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以及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以及习题

完整版)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知识点以及习题高一数学必修第一章集合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指一定范围内、确定的、可区别的事物,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就叫做集合,简称集。

其中的各事物叫作集合的元素或简称元。

集合的元素具有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

确定性指元素是明确的,如世界上最高的山。

互异性指元素是不同的,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

无序性指元素的排列顺序不影响集合的本质,如{a,b,c}和{a,c,b}是同一个集合。

集合可以用大括号{…}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集合也可以用拉丁字母表示,如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和描述法。

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有: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记作N*或N+,整数集记作Z,有理数集记作Q,实数集记作R。

2.集合间的关系集合间有包含关系和相等关系。

包含关系又称为“子集”,表示一个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

如果集合A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B,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如果A和B是同一集合,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反之,如果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于集合A,则记作A⊈B或B⊈A。

相等关系表示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相同,记作A=B。

真子集是指如果A⊆B,且A≠B,则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B(或B⊃A)。

如果XXX且B⊆C,则A⊆C。

如果XXX且B⊆A,则A=B。

空集是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为Φ。

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运算集合的运算包括交集、并集和补集。

交集是由所有属于A 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并集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B。

补集是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记作A的补集。

如果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则A的补集为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高一集 合知识点和练习

高一集 合知识点和练习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一、集合的概念集合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具有某种特定性质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对象汇集成的总体。

简单来说,集合就是把一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放在一起。

比如说,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自然数组成一个集合,也可以把一个班级里所有的男生组成一个集合。

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

如果一个元素 a 属于集合 A,我们记作a∈A;如果一个元素 b 不属于集合 A,我们记作 b∉A。

集合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C 等;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 a、b、c 等。

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就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例如,由 1,2,3 这三个数字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1,2,3}。

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集合。

具体格式为{代表元素|元素所满足的条件}。

比如,所有小于 5 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x|x 是小于 5 的正整数}。

3、图示法(韦恩图)用一个封闭的曲线来表示集合,曲线内部的点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这种方法直观形象,有助于我们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

三、集合的性质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不能模棱两可。

例如,“个子高的同学”不能构成一个集合,因为“个子高”没有明确的标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

例如,{1,1,2}不能算作一个集合,应该写成{1,2}。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之分。

例如,{1,2,3}和{3,2,1}表示的是同一个集合。

四、集合间的关系1、子集如果集合 A 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集合 B,那么集合 A 称为集合 B 的子集,记作 A⊆B。

例如,集合 A ={1,2},集合 B ={1,2,3},则 A 是 B 的子集。

特别地,当 A⊆B 且 B⊆A 时,称集合 A 与集合 B 相等,记作 A =B。

2、真子集如果集合 A 是集合 B 的子集,且存在元素 x∈B 但 x∉A,那么集合A 称为集合 B 的真子集,记作 A⊂B。

2020-2021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与表示》知识梳理与例题详解

2020-2021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的概念与表示》知识梳理与例题详解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的概念1集合的概念及含义【学习目标】1.了解集合的含义,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3.记住五个常用数集的符号并会应用4.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知识网络详解】知识点一:集合与元素的含义1.集合与元素的含义(1)元素:一般地,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2)集合: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整体叫做集合(简称集),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3)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集合A与集合B相等,记作A=B。

2.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3. 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确定性: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是确定的。

即确定了一个集合,任何一个元素是不是这个集合的元素也就确定了。

(2)互异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互异的。

即集合元素是没有重复现象的。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讲顺序的。

即元素完全相同的两个集合,不论元素顺序如何,都表示同一个集合。

4. 常用数集及表示符号知识点二:集合的表示方法1.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以逗号隔开,并用花括号“{}”括起来的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2)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具体方法是: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划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的共同特征.【考向详析】题型一:集合的判定例1.下列每组对象能构成一个集合的是。

(1)我们班所有高个子的同学;(2)不超过20的非负数;(3)直角坐标平面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4)3的近似值的全体。

【练习】1.给出下列说法:(1)中国四大名著可以构成一个集合;(2)所有的正三角形可以构成一个集合;(3)正偶数的全体可以构成一个集合;(4)所有接近0的数构成一个集合。

其中正确的有。

题型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例1.用符号“∈”或“∉”填空:(1)2_____N;(2)______Q;(3)13______Z;(4)3.14______R;(5)3-______N;(6例2.用符号“∈”或“∉”填空:(1)设集合A 是正整数的集合,则0 A ,√2 A ,(−1)0 A 。

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文章中主要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交、并集运算的性质,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集合知识点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 B(或A B);2)真子集:A B且存在x0∈B但x0 A;记为A B(或,且 )3)交集:A∩B={x| x∈A且x∈B}4)并集:A∪B={x| x∈A或x∈B}5)补集:CUA={x| x A但x∈U}注意:① A,若A≠,则 A ;②若,,则 ;③若且,则A=B(等集)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 与、的区别;(2) 与的区别;(3) 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①A∩B=A A B;②A∪B=B A B;③A B C uA C uB;④A∩CuB = 空集 CuA B;⑤CuA∪B=I A 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①A∩A=A,A∩ = ,A∩B=B∩A;②A∪A=A,A∪ =A,A∪B=B∪A;③Cu (A∪B)= CuA∩CuB,Cu (A∩B)= CuA∪CuB;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练习(知识点+练习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专题练习(知识点+练习题)

必修一第一章:集合专题一、集合概念1、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集合三要素: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 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

3、 常见集合:正整数集合:*N 或+N ,整数集合:Z ,有理数集合:Q ,实数集合:R .4、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

记作B A ⊆.2、 如果集合B A ⊆,但存在元素B x ∈,且A x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3、 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4、 若集合A 中含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n 2个子集,21n -个真子集.三、集合间的基本运算1、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2、 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3、全集、补集?{|,}U C A x x U x U =∈∉且集合专题训练1. 设集合A ={1,2,3},B ={2,3,4},则A ∪B =( )A. {1,2,3,4}B. {1,2,3}C. {2,3,4}D. {1,3,4} 2. 设集合A ={x|x 2−4x +3<0},B ={x|2x −3>0},则A ∩B =( ) A. (−3,−32) B. (−3,32) C. (1,32) D. (32,3)3. 设集合A ={1,2,4},B ={x|x 2−4x +m =0},若A ∩B ={1},则B =( )A. {1,−3}B. {1,0}C. {1,3}D. {1,5}4. 已知集合A ={1,2,3,4},B ={y|y =3x −2,x ∈A},则A ∩B =( )A. {1}B. {4}C. {1,3}D. {1,4}5. 已知集合A ={1,2,3,4},B ={2,4,6,8},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6. 已知集合A ={x|1<2x <8},集合B ={x|0<log 2x <1},则A ∩B =( )A. {x|1<x <3}B. {x|1<x <2}C. {x|2<x <3}D. {x|0<x <2}7. 集合A ={0,1,2}的真子集的个数是______ .8. 已知集合,,A ∪B =A ,则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9. 若集合A ={x|ax 2+3x +2=0}中至多有一个元素,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10. 如图,若集合A ={1,2,3,4,5},B ={2,4,6,8,10},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______.11.已知全集U =R ,集合A ={x|x 2−4x ≤0},B ={x|m ≤x ≤m +2}.(1)若m =3,求∁U B 和A ∪B ;(2)若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3)若Φ=⋂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一、集合的概念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些特定对象构成的整体,这些对象被称为集合的元素。

集合可以用大括号{}来表示,元素之间用逗号分隔。

二、集合的表示法1. 列举法:直接列举集合的所有元素。

例如:A = {1, 2, 3, 4, 5}2. 描述法:通过特定的性质描述集合的元素。

例如:B = {x | x 是偶数, 0 < x < 10}三、集合的运算1. 并集:将两个或多个集合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

表示为 A ∪ B,读作“A并B”。

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 A ∪ B = {1, 2, 3, 4, 5}2. 交集:找出两个或多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

表示为A ∩ B,读作“A交B”。

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A ∩ B = {3}3. 差集:从一个集合中减去另一个集合中的元素。

表示为 A - B,读作“A差B”或“A减去B”。

例如:A = {1, 2, 3},B = {3, 4, 5},则 A - B = {1, 2}四、常见集合1.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用符号∅或 {} 表示。

2. 全集:包含所有可能元素的集合,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 自然数集:由0及其后续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用符号 N 或 N*表示。

4. 整数集:包含整数和其相反数的集合,用符号 Z 表示。

五、集合的性质1. 交换律:对于任意集合 A 和 B,A ∪ B = B ∪ A,A ∩ B = B ∩ A。

2. 结合律:对于任意集合 A、B 和 C,(A ∪ B) ∪ C = A ∪ (B ∪ C),(A ∩ B) ∩ C = A ∩ (B ∩ C)。

3. 分配律:对于任意集合 A、B 和 C,A ∪ (B ∩ C) = (A ∪ B) ∩ (A ∪ C),A ∩ (B ∪ C) = (A ∩ B) ∪ (A ∩ C)。

4. De Morgan法则:对于任意集合 A 和 B,(A ∪ B)' = A' ∩ B',(A∩ B)' = A' ∪ B'。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

高一集合知识点和练习

一、集合:1.定义: 把研究的对象统称为元素,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 A;(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 就说a不属于集合A , 记作a A。

3.常见集合:(1)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 :N ;(2)正整数集合:或;(3)整数集合:Z, (4)有理数集合:Q;(5)实数集合:R.注意: (1)自然数集N含有0;(2)整数集Z、有理数Q、实数集R内排除0的集合分别表示为: Z*或Z+、Q*或Q+、R*或R+。

4、集合三要素: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5、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特别地,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记作。

6.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

如{x1, x2, …, xn}。

(2)描述法: { x | p(x) }有时也可写成{ x: p(x) }。

(3)文氏图(又叫韦恩图): (4)区间表示法知识点二: 集合之间的关系1.子集:一般地, 对于两个集合A.B, 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 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记作:A B或(B A).性质: ①A(特别地);②A A ;③若A B,B C,则A C。

2.集合相等:只要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 就称这两个集合相等性质: A=B A B,B A3.真子集: 如果集合,但存在元素,且,则称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 A B,A B性质:①若A ,则有A。

②如果A B,B C, 那么A C。

③规定: 空集合是任何集合的子集.4.子集的性质①A A, 即任何一个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②如果A B, B A, 那么A B③如果A B, B C, 那么A C④如果A B, B C, 那么A C二空集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记作.2.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11、集合的含义:所以集合的含义是: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比方高一二班集合,那么所有高一二班的同学就构成了一个集合,每一个同学就称为这个集合的元素。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用小写字母表示元素,如集合A={a,b,c}。

a、b、c就是集合A中的元素,记作a∈A,相反,d不属于集合A,记作d?A。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_或N+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②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

如{某?R|某-3>2},{某|某-3>2},{(某,y)|y=某2+1}例:不等式某-3>2的解集是{某?R|某-3>2}或{某|某-3>2}A={(某,y)|y=某2+3某+2}与B={y|y=某2+3某+2}不同。

集合A中是数组元素(某,y),集合B中只有元素y。

(1)无序性例题:集合A={1,2},B={a,b},假设A=B,求a、b的值。

注意:该题有两组解。

指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A={2,2}只能表示为{2}集合确实定性是指组成集合的元素的性质必须明确,不允许有模棱两可、含混不清的情况。

1.子集,A包含于B,有两种可能(2)A与B是同一集合,A=B,A、B两集合中元素都相同。

2.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

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2(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假设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假设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bA.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某是某一个具体对象,那么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关.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4)常用数集及其记法.正整数集,记作N_或N+;有理数集,记作Q;2.集合的包含关系.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假设AB且BA,那么称A等于B,记作A=B;假设AB且A≠B,那么称A是B的真子集.3.全集与补集.(2)假设S是一个集合,AS,那么SA={某|某∈S且某A}称S中子集A的补集.(1)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的交集.交集A∩B={某|某∈A且某∈B}.题目集合A={某|a≤某≤a+3},B={某|某6}.(1)假设A∩B=Φ,求a的取值范围; (2)假设A∪B=B,求a的取值范围.答案题目答案。

集合数学知识点高一及例题

集合数学知识点高一及例题

集合数学知识点高一及例题数学作为一门科学,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分支和知识点,其中之一就是集合论。

集合论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元素的集合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高中数学教学中也会涉及一些集合论的基础知识和例题。

本文将整理高一阶段的集合数学知识点,并附上例题进行说明。

一、集合的定义与表示集合是由一些确定的元素构成的整体,用大写字母表示。

常用的集合符号有{}和∅,分别表示非空集和空集。

例如,A = {1, 2, 3}表示集合A包含元素1, 2和3。

例题1:设A = {x | x是自然数且1 ≤ x≤ 5},求集合A的元素个数。

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可知,集合A包含了自然数1、2、3、4、5。

所以集合A的元素个数为5。

二、集合的运算集合论中常用的集合运算包括并集、交集、差集和补集。

1. 并集(∪):将两个或多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合并在一起,重复的元素只保留一个。

例题2:设A = {1, 2, 3},B = {3, 4, 5},求集合A和B的并集。

解析:集合A和B的并集是A∪B = {1, 2, 3, 4, 5}。

2. 交集(∩):取两个集合中共有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例题3:设A = {1, 2, 3},B = {3, 4, 5},求集合A和B的交集。

解析:集合A和B的交集是A∩B = {3}。

3. 差集(-):从一个集合中去掉另一个集合中的相同元素的集合。

例题4:设A = {1, 2, 3},B = {3, 4, 5},求集合A和B的差集。

解析:集合A和B的差集是A - B = {1, 2}。

4. 补集:一个集合在另一个全集中除去它自己的元素。

例题5:设全集为U = {1, 2, 3, 4, 5},A = {1, 2, 3},求集合A 的补集。

解析:集合A的补集是A' = {4, 5}。

三、集合的关系集合与集合之间可以有包含关系、相等关系和不相交关系。

1. 包含关系:若一个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都属于另一个集合,则前者被包含于后者。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典型习题整理

高一数学必修一知识+典型习题整理

第一章集合一、集合有关概念1. 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 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 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 P,丫⑶元素的无序性•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2. 常用数集的表示: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3. 集合的分类:(1) 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 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⑶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记作:.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 “包含”关系一一子集注意:A B有两种可能:① A是B的一部分;② A与B是同一集合.反之: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 ,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 B或B A2•“相等”关系:A B ( A B且B A)实例:设A x | x2 1 0 , B 1, 1 “兀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3.集合的性质: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即A A.C②真子集:如果A 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芒B或(B A)③如果A B, B C ,那么A C .④如果A B同时B A那么A B .4.子集个数问题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1个真子集.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四、典型例题: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A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B著名的艺术家C一切很大的书D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2. 集合a,b,c的真子集共有_______ 个3. 若集合M y | y x2 2x 1, x R , N x| x 0 ,则M与N的关系是.4. 设集合A x|1 x 2,A x|x a,若A B,则a的取值范围是_—5. 已知集合A x | x22x 8 0 , B x | x25x 6 0 , C x | x2mx m219 0 ,若B C,求m的值.第二章函数、函数的相关概念1 函数的对应形式:一对一、多对一.2 •定义域:能使函数式—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常见定义域类型:①分母0;②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0 ;对数式的真数N 0 ;④指数、对数式的底a 0且a 1 :⑤x0中x 0.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3. 值域:先考虑其定义域(1)观察法⑵配方法(3) 代换法4. 函数图象变换规律:①平移变换:左________ ;②翻折变换: f (x) _______ 去左留右、右翻左f(x)f (x)________ 去下留上、下翻上I f (x)二、函数的性质I. 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I•增函数:x1, x2 D 且%x2,都有f(xj f (x2)减函数:x1, x2D且x x2,都有f(xj f (x2)II. 图象的特点增函数: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III. 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A.定义法:(证明步骤:取值、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B .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C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规律:“同增异减”2•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I. 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①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0确定f (x)与f ( x)的关系;◎作出相应结论:若为奇函数,则有f( x) f (x)或f (x) f( x) 0 ;若为偶函数,则有f( x) f (x)或f (x) f( x) 0II. 函数图象的特征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3.函数解析式主要方法有:①凑配法;②待定系数法;③换元法;④消参法三、典型习题:1. 已知函数f(x)满足2f(x) f( x) 3x 4,贝U f (x) = ________ . _____2. 设函数f (x)的定义域为[0, 1],则函数f (x2)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 ;若函数f(x 1)的定义域为[2, 3],则函数f(2x 1)的定义域是3. 设f(M是R上的奇函数,且当x [0,)时,f(x) x(1 3 x),则当x ( ,0)时f(x)= __________________ f(x)在R上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⑴ y―2x~3( 2) y x 2 6 x 129. 设函数 仁口 匚二判断它的奇偶性并且求证:f(1) f (x ).1 x 2第三章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一)指数与指数幕的运算1 •根式的概念: 一般地,如果x n a ,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其中n >1,且n € N • 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任何次方根都是 0,记作n 0 0.na na (n 为奇数);na n|a|a (a0)(n 为偶数) a (a0)2 •分数指数幕正数的分数指数幕的意义,规定:ma n va m(a 0, m,n N *, n 1), am齐1n 1 *——(a 0,m,n N ,n 1) ma na0的正分数指数幕等于 0, 0的负分数指数幕没有意义 3•实数指数幕的运算性质rrr sr srsrr s① a r • a r a r s ;②(a )a ;③(ab ) a a(二)指数函数及其性质 1. 指数函数:形如 y a x (a 0,且a 1)叫做指数函数2. 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x 2(x4.函数2f (x) x ( 1 x 2x(x 2)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2)-H-,若 f(x) 3,则 x =⑴ x 2 2x 15⑴y⑵ y 、1(x 1)26.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 y x 2 2x 34x 57.已知函数f (x 1)x 2 4x ,求函数f (x>, f (2x 1)的解析式.二、对数函数 (一)对数1 •对数的概念:一般地,如果 a x N (a 0,a 1),那么数x 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 记作:x log a N ( a —底数,N —真数,log a N —对数式) 说明:①注意底数的限制a 0,且a 1 ;g a x N log a N x ;◎注意对数的书写格式. log a_N-i两个重要对数:............①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IgN ;②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e 2.71828 为底的对数的对数In N .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幂值 真数=N log a N = b底数如果a 0,且a 1 , M 0, N 0,那么: ◎ Iog a (M • N) log a M + log a N ; ② lOg a M log a M - log a N ;N◎ log a M n n log a M (n R).注意:换底公式log c blog a b c( a 0 ,且 a 1 ; c 0,且 c 1 ; b 0). log c a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1)log a m b n— log a b ; ( 2) log a b 1 m log b a(二)对数函数1.对数函数:形如 y log a x(a 0,且a 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 x R . 注意:y 2log 2x , y lo ^x 都不是对数函数,而只能称其为对数型函数.552. 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指数2.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定点(1, 0)(三)幕函数1. 幕函数:形如y x (a R )的函数称为幕函数,其中 为常数.2. 幕函数性质归纳I. 所有的幕函数图象都不经过第四象限,但都过点( 1,1);II.0时,幕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 [0,)上是增函数;特别地:①当1时,幕函数的图象下凸,概括为“高高昂起”②当0 1时,幕函数的图象上凸,概括为“匍匐前进”;III.0时,幕函数的图象在区间 (0,)上是减函数.四、典型习题1.已知a 12.计算:① log32;② 24|og 23= ________ ; 253叭27 2log 52=;log 27 64③0.0643( 7)0[( 2)3]; 16 0.75 0.01;= ---------------83. 函数 f(x) a" 5x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0且a 1)过定点 ;函数f(x) = log a (2x + 1) - 2恒过定点 _______________ ; 函数 f(x) log a (x 2 2x 2)5(a0且a 1)过定点 ___________________ .4. 函数y log 1 (2x 2 3x 1)的递减区间为 _____________ .25. 若函数f(x) log a x(0 a 1)在区间[a 2a ]上的最大值是最小值的3倍,则a6. 已知 f(x) log a 1_ (a 0且a 1),求:1 x(1) f (x>的定义域;(2)判断f(x)的奇偶性;(3)求使f(x) 0的x 的取值范围. 7. 画出下列函数图象 (2) f(x) = |log 3x|(1, 0)(1) f(x) = ln|x|0且a 1,函数ya x 与y log a ( x )的图象只能(W ⑻(C)(D ]8. 已知函数f(x) = log a(x2 - 2x - 3) (a> 0且a工1),讨论f(x)的单调性9. 求函数f(x) ln( x2 4x 3)的值域.。

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常考点

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常考点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常考点单选题1、已知集合A={(x,y)|x,y∈N∗,y≥x},B={(x,y)|x+y=8},则A∩B中元素的个数为()A.2B.3C.4D.6答案:C解析:采用列举法列举出A∩B中元素的即可.由题意,A∩B中的元素满足{y≥xx+y=8,且x,y∈N∗,由x+y=8≥2x,得x≤4,所以满足x+y=8的有(1,7),(2,6),(3,5),(4,4),故A∩B中元素的个数为4.故选:C.【点晴】本题主要考查集合的交集运算,考查学生对交集定义的理解,是一道容易题.2、已知函数f(x)={x2+1,x≥0−x3+3x+a,x<0的值域为[1,+∞),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1,+∞)B.(1,+∞)C.(3,+∞)D.[3,+∞)答案:D解析:求出函数y=x2+1在x≥0时值的集合,函数y=−x3+3x+a在x<0时值的集合,再由已知并借助集合包含关系即可作答.当x≥0时,f(x)=x2+1在[0,+∞)上单调递增,∀x∈[0,+∞),f(x)≥f(0)=1,则f(x)在[0,+∞)上值的集合是[1,+∞),当x<0时,f(x)=−x3+3x+a,f′(x)=−3x2+3=−3(x+1)(x−1),当x<−1时,f′(x)<0,当−1<x<0时,f′(x)>0,即f(x)在(−∞,−1)上单调递减,在(−1,0)上单调递增,∀x<0,f(x)≥f(−1)=a−2,则f(x)在(−∞,0)上值的集合为[a−2,+∞),因函数f(x)={x2+1,x≥0−x3+3x+a,x<0的值域为[1,+∞),于是得[a−2,+∞)⊆[1,+∞),则a−2≥1,解得a≥3,所以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3,+∞).故选:D3、已知集合A={−1,0,1,2},B={x|x2≤1},则A∩B=().A.{−1,0,1}B.{0,1}C.{−1,1}D.{0,1,2}答案:A解析: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求集合B,再利用集合的交运算求A∩B.由题设,B={x|−1≤x≤1},而A={−1,0,1,2},∴A∩B={−1,0,1}.故选:A填空题4、设非空集合Q⊆M,当Q中所有元素和为偶数时(集合为单元素时和为元素本身),称Q是M的偶子集,若集合M={1,2,3,4,5,6,7},则其偶子集Q的个数为___________.对集合Q中奇数和偶数的个数进行分类讨论,确定每种情况下集合Q的个数,综合可得结果.集合Q中只有2个奇数时,则集合Q的可能情况为:{1,3}、{1,5}、{1,7}、{3,5}、{3,7}、{5,7},共6种,若集合Q中只有4个奇数时,则集合Q={1,3,5,7},只有一种情况,若集合Q中只含1个偶数,共3种情况;若集合Q中只含2个偶数,则集合Q可能的情况为{2,4}、{2,6}、{4,6},共3种情况;若集合Q中只含3个偶数,则集合Q={2,4,6},只有1种情况.因为Q是M的偶子集,分以下几种情况讨论:若集合Q中的元素全为偶数,则满足条件的集合Q的个数为7;若集合Q中的元素全为奇数,则奇数的个数为偶数,共7种;若集合Q中的元素是2个奇数1个偶数,共6×3=18种;若集合Q中的元素为2个奇数2个偶数,共6×3=18种;若集合Q中的元素为2个奇数3个偶数,共6×1=6种;若集合Q中的元素为4个奇数1个偶数,共1×3=3种;若集合Q中的元素为4个奇数2个偶数,共1×3=3种;若集合Q中的元素为4个奇数3个偶数,共1种.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集合Q的个数为7+7+18+18+6+3+3+1=63.所以答案是:63.5、在整数集Z中,被5除所得余数为k的所有整数组成一个“类”,记为[k],即[k]={5n+k|n∈Z},k=0,1,2,3,4;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2015∈[0];②−3∈[3];③Z=[0]∪[1]∪[2]∪[3]∪[4];④“整数a,b属于同一‘类’”的充要条件是“a−b∈[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_______.根据2015被5除的余数为0,可判断①;将−3=−5+2,可判断②;根据整数集就是由被5除所得余数为0,1,2,3,4,可判断③;令a=5n1+m1,b=5n2+m2,根据“类”的定理可证明④的真假.①由2015÷5=403,所以2015∈[0],故①正确;②由−3=5×(−1)+2,所以−3∉[3],故②错误;③整数集就是由被5除所得余数为0,1,2,3,4的整数构成,故③正确;④假设a=5n1+m1,b=5n2+m2,a−b=5(n1−n2)+m1−m2,a,b要是同类.则m1=m2,即m1−m2=0,所以a−b∈[0],反之若a−b∈[0],即m1−m2=0,所以m1=m2,则a,b是同类,④正确;所以答案是:3小提示: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正确理解新定义“类”是解答的关键,以及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属中档题.。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与典型习题——第一部分-集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知识点与典型习题——第一部分-集合(含答案)

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与典型例题人教数学必修一 第一部分 集合1、集合与元素的关系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3、集合的交并补运算4、不等式的解集1.集合与元素的关系1.已知集合{}23,,02+-=m m m A 且A ∈2,则实数m 的值为( )A .3B .2C .0或3D .0,2,3均可 2.已知实数{}21,3,a a ∈,则实数a 的值为( )A .1B .1或3C .0或3D .0或1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1.满足条件{}{},,a A a b c ⊆⊆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教材12】已知集合{}1,2A =,集合B 满足{}1,2AB =,则集合B 有_______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设集合{32}A x x =-≤≤,{2121}B x k x k =-≤≤+,且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4.设集合{}|35A x x =<<,{}|12B x a x a =-≤≤+,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34a <≤B .34a ≤<C .34a ≤≤D .∅3.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基本策略:有限集——列举法;无限集——画数轴 1.设集合}7,5,3,1{=U ,}5,1{=M ,则=M C U _________ 2.设全集U ={1,2,3,4},集合S ={1,3},T ={4},则等于( )A .{2,4}B .{4}C .ΦD .{1,3,4} 3.已知集合{}|lg(2)A x y x ==-,集合{}|22B x x =-≤≤,则AB =( )A .{}|2x x ≥-B .{}|22x x -<<C .{}|22x x -≤<D .{}|2x x <4.设集合}421{,,=A ,集合},,|{A b A a b a x xB ∈∈+==,则集合B 中有( )个元素 A .4 B .5C .6D .7 5.设a ,b 都是非零实数,y =a a +b b +abab可能取的值组成的集合是________.4.不等式的解集(1)一元二次不等式1.不等式21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2.不等式22320x x -->的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 (2)分数不等式(除化为乘,注意分母不为0)1.不等式101xx +>-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不等式121xx+>-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3)指数不等式(利用单调性)1.不等式3121x +>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 2.不等式2339x x-+>解集为__________________3.若213211()(),22a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4)对数不等式(利用单调性,注意真数>0)1.已知集合{}|lg(2)A x y x ==-,集合{}|22B x x =-≤≤,则A B =________ 2.已知集合{}|10x M x e =-≥,{}3|log (1)1N x x =-≥,则M N =_____________3.已知集合1{2},{lg 0}2xA xB x x =>=>,则()R A B =____________5.含参数集合问题1.已知集合}012|{2=+-=x ax x A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的是 . 2.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a {,ab ,}1,又可表示成2{a ,b a +,}0,则20162015b a += . 3.已知集合}121{+≤≤+=a x a x P ,集合}52{≤≤-=x x Q(1)若3a =,求集合()R C P Q ;(2)若P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015-2016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知识点与典型例题人教数学必修一 第一部分 集合1、集合与元素的关系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3、集合的交并补运算4、不等式的解集1.集合与元素的关系1.已知集合{}23,,02+-=m m m A 且A ∈2,则实数m 的值为( A )A .3B .2C .0或3D .0,2,3均可 2.已知实数{}21,3,a a ∈,则实数a 的值为( C )A .1B .1或3C .0或3D .0或12.集合与集合的关系1.满足条件{}{},,a A a b c ⊆⊆的所有集合A 的个数是 ( D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教材12】已知集合{}1,2A =,集合B 满足{}1,2AB =,则集合B 有( D )个.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设集合{32}A x x =-≤≤,{2121}B x k x k =-≤≤+,且A B ⊇,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1[1,]2- 4.设集合{}|35A x x =<<,{}|12B x a x a =-≤≤+,且A B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C )A .34a <≤B .34a ≤<C .34a ≤≤D .∅3.集合的交并补运算基本策略:有限集——列举法;无限集——画数轴1.设集合}7,5,3,1{=U ,}5,1{=M ,则=M C U __{3,7}_______ 2.设全集U ={1,2,3,4},集合S ={1,3},T ={4},则等于( A )A .{2,4}B .{4}C .ΦD .{1,3,4} 3.已知集合{}|lg(2)A x y x ==-,集合{}|22B x x =-≤≤,则AB =(C )A .{}|2x x ≥-B .{}|22x x -<<C .{}|22x x -≤<D .{}|2x x <4.设集合}421{,,=A ,集合},,|{A b A a b a x xB ∈∈+==,则集合B 中有(C )个元素 A .4 B .5 C .6D .75.设a ,b 都是非零实数,y =a a +b b +ab ab可能取的值组成的集合是_{1,3}-___. 4.不等式的解集(1)一元二次不等式1.不等式21x >的解集为____{|1,1}x x x <->或_____________ 2.不等式22320x x -->的解集为__1{|,2}2x x x <->或________ (2)分数不等式(除化为乘,注意分母不为0)1.不等式101xx +>-解集为__(1,1)-_______ 2.不等式121x x +>-解集为____1(,1)3____(3)指数不等式(利用单调性) 1.不等式3121x +>解集为_____1(,)3-+∞______2.不等式2339x x-+>解集为_____(1,2)____3.若213211()(),22a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1(,)2+∞__ (4)对数不等式(利用单调性,注意真数>0)1.已知集合{}|lg(2)A x y x ==-,集合{}|22B x x =-≤≤,则A B =__[2,2)-_ 2.已知集合{}|10x M x e =-≥,{}3|log (1)1N x x =-≥,则M N =___[4,)+∞___3.已知集合1{2},{lg 0}2xA xB x x =>=>,则()R A B =__(1,1]-___5.含参数集合问题1.已知集合}012|{2=+-=x ax x A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的是 01或 . 2.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a {,ab ,}1,又可表示成2{a ,b a +,}0,则20162015b a += 1- . 3.已知集合}121{+≤≤+=a x a x P ,集合}52{≤≤-=x x Q(1)若3a =,求集合()R C P Q ;(2)若P Q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1)若3a =,{47}P x x =≤≤,{47}R x x C x P <>=或,所以{(2})7R x x C P Q -≤<=(2)若P =∅,则1210a a a +>+⇒<;若02102215a P a a a ≥⎧⎪≠∅⇒-≤+⇒≤≤⎨⎪+≤⎩.a∈-∞.综上(,2]。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推荐文档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归纳及典型例题一、、知识点:本周主要学习集合的初步知识,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集合的表示、集合之间的关系及集合的运算等。

在进行集合间的运算时要注意使用Venn图。

本章知识结构1、集合的概念集合是集合论中的不定义的原始概念,教材中对集合的概念进行了描述性说明:“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

理解这句话,应该把握4个关键词:对象、确定的、不同的、整体。

对象――即集合中的元素。

集合是由它的元素唯一确定的。

整体――集合不是研究某一单一对象的,它关注的是这些对象的全体。

确定的――集合元素的确定性――元素与集合的“从属”关系。

不同的――集合元素的互异性。

2、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有限集和无限集是针对非空集合来说的。

我们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我们把不含有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做Φ。

理解它时不妨思考一下“0与Φ”及“Φ与{Φ}”的关系。

几个常用数集N、N*、N+、Z、Q、R要记牢。

3、集合的表示方法(1)列举法的表示形式比较容易掌握,并不是所有的集合都能用列举法表示,同学们需要知道能用列举法表示的三种集合:①元素不太多的有限集,如{0,1,8}②元素较多但呈现一定的规律的有限集,如{1,2,3, (100)③呈现一定规律的无限集,如{1,2,3,…,n,…}●注意a与{a}的区别●注意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集合元素的“无序性”。

(2)特征性质描述法的关键是把所研究的集合的“特征性质”找准,然后适当地表示出来就行了。

但关键点也是难点。

学习时多加练习就可以了。

另外,弄清“代表元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x|y=x2},{y|y=x2},{(x,y)|y=x2}是三个不同的集合。

4、集合之间的关系●注意区分“从属”关系与“包含”关系“从属”关系是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包含”关系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掌握子集、真子集的概念,掌握集合相等的概念,学会正确使用“”等符号,会用Venn 图描述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基本要求。

高一数学集合、函数知识点总结、相应试题及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函数知识点总结、相应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 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注意:B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 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 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 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 A⊆B, B⊆C ,那么 A⊆C④如果A⊆B 同时 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性质 A A=A A Φ=Φ A B=B A A B ⊆AA B ⊆B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C u A) (C u B) = C u (A B) (C u A) (C u B) = C u (A B) A (C u A)=U A (C u A)= Φ.例题: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3.若集合M={y|y=x 2-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4.设集合A=}{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经典例题+巩固练习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知识点+经典例题+巩固练习

高一数学必修1各章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含义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1)元素的确定性如:世界上最高的山(2)元素的互异性如:由HAPPY的字母组成的集合{H,A,P,Y}(3)元素的无序性: 如:{a,b,c}和{a,c,b}是表示同一个集合3.集合的表示:{ …} 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1)用拉丁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1)列举法:{a,b,c……}2)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x∈R| x-3>2} ,{x| x-3>2}3)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4)Venn图:4、集合的分类:(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例:{x|x2=-5}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1.“包含”关系—子集A⊆有两种可能(1)A是B的一部分,;(2)A与B是注意:B同一集合。

反之: 集合A不包含于集合B,或集合B不包含集合A,记作A⊆/B或B⊇/A2.“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实例:设A={x|x2-1=0} B={-1,1} “元素相同则两集合相等”即: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

A⊆A②真子集:如果A⊆B,且A≠B那就说集合A是集合B的真子集,记作A B(或B A)③如果A⊆B, B⊆C ,那么A⊆C④如果A⊆B 同时B⊆A 那么A=B3.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Φ规定: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有n个元素的集合,含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运算类型交集并集补集定义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 B(读作‘A交B’),即A B={x|x∈A,且x∈B}.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的并集.记作:A B(读作‘A并B’),即A B ={x|x∈A,或x∈B}).设S是一个集合,A是S的一个子集,由S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S中子集A的补集(或余集)记作ACS,即C S A=},|{AxSx x∉∈且韦恩图示A B图1A B图2SA性 质A A=A A Φ=Φ A B=B A A B ⊆A A B ⊆BA A=A A Φ=A A B=B A A B ⊇A A B ⊇B(C u A) (C u B)= C u (A B) (C u A) (C u B)= C u (A B) A (C u A)=U A (C u A)= Φ.例题:1.下列四组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 ( ) A 某班所有高个子的学生 B 著名的艺术家 C 一切很大的书 D 倒数等于它自身的实数2.集合{a ,b ,c }的真子集共有 个3.若集合M={y|y=x 2-2x+1,x ∈R},N={x|x ≥0},则M 与N 的关系是 .4.设集合A=}{12x x <<,B=}{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5.50名学生做的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确得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得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得有4人,则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文章中主要包括:集合的有关概念;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交、并集运算的性质,下面就一起来学习吧。

集合知识点
1.集合的有关概念。

1)集合(集):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其中每一个对象叫元素
注意:①集合与集合的元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科书中是通过描述给出的,这与平面几何中的点与直线的概念类似。

②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a?A和a?A,二者必居其一)、互异性(若a?A,b?A,则a≠b)和无序性({a,b}与{b,a}表示同一个集合)。

③集合具有两方面的意义,即:凡是符合条件的对象都是它的元素;只要是它的元素就必须符号条件
2)集合的表示方法:常用的有列举法、描述法和图文法
3)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4)常用数集:N,Z,Q,R,N*
2.子集、交集、并集、补集、空集、全集等概念。

1)子集:若对x∈A都有x∈B,则AB(或AB);
2)真子集:AB且存在x0∈B但x0A;记为AB(或,且)
3)交集:A∩B={x|x∈A且x∈B}
4)并集:A∪B={x|x∈A或x∈B}
5)补集:CUA={x|xA但x∈U}
注意:①?A,若A≠?,则?A;
②若,,则;
③若且,则A=B(等集)
3.弄清集合与元素、集合与集合的关系,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特别要注意以下的符号:(1)与、?的区别;(2)与的区别;(3)与的区别。

4.有关子集的几个等价关系
①A∩B=AAB;②A∪B=BAB;③ABCuACuB;
④A∩CuB=空集CuAB;⑤CuA∪B=IAB。

5.交、并集运算的性质
①A∩A=A,A∩?=?,A∩B=B∩A;②A∪A=A,A∪?=A,A∪B=B∪A;
③Cu(A∪B)=CuA∩CuB,Cu(A∩B)=CuA∪CuB;
6.有限子集的个数:设集合A的元素个数是n,则A有2n个子集,2n-1个非空子集,2n-2个非空真子集。

选择题
1.下列八个关系式①{0}=②=0③{}④{}⑤{0}
⑥0⑦{0}⑧{}其中正确的个数
(A)4(B)5(C)6(D)7
2.集合{1,2,3}的真子集共有
(A)5个(B)6个(C)7个(D)8个
3.集合A={x}B={}C={}又则有
(A)(a+b)A(B)(a+b)B(C)(a+b)C(D)(a+b)A、B、C任一个4.设A、B是全集U的两个子集,且AB,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CUACUB(B)CUACUB=U
(C)ACUB=(D)CUAB=
5.已知集合A={},B={}则A=
(A)R(B){}
(C){}(D){}
6.下列语句:(1)0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2)由1,2,3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
{1,2,3}或{3,2,1};(3)方程(x-1)2(x-2)2=0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4)集合{}是有限集,正确的是(A)只有(1)和(4)(B)只有(2)和(3)
(C)只有(2)(D)以上语句都不对
7.设S、T是两个非空集合,且ST,TS,令X=S那么S∪X= (A)X(B)T(C)Φ(D)S
8设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 (A)R(B)(C){}(D){}
填空题
9.在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的集合可表示为
10.若A={1,4,x},B={1,x2}且AB=B,则x=
11.若A={x}B={x},全集U=R,则A=
12.若方程8x2+(k+1)x+k-7=0有两个负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13设集合A={},B={x},且AB,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14.设全集U={x为小于20的非负奇数},若A(CUB)={3,7,15},(CUA)B={13,17,19},又(CUA)(CUB)=,则AB= 解答题
15(8分)已知集合A={a2,a+1,-3},B={a-3,2a-1,a2+1},若AB={-3},求实数a。

16(12分)设A=,B=,
其中xR,如果AB=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四.习题答案
选择题
12345678
CCBCBCDD
填空题
9.{(x,y)}10.0,11.{x,或x3}12.{}13.{}14.{1,5,9,11}
解答题
15.a=-1
16.提示:A={0,-4},又AB=B,所以BA
(Ⅰ)B=时,4(a+1)2-4(a2-1) (Ⅱ)B={0}或B={-4}时,0得a=-1
(Ⅲ)B={0,-4},解得a=1
综上所述实数a=1或a-1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