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真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812食品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目 录200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0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0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0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0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0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0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10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1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14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2016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1.蛋白质的变性和虹性2.自由水和结合水3.干性油脂与不干性油脂4.酶促褐变与非酶福变5.G伸与IIACCP二、筒述水分活度与食品耐藏性的关系三、列举三种必需脂肪酸,并写出其结构简式四、大豆、稻米和小麦中所有蛋白质的主要种类、特性和作用五、固定相酶的方法主耍有哪些?简述固定相酶的优缺点六、举例说明3中改性淀粉的加工方法和用途七、简要回答:葡聚摘、番茄红索、二十八烷醇的功能性作用及其制备技术八、简述下列物质的测定原理及使用的主要试剂和仪器还原概、快、VC、类胡萝卜素、淀粉酶九、夫然类胡翳卜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学功能及其作用机理一、简答题(9。
分)1分别列举2种单糖和低聚精,并写出其结构式c(10)2鉴定油脂种类和品质的特征值有哪些?Q0)3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娜些?(15)4简要说明维生素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
(15) 5简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10)6简要说明矿物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10)7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8简述影响花青素变色反应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止措施机<10>二、论述题(60分)1举例说明影响食品安全和品质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控制措施.(20)2阐述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模拟试卷三套附复习资料
食品化学模拟试卷(三套)附答案《食品化学》模拟试卷Ⅰ一、填空题(2分×21)1、食品中的结合水依据结合程度可以分为:、、。
2、玻璃态时,体系黏度_______而自由体积_______,受扩散限制的反响速率_______;而在橡胶态时,其体系黏度_______而自由体积_______,受扩散限制的反响速率_______。
3、蛋白质溶解度的常用表示方法为、、。
4、甲壳低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为人体肠道的_______、功能性_______、食品_______、果蔬食品的_______、可以促进_______的汲取。
5、食物中的自然苦味化合物,植物来源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性的主要是_______。
二、名词说明(4分×6)1、滞后现象2、蛋白质变性作用3、淀粉的糊化4、必需脂肪酸5、酶促褐变6、食品添加剂三、简答(44分)1、什么是水分吸着等温线?形态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哪些?水分吸着等温线的意义有什么?(12分)2、简述油脂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作用。
(10分)3、簇新肉采纳什么方法包装较好,为什么?(10分)4、为什么多糖具有肯定的溶解性?食品体系中的多糖主要起什么作用?(12分)四、阐述(20分×2)1、试述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2、简述脂类经过高温加热时的变更及对食品的影响。
《食品化学》模拟试卷Ⅰ答案一、填空题(2分×21)1、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2、较高;较小;明显降低;显著增大;增大;加快3、蛋白质分散指数(PDI);氮溶解指数(NSI);水可溶性氮(WSN)4、微生态调整剂;甜味剂;防腐剂;保鲜;钙5、生物碱;萜类;糖苷类;胆汁二、名词说明(4分×6,表述意思一样即可)1、滞后现象:采纳向枯燥食品样品中添加水(回吸作用)的方法绘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制的吸附等温线并不互相重叠,这种不重叠性称为滞后现象。
答案-中国农业大学(类比于真题地模拟题)食品化学B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B《食品化学》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每题2分,15题共3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从食品的水分活度,可以预测以下哪一种食品可以在室温下密闭保存1个月而不发生变化?A某种熟肉制品,水分活度0.95B某种奶制品,水分活度0.33C某种粮食制品,水分活度0.83D某种水果干制品,水分活度0.652、新鲜肉表面的颜色是鲜红的,你认为其呈色物质的状态是以下哪一种?A亚硝基肌红蛋白B高铁肌红蛋白C氧合肌红蛋白D肌红蛋白3、在单分子层水吸附状态下,以下哪一类反应仍然在缓慢地发生?A水解反应B脂肪氧化反应C羰氨反应D酶促褐变反应4、果冻是卡拉胶的凝胶。
其中加入了钙离子。
你认为这主要是由于A钙离子作为二价离子,可以吸引带负电的卡拉胶分子长链彼此靠近,从而促进凝胶。
B钙离子具有强烈的水合能力,可以降低水分活度,延长果冻的保存期。
C钙离子可以中和果冻中的有机酸,改善其风味品质。
D钙离子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加入果冻之后有利于人体吸收,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5、如果某淀粉类样品和碘的反应呈现蓝紫色,不能吸附脂肪,在冷水中溶解,不形成凝胶,则A它是直链淀粉B它是小分子糊精C它是支链淀粉D无法判断6、如果开发一种给肥胖病人食用的甜食,加入以下哪一种作为甜味剂最为合适?A果糖B二肽类甜味剂C葡萄糖D麦芽糖7、食品当中所含的各种小分子糖当中,哪一种在低温下甜味增强?A葡萄糖B果糖C蔗糖D麦芽糖8、预糊化淀粉在冷水当中即可分散,是因为A它经过酸水解,淀粉分子已经得到降解B它经过磷酸化处理,淀粉亲水程度高C它经过氧化处理,分子中生成了很多亲水基团D它经过糊化和快速脱水处理,分子结构固定在水分容易进入的状态9、如果为一种植物油配制抗氧化配方,你认为从结构上分析,以下哪个组合效果会比较好?A含酚羟基的类黄酮,加上柠檬酸B含烯二醇结构的维生素C,加上磷酸盐C含大量共轭双键的胡萝卜素,加上柠檬酸D固醇类的维生素D,加上磷酸盐10、要让土豆丝切后不容易变黑,泡在哪一种食品添加剂的溶液中最有效?A含0.5%硫酸亚铁的溶液B含0.5%羧甲基纤维素的溶液C含0.5%亚硫酸盐的溶液D含0.5%琥珀酸二钠的溶液11、ω-3脂肪酸属于A单不饱和脂肪酸B饱和脂肪酸C多不饱和脂肪酸D短链脂肪酸12、制作馒头时,面粉中的淀粉和0.5%的食品乳化剂发生作用,可能给产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A淀粉的老化会受到抑制,较长时间保持柔软状态B淀粉的糊化作用会受到抑制,久煮不烂C淀粉的消化作用会受到抑制,酶无法水解它D两者之间不会发生任何作用13、你知道维生素B2最容易受到哪一种条件的破坏?A有氧条件B煮沸加热C阳光直射D加入有机酸14、美拉德反应可能会影响食物的营养价值,主要是A损失部分赖氨酸,降低蛋白质吸收率B损失部分蛋氨酸,降低蛋白质吸收率C损失部分还原糖D损失部分淀粉15、要想改善以下哪一种蛋白质的功能性质,不需要促进蛋白质-水之间的相互作用?A保水性B溶解性C粘结性D乳化性答:1、B2、C3、B4、A5、C6、B7、B8、D9、A10、C11、C12、A13、C14、A15、D二、判断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判断写在题前的括号内)()1、食品冷冻保存一定比冷藏保存营养素损失小。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基础模拟题
食品化学模拟题第一套(13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低于单分子吸附的水分活度下,以下哪种反应的活性提高?()A.酵母菌繁殖B.淀粉水解C.脂肪氧化D.非酶褐变2、冰糖葫芦的加工中需要把山楂放在融化的蔗糖中包糖衣,糖衣往往有淡淡的黄色,这是因为发生了哪种反应?()A.美拉德反应B.酶促褐变反应C.焦糖化反应D.三种反应同时发生3、以下物质加入面包的配料中后,哪一种会改变面粉的面筋质量?()A.乳糖B.维生素CC.α-淀粉酶D.蛋白酶4、油脂在加热过程中冒烟多和易起泡沫的原因是油脂中含有()A.磷脂 B.不饱和脂肪酸 C.色素 D.脂蛋白5、变性蛋白质的主要特点是()A.共价键被破坏B.不易被蛋白酶水解C.溶解度增加D.生物学活性丧失6、已知胶类中增稠效果最好的是()A.琼脂B.明胶C.卡拉胶D.瓜尔豆胶7、安排酒席上菜肴的先后顺序时,经常先上清淡味道的,再上味重的菜,甜食放在最后一道,主要是为了防止()A味的相乘 B味的变调 C串味 D食欲降低8、“要想甜、加点盐”这一现象属于味觉的 ( ) 现象。
A、对比B、相乘C、拮抗 D变调9、下列色素属于脂溶性色素的有()A花青素 B叶绿素 C黄酮类化合物 D类胡萝卜素10、油脂经长时间加热不可以引起油脂()A粘度增加 B酸价上升C碘值下降 D 发烟点上升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褐变过程中产生的CO2,是来自于糖基残基,而不是氨基酸残基( )2、优质葡萄糖具有甜味纯正,甜味反应快,消失慢的特点()3、泡菜不易发生美拉德褐变是因为含酸量大()4、在滞后现象中,解吸作用时,因组织改变,当再吸水时无法紧密结合水,由此可导致回吸相同水分含量时处于较高aw ( )5、冰点以上饼干的aw很低说明在冰点一下饼干的a w很低()6、SO2能够保护硫胺素()7、谷物中的烟酸活性很高,可以被有效的利用()8、所有的辅酶A都具有维生素活性( )9、玉米蛋白缺少赖氨酸、色氨酸 ( )10、含有花青素的水果罐装时最好使用涂料罐或玻璃罐包装()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28分)1、夏天,人们都爱生吃西红柿,但是专家提醒:西红柿必须经过油脂加热后,营养物质才易吸收。
农科院历年真题答案
2002年农科院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413食品化学)一、概念:(10分)(1)水分活度:一定温度下食品中的水蒸气压与该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汽压的比值。
(2)高甲氧基果胶和低甲氧基果胶:通常将酯化度大于50%的果胶称为高甲氧基果胶;将酯化度小于50%的果胶称为低甲氧基果胶。
(3)ω-3型和ω-6型脂肪酸:脂肪酸从含甲基的一端开始编号,第一个双键在3号位的称为ω-3型脂肪酸;而第一个双键在6号位的称为ω-6型脂肪酸。
(4)凝胶作用和织构化:果胶等大分子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相互结合而产生链状胶束,并相互交织,形成三维网状结构的过程,称为凝胶作用;将水不溶性蛋白质加工成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咀嚼性能和良好持水性能的薄膜或纤维状产品的过程成为蛋白质的织构化。
(5)酸值和碘值:中和1克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称为酸值;100克油脂吸收碘的克数称为碘值。
二、简答:(1)平衡膳食的概念和基本指标(15分)。
平衡膳食:各类食物的数量及其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适宜的膳食称为平衡膳食;其指标有:a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b 多吃水果、蔬菜和薯类;常吃奶类、豆类及其制品;c 常吃适量鱼、禽、蛋及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d 食量与体力活力相适宜,保持适宜体重;e 吃清淡少盐的膳食;f 如饮酒应限量。
(2)简述小麦、玉米、稻米和大豆中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特性(15分)。
小麦:主要以麦谷蛋白和麦胶蛋白为主,麦谷蛋白分子中不只含有大量的链内双硫键,而且含有链间的双硫键,故其相对分子量高达1×106,麦谷蛋白不溶于水和食盐溶液,但可溶于稀酸稀碱溶液;麦胶蛋白只含有链内的双硫键,其相对分子量仅为1×104,它可溶于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
玉米:含有清蛋白、球蛋白、醇溶性蛋白和谷蛋白,以醇溶性蛋白和谷蛋白为主,玉米醇溶性蛋白可溶于一定浓度的乙醇溶液,可形成一定强度的薄膜,而玉米谷蛋白不溶于水、乙醇溶液和食盐溶液,但可溶于稀酸稀碱溶液。
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真题答案解析
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真题答案解析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真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C CD A D D B A D D二.判断题错错对对对错错错错对三.1.提示:西红柿中含有大量的番茄红素,它在人体内的作用类似胡萝卜素,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
与食用生西红柿相比,人们食用加后的西红柿,更能提高番茄红素的抗氧化剂的浓度。
这是因为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色素,油脂加热会将番茄红素溶解并释放出来,易被人吸收;此外,高温破坏了番茄细胞的细胞壁,从而增加了番茄红素等抗氧化剂的释放。
虽然加热会使西红柿中的维生素C 受到损失,但是西红柿中的番茄红素和其他抗氧化剂含量却明显上升。
因此,熟吃西红柿比生吃西红柿的总体营养价值要高。
2. 提示:①大火爆炒青菜,使青菜的加热时间缩短,减少维生素和叶绿素的损失,这样既提高青菜的营养价值又使菜肴色泽鲜亮。
②在炒菜过程中,青菜细胞间隙因呼吸产生的气体如CO 2、NO,加热时便挥发出来,当盖住时,这些气体就冷凝溶解在盖子上的水蒸气中,然后呈酸性液滴落入菜中,这样青菜在酸性的条件下加热,青菜的叶绿素容易发生脱镁反应,变成脱镁叶绿素或焦脱镁叶绿素,这样青菜就会发黄。
3. 提示:①在蛋粉干燥前,降低pH 值,是为了防止美拉德褐变(自己展开)②在蛋粉复溶时,提高pH 值,是因为蛋粉的蛋白质在碱性的条件时溶解度大(自己展开)4. 提示:①面包的色泽主要是由美拉德褐变产生,Ca能抑制褐变(自己展开)②一是因为内面的温度较低,水分高,不易发生褐变;二是脂肪氧化酸能氧化多种不饱和脂肪酸,产生氧化脂质。
它对面粉的类胡萝卜素有漂白作用,而外表面的类胡萝卜素被破坏了,内部的依然存在(自己展开)。
四.1.提示:①牛奶巧克力含有蛋白质,增加巧克力的口感;而且牛奶巧克力中的脂质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醛类和蛋白质发生美拉德褐变,产物具有香味(自己展开)。
②防止脂质变质的措施:如低温、避光、干燥……(自己展开)③脂质如大豆磷脂的乳化作用,产生细腻的口感;脂肪的β-3Ⅴ型晶体有丝滑的口感,它的融化温度与口腔温度相近,产生润滑的作用(自己展开)。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2013食品化学答案
2简述糖类化合物常见的结构单元组成,列举3例加以说明。
四碳糖五炭糖六碳糖四碳糖:如D-苏糖五碳糖:D-木糖六碳糖:D-葡萄糖3淀粉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直链淀粉是D-葡萄糖基以a-1,4-糖苷键连接的线性大分子,聚合度一般为250-300,直链淀粉并不是完全伸直的线性分子,而是由分子内羟基间的氢键作用使整个链分子卷曲成以每6个葡萄糖残基为一个螺旋节距的螺旋结构。
支链淀粉D-葡萄糖基以a-1,4-糖苷键a-1,6-糖苷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结构中具有分支,即每个直链淀粉分子由一条主链和若干条连接在主链上的侧链组成,聚合度一般在6000以上。
图例。
不太好找,书上有,照着画画吧。
5 简述多糖的种类、功能性质与其组成、结构之间的关系。
(石振兴)多糖是糖单元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长链聚合物,根据多糖的糖基单位组成可将多糖分为均一聚糖和杂多糖,前者由相同的糖基单位组成,如纤维素、直链淀粉和直链淀粉等,后者由两种不同的单糖单位组成,如瓜尔豆胶,和刺槐豆胶等。
根据多糖的糖链结构分为直链多糖和支链多糖。
按组成成分分为纯多糖、蛋白聚糖和脂多糖。
按来源分:植物、微生物多糖。
多糖结构与功能性质的关系多糖的结构如有关多糖结构中的分子量、聚合度(DP值)、单糖组成、侧链的类型、侧链数目(DS 值)、侧链的分布,都可影响其功能性质。
① 多糖的水化(溶解)性质 DP值高~水化缓慢,DP值低~水化迅速;DS值高~取代更均匀,水化迅速,DS值低~取代较不均匀,水化缓慢;单糖组成中含有电荷的较易水化。
黄原胶(羧基+多分支)、瓜儿豆胶(多分支)、羧甲基纤维素钠(羧基+分支)--溶于冷水;② 多糖的粘度影响多糖的粘度的因素:DP值、形状及在溶剂中的构象有关。
DP值高~较高粘度、DP值低~低粘度;相同DP值下,DS 值高~粘度低、DS值低~粘度高;带有电荷的多糖分子~链伸展度提高~粘度增大。
③多糖的胶凝性质凝胶(Gel):是一种同时表现出固体力学性质和液体流变学性质(粘弹性)的含水网络结构体系。
(NEW)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面筋2小麦的一次加工性3果蔬糖渍的速煮法4非酶褐变5升华干燥6食品化学保藏7系水力8水分活度9配方乳粉10老化二、简答题(每题8分)1小麦粉面团调制过程的面粉扩展的含义是什么?此过程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烫漂操作是如何进行的,目的何在?3速冻优势。
4乳的分散体系。
5如何防止存贮中肉色变暗?三、论述题(每题16分)1面包发酵过程中造成面团中的相关物质变化的生物学及化学方面的变化有哪些?2腌渍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原理及腌渍品香味和滋味形成的原理。
3分析决定罐头食品热杀菌条件的主要因素。
4分析酸奶生产中发生的质量缺陷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5肠类生产的工艺及操作要点。
《食品化学》考研中国农业科学院考研真题
《食品化学》考研中国农业科学院考研真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淀粉老化
2.氢化植物油
3.高铁肌红蛋白和氧合蛋白
4.益生元
5.美拉德
6.花青素
7.玻璃态转化
8.吸附等温线
9.DI值(写出英文全称)
10.PUFA (写出英文全称)
二、简答题
1.酶促褐变的原因和控制
2.护绿
3.香气生成途径
4.油脂的常见脂肪酸分降解途经
三、问答题
1.馒头,大米,蔬菜,肉中物质在食品加工保存过程中的色香味和营养的影响。
2.水的分类和溶质之间的结合方式。
哪种水易被干燥,哪种稳定为什么?从微生物角度说明干燥和冷冻的保藏区别。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模拟试卷(三套)附答案
食品化学模拟试卷(三套)附答案《食品化学》模拟试卷Ⅰ一、填空题(2分×21)1、食品中的结合水根据结合程度可以分为:、、。
2、玻璃态时,体系黏度_______而自由体积_______,受扩散控制的反应速率_______;而在橡胶态时,其体系黏度_______而自由体积_______,受扩散控制的反应速率_______。
3、蛋白质溶解度的常用表示方法为、、。
4、甲壳低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为人体肠道的_______、功能性_______、食品_______、果蔬食品的_______、可以促进_______的吸收。
5、食物中的天然苦味化合物,植物来源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动物性的主要是_______。
二、名词解释(4分×6)1、滞后现象2、蛋白质变性作用3、淀粉的糊化4、必需脂肪酸5、酶促褐变6、食品添加剂三、简答(44分)1、什么是水分吸着等温线?形状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哪些?水分吸着等温线的意义有什么?(12分)2、简述油脂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作用。
(10分)3、新鲜肉采用什么方法包装较好,为什么?(10分)4、为什么多糖具有一定的溶解性?食品体系中的多糖主要起什么作用?(12分)四、论述(20分×2)1、试述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2、简述脂类经过高温加热时的变化及对食品的影响。
《食品化学》模拟试卷Ⅰ答案一、填空题(2分×21)1、化合水;邻近水;多层水2、较高;较小;明显降低;显著增大;增大;加快3、蛋白质分散指数(PDI);氮溶解指数(NSI);水可溶性氮(WSN)4、微生态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保鲜;钙5、生物碱;萜类;糖苷类;胆汁二、名词解释(4分×6,表述意思一样即可)1、滞后现象:采用向干燥食品样品中添加水(回吸作用)的方法绘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制的吸附等温线并不相互重叠,这种不重叠性称为滞后现象。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考研试题(回忆版)
《食品化学》系统阐明了食品的化学组成、结构、性质及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发生的化学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下面一起来看看食品化学考研试题,希望对大家参加考研有所帮助!
一、填空题
1、食品中的结合水根据结合程度可以分为:---、---、---
2、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是通过---构成多肽链的,多肽链是由---、---、--键形成蛋白质的。
3、羊肉中的膻味成分是---,水果中的香味物质是---、---、---、
4、食品中的防止食品腐化变质的添加剂有---、---、
二、名词解释
1、糖苷
2、a-淀粉和β-淀粉
3、比甜度
4、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5、LD50
6、原花色素
三、简答题
1、碳水化合物按组成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各举一例,并写出环状结构或者哈武斯式
2、简述蛋白质的凝胶形成过程,并简述其在食品中的作用
3、脂类氧化的可能机理,并简述其对食品品质的可能影响及控制措施
4、简述食品玻璃化过程及保藏机理
四、论述题
1、烘焙食品(以面包、蛋糕为例),论述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油脂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及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物理或者化学变化及
其相应的变化对食品的品质和感官产生的影响
2、甜蜜素有关问题
(1)甜蜜素的结构式
(2)根据呈甜机理,分析甜蜜素甜度高的原因
(3)根据甜味剂的使用要求和原则,对增添“早熟”西瓜时间做出评价。
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化学模拟试卷(三套)附答案.doc
食品化学模拟试卷(三套)附答案《食品化学》模拟试卷I一、填空题(2分X21)1、食品中的结合水根据结合程度可以分为:、、。
2、玻璃态时,体系黏度而自由体积,受扩散控制的反应速率;而在橡胶态时,其体系黏度而自由体积,受扩散控制的反应速率o3、蛋白质溶解度的常用表示方法为、、。
4、甲壳低聚糖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作为人体肠道的、功能性、食品、果蔬食品的、可以促进的吸收。
5、食物中的天然苦味化合物,植物来源的主要是、、等,动物性的主要是o二、名词解释(4分X6)1、滞后现象2、蛋白质变性作用3、淀粉的糊化4、必需脂肪酸5、酶促褐变6、食品添加剂三、简答(44分)1、什么是水分吸着等温线?形状有哪些?影响因素有哪些?水分吸着等温线的意义有什么?(12 分)2、简述油脂的特点及其在食品工业上的作用o (10分)3、新鲜肉采用什么方法包装较好,为什么?(10分)4、为什么多糖具有一定的溶解性?食品体系中的多糖主要起什么作用?(12分)四、论述(20分X2)1、试述非酶褐变对食品质量的影响。
2、简述脂类经过高温加热时的变化及对食品的影响。
《食品化学》模拟试卷I答案、填空题(2分X21)]、化含水;邻近丞;多层水2、缩;妙明显降低;显著增大;增大;加快3、蛋白质分散指数(PDI);氮溶解指数(NSI);水可溶性氮(WSN)4、微牛.态调节剂;甜味剂;防腐剂;保鲜;翅5、生物碱;■类;糖昔类;胆汁二、名词解释(4分X6,表述意思一•样即可)1、滞后现象:采用向干燥食品样品中添加水(回吸作用)的方法绘制的水分吸附等温线和按解吸过程绘制的吸附等温线并不相互重叠,这种不重叠性称为滞后现象。
2、蛋白质变性作用: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时,发生生物活性丧失, 溶解度降低等性质改变,但是不涉及一级结构改变,而是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改变,这类变化称为蛋白质变性作用。
3、淀粉的糊化:淀粉粒在适当温度下在水中溶胀、继续加热,结晶区胶束全部崩溃,淀粉分子形成单分子,并为水所包围,形成糊状的溶液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
答案-中国农业大学(模拟题,类比于真题) 食品化学A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化学A《食品化学》模拟试题 (一)一、选择题(每题2分,15题共3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葡萄中的汁可以用压榨法挤出来,而鸡肉中的水不能挤出来。
A 这说明葡萄中的水是自由水,而鸡肉中的水是结合水。
B 这说明葡萄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而鸡肉中的水大部分是结合水。
C 从以上事实中可以判断,葡萄中自由水的比例比鸡肉中更高。
D 从以上事实尚不能判断葡萄和鸡肉中哪一种的自由水比例更高。
2、在烤小型蛋糕时,往往在表面刷一层鸡蛋液,这可能是为了A 增加蛋白质含量,改善其营养价值B 增加蛋白质和氨基酸,使羰胺褐变更好地发生,改善色泽和香气C 提高蛋糕的保水性,避免中间部分失水变硬D 让蛋糕表面变脆,改善口感3、要长期地保存一种低水分含量的食品,最理想的水分状态是以下哪一种?A 全部水分为化合水B 单分子层水吸附状态C 多分子层水吸附D 体相水状态4、低酯化度的果胶要想凝胶,需要什么条件?A 加大量的糖就行了B 加糖再加大量酸就行了C 加糖、酸再加钙离子就行了D 加糖、酸再加瓜尔豆胶就行了5、食品中一种反应在水分活度0.9以上和0.6以下很少发生,在0.6~0.8之间速率高,那么A 它可能是脂肪氧化反应B 它可能是酶促反应,如酶促褐变C 它可能是非酶反应,如美拉德反应D 它可能是水解反应,如淀粉的水解6、如果开发一种口香糖,加入以下哪一种作为甜味剂最为合适?A 乳糖B 山梨糖醇C 果葡糖浆D 蔗糖7、要从淀粉生产果葡糖浆,使用以下哪几种酶可以达到目的?A 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葡萄糖-果糖异构酶B β-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葡萄糖-果糖异构酶C α-淀粉酶,葡萄糖淀粉酶,转化酶D β-淀粉酶,1,6葡萄糖苷酶,转化酶8、从结构上来分析,以下哪一种淀粉在冷水当中最容易分散?A 纯直链淀粉B 预糊化淀粉C 老化后的淀粉D 生淀粉粒9、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肪发生了氧化,你估计它的过氧化值测定数值会有怎样的变化?A 上升B 下降C 先上升后下降D 不发生变化10、你估计,维生素C在以下哪一种处理下最为稳定?A pH7加氯化钠B pH5加柠檬酸C pH9加碳酸氢钠D pH5加过氧化氢11、以下哪一类物质是水果中香气的最重要来源?A 低级酯类B 绿原酸、咖啡酸、黄酮类物质C 吡咯、吡喃、呋喃、吡嗪之类小分子杂环衍生物D 含两个硫原子的双键化合物和异硫氰酸衍生物12、山梨酸添加于食品中,主要是要起到什么作用?A 抗氧化B 防腐败C 促进凝胶D 调节酸度13、你认为以下哪一种面粉的加工方式,造成维生素B1的损失最大?A 在热汤当中煮面条B 在热蒸笼上蒸包子C 在热锅上烤烙饼D 在热油当中炸油条14、以下哪一种色素属于天然色素?A 柠檬黄B 靛蓝C 姜黄D 苋菜红15、制作面包时,为了让面包不要很快变干变硬,添加以下哪一种食品添加剂有帮助?A 硬脂酰乳酸钙B 硫酸铝钾C 柠檬酸铁铵D 苯甲酸钠答:1、D2、B3、B4、C5、C6、B7、A8、B9、C10、B11、A 12、B13、D14、C15、A二、判断题(每题1分,10题共10分,判断写在题前的括号内)()1、食品中的水分活度与温度无关。
(NEW)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目 录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2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3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8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9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2011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1面筋2小麦的一次加工性3果蔬糖渍的速煮法4非酶褐变5升华干燥6食品化学保藏7系水力8水分活度9配方乳粉10老化二、简答题(每题8分)1小麦粉面团调制过程的面粉扩展的含义是什么?此过程主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烫漂操作是如何进行的,目的何在?3速冻优势。
4乳的分散体系。
5如何防止存贮中肉色变暗?三、论述题(每题16分)1面包发酵过程中造成面团中的相关物质变化的生物学及化学方面的变化有哪些?2腌渍抑制有害微生物活动的原理及腌渍品香味和滋味形成的原理。
3分析决定罐头食品热杀菌条件的主要因素。
4分析酸奶生产中发生的质量缺陷及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5肠类生产的工艺及操作要点。
2012年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867食品加工工艺学[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回忆版)一、简答题1果蔬冷害的定义,表现,影响因素。
2热力排气,无菌操作,UHT定义。
3排气的优点。
4酥性饼干,韧性饼干的原料和调粉有何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2013年考(研究生)中国农业科学院食品专业的,农科院的资料很难找,当初我找了很久才找到,花了我好几大百。
哎,有求于人,没办法呀!对于考食品专业的同学,资料分为两大块,一是真题;二是专业书籍。
先说真题,真题一定要找到最近几年的,如果你是2014年考研,那么2013年的真题一定要拿到手,其中的原由我不说,想必你也清楚。
对于专业书籍,2007年以前用的是韩雅珊编写的《食品化学》,这本书你可能要在淘宝网上淘一下,2007年以后用的是闵建全编写的《食品化学》,我建议你这两本书你都要拿到手,结合着看。
当你开始复习专业课时,你绝对有一种想崩溃的感觉,知识点繁多,背了又忘。
在这里,我说说复习策略吧(纯属抛砖引玉),农科院在每年七八月份会公布当年专业课考试大纲(最近几年才开始,以前都没有),一定要将当年考试大纲与专业书籍及真题结合起来,先把考试大纲里面要求的知识点看了,没要求的不要忙看。
刚开始我不知道有考试大纲,就在看真题与专业书籍,看得是一头雾水,纠结得很。
我手中有中国农业科学院2002年---2013年《食品化学》真题资料,看清楚了,有2013的(回忆版),想要了解进一步咨询,QQ联系2444180018
这里给出部分真题
中国农业科院研究生院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食品化学考试代码:413
一、概念题(20)
1、水分滞后现象
2、Maillard反应
3、维生素A原
4、RDAs
5、ISO/HACCP
二、简答题(70分)
6、画出低水分含量食品的吸着等温线,并说明三个不同区间水的主要特性(10)
7、比较说明直链和支链淀粉结构与性质的差异(10)
8、简述蛋白质变性的因素及控制措施(10)
9、防止油脂氧化的方法及作用机理(10)
10、导致果蔬加工过程中维生素C破坏的主要因素和防止措施(10)
11、目前我国居民主要缺乏那些矿物质营养素?如何改善或补充?(10)
12、固相酶的固定方法及优缺点分析(10)
三、论述题(60)
13、论述蛋白质的功能性质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30)
14、天然色素的主要种类、结构特点及功能性质(30)
中国农业科院研究生院
200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90分)
1简述水分活度的概念及其与食品耐贮性的关系。
(10)
2举例说明两种功能性多糖,并简要说明其保健功能。
(10)
3简述淀粉老化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0)
4何为功能性短肽?简述其制备方法。
(10)
5简述大豆和大米中所含蛋白质的主要种类、特性和应用情况。
(10)
6鉴定油脂种类和品质的特征值有哪些?(10)
7列举两种必需脂肪酸,并写出结构简式。
(10)
8写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主要种类及其缺乏症状。
(10)
9简要说明矿物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
(10)
二、论述题(60分)
1影响食品安全和品质的主要化学变化及控制因素。
(20)
2酶褐变的主要机理及其防止措施。
(20)
3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结构特点、主要作用及其应用。
(20)
中国农业科院研究生院
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90分)
1 为什么食品应“快速冷冻,缓慢解冻”?(10)
2 单糖同食品有关的化学反应主要有哪些?(10)
3 列举两种功能性低聚糖,并简要说明其生理功能(10)
4 何为必需氨基酸,并列出8种必需氨基酸的名称(10)
5 何为结合蛋白质?简要说明其主要分类(10)
6 分别列举两种脂溶性维生素和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并简要说明其主要食物来源和作用(10)
7 简述Fe、Zn、Ca缺乏症状及影响其吸收的主要因素(10)
8 分析蔬菜加工过程中“脱绿”的原因,并简要提出解决措施。
(10)
9 举例说明乳化剂、螯合剂、抗菌剂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10)
二、论述题(60分)
1 油脂氧化的原理、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措施(20)
2 在食品中添加维生素主要有哪些方式?添加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0)
3 论述氧化还原酶类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0)
中国农业科院研究生院
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90分)
1分别列举2种单糖和低聚糖,并写出其结构式。
(10)
2鉴定油脂种类和品质的特征值有哪些?(10)
3什么是蛋白质变性?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主要有哪些?(15)
4简要说明维生素在食品加工和贮藏中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
(15)5简述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10)
6简要说明矿物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
(10)7影响味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0)
8简述影响花青素变色反应的主要因素及其防止措施。
(10)
二、论述题(60分)
1举例说明影响食品安全和品质的主要化学反应及其控制措施。
(20)
2阐述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20)
3阐述食品加工中香味物质生成、损失与控制。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