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猪场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ca625d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f3.png)
一、总则1.1 为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降低疫病风险,保障猪群健康和养殖效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猪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所有人员、设施、设备和猪群。
1.3 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责任到人”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成立猪场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2 生物安全委员会下设以下部门:(1)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生物安全制度的制定、宣传、培训和监督实施。
(2)防疫部门:负责猪场疫病监测、诊断、报告和处理。
(3)消毒部门:负责猪场消毒设施设备的管理、消毒剂的采购、配制和监督实施。
(4)物资管理部门:负责猪场物资的采购、储存、分发和监督实施。
2.3 各部门职责:(1)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生物安全制度的制定、宣传、培训和监督实施。
(2)防疫部门:负责猪场疫病监测、诊断、报告和处理。
(3)消毒部门:负责猪场消毒设施设备的管理、消毒剂的采购、配制和监督实施。
(4)物资管理部门:负责猪场物资的采购、储存、分发和监督实施。
三、生物安全管理措施3.1 猪场生物安全等级划分(1)猪场划分为红区、黄区、绿区三个等级。
(2)红区:猪舍、隔离舍、饲料库等区域。
(3)黄区:生产区、管理区等区域。
(4)绿区:办公区、生活区等区域。
3.2 人员管理(1)猪场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生物安全培训,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和技能。
(2)工作人员进入猪场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
(3)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猪场,非必要人员不得进入猪场。
3.3 车辆管理(1)进入猪场的车辆必须进行消毒,不得携带外来物品。
(2)车辆进入猪场后,必须按照规定路线行驶,不得进入猪舍和猪场内部。
3.4 物资管理(1)饲料、疫苗等物资必须符合国家规定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变质物资。
(2)物资储存场所必须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3.5 消毒管理(1)猪场定期进行消毒,包括猪舍、道路、设备、工具等。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759abe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3.png)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一)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应视其为猪场的首要工作。
对一头猪的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另一头猪。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方面: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一.减少和消灭传染源1.猪场禁止从外地购买猪肉以及相关的猪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熏肉等);2.不得从不明健康状况的猪场购买种猪,商品猪;3.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死猪应焚烧或深埋;4.弱毒苗不得随意丢弃,必须要用火烧或灭活处理;5.应鼓励3KM之内的养猪场实行与本场相同的免疫程序;6.保育室应建在上风口,化粪池及死猪处理坑应放在远离猪舍的下风口;7.饲料走道与运粪道要分开;二.切断传播途径1.人员1)所有的外出人员必须隔离2天后才能进入猪场;2)参加养猪会议,访问屠宰场,集贸市场的人员必须隔离3天;3)凡是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彻底淋浴,彻底更衣后方可进入;4)尽量减少参观人员;5)进入各个生产区必须有脚浴盆;6)访问时应该先看保育室,再看产房,配种,最后看育肥室;7)各个区之间不能随意走动;8)猪场内的所有走道,淋浴房每周消毒一次(3%火碱);2.车辆1)外地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2)饲料车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就应进行清洗消毒;3.工具1)所有内部使用的工具必须经熏蒸消毒后方可带入;2)给猪打针的针头必须每猪一个针头;3)各个区的工具应单独使用,不能窜用;4)猪舍内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每栋必须经充分冲洗,彻底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4.其它动物及昆虫1)猪场内不得养狗,猫及其它的宠物;2)猪场内不得养任何其它的家畜家禽;3)猪场内应定时除蚊,蝇老鼠;5.饲料1)选择合适的饲料厂,其原料不能含有严重的污染源;2)谨慎使用动物制品(如:肉骨粉,)3)所购饲料必须先放仓库中干燥消毒一周后方可使用;三.降低动物的易感性1.进行适当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口蹄疫,猪瘟,伪狂犬);2.有病猪不能进行免疫接种,必须等动物康复后再进行;3.使用足够的免疫剂量,(细菌苗使用时不能使用抗生素类药);4.根据猪的营养需求喂给合适的饲料和饮水;5.提供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空气质量);6.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并使用充足的药物剂量;7.当环境突然变化时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急药;8.严格执行PIC的隔离适应程序;9.能局部给药的不必使用全群给药,药物剂量不能随意改变;10.一栋猪舍内不能饲养年龄相差很大的猪;11.善待猪只;。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d5f12c1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aa.png)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1.猪场消毒:定期对猪舍、饮水、饲料、工具、车辆等进行消毒,以杀灭病原微生物。
2. 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减少人员进出,防止病毒、细菌等通过人员传播。
3. 检疫:入栏前对猪进行检疫,防止病猪进入猪场。
4. 隔离:将病猪与健康猪进行分离,以避免病毒、细菌的传播。
5. 生物安全区域划分:将猪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实现严格的管理和监控。
6. 疫苗接种:定期对猪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的免疫力。
7. 猪场环境卫生:保持猪场环境干燥、通风、卫生,可有效减少病毒、细菌的滋生。
8. 猪场员工培训:对猪场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操作方法的培训,提高员工的防范意识。
以上是常见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猪场还需针对不同的疫病实行相应的防控措施,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猪肉的质量安全。
- 1 -。
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441d74b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3b.png)
一、总则为加强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养猪厂所有员工、参观者、供应商等相关人员,以及养猪厂内部所有生产、管理、科研等活动。
三、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养猪厂应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生物安全责任,确保生物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养猪厂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文件,明确生物安全措施和要求。
3.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运行养猪厂应定期对生物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改进,确保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四、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 人员管理(1)员工健康管理:员工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病的员工不得从事与动物接触的工作。
(2)人员培训: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生物安全意识。
(3)人员进出管理:严格控制人员进出,外来人员需经严格审批,并采取必要的生物安全措施。
2. 物资管理(1)生产资料:严格执行生产资料采购、验收、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的生物安全措施。
(2)饲料及添加剂:确保饲料及添加剂的质量安全,防止病原传播。
(3)兽药及疫苗:严格执行兽药及疫苗的采购、储存、使用和废弃处理等环节的生物安全措施。
3. 场地及设施管理(1)猪舍及附属设施:定期进行消毒、杀虫、灭鼠等生物安全措施。
(2)粪便及废水处理:严格执行粪便及废水处理规范,防止病原传播。
(3)垃圾处理:严格执行垃圾处理规范,防止病原传播。
4. 疫病防控(1)疫病监测: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疫病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及时向当地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3)疫病防控措施:严格执行疫病防控措施,防止疫病传播。
5. 应急预案(1)制定疫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应急措施和应急队伍。
猪场阻断病原传播途径的生物安全措施
![猪场阻断病原传播途径的生物安全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160bf3b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f6.png)
猪场阻断病原传播途径的生物安全措施病原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传播到动物体内的途径,其中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灰尘传播、水传播、食物传播、虫媒传播等几种方式。
为阻断病原传播途径的生物安全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禁止外来动物进入猪场为了避免外来动物带入病原体,猪场应该设置防护措施。
首先,需要设置固定的入口,设立有效的进场门卫,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先接受检查,强制穿上猪场專屬的工作服和鞋套,确保潜在危害的附着物不会进入猪房。
严格限制外来车辆进入猪场,尽量减少外来人员、工具、设备和动物的进出,从而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2. 建立规范的管控制度建立严格的进出厂房制度,对于各类进出口进行管控,确保及时有效的实施安全措施,包括检疫、消毒、垃圾处理等。
加強卫生实施标准化管理流程,強制控制猪场内和周边环境,落实垃圾分类和垃圾分类回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确保猪场内外的清洁卫生环境。
3. 设备和设施的优化猪场内设施要注意通风、卫生、消毒等方面的建设,设备应该做好维护的保养工作,确保有效的维护落实。
严格对进出猪房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技能能力,加强关于生物安全的知识的普及教育,影响卫生意识和操作能力。
同时,加强环保意识,使用环保设备来减少污染排放。
4. 饲养管理和防病管理在饲养管理上,需根据生长阶段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饲料成份、提供水源,确保饲料和水源的卫生和安全。
加强疾病防治措施,定期检测猪群的健康状况,开展疫苗接种,对于患有疾病的猪及时置换或隔离,并进行消毒处理。
加強协作,确立有效反应机制,一旦发生新型病害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以防疫情的扩散。
总之,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对猪群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立规范管控制度、改善设备和设施、加强饲养管理和防病管理,都可以阻断病原传播途径,起到保障猪群健康的作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需要实行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守门员、饲养员的安全素养,及时发现和排查生物污染源,并在操作中严格贯彻安全规范,确保猪场的安全和健康。
保障猪场生物安全的措施
![保障猪场生物安全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fe5ae42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f7.png)
保障猪场生物安全的措施猪场的生物安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猪是易感生物,特别是在病毒和细菌方面。
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就会导致大规模的瘟疫和经济损失。
下面是一些重要的措施来保障猪场生物安全。
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猪场应该实施环境卫生管理措施,以保证猪圈和猪场处于清洁和卫生状态。
这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定期打扫猪圈和猪场,清除废弃物和垃圾;•对砖墙、地面、水槽等设施进行消毒;•定期更换和清洗猪栏内的饮水设施和饲料槽。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防止猪场疫情的关键。
在不定时的疫苗接种计划中,建议猪农们向当地的政府落实协商,可以找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以保证猪群中的每一个猪都能得到足够的预防保护。
并在接种后,专业医生推荐注意猪群的变化情况,如过度的死亡率等,及时向专业医院报告。
3. 消毒杀菌在生产过程中,猪场应定期进行物体、设施、水体、空气等进行消毒杀菌。
可以使用的消毒剂包括:氯化钠、双氧水、含氯制剂等。
要确保消毒杀菌的操作在正确的时间和方法下完成,否则将可能会导致疾病的扩散。
4. 健康检测定期进行对猪群体检,可以鉴定个体猪的健康,掌握整体群体的健康状况。
只有健康的猪群才能保证猪肉品质的优良,同时预防疾病的传染。
5. 减少人为干预除专业技术人员外,猪场工作人员和其他人员要减少与猪接触,并注意保持洁净,以减少人类病菌对猪群的影响。
6. 灭鼠和防鼠老鼠是很多猪场都面临的问题,因为它们不仅会危害散落在地面上的猪食料,而且还可能携带病毒和细菌。
猪场可以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如:大锅煮毒桶等方法,来灭除老鼠。
以上的措施只是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零散的部分,在实际操作中繁琐且复杂,量体裁衣的措施在不同的猪场实施。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措施,保证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有效性。
猪场生物安全工作措施
![猪场生物安全工作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819445d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61.png)
猪场生物安全工作措施猪场生物安全工作措施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对肉类需求的增加使得猪肉产业蓬勃发展。
然而,由于养猪场存在着潜在的疾病传播风险,保障猪场生物安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猪场生物安全工作措施旨在减少动物疾病的传播,提高猪场生产效率,保障食品安全。
本文将就猪场生物安全的重要性、工作措施和实施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一、猪场生物安全的重要性1. 疾病的传播危害疾病是养猪场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一旦发生疫病,不仅会导致大量猪只死亡,还会造成经济损失。
同时,疾病的传播还会对周边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食品安全问题猪肉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食品来源之一,而疾病从猪场传播到人体,会引发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同时,某些肉源性病原体也可能通过污染猪肉的方式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
3. 农场形象和信誉猪场的生物安全工作也直接关系到农场的形象和信誉。
通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还能树立农场的良好形象,为农场带来良好的声誉,从而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客户。
二、猪场生物安全工作的主要措施1. 完善动物检疫制度在猪场入口设置严格的车辆和人员检疫措施,对进出猪场的车辆、人员、工具和设备进行仔细检查,确保没有携带疫病传染源进入猪场。
同时,建立健全的动物检疫档案,强化病死动物的检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2. 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在养猪场内部设置生物安全隔离区,划分不同的生产区域,实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同时,建立生病猪和健康猪的隔离制度,确保病猪和健康猪互不干扰,避免病原体传播。
3. 加强环境消毒和食品安全管理定期对猪舍、饮水设施、饲料设施等猪场环境进行清洁消毒,消灭病原体的滋生源,阻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加强饲料和水源的检测,确保猪只摄入的饲料和水源安全卫生。
4. 实施严格的养殖管理措施加强猪只的监测和健康管理,建立猪只健康档案,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体检,确保猪只处于良好的生理状态。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流程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a3a3d686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2d.png)
一、目的为保障猪场生物安全,预防、控制和消除动物疫病,确保猪只健康,提高养殖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所有猪舍、员工及外来人员。
三、组织架构1. 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猪场生物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 设立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四、生物安全措施1. 人员管理(1)入场前,员工需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症状。
(2)外来人员需经生物安全办公室审批,办理临时通行证,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
(3)员工及外来人员进入猪场,必须更换专用工作服、鞋帽,并经过淋浴、消毒。
2. 车辆管理(1)车辆进出猪场必须经过严格消毒,确保不带病原体。
(2)车辆停放区域与猪舍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3. 物资管理(1)饲料、疫苗、兽药等物资进入猪场,必须经过严格消毒。
(2)物资储存区域与猪舍保持一定距离,防止交叉感染。
4. 猪舍管理(1)猪舍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
(2)猪舍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防止交叉感染。
5. 疫病监测(1)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隔离、治疗。
(2)建立猪场疫病监测档案,及时上报疫情。
6. 疫情处置(1)发现疑似疫情,立即封锁猪场,隔离病猪。
(2)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3)对猪舍、环境进行全面消毒,确保无病原体。
五、生物安全培训1. 定期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生物安全意识。
2. 对外来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遵守生物安全规定。
六、监督检查1. 生物安全办公室定期对猪场生物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员工及外来人员违反生物安全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猪场基本生物安全技术措施
![猪场基本生物安全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8a550bba8956bec0875e353.png)
猪场基本生物安全的技术措施猪场的生物安全是指采取有效的疾病防制措施和防污染措施,以预防传染病和污染物传入猪场并防止其传播的专业术语。
目前在养猪生产中,生猪发生疾病是难免的,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比疾病治疗更为重要。
因此,猪场必须实施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预防疾病和污染物的传入。
即便一个猪场已经有了多种流行性传染病,也需要采用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以稳定猪群的健康和防止新的疾病的传入。
本文简要论述一些基本的生物安全措施,各猪场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作必要的修改。
l基础设施控制1.1猪场的选址猪场的选址要远离开交通主干道,离其他畜牧场、屠宰加工场、畜产品交易点、居民区至少50o m。
同时最好有山坡、树林、湖泊等天然屏障隔离。
1.2猪场布局猪场周围要建围墙,最好用砖砌,高度2.5m,离猪舍至少20m。
围墙内分三个区,即生活区、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
生活区内设置办公室、宿舍、食堂、洗浴设施等,生活区必须相对封闭,只留二条通道与生产区相通。
生产区内设置各种类型的猪舍和通道。
生产辅助区是为生产区服务的各种设施,如:饲料加工厂、水泵房、水塔、配电房、备用电源、维修房等。
1.3猪舍布局根据场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局,比较理想的应为三点式或二点式的猪舍。
三点式的,分为配种怀孕、分娩舍、保育舍、生长肥育舍,其间至少相距500 m。
二点式的,母猪生产一处,保育与生产肥育又一处,或母猪生产与保育在一处,生长肥育另分一处。
如条件限制,可采用一点三区式,即在同一个场地内分为三个区域:母猪区、保育区和生产肥育区。
其中保育区应与母猪区和生产肥育区(大猪区)至少相距50m以上,可有效地预防仔猪受感染。
2人员及物品控制2.1人员控制猪场内人员流动频繁,且常常被忽视,应严格控制。
2.1.1工作人员的控制只有生产人员与管理人员才允许进入猪场,所有人员必须住在生活区内。
休假人员回场必须经过24 h的隔离,并经过常规消毒后才准许进入生产区工作。
2.1.2外来人员的控制生产区谢绝参观。
猪场生物安全重点工作总结
![猪场生物安全重点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5ed8ddf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b.png)
猪场生物安全重点工作总结
猪场生物安全是保障猪群健康和生产的重要工作,也是猪场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猪场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生物安全工作,防止疾病传播和疫情爆发,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以下是猪场生物安全的重点工作总结:
1. 疫病防控,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确保猪群的健康状况。
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的隔离和治疗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2. 环境卫生,保持猪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防止病
原微生物的滋生和传播。
3. 人员管理,猪场工作人员要定期接受健康检查,遵守个人卫生规范,做好防
护措施,避免将疾病带入猪场。
4. 外来物品管理,对进出猪场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检疫和消毒处理,防止外来病
原体的传播。
5. 采购管理,对猪场所需的饲料、药品等物资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不带
入病原体和有害物质。
6. 疾病监测,建立健全的疾病监测体系,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疫情,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总之,猪场生物安全工作是猪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
只有做好生物安全工作,才能确保猪场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希望猪场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都能重视生物安全工作,做好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工作,保障猪群的健康和生产。
猪场生物安全内控制度
![猪场生物安全内控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a86ebdc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43.png)
一、前言猪场生物安全内控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猪场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流行,保障猪场生产安全,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确保猪肉产品质量,保护动物福利,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而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所有规模化、标准化猪场。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猪场应设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生物安全内控制度。
领导小组由猪场负责人、兽医、生产管理、饲料管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2.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猪场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生物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生物安全内控制度的具体实施、监督和检查。
3. 生产一线人员生产一线人员应熟悉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内控制度,确保猪场生产安全。
三、生物安全内控制度1. 猪场选址与布局(1)猪场应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远离居民区、屠宰场、垃圾场等污染源的地区。
(2)猪场应合理规划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粪污处理区等功能区域,确保各区域相对独立。
2. 猪场环境控制(1)猪舍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通风等条件,确保猪群健康。
(2)猪舍定期进行消毒,消灭病原微生物。
(3)猪舍内粪便、污水及时清理,防止污染环境。
3. 引种与隔离(1)引进种猪前,需了解供种猪场的生物安全状况,确保引进猪只健康。
(2)引进猪只应进行隔离观察,观察期不少于30天,期间严格隔离,防止疾病传播。
(3)隔离期间,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饲料与饮水(1)饲料来源可靠,确保饲料质量。
(2)饲料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严格防止污染。
(3)猪场内设有独立饮水系统,确保饮水安全。
5. 兽医防疫(1)猪场应建立完善的兽医防疫制度,定期对猪只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疾病及时隔离、治疗。
(2)猪场应定期进行免疫接种,预防常见传染病。
(3)猪场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防止交叉感染。
6. 病死猪处理(1)病死猪应立即隔离,防止病原传播。
(2)病死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7. 粪污处理(1)猪场应采用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如堆肥、发酵等。
猪场生物安全
![猪场生物安全](https://img.taocdn.com/s3/m/2a5cc456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85.png)
生物安全规范化一、改善大环境1.植树种草绿化环境猪场周围和场区空闲地进行植树种草包括蔬菜、花草、灌木等绿化环境,对改善小气候有重要的作用;要求猪场内的道路两侧种植行道树,之间都要栽种速生、高大的落叶树如水杉、白杨树等,场区内的空闲地都要遍种蔬菜、花草和灌木;有条件的猪场最好在场区外围种植510m宽的防风林2.搞好粪污处理这些高浓度的有机污水,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屯积在场,必然造成粪污漫溢,臭气熏天,蚊蝇孳生;其中不乏病原微生物,还可能给带来二次污染;如果随意将粪污排放到江、河、池塘内,则可使水质发生富营养化污染,污水中还可能含有超标的酸、碱、酚、醛和氯化物等残留的消毒药液,可致死鱼、虾,能使植物枯萎;如果忽视或没有搞好猪场的粪污处理,不仅直接危害到猪群的健康,也影响到附近人们的生活;猪场不得安宁,怎能持续发展猪场的粪污其实包括固体和液体:①固体即干粪,比较容易处理;可直接出售给农户作肥料或饵料,亦可进行生物发酵,生产出猪粪生物有机肥;这种肥料除了保持猪粪本身的肥效外,其中的有益菌能起到除臭、除湿、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若同时加入相应的菜粕、多种微量元素,还可制成高效的生物有机肥;干燥的成品便于包装运输和使用;这样不仅可消除污染源,还能创造出可观的经济效益;为此,要求规模化猪场应以人工清粪为主,少用水冲栏圈,实行粪水分离,这样还可提高猪粪有机肥的产量和质量; ②液体即从各幢猪舍的沟渠集中排放到污水池内高浓度的有机污水;为了净化这类污水,人们作了很多探索;一般来讲首先要进行固、液分离可用沉淀法,过滤法和离心法等,将分离出的固体部分作干粪处理;液体部分再进行生物氧化、厌氧处理或用于人工湿地;在水资源缺乏的地区还可将其处理后,经检验合格的上清液回收再用于冲洗猪圈;为了解决好猪场粪污的处理问题,还要从污染源头抓起:不随意大量使用水冲圈,及时发现并修好漏水的水龙头,减少污水的排放量;选用合理的配合,避免服用过量的氮、磷、铜、锌、砷等物质以减少粪便中的污染物质;必要时可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植酸酶,以提高机体对氮、磷等营养的利用率,从而降低这些物质的排放量;消毒猪舍时,应避免大量使用氢氧化钠、氯制剂和酚醛等引起二次污染的消毒剂;提倡使用过氧化物类、季铵盐类等消毒剂;二、创造猪舍小气候猪的生物学特性是:怕冷、怕热、大小猪都不耐潮湿,还需要洁净的空气和一定的光照;因此,规模化猪场猪舍的结构和工艺设计都要围绕着这些问题来考虑;而这些因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例如,在冬季为了保持舍温,门窗紧闭,但造成了空气的污浊;夏季向猪体和猪圈冲水可以降温,但增加了舍内的湿度;由此可见,猪舍内的小气候调节必须进行综合考虑,以创造一个有利于猪群生长发育的环境;1.温度湿度在环境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猪对环境温度的高低非常敏感,表现在怕冷;低温对新生仔猪的危害最大,若裸露在1环境中2h,便可冻僵、冻昏、甚至冻死;成年猪长时间在-8°C的环境下,可冻得不吃不喝,阵阵发抖;瘦弱的猪在-5时就可冻得站立不稳;寒冷对仔猪的间接影响更大;它是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腹泻性疾病的主要诱因,还能应激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试验表明,若生活在12°C以下的环境中,其增重比对照组减缓",饲料报酬降低5";在寒冷季节,成年猪舍温要求不低于10°C;保育猪舍应保持在22°C-24°C 为宜;2-3周龄的仔猪需26°C左右;而1周龄以内的仔猪则需30°C的环境;保育箱内的温度还要更高一些;春、秋季节昼夜的温差较大,可达10°C以上,体弱的猪是不能适应的,易诱发各种疾病;因此,在这期间要求适时关、启门窗,缩小昼夜的温差;成年猪则不耐热;当气温高于28°C时,对于体重75kg 以上的大猪可能出现气喘现象;若超过30°C,猪的采食量明显下降,饲料报酬降低,长势缓慢;当气温高于35°C以上,又不采取任何防暑降温措施,有的可能发生中暑,妊娠可能引起流产,的性欲下降,精液品质不良,并在2-3个月内都难以恢复;热应激可继发多种疾病;猪舍内温度的高低取决于猪舍内热量的来源和散失的程度;在无取暖条件下,热的来源主要是猪体散发和日光照射的热量;热量散失的多少与猪舍的结构、建材、通风设备和管理等因素有关;在寒冷季节对哺乳仔猪舍和保育猪舍应添加增温、保温设施;在炎热的夏季,对成年猪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如加大通风,给以淋浴,加快热的散失,减少猪舍中猪的密度,以降低舍内的热源;此项工作对和种公猪尤为重要;2.湿度是指猪舍内空气中含水分的多少,一般用相对湿度表示; 猪的生长速度快,肥育效果好;猪舍内的湿度过高影响猪的新陈代谢,是引起仔猪黄白痢的主要原因之一,还可诱发肌肉、关节方面的疾病;为了防止湿度过高,首先要减少猪舍内水汽的来源,少用或不用大量水冲刷猪圈,保持地面平整,避免积水;设置通风设备,经常开启门窗,以降低室内的湿度;3.通风换气规模化猪场由于猪只的密度大,猪舍的容积相对较小而密闭,猪舍内蓄积了大量二氧化碳、氨、硫化氢和尘埃; 猪若长时间生活在这种环境中,首先刺激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炎症,猪易感染或激发呼吸道的疾病;如猪气喘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肺疫等;污浊的空气还可引起猪的应激综合征;表现在食欲下降、泌乳减少、狂躁不安或昏昏欲睡、咬尾嚼耳等现象;消除或减少猪舍内的有害气体,除了注意通风换气外,还要搞好猪舍内的卫生管理,及时清除粪便、污水,不让它在猪舍内腐败分解;调教猪到运动场或猪舍一隅排粪便的习惯;干燥是减少有害气体产生的主要措施,通风是消除有害气体的重要方法;当严寒季节保温与通风发生矛盾时,可向猪舍内定时喷雾过氧化物类的消毒剂,其释放出的氧能氧化空气中的硫化氢和氨,起到杀菌、除臭、降尘、净化空气的作用;4.光照对猪有促进新陈代谢、加速骨骼生长,以及活化和增强免疫机能的作用;肥育猪对光照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光照对繁育母猪和仔猪有重要的作用;三、完善防病体系疾病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对猪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病及营养缺乏症;为了减少或避免的发生,保障的正常生产,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到管理规范化,防疫措施制度化,不断提高猪的健康水平;1.坚持自繁自养,尽量做到全进全出猪场最好自己饲养、,繁殖并育肥,这样既可避免购买猪时带进传染病,又可降低养猪成本,引进时尽量从非疫区购入,并经兽医部门检疫,经消毒后进入隔离,经观察30天健康,并按本场免疫程序注射疫苗后,再经过15--20天的适应阶段的观察,方可入场混群;各阶段育猪舍以小单元为最好,这样有利于全进和全出,有利于彻底冲洗和消毒;2.严格执行消毒制度消毒的目的是杀灭病原体,猪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被病猪污染的粪尿、血液及其分泌物、土壤、用具、畜舍等要定期进行消毒,一般规模化猪场可一周消毒一次,疫情较大的猪场也可3天消毒一次,每次消毒时,应先将粪尿打扫干净,用消毒剂稀释后进行喷雾带猪消毒;3.制定严格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是根据猪群的免疫状况和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及季节,结合各猪场的具体疫情而制定的预防接种计划,由于各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各不相同,因此各场应根据各自情况制定相应的免疫计划;四、消毒防控:1、进入猪场的人员,在门岗雾化消毒安灭杀:水=1:20020-40 秒,同时消毒池内消毒鞋底,且更换场内生活区衣服和鞋;2.进入生活区换鞋、更衣、沐浴、隔离凡需进入猪场生活区的人员必须更换生活区衣服并换鞋;3.进入生产区需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在更衣室沐浴、更换隔离区衣服并换鞋,必须按要求隔离;进入生产区前,必须更换生产区衣服和鞋,并在消毒池内消毒鞋底;有洗浴设备的猪舍,必须在进入车间工作房前淋浴、更衣和鞋;猪舍无洗浴设备的猪场,在进入猪舍前必须在指定的更衣室,更换生产区衣服和鞋;二、生活用品及生产用具消毒1.进入猪场的食品消毒方法1表面活性剂清洗消毒:无外包装的食品,使用食品洗涤剂水溶液浸泡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洗,晾干;2熏蒸消毒:有外包装的食物,应将食物分散摆放在熏蒸消毒室内,打开臭氧发生;3臭氧消毒:无外包装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将食物清洗干净后,放入接臭氧发生器的水槽内,打开臭氧发生器,浸泡 20 分钟;2.衣物消毒包括衣服、帽、口罩及鞋将其分别浸泡在 %过氧乙酸溶液中 20 分钟,用清水冲洗,再用去污剂搓洗,清水洗净;3.其它物资可选以下几种消毒方法1消毒液浸泡消毒:可用 %的过氧乙酸或 1:100 的戊二醛溶液浸泡 20 分钟;2紫外消毒:表面光滑的物品可用紫外消毒法消毒,但注意保证物品每个表面均接受到紫外灯照射 30 分钟;3熏蒸消毒:将物品分散摆放在熏蒸消毒室内,加热过氧乙酸溶液,过氧乙酸的用量为3-5ml/m3,封闭消毒室 12 小时以上方可取出;4臭氧消毒:将物品分散摆放在消毒室内,打开臭氧发生器,封闭消毒室,消毒30 分钟,等臭氧挥发完,取出;5擦拭消毒:手机、手提电脑可使用 75%的酒精擦拭消毒;6疫苗等生物制品消毒:将外包装除去,产品说明书经臭氧消毒后交由兽医;用75%酒精喷雾消毒疫苗瓶;注意:1.务必在 5 分钟内完成,并迅速放入保温箱内交由兽医;2.务必将酒精喷雾至包装各部分;三、车辆消毒1.车辆消毒池车辆在进入猪场和跨区域活动时必须经过车辆消毒池,车辆消毒池内消毒液为 2%-3%烧碱水,至少每 4 天更换 1 次,如遇暴雨应在雨后立即更换,且消毒液的量应保证整个车轮在经过消毒池时全部浸湿;2、车身消毒方法1清扫未装载物资的车辆进入车辆清洗、消毒间区后,车辆清洗、消毒人员将车上所有物品、挡板及可拆卸部件等卸下,用扫帚清扫干净车箱内杂物等;2清水冲洗用高压水枪使用清水冲洗,将车身所有表面及车箱内部的污物冲洗干净;3喷洒清洁剂用常压水管将 %洗衣粉水或 %肥皂水喷洒至需要清洗的车身及车箱内部的所有表面,并使清洁剂在需要清洗的所有表面停留 10-15 分钟,将污物刷净;4清水冲洗及晾干用高压水枪使用清水将清洁剂以及污物冲洗干净,晾干;5消毒用 1:100 的戊二醛消毒液,高压水枪冲洗,使车身全部浸湿,停留 20 分钟;6清水冲洗消毒剂及晾干用高压水枪使用清水将消毒液冲洗干净,晾干;7检查车辆通知检查人员检查,并将检查合格,签发合格单;如不合格,检查人员当即通知相关人员返工重新以上程序进行清洗和消毒工作;①洁净度检查车轮、车外部、车箱内部和驾驶室洁净无污物如泥土、物资残留物等;②有机物检查使用有机物快速检测棒,检测有机物残留;③消毒药浓度检查使用消毒药浓度测试纸检测所使用的消毒药浓度;8消毒间地面消毒及晾干检查合格后,用 %-2%的烧碱水冲洗地面,检查人员等待消毒后,用 pH 试纸检测地面消毒水浓度及冲洗情况,晾干;四、环境消毒1.道路消毒清扫后,浇泼 2%烧碱水;2.办公生活区房间消毒清洁后,用 %过氧乙酸喷雾消毒地面及墙面,喷雾后,关闭门窗 30 分钟;3.转猪台消毒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干燥,再用 1:100 戊二醛喷雾消毒;五、猪舍消毒生物安全,行为规范1.“全进全出”猪舍消毒程序1 清洗必须在空圈后 24 小时内完成:将可移动的物品移开,彻底清扫包括房顶、墙壁、排污沟等后,用清水浸泡 12 小时;再用 6 公斤压力的冲洗机彻底冲洗;2用常压水管将 %洗衣粉水或 %肥皂水喷洒浸泡 2 小时,用 6 公斤压力的冲洗机彻底冲洗;3待干后,用 1:100 的戊二醛溶液高压喷雾消毒,再冲洗;非金属设备也可用石灰乳涂布;4 检查合格后,空栏净化 2 天;2.配种妊娠舍、公猪舍消毒猪只转出后的空栏,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干燥后,用 %戊二醛喷雾消毒地面和圈栏等设备;3.生产区猪舍门口消毒池生产区的每栋猪舍门口必须设立消毒池,加 2%烧碱水,每天更换 2 次;六、饮水消毒1.适合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氯制剂:漂白粉、二/三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过氧化物:过氧乙酸;碘伏:第一二三代碘伏均可;2. 氯制剂用于饮水消毒的方法浓度在 1~3g/吨之间,不超过 5g/吨,加氯后经一定消毒时间 15~30 分钟 ,水中维持的总氯量在 2ppm ;七、兽医诊疗器材消毒猪场灭鼠、杀虫程序一、猪场灭鼠程序1.环境治理1灭鼠前要及时断绝鼠粮,彻底清除垃圾,控制不符合规定储存的粮食、食品、包装物等,特别是餐饮剩饭剩菜需密封保管,厨余垃圾及时密闭清运;2外环境可供鼠食用的遗弃食品及积水及时清理;2.规范防鼠设施1 门窗严丝合缝,门与门框、窗与窗棱缝隙应小于 6 毫米,饲料仓库及其它可招致鼠害的场所木质门的下沿,应镶包内外 30 厘米高铁皮;楼房地下室或地上一层的窗户及通风孔应加装 13x13 毫米的铁丝网;2各种管道或电缆进出建筑的孔洞用水泥等材料堵塞;室内可能被鼠类利用的孔洞、缝隙也用水泥填堵;3下水道应装返水碗,室内排水沟装有完整铁篦,通往外界出水口部位应有 13x13毫米防鼠铁丝网闸;4所有仓库木门应包有 30 厘米高铁皮,经常开启的门应设置 50 厘米高包铁皮的防鼠挡板,库内常年备有盛装新鲜灭鼠药品的鼠盒或粘鼠板;3.鼠药投放1员工生活居住区:15 平方米房间投放 2-3 堆毒饵,沿墙根投放,厨房至少投毒饵 1 堆,院内沿墙每隔 10 米投放 1 堆,每堆 30 克,每床铺下投放 1 堆,每堆 30 克,至少连投 3 天毒饵,吃一份补两份;2生产区:每 15 平方米投放 1-2 堆毒饵,投在机械下方,连续检查 3 天,吃一份补两份;3办公区:每间房投放 1-2 堆毒饵,投在柜下,2 楼以上房间有鼠就投毒饵;院内沿墙根 20 米投放 1 份蜡块,吃一份补两份,连续检查 3 天;4食堂餐饮:使用毒饵盒投药,每 5 米 1 堆毒饵,储藏室门口 1 堆,每堆 50 克;室外每隔10 米投放 1 份蜡块,连续检查补充毒饵至少 7 天,外环境一律投放蜡块类药,禁投放颗粒鼠药;在食堂周边可相应设 2-4 处毒饵站可长期投蜡块灭鼠;5下水道及管线井:投放蜡块类毒饵 100 克,隔日检查并补充毒饵至少 3 次;6原料、成品仓库:用鼠药盒长年投放鼠药或粘鼠板沿墙根隔 5 米 1 处,随时补充投药;4.鼠尸处理:鼠尸要及时清理,采取深埋或焚烧处理,禁止不清理或随意丢弃;5.注意事项:室内投药以饵料大隆鼠药和粘鼠板为主,外环境及下水管道等,采用蜡块类大隆、立克命等毒饵为主;在原料和成品仓库等采用饵料盒投毒饵,要严格管理,要绝对防止污染,要将死鼠及时深埋处理;五、免疫流程一、检测确定免疫程序1.猪瘟1采样时间:猪瘟苗免疫21天;2采样比例:按10%抽样进行抗体监测;3判断标准:群体免疫抗体阳性率80%以上判为合格;4结果处理:对不合格猪群补免一次,6-8周后再次进行检测,经检测仍为阴性者淘汰; 2.伪狂犬1采样时间:伪狂犬gE基因缺失苗免疫21天后;2采样比例:①对生产母猪按10%抽样;②对新选入的后备母猪、公猪逐头检测;3判断标准:①后备母猪、公猪野毒应为阴性、免疫抗体合格率 100%判为合格;②生产母猪进行伪狂犬gE抗体监测的结果应为野毒阳性比例应不扩大、免疫抗体合格率95%以上判为合格;4结果处理:对以上检出的野毒阳性猪予以淘汰、免疫不合格者补免一次,4-6周后再次进行检测;3.O型口蹄疫1采样时间:O型灭活类疫苗免疫28天后;2采样比例:按10%抽样取样;3判断标准:液相阻断ELISA抗体效价≥26判为合格,群体免疫合格率达70%以上判为合格; 4结果处理:对不合格猪群补免一次,28天后再次进行检测;4.蓝耳1采样时间:活疫苗免疫28天后;2采样比例:按10%取样;3判断标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ELISA抗体IRPC值>20判为合格,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70%判定为合格;4结果处理:对于抗体合格率低于70%加强免疫一次,28天后再检测一次;二、 5. 监测时间:跟踪免疫三、疫苗保存:1.灭活疫苗冷藏保存,温度2℃—8℃;冻干苗冷冻保存,温度-15℃— -20℃;2.稀释液避光常温保存;3.先进先出;4.定期检查冰箱的温度;四、操作流程1.猪群准备:①接受免疫猪群一定是健康的;②母猪群在配种后30天内和产前15天不免疫;③公猪分批次免疫;④提前一顿控料,保持空腹;⑤免疫前后添加多维以减少应激;⑥免疫前后1天禁止带猪消毒;⑦免疫细菌苗前后3天不用抗生素,免疫病毒性疫苗前后3天不用抗病毒药物;2.针头选择:①1-8kg选用913mm②8-30kg选用1220mm③30-60kg选用1425mm④60-120kg选用1625mm⑤种猪选用1638mm3.疫苗稀释①用专用稀释液进行稀释,稀释液和疫苗恢复30分钟至常温再稀释;②稀释时检查冻干苗不失真空保存能产生负压吸力③用灭菌过的注射器及针头按所需比例进行稀释,建议用1638mm针头稀释,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第一遍稀释好后,再次用稀释液进行二次稀释,减少浪费,禁止开瓶稀释;4、疫苗使用①疫苗运输:配制后的疫苗在运输和使用中使用保温箱/盒保温避光;②注射位置:注针头稀射部位在耳侧中部靠近耳根的最高软皱褶和绷紧皮肤的交界处,确保疫苗注射到达肌肉层备注:传胃-流腹二联苗是后海穴注射;③防疫要求:a.免疫时严禁用酒精或碘酒消毒针头或注射位置;b.种猪做到一猪一针头,正常商品猪一窝或一圈一针头,病猪要放到最后免疫,一猪一针头,注射器再次吸取疫苗时必须更换针头;c.有出血或漏液的猪只一定要补针;d.严禁打飞针,产房仔猪要求有人辅助抱猪,保育和肥猪要用挡板挡在一角落进行免疫;④注意事项:a.疫苗稀释好后要求放在保温箱内,两小时内必须使用完;b.做好免疫猪标记,避免漏打;c.免疫时准备好肾上腺素或地塞米松或Vc,如果免疫应激出现时无应急药物时可通过耳尖或鼻镜放血;5.做好免疫记录免疫日期、头数、猪群种类,免疫剂量,免疫方式等,把疫苗标签贴在免疫记录表上,饲养员、技术员签字确认;6. 器械及时消毒:①注射器分解开与针头一起首先在水中煮沸15-20分钟后清洗干净再在水中煮沸15-20分钟,结束后晾干分类保存;②疫苗瓶当场集中深埋或烧毁消毒处理;。
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八项措施
![规模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八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eb72c57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60.png)
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控制场内疾病发生的体系,是以猪的生物学特性为基础,以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畜群为中心的控制措施。
通过生物安全管理,防止疫病的侵入,从而使动物无病,达到保障健康之目的。
近年来随着非洲猪瘟的不断蔓延和流行,养殖场生物安全更加受到重视。
笔者通过20 多年的规模猪场生产的工作实践,摸索出规模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的八项措施,现敷述如下。
01一、猪场的场址选择布局与设计要科学1. 场址选择。
规模化猪场选址应当符合下列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500m以上;距离种畜禽场1000m以上;距离动物诊疗场所200m以上;动物饲养场之间距离不少于500m;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所3000m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500m 以上。
要选择地势高燥、平坦、向阳、排水通畅的地方。
要具备自来水和用电条件。
猪场周围应有大片农田或蔬菜地或鱼塘,可就地消化处理粪便。
禁止选在国家政策或地方政府限制养殖的区域内。
2. 猪场布局设计。
规模猪场可分为4 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隔离区,4 个功能区要严格分开。
生活区应设在上风向和地势较高的地方,四周要用围墙或铁丝围拢,与生产区隔开,以利防疫。
管理区应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和生产区进出口的外面。
生产区是猪场的主要部分,包括各类猪群的猪舍、消毒舍、兽医室、药房、饲料加工和调剂车间、仓库及人工授精室、配种室等。
该区位于生活区的下风向和隔离区的上风向。
猪场生产区周围应建筑2m 以上的围墙。
隔离区包括隔离舍、尸体剖检和处理设施、粪污处理及贮存设施、填埋井等,这些应设在整个生产区的下风向。
场内要净道污道分开,雨水污水分离。
生产区入口处设有门卫和淋浴更衣消毒室,内设淋浴器。
各栋猪舍入口也要设有脚踏消毒垫。
猪场里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猪场里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a37926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3.png)
一、总则1. 为加强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场生产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本猪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所有生产、管理、服务人员及进场人员。
二、生物安全管理体系1. 建立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修订和监督实施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2.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日常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3. 各部门、车间、班组应设立生物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车间、班组的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三、生物安全措施1. 人员管理(1)进场人员需进行健康检查,符合条件后方可进入猪场。
(2)进场人员需穿戴专用工作服、鞋帽,并严格执行洗消程序。
(3)人员出入猪场应遵守相关规定,不得擅自串岗、混岗。
2. 物品管理(1)所有进场物品必须经过严格消毒后才能进入猪场。
(2)猪场内物品分类存放,不得交叉使用。
3. 猪只管理(1)猪只进场前需进行隔离观察,确保无疫病。
(2)猪只饲养过程中,严格执行疫苗接种、驱虫、防疫等程序。
(3)猪只出场前需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无疫病。
4. 场地管理(1)猪场内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猪舍内粪便、污水等要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5. 车辆管理(1)进场车辆需进行严格消毒,并遵守相关规定。
(2)出场车辆不得携带猪只、饲料等物品。
四、生物安全培训1. 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生物安全意识。
2. 加强对关键岗位人员的生物安全技能培训,确保其熟练掌握生物安全操作规程。
五、监督检查1. 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违反生物安全管理制度的行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制度旨在确保猪场生物安全,预防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猪场生产安全。
各部门、车间、班组及全体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努力,共创猪场美好未来。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点总结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7a485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6.png)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点总结各位养猪的朋友们,今儿咱们来聊聊那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关键点,这可是咱们养猪事业里头的重头戏,直接关系到咱猪崽儿们的健康,还有咱们的钱袋子。
咱们就像老中医看病,得从根儿上治,一步步来,把防线筑得牢牢的。
一、入口关卡,严防死守1.1 先说说这“第一道门”——入场管理。
你想象一下,要是家里来了不速之客,还带着一身病,那得多糟心?所以啊,咱猪场也得有个“门卫”,凡是进场的,人也好,车也罢,都得先“体检”一番,消毒水泡泡澡,换上干净衣裳,才能放行。
1.2 还得来个“访客登记”,谁来了,啥时候来的,干啥来了,都得记清楚,万一有啥风吹草动,能迅速找到源头。
二、内部环境,清洁为王2.1 说到猪场内部,那清洁工作可是天天得做,跟洗脸刷牙一样重要。
猪舍得定期打扫,通风透气,别让细菌病毒有藏身之地。
2.2 还得注意“分群管理”,别让生病的猪和健康的猪混在一起,免得交叉感染,那就麻烦了。
2.3 饲料和水源也得把好关,别让它们成了病毒的传播媒介。
干净的水,安全的料,猪儿吃了才健康。
三、疾病预防,未雨绸缪3.1 疫苗接种可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咱们得按照科学的程序,给猪儿们打上疫苗,让它们身体里多几道防线。
3.2 还得学会“察言观色”,经常观察猪儿们的状态,看它们吃不吃得香,睡不睡得好,一旦发现不对劲,就得立马采取措施。
3.3 当然了,有时候还得请专家来“把脉问诊”,他们经验丰富,能发现咱们肉眼看不见的问题。
总的来说啊,猪场生物安全防控就像是一场持久战,咱们得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只有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了,才能确保猪儿们的健康和安全。
就像咱们自己家里养孩子一样,得用心呵护才行啊!。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要点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0e22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9.png)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要点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指在猪场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保障猪群健康,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畜安全的管理工作。
以下是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要点:
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是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基础。
猪场应该保持干燥、通风、清洁的环境,定期清理猪舍、消毒猪舍和设备,防止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2. 猪群健康监测
猪场应该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疾病,采取措施防止疾病传播。
猪场应该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猪群的生长发育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疾病发生情况等信息。
3. 猪群疫苗接种
猪场应该按照疫苗接种计划,对猪群进行疫苗接种,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疫苗接种应该由专业人员进行,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接种。
4. 猪群隔离管理
猪场应该建立隔离区,对新进猪只进行隔离管理,观察其健康状况,
防止疾病传播。
猪群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疾病的交叉感染。
5. 猪场员工健康管理
猪场员工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发现患病员工应该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疾病传播。
员工应该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避免病原菌的传播。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猪场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猪场应该加强管理,保障猪群健康,防止疾病传播,保障人畜安全。
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养猪厂生物安全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e0753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05.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厂生物安全管理,保障猪只健康,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维护养猪业生产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养殖区域、生产环节及员工。
第二章生物安全管理原则第三条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综合运用,确保生物安全。
第四条严格分区管理。
将猪场划分为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等,明确各区域生物安全要求。
第五条人员管理。
加强员工生物安全意识教育,实行分区管理,严格个人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第六条车辆管理。
进出猪场车辆严格消毒,确保无病原体带入。
第七条物品管理。
对进入猪场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确保无病原体。
第八条疫病监测。
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第三章生物安全措施第九条猪场环境消毒(一)猪舍内外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消毒剂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环保的消毒剂。
(二)猪舍入口设置消毒池,工作人员进入猪舍前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并消毒。
第十条猪群管理(一)严格执行猪群免疫程序,确保猪群免疫率达到100%。
(二)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三)加强猪群饲养管理,提高猪群抵抗力。
第十一条车辆、物品消毒(一)进出猪场的车辆、物品必须进行严格消毒。
(二)消毒剂选用广谱、高效、低毒、环保的消毒剂。
第十二条人员管理(一)加强员工生物安全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培训。
(二)员工进入猪舍前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并消毒。
(三)禁止员工在猪舍内吸烟、饮食。
第十三条疫病监测与报告(一)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报告。
(二)严格执行疫病报告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第四章责任与奖惩第十四条本厂成立生物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生物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对本部门、车间的生物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疫情传播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对在生物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集体,给予表彰和奖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生物安全措施
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猪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保证,因此应视其为猪场的首要工作。
对一头猪的健康影响最大的是另一头猪。
传染病发生的三个方面: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动物
一.减少和消灭传染源
1.猪场禁止从外地购买猪肉以及相关的猪肉制品(如:火腿,香肠,熏肉等);
2.不得从不明健康状况的猪场购买种猪,商品猪;
3.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死猪应焚烧或深埋;
4.弱毒苗不得随意丢弃,必须要用火烧或灭活处理;
5.应鼓励3KM之内的养猪场实行与本场相同的免疫程序;
6.保育室应建在上风口,化粪池及死猪处理坑应放在远离猪舍的下风口;
7.饲料走道与运粪道要分开;
二.切断传播途径
1.人员
1)所有的外出人员必须隔离2天后才能进入猪场;
2)参加养猪会议,访问屠宰场,集贸市场的人员必须隔离3天;
3)凡是进入生产区的人员必须彻底淋浴,彻底更衣后方可进入;
4)尽量减少参观人员;
5)进入各个生产区必须有脚浴盆;
6)访问时应该先看保育室,再看产房,配种,最后看育肥室;
7)各个区之间不能随意走动;
8)猪场内的所有走道,淋浴房每周消毒一次(3%火碱);
2.车辆
1)外地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生产区;
2)饲料车在进入生产区之前就应进行清洗消毒;
3.工具
1)所有内部使用的工具必须经熏蒸消毒后方可带入;
2)给猪打针的针头必须每猪一个针头;
3)各个区的工具应单独使用,不能窜用;
4)猪舍内采用全进全出的制度,每栋必须经充分冲洗,彻底消毒干燥后方可进猪;4.其它动物及昆虫
1)猪场内不得养狗,猫及其它的宠物;
2)猪场内不得养任何其它的家畜家禽;
3)猪场内应定时除蚊,蝇老鼠;
5.饲料
1)选择合适的饲料厂,其原料不能含有严重的污染源;
2)谨慎使用动物制品(如:肉骨粉,)
3)所购饲料必须先放仓库中干燥消毒一周后方可使用;
三.降低动物的易感性
1.进行适当的免疫接种,定期进行免疫检测(口蹄疫,猪瘟,伪狂犬);
2.有病猪不能进行免疫接种,必须等动物康复后再进行;
3.使用足够的免疫剂量,(细菌苗使用时不能使用抗生素类药);
4.根据猪的营养需求喂给合适的饲料和饮水;
5.提供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饲养密度,空气质量);
6.病猪应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并使用充足的药物剂量;
7.当环境突然变化时应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急药;
8.严格执行PIC的隔离适应程序;
9.能局部给药的不必使用全群给药,药物剂量不能随意改变;
10.一栋猪舍内不能饲养年龄相差很大的猪;
11.善待猪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