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第一章之二 温度
教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精品课件 第二章固体、液体和气体 3.温度和温标

3.温标
(1)常见的温标有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热力学温标。
(2)温标要素:第一,选择某种具有测温属性的测温物质;第二,了解测温物质
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第三,确定温度零点和分度的方法。
(3)温度的两种数值表示法:摄氏温标和热力学温标。
项目 零度的规定 温度名称 温度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关系
摄氏温标
4.家用温度计经常标有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摄氏温度是把标准大气压下 冰的熔点定为0 ℃,水的沸点定为100 ℃,两温度之间分为100等份,每一份 为1 ℃;而华氏温度把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定为32华氏度,水的沸点定为 212华氏度,中间分为180等份,每一等份为1华氏度。 (1)温度升高1 ℃等于升高多少华氏度? (2)人的正常体温若取37 ℃,为多少华氏度?
(1)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K-273.15,因此对于同一温度来 说,用不同的温标表示,数值不同,这是因为零值选取不同。 (2)在热力学温标与摄氏温标中,热力学温度升高(或降低)1 K,则摄氏温度 也升高(或降低)1 ℃。 (3)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永远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能出现 负值,但摄氏温度可以出现负值。
二、温标 1.定义:温度数值的标定方法。 2.分类。 (1)摄氏温标:一种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0 ℃,水的沸点为100 ℃,在0 ℃和100 ℃之间均匀分成100等份,每份算作1 ℃。 (2)热力学温标:现代科学中常用的表示温度的方法,热力学温标也叫绝对 温标。热力学温标表示的温度叫热力学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开尔 文,符号为K。 3.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的关系为t/℃=T/K-273.15。
提示:(1)摄氏温差 100 度等同华氏温差 180 度,即 1 ℃=118000 华氏度=1.8 华氏 度。 (2)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为F/华氏度=1.8t/℃+32,人的正常体温 若取37 ℃,华氏度为98.6华氏度。
化工原理-第一章-2

We
hf
2021/7/13
∵ p
2 1
d
p
v2 v1
pdv
p2 p1
vdp
代入上式得:
gZ
u 2 2
p2 p1
vdp
We
hf
——流体稳定流动过程中的机械能衡算式
2)柏努利方程(Bernalli’s equation)
当流体不可压缩时,
p2 p1
vdp
v
p2 p1
p
2021/7/13
gZ
当地大气压强为101.33×103Pa。
2021/7/13
R
1
2
1
2
’
’
h
分析:
已知d
求流量Vh
Vh
3600u
4
求u
d2
直管 任取一截面
气体
判断能否应用?
柏努利方程
2021/7/13
解:取测压处及喉颈分别为截面1-1’和截面2-2’ 截面1-1’处压强 :
P1 = HggR =136009.810.025 = 3335Pa(表压)
截面2-2’处压强为 :
P2 = gh = 10009.810.5 = 4905Pa(表压)
流经截面1-1’与2-2’的压强变化为:
P1 P2 (101330 3335) (101330 4905)
P1
(101330 3335)
= 0.079 = 7.9% < 20%
2021/7/13
对于连续稳定系统:
2021/7/13
WS= uA u1A11 = u2A22
如果把这一关系推广到管路系统的任一截面,有:
WS = u1A11 = u2A22 = = uA = 常数
2-1 温度和温标(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的理解 1.T=t+273.15 K是解决有关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关系问题的基础。 2.摄氏温度变化1 ℃与热力学温度变化1 K是等效的,即ΔT=Δt,而不 ΔT=Δt+273.15 K。 3.绝对零度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永远达不到,故热力学温度不能出现负值, 但摄氏温度可以出现负值。
解析:甲、乙、丙三个物体与外界没有热传递,所以甲、乙、丙三个物体都达到了 平衡态,A正确,B错误;甲和乙接触一段时间后分开,甲和乙达到了热平衡,但 乙和丙接触一段时间后,乙的温度又发生了变化,甲和乙的热平衡被破坏,乙和丙 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C错误,D正确。
课堂探究
3.温度计与温标 海明威在短篇小说《一天的等待》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爸爸:“人发烧到一百零二度是不会死的,你真是在说傻话。” 儿子:“我知道会的。在法国上学的时候,同学们告诉我,发烧到四十度就 活不了了。我已经一百零二度了。” 其中的102度是指的华氏温度,40度是指的摄氏温度,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 进一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把40 ℃换算成热力学温度。 要点提示:40 ℃换算成热力学温度为313.15 K。
提示:达到热平衡了。因为在较短的时间里两个系统的状态不发生变化。
2.如图所示是伽利略温度计的示意图,利用玻璃管内封闭的气体作为测量物质, 当气温升高时,细管内的水柱越高吗?
提示:不是。伽利略温度计的物理原理是空气的热胀冷缩,当气温升高时,细管 内的水柱降低。
知识归纳2 1.平衡态与热平衡的区别和联系
知识归纳3 1.“温度”含义的两种说法
宏观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这样的定义带有主观性,因为冷热是由
角度 人体的感觉器官比较得到的,往往是不准确的
热平衡 角度
第一章-2制冷技术

制冷剂循环量
Mr η vVh
指示效率i :
v1'
理论比功wc与指示比功wi之比,称为制冷压缩机
的指示效率i
i
wc wi
h2s - h1 h2 h1
实际循环的制冷性能
.压缩机指示功率Pi
Pi =
wc Mr
=η
vVh
h2'-h1'
ηi
v1' η i
压缩机的轴功率Pe
Pe= Pi ηm
完全冷却循环将低压级压缩机的排气引入中间冷却 器,引起中间冷却器中中压液体制冷剂蒸发而放出其过 热量,变成饱和蒸气。这样,既可增加高压级压缩机制 冷剂流量,又不致造成排气温度过高。
两级压缩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由低压级压缩机、
高压级压缩机、冷凝器、中间冷却器、节流阀、蒸发
器和回热器组成。3点为饱和状态( a ) 流程图
二、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组成
一次节流:一次节流循环是将冷凝压力pk下
的制冷剂液体,直接节流到蒸发压力p0,由于压差 较大,易实现远距离和向高处供液,而且调节也很 方便,故应用较广。
两次节流:两次节流循环则是先将pk下的制
冷剂液体节流到中间压力pm,然后再次节流到P0, 实际工程应用并不多。
采用哪一种型式有利则与制冷剂种类、制 冷剂容量及其它条件有关。常用的组成型式有:
(1)其他条件不变,冷凝温度tk变化(升高)的影响
p
3´
3 4
tk t´k
2´
2
4 4´ t0
q´0
1
h
q0
单位制冷量q0
qv
吸气比容v1 不变
Q0
(1)其他条件不变,冷凝温度tk变化(升高)的影响
第一章 第2节 内能 九年级物理上册(科教版)

实例分析 1、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2、做功过程中,是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3、在做功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用 做功的多少来量度。
物理与生活
(1)擦燃火柴时,火柴的温度 升高 ,
内能 增大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 改变火柴的内能。火柴放在火上也 可点燃,这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 改变火柴的内能。 (2)将金属块在砂石上迅速地来回 摩擦,金属块和砂石的温度 升高 ,
图(b)中,将饮料和冰块放在一起,它们各自的温度
会发生变化,这是通过
热传递 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3.冬天,用嘴对手呵气,手会暖和,这是用热传递 的方
法增加了手的内能,而它的实质是内能在物体之 间 转移 。
两手摩擦也能使手暖和,这是用 做功 的方法增加手 的内能,在这过程中, 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物体吸收热量,内能 增加 ,放出热量, 内能 减少 。
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不一定小。
※ 热传递
实例分析
将铁丝放在热水中
1、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铁丝: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热水: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热传递方向:内能不是从内能多的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温度差。
物体向内能少的物体传递 3、热传递方向:内能从高温物体
注意:
热传递实质: 不是传递温度 向低温物体传递
外界对物体做功,
物体的内能增大
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瓶塞 当瓶塞跳飞出时,是瓶内水蒸气 对_____做功,
物体对外界做功, 瓶内水蒸气
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遇 冷,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液滴,于 内能减少 是就观察到“雾”这种现象。
第四版传热学第一、二章习题解答

第四版传热学第⼀、⼆章习题解答传热学习题集第⼀章思考题1.试⽤简练的语⾔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的热运动⽽产⽣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联系是:在发⽣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以热流密度表⽰的傅⽴叶定律、⽜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
试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傅⽴叶定律: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沿x ⽅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热量传递的⽅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向。
②⽜顿冷却公式:)(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传热系数;wt -固体表⾯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斯忒藩-玻⽿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学温度。
3.导热系数、表⾯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答:①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表⾯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
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当热量从壁⾯⼀侧的流体穿过壁⾯传给另⼀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引⼊了传热⽅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计算的基本公式”。
试分析引⼊传热⽅程式的⼯程实⽤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业换热设备中,进⾏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的两侧,是⼯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铝制的⽔壶烧开⽔时,尽管炉⽕很旺,但⽔壶仍然安然⽆恙。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温度的测量》精品导学学案(北师大版)

【名师解读】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温度的测量精品导学学案探究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构造和刻度方法;知道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了解它们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一般温度计的构造及差异;会估测温度.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爱护环境、爱护仪器和实事求是的好品格.探究指导物理宫殿1.温度(temperature)(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2)测量工具:温度计;(3)单位:在摄氏温度中,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使用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为“开”,用符号“K”表示.两种温度换算关系是:T=t+273℃(其中 T表示热力学温度、t表示摄氏温度);(4)摄氏温度计分度方法:人们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图1.2-1);(5)几种常见温度计如图1.2-2.(1)结构如图1.2-2甲,由玻璃泡、细玻璃管、标尺组成;(2)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到温度计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图1.2-2甲所示温度计的量程是-20℃~105℃;1℃;(4)工作原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里面的液体通常用水银或酒精;(5)使用方法:①在使用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让玻璃泡与容器底或侧壁接触,并保持足够长的时间;②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从测量对象中移开,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垂直.总之使用时要五会:会拿,会放,会看,会读,会记录.【例1】如图1.2-3所示,甲、乙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分别为:t甲=;t乙=.思路与技巧温度计读数时应注意识别温度是零上多少摄氏度,还是零下多少摄氏度.而识别的关键是找零摄氏度的位置,找到零摄氏度后,液柱顶端在零摄氏度零摄氏度以下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或负多少摄氏度,并且从零往下读.答案t甲=24℃ t乙=18℃.说明读取温度计示数的三大步:(1)找出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及温度计零刻线位置;(2)看温度计的液柱在零刻线上方还是下方;(3)从零刻线开始数格读出温度值.【例2】如图1.2-4所示,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其中正确的是()思路与技巧图甲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所测温度不能代表液体水的温度;图乙中温度计没有与水接触;图丙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标尺垂直.答案图丁.(1)构造如图1.2-5所示;(2)体温计与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的区别:体温计实验用温度计作用测量人体的温度测量液体的温度结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缩口玻璃泡上没有细小的缩口X围35℃~42℃一般-20℃~105℃分度值0.1℃1℃使用前用力将水银柱甩回玻璃泡不需甩动读数时可拿出人体再读数不能离开待测液体℃(如图1.2-6所示).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应(填“>”、“<”或“=”)这个示数,其理由是.思路与技巧体温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离开人体后缩口遇冷收缩,水银柱来不及退回玻璃泡仍指示原来的温度,只有当温度高于这个温度时,水银柱才能上升,因此最高气温等于35℃.答案 35 =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个小缩口,温度上升时,水银柱上升,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会降低,保持原来的温度.物体的许多性质跟温度有关,利用这一特点可制成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如图1.2-7所示. 甲:辐射温度计乙:双金属片温度计丙:电阻温度计丁:电子温度计戊:彩色温度表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支没有标刻度的水银温度计:(1)首先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2)然后放在沸水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3)最后放在一杯温水中,测得水银柱的长度为.问这杯温水的温度是多少?思路与技巧 本题解答可运用多种方法.第一:比例法.因温度的变化与温度计内液柱的变化成正比,即将和cm cm 0.40.23100-℃×=39.5℃.第二:图像法(作图法).用水银柱长度作纵轴,用实际温度作横轴,描出、两个特殊点画直线,再寻找所对应的温度.答案 方法一:温水温度t 为t=cm cm cmcm 0.40.230.45.11--×100℃=39.5℃方法二:作如图1.2-8图像,温度为39.5℃.探究体验提出问题 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做一做 小明与小芳同学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①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相同;②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时间t/min 0 10 20 30 40 …150 180泡沫塑料组水温T1/℃80 64 55 50 41 …21 20棉絮组水温T2/℃80 56 43 32 28 …20 20想一想分析上表数据可知: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经过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议一议除了采用相同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探究点拨此题主要探究不同材料的保温性能的好坏,涉及不同数据的比较和处理.而影响保温性能的因素很多,因此要采用控制变量法,即除材料外的其他因素相同,只改变材料.比较时可以由在相同时刻的温度高低或相同时间间隔内温度变化的快慢来比较.聊天室话题:各式各样的温度计老师:今天我们以温度计为话题,同学们可以把你所了解的温度计给大家做一下介绍,看谁了解得多.胖胖:我家墙上挂有寒暑表如图1.2-9甲,它能测出每天每时的温度.菜棚内挂有干湿温度计,不仅利用它可测出棚内气温,还可以知道空气的干湿情况如图1.2-9乙.乐乐:有一种天然温度计,叫三色堇的草,当温度升高时,它的叶子由向下弯曲到向上抬起直至翘起如图1.2-9丙.老师:其实温度计的种类很多.如我国研制成的新型电子呼吸脉搏体温计、会讲话的电子温度计、热电偶温度计等等.只要我们肯钻研,还制造出很多特色温度计.同学们,新的成果等着你呢!快乐套餐1.电视机工作时,由于部分元器件发热,用手试一下后盖会觉得温热,估计后盖处的温度约为()A.20℃B.40℃C.60℃D.80℃2.0℃的水和0℃的冰,两者温度应该()A.0℃的冰温度低一些B.0℃的水温度低一些C.相同D.物态不同,无法比较3.观察如图1.2-10所示的寒暑表、体温计和实验室用的温度计,按下列要求填表:寒暑表体温计实验用的温度计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分度值量程设计的理由4.2003年春季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SARS疫情,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学校为防止SARS进入校园,规定学生每天要测量体温.小明用如右图1.2-11所示的医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他观察到体温计的初始状态如图1.2-11甲所示,然后他将体温计,这样做的道理是,取出体温计后观察到体温计的示数如图 1.2-11乙所示,小明的体温是℃.5.用一支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示数为-2℃;用它测量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示数为103℃;用它测量某种液体的温度,示数为19℃,则该液体的实际温度为.6.大强选择了一支量程适当的温度计,插入热水后立即拿出读数.请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1);(2).7.电视台的气象播音员说:“由于北方寒流的影响,明天凌晨某某市的最低气温将降到零下7度.”小明听过广播后说:“不完整.”你认为正确完整的预报应是“明天凌晨某某市的最低气温是.”8.某学习小组的同学自制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1.2-12所示,A为一塑料瓶,B为吸管,通过软木塞与A相连,管下端插入水槽中,使管内外水面有一高度差h,在不同温度下分别测出对应水柱高度h,记录数据如下表:t/℃17 19 21 23 25 27h/cm(1(2)用此温度计能测29℃及其以上的温度吗?;(3)利用此温度计存在的不足之处是.9.粗心的护士小王仅对一支体温计消毒后,就直接用这支体温计测几个病人的体温,结果发现均是39℃,可是有的病人并不发烧,这可能是什么原因?小王这样做可能引起哪些危害?10.根据科学研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降温,温度也只能非常接近-273℃,但不可能比它更低.请你用这个温度为零度,标出图1.2-13温度计相应的温度值(- 20℃、0℃、50℃、100℃).11.请你回忆或调查一下,哪些场合需要测温度,用什么温度计?然后填入下表:场合温度名称12312.观察如图1.2-14所示的较为实用的温度计:(1)你有什么启发和感想?(2)你还见到过类似的温度计吗?请再举一例.13.观察如图 1.2-15所示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的情景,请你说说它们错在哪里?还可能发生什么错误?14.根据图1.2-16中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分析水不宜用作温度计内液体的原因.15.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如图1.2-17,每隔3min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日照时间(分)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23 24 25 25 26 27 27 28 29 29 30 黑纸瓶水温(℃)23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16.(2004·某某市j)小明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某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气温,以此绘制出图1.2-18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简析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热岛效应城市的平均气温比周围乡村高一些,就像一个个“热岛”分布于乡村之中,这种现象称为“热岛效应”(图1.2-19).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大致有: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大量的燃料,排放出大量的热;以水泥、沥青为主的路面和建筑物有较强的吸收太阳辐射能的本领;城市中的水面小、地面的含水量小,致使水的蒸发少,加之空气流动不畅,城市中的热不能及时传递出去等.这种效应给城市和周围乡村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请回答:(1)形成“热岛效应”的原因大致有哪几个方面?(2)要减弱“热岛效应”请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参考答案[探究体验]水的质量;20;39;52;泡沫塑料的保温性能比棉絮的保温性能好;比较相同时间内,温度变化的快慢[快乐套餐] 1.B 2.C 3.量程设计理由提示:空气温度一般在-20℃~50℃之间;人体的温度低于35℃、高于42℃就处于危险状态;实验所测温度往往较高,可以达到100℃4.用力甩几下;将液柱中的水银甩回温度计的玻璃泡;36.25.11℃6.(1)将温度计放入立即读数是错误的,应待一会儿再读数(2)读温度计示数时,将其拿出是错误的8.(1)气体的热胀冷缩(2)不能(3)测温X围小;测得的温度受外界气压影响9.小王没有将上升的水银柱甩入玻璃泡中,这样做易造成误诊,引起医疗事故10.点拨:运用 T=t+273℃计算,分别是253K、273K、323K、373K12.温度计与其他装置组合在一起,既增加了温度计的适用性,又可起到增加功能和装饰作用,如:台灯、电子万年历上安装有温度计13.不能将温度计玻璃泡放在火焰上烧;待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温度计不能与容器侧壁或底部接触;还可能发生读数错误0℃~4℃之间,温度升高体积减小,不满足温度升高体积增大的条件,用水不能准确测出温度16.(1)农田;水面广,植被多(2)搞好植树造林,严禁填埋湖泊等17.(1)①燃烧大量燃料,向外排放大量的热;②水泥、沥青路面吸收大量太阳辐射的热;③城市中的水面小,地面含水量少,致使水蒸发吸热少;④城市空气流动不畅,城市中的热不易传递出去(2)增加公园面积,种植树木花草。
1-2第二节 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节 柴油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柴油机是以柴油作燃料的压燃式内燃机。
工作时,空气在气缸内被压缩而产生高温,使喷入的柴油自行着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将热能转变为机械功。
柴油机的工作循环由进气、压缩、喷油着火燃烧、膨胀作功和排气等过程组成。
这些过程可以由四冲程柴油机来实现,也可由二冲程柴油机来实现。
一、四冲程柴油机(非增压)的工作原理图1-2-1所示是四冲程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图。
工作时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曲轴作旋转运动。
活塞改变运动方向瞬时的位置称止点(死点),止点处的活塞瞬时运动速度为零。
离曲轴中心最远时的止点称上止点(T.D.C.),最近时的止点称下止点(B.D.C.)。
曲柄销中心与主轴颈中心之间的距离称曲柄半径R 。
连杆大、小端中心间的距离称连杆长度L 。
上、下止点间的距离称活塞行程(冲程)S 。
活塞行程等于曲柄半径的两倍,即S =2R 。
活塞在上、下止点间移动所扫过的容积称气缸工作容积V S 。
S D V s ⋅=24π (1-2-1) 式中,D 为气缸直径(缸径)。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顶与气缸盖之间的气缸容积,称燃烧室容积(压缩室容积、余隙容积)V c 。
气缸总容积V a 与燃烧室容积之比称压缩比ε。
c s c c s c a V V V V VV V +=+==1ε (1-2-2) 显然压缩比是一个几何概念,它与柴油机的转速无关。
用四个行程(曲轴回转两转)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柴油机称四冲程柴油机。
图1-2-2是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简图。
图的上部表示四个行程中活塞、连杆、曲轴及气阀的相对位置。
图的下部表示相对应的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气缸容积的变化情况,称p-V 示功图。
1.进气行程活塞从上止点下行,进气阀打开。
由于活塞下行的抽吸作用,新鲜空气充入气缸。
为了能充入更多的空气,进气阀一般在上止点前提前开启(曲柄位于点1),在下止点后延迟关闭(曲柄位于点2),气阀开启的延续角(图中阴影线部分)约为220˚~250˚CA 。
第一节--物态变化和温度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物态变化和温度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思考:自然界的水存在的形式有哪些?固态:冰雪霜雾凇雹液态:水雨露雾“白气”气态:水蒸气二、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2、摄氏温度:(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三、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接触容器壁或容器底;(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四、体温计:1、用途:专门用来测量人体体温的;2、测量范围:35℃~42℃;分度值为0.1℃;3、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4、体温汁有特殊的设计,即在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缩口。
每次使用前都要将体温计甩几下。
其他温度计不能甩。
四、物态变化:任何一种物质都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节熔化与凝固一、熔化;1、定义: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晶体物质: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的物质例如: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奈、各种金属非晶体物质: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物质例如:松香、石蜡玻璃、沥青、蜂蜡2、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熔化图象:晶体熔化特点:非晶体熔化特点: 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二、凝固 :1、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 叫凝固。
2、凝固图象:凝固特点: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凝固特点:放热,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固体,温度不断降低。
八年级物理上册 1.2《温度的测量》教案2 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一章第2节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2[设计意图]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因而本节课改变了以往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处处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最想了解的问题入手,把教学大致分为以下两块:1.学生自主探究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课前学生对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进行猜想并针对自己的猜想设计制作一个温度计模型,课上交流制作温度计模型的经验,利用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并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猜想。
2.学生自主学习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会阅读简单仪器的说明书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温度计使用的教学中,学生先阅读温度计的使用说明书,再亲自动手尝试测量,最后相互交流,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整堂课应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物理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师:看来大家对温度计的师:当温度升高时,你发想!到底对不对呢?师:哪位同果手段把它明显地显示出来,学生利用自制温度计[教学评析]本节课围绕温度的测量,展开了探究、应用的过程。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及探究动手能力的培养。
对温度计工作原理的知识接受,通过学生自制温度计模型来体会其工作原理;对温度计的使用也是通过学生在操作中得出正反两方面的结论和教训。
改变了知识接受是“灌输”的途径,不但使学生接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了知识来源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改重结论更重过程的理念。
教师在本节课注意了课程首尾呼应以及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教师在开始授课时提出:“对于温度计,大家最想了解什么呢?”在练习使用温度计时提出一个小游戏“比一比谁的感觉最准?”等等,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带着兴趣学,学后更感兴趣,使教学更加人性化。
[资源链接]自制温度计模型为了便于更好地实验探究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我们让每个学生设计制作了一个温度计模型。
第一章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册初一地理(人教版)

4.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B)
6. 图中甲地居民处于什么时间? 甲
北京和旧金山各位于什么时间?
5.当北京(116°E ,40°N)正午时,美国的纽约(73°W ,41°N)正处于深夜。
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C)
A.地球形状是球体 B地球公转 C 地球自转 D地球大小的影响
旧金山
③一年当中正 午影子变化
④地面光热变化
⑥时间上: 四季变化
⑦空间上: 五带的划分
观察并思考: 1.直射点往北走和往南走,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 2.直射点在北半球和南半球,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什么 时候北半球昼最长,什么时候昼最短 3.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区域
直射点变化与各地昼夜长短状况 (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夜等长;
利用经纬网定位 (绝对位置)
同学们,在( 20°S , 40°W)海域发生海 难,等待大家救援,你能快速锁定好位置吗?
1.A点坐标( 40°S , 20°W)
2.B点坐标( 60°N ,40°E)
3.B点位于(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4.A点位于B点的什么方向?
5.D点经纬度坐标(
)
6.E点经纬度坐标(
直射点变化、一年当中正午太阳高 度角的变化(一年当中正午影子一年 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作息时间调整)、 极昼极夜、 四季变化、温度带划分
生活现象与地球的运动:
A.正午时,学校操场的旗杆的影子长度不同。__________ B.学校在冬季和夏季采用不同的作息时间,夏季放学比冬季晚.__________ C.爸爸凌晨起来看德国世界坏足球赛的现场直播._________ D.我们家乡四季分明._________ E.昼夜长短的变化._________ F. 昼夜更替._________ G.昼夜现象._________ H.太阳(日月星辰)东升西落._________ I.时差.____________
1-2-1 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含视频)(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0 30
硫酸钠
品的方法是__重__结__晶__。
2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图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色谱法
俄国植物学家茨卫特
1906年,茨卫特在一根玻璃 管的细端塞上一小团绵花,在 管中充填碳酸钙粉末,让溶有 绿色植物叶子色素的石油醚溶 液自上而下地通过。结果植物 色素便被碳酸钙吸附,分成三 段不同颜色:绿色、黄色、黄 绿色。再将碳酸钙吸附柱取出, 并用乙醇洗脱,即得色素的溶 液: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 素。
下:
氯 化 混 蒸 趁 Na2SO4晶体
钠
合发热
硫酸 铵
溶 解
浓 缩
过 滤
滤液
冷 却 结
过 滤
晶
滤液 NH4Cl
洗 干 NH4Cl 涤 燥 产品
(1)“冷却结晶”过程中,
80
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
70
度为_3_3_~_4。0℃
溶 60
氯化铵
解 50
度/g
(2)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 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
分析:乙醇和水互溶,乙醇沸点:78.3℃,水的沸点100℃。
1.蒸馏
(1)适用范围: 蒸馏是分离、提纯液态有机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2)适用条件: ①用于分离混溶的液体混合物
②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③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
(3)实验室常用的蒸馏装置:
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二、物质的分离、提纯——萃取
【练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答)案 A 酒精与水互溶
A.用酒精萃取甲苯水溶液中甲苯的操作可选用分液漏斗,然后静置分液 B.进行分液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对于密度不同、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可采用分液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D.对于热稳定性较强、沸点较高的液态有机物和沸点较低的杂质可用蒸馏法除杂
1-2-2气体摩尔体积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①固态物质或液态物质的体积取决于粒子的大小。 ②气态物质的体积取决于气态粒子之间的距离。 (3)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 相同数目的粒子。
3.气体摩尔体积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 体积。 (2)符号:Vm。 (3)单位:L/mol(或L·mol-1)和m3/mol(或m3·mol-1)。 (4)公式:Vm=Vn。
2.(2011·云南昆明一中高一期末)下列气体中体积最大 的是( )
A.22.4L H2 B.含3.01×1023个分子的Cl2 C.10g NH3 D.无法确定
【答案】 D
【点拨】 因为不知道三种气体所处的状况,故无法判 断它们体积的大小。
知识点2 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思维导图 1.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典例剖析
【例3】 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g该气
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
22.4b A.acNAL
22.4ac C. bNA L
22.4ab B. cNA L
22.4bc D. aNA L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质量、分子 数、体积之间的换算关系。
【答案】 D
【例4】 某容器充满O2时质量为116g,充满CO2时质
2.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是什么?
●细品教材 1.关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V),求气体物质的量(n): n=22.4 LV·mol-1,反之V=n×22.4L·mol-1 请注意:①气体摩尔体积只适用于气体。②许多场合比 较气体的有关问题,必须在同温、同压下才有意义。
●活学巧练 1.(2011·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有关气体 摩尔体积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就是气体摩尔体积 B.通常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C.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约为22.4 L D.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摩尔体积也相同
小学科学人教二年级下册(2022年新编)第一单元了解天气认识温度

知识
1、能正确认读温度。
2、知道温度数值变化与温度的高低的关系。
技能
1、能从电视、报纸、冰箱、空调等日常事物中知道周围环境的温度。
2、能根据温度变化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点
能认读温度,低的比较
使用教具
PPT、温度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2师:怎么读这些前面有“-”0度以下的温度呢?如:-24℃ 读作;零下二十四度
3在0度以下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呢?请学生说说,师简单比较2个0下温度,并简要说明零下温度数值与温度高低的关系。
2、练习:PPT
小小播报员
师:快乐的40分钟就要结束了,这节课我们很忙碌啊!我们了解了我们家乡四季温度的变化,还当了一回播报员播报了气温。我看到春季的时候古蔺的温度在十多二十多度之间,穿一件薄薄的单衣,我们可以去春游;夏季虽然有三十多度,要穿短衣裤或裙子了,但古蔺有大片的原始森林,我们可以去避暑。古蔺真是个好地方,气候宜人啊!老师很高兴能到古蔺来,认识了你们,谢谢!
课题
《认识温度》
使用
教材
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四年级
课时
安排
1
教
学
思
路
温度是日常生活中智障学生需要知道的和数学有关的常识,认识温度有助于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温度》这一课在普校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里出现,但它的重点是利用温度的情境了解正负数的表达法,引入负数。在培智学校支持性教育教材《快乐生活》中也出现在四年级,但在这个教材中出发点、目标和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本课的设计中,我的思路是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听到温度是怎么由数字和符号表示出来的---然后探究温度的含义,通过直观的比较知道数值变化与温度高低的关系---认读温度(先零上温度,再零下温度),重点在于让学生能认读温度,知道温度变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第一章温度2

3、热力学第零定律的物理意义 热力学第零定律的物理意义
•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必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即它们的温 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必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 互为热平衡的物体之间必存在一个相同的特征 度是相同的。 度是相同的。 •第零定律不仅给出了温度的概念,而且指出了判别温度是 第零定律不仅给出了温度的概念, 第零定律不仅给出了温度的概念 否相同的方法。 否相同的方法。
衡态。 衡态。
平衡态的特点
1)单一性( p, T 处处相等); )单一性( , 处处相等); 2)物态的稳定性—— 与时间无关; )物态的稳定性 与时间无关; 3)自发过程的终点; )自发过程的终点; 4)热动平衡(有别于力平衡). )热动平衡(有别于力平衡)
2、非平衡态
在自然界中,平衡态是相对的、特殊的、 在自然界中,平衡态是相对的、特殊的、局部的与暂 时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普遍的、全局的和经常的。 时的,不平衡才是绝对的、普遍的、全局的和经常的。
结论: 结论
1、理想气体温标与气体种类(即气体个性 无关 但依赖于气体的共性 、理想气体温标与气体种类 即气体个性 无关, 但依赖于气体的共性. 即气体个性)无关 2、对于极低温度(气体液化)和极高温度(≥1000℃)不适用 、对于极低温度(气体液化)和极高温度( ℃
三、温标
(三) 热力学温标 三
课堂练习
题: 道尔顿提出一种温标:规定在给定的压强下理想气体体积的相对增量 正比于温度的增量,采用在标准大气压时水的冰点温度为0摄氏度,沸点 温度为100摄氏度。试用摄氏温度t来表示道尔顿温标的温度λ。
设理想气体的压强一定时,温度的增量为 温度的增量为da,相应的体积的相对增量为 解: 设理想气体的压强一定时 温度的增量为 相应的体积的相对增量为 △V/V, 比例系数为α,则按规定有 则按规定有: 比例系数为 则按规定有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出这两个年份间波 峰的个数,计算相
300年
邻两个波谷间的平
均时间间隔。
1规律:平均时间间隔(T)为300年/27次=11年/次
知识总结
对地球的影响
光热
太
太阳辐射
阳 黑子
地表温度 动力之源
(大气、水、生命活动)
(太阳活动的标志) 能量之源(直接、间接)
耀斑 日珥 日冕物质抛射
自然现象:磁暴、极光 人类活动:灾害性影响
本课结束
•再见
10年 10年
13年
找出相 邻两个 波谷之 间的时 间间隔
1976年 1986年 1996年 2009年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P13
活动探究—分析太阳黑子变化周期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一般被认为是太阳活动的周期。下图表示不
同尺度的时间段内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情况。
找出最左侧和最右
27个波峰
侧波谷的年份,数
水的运动—河流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③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日常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煤炭、石油等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分层
光球层
肉眼可见,厚度约500km,地球上的光多 由光球发出。
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2019
人教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新课导入
现在好多新建的小区都安装了太阳能面板,有的道路安装了太阳 能路灯。你知道太阳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概况
日地平均距离:1.5亿千米(一个天文单位),太阳光到达地球只需8分多钟
第一章热力学基础1-2

状态函数共同性质 (1)体系的状态一定,状态函数有确定 (1)体系的状态一定,状态函数有确定值。 体系的状态一定 函数有确 (2)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取决于体系的起始状态, (2)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取决于体系的起始状态,而与变 状态函数的改变量只取决于体系的起始状态 化过程无关。 代表体系的状态函数,体系由A 化过程无关。若Z代表体系的状态函数,体系由A态,改变 到B态。则△Z = Zb –Za Z (3)对于循环过程, (3)对于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改变量为零 对于循环过程 (4)状态函数之间互为函数关系 (4)状态函数之间互为函数关系 状态函数的特性可描述为:异途同归, 状态函数的特性可描述为:异途同归, 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 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全微分的性质
可逆过程(reversible process)
系统经过某一过程从状态(1)变到状态(2)之 后,如果能使体系和环境都恢复 体系和环境都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 体系和环境都恢复 未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变化,则该过程称为热力学 未留下任何永久性的变化 可逆过程。否则为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
开放系统 有物质和能量交换
隔离系统 封闭系统 只有能量交换 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系统+环境=孤立系统 系统+环境=
2. 相
系统还有一种分类法:单相系统,多相系统 系统还有一种分类法:单相系统, 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 系统中任何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 称为相。根据相的概念,系统可分为: 称为相。根据相的概念,系统可分为:
系统中相数、组分的确定 系统中相数、组分的确定 相数
气 相
H 2O( g ) + air
1-2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分离、提纯(教学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实验操作中多次使用了玻璃棒,分别起到哪些作用?
①溶解时搅拌,加快溶解速度;②过滤、洗涤时引流;③干燥时用于转移晶体。
5、如何检验提纯后的苯甲酸中氯化钠已被除净?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后,无明显现象,说明氯化钠已除净。
质谱法: 确定相对分子质量
分子式
分
子
结
构
红外光谱-确定化学键、官能团
核磁共振氢谱-确定等效氢原子的类型和数目
X射线衍射可以确定键长、键角等结构信息
定,可以获得更为直接而详尽的结构信息。
青蒿素结构的测定
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屠呦呦等科学家使用乙醚从中
碳
药中提取并用柱色谱分离得到抗疟疾有效成分青蒿素,
氧
随后展开对青蒿素分子结构的测定和相关医学研究。
氢
科学家们通过元素分析和质谱法分析,确定了青蒿素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分子式为C15H22O5。经红外光 谱和核磁共振谱分析,确定青蒿素分子结构中含有酯
合适的结晶方法
溶液
晶体
重结晶:将已知晶体用合适的溶剂溶解,经过滤、 蒸发、冷却等步骤,再次析出晶体,得到更加纯净 的晶体
用合适的
合适的
粗产品 溶剂溶解 溶液 结晶方法 晶体(较纯)
知识链接: 结晶方法的类型
(1)蒸发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
如:NaCl(水)
(2)冷却结晶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
依据质谱图:
未知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实验式为C2H6O,M (C2H6O) n=46; 求得 n=1。所以未知物A的 实验式 和 分子式 都是C2H6O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mol 气体的雷德 利克- 利克-邝方程的具体 形式为 0.5v(v+b)]} p+{a/[T a/[ =RT/(v−b). RT/(
式中 p、v、T 分别为气 体的压强、摩尔体积、 体的压强、摩尔体积、 热力学温度, 热力学温度, a 和 b 都 是依赖于气体性质的雷 德利克-邝常量, 德利克-邝常量,R 是 普适气体常量。 普适气体常量。
解:这个问题问得不清 楚,它没有指明这些百 分比到底是什么分数。 分比到底是什么分数。 我们不妨用质量分数和 体积分数分别计算 计算。 体积分数分别计算。
若题设是质量 若题设是质量 分数 Mi /M ,则 得平均相对分子 质量 µ 为
[(M /M)(1/ µ=1/{∑[(Mi /M)(1/µi)]} =1/{[0.36 /2.0]+[0.64 /32]} =1/{0.18+0.020} =1/0.20 =5.0
并将这些压强与实验测 量所得到的压强进行比 较,计算出它们各自的 相对误差( 相对误差(分别用△I、 △V、△RK 表示),结 表示), ),结 果见表2 果见表2、表3、表4.
表2 氮气的计算结果 pI/MPa pV/MPa pRK/MPa 32.31 43.95 38.34
△I/% △V/% △RK/%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T=215.0 K, 3·mol-1, v=227.1 cm [2] p=7.091 M Pa.
[2] 肖国屏. 热学. 北 肖国屏. 热学. 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 版社,1989. 205 ~206
氢: T=273.15 K, 3·mol-1, v=38.55 cm [3] p=101.3 MPa.
用 p 除上式左右两端 则得 ∑Vi=V∑pi/p. 由道尔顿分压定律知 p=∑pi,由此可见 ∑Vi=V.
以上结果表明: 以上结果表明:混 合理想气体的体积等 于各组分的分体积之 和,这个结论称为阿 马格分体积定律。 马格分体积定律。
平均摩尔 质量
M=νµ Mi =ν i µ i
体积分数(压强分数) 体积分数(压强分数) /p= Vi /V=pi /p=νi /ν =Ni /N=ni /n 摩尔质量分数 µ i /µ
即使对于压强达到成百 上千个标准大气压的常温 下的高密度气体, 下的高密度气体,用雷德 利克- 利克-邝方程求得的压强 的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也才 只有百分之几。 只有百分之几。
如果要用雷德利克- 如果要用雷德利克-邝 方程来求气体的摩尔体积 或者热力学温度时, 或者热力学温度时,直接 解方程可能会比较麻烦, 解方程可能会比较麻烦, 但此时如果改用迭代法求 仍然是比较方便的。 解,仍然是比较方便的。
阿马格 分体积定律
根据理想气体物态 方程和道尔顿分压定 律可以导出阿马格分 体积定律, 体积定律,具体的推 导过程如下。 导过程如下。
设混合理想气体 中的第 i 种组分的 物质的量为νi ,分 压强为 pi,分体积 为Vi .
将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应用于混合理想气体中 的第 i 种组分可得 pVi=νiRT=Vpi. RT= 对各种组分求和得 p∑Vi=∑νiRT=V∑pi. RT=
由体积分数 Vi /V求平均摩 尔质量µ
µ=M/ν
=(∑ =(∑Mi)/ν =(∑ =(∑νiµi)/ν =∑(νi /ν)µi =∑(Vi /V)µi
例题:将36%的氢气 例题: 36% (H2)和64%的氧气 64% 混合后, (O2)混合后,试计 算其平均相对分子质 算其平均相对分子质 即平均分子量) 量(即平均分子量) 等于多少? 等于多少?
-20.3 8.44 -5.40
表3 一氧化碳气的计算结果 pI/MPa pV/MPa pRK/MPa 7.871 6.671 6.918
△I/% △V/% △RK/%
11.0 -5.92 -2.44
表4 氢气的计算结果 pI/MPa pV/MPa pRK/MPa 58.91 122.6 equation)。
[1] Redlich O,Kwong. On the O, Thermodynamics of Solutions. V. An Equation of State. Fugacities of Gaseous Solutions. Chemical Review,1949, Review,1949, 44: 44:233
79.72
氮 氮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
由此可见:对处于高密 由此可见: 度下的气体, 度下的气体,用雷德利克 -邝方程或者用范德瓦耳 斯方程计算出的结果明显 要比用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计算出的结果准确得多; 计算出的结果准确得多;
而且雷德利克-邝方程 而且雷德利克- 比范德瓦耳斯方程又更 胜一筹, 胜一筹,因为前者对吸 引项的修正还考虑到了 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影响。
请注意: 请注意:ν=∑νi、 p=∑ p=∑pi、V=∑Vi、 V=∑ N=∑ N=∑Ni、n=∑ni、 n=∑ M=∑ M=∑Mi、ρ=∑ρi , 这些等式都成立。 这些等式都成立。
但是,平均摩尔 但是, 质量 µ ≠∑µi,并且 分子的平均质量 m ≠∑mi,使用时一定 要分清。 要分清。
[3] 李椿,章立源, 李椿,章立源, 钱尚武. 热学. 钱尚武. 热学. 北京: 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 出版社,2005. 30
根据这 3 种气体各自 的T和v,分别用理想气 体物态方程、 体物态方程、范德瓦耳 斯方程、雷德利克- 斯方程、雷德利克-邝 方程求出其压强( 方程求出其压强(依次 表示), 以pI、pV、pRK表示),
质量分数 Mi /M=(νi /ν)(µi /µ) /M= =(V /V)( =(Vi /V)(µi /µ) =(ρi /ρ)
由质量分数 Mi /M 求平均 摩尔质量µ
µ=M/ν
=M/(∑νi) M/( =M/[∑(Mi /µi)] M/[ =1/{∑[(Mi /M)(1/µi)]} [(M /M)(1/ −1=∑[(M /M)⋅µ −1] µ [(Mi /M) i
*雷德利克-邝方程 雷德利克- 与范德瓦耳斯方程和理 想气体物态方程的比较 卡末林- 卡末林-昂内斯方程 位力系数 *玻意耳温度 马略特温度) (马略特温度)
三个物态方 程的比较
现在把分别用理想 气体物态方程、 气体物态方程、范德 瓦耳斯方程、 瓦耳斯方程、雷德利 克-邝方程时所得到 的结果进行比较。 的结果进行比较。
混合理想气体的密度 和其中各组分的密度 干洁大气的平均摩尔 质量、 质量、密度与其中各组 分的密度
地球表面上 干洁大气的 典型数据
v
(当g=9.806 65
-2, m⋅ m⋅s
p=101 325 Pa, Pa, T=288.150 K =15.000 °C时)
分子摩尔质量
-3 µ=28.9644×10 =28.9644× -1 kg⋅ kg⋅mol
[2] 雷一东,葛喜臣. 化工热力学. 重 雷一东,葛喜臣. 化工热力学. 重庆大学出版社, 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89. 4 ~5 [3] 沃克 K. 热力学. 下册. 马元,刘桂 热力学. 下册. 马元, 玉,洪春华等译. 北京:高等教育 洪春华等译. 北京: 出版社, 68~ 出版社,1982. 68~70 [4] 徐锡申,张万箱等. 实用物态方程 徐锡申,张万箱等. 理论导引. 北京:科学出版社, 理论导引.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6. 87~89 87~
气体质量 气体质量密度 质量密度 p/(RT) ρ =µp/(RT) =1.2250 -3 kg⋅ kg⋅m
分子数密度 n=p/(kT) p/(kT) 25 =2.5470× =2.5470×10 -3 m
绝热指数 γ =cp /cv =1.400
声音传播速度
1 /2 c=(γRT/µ) -1 m⋅ m⋅ s
若题设是体积 若题设是体积 分数V 分数Vi /V,则得 平均相对分子质 量µ为
µ=∑(Vi /V)µi
=0.36×2.0+0.64× =0.36×2.0+0.64×32 =0.72+20.48 =21.20 ≈21
由此可见, 由此可见,对于 不同的分数进行计 算所得到的结果, 算所得到的结果, 彼此之间的差异有 可能是相当大的。 可能是相当大的。
△I/% △V/% △RK/%
-41.8 21.0 6.22
以上表 2 、表 3 、表 4 里所列出的分别用不 同的物态方程所求得的 压强以及它们的相对误 差,可以画成条形统计 图如下。 图如下。
雷德利克- 雷德利克-邝方程与范德瓦耳斯方程 和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比较
氮: T/K = 273.15, v/(cm3·mol-1) = 70.30. p/(MPa) = 40.53. 一氧化碳: T/K = 215.0, 一氧化碳 v/(cm3·mol-1) = 227.1. p/(105 Pa) = 70.91. 氢: T/K = 273.15, v/(cm3·mol-1) = 38.55. p/(MPa) = 101.3.
=340.29
大气标高 H=RT/(µg) RT/(
3 =8.4345×10 8.4345×
m
非理想气体物态方程 范德瓦耳斯方程 范德 瓦耳斯气体 **狄特里奇方程 **狄特里奇方程 **伯特洛方程 **伯特洛方程 *雷德利克-邝方程 雷德利克-
雷德利克- 雷德利克- 邝方程
在现有的包含两个常量的 气体物态方程中,精确度最 气体物态方程中, 高的是在1949年被提出的雷 高的是在1949年被提出的雷 德利克-邝方程(Redlich德利克-邝方程(RedlichKwong
第一章 温度
第一章之二
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理想气体的物态 方程 平均摩尔质量 *查理定律 *盖吕萨克定律
体积分数( /V) 体积分数(Vi /V) 压强分数( /p) 压强分数(pi /p) 摩尔质量分数( 摩尔质量分数(µi /µ) 质量分数( /M) 质量分数(Mi /M) *物质的量分数(νi /ν) 物质的量分数( *阿马格分体积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