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5 声音的变化 教学设计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5 声音的变化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66590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d1.png)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5 声音的变化教学设计
3、观察橡皮筋声音强弱变化
实验装置:
一块木板上钉两个钉子,两个钉子之间绑着一根橡皮筋。
实验方法:
用不同的力度弹拨支架上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振动的幅度与发出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关系。
实验现象:
用力弹拨橡皮筋时:
轻轻弹拨橡皮筋时:
4、根据以上实验,说说物体发出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二、探究声音的高低变化
声音的高低,也叫音调。
我们常听到“男高音歌唱家”和“女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音”和“低音”指的是什么?
声音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
(1)弹拨松紧不同的同一根橡皮筋,听它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发现?
(2)弹拨长度相同但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推测:弹拨松紧、粗细相同但长度不同的橡皮筋,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发现?
根据以上实验,说说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与什
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声音的变化-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声音的变化-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975eb8101711cc7931b716b4.png)
《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探究”活动,在观察、体验、实践感知的基础上认识到声音高低的变化。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分析现象,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活动,知道物体的大小、粗细、松紧和长短影响着声音高低的变化。
3、通过数字化仪器声波测试仪,领略我国科技的发展,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声音高低的变化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亲耳听出声音高低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两只三角铁、声波测试仪、自制卷萧小组:(每组一个)吉他(尤克里里)、木琴、锣、导管、钢管、铝片、钢尺板、橡皮筋、铁棒;(每组均有)尺子、小木块、预测单(每人)、实验任务单(每组)、信封袋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平日里你们爱听歌爱唱歌,所以今天我特意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静静地享受这净化心灵的时刻吧!(播放《Where are you Chrisitmas 》)2、师:这首歌曲的音调非常柔和,女孩的音色很柔美,听着真让人心情舒畅呀!二、声音的高低1、师:听了这么委婉动听的音乐后,徐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听力咯?(暗箱敲击音高不同的三角铁)哪位细心的同学听到声音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声音)生:学生作答。
2、师:那在音乐上,你能用哪个词语描述这个变化呢?师:高低。
——板书(高低)3、师:正是因为声音有高低的变化,才让我们的音乐变得如此美妙动听,是不是这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
——(板书: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三、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板书:物体、振动)2、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那你们有没有想过声音的高低变化可能跟物体的什么因素有关呢?先来瞧瞧刚才徐老师暗箱敲击的物体(出示三角铁),仔细听并推测声音的高低是由什么造成的?生:三角铁的大小。
3、师:(演示敲击三角铁)大的发出的声音……?小的发出的声音……?生:大的低,小的高。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复习资料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38f2fb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0.png)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声音》复习资料一、基础知识:1.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声音几乎无处不在。
2.根据声音的来源,可以把声音分为:动物产生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人类活动产生的声音。
3.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物体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发出声音;敲击鼓面,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出声音;吹奏竖笛,竖笛中的空气振动发出声音;收音机里传出的声音是由收音机喇叭振动产生的。
4.声音是通过波的形式传播的。
声音向四面八方传播。
5.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效果最好,在空气中传播的效果最差。
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郭(收集、放大声波)、外耳道(传递声波)。
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
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传递听觉信号)。
7.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耳蜗,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听觉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
用力大,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用力小,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
9.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表示。
越短、越小、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越长、越大、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0.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11.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粗、越长、越松,发出的声音越低;琴弦越细、越短、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二、知识拓展1.推测这些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变化。
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声音的变化。
2.推测这些弦的音高变化。
在图中用“高→低”或“低→高”来表示音高的变化。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整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15aed59525c52cc58ad6bed5.png)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声音》归纳整理《声音》单元•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高和音量是描述声音的两个基本指标。
•改变物体振动的方式可以改变它产生的音高和音量。
•音高是由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音量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人的耳朵有一个膜,当声音碰到它时它会振动;耳朵和大脑会把这些振动转换成声音的感觉。
-1《听听声音》•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声音有什么特点呢?声音会有大小:老师讲话一般比学生声音大,也就是强;声音会有高低:当音乐课唱“1”、“2”、“3”时,“3”的音高一些。
综合总结:老师与学生同时唱“1”、“2”、“3”中的“3”时,发现老师的声音响,也就是说,在唱相同的音高时,老师的声音比较大比较强。
声音会有长短:当火车接近我们时,拉响的汽笛声会让人感到声音变短,当火车远离我们时,拉响的汽笛声会让人感到声音变长。
声音会有方向: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但是,当把声音对准一个方向时,声音将以那个方向为主进行传播,就象老师同样站在教室门口,脸向内说话与向外说话时,学生听到的声音大小会有很大差别。
我们可以用哪些常用自制工具来听出音高?1 .敲击装不同水量的杯子2.相同的力敲击两支大小不同的音叉3.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的钉子4 .拨动紧绷程度不同的橡皮筋几点补充:1.音的高低不随敲击或弹动的力量改变2.不同的力施加到物体上时,力量大的那次发出的声音较大-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什么是振动?振动是物体围绕形变以前的原始点作左右周期性运动的过程,即物体在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让物体产生振动?敲锣打鼓、拨动钢尺与皮筋、空中挥舞长木棍、对着鼓面大喊、让水从高处流下等。
把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有什么现象?再把音叉插入水中,水又有什么现象?水面会有波纹产生,就象一粒小石子扔到水中产生涟漪一样;当音叉插入水中,会发现水面象沸腾一样,水珠向上跃起。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教案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a40071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a8.png)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声音有强弱、高低的不同。
了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频率有关。
2.科学思维:通过对比实验和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声音变化的原因。
3.探究实践:设计并进行声音强弱、高低变化的实验,准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学会使用实验器材,掌握改变声音强弱、高低的方法。
4.态度责任: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激发学生对声音变化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生对声音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探究声音的强弱和高低变化的原因。
2.掌握改变声音强弱、高低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2.设计有效的对比实验来验证声音的变化规律。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钢尺、音叉、小鼓、豆子、水杯、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科学活动手册、铅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声音的强弱变化1.导入(5分钟)播放声音:播放一段由弱到强和由强到弱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提问引入: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哪些声音有强弱变化呢?声音的强弱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声音强弱变化的现象和原因,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2.新课学习(30分钟)初步感知(10分钟)体验声音的强弱: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敲击桌面、拍手等,感受声音的强弱变化。
讨论现象: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用不同的力度会产生不同强弱的声音,猜测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
提出问题:怎样才能更准确地研究声音的强弱变化呢?实验探究(15分钟)实验一:钢尺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实验步骤:把钢尺的一端压在桌边,用不同的力度拨动钢尺的另一端,观察钢尺的振动幅度和发出声音的强弱。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钢尺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的关系,得出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的结论。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c86319aeaad1f347933f17.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声音》知识点第一单元声音第1课时听听声音1.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鸟语花香。
2. 周围的声音可以分为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3. 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特点,描述声音的词汇有高低、强弱、悦耳、动听、刺耳、难听、嘈杂等。
4. 声音有高低强弱的变化。
第2课时物体怎样发出声音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物体振动才能产生声音。
振动停止,声音就会停止。
(例如拉伸橡皮筋,皮筋受力变形,但没发声。
只有拨动橡皮筋,使它振动,才会发声)3. 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4. 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5. 振动是指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
6. 吹竖笛时,竖笛发出悦耳的声音,是因为竖笛中的空气在振动。
7. 人的发声器官是声带。
当我们发声时,声带变紧,并快速振动,产生声音。
声带越紧,发出的声音越高。
第3课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物体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的物质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2.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我们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是因为玻璃罩内没有空气,闹钟振动产生的声音无法通过空气传播出来。
3.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到的声音比不贴在桌面上更强。
4.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上会产生波纹,将音叉浸入水中,音叉能发出声音,是因为音叉还在振动,而且引起它周围的水也在振动。
5.声音的传播需要一定的条件,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但是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样的。
固体传声的本领最强,气体传声的本领最弱。
6.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所以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听不到声音,必须要使用电子通信设备。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0d8238ab14e852458fb576d.png)
橡皮筋松紧不同
温馨提示:
(为公平起见) 1、用力大小要一样
(控制拉开的距离相同)
2、拨动橡皮筋的部位要固定 (操作规范) 1、不能用力过猛,橡皮筋会断
2、固定木板
3、拉同一根靠近边缘的橡皮筋,水平着拉
听声音 观察振动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A2
振动幅度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B1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振动B2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为什么声音会有强、 弱、高、低的变化呢?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振动A1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3 声音的变化|教科版(共23张PPT)
探究二: 四年级上册科学课件-声3.音3的声变音化的|变教化科|版教(共科2版3张(共PP2T3)张PPT)
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变化优秀课件教科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变化优秀课件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08aa610c04a1b0717ed5dd3c.png)
实验操作
振动幅度
轻轻拨动尺子 小 用力拨动尺子 大
声音强弱 弱 强
振动幅度
声音的高低变化可能和物体的什桌上的弦乐,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 琴弦。 2、用相同的力量分别弹拨琴弦,仔细观 察琴弦的变化。 3、完成记录单二,听到音乐声实验结束。
实验记录单二:拨动琴弦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声音的强弱变化可能和物体的什么有关
我们的猜想是……
要求:
1、把钢尺从套内拉出约10厘米~12厘米, 用一只手压稳套内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 手拨动尺子的另一端。 2、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 仔细观察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 3、操作时注意安全。 4、完成记录单一,听到音乐声实验结束。
实验记录单一:拨动尺子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我们的猜想是…… 2、先轻轻拨动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仔细观察尺子上下振动的幅度。
实验记录单三:敲击铝琴片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操作 敲击长铝琴片 敲击短铝琴片
声音高低 低 高
拓展与应用:
所却发听一出不只的见蜜声。蜂音这从,是你可 为耳是 什旁一 么飞只 ?过蝴,蝶你飞能过听人到的它耳翅旁膀时振,动你 声实4421声声211444声11实42132声2声4实424214声声 4声实实声2声 11、 、 、 、 、 、 、 、 、 、 、 、 、 、 、 、 、 、 、 、 、 、 、 、音验音音音验音音验音音音验验音音完完先把先用用完完完用用完用用完先把先完完用完用用完完用用把的 记 的 的 的 记 的 的 记 的 的的 记 记 的 的成成轻钢轻桌桌成成成桌桌成相桌成轻钢轻成成相成相桌成成相桌钢高录高强强录强强强录高强 高录录强强记记轻尺轻上上记记记上上记同上记轻尺轻记记同记同上记记同上尺低单低弱弱单弱弱弱单低弱 低单单弱弱录录拨从拨的的录录录的的录的的录拨从拨录录的录的的录录的的从变一变变变一变变一是变 变一二变变单单动套动弦弦单单单弦弦单力弦单动套动单单力单力弦单单力弦套化:化化化:化化:否化 化::化化一一钢内钢乐乐一一一乐乐一量乐二钢内钢一一量一量乐一一量乐内可拨可可可拨可可拨与可 可拨拨可可,,尺拉尺,,,,,,,,分,,尺拉尺,,分,分,,,分,拉能动能能能动能能动物能 能动动能能听听,出,拨拨听听听拨拨听别拨听,出,听听别听别拨听听别拨出和尺和和和尺和和尺体和 和尺琴和和到 到 再 约 再 动 动 到 到 到 动 动 到 弹 动 到 再 约 再 到 到 弹 到 弹 动 到 到 弹 动 约物子物物物子物物子的物物子弦物物音音用用两两音音音两两音拨两音用用音音拨音拨两音音拨两111体观体体体观体体观长体 体观观体体000乐乐力力根根乐乐乐根根乐琴根乐力力乐乐琴乐琴根乐乐琴根厘厘厘的察的的的察的的察短的 的察察的的声声拨拨粗粗声声声粗粗声弦粗声拨拨声声弦声弦粗声声弦粗米米米什比什什什比什什比有什 什比比什什实实动动细细实实实细细实,细实动动实实,实,细实实,细~~~么较么么么较么么较关么 么较较么么验验钢钢不不验验验不不验仔不验钢钢验验仔验仔不验验仔不111有声有有有声有有声有 有声声有有222结结尺尺同同结结结同同结细同结尺尺结结细结细同结结细同厘厘厘关音关关关音关关音关 关音音关关束束,,的的束束束的的束观的束,,束束观束观的束束观的米米米强强强强高。。仔仔琴琴。。。琴琴。察琴。仔仔。。察。察琴。。察琴,,,弱弱弱弱低细细弦弦弦弦琴弦细细琴琴弦琴弦用用用的的的的的观观。。。。弦。观观弦弦。弦。一一一变变变变变察察的察察的的的只只只化化化化化尺尺变尺尺变变变手手手子子化子子化化化压压压上上。上上。。。稳稳稳下下下下套套套振振振振内内内动动动动尺尺尺的的的的子子子幅幅幅幅的的的度度度度一一一。。。。端端端,,,另另另外外外一一一只只只手手手拨拨拨动动动尺尺尺子子子的 的 的另另另一一一端端端。。。
冀人版(新)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高低强弱》精品课件
![冀人版(新)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的高低强弱》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4203c15901020206409c61.png)
新课教学
观察探究
声音高低强弱
拍手的力度越重,所产生的声音越强; 拍手的力度越轻,所产生的声音越弱。
观察探究
认识声音的强弱
用力敲击音叉,倾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轻轻敲击音叉,倾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用力敲击音叉,音叉发出 的声音较强;轻轻敲击音叉, 音叉发出的声音较弱。
观察探究
认识声音的强弱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 量大表示声音强,音量小表示声音弱。
笔将两段支起。拨动橡皮筋,辨别音调高低,观察橡皮筋的振动。
细橡皮筋
粗橡皮筋
细橡皮筋的音调较高,振动幅度大;粗橡 皮筋的音调较低,振动幅度小。
观察探究
声音高低的变化
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物体振动越 快,音调越大;物体振动越慢,音调越小。
观察探究
声音高低的变化 钢琴为什么会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呢?
观察探究
做一个“六弦琴”
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自制小乐器?
1.将吸管剪成不同长度,塞住底部。 2.试吹吸管,找出合适的吸管长度。 3.用胶带将选出的吸管绑成一排,注意上端齐平。
将我们的乐器制作的长短、高低不同。
观察探究
做一个“六弦琴” 展示自己的乐器,开一场别开生面的自制乐器演奏会吧!
典型习题
填空题 1.声音的强弱与物体的 振动 幅度有关。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调 来描述。
琴弦调得越紧,振动频率就越高, 音调也越高;琴弦调的越松,振动频 率就越低,音调也越低。
观察探究
做一个“六弦琴”
在纸盒的一面挖一个孔,将6根橡皮筋平行地固定在纸盒上, 保持橡皮筋之间的距离相等。裁一张硬纸,折成三棱柱,放在6 根橡皮筋下面,将橡皮筋支起来。分别调节6根橡皮筋的松紧程 度,使它们能发出不同的音调。
2024年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5.声音的变化(课件)
![2024年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15.声音的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b7214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1.png)
。
幅度
快慢
强
弱
高
慢
快
低
知识总结:
(1)声音是由物体___振__动___而产生的。 (2)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音__量_____来描述。
(3)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音__高_____来描述。 (4)物体__大__小___、__长__短____、_粗_细__(__松__紧) 的不同,会使物体发出声音的高低发生变化。
弹 拨 粗 细 不 同 的 橡 皮 筋
用同一根橡皮筋,调成松紧不同, 分别进行实验。
拨 松 紧 不 同 的 橡 皮 筋
你有什么发现呢?
实验二:用钢片琴研究声音高低变化
敲 击 钢 管 琴
弹 拨 钢 尺
玻 璃 杯 表 演
敲 击 瓷 碗
。,
会 唱 歌 的 公 路
想一想 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声音》
声音的变化
声音的强弱变化和什么有关声音系?
会 跳 舞 的 豆 子
小 实 验
吉 他 演 奏
你有什么发现呢?
拨 动 琴 弦
实验一:用橡皮筋研究声音高低变化
长
短
用同一根橡皮筋进行实验,把它截成长 短不同的两段。
弹 拨 橡 皮 筋
观察记录
把长度相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固定到支架上,弹拨橡皮筋。
声音高
声音低
课堂小结
1.琴弦的长短、粗细不同,发出的声 音也不同。 2.声音是因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声 音的高低变化也应该和振动有关 系……
知识总结:
1.声音的强弱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震动的幅度越大,声音
越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
2.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的 决定,物体振动越 ,音调
越 ;物体振动越 ,音调越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3声音的变化》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声音:3声音的变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0857d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b1.png)
新2024秋季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的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理解音高和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和幅度决定的。
2.学生能够描述并比较不同声音的高低和强弱。
2.过程与方法: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音高和音量变化的原因。
2.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如音叉、橡皮筋等,来展示声音的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声音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音高和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和幅度决定的。
•能够描述并比较不同声音的高低和强弱。
三、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振动频率和幅度对声音高低和强弱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音叉(不同频率)、橡皮筋(不同长度)、吉他弦(可调节松紧)、水槽(装有不同量的水)、小鼓、鼓槌、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通过演示不同频率的音叉和橡皮筋的振动,让学生观察声音的变化。
•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音高和音量变化的原因。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结果和想法,促进思维的碰撞和拓展。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播放不同高低和强弱的音乐片段,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变化。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不同?这些声音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声音的变化。
•揭示课题:《声音的变化》。
2.新课学习•(1)音高和音量的概念•讲解音高和音量的定义,并举例说明(如高音调的笛子和低音调的钢琴)。
•提问:你们知道音高和音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引导学生思考振动与声音的关系。
•(2)探究音高的变化•演示实验:使用不同频率的音叉,让学生观察音叉的振动并比较声音的高低。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音叉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高低也不同?•分组实验:让学生使用橡皮筋或吉他弦进行实验,探究音高变化的原因。
•小组内讨论并分享实验结果,教师巡视指导并解答疑问。
•(3)探究音量的变化•演示实验:使用同一音叉,轻轻敲击和用力敲击,让学生比较声音的强弱。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声音的高与低 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6声音的高与低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950a178192e45361066f5d7.png)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声音6声音的高与低1、声音有高有低。
2、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发现铝片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铝片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3、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发现簧片越长越厚,发出的音调越低,音簧越短越薄,发出的音调越高。
4、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5、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6、通过本课的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有关。
比较长的、粗的、厚的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比较短的、细的、薄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7、观察图中的物体,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化,并说一说理由。
第一幅图中的钢管粗细不同,钢管越粗,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钢管越细,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第二幅图中的音叉长短不同,音叉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长度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第三幅图中的编钟大小不同,编钟越大,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编钟越小,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理由: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发声体的长短、粗细、厚薄有关。
比较长的、粗的、厚的物体,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比较短的、细的、薄的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8、不断地改变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
观察钢尺发出的声音会怎样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而的长度,即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
可选择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进行实验;再按照钢尺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地听到四种高低不同的声音。
如此反复实验3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记录和描述。
9、钢尺振动实验记录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高低振动快慢5-6厘米声音高振动快10-11厘米声音较高振动较快15-16厘米声音较低振动较慢20-21厘米声音低振动慢10、音高变化柱形图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尺子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变化》课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的变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3b50e2d71fe910ef02df888.png)
□长 □短
□长 □短
青蛙刮鼓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尤克里里
猜测 实测
□松 □紧
□松 □紧
古琴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水杯打击乐
猜测 实测
□多 □少
□多 □少
我们的发现:
吉
尤
编
他
克
钟
里
里
水杯打击乐 青蛙刮鼓
钢片琴
古琴
乐器品析会
• 安静倾听 • 认真观察 • 积极思考
乐器研究区
实验要求:
声音的强弱
(填“强”或“弱 ”)
用相同的力度拨动粗细不同的琴弦, 声音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吉
尤
编
他
克
钟
里
里
水杯打击乐 青蛙刮鼓
钢片琴
古琴
用相同的力度 活动二:声音高低研究记录表
使乐器发出声 乐器
声音高
声音低
音。
吉他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编钟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钢片琴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钢片琴
猜测 实测
□长 □短
□长 □短
青蛙刮鼓
猜测 实测
□大 □小
□大 □小
尤克里里
猜测 实测
□松 □紧
□松 □紧
古琴
猜测 实测
□粗 □细
□粗 □细
水杯打击乐
猜测 实测
□多 □少
□多 □少
我们的发现:
这些材料可以用来做乐器吗?
玻璃瓶和水 皮筋和铁钉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声音复习思维导图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单元声音复习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5eb51e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5.png)
2.声音是怎样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产生的 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声 音 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变化与应用
向鼓面上放泡沫球的目的是? 为了更清楚地视察鼓面振动
声音的 产生
--思维导图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 声音的 音 传播
3.声音是 怎样传播 的
产生
声 声音的 音 传播
怎样传播 的
耳的结构 模拟耳郭
4.我们是 怎样听到声音的Fra bibliotek模拟鼓膜
外
听
结耳耳鼓 小 耳
听 觉大
构郭道膜 骨 蜗 神 脑
产经
声音的变化与应用 听觉形成
收传产
气球皮上放细沙(小纸屑)的目的是? 作 集 递 生
为了更清楚地视察“鼓膜”振动
用声声振 音波动
传 递 振 动
生 声 音 信 号
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设计 制作 测试
--单元结构
声音的产生
1.听听声音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声 音
声音的传播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声音的变化 与应用
5.声音的强与弱 6.声音的高与低 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8.制作我的小乐器
声音 的产生
1.听听声 音
--思维导图
按产生来源分类: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 音、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
4.我们是 怎样听到
声音的
声音的变化与应用
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通常固体 传播声音的速度最快、效果最好;气体最慢、 效果最差。
声音是以波的情势向四周传播的。 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 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3 声音的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3 声音的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1514a7410a6f524cdbf8522.png)
第3课声音的变化背景和目标在第1课“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的活动中,学生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变化。
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音叉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振动幅度太小频率太高以至于很难看到。
这一课的活动将为学生们提供观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机会。
学生将用不同的力拨动他们熟悉的钢尺,探索声音强弱的变化;通过敲击装有多少不同的水的玻璃杯,以及拨动不同松紧的皮筋、粗细不同的琴弦、敲击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探索声音高低的不同。
学生们通过对听到的不同声音的描述,将对声音有进一步的认识。
科学概念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高;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低。
过程与方法1.按教科书要求使物体发出强弱和高低不同的声音,2.对听到声音的不同进行描述,3.对物体在发出不同声音时的振动状态进行描述,4.把物体的振动状态和发出的不同声音联系起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形成善于观察,并把事物的特点和性质相联系的习惯。
教学准备为每组准备:1把钢尺或塑料尺、4个同样的杯子里面装有不同量的水、1张“杯子声音高低的实验记录单”、1块钉两颗钉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长短不同的3个铁钉、粗细不同的3根钢管、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3根铁管、1把六弦琴。
教科书说明第一部分: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这一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来拨动钢尺,让学生听听尺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尺子的振动状态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将听到的声音和观察到的尺子振动的幅度描述出来。
在反复的观察和描述中,学生将声音的强弱(大小)与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振动幅度大声音强(大),振动幅度小声音弱(小)的概念。
第二部分: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把声音高低的变化和物体振动的频率联系起来是本课的难点。
这一部分分三个层次来进行。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3、声音的变化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五十篇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3、声音的变化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五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2a0612a40242a8956bece48c.png)
2019-2020年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声音3、声音的变化教科版知识点练习第五十篇➢第1题【单选题】弹琴时会发出“dou.1 ruai.2 mi.3 fa.4”等声音,期中音调最低的是( )A、dou.1B、ruai.2C、mi.3D、fa.4【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人们正常交流的音量在( )范围之内。
A、1~15B、40~60C、70~90【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时,描述正确的是( )A、水越满,音越高B、水越满,音越低C、水的多少和声音的高低无关【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影响钢琴发音不同的条件是弹琴的速度快慢。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没有关系。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判断题】小雷说昨晚下雨时的雷声很大。
这是对声音的描述。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判断题】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3题【判断题】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4题【判断题】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5题【填空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得紧,声音______,这是因为______;拉得松,声音______,这是因为______;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______,轻轻拨,声音______。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声音的变化课后反思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 声音的变化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8bf36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7f.png)
声音的变化教学反思声音的变化课后反思声音的改变教学反思篇一《声音的改变》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时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们学习听听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活动中,初步感受到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的改变的根底上,更详细为学生们供应视察振动产生声音的时机。
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相识到音量是由物体振动幅度确定的,音高是由物体振动快慢确定的,这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的内容支配比拟清楚,一个是对音量的探究,一个是对音高的探究并且围围着3个试验进展:尺子音量的探究;水杯音高的推测和结果;橡皮筋的音高试验。
试验一:视察比拟声音强弱的改变。
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力度来拨动钢尺,让学生听听尺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尺子的振动状态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将听到的声音和视察到的尺子振动的幅度描述出来。
在反复的视察和描述中,学生将声音的强弱与尺子振动幅度的大小联系起来,从而建立起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的概念。
试验二、试验三的探究活动,都是为视察比拟声音凹凸的改变而设计的。
通过敲击装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让孩子们将试验现象和预料进展比拟,初步感知声音的凹凸改变,在这里孩子们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只能停留在外表现象,发觉杯里的水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杯里的水越多,发出的声音越低。
但振动的快慢是学生不能感受到的。
在第三个试验中,我指导学生尽量用同样的力度拨动松紧不同的橡皮筋,描述声音凹凸的改变;视察松紧不同的橡皮筋的振动状况有什么不同,并同发出的声音联系起来,初步建立物体振动得速度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的概念。
最终总结延长,联系生活,引导学生用声音的改变来解读生活中的信息,同时用学过的学问,利用身边的物品缔造奇妙音乐。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声音,生活中到处有科学,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去探究科学的奥妙。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自我感觉整体比拟完整和流畅,思路也较清楚,能够较好完本钱课的教学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阜南县张寨镇魏桥小学
朱金强
声音是由振动产 生的,音量的强弱与 什么有关系?
对比实验一: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要求:拿一把钢尺或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 10-12厘米。用一只手压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 打尺子的另一端。
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1、轻轻拨动尺子 2、用力拨动尺子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和同伴一起分享一下。
实验操作 拨动细琴弦
振动快慢 片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实验操作 敲击长铝琴片 敲击短铝琴片
声音高低 低 高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预测他们发 出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学会用高、较高、较低、低来描述
1
2
3
4
观察比较水杯声音高低变化
声音的高低又和什么 因素有关呢?
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对比实验二
要求:
1、用桌上的弦乐,拨动两根粗细不同的 琴弦。 2、用相同的力量分别弹拨琴弦,仔细观 察琴弦的变化。 3、完成记录单二,听到音乐声实验结束。
橡皮筋的振动变化 橡皮筋松 振动 慢 ,
声音的变化 声音 低 ,
橡皮筋紧
振动 快 ,
声音 高 ,
*观察声音的强弱,以及振动的幅度
实验记录单一:拨动尺子观察比较声音强弱的变化
实验操作
振动幅度 小
声音强弱 弱 强
轻轻拨动尺子
用力拨动尺子
大
对比实验一——由此得出结论:
振动幅度越大 ,声音越强 ;
振动幅度越小 ,声音越 弱 。
分贝(dB) 音量的单位: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
声音的强弱,由振动的幅度决定
我们的发现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的。 物体振动得越 慢 ,声音越 低 ; 物体振动得越 快 ,声音越 高 。
对比试验三探究结果:
物体振动的越 快 ,发出的声音就越 高 ; 物体振动的越
慢 ,发出的声音就越 低 。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 来描述,
音高的单位:赫兹(Hz)
实验记录单二:拨动琴弦观察比较声音高低的变化
杯号 预测 第一次实验 第二次实验 1 2 3 满杯水 大半杯水 半杯水 4 少半杯水
低 低 低
较低 较低 较低
较高 较高 较高
高 高 高
第三次实验
课后小练习
1.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 声音 越高, 水越多 声音 越低 。 2.拨弹橡皮筋时,皮筋 越紧 ,声音越高 ;皮筋 越松 ,声音越低 。 3.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 音高 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