方法一、空调系统夏季冷负荷简化计算以外维护结构和室内人员两部分为基础,把整个建筑物看成一个大空间,按各朝向计算冷负荷,再加上每位在室人员按116W 计算的人体散热,然后将计算结果乘以新风负荷系数1.5,极为建筑物的冷负荷。
5.1)116(⨯+=∑n Q Q w式中,Q —建筑物空调系统总冷负荷(W )ΣQw —整个建筑物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W)n —建筑物内总人数建筑物维护结构包括的朝向的屋顶的外墙,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整个维护结构引起的总冷负荷:])[(N d lfii wt t tF K Q -+=∑∑式中,K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系数[W/(㎡·℃)],见附录6Fi —外墙或屋顶的传热面积(㎡) t lf —冷负荷计算温度(℃),见附录7t d —冷负荷计算温度t lf 关于地区的修正值(℃),见附录8 t N —室内空气设计温度(℃),见附录3考虑到系统的漏冷损失,所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应由下式确定:max 0)15.1~1.1(Q Q =式中,Q 0—所选配空调器或制冷机的容量(kW )如果为了预先估计空调工程的设备费用,则可根据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空调负荷概算指标作粗略估算。
所谓空调负荷概算指标,是指折算到建筑物中每平方米空调面积所需制冷机或空调器提供的冷负荷制。
冷负荷指标估算法是以旅馆为基础,对其他建筑物则乘以修正系数β: 旅 馆 81~93W/㎡(中外合资旅游旅馆目前一般提高到105~116 W/㎡) 办公楼 β=1.2图书馆 β=0.5(按总面积) 商 店 β=0.8(只营业厅空调); β=1.5(全部空调) 体育馆 β=3.0(按比赛馆面积); β=1.5(按总建筑面积) 大会堂 β=2~2.5影剧院 β=1.2(电影厅空调); β=1.5~1.6(大剧院空调) 医 院 β=0.8~1.0建筑物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时,宜取上限制;大于10000㎡时,宜取下限制。
空调负荷计算
4、新风量
室外新鲜空气是保障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的关键,故空调 系统中引入室外新鲜空气是必要的,由于夏季室外空气焓值比室 内空气焓值要高,空调系统为处理 新风势必要消耗冷量,据调查, 空调过程中处理新风的能耗大致要占总能耗的25%~30%,对于高 级宾馆和办公建筑可高达40%,
空调处理新风所消耗的能量是十分可观的,所以,空调系统 要在满足室内空气品质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小、必要的新风 量,否则,新风过多,将会增加空调制冷系统与设备的容量,
Kw —玻璃窗的传热系数,W/ m2·K ;可查表;
பைடு நூலகம்
tc τ —玻璃窗的冷负荷温度的逐时值,℃;可查表,
2、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Qc τ 按下式计算:
Q C A C C DC c ()
aWS i j•ma L xQ
式中
Qc τ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w; Aw —窗口面积,m2; Ca —有效面积系数,可查表; Cs —窗玻璃的遮阳系数,可查表; 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可查表; Cz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无因次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总风量的10%,以确保卫生和 安全,
新风量可按如下所示的框图来确定,
局部排风量Gp1
满足卫生要求Gw
系统总风量G
维持正压所需的 渗透风量GO
最小新风量Ⅰ Gw1=Gpl+Go
最小新风量Ⅱ Gw2=nxgw
最小新风量Ⅲ Gw3=0.10G
最小新风量Gw=Max (Gwl,Gw2,Gw3)
﹡新风量确定的一般原则:
①满足卫生要求 为保证人们身体健康,必须向空调房 间送入足够的新风,一般是以稀释室内产生的CO2,使室内CO2浓度 不超过1×106为基准,确定常态下的每人新风量为30m3/h,
冷热负荷计算模板
附:一、冬季卫生热水负荷计算书1. ....................................................................................................................... 淋浴用热1.1 宾馆淋浴卫生热水按340 个标间,每个标间2 人,每人每天卫生热水量150L 计算,则卫生热水量V i =Ki • m-q r/T=4.58 X340X2X0.150/24=15.57 m 3/h1.2 泡池淋浴按35个淋浴喷头, 每个喷头250L/h 计算, 同时使用系数取0.8,则卫生热水量V2=q h •N o • b • (t h-t J/(t r-t i)=0.8 X 35X0.25 X(4O -5)/(60-5)=4.5 m 3/h故:淋浴卫生热水量刀V r=V r1 +V r2=15.57+4.5=20.07 m 3/h淋浴用热Q=Cm\ t =4.187 X20.07 X 10 3X (60 -5)/3600=1307 kW2. ....................................................................... 泳池用热泳池容积按100用(面积)X2m深) = 200 m3计算2.1 表面蒸发热损失Q S=(1/ B ) • P・Y • (0.0174V " +0.0229)(P b-P q) • A s • (B/B ')=(1/133.32) X1X240.6X(0.0174X0.40+0.0229)(7381.1 -2064) X100X(1.01325X10 5/1.01200X105)=97560 kJ/h (27.1 kW)其中:B ——压力换算系数,取133.32 Pa;P 水密度,kg/L;Y -------- 池温下饱和蒸汽气化潜热,kJ/h;J——池表面风速,取0.2〜0.5m/s;P b ——池温下饱和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P q ——环境温度下空气水蒸气分压力,Pa;A s ——池表面面积m;B ——标准大气压力, Pa;B'――当地大气压力,Pa。
空调房间湿负荷的计算
空调房间湿负荷计算:湿负荷是指空调房间的湿源向室内的散湿量(室内设计温湿度分别为26 ℃,60%)(1)人体散湿量式中W1—人体散湿量,kg/s;n—室内全部人数;—群集系数,见表2-6《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g—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见表2-5.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2)敞开水面或潮湿水面的散湿量W2—自由水面散湿量,kg/s;A w—水分蒸发的总表面积,m2;a w—不同水温下的蒸发系数,kg/(N•s),见表2-7《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蒸发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建议取0.3m/s;—相应于水表面温度的饱和水蒸气分压力,Pa;3353Pa(《空调工程》附录一)—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Pa;2050Pa (查湿空气的焓湿图)B0—标准大气压,Pa;B—当地实际大气压,Pa。
(广州夏季室外大气压力100287Pa)(3)渗透空气的湿负荷渗入空气量的计算1) 通过外门开启渗入室内空气量G1(kg/h),按下式估算:式中 n1—小时人流量;V1—外门开启一次的渗入空气量,m3/h;见表ρw—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
一般取1.13每小时通过的人数普通门带门斗的门转门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单扇一扇以上100 3.0 4.75 2.50 3.50 0.80 1.00 100~700 3.0 4.75 2.50 3.50 0.70 0.90 700~1400 3.0 4.75 2.25 3.50 0.50 0.60 1400~2100 2.75 4.0 2.25 3.25 0.30 0.30 2) 通过房间门、窗渗入空气量G2(kg/h),按下式估算:式中 n2—每小时换气次数;(设计参考:民用建筑空调负荷计算中应考虑的几个问题)V2—房间容积,m3。
ρw—夏季空调室外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
(33℃时的空气密度1.154 kg/m3)G=G1+G2=23.08kg/h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kg/h),按下式计算:式中 dw—室外空气的含湿量,g/kg;dn—室内空气的含湿量,g/kg;(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6℃,含湿量12.8g/kg干空气)相对湿度(%)温度℃含湿量g/kg 30 32 34 36 38 4080 21.5 24.2 27.7 30.5 34.0 37.885 23.0 26 29.5 32.6 36 40.290 24.3 27.6 31.2 34.5 38.4 4395 25.7 29 33 36.7 41 ---100 27.`1 30.6 34.5 38 44 ----相对湿度(%)温度℃30 32 34 36 38 40湿负荷kg/h80 2.06 2.33 2.69 2.97 3.33 3.7285 2.21 2.52 29.5 3.19 3.53 3.9890 2.34 2.68 3.05 3.38 3.69 4.2495 2.49 2.82 3.23 3.60 4.04 ---100 2.63 2.98 3.38 3.74 4.34 ----(4)外部空气带入的水分由新风代入的水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餐厅为17m3/(h•人),旅馆客房为30 m3/(h•人)(1-13) 式中 W4—新风带入的湿量,g/h;V f—进入建筑物的新风量,m3/h;—空气的密度,kg/m3;d w—室外空气湿度,g/kg;人d n—室内空气湿度,g/kg。
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β(Pq•b-Pq)F kg/s式中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β——蒸发系数,kg/(N•s),β按下式确定:β=(α+0.00363v)x10-5;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α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人。
则Q=10×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 Mv=新风湿负荷[Kg/h] V=总通风量X1=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 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r i =109x 20 x 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3 ( Pc?b—Pq) F kg/s式中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B ――蒸发系数,kg/(N ?s) , B按下式确定:―5B = ( a +0.00363v) x10 ;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a——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 °C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 ?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a水温(C)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a kg/(N ?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 人。
贝S Q=10X 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Mv二新风湿负荷[Kg/h] V= 总通风量X1二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第二章 热负荷冷负荷与湿负荷计算
2.1.2室内空气计算参数
选择依据:
房间使用功能对舒适性的要求,t、Φ、v,衣着、τ 地区、冷热源情况、经济条件、节能要求
《规范》舒适性空调和采暖(表2-2,2-3)
夏季:温度 应采用24~28℃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5% 风速 不大于0.3m/s 冬季:温度 应采用18~22℃ 相对湿度 应采用40%~60%(采暖不要求) 风速 不大于0.2m/s(采暖不要求)
2.4室内热源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室内热源:工艺设备、照明、人体。
室内热源散热:
显热——对流-空气:瞬时冷负荷 ——辐射-物体-空气:滞后冷负荷 潜热——瞬时冷负荷 计算中,对于显热,采用冷负荷系数法计算
2.4.1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Qc(τ)= ˙QsCLQ (2-14) ˙Qc(τ)——设备和用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Qs——设备和用具实际显热散热量,W; CLQ——设备和用具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附2-20, 2-21。空调系统不连续运行,CLQ =1.0。 设备和用具实际显热散热量计算: 2.4.1.1电动设备实际显热散热量P18(2-15)(2-17) 2.4.1.2电热设备实际显热散热量P18(2-18) 2.4.1.3电子设备实际显热散热量P18(2-17)
2.3.1.3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AwKw(tc(τ)-tR) (2-9) tc(τ)——外玻璃窗冷负荷温度逐时值,附录211 注意:P16,1),2)。 (2-10)
2.3.2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 负荷的计算方法
得热——太阳辐射强度、窗类型、遮阳、入射角,
2.2冬季建筑的热负荷
供暖房间,得热,失热,热负荷,维持平衡,
保持室内温度。 失热:围护结构(基本+附加),渗透,冷风 侵入(外门附加) 得热:太阳辐射(朝向附加)
第二讲 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精)
第二讲冷热负荷和湿负荷计算此讲将重点学习研究:空调冷热负荷是怎样变化的?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怎样减少冷热负荷?怎样降低能耗?为什么计算空调冷热负荷?。
在这些问题的质疑下,学习空调负荷的计算方法,掌握空调负荷的变化规律,为后续研究学习建筑节能问题奠定基础。
提出的问题:什么是空调房间的冷、热、湿负荷?实际负荷与设计负荷有区别吗?如何根据冷热负荷的变化规律减少建筑能耗?2.1 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室外温度确定过低(冬季)、过高(夏季),不经济;室外温度确定过高(冬季)、过低(夏季),达不到技术要求。
提出为什么,学习研究计算参数确定的特点。
(一)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1)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湿球温度:《规范》3.2.7条*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to.s ,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干球温度.《规范》3.2.8条;*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0h的湿球温度,适用于计算夏季新风冷负荷;*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to.m:《规范》3.2.9条,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to*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逐时温度to.τ:《规范》3.2.10条,可按下式计算: . to.m tdto.s to.m*夏季室外计算平均日较差Δtd 应按下式计算: td 0.52 *室外温度逐时变化系数β:《规范》3.2.10条*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日平均温度用于计算夏季经由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即逐时冷负荷。
2)冬季室外计算参数*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湿度的确定*冬季围护结构传热按稳定传热计算,不考虑室外气温的波动,冬季空调供暖时,在计算围护结构传热和计算冬季新风热负荷:统一采用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适用于:计算冬季建筑热负荷及冬季新风热负荷*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规范》3.2.5条:应采用历年平均不保证1天的日平均温度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相对湿度:《规范》3.2.6条:采用历年一月份平均相对湿度平均值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确定《规范》3.2.1条:取历年平均不保证5天的日平均温度。
负荷计算方法及公式——负荷计算软件Bulidload资料文档
式中:
φ—群体系数;
n—计算时刻空调房间内的总人数;
q1—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
τ—计算时刻,h;
τ—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刻,h;
τ-τ—从人员进入空调区的时刻算起到计算时刻的持续时间,h;
Xτ-τ—τ-τ时刻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5.灯光冷负荷
照明设备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τ,应根据灯具的种类和安装情况分别按下列各式计算:
K——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
t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当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耗热量,且已知邻室温度时,a=1.0且twn取邻室温度;
tn——冬季室内计算温度(℃),一般情况下采用采暖室内计算温度,但当某房间属于层高大于4m的工业建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地面,应采用工作地点的温度tg(℃),通常为采暖室内计算温度;
1.3.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1
Q1=Qj(1+βch+βf+βm)(1+βfg)(2)
2.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W)
Q2=0.28cpρwnL(tn-twn)(3)
其中,cp——空气的定压比热容,1.01kJ/kg℃;
ρwn——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下的空气密度,kg/m3,可按下式计算:
i)热物料的散热量;
j)通过其他途径散失或获得的热量。
1.围护结构的耗热量Q1(应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Qj=aFK(tn-twn)(1)
式中,Qj——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a——围护结构温差修正系数,见采暖设计规范表3.1.8-1;
F——围护结构的面积(m2);
空调冷热负荷计算
空调冷热负荷计算1、冷负荷计算(一)外墙的冷负荷计算通过墙体、天棚的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τ=KF⊿tτ-ε W式中K——围护结构传热系数,W/m2•K;F——墙体的面积,m2;β——衰减系数;ν——围护结构外侧综合温度的波幅与内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为该墙体的传热衰减度;τ——计算时间,h;ε——围护结构表面受到周期为24小时谐性温度波作用,温度波传到内表面的时间延迟,h;τ-ε——温度波的作用时间,即温度波作用于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时间,h;⊿tε-τ——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简称负荷温差。
(二)窗户的冷负荷计算通过窗户进入室内的得热量有瞬变传热得热和日射得热量两部分,日射得热量又分成两部分:直接透射到室内的太阳辐射热qt和被玻璃吸收的太阳辐射热传向室内的热量qα。
(a)窗户瞬变传热得形成的冷负荷本次工程窗户为一个框二层3.0mm厚玻璃,主要计算参数K=3.5 W/m2•K。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τ=KF⊿tτ W式中K——窗户传热系数,W/m2•K;F——窗户的面积,m2;⊿tτ——计算时刻的负荷温差,℃。
(b)窗户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日射得热取决于很多因素,从太阳辐射方面来说,辐射强度、入射角均依纬度、月份、日期、时间的不同而不同。
从窗户本身来说,它随玻璃的光学性能,是否有遮阳装置以及窗户结构(钢、木窗,单、双层玻璃)而异。
此外,还与内外放热系数有关。
工程中用下式计算:CLQj•τ= xg xd Cs Cn Jj•τ W式中xg——窗户的有效面积系数;xd——地点修正系数;Jj•τ——计算时刻时,透过单位窗口面积的太阳总辐射热形成的冷负荷,简称负荷,W/m2;Cs——窗玻璃的遮挡系数;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
(三)外门的冷负荷计算当房间送风两大于回风量而保持相当的正压时,如形成正压的风量大于无正压时渗入室内的空气量,则可不计算由于门、窗缝隙渗入空气的热、湿量。
【2017年整理】湿负荷计算
湿负荷计算房间的送风量可以根据房间的冷负荷和空气处理前后的焓差值计算得出Gw =Qw /(iq-ih)(1)湿负荷计算(a)人体散湿量人体散湿量应同人体散热量一样考虑。
计算过程如下:查资料得,成年男子散热散湿量为:显热61W/人,潜热73W/人,109g/h•人;房间人数为20人。
Q=qnn′=109×20×0.77=0.00047kg/s(b)水面散湿量W=β(Pq•b-Pq)F kg/s式中Pq•b——相应于水表面温度下的饱和空气的水蒸汽分压力,Pa;Pq——空气中水蒸汽分压力Pa;F——蒸发水槽表面积,m2;β——蒸发系数,kg/(N•s),β按下式确定:β=(α+0.00363v)x10-5;B——标准大气压力,其值为101325Pa;B′——当地实际大气压力,Pa;α——周围空气温度为15~30℃,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kg/(N•s);v——水面上周围空气流速,m/s。
表3—11 不同水温下的扩散系数α水温(℃)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α kg/(N•s) 0.0043 0.0058 0.0069 0.0077 0.0088 0.0096 0.0106 0.0125(c)食品的散湿量餐厅的食品的散湿量可按就餐总人数每人10g/h考虑。
以207餐厅为例,计算过程如下:已确定餐厅人数为200人。
则Q=10×200=2000g/h=0.00056kg/s热负荷的计算和供热基本相同只是采用了平均温度的计算方法。
湿负荷计算要求的空气参数要计算干燥房间的湿负荷,首先要确定温湿度的设计参数。
通风的湿负荷当房间除湿时通风量应减至最小,通常是开门及泄露的通风量或室内人员需要的通风量。
一间封闭性好的房间每小时的换气量最少为0.1次/小时,封闭性不好的房间例如门经常开关,其换气可达0.3次/小时。
通风量是由环境空气参数决定的,其湿负荷关系式如下:Mv=1.2*V*(X1-X2)/1000 其中 Mv=新风湿负荷[Kg/h] V=总通风量X1=室外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当地气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X2=室内空气含湿量[g/Kg]-根据干房设计条件查焓湿图或表。
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
最详细的冷热负荷计算依据、公式与取值负荷的正确估算与取值注:1 负荷估算时,有两面外墙或三面外墙的空调房间的负荷应适当加大。
2 西向、东向房间的负荷应适当加大(特别是玻璃窗的面积较大时)。
建筑物的热负荷民用建筑供暖设计热负荷一. 房间热负荷的组成:a.围护结构的耗热量b.加热由门、孔洞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c.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空气的耗热量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量Q j=K f(t n-t w)aQ j---通过供暖房间某一面围护结构的温差传热,WK---该面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m2.℃F---该面维护结构的散热面积,m2t n--室内空气计算温度,℃t w--室外采暖计算温度,℃a---温差修正系数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是按基本耗热量的百分比计算,考虑各项附加后的耗热量Q1=Q j(1+βch+βf+ βli+ βm)(1+ βf.g)(1+ βj)βch–朝向修正;βf–风力修正;βli–两面外墙修正;βm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f.g–房高附加修正;βj –间歇附加修正;通过门窗缝隙的冷风渗透耗热量V=∑( l L m)l---房间某朝向上的门窗缝隙长度,mL---每米门窗缝隙的基准渗风量,m3/h·mm---门窗缝隙的渗风量综合修正系数外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可按照建筑的形式查表计算工业厂房及辅助房间供暖设计热负荷1.基本耗热量及附加耗热量a. 室内空气温度的确定1)工作地带的设计温度 t g2)室内空气的计算温度 t n当车间高度≤4m时,t n=t g;当车间高度>4m时,对地面 tn=tg,对外墙、外窗和外门 t n=(t n+t d)/2;对屋顶 t n=t d=t g+Δt(H-2)Δt = 0.3~1.5℃/m (温度梯度)b .当tn分别按照地面、外墙及屋顶取不同值时,房高附加修正率βf .g=0 ,两面外墙修正βli =0 ;窗墙面积比过大修正βm =02.厂房的门窗缝隙冷风渗透耗热量3.厂房的大门开启冲入的冷风耗热量a.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大门,附加率为200~500%;b.每班开启时间>15min的外门,按照下列经验公式计算:G=A +(a +Nνw ) FG--冲入的冷风量,kg/s; N—常数,0.15~0.25a, A—系数,查表 ;Vw---冬季室外平均风速,m /sF--车间上部可能开启的排气窗或排气孔的面积,m2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体积估算Q N =a q N.V V (t n .p- t w)Q f=a q f. V V (t n .p- t w. f)建筑物热负荷可按建筑面积估算(方案设计)Q N= q N.S S建筑物的冷负荷一. 房间得热量的组成:a.通过围护结构传入室内的热量b.通过外窗进入的辐射热量c.人体散热量d.照明散热量e.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热源的散热量f.食物或物料散热量g.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h.渗透空气带入室内得热量二.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太阳辐射进入室内的热量和室内外空气温差经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人体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灯光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其他设备散热形成的冷负荷三.空调房间的湿负荷房间湿负荷的组成:a.人体的散湿量b.空气渗入带入的湿量c.化学反应过程的散湿量d.潮湿的表面、液面的散湿量e.食品及其他物料的散湿量f.其他设备的散湿量建筑围护结构传入室内得热量形成的冷负荷a.对流形式的得热量立即变成室内冷负荷b.太阳辐射得热量经过围护结构吸热-放热后,有时间的延迟和数量上的衰减所以计算这部分得热量时,应该逐时计算(这与计算热负荷时不同)热负荷计算---稳定传热冷负荷计算---不稳定传热1.围护结构的冷负荷a.外墙、屋面的传热冷负荷计算Qτ=K F tτ-ξτ—计算时刻,点钟τ-ξ—温度波的作用时刻,点钟tτ-ξ—作用时刻下,冷负荷的计算温差℃例:延迟时间为5小时的外墙,在确定16时房间的热负荷时,应取时刻τ=16,ξ=5,作用时刻为τ-ξ=16-5=11时,16时外墙内表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厢 1 负荷计算结果如下表 表 5-1 逐时冷负荷
一层客房 1~2
北外墙冷负荷
时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间 0 0 0 0 0 0 0 0 0 0 21.00
36.3 35.9 35.5 35.2 34.9 34.8 34.8 34.9 35.3 35.8
时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间 0 0 0 0 0 0 0 0 0 0 21.00
CLQ 0.40 0.33 0.28 0.24 0.21 0.66 0.74 0.79 0.82 0.85 0.87
qx
58.00
n
2.00
Φ
冷热湿负荷计算公式及示例
1 围护结构传热 1.1 建筑结构组成及传热系数的确定:
外墙:水泥砂浆+砖墙(240mm)+内粉刷(5mm) 内墙:内粉刷(5mm)+砖墙(240mm)+内粉刷(5mm) 地面:大理石(20mm)+钢筋混泥土(100mm)+内粉刷(5mm) 屋面:预制细石混泥土板(25mm),表面喷白色水泥浆+通风层(≥200mm) +卷材防水层+水泥沙浆找平层(20mm)+保温层(沥青膨胀珍珠岩 100mm) +隔汽层+现浇钢筋混泥土板+内粉刷(5mm)。 外窗:单层钢窗,6mm 厚普通玻璃,窗高 2 .4m。 内门:木门,高 2.1m,大堂外门为玻璃门。 由以上建筑结构查得传热系数: 外墙 K=1.97 W/(m2·oC) 内墙 K=1.73 W/(m2·oC) 地面 K=3.12 W/(m2·oC) 屋 面 K=0.55 W/(m2·oC) 内门 K=2.90 W/(m2·oC) 1.2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形成的冷负荷:
qx
123.00
n
1.00
Φ
2.00
Qc(τ)
潜 246 246 246 246 246 246 246 246 246 246 246 设备负荷
时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间 0 0 0 0 0 0 0 0 0 0 21.00
mx -- 新风量,8212m3/S; io—工程所在地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88.41kJ/kg; in -- 室内空气的焓值,61.87kJ/kg。 △ Qq=1.2×8212×(88.41-61.87)/3.6=72.6(KW)
CLQ 0.24 0.25 0.38 0.61 0.78 0.80 0.71 0.40 0.13 0.12 0.11
Cα
0.89
Aw
4.32
Cs
0.86
Ci
0.65
Djmax
580.00
Qc(τ)
日 299 312 474 760 972 997 885 499 162 150 137
照明冷负荷
时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间 0 0 0 0 0 0 0 0 0 0 21.00
tc(τ)
0
0
0
0
0
0
0
0
0
0 29.10
td
1.00
30.9 31.8 32.5 32.9 33.2 33.2 33.0 32.6 31.8 30.9
t′c(τ)
0
0
0
0
0
0
0
0
0
0 30.10
tR
26.00
△t 4.90 5.80 6.50 6.90 7.20 7.20 7.00 6.60 5.80 4.90 4.10
Φ —群集系数; CLQ—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系数。 qx —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显热散热量 W,由《暖通空调》表 213 查得 q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的成年男子潜热散热量 W,同上。 4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CL=1000n1n2NCLQ 式中:CL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
n1 —消耗功率系数,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在顶棚内,取 1.0 n2 —隔热系数,灯罩上有通风孔,取 0.6 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W, CLQ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由教材《暖通空调》附录 2-22 查得 5 设备散热冷负荷 祥见冷负荷计算表 6 新风冷负荷 新风全冷负荷 Qq(W)按下式计算: Qq=ρmx(iw - in)/3.6 式中: ρ--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2kg/m^3;
cw
1.00
Kw
6.15
AW
4.32
Qc(τ)
窗 130 154 173 183 191 191 186 175 154 130 109
北外窗透入日射得热冷负荷
时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间 0 0 0 0 0 0 0 0 0 0 21.00
3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 Qc(τ) x+ Qc(τ) q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x=qxnΦCLQ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c(τ) q=qqnΦ 式中:Qc(τ) x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Qc(τ) q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n —室内全部人;
mx -- 新风量,m3/h; iw -- 夏季室外计算参数下的焓值,kJ/kg; in -- 室内空气的焓值,kJ/kg。 其中新风量 = 空调房间人数 * 房间中的人均新风量
5.2 湿负荷计算
5.2.1 人体散湿量 Mw=0.001nΦg
式中: Mw —人体散湿量,kg/h n —室内全部人数 Φ —群集系数, g —成年男子的小时散湿量,g/h
Qc(τ) =KwAWCW△t 式中:Qc(τ) —通过外墙和屋面的得热量所形成的冷负荷,W
AW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 Kw —玻璃窗传热系数,单层窗玻璃,取 6.15W/(m2·oC) △t—计算时刻下,结构的负荷温差 1.4 内墙、内门、地面楼板传热形成得冷负荷: Qc(τ) =KF△t1s 式中: K —内结构传热系数,W/(m2·oC) F —内结构面积,m2 △t1s—计算温差,空调房间邻室为通风较好、散热量较大的非空调房间, 按外墙计算冷负荷。 2 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tc(τ)
0
0
0
0
0
0
0
0
0
0 36.50
td
0.00
kα
1.03
kρ
0.90
t′ 33.6 33.2 32.9 32.6 32.3 32.2 32.2 32.3 32.7 33.1
c(τ)
5
8
1
3
5
6
65Leabharlann 29 33.84tR
26.00
△t 7.65 7.28 6.91 6.63 6.35 6.26 6.26 6.35 6.72 7.19 7.84
Qc(τ) =CaAwCsCiDj,maxCLQ
式中:Qc(τ) —各小时的日射得热冷负荷; Aw —窗户面积,m2; Ca —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取 0.85; Cb —窗玻璃修正系数,0.89,查空气调节设计手册; Ci —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采用内活动百叶,朝阳面颜色为浅色,
取 0.65; CLQ —窗玻璃冷负荷系数; Dj,max—夏季各纬度带的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W/m2 ;
CLQ 0.74 0.76 0.79 0.81 0.83 0.84 0.86 0.87 0.89 0.90 0.92
n1
1.00
n2
0.60
N
120.00
53.2 54.7 56.8 58.3 59.7 60.4 61.9 62.6 64.0 64.8
Qc(τ)
8
2
8
2
6
8
2
4
8
0 66.24
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00
Qc(τ) 46.4 38.2 32.4 27.8 24.3 76.5 85.8 91.6 95.1 98.6 100.9
显0 8 8 4 6 6 4 4 2 0
2
【备注】:客房使用时间为 16:00~10:00
人体潜热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时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间 0 0 0 0 0 0 0 0 0 0 21.00
负荷
200.00
客房 1 总冷负荷
Qc(τ)
总 1514 1269 1155 1164 1157 1141 1155 1110 1030 963 936
【备注】:客房使用时间为 24 小时,最大负荷出现时间为 16:00。 5.3.2 新风负荷
Qq=ρmx(io- in)/3.6 式中: ρ-- 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干球温度下的空气密度,1.2kg/m^3;
K
1.50
A
9.72
Qc(τ)
墙 112 106 101 97 93 91 91 93 98 105 114 北外窗瞬时传热冷负荷
时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间 0 0 0 0 0 0 0 0 0 0 21.00
29.9 30.8 31.5 31.9 32.2 32.2 32.0 31.6 30.8 29.9
5.2.2 食物散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