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大我县企业品牌建设力度的建议
县市区品牌建设情况汇报
县市区品牌建设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根据近期的调研和了解到的情况,对我们县市区的品牌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
目前,我们县市区的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品牌定位与宣传我们县市区目前的品牌定位是以产业发展为核心,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通过宣传我们县市区的特色产业、优势资源和独特文化,吸引更多的投资和游客,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在品牌宣传方面,我们县市区已经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举办特色农产品展销会、文化艺术节等,吸引了大量的参观和购买。
同时,我们还向外界发布了一些宣传资料和新闻稿,增强了县市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二、品牌建设的成绩我们县市区的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我们的特色农产品在周边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市场份额,因为产品品质好、价格合理,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其次,我们的旅游业发展迅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
最后,我们的产业发展稳步增长,一些本地企业也逐渐向外拓展,提升了我们县市区的品牌影响力。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品牌建设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品牌宣传仍然不够广泛和深入,需要进一步提高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县市区的特色和优势。
其次,品牌形象需要进一步塑造和提升,包括包装设计、售后服务等,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和诚信。
最后,品牌建设还需要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和交流,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推动品牌建设的发展。
四、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建议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们县市区的品牌建设,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提高品牌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进行宣传,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视、报纸等,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县市区的品牌形象和特色。
2. 加强产品品质和服务的提升,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水平,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价值和品质。
3. 加强品牌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地区开展合作项目和活动,互相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推动品牌建设的发展。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
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黔东南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6.14•【字号】黔东南府发[2011]36号•【施行日期】2011.06.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黔东南府发〔2011〕36号)各县市人民政府,凯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州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加速我州经济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升我州企业及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推动“工业强州”战略实施,经州人民政府研究,现就实施我州品牌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品牌建设工作的意义品牌是无形资产,是公众对产品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
实施品牌建设是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实施“工业强州”战略的重要举措和提升我州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面对当前市场竞争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新情况,面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新要求,面对品牌发展和品牌消费的新趋势,我州品牌建设工作与省内外的差距越来越大。
截止目前,我州仅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贵州名牌产品4个、贵州著名商标25个,远远落后于毗邻地区。
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必须充分发挥我州区域经济的特色和优势,着力培育、扶持、保护和发展一批品牌产品,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区域综合实力,推动我州经济又好又快更快更好发展。
二、品牌建设工作指导思想推进实施品牌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突出政府的引导帮扶作用。
把培育品牌产品与培植支柱产业、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培植与引进相结合,突出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市场手段推动各种生产要素向品牌企业、品牌产品聚集,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品牌建设工作的目标(一)实施品牌建设的总体目标。
到2015年,初步形成品牌培育、发展、激励和保护机制,品牌数量明显增加,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企业质量责任明显加强,社会质量意识明显提高,品牌建设对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
关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思考与建议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成为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
而如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则需要落实好以下几点:一、扶持政策应定向到位。
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类型企业,施行具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如有限的小型企业首先得到扶持,优势产业自然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
二、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
发展市场是指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市场体系,建立县内市场,使规范的市场交易更加便捷,在县域内构建一个良性互动的市场生态,使市场规模更加合理。
三、提升服务质量。
在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培训和辅导的力度,让企业在各个环节得到更好的服务、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能够更快发展。
四、强化品牌建设。
在市场竞争不断升级的情况下,企业应该树立品牌意识,推广自身品牌,提高自身品牌竞争力。
政府也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县域内的企业,这样才能让更多的人购买本地产品,增加企业的收入。
五、鼓励创新创业。
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劳动力、市场等方面的问题,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发展。
六、优化投资环境。
政府应该着手提升营商环境,促进投资,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县域建立企业,从而增强县域的发展。
总之,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活力的重要手段,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该提供好环境、策略和政策等一切必要支持,而企业则需要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创新发展。
这样才能让县域经济发展日益壮大,为国家贡献更多的经济效益。
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每个国家和地区来说,都意味着着一种机遇与挑战。
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地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而如何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则是很多地方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
首先,政府应该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扶持政策。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挑战和困难,而政府作为管理者,就应该提供优惠的政策。
2024年我县建筑业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建议
2024年我县建筑业的发展状况、问题及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县建筑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我县建筑业的发展状况、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针对性建议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发展状况概览近年来,我县建筑业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方面,我县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另一方面,建筑业在技术水平、管理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具体来说,我县建筑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企业数量不断增加,规模逐步扩大。
随着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政策的支持,越来越多的建筑企业涌入我县,企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
建筑业总产值持续增长。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县建筑业总产值不断增长,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筑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我县建筑企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建筑工程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得到了增强。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县建筑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我县建筑业中,小型企业数量较多,大型企业较少,产业结构不够合理,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建筑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一些建筑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如挂靠、转包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建筑业是一个高危行业,安全生产问题一直是我县建筑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些建筑企业存在安全生产意识不强、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
人才短缺问题突出。
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我县建筑业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针对性建议针对我县建筑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本文提出以下针对性建议:优化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政府应加大对大型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集中度。
品牌质量强县实施方案
品牌质量强县实施方案一、背景。
近年来,品牌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品牌质量更是品牌经济的核心。
作为一个经济发展较为强劲的县市,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品牌质量强县实施方案,以提升本地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形象,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竞争力。
二、目标。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本地品牌,提升品牌质量,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三、主要内容。
1. 建立品牌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健全品牌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本地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监督和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品牌形象。
2. 加强品牌宣传推广。
加大对本地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和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品牌形象。
3. 培育本地优势产业品牌。
结合本地产业特色,重点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本地品牌,推动产业升级,提高产品质量。
4. 打造品牌质量强县示范区。
在本地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和产品,打造品牌质量强县示范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全县品牌质量提升。
5. 完善品牌质量奖励机制。
建立健全品牌质量奖励机制,对在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奖励,激发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
2.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机制,确保实施方案的有效落实和推进。
3.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品牌质量强县实施方案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五、预期效果。
通过本实施方案的实施,预期将在三年内取得如下效果:1. 本地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明显提升,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地品牌;2. 本地产品和服务的品牌形象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3. 本地产业品牌得到培育和壮大,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4. 品牌质量强县示范区取得显著成效,带动全县品牌质量提升。
六、总结。
品牌质量强县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本地经济发展,提高县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推动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关于推动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近期,为促进国际国内循环,县委县政府积极作出相应的工作部署,并为做大做强本地实体经济,落实了许多具体举措,为我县各项事业提质升级,推进建设“智慧强县、幸福强县”取得了许多阶段性实质性进展。
当前,为贯彻新时代新阶段发展理念,推动我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两个健康”稳步发展,特提如下建议:(一)健全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创新发展。
一要加快高新园区人才孵化配套建设,提升制造业地位和品牌。
政府要出台“招商引智”工作方案,吸引更多高端人才进驻县城区,制定相应配套奖励政策,鼓励高新企业技术创新,落实人才孵化机制和高端人才引进机制,推进高新园区高新技术落地落产,创造更多的“蓉城制造”,逐步培育高新产业靓丽品牌。
二要加快民营企业融资配套制度建设,纾解企业融资难问题。
除了搭建银企对接融资平台外,政府要抓住当前疫情影响凸显出来的制约企业复工复产的不利因素,着手研究制定系统完整的、持之以恒的、行之有效的民营企业融资制度规范,分门别类对不同规模企业、不同行业民营企业提供不同程度的融资担保政策安排,简化民营企业融资手续,提升企业融资信用度,提高企业融资贷款额度,促进企业创新驱动发展。
(二)健全平等保护法治环境,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一要处理好“五城联创”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的关系。
政府要有效规范各个联动机制,结合县区基本实际情况,实施网格化联动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尤其是要照顾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利益,多维度考虑制约企业发展因素,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适时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规范以及相关推进措施,以“六稳”、“六保”为中心,着手解决好小微企业当前的3大诉求:一是解决市区门店“停车难”问题,助推小微企业做活线下经营;二是落实落细降费减税政策规定,有效促进小微企业稳就业、促生产;三是着实降低小微企业优惠贷款门槛,简化贷款手续,切实纾解企业发展资金难问题。
二要有效落实企业维权政策,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南阳市农业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南阳市农业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作者:张庆力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3期近年,南阳市农业农村系统紧跟国家农业政策指引,围绕“品牌强农”,出台了《南阳市农业农村局关于构建我市“3+3”现代农业品牌发展体系推动品牌强农的实施意见》,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知名农业品牌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类农业品牌协同发展、融合共生的农业品牌矩阵;出台了《南阳市知名农业品牌认定管理暂行办法(试行)》,并于2022年进行修订,持续推动南阳市农业品牌的创建工作。
截至2022年底,南阳市现有国家级知名品牌7个,省级95个,市级278个。
随着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将品牌创建纳入考核目标等措施的实施,南阳市品牌建设工作步入良性轨道,南阳市农业品牌发展迎来一个好的发展机遇期。
一、南阳市农业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一)知名农业品牌少,知名度不高南阳市具有知名度的农业品牌很少,农业农村部发布300个特色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南阳市仅西峡猕猴桃1个入选;河南省发布600个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南阳市入选78个,与农业大市地位不相称。
南阳市多数品牌只注重商标的识别和促销功能,品牌差异化和独占性不突出,传统优势农产品的影响力非但没有显著提升,反而在变弱;优势品牌很少,现有品牌影响力不强,与全国知名品牌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品牌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专门的品牌宣传营销经费,不能很好地宣传南阳市农业品牌;除参加上级组织的专业展会,品牌只能在市、县两级农业农村部门的网站与公众号上进行宣传,受众面小,影响力弱。
(二)新型经营主体农业品牌创建意识不强南阳市多数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真正意义上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品牌意识弱,缺乏战略眼光和长远谋划,只注重眼前利益,品牌创建、品牌创优意识欠缺,对提高品牌影响力和打造知名品牌,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部分已形成规模的基地没有自己的品牌,一些新型经营主体没有自己的基地,多数农户会认为创建品牌与自己无关,新型经营主体对农业品牌的创建认识亟待提高。
加快品牌建设的建议
加快品牌建设的建议各乡(镇)xx、县直有关部门:为加快实施品牌xx战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企业自主创xx能力,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加快品牌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快实施全县品牌xx战略,精选优势企业,打造强势品牌,精选特色项目,打造知名品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和产品,打造“品牌祁县”,实现xx跨越。
二.发展目标结合《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经过2-3年的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县域品牌,拥有一定数量的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内xx产品,将使品牌在祁县主导支柱产业、传统产业、优势产业和块状经济。
3354个县注册商标500件,工农业产品和服务商标注册取得实质性突破。
3354中国驰名商标2-3个,中国xx产品1个,免检产品1个,山西省xx 商标20个,山西省xx产品5个,省内知名企业20家。
3354个县xx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品牌认证分别达到20个和20个。
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已达50家。
恢复一批传统农产品品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商标达到1个,xx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2个。
3354县域品牌的群体影响力和市场影响力得到较大发展和提升。
打造一批国内领先水平的中国驰名商标和xx产品,开发一批示范效应强的省级商标和xx 产品,培育一批成长性好、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市级商标和xx产品。
x最终会有一定数量的产品能够冲刺世界品牌。
3354家企业创建品牌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
xx部门和相关社会各方推动品牌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升,品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创建机制、识别机制、拓展利用机制、保护机制和促进机制初步形成。
三.基本原则3354坚持xx指导和企业主体原则。
实施品牌战略的基础和动力在于企业,企业要有意识地加大对品牌建设的投入;Xx要切实加强引导,优化服务,加大扶持力度,营造有利于企业品牌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
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8.06.02•【字号】泉政文〔2018〕70号•【施行日期】2018.06.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商标品牌建设工作的意见泉政文〔2018〕7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加快泉州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建设,全面发挥商标在服务企业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积极服务企业“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我市从商标大市发展为商标强市,全面促进全市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助力“创新泉州、智造泉州、海丝泉州、美丽泉州、幸福泉州”建设,经市政府研究,现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实施品牌泉州影响力提升工程(一)推进商标馆建设。
充分发挥商标馆作为展示泉州商标品牌发展历程的城市名片作用,将商标馆作为我市对外公共宣传的重要窗口,扩大泉州商标馆开放程度。
综合应用各种信息化设备,丰富展品表现形式,提升商标馆的交流互动水平,激发公众的浏览兴趣,提高公众对泉州商标品牌的整体认知度。
应用媒体播报、编写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强泉州商标馆的推广宣传,扩大商标馆知名度和影响力。
鉴于原商标馆旧址己改变用途,市工商局要积极会同相关部门,统筹规划设计建设新的商标馆。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积极建设网上商标馆。
发挥互联网优势,在实物馆的基础上,以实用性、实效性为标准建设网上商标馆。
通过互联网络向社会各界宣传泉州商标发展情况、介绍泉州主要产业,以及企业商标品牌发展历程等;通过网络链接将商标馆的展示内容与企业官网、产品网上旗舰店关联,实现商标品牌宣传与产品营销的有效对接。
责任单位:市工商局(二)设计宣传泉州城市标识。
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建议
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建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难题和困境。
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认识到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人才流失和缺乏创新意识在许多县域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吸引高素质人才成为一项困难的任务。
人才的流失导致县域地区的人才结构相对较差,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地区需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人才回归或留在当地。
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限制了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
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强规划和设计,提升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容量,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条件。
三、缺乏产业升级和转型许多县域地区依赖传统产业,缺乏创新和转型的意识。
这导致县域地区的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竞争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地区需要加大对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投入,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市场需求不足由于县域地区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市场需求相对不足,制约了县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地区需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拓宽市场渠道,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同时,县域地区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五、融资难、融资贵由于县域地区的经济规模相对较小,金融机构对其的支持相对较少,融资难、融资贵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县域地区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和合作,开展信用担保和信贷风险分担,提高融资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同时,县域地区要积极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扩大融资的来源和渠道。
在解决这些难点的过程中,县域地区需要政府的积极支持和引导。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3]51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正文:----------------------------------------------------------------------------------------------------------------------------------------------------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品牌强省建设的若干意见(鄂政发〔2013〕51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升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有效支撑,现就推进品牌强省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目标以“扩大品牌总量、提升品牌质量”为主线,努力把湖北打造成为品牌强省。
到2020年,全省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机制日益完善,品牌数量大幅增加,自主品牌市场价值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品牌,品牌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的占比明显提高。
--品牌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
有效注册商标总量达到25万件以上,国际商标注册总量达到500件以上,地理标志达到200件以上,全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达到300件以上、湖北省著名商标超过3000件;中华老字号、湖北名牌产品明显增加;农业“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下同)认证数量保持全国领先。
培育和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集群。
--品牌价值不断提升。
品牌经济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
入围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的湖北品牌新增5至7家,其中进入百强品牌3至5家,力争湖北品牌在世界品牌价值500强实现零的突破。
--品牌保护体制机制健全完善。
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衔接顺畅,品牌行业保护机制和自律机制基本建立,市场主体自我维权能力明显提高,商标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二、主要任务(一)发展提升制造业品牌。
以全省千亿级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为重点,实施“十、百、千”品牌培育工程,培育10家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品牌企业,100家国内知名、行业领先品牌企业,建设1000家自主品牌梯队,80%以上大中型企业制定并实施品牌战略,200家企业入选国家品牌培育试点企业,20家企业入选国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品牌聚集,推动优势产业品牌在产业结构优化和规模扩张中发挥更大作用,由区域性品牌向全国性、世界性品牌跃升。
关于推进我县特色产业提升的建议案
关于推进我县特色产业提升的建议案尊敬的领导:我向您提交关于推进我县特色产业提升的建议案。
特色产业是指在特定区域具有独特优势和特点的经济活动,是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而我县目前特色产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提升。
我希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来推进我县特色产业的提升。
一、科技创新是促进特色产业提升的关键。
在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固守旧有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提高特色产业的产能和质量。
同时,我们应该加大对特色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农民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二、加强品牌建设是提升特色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该对我县特色产业进行品牌定位,明确特色产业的定位和目标客群,打造独具特色的产品品牌。
同时,加强品牌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展会、推介会和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提升特色产业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产品的销量和附加值。
三、加强人才培养是提升特色产业技术水平的关键。
我们应该加大对特色产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培训班、派出人员到外地学习和引进高级人才等方式,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增加特色产业的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是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支持措施,如减免税收、给予贷款优惠、提供土地和场地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特色产业生产经营的监管力度,保障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特色产业的良性发展。
五、加强合作交流是提升特色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我们应该积极开展特色产业交流合作,加强与其他地区、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借鉴其他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提高特色产业的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同时,我们也要组织特色产业的产业联盟和合作社,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深化,提高整个产业的综合效益。
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济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2.19•【字号】济政字〔2021〕75号•【施行日期】2021.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标使用与管理正文济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济政字〔2021〕7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济宁高新区、太白湖新区、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管委会(推进办公室),市政府各部门,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鲁政字〔2021〕25号)精神,深入推动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和美誉度,推动我市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现就加强品牌建设,共建共享“好品山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统筹为要”,形成“好品山东”工作合力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质量至上、诚信为本、创新驱动、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全市重点行业和重要业态,大力实施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提高我市“好品山东”品牌美誉度和品牌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发挥政府推动作用,优化政策供给;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品牌培育动力。
完善品牌协同推进机制,加快横向部门合作、纵向属地联动,形成“好品山东”建设强大合力。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政府流程再造升级,树立品牌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
到2025年,打造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良好生态。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质量强市及品牌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政府、管委会,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二、坚持“产业为核”,推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以“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核心,把实施品牌战略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加快品牌培育进程,助力突破制造强市。
永嘉县农业品牌建设及建议
推进 品 牌农 业建 设 , 利 于促 进农 业 生产 标准 化 、 有 经营 产 业化 、 产品 市场 化 和服 务社 会化 , 加快 农 业增 长方 式 由数 量型 、 粗放 型 向质量 型 、 益 型转 变 , 利 于促 进 品 牌 企业 效 有
农业 龙 头企 业不 断壮 大 , 目前 有省级 农 业 龙头 企业 1 , 家 市
牌 农 产 品 质 量
利 于促 进企 业 创新 经营 机 制 , 全面 提 高农 产 品质 量 、 全水 安
平。 形成 一批 具有 明 显竞 争I 势 的品 牌农 产 品 , 7 亡 增强 产 业集
聚 能力 , 断提 升农 业竞 争力 , 现农 业增 效 、 民增收 。 不 实 农
1 我 县农 业品牌 建设 的现 状
维普资讯
《 代农 业 科技) 0 7年 第 1 现 ) 0 2 8期
工作研 究
永嘉县农业品牌建设及建议
叶杰林
( 江 省 永 嘉 县农 业 局 , 江 永 嘉 3 50 ) 浙 浙 2 1 0
摘 要 分析 永嘉县 农 业品牌 建设 现 状 , 通过 与 周边县 市 及永 嘉县 工业领 域 品牌 建设 比较 , 出农业 品牌 建设 的建议 。 提 关 键词 农 业品 牌 ; 现状 ; 比较 ; 建设 ; 江 永嘉 浙
名牌 农 产 品认定 工 作是现 阶 段 推进 农业 品 牌化 工 作 的 重 要 内容 . 支 持做 大 做 强 名牌 农 产 品 和保 护 知 名 品牌 的 是
重 要措 施 。 年 安排 5 每 0万 元 专项 资金 , 用于 农 产 品 品牌 的
基。 大力 推 进 农业 标 准化 , 出抓 好 农业 质量 标 准 体 系 、 突 农 产品 质量 安 全检 测体 系和 农 业标 准推 广体 系建 设 。加 强 农 产 品质 量标 准 的制定 和 推广 , 快 “ 牛 早茶原 产 地域 保 护 加 乌 申报 ” 作 , 力实 现 主 要农 产 品 “ 工 努 有标 可 依 ” 加 强 动 植 物 , 防 疫 和农 产 品 质 量检 测体 系建 设 , 每年 安 排专 项 资金 10 0
关于加大我市品牌建设力度的建议
强化规 划 引领 。 引导 战略性 新兴 产业 加大人 才 引 育 基 地 为重 点 。加强 产 业 集群 区域 品 牌 的培 育 和 推 培 力 度 和研 发 投 入 ,密 切 知识 产 权 与创 建 品 牌 的联 进 . 快 形 成 “ 加 品牌 产 品一 牌 企 业 一 品 品牌 经 济 一 牌 品
加 强组 织领 导 。充 实完 善 “ 江市 品牌 战 略推进 业 、战略性新 兴 产业 等领 域建立 品牌培 育梯 队 名单 , 镇
委员会 ” 领 导全 市 品牌战 略推进 工作 。 品推委 ” . “ 下设 实行 分类 指导 , 梯 次 计划 培 育 发展 。 步 实 现 品牌 按 逐 办公室 ( 建议 设在 市 经信委 )具 体 负责 品牌 建设 的统 升级 。对 目前还 没有 国家 级 品牌 的地 区 , 限期 实 现 , 要
动, 推进 品牌 战 略实 施 : 引导 传 统产 业 运 用高 新 技 术 城 市 ” 的发 展 格 局 . 品牌 建 设 对 我市 经 济 发展 的带 使
和先 进 适用 技 术 . 快 企 业技 术 改造 , 善产 品质 量 动作 用显 著增 强 。 加 改
增 强 工作 合 力 。品牌 建 设是 个 系统 工程 , 积聚 搭 建平 台 、 要 营造环境 等举 措 , 引导 企业 增 强主 动作 为 、
合 力 , 心打 造 。“ 齐 品推 委 ” 各成 员单 位要 加强 沟 通协 积 极 创牌 的意识 ,把 创 牌工 作 贯 穿 于企 业 发 展 的始
中 的重大 问题 , 效形 成 “ 有 政府 推 动 、 门联动 、 部 企业 立 和完 善技 术 创 新体 系 , 快 研 发机 构 建设 , 化 产 加 深 加 大培 训 力度 。通过举 办 品牌 论坛 、 家讲 座 等 技创 新 能力 ,努 力将 品牌 产 品培 育 成 为高 新 技 术 产 专 形式 , 开展 品 牌 知识 培 训 , 强各 级 领 导 干部 对 品 牌 品 : 增 同时要 强 化 品牌 产 品 的知 识 产 权保 护 工作 . 品 为 发展 重 要性 、 迫性 的认 识 , 正把 品牌 建设 放 到 与 牌产 品 的培育 和壮 大保驾 护航 。 紧 真 科技 创新 同等 重要 的位 置来抓 。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
决蕹鱷芎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品牌建设的意见鲁政发[2016] 24号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 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挥品牌 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国办发 [2016]44号),大力实施品牌强省战略,推动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 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现就加快推进 全省品牌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 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总体要求,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 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 求结构升级,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创新 为动力,夯实质量基础,突出驰名商标,构筑品牌培 育、保护机制,增强品牌建设能力,完善品牌建设环 境,着力壮大品牌数量,优化品牌结构,提高品牌竞 争力,提升品牌国际化水平,建设品牌强省,促进经 济文化强省建设。
(二) 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推动相结合。
遵循市场规律,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弘扬企业家精神,增强 企业品牌建设原动力,激发品牌创新活力,创造品牌 发展动能。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加强战略规划与引 导,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形成建设品牌强省的强大 合力。
—坚持品牌培育与结构调整相结合。
把实施 品牌战略作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以品牌 建设提升传统产业竞争力,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充 分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企业重组,整合产业链 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 品牌建设推动产业水平向中高端迈进。
—坚持优化供给与引导消费相结合。
通过品 牌引领,增加品种,提升品质,为市场提供更多优质 优价高效供给。
把握消费升级趋势,创造新需求,拓 • 10•展市场空间,提倡优质消费,引导消费者提高对自主 品牌的认知度和信任度,保障优质优价,为品牌发展 创造良好消费环境。
县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县品牌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内的企业和产品也需要进行品牌建设,以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
然而,许多县域的品牌建设工作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县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对于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确定1. 品牌认知度提升: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县域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2. 品牌形象塑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县域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美誉度和竞争力。
3. 品牌价值提升:通过品牌建设,提高县域企业和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实施方案1. 建立县域品牌联盟:整合县域内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成立县域品牌联盟,共同推动品牌建设和推广。
2. 挖掘地方特色资源:深入挖掘县域内的地方特色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产业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形象。
3. 加强品牌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大县域品牌的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强化品牌质量管理:加强对县域品牌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和可靠。
5. 建立品牌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县域品牌评价体系,对品牌建设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调整和优化品牌建设策略。
6. 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加强对县域品牌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品牌形象和利益,打击侵权行为。
四、保障措施1. 政策支持:加大对县域品牌建设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相关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
2. 人才培养:加强县域品牌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提升品牌建设的专业化水平。
3. 资金投入:增加对县域品牌建设的资金投入,支持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
4. 组织协调:建立健全县域品牌建设的组织协调机制,形成多方合力,推动品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的落实,预计可以取得以下效果:1. 品牌认知度显著提升,县域品牌影响力得到有效扩大。
2. 品牌形象得到有效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品牌强县实施方案
品牌强县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当前,品牌建设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而县域经济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品牌建设更是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县域经济在品牌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实施方案,加快品牌强县步伐。
二、目标设定。
1. 品牌知名度提升,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提升县域品牌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该县的品牌形象。
2. 品牌形象打造,根据县域的特色和资源优势,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口碑。
3. 品牌附加值提升,通过品牌建设,提升县域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加市场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三、实施方案。
1. 确定品牌定位,结合县域资源和产业特色,明确品牌的定位和核心竞争力,确定品牌建设的发展方向。
2.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新媒体、传统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对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提升品牌的信誉度和竞争力,确保品牌形象的良好。
4. 建立品牌联盟,与其他县域企业或品牌进行合作,共同推广品牌形象,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5. 加强人才培养,培养一支具有品牌意识和市场意识的专业团队,推动品牌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实施效果评估。
1. 品牌知名度提升情况,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评估品牌知名度的提升情况,了解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2. 品牌形象打造效果评估,通过客户满意度调查和口碑传播情况,评估品牌形象打造的效果,了解品牌形象的认可度和美誉度。
3. 品牌附加值提升情况,通过销售额、利润率等指标的变化,评估品牌建设对经济效益的提升情况,分析品牌附加值的提升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
品牌强县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品牌建设,可以提升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品牌强县实施方案,不断优化品牌建设策略,推动县域经济向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
关于促进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
关于促进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关于促进本土企业发展壮大的建议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在加快对外开放、扩大招商引资的同时,大力实施企业成长和全民创业工程,全力帮助本土企业加快发展,本土企业已成为实现县域经济崛起的突破口。
但纵观近年引进企业的情况,开工少,发展慢,占地多,纳税少;占有优质资源,却创造效益小或者不创造效益。
而本土企业不少政策却难以享受,艰辛生存,发展壮大还面临诸多制约因素:一是重招商引资、轻本土发展。
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给予外资企业大量政策上的优惠,降低门槛大力招商,本土企业与招商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的不平等导致本地资本悄然外流,甚至流出量大于流入量的现象,陷入“气死儿子招女婿”的发展怪圈。
反观“招来的女婿”,招商项目落实在合同上的多,实际到位的少;由于投资环境等原因,引来的资本能留住的少;招商项目即使落户本地,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短期行为等问题。
实际上,只要本土企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就会为外地资本进入营造良好的环境。
如果用种树来比喻发展企业,只要本地的小树能够得到很好的培植,政府为他们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不是只想着摘果实,小树就很容易长成大树。
一个地方大树很多,就肯定是一个适合大树成长的地方,再想把外地的大树移进来,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二是产品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
从本土企业发展水平看,大多处于产业链的初端,产品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企业盈利能力不强。
由于发展战略不明、资金匮乏、缺乏自主创新意识等原因,多数本土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技改上的投入严重不足。
三是企业家资源缺乏,企业发展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战略。
与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相比,我县全民创业的氛围仍然不够浓厚,全力投身创业、专心致志做企业的优秀人才还不多。
四是引导扶持不够,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
与企业自身的发展愿望相比,扶持引导工作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为切实促进本土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我提以下几点建议: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科学规划本土企业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职能注重建设
让品牌引领我县企业更好发展
——关于加大企业品牌建设力度的建议
品牌是人们对一个企业及其产品、售后服务、文化价值的一种评价和认知,是一种信任。
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对品牌的接受和消费已成为一种风尚。
这使全球各生产企业都在品牌建设上做足了文章。
目前,我县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提出品牌建设也恰在当时。
这不仅有利于落户企业站在金字塔顶上去建设,更有利于县域经济更高更远发展。
一、我县企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及分析
截止2013年5月,我县有国家级名牌企业1个,省级名牌企业2个,市级名牌企业4个。
正在使用的商标81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3个(均县外注册),省著名商标1个,市知名商标7个,其余为普通商标。
品牌发展总体状况是好的,区域品牌依欣牌紫花油豆角、依鹤牌鹅制品,行业品牌雪牌白糖、奈伦牌优质淀粉省外有名。
但由于受企业管理等因素的制约,我县绝大多数企业还未真正认识到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一)品牌申请、培育意识淡薄。
一是没有树立正确的
品牌理念,对品牌作用认识不够。
多数企业产品很好但不去申请品牌,另有部分企业品牌策略仅仅停留在标识注册上。
二是有品牌,却忽视品牌管理。
我们通过调查发现,我县企业内部基本没有专门的科室管理品牌。
全县100多家较大一点的企业中,只有近30家各类企业对自己的产品注册了标识,不到全县企业的30%;不到20个企业进行了品牌定位;企业对品牌跟踪率几乎为零。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我县中小企业品牌申报、培育、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到品牌给企业成长带来的众多益处。
(二)缺乏科学的品牌策划。
科学的品牌策划是中小企业从弱到强的关键。
成功的品牌策划使产品更鲜明,使企业更知名。
我县企业在品牌策划上,受制于企业观念、理念的束缚,受制于企业机制、资金方面的制约,缺乏主动性、科学性、长期性,属于企业的短板;相反,受消费者青睐的依安鹅制品、紫花油豆角是我县在政府层面上通过主动出击、科学策划、长期宣传创立区域品牌的成功案例,值得各企业借鉴学习。
二、企业强化品牌建设的重点
(一)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制定品牌战略。
企业要积极主动地创建自己的品牌,根据自身状况确立独特的品牌战
略。
在产品战略、技术战略、人才战略、文化战略、市场战略及营销战略上形成一个相互依赖和促进的企业品牌战略系统,推进产品在市场影响力和知名度,保持企业旺盛的生命力。
(二)不断改革创新,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
企业要不断创新才能做到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企业可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产品创新,研发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
通过组织新产品、新成果鉴定,不断推出由专家推荐、社会认可、市场占有率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新品牌。
(三)利用绿色资源优势,开发绿色有机产品。
我县绿色资源丰富。
企业要利用好这一资源,在创建绿色品牌上下功夫,在产品深加工上花气力,研发出一批有特色的绿色、生态、功能产品,打造出一批新的知名绿色品牌、土特产品品牌。
我县有的水稻专业合作社打造的有机富硒品牌大米,之所以在北京市场卖到每斤7元钱,就是利用我县绿色资源优势,开发绿色有机品牌的结果。
(四)强化企业信用管理。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力。
相关部门要不断推进和支持企业开展生产规范操作(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质量管理(ISO9001)等体系
认证和(CMS)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培养企业诚信意识,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我县制糖企业很早就获得了全国质量信得过食品企业称号,雪牌被评为中国著名品牌,“雪”牌糖连续多年在全国同行业质量评比中荣获第一名。
奈伦公司在2012年获黑龙江省诚信企业,奈伦牌淀粉在市场竞争中优势明显。
北疆牌水泥是国家免检产品,产品供不应求。
其他企业要向这些企业学习,强化企业信用管理,这本身就是品牌建设的一个方面。
(五)提高维权意识。
提高维权意识,保障品牌权益。
品牌建设的关键在于创建、维护和扩展。
品牌的维护一方面来自企业自身,以诚信为根本,以质量做保证,以宣传促发展;另一方面则来自外部的维权。
针对假冒本企业的产品,企业只有提高维权意识,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自身品牌的权益。
因此,企业应进一步学习《专利法》、《商标法》、《知识产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身的品牌。
(六)优先采购县内企业品牌产品。
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采购中小企业自主品牌的相关细则,对我县中小企业品牌产品,纳入县乡两级政府及村委、社区的采购范围。
这对我县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品牌建设可起到激励、促进作用。
三、政府推进品牌建设的努力方向
(一)职能部门加强协调,为企业实施创建品牌活动服务。
“创建品牌”是一项有组织的、长期的、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各职能部门要与企业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企业创建品牌活动的实施。
(二)新闻媒体要发挥的宣传作用。
新闻媒体要对企业做好品牌宣传策划,扩大区域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引导消费者识别和抵制假冒伪劣产品。
作为实施品牌建设战略的重点工作对象,企业要不断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和投入力度,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品牌形象。
(三)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
行业协会要广泛动员本行业的企业参与创建品牌活动,引导企业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完善企业管理、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作为创建品牌活动的重要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推进品牌战略的实施。
(四)加强对创品牌重点企业的辅导与培育。
大力扶持企业品牌建设,重视品牌的塑造,通过品牌建设强化整个区域经济品牌。
要加大支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品牌创建工作,开展对企业的培训和业务辅导,协助企业制定品牌创建方案,对己达到名牌条件的,要及时向国家或省相关部门推荐或协助企业办理申报手续。
要充分发挥品牌带动效应,提
高产业和地区竞争力。
鼓励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产品的生产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做大做强,迅速成为行业龙头,发挥带动作用。
(五)加快以品牌为纽带的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步伐。
支持拥有名牌称号或著名商标的企业建立多元化的产权结构与国内外大企业合资合作,吸引战略投资者加盟,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品牌企业的金融服务,推动银企合作。
(六)扶持创品牌重点企业按国际惯例经营。
支持创品牌重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对实施HACCP、ISO:9001、ISO:14000、GMP、CMS等管理体系认证及进行国内、国际商标注册的创品牌重点企业,在产品创新、扩建改造等方面争取重点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