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总部大楼结构设计研究 - 结构理论
万科结构专业设计要求及控制要点(结构必备.绝对干货.不解释)
万科结构专业设计要求及控制要点(结构必备.绝对干货.不解释)万科住宅结构设计控制要点与原则:经济、合理、安全、优化为统一出图的质量,建议采用以下标准图集、技术措施:1.《混凝士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士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支剪力墙结构)》2.《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
3.《万科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三.基础设计1.根据结构状况(结构类型、柱网、荷载、有无地下室)、地质条件(地层分布、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地下水、地震情况)、施工条件(场地周围环境、地方污染限制、当地施工机械、施工技术条件)三个方面从技术上初步确定二个比较适合的方案:1)基础形式的选择次序:扩展地基→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钻(冲)孔灌注桩基础→筏板基础;2)常用桩基础选型原则:高强砼预应力管桩→人工挖孔(混凝土护壁)→钻(冲)孔(泥浆护壁,水下灌砼);3)高强砼预应力管桩施工选择次序:锤击→静压;4)对高层建筑≥18层,预应力管桩优先选用大直径Φ500、Φ600。
2.设计时应对初定的二个基础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包括桩、承台、工期和施工现场的影响。
对预应力管桩基础,应增加比较大直径与次直径情况下的桩与承台造价。
3.选择一个技术可靠、经济性好、工期合理的方案呈报批准后,进行基础施工图设计。
4.对场地复杂或大面积楼盘的基础设计,应根据岩土分布,在满足沉降等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分块(分栋)采取适用的基础形式、桩径,以节约造价及满足工期要求。
5.采用桩基础时,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及R a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竖向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在轴心竖向力Q k作用下:Q k≤R a,在偏心竖向力Q ikmax作用下,尚应满足Q ikmax≤1.2R a;2)竖向荷载与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在轴向竖向力Q k作用下Q k≤1.2R a,在偏心竖向力Q ikmax作用下,尚应满足Q ikmax≤1.3R a;3)竖向荷载与地震作用效应标准组合:在轴心竖向力Q k作用下Q k≤1.25R a,在偏心竖向力Q ikmax作用下,尚应满足Q ikmax≤1.5R a;设计时应按满足第1)条要求后,进行第2)、3)条验算,同时除按地基岩土条件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 a外,桩身尚应满足截面承载力设计值的要求。
万科结构设计管控要点万科
万科结构设计管控要点万科一、主体结构设计指导1、主体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1)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
2)结构平面形状应尽量简单、规则,尽量减少扭转的影响。
3)建筑物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刚度变化均匀。
4)结构布置要受力明确,传力途径直接简单。
5)保证构件的延性,避免脆性破坏。
6)保证足够的结构刚度,满足高层建筑结构位移的要求,减小结构的P-Δ效应。
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结构在地震中失稳和倾覆。
7)尽量减轻结构的自重,减少地基土压力,减小结构的地震反应。
8)加强结构空间整体性能,宜有尽可能多的超静定次数,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9)结构构件的设计应遵循“强节点弱构件、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的原则。
2、主体结构体系的选用原则2.1、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具有必要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承受重力荷载、3)风荷载和地震作用的能力;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
2.2、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尚宜符合下列要求:1)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突变和扭转效应而形成薄弱部位;2)宜具有多道抗震防线。
2.3、实际工程中主体结构体系的选用目前我国常用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包括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其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能力均不相同,应根据建筑高度、建筑用途、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综合考虑,选取合理的结构体系。
对于纯粹的高层住宅建筑,考虑到建筑平面中隔墙较多和使用美观等因素,多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
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相比,剪力墙结构空间整体性较好,具有更好的抗震性能,一般来说,剪力墙结构用钢量也比框架-剪力墙结构少。
具体可以按照以下原则确定:1)配套公建:以普通框架结构为主,特殊情况可考虑框架-剪力墙结构。
2)6层以下多层住宅及别墅采用框架结构,根据建筑需要及抗震要求采用异形柱或矩形柱。
深圳万科中心建筑分析ppt课件
汉白玉这一具有典型中国古典韵味的材料是霍尔的"最爱"之一。特 别在景观设计中用汉白玉打造了一个正方形小广场成为几何中心和 视觉焦点。 其中两个边突出地面500可供人们休憩小坐.而广场则可以在傍晚 举行各种健身和小型演出活动。
景观小品设计
标识系统
景观小品设计
4 结构与表皮 Structure&skin
02 ‘躺着的摩天楼’ HORIZONTIAL SKYSCRAPER 设计之初
一个绿色巨构
霍尔在设计之初,称之为“躺着的摩天楼”。水平展开的枝 状平面,由于建筑主体部分从东到西总长度约430米,与纽 约的帝国大厦高度差不多,形成了所谓“漂浮的地平线和躺 着的摩天楼”这一趣味性的描述。
03 悬浮 Hovering
1.海水的涂鸦
霍尔把建筑主体想象成,是海水曾经把它浮起在那个高度上。如今海水退去,礁石把建筑托住.而下面则形 成了一个被海水侵蚀过的场地叫做"海水涂鸦公园" 这一富有诗意的想象通过一系列起伏的山坡,方形广场.水池和为地下部分的国际会议中心设计的采光井、 下沉空间等形成了一个复杂多变、极富立体感同时规则的几何直线与自由曲线不同形状对比强烈的景观系统。
这个斱案非常革命性癿意义在于我们在做一个水平漂浮癿房子我们先把平台进行拉升乊后变成了一个新癿地面再在这个新癿地面上去做一个很传统癿房子最终我们实现了在6万m妞空地上建设12万mz丌同癿功能把6万mz丼到了天上6万mj放在了地下而整个地面都是公兯空间大会议厅壳体结构450m2的大报告厅壳体结构0022遮阳表皮skinform遮阳表皮对光的运用对光的运用遮阳百叶按照竹叶癿形象设计为曲面穿孔铝板在保证室内光线和温度癿前提条件下结合丌同幕墙系统丰富了建筑癿立面肌理同时也给室内带来丌同癿阴影效果
结构概念设计论文
万科国际会议中心2009年9月,万科正式入驻新总部,位于深圳盐田区大梅沙的——万科国际会议中心,又叫做“漂浮的地平线”。
这栋大楼占地面积61729.7平米,由美国当代建筑设计师的代表人物斯蒂芬霍尔设计,被人形象的比喻为“躺着的摩天大楼”。
如果将它竖起来,将和美国帝国大厦差不多高,除8个支撑主体的交通核外,整体悬空,在底部形成了巨大的连续的空间,可使山风、海风畅通无阻。
如果从空中俯视,主楼的形状由多个长方形不规则组合,仿佛是一条龙的抽象画。
整栋大楼借助了地块原有的山势与地势,使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
从功能分区上,则有办公楼、酒店、会议中心等等,户外的绿地公园将向市民完全开放,万科独特的企业文化使它不愿“独享”该地段得天独厚的绿地资源、水资源。
未来,万科国际会议中心整体将成为深圳市新地标,将承接各种大型会议,接纳各大企业入驻办公,并将成为深圳市的免费公园。
除了设计上、功能上的创新之外,这还是一座“会呼吸的大楼”,内侧表皮是半透明强化轻质碳纤维,每个方向的墙面都经过年度太阳能采集量计算,控制百叶的开工和角度,保证采光和温度,相对同类型的建筑节能75%。
建筑使用的可再生环保材料,坚持本地取材,本地生产,本地使用,极大地节约了资源。
同时,建筑的绿化率可超过100%,屋顶覆盖有万余方的太阳能电池板,使得它无论采光还是取暖,都通过光发电来实现。
这里不但成为对市民开放的艺术长廊,还使得绿化率超过100%——也就是说,比不建房子全铺上草坪的绿化面积都大。
感应式的节能工作灯会在没人时自动熄灭。
灯光射向天花板,经反射后的照明光柔和,均匀。
当阳光过度强烈时,外遮阳系统会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室内的照度,在0~90度范围内自动调节水平遮阳板,这是深圳甚至全国大型办公楼宇的首例主体建筑旁的景观水池,积蓄雨水来灌溉和清洗。
通过人工湿地的生物降解作用,万科中心每天可以处理中水与污水达到100吨,保证100%不使用饮用水来作为景观用水,大大减轻了对市政用水的负担。
万科总部大楼结构设计研究 - 结构理论
万科总部大楼结构设计研究- 结构理论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傅学怡总工程师傅学怡: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深圳万科总部大楼结构设计的介绍。
有的人可能知道,它应该是一个世界上新的建筑结构形式。
这个大楼总建筑面积是13万7千平方米,地面上是18万平方米,它的建筑师是搞建筑的人都知道的美国一个当代的建筑大师。
这幢楼主要是用做万科公司的总部办公楼,同时兼有一部分办公和酒店,该楼面对深圳大梅沙海滨,不是紧邻海,离海还有大概3百米左右的距离。
这幢楼的设计理念用英语来说是一个漂浮的地平线。
整个楼从地面拔地而起10到15米,上面建4到5层的一个多层办公楼。
从建筑理念上来说有两大特点:第一,绿色景观无限,包括百分之百的绿化。
第二,因为拔高了10到15米,所有办公室内的空间都具备海景资源,从而让这个楼的品质和价位也相应提高了。
当然,楼拔高了,拔地而起,结构的造价是有所增加的。
这是它的平面图。
在这张图的下方就是大梅沙海滨。
这是建筑的各个立面图。
落地竖向构件就是筒体和剪力墙,以及一些钢筋混凝土柱,落地竖向建筑的水平跨度在中部大概是50米到60米,端部的悬臂大概是10到15米。
整个楼的全长大概是5百多米,不到6百米,它的体型大家能看到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没法计算这个长度。
如果是从这里开始算,算到这边的话大概是1百米这样。
这个楼怎么做,做什么结构我想就不说了。
今天我想给大家说一下,首先是一个方案的备选。
我们经历过类似央视在深圳建的专业中心这样一种巨型钢的支撑结构。
这个做完以后每平方米的用钢量,由于它每层都是钢结构,包括要跨越5、60米,用钢量大概是在200到250公斤一个平方米,跟我们目前做的国内大型火车站的楼盖用钢量是差不多的,应该说不算多。
但是万科业主找我们商量,觉得这个用钢量按照两年前的单价来看,应该钢结构部分单价是在2000块左右,再加上混凝土的造价估计要在3千不到,他们认为这个结构造价偏贵。
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呢,我们提了一个混合框架加拉索的结构。
深圳万科中心建筑案例分析ppt课件
景观绿地最大化
整体悬浮
14
整体悬浮
底层抬高以达微气候调节功能
15
“第六” 立面
明黄色:万科总部 大红黑色:酒店 天蓝色:SOHO办公 橘黄色:高档公寓
16
“第六” 立面
17
“第六” 立面
18
“第六” 立面
19
“第六” 立面
加装吊梯 ,景观窗 是建筑的 底面更加 丰富。
20
地下室部分
技术指标: 61,729.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80,200平方米,其中,会议中 心8,000平方米,酒店46,200 平方米,办公26,000平方米。
4
建筑设计
枝状平面 基地与建筑 整体悬浮 “第六”立面
5
枝状建筑
枝状平面
整个万科中心 平面呈现不规 则的枝状。 东西方向为主 干,其余方向 为枝条。
21
地下室部分
采光井
22
结构设计
斜拉桥上的摩 天大楼
23
结构设计
万科中心工程位于深圳市大梅沙风景区,建筑 面积约137000㎡。为实现概念为“浮动的地平 线”这一独特概念,地上结构采用了混合框架+ 斜拉索转换结构体系,由9个巨型筒体(边长 约10m×10m)及6个实腹厚墙、10根落地钢 管柱与120根斜拉索共同支撑起上部5~6层结 构,在底部形成了连续的大空间,上部结构的 跨度在25m~50m之间,悬挑长度在15m~ 25m之间。
24
结构设计
120根悬拉索共悬挂有总计8 万吨左右的重量
核心筒受力
25
结构设计
实腹墙受力
26
万科中心主结构图
结构设计
主要的受力部件
27
结构设计
20160301-超炫酷的“斜拉桥上盖房”—深圳大梅沙万科总部结构设计
超炫酷的“斜拉桥上盖房”—深圳大梅沙万科总部结构设计导语万科总部位于深圳市大梅沙海滨,由落地筒体、实腹厚墙及柱支承离地10~15m 的上部4~5 层结构,形成底部开敞空间,上部结构中间跨越50~60m ,端部悬臂15~20m。
针对这个特殊的建筑功能要求,经过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结构设计最终采用了国内外首创“斜拉桥上盖房”的理念,利用预应力拉索和上部首层钢结构楼盖及上部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水平刚度和承载力, 将上部4 ~ 5 层混凝土框架结构重力荷载传递至落地筒体、墙、柱。
一、工程概况万科总部位于深圳市大梅沙海滨,总用地面积61730㎡ ,总建筑面积137116㎡。
著名的美国建筑师Steven Holl Architect 担任建筑设计,其设计理念:漂浮的地平线—最大化景观园林上的水平向超长建筑。
建筑效果图如下图所示。
工程特点是采用落地筒体、实腹厚墙、柱支承离地10~15m 的上部4~5层结构,底部形成开敞空间,上部结构中间跨越50~60m,端部悬臂15~20m,从而使上部建筑能获得良好的海景环境。
上部结构重力荷载由预应力拉索及上部各层楼屋盖水平刚度和承载力传递到竖向落地构件—筒体、墙、柱 ,结构体系如图 2 所示。
结构水平长度近 500m ,落地竖向构件均伸入地下室直至桩基承台 ,上部结构高度变化处、地下室边界处设置伸缩兼抗震缝 ,缝宽100mm,将上部结构分为3部分。
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丙类,抗震设防烈度 7 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场地类别II类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乙类。
二、结构体系选型2.1 主体结构可选择体系有:钢框架+巨型钢支撑结构、钢框架+ 拉索结构、混凝土框架 + 拉索结构、混合框架 + 拉索结构。
比较如下 :(1) 巨型钢支撑结构为被动受力,无法调节结构内力 ;拉索则可通过调节初始张拉力,主动控制相邻柱的位移高低交错 ,减小上部柱根弯矩,改善受力状态。
万科天誉中央广场结构设计
万科天誉中央广场结构设计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位于深圳龙岗区的万科天誉中央广场结构设计中的一些特点。
主要包括复杂地基的处理,孵蛋咖啡厅的设计,商场箱型结构连廊设计,裙房冰场钢结构设计,屋顶网架结构设计等。
关键词:复合地基、孵蛋咖啡厅、箱型连廊、网架。
1:工程概况:万科天誉中央广场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北侧为龙翔大道,东侧为德政路,南侧为一号路,西侧为西埔西街南向临近深惠大道。
本项目设计包括了一个购物中心和一栋高层办公楼,三栋商务公寓。
基地用地方正,其中北侧为购物中心用地,南北长约130米,东西宽约320米,土地平整,本项目设三层地下室,地上为四层局部五层的购物中心,建筑结构高度为30米,南侧A-C座商务公寓为41层,在16层32层设避难层,建筑结构高度为140米;西侧D座办公楼为32层,在5层20层设避难层,建筑结构高度为140米,地面以上连接部分设变形缝。
基础埋藏深度为14.2m。
2:基础设计:根据深圳市南华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场地属岩溶地区,基岩起伏较大,地基土种类较多,场地局部地基土为软弱地层或存在软弱下卧层,工程性能差异较大,属于对抗震不利地段,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场地基岩为石灰岩,岩体内溶洞和溶蚀裂隙较发育。
施工过程中,场地经过三次加密勘察,勘探孔最小间距为5米,岩面高差达35米。
1#楼西单元基岩面位于基坑底15米左右而东单元基坑底60米也未见基岩,因此结构设计时东单元采用后注浆处理满堂布桩,加厚底板,在场地边提前进行试验桩静載试验,施工构造上东西塔楼采用沉降后浇带,计算分析上施工模拟东西单元沉降差导致的内力调整。
2#楼局部存在一桩多孔所控制的完整岩面不在同一高度,高差达30多米且6-9米的完整岩石下部仍存在岩溶化破碎岩和溶洞,为保证桩底持力层强度满足设计需要,对桩底岩溶进行高压旋喷清理再进行高压注浆加固处理。
3#楼西单元基岩面位于底板以上,设计为天然基础,现场开挖时5米范围基岩裂隙发育,无法达到原设计要求,采用先注浆再结合钢管桩进行加固处理。
深圳万科中心建筑案例分析
室内空间
竹材做为 混凝土模 板在室内 设计中大 规模应用, 创造出独 特的艺术 空间。
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大面积的玻璃幕墙提供了良好的视野和采光。
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室内空间
坡地的灵感来自于柯布西耶对于白色方盒子的阐述。
室内空间
细节的处理
绿色巨构建筑
·自动调节外遮阳系统 ·太阳能热水及光伏发电系统 ·冰蓄冷空调系统及地板送风系统 ·中水加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按需控制的通风及工作照明
功能空间灵活 性
水平方向的高层建筑
万 科 扩 展 空
万 科 总 部
间
高 档 公 寓
五 星 级 酒
店
枝状平面
交通流线 通道展开剖面图
枝状平面
强调人们在“路径”上 穿越空间的体验:建 筑的抬起、转折、高 低错落、场地起伏, 刻意营造的“不确定 性”暗示着建筑师对“ 运动”、“时间”、“片 段”等多重语汇的策 略化运用。
绿色技术
获得LEED白金级认证 2010年BCI绿色设计奖(商业建筑类)绿色领袖奖得主
绿色技术
作为办公建筑,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玻璃以获得充足的日照阳 光。同时,为了避免由于这种设计产生过多的太阳得热,以 及冬季里的眩光现象,设计在采用通常使用的低辐射、高透 光玻璃的同时,亦配以创新式的、能够自动调节的外遮阳系 统,该系统根据太阳高度角以及室内的照度,自动调节水平 遮阳板,其开启的范围0~90
在匀空间中穿插变异空间,打 破狭长矩形空间的单调和沉闷。
枝状平面
基地与建筑
建筑与基地的关系
基地不仅仅是建筑的 一部分。 建筑的存在不是对基 地地景的入侵。 建筑与基地相互融合, 建筑的存在对基地作 出解释,并在两者之 间建立联系。
【设计标准】万科地产设计标准(建筑+结构专业)
万科地产设计标准(建筑+结构专业)建筑设计篇第二部分住宅技术经济要求第一节.住宅外立面设计要点1.采用三段式建筑形式,根据建筑高度的不同,选择合式的比例关系.2.立面在外装贴面材料变化处、门窗周围、阳台、露台、檐口等处做出细部线脚过渡.3.窗框考虑香槟色,窗框分格不要太细碎.要求厂家根据建筑门窗表及门窗图集,根据施工工艺及验收规范再出一遍门窗图集,并要求原设计单位复核.4.底层勒脚处不露墙根,绿化紧贴建筑,建筑四周仅留出单元出入口.5.地方规范要必加外遮阳的项目:应对措施:01窗扇尽量布置在外墙内侧,建议加窗套;02在窗外采用织物下拉窗帘式外遮阳,尺寸小不影响外立面造型,便于拆卸更换;03造价便宜.6.雨水管高端项目可以通过虹吸排水或内排水解决,中端项目尽量布置在隐蔽处,如外墙凹进部位或阴角处.雨水管应避免过多弯头,当遇到建筑腰线或其它突出墙面装饰物时,雨水管宜直通.7.阳台落水管要求:布置在阳台内侧:01无外装饰柱时:一般布置在外墙侧一边;阴角阳台布置在阴角处;02有装饰柱时:装饰柱外缘高层采用混凝土L型构造柱,上下钢筋拉结;多层采用砖砌构造柱,上下钢筋拉结;落水管布置在L型构造柱阴角部位.L型构造柱内侧宜采用轻质砌块,将落水管隐藏.8.空调位与空调冷凝水管要求:01.空调位尽量考虑结合阳台,露台布置;02.空调位尽量考虑做到外墙凹进部位或阴角处;03.空调位位于凸窗下,隔板不应采用实体墙面以避免安装不便及影响散热;04.空调位位于平窗下,铁艺隔板两侧应大于窗套边200MM,冷凝立管应布置在窗套与外墙阴角处;05.精装修房建议空调冷凝水由室内机冷凝水口沿墙地暗埋PVC管引至就近的卫生间或阳台地漏.9.雨水管,阳台水落管,空调冷凝水管宜与墙体颜色相同,建议物资统一向生产厂家订制,但应禁止在白色PVC管材上喷涂颜料,不耐久. 10.外墙基座规则石材贴面的勾缝宽度建议为12-15MM.11.双联窗设计要求:01客厅与主卧室部位不出现双联窗;02双联窗尽量布置在次要房间;03南立面双联窗的数量不超过20%;04双联窗尽量出现在顶部1-2层即可.二.电梯厅、走廊1.电梯厅、敞开式过道、走廊应加强遮雨及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倒灌.地面采用防滑材料,找坡(敞开式走廊靠外侧可考虑作浅边沟)并设地漏.外设花池应考虑取水点和排水设施.2.应避免从公共空间跨越或翻爬至户内,尤其注意防止从栏杆、水平挑板等处跨越.3.公共空间应合理安排消火栓箱的安装位置,避开厅、卧室墙面及正对户门设置,消火栓箱必须采用嵌壁式安装.4.强弱电井宜合并为1个,以减小管井面积,提高得房率.竖井应利用通道作为检修面积,高层竖井净宽度不宜小于0.60M;多层竖井净宽度不宜小于0.35M;管井门宽度设计应保证维修操作方便.5.所有管道井门上缘宜与入户门上缘齐平,即2100高度.设备管井应设不少于100MM高的门槛,门槛高度应与踢脚高度一致.管井门油漆颜色宜与周边墙体颜色一致或者与楼梯间疏散防火门颜色一致.三.电梯1.电梯门口做高差10-20MM的反坡,防止电梯井进水.2.住宅每单元至少有一台电梯通达地下车库.3.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电梯数量应经计算确定.电梯的服务质量应满足以下要求:乘客平均等候时间不宜超过120秒,发梯间隔时间不宜超过60秒.4.电梯数量、容量和速度表5.高档住宅宜考虑电梯直接入户设计;观景住宅宜考虑设观光电梯;为了与欧式风格协调,不宜采用弧形观光电梯;高层豪华住宅宜考虑佣人电梯与主人电梯分离设计.四.公共楼梯间1.单元交通核平面应合理、紧凑,尽量减少公摊面积,保证高得房率. 1.疏散楼梯应尽量考虑自然通风.2.楼梯应注意梁底碰头问题,高度较高或较低的楼梯平台不设吸顶灯,可设置壁灯.3.楼梯间窗户开启扇的高度应满足安全高度和方便开启的要求,落地玻璃窗应设护栏.楼梯间为敞开式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台风时雨水飘入梯间,并设地漏,楼梯间地砖应考虑防滑.同时应防止从梯间攀爬至户内的可能性.4.双跑楼梯间层高2.90米,开间控制在2.60-2.70米;高层剪刀梯楼梯间的净长度不宜超过6.60米;电梯前室的宽度控制不宜小于1.8;电梯井道尺寸设计要求按照选用具体电梯产品的最小尺寸进行设计,18层以上宜考虑高速电梯.五.屋面1.屋面局部作为顶层业主的私家花园使用时,应满足防火规范所要求的公共疏散面积和疏散要求,并预留公共设施检修通道,私家花园栏杆设计应保证屋面排水畅通.2.屋顶私家花园、露台应考虑安全防范措施;顶层阳台应考虑晾衣遮雨设计.3.上人屋面宜考虑可做公共屋顶花园.铺地布砖,女儿墙压顶及压顶上避雷带等应精细考虑,屋顶排气管应做美化处理;屋顶宜作局部花架,考虑遮雨设计,花架可宜布置室外桌椅;屋顶绿化宜采用盆栽植物;女儿墙高度不宜过高,如外立面需要做超高女儿墙(仿檐)时,应设置相应洞口,避免屋顶空间闭塞.4.上层屋面的雨水不应排入下层私家使用的屋面和露台.5.机房屋面应设爬梯,便于检修,爬梯应有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6.屋顶排气管外加钢管保护,钢管与结构层应有可靠连接.在排气管300范围内多加一层柔性防水层.第三节.套内空间设计要点单体得房率:18层以上不小于81%,11-18层不小于84%,7-11层不小于87%,多层花园洋房不小于87%.当设计有创意,并有新卖点的房型,得房率可适当放开.3.入户玄关3.1套型面积九十平方米以上户型宜设入户玄关,并应考虑鞋柜位置,鞋柜深300MM.3.2入户玄关的走道净宽度不小于1200MM,(不包含鞋柜位置).3.3玄关天花中央明装吸顶灯,在门开启方向一侧暗装照明开关,底边距地1.30M;在门开启方向一侧安装对讲机,底边距地1.30M(如选用挂墙式对讲机可只预留标准接线盒86×86MM),对讲机距门边的距离宜大于400MM;可能情况下暗装住户弱电分线箱,底边距地0.30M.开关,对讲机,住户弱电分线箱应考虑布置的美观.4.客厅及餐厅3.1客厅小二房户型(90㎡以下)开间不宜小于3600MM,大两房及小三房户型(90-110㎡)不宜小于3900MM;大三房及小四房户型(90-120㎡)不宜小于4200MM,130平米以上户型不宜小于4500MM.客厅应有良好的朝向或户外景观视野.3.2客厅布置主家具(组合沙发或电视柜)的墙面不宜小于3000MM.如考虑设置柜式空调则不宜小于4000MM.客厅通往阳台的落地门不应满开间布置,至少一侧设置宽度不小于550MM的墙垛;尽量减少直接开向客、餐厅的门的数量.3.3客厅、餐厅合设时,三房以上户型尽量不需要通过厨房便能形成穿堂风.3.4客厅内不允许露梁;客厅、餐厅之间不宜设梁,可采用大板形式. 3.5无入户花园时电视墙宜面对住宅入口,有入户花园时沙发宜面对花园.3.6客厅正/侧面设阳台,进深不宜小于1500MM.建议采用住宅偷面积手段,将实际进深做到1800MM以上.(双层栏杆,间距600MM,作为空调位报建,验收后将内侧栏杆拆除.)3.7客厅要考虑安装壁挂式分体空调或柜式分体空调的两种可能性,并预留相应的电器插座和冷凝水管,合理设计空调留洞及排水方式.采用分体机,暗装插座距侧墙边200~300MM,底边距地2.0~2.2M,冷媒管穿墙留洞直径80MM,中心距地2.20M,向外倾斜2%.采用空调柜机,暗装插座底边高度0.30M,留洞中心距地250MM,直径80MM,向外倾斜2%.3.8客厅电视墙暗装电视及电源插座;沙发墙暗装电话、网络插座及电源插座;其他墙面应保证3米之内有电源插座;以上插座安装高度一般为底边距地面0.30M.客厅电视柜背景墙上都应设置3个以电源插座,并设置相应的电视.电话.多媒体.宽带网等插座.安装高度应高出电视矮柜(300-400MM高)100MM,安装高度宜底边距地面500-600MM.客厅电视柜背景墙上各种插座宜组合设计,并位于电视的垂直中间线上.3.9餐厅的位置尽量缩短与厨房的距离,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做到明餐厅设计.3.10餐厅开间净宽度不宜小于2400MM,大三房以上房型净宽度不宜小于2700MM5.卧室及书房5.1卧室及书房的开间与进深5.1.1主卧室开间:小二房户型(90㎡以下)不宜小于3400MM,大两房及小三房户型(90-110㎡)不宜小于3600MM;大三房及小四房户型(90-120㎡)不宜小于3800MM,卧室开间一般不宜大于3900MM.5.1.2次卧室开间:中等户型以上次卧室开间不宜小于3200MM,大户型不宜小于3300MM.5.1.3书房与儿童房开间:不应小于2400MM和2700MM.5.1.4卧室进深最小值=衣柜深度+床头柜宽度X2+床宽+300(考虑抹灰厚度)5.2不影响外立面效果及外墙保温的情况下,尽量考虑采用凸窗扩大使用面积.5.2.1在外立面设计无需在凸窗下做空调位的情况下,宜采用步入式凸窗,进深宜不小于600MM.建议按照正常凸窗作窗台,验收通过后敲掉,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空间.5.2.2步入式凸窗窗洞底边一般距地面600MM,如房间考虑设置书写功能,可设置为900高,内窗台板宜800高且整体浇筑,业主装修时可拆除窗下填充墙后可做写字台使用.5.2.3凸窗防护栏杆考虑交房时体验及装修时拆除,考虑作25MM薄壁方管,喷涂黑色.5.3卧室开门、开窗位置需结合室内设计的要求考虑家具的合理布置.卧室内均应考虑一定衣柜位置,大三房以上主卧宜设步入式更衣间.主卧室宜避免卫生间直接对床开门,如通过步入式更衣间连接则可不做特殊要求.卧室门洞高2100MM,宽900MM,门垛宽不小于50㎜.5.4主卧室棚顶不允许露梁,在上层平面设计时要严格注意.5.5书房的家具布置应考虑与插座、网络接口相一致.6.厨房6.1厨房单侧布置操作台时开间不宜小于1.8M,双侧布置操作台时开间不宜小于2.4M.6.2厨房宜配置服务阳台,阳台应考虑布置洗衣机,阳台增设给水龙头及洗衣机专用地漏.6.3厨房操作台总长度不宜小于2600MM,各部分长度应满足以下要求:6.4厨房须考虑配置以下电器:抽油烟机(插座暗装于吊橱内,底边距地2000MM)、冰箱(专用插座暗装,底边距地130MM)、消毒柜(插座暗装于操作台面下,底边距地500MM);如厨房设置燃气热水器,在适当位置设置电源开关,底边距地130MM.液化气探测器暗装于炉灶下方,底边距地0.30M,天然气探测器安装于吊顶.在燃气探测器(0.4M)旁应预留电源线和接线盒.6.5为方便使用电饭煲,烤箱,电热水壶等小家电,厨房在操作台适当处(非灶台,洗菜池,切菜板)另外预留3-4个成组防水型可开关插座,底边距操作台面200MM高,一般距地面距离1000MM.6.6冰箱预留位不应小于700×700MM,当住宅面积超过150㎡时,应考虑市面上双开门冰箱(1000MM宽、800MM深)的尺寸.6.7厨房不设地漏,洗菜池宜靠外窗设置,洗菜池和灶台之间应为调理台.窗户设计应考虑橱柜的位置及合理性.6.8厨房排水管在楼板面上起坡明敷设,尽可能与服务阳台上的排水立管接驳.6.9排气道6.9.1联排别墅、独立别墅宜设排气道;多层以上住宅均应设置排气道.6.9.2排气道不可与冰箱位相邻.6.9.3不设排气道的厨房,应在外墙预留Ф150孔洞.6.9.4四房以上户型宜考虑工人房及小设备间,工人房尽量紧靠厨房、生活阳台等服务区域,应设独立卫生间.工人房卫生间应设蹲便器、柱盆、淋浴(在蹲便器上).7.卫生间7.1TOWNHOUSE、别墅卫生间应尽量做小降板(结构降板50MM),如卫生间下层为厅房时,可采用结构降板350MM的大降板、侧排或同层排水等方式进行排水.7.2卫生间墙周边应做200高(距结构面)反槛,反槛高度应按照相邻房间地坪计算.7.3卫生间:门洞高2100MM,宽800MM.7.4卫生间内不宜设置热水器,也不宜设洗衣机;7.5坐便器应尽量避开卧室墙面布置.7.6给水管、排水管不应发生冲突,立管宜结合管井布置,不遮挡排气洞口、不影响开窗,室内吊装排水管不影响热水器排风管出洞.7.7复式房上下卫生间尽量对齐.8.阳台及露台8.1生活阳台面积不小于4.5㎡,推拉门两侧宜留不小于550MM的墙垛,方便立管和室内家具摆放;8.2服务阳台面积不宜小于3.0㎡,进深不小于1200MM,在服务阳台宜设燃气热水器、燃气计量表、洗衣机水嘴和拖布池水嘴,空调室外机等应与厨房开窗协调,合理设置,保证厨房可开启窗扇面积满足规范要求,开启方式应有利于通风换气.燃气热水器应保证与排水立管的水平距离不小于400MM.阳台门不宜采用门连窗形式.8.4阳台露台降板:为防止雨水灌入室内,阳台一般宜降板80MM,露台降板分3种情况:①凡是垂直落影为下面房间一部分的,为保证下面房间顶棚平整美观,可不降板,采用门槛方式,门槛高度不宜超过200MM,铝合金推拉门下框轨道面距结构楼面高度不小于80MM;②凡是垂直落影为全部小房间的,降板150MM;③凡是垂直落影为阳台的,根据露台进深降板80-100MM.④阳台铝合金推拉门下框轨道面距结构楼面高度不小于50-80MM,便于装修.8.5空调穿墙管避免与雨水管冲突.8.6阳台、露台及种植屋面应预留给水点,并充分考虑排水顺畅.花池需考虑底板与平台完成面的高差,并需有防水和排水处理.花池池壁须现浇细石混凝土.8.7热水器①1热水器可设在厨房或靠近厨房的服务阳台上,且应标明热水器的位置及形式.②纯TH OUSE及别墅有条件时应预留可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设备给水管.③热水器设在室内时,应预留热水器排烟孔,如排烟孔穿梁,则孔中心距梁底为150,如排烟孔在梁下,则孔中心距梁底为100.应避免和给排水管发生冲突,外墙预留Ф120孔洞.9.首层顶层住户特别设计9.1首层住宅特别设计①应尽可能设私家花园,花园范围应包括该户整个面宽.花园范围内不得设有管井,花园标高可以比环境标高略高.②私家花园外有人行道路的,花园可向人行道开门.③首层住户各入口应设门禁,公共楼道主入口门内设对讲机,花园次入口设门铃.④私家花园应预留上、下水设施.水表箱应避免设在私家花园.9.2顶住户特别设计①顶层复式上层卫生间在下层厅房之上时,为保证下层厅房天花平整,上层卫生间不降板,并采用同层排水.②复式厨房与标准层不对位时可不做排气道(管)而采用水平排放方式.③顶层住户的私家花园应预留上下水,私家花园出入口设防雨设施并预留带防水电源插座.9.3主体地下一层空间的利用①主体地下室北侧宜作为非机械停车库,南侧宜作为住户生活用房.②住户生活用房宜延面宽分为2部分:一部分归首层住户使用,可采用户内楼梯上下联系;一部分归2层住户使用,可采用别墅类电梯上下联系(净尺寸1800×1800MM).③如考虑北侧地下非机械停车库实际作为机械停车库使用,则主体地下室北侧地坪及基础局部降低至与地下车库底板同高.主体北侧地下室考虑上部做夹层,净高2190.有户内楼梯或爬梯与南侧空间结合布置.④南侧应有地下庭院,进深不宜小于2400MM.夹层北侧结合采光井设置采光通风高窗.第三部分会所技术要求第一节会所功能布置要求1.小区会所在规划设计时要根据项目本身的规模、品质、业主层次、经济承受能力等度身定做.配套设施不宜过分追求大而全,提高会所使用效率,降低造价和运营成本.2.居民对社区功能的需求为:24小时营业的便利超市、阅览室、健身房、咖啡馆、美容院、网球场、棋牌室、中西餐厅、视听室、桌球室、迷你高尔夫球场、壁球室等.设计会所时可适当增加棋牌室、乒乓球室等群众喜爱的项目的数量.3.高档小区的会所采用封闭式管理,仅仅针对项目业主开放,采用会员制.设计时要保证会所的环境安宁、考虑会员的人身安全、私密性,提升物业的品质.要让业主在其中能充分地感受到自身的归属感和享有特殊会员权的满足感.4.中高档小区的会所采用半开放式和开放式管理,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开放形式,会所的设置要便于对外经营,同时要考虑外部消费群体不对社区住户安全构成威胁.5.社区会所要能起到延展住宅客厅功能的作用,其相关的服务及配套符合住宅业主的身心需要.要关注老人和小孩,给他们多提供一些活动场地.6.高端会所可根据不同的消费层次,确定各自的风格、特色和品位,从开放式经营做起,进而逐步确定会员类型,然后再过渡到会员制的路子,这类会所更类似于高档的休闲娱乐场所或针对细分后的特定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个性化活动场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会所经营项目的变化.第二节会所兼作售楼处设计要点1.会所设计时优先按会所功能设计,考虑近期改造为售楼处.2.在会所和售楼处转换过程中,应减少对外立面的影响.2.1厨房、卫生间等涉水房间原则上不做改造,设计时应统一考虑.2.2设计时应注意避免结构、水、电做较大的改造.第三节会所兼作售楼处立面设计要点1.会所一般为二、三层建筑,大体量豪华会所局部考虑四层2.立面造型要均衡优美,体现稳重尊贵的身份地位.布局水平展开,通过竖向高耸塔楼,打破水平线条,丰富天际线.通过连续拱券柱廊,体现优美的韵律感.3.会所入口设计要典雅、大气,成为功能与身份体现的结合4.细部设计要精致典雅,展现形象档次品位.5.会所空间要开放通透,营造商务休闲娱乐的功能氛围.6.立面采用三段式构图,注意比例、尺度的处理.屋顶采用红色西班牙筒瓦、外墙采用浅色的高级涂料、勒脚采用黄色澳洲砂岩.第四部分配套商业技术要求第一节沿街商铺或步行商业内街1.布置要求:1.1.一般所占比例不宜超过项目总建筑面积的10%;1.2.主力店,次主力店宜布置道街道转角,主入口等重要部位.1.3.主力店,次主力店宜采取独立商业,一般宜作为餐饮,设计应当留好燃气,上下水,隔油池.1.4沿街商业景观要充分考虑人行道至商业店铺的通达性.1.5沿街商铺及景观应统一设计店招.1.6沿街商铺及景观应统一设计亮化工程.2.面积配比第二节步行商业街区或大型商业广场2.1标准模式2.1.1标准模式一般由主商场(4层)+商业街区(2~3层)+酒店式公寓及酒店构成.标准店为大、中主力店带动小店模式,商业街以餐饮娱乐及特色主题商业为主.2.1.2如果为星级酒店(4星级/5星级)宜单独设置地块,且宜与商业街区或商业街相邻.2.2面积配比2.3地下车库设备层设计要点2.3.1超市应有步道到地下车库.2.3.2地下室客用电梯应有门厅,设自动开启玻璃门.2.3.3结合货梯位置在地下设置卸货区和垃圾间面积应该在25-30平方米之间,(分类间+总间,供商场使用),卸货区应有相应的管理用房,垃圾间应设给排水口供清洗,应设排气装置.两者尽量统一设置管理用房.卸货区应考虑若干装卸位,并注意回车空间,大型货车卸货平台1M高,小型车卸货平台0.45M高.2.4地上部分设计要点2.4.1柱网尺寸以8.1M×8.1M为主网,边沿部分依地形,造型灵活处理.2.4.2外街店铺室内外高差为150MM,室内店铺室内外高差为15MM.2.4.3层高:普通梁板结构:一层5~5.5M;二、三层5~5.2M(超市部分的净高宜在3.8M以上);四层约4.8M(影视厅除外).2.4.4主商场内中庭回廊不设柱子(除大中庭部分外).2.4.5主商场内街商铺的店面玻璃墙距柱边≥300MM.2.4.6单面走廊宽约3M,中间走廊宽约4M.2.4.7沿外街的商铺,大型餐饮店、大型店、中型店内预留独立卫生间位置,预留上下水口,余不设.2.4.8结合货梯位置设置卸货区以5~10㎡左右垃圾间,垃圾间应设给排水、排气装置.2.4.9公共卫生间不设门,平面布局,采用视线遮挡.2.5消防疏散设计要点2.5.1不超24米高的高层裙房按建规设计,所有建筑的耐火等级套规范低限.2.5.2相邻防火分区之间借用疏散宽度应达到本区理论疏散宽度的30%.2.5.3相邻防火分区宜共用疏散楼梯.2.5.4疏散楼梯宜用半层剪刀梯形式.2.5.5设计中须应用“虚拟防火分区”及“准安全区域”的概念.2.6立面设计2.6.1主商场建筑外立面造型与广告位布置应协调,求得最佳造型效果和经济效益.2.6.2主商场餐饮业态应有自然采光与通风,余不开窗或少开窗.2.6.3立面设计须考虑沿街小店采用分体空调的外机位效果.第五部分地下车库技术要求第一节地下车库柱网与单位停车面积指标4.1.1独立式汽车库的单车面积宜控制在30平方米以下,车库平面布置应紧凑,减少单车面积指标4.1.2地下室设计时先进行停车区布置,设备用房宜集中布置,附加在停车区外,进行加法设计.4.1.3设计时应安排车道两面停车,允许少量单面停车,避免车道边无停车位.4.1.4柱网尺寸参照下图4.2地下车库层高4.2.1独立式汽车库层高宜控制在3米.4.2.2柱网布置时宜采用长短跨布置,兼顾停车经济性和车库层高的经济性.4.2.3设计时通风专业应提前参与到方案设计中,确定排烟机房位置、风管走向,综合风管走向进行柱网布置.风管从短跨梁下走,喷淋管穿梁走,以节约层高.4.3采光井、下沉式广场4.3.1地下室宜设采光井、下沉式广场,减少后期物业维护费用4.3.2地下室建筑应与景观进行联动设计,采光井、下沉式广场、出地面的楼梯间、汽车坡道、自行车坡道等应减少对景观的影响.4.3.3设采光井、下沉式广场后,能不设机械排烟的地下室防火分区可不设机械排烟,以节约工程造价.4.3.4车库顶板向两边结构找坡排水,避免植物根系长期泡在水中腐烂;地坪同坡度向两边找坡,水直接汇到集水井,取消排水沟做法.集水井间设联通管,仅在端部井内设泵.4.4地下室防水4.4.1地下室防水应优先采用混凝土自防水结构4.4.2应选用能在潮湿基层上施工的防水材料4.4.3变形缝处止水带选用钢板止水带,取消橡胶止水带做法4.4.4所有后浇带、变形缝处都要采取超前止水做法.4.4.5地下室侧墙防水做好后,砌一皮砖砖墙保护层,砌至室外地坪下500处.4.5地下车库与主体通道布置原则4.5.1地下车库与主体建筑地下室宜直接连通4.5.2连通通道宜便捷,顺畅4.6地下室重要节点做法第六部分万科建材选用标准建筑设计篇第一部分结构形式与材料限额标准第一节.住宅以上备注:A.住宅层高为2.9米,无地暖.。
万科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标准化方法及思路!(确实先进)
万科高层住宅『立面设计』标准化方法及思路!(确实先进)万科?立面标准化研究万科在设计标准化方面始终走在行业的最前列,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万科高层住宅立面标准化的研发思路及方法......万科住宅研究方法与框架01一.万科塔楼形体设计研究①平面组合研究·从平面图可以看出该产品是由四个体块组成·三个户型模块的功能单元和核心筒模块都有错动,轴线不重合,无法两两整合成一个体块使得整个形体更简练,因此由四个体块进行形体组合设计原平面图的三翼有较多凹凸变化,将其简化为方整的形体以方便进行设计研究。
②形体组合设计研究按三翼居住体块是否进行拆分以及如何拆分进行分类研究形体组合设计研究—独立体块式A三翼居住体块都是完整未做切分的从三个视点看,立面都相对完整,没有太多零碎线条较大两翼与另一翼相比体型过大,压迫感强形体组合设计研究—组合体块式从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左侧和下侧两翼的居住体块比右侧的大,因此考虑对较大两翼进行切分,以体块组合的方式平衡三翼的体量。
对称式:均等地切分较大两翼;非对称式:不均等地切分较大两翼,以达到三翼体块相对均衡的目的。
非对称式又分为镜像式和风车式。
形体组合设计研究—对称式B1较大两翼横向切分为两个体块,并相互咬合较大两翼切分的体块仍然较大,与较小一翼不均衡形体组合设计研究—对称式B2较大两翼竖向切分为三个体块,较小一翼切分为两个不均匀的平行体块较大一翼体量得到明显削减,与较小一翼的体量基本一致形体变化丰富,体量均衡形体组合设计研究—对称式B3较大两翼横向切分为三个体块两翼切分的两个体块过于均分,缺少重点,且与较小一翼的体量仍不相称形体组合设计研究—对称式形体组合设计研究—镜像式C1较大两翼由两个不均等体块组合而成;两翼呈镜像关系从视点1、3来看,立面的体块过多从视点2看,体量削减并不明显,未能达到平衡大小三翼的目的形体组合设计研究—镜像式C2较大两翼由两个不均等体块组合而成;两翼呈镜像关系从视点1,体量并未达到削减目的从视点2、3看,体块过多,立面不完整形体组合设计研究—风车式D1较大两翼由两个不均等体块组合而成从三个视点看,建筑形体丰富均匀形体组合设计研究—风车式D2•较大两翼由两个不均等体块组合而成•从三个视点看,建筑形体丰富均匀•整个体型动态均衡,风车感更为明显形体组合设计研究—非对称式万科形体组合设计研究总结从体块完整性及均衡性选择B2进一步深化立面形体构成设计—第一阶段形体构成设计—第二阶段成果—对称式平面图成果—透视图成果—鸟瞰图成果—立面图02二.标准单元模块立面设计研究①外墙墙体结构体系剪力墙+构造墙②洞口设计—88横厅该户型为南北两进深,在南北立面上开落地大洞口以增强南北空气对流东立面仅在主卧上开有一小洞口,以与南面大窗形成空气对流洞口设计—88竖厅该户型是转角户型,功能房间沿南面和东面布置南向客厅和主卧开落地大洞口东立面两个卧室开落地洞口③外挂形体体系研究88横厅:落地飘窗+空调机位88竖厅:落地飘窗+空调机位88横厅:按照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最低窗地比1/7进行首轮门窗设计88横厅性能指标表88竖厅:按照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最低窗地比1/7进行首轮门窗设计性能评价-通风性能模拟88横厅通风性能很好,风速较高,换气时间也很短。
挑战重力—悬挑结构的实现方式
挑战重力—悬挑结构的实现方式在重力作用下,星体有向下坠落的趋势。
现实中会大量的跨越是“搁置”,但也有大量的情况是“悬挑”。
悬挑结构以其强烈结构中的节奏感,对现代建筑的艺术造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赋予了现代简洁大方的艺术表现力。
今天,由特约“蒋本卫”介绍工程师如何挑战重力——实现结构悬挑。
我国古建筑中均中其就有檐口的出挑,它采用的是砖或石料层层逐渐向外出挑型式的方式。
另外,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常并常采用“斗拱”的方式实现悬挑,最大能实现4~5米的悬挑。
随着技术的一日千里,在当代建筑中,悬挑的尺度越来越大的,应用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在建筑表现力上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建于1936年的流水别墅是一个的悬挑建筑实例,呈十字交叉、高低错落的两个阳台悬挑在瀑布之上,成为挑战竖向主梁、沉没倾覆积极作用的一种有力表达方式。
西班牙那不勒斯的欧洲之门是一个倾斜15°的建筑,超过了比萨斜塔的12°倾角,建筑立面上突出表现了结构元素,拉杆和压杆组成一个平衡力系,使倾斜的建筑给人一种稳定感。
深圳大运中心主体育场由20个形状相似的连通空间锥面围绕着马鞍面相连而成。
柱脚铰接,从一个基本构成类别来看,单元是不稳定的,在重力作用下会倾覆。
但各单元间通过屋面环向体系已经形成空间压力环,提供抗倾覆力矩。
巧妙地实现了体育场屋顶向内悬挑。
阳台和雨篷也是常见的悬挑结构,在一般的建筑中,以小尺度的普柏枋为主,但也鲜有特殊的例子。
丹麦VM住宅中独特的三角形是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那根每个悬挑的三角形端部即使有一根斜拉索与主体相连,以保证安全。
东方车站在主入口以及巴士站站台,都采行了巨型的悬挑雨篷遮挡。
主入口的雨篷呈拱形,悬挑长达20多米;站台雨篷采用斜柱支撑,给人一种“飞扶臂”的感觉。
悬挑结构概述▼概念悬挑结构,是指一端支承在竖向支撑构件上,另一端向外延伸挑出支撑构件构造的结构。
图中A、B、C、D四个支点中,当最少有一个支点没有构件支撑时,就构成了悬挑,其中1、2、3形成单面出挑,4由于把支承集中于最高层,而使所覆盖的空间四面临空,形成四面出挑、形状如伞。
万科房地产项目结构优化和经济性案例研究报告工程结构
万科房地产项目结构优化和经济性案例研究报告工程结构万科是中国知名的房地产开发商,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住宅和商业项目。
作为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万科在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工程结构的优化和经济性的考虑。
本文将对万科房地产项目的结构优化和经济性进行案例研究,并进行报告。
1.项目背景我们选择了万科的一个住宅项目作为案例,该项目位于一个城市的新兴区域,周边设施完善,交通便利。
该项目面积较大,包含多栋住宅楼和配套设施。
2.结构优化的目标项目结构优化的主要目标是提升建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降低建筑材料的使用量和施工成本。
3.结构优化的方法(1)建筑结构设计在项目初期,由专业的结构设计师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根据土地条件、建筑用途和其他因素,选取合适的建筑结构形式,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或砖混结构等。
结构设计师根据设计需求进行计算和模拟,确保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2)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师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考虑安全性和经济性。
他们会选择使用性能优良的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筋、优质混凝土等,并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量,避免浪费。
同时,结构设计师还会考虑当地的材料供应情况和价格,选择最经济的材料。
4.经济性的考虑在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经济性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万科在项目的初期就会进行成本预算,对建筑材料、人工和其他费用进行估算。
结构设计师会根据预算要求进行结构设计,确保项目的经济性。
5.经济性案例研究我们进行了一个经济性案例研究,选取了一个万科的住宅项目作为研究对象。
在该项目中,我们对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进行了比较,包括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和砖混结构。
我们首先进行了结构设计,根据项目的需求和土地条件,选择了不同的结构形式,并进行计算和模拟。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施工性能。
-钢结构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和空间利用率,但施工成本较高。
-砖混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结构形式,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和经济性,但施工周期较长。
解析万科总部大楼-漂移的修建[新版]
解析万科总部大楼-漂移的修建[新版] 本文由yzl0305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解析斜拉桥上的绿色建筑大师与建筑万科中心设计师——Steven Holl 先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好的建筑师,世界十大建筑师之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
他设计作品频频获奖,包括 1998 年的 Alvar Aalto 奖章、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美国进步建筑奖、美国普立兹克建筑奖等数十项。
2007 年, Steven Holl 先生设计的两个项目获得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十大建筑称号,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八。
万科中心作为深圳城市片段,Steven Holl Architcts设计提出一个新的典范:漂浮的水平杆状空间,化解建筑形式和功能使用之间的直接关系,这带给地面层更多的活力。
在这个项目中不需要设计各种不同功能来满足这城市片段的复杂需求,地面层多元的日常生活可以在功能单元中不断改变和演化。
这些单元和周遭活动之间的多孔穿透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主楼漂浮在空中,这些地面出租的空间可以让租户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自己建造,例如竹子、茅草屋顶等,并且可以提供紧密多样的使用性,使其具备很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盘旋在独创的“海水涂鸦”花园上空,办公室、公寓、和酒店等,建筑物之间温和的碰撞,就好像他们一度曾漂浮在较高的海面上,如今那个海面已经退去,留下他们屹立在犹如玻璃或珊瑚般的基座上。
这种项目是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任何地方都没有)。
作为一个热带的、可持续的 21 世纪构想,它融合了几项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漂浮的建筑体创造了自由、灵活有遮盖的景观绿地,并且让海风和陆风穿透基地。
这些利用中水系统运作的矩形水景池将冷能向上辐射到彩色的铝制建筑底面再反射下去。
可动式外遮阳表面使用特殊复合材料,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能负荷及风力冲击。
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不会阻挡窗外的海景及山景。
解析万科总部大楼-漂浮的建筑
本文由yzl0305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解析斜拉桥上的绿色建筑大师与建筑万科中心设计师——Steven Holl 先生,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美国最好的建筑师,世界十大建筑师之一。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终身教授。
他设计作品频频获奖,包括 1998 年的 Alvar Aalto 奖章、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美国进步建筑奖、美国普立兹克建筑奖等数十项。
2007 年, Steven Holl 先生设计的两个项目获得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世界十大建筑称号,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八。
万科中心作为深圳城市片段,Steven Holl Architcts 设计提出一个新的典范:漂浮的水平杆状空间,化解建筑形式和功能使用之间的直接关系,这带给地面层更多的活力。
在这个项目中不需要设计各种不同功能来满足这城市片段的复杂需求,地面层多元的日常生活可以在功能单元中不断改变和演化。
这些单元和周遭活动之间的多孔穿透性是非常重要的。
由于主楼漂浮在空中,这些地面出租的空间可以让租户使用当地的自然材料自己建造,例如竹子、茅草屋顶等,并且可以提供紧密多样的使用性,使其具备很大的可变性和灵活性。
盘旋在独创的“海水涂鸦”花园上空,办公室、公寓、和酒店等,建筑物之间温和的碰撞,就好像他们一度曾漂浮在较高的海面上,如今那个海面已经退去,留下他们屹立在犹如玻璃或珊瑚般的基座上。
这种项目是在中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在任何地方都没有)。
作为一个热带的、可持续的 21 世纪构想,它融合了几项新的可持续发展方向:漂浮的建筑体创造了自由、灵活有遮盖的景观绿地,并且让海风和陆风穿透基地。
这些利用中水系统运作的矩形水景池将冷能向上辐射到彩色的铝制建筑底面再反射下去。
可动式外遮阳表面使用特殊复合材料,保护内层玻璃减少太阳能负荷及风力冲击。
可转动式悬挂立面外遮阳系统不会阻挡窗外的海景及山景。
利用太阳能的除湿和冷却系统经由特殊的“屋顶阳伞”形成了有遮阳的屋顶景观。
万科总部大楼—漂浮的建筑
万科中心设计公司—中建国 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CCDI),公司成立于一九
九四年六月,隶属于中国建 筑工程总公司,拥有国家甲 级设计资质,自成立以来, 公司以积极的姿态活跃于设 计领域,已完成300多项不 同类型的建筑设计任务。公 司承接了6个奥运比赛场馆 的设计,21个奥运比赛场馆 和34个训练场馆的运营设计 ,是目前国内承接奥运项目 最多的设计公司之一。
漂浮的建筑体盘旋在独创 的“海水涂鸦”花园上空 ,多元的日常生活可以在 办公室、公寓和酒店等功 能单元之间不断改变和演 化。而在犹如珊瑚般的透 明基座上,是自由、灵活 有遮盖的景观绿地,海风 和陆风可以来去自如,形 成了一个多孔的微型气候
和庇荫。
建筑下方的支撑体是玻璃表皮, 其中是楼梯和电梯,它被称为 “深圳之窗”,在其中能360度 欣赏郁郁葱葱的热带景观
万科中心地处深圳盐田区 大鹏湾畔大梅沙旅游度假 区,北靠梧桐山绿色山脊, 南依大鹏湾海域,与香港 新界隔海相望。占地面积6 万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 万平方米。
首先,建筑从体形上非常突 出。整个建筑漂浮在空中, 若干巨型筒体及实腹厚墙、 落地柱支撑起上部层结构, 在底部形成了连续的大空间 ,落地筒、实腹墙及柱水平 距离50米以上,上部建筑端 部悬臂15米以上,非常具有 未来感。据说建筑师的理念 是“斜拉桥上盖房子”,通过 合理布置高强钢丝斜拉索, 实现大跨度结构跨越和悬臂 。这是我国第一座集大跨度 、钢结构、悬Hale Waihona Puke 索与预应力 于一体的新型综合建筑。
会金奖、美国进步建筑奖、 美国普立兹克建筑 奖等数十 项。 2007 年, Steven Holl 先生设计的两个项目获得美 国 《时代》 周刊评选的世界 十大建筑称号, 分别名列第 一和第八。代表作有:赫尔 辛基当代美术馆, SAILHYBRID,贝尔维尤美术 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科总部大楼结构设计研究- 结构理论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傅学怡总工程师傅学怡: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深圳万科总部大楼结构设计的介绍。
有的人可能知道,它应该是一个世界上新的建筑结构形式。
这个大楼总建筑面积是13万7千平方米,地面上是18万平方米,它的建筑师是搞建筑的人都知道的美国一个当代的建筑大师。
这幢楼主要是用做万科公司的总部办公楼,同时兼有一部分办公和酒店,该楼面对深圳大梅沙海滨,不是紧邻海,离海还有大概3百米左右的距离。
这幢楼的设计理念用英语来说是一个漂浮的地平线。
整个楼从地面拔地而起10到15米,上面建4到5层的一个多层办公楼。
从建筑理念上来说有两大特点:第一,绿色景观无限,包括百分之百的绿化。
第二,因为拔高了10到15米,所有办公室内的空间都具备海景资源,从而让这个楼的品质和价位也相应提高了。
当然,楼拔高了,拔地而起,结构的造价是有所增加的。
这是它的平面图。
在这张图的下方就是大梅沙海滨。
这是建筑的各个立面图。
落地竖向构件就是筒体和剪力墙,以及一些钢筋混凝土柱,落地竖向建筑的水平跨度在中部大概是50米到60米,端部的悬臂大概是10到15米。
整个楼的全长大概是5百多米,不到6百米,它的体型大家能看到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没法计算这个长度。
如果是从这里开始算,算到这边的话大概是1百米这样。
这个楼怎么做,做什么结构我想就不说了。
今天我想给大家说一下,首先是一个方案的备选。
我们经历过类似央视在深圳建的专业中心这样一种巨型钢的支撑结构。
这个做完以后每平方米的用钢量,由于它每层都是钢结构,包括要跨越5、60米,用钢量大概是在200到250公斤一个平方米,跟我们目前做的国内大型火车站的楼盖用钢量是差不多的,应该说不算多。
但是万科业主找我们商量,觉得这个用钢量按照两年前的单价来看,应该钢结构部分单价是在2000块左右,再加上混凝土的造价估计要在3千不到,他们认为这个结构造价偏贵。
有没有更好的方案呢,我们提了一个混合框架加拉索的结构。
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介绍的,待会我有照片,楼已经盖好、建成了。
最后综合下来,总的用钢量从2万吨下降到大概是4千吨,索加节点大概1千多吨,折算成索和节点大概是7、8千吨吧,结构造价降低了8千万,每平方米的结构造价大概是在2千。
这是原来巨型钢桁架结构的方案,有拉杆、有撑杆,做成斜拉结构,这个理念跟斜拉桥的本质不同,有很多不同!我们比斜拉桥要复杂,基本的想法是用红的拉索呈30度左右的角度。
这个索是目前国产最大的巨型索,目前再比它大的索就没有了。
这个斜索拉到落地竖向的顶端和中部,最底下就是我们的钢结构楼盖,所以巨型索跟所有的钢构件相连,以上全部是钢筋混凝土扁梁和宽扁梁的框架,我们沿宽度方向做长,沿跨度方向做扁。
落地的构件是落地的筒体加上落地的一些钢筋混凝土柱。
最后是这样的方案,这个悬壁是4米到5米左右。
这个是方案阶段最后选型的方案。
这个方案的特点是,动力后如何传递呢?是通过斜拉索的拉力,通过顶层楼板和斜拉索配的三层楼板,以及底层楼板共同来实现重力荷载下的总体转化。
动力荷载这条路线跟我们以往结构传递的路线是有不同的。
钢结构转换是用上下楼盖的转换来取代了转换难度,这个有一点相似之处,通过楼盖的水平钢柱和承载力传递到落地墙、柱之间。
从楼盖的布置来说,从刚才动力荷载的传递路线来看,受力大的底层楼盖和顶层楼盖的承载力和刚度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在这里采用了交叉斜撑,相当于水平支撑,楼板的厚度并不一定厚,但是提高了关键楼层和楼盖的关键承载力,其他楼层采用一般的楼层楼盖。
钢梁首层支承的柱采用钢管混凝土柱,也就是说和巨型索铸钢节点相连的构件从用钢逐步向混凝土过渡。
这是索的剖面。
整个楼的设计用了120根成品索,之所以选用成品索也是经过反复认证的。
成品索在我们国家的斜拉桥,包括苏州大桥、杭州湾大桥等等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其产品质量的性能检验、构成的检验在工厂有成套的检验机制。
同时这个成品索的张拉端和锚固端最后选用的是“冷柱锚”的锚固形式,其质量通过工厂的产品检验过程有比较可靠的保证。
另外120个索用到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索,最大数量的索是511根圆芯,还不够用,因为我们的索在重力荷载下承载力大概是2、3千吨,我讲一下这里不同于斜拉桥的特点,就是它的力特别大,斜拉索的数量一多就不好用了,我们就这么一个50米×20米,以索扩段强度的0.45作为控制标准,还不够用,我们在索外用外套塑钢管来满足最终的承载力要求。
索和结构连接的节点是这个工程中又一个关键问题。
我们采用了特殊设计的铸钢节点。
根据成品索的构造和张拉工艺的需要设计了特殊的铸钢节点。
这个铸钢节点经过了实验研究,铸钢节点一共有180个,几乎没有重样的,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房子是奇形怪状的,我们索汇交的夹角都不同,索本身有张拉端,也有保护端,节点由多索汇交,不同角度的汇交,因此没有重样。
然后取了3组,9个受力最大的铸钢节点,用1/3的比例进行了实验研究。
其中一个实验节点被运回纽约作为工艺品摆放。
这个楼里的后浇带也是一个关键方面。
我们后浇带以落地竖向构件周边浇带,在二层楼面的拉力地区设后浇带,同时在张拉保护端的钢部件连接区设后浇块。
这样整个结构目前已经竣工了。
我们的计算模型是按照后浇带和后浇块来逐层模拟的。
这是结构的一些布置。
怎么施工、这个结构和斜拉桥的不同在哪里呢?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第一,索的数量小;第二,索的截面大;第三,索的后续加载量大。
我们索拉完以后上面还要继续盖房子,比一般的斜拉桥后续加载量要大;最后一点,我们不能放锚固索。
大家注意看一下斜拉桥结构,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锚固索。
我们这个房子不能到处放锚固,到处放锚固的话不好用。
因此我们施工方案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自配动概念,一个是自平衡概念。
因为我们希望这么多索一次张拉完,以后让它持续上索,结构趋于稳定的状态。
最小定力大概是0.075,这样也就确定了最小应力的值,最终应力取多少呢,最后还要讲。
这次张拉完了以后不再张拉,如果松驰的话,混凝土结构适应变形的能力没有这么强,就要出问题了。
要一次张拉的话,下面50跨的钢梁做了800高,一拉就黑了,应力加不上去,怎么办,我们采用结构制动作为自重,也就是说我有意识地选择这层楼盖结构自重,包括顶层楼盖的自重,利用这个自重来满足张拉要求。
第二个概念叫自平衡概念。
如果顶层无盖和中间索端相连的水平楼盖支撑,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有一定受压刚度、承载能力的水平构件竖向构件在索的拉力作用下会发生比较大的水平位移,后面的楼盖装上去了以后这个变形已经发生了,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竖向构件应该是以轴力为主的,留余地给抗震、抗风,这是我们应该追寻的最基本原则。
因此既利用它来配送,也利用它的刚度和承载力来配置一部分必要的楼盖来实现受力的范围。
最终确定的是方案是这样的。
首先是上竖向构件,然后上配重需要的楼层,还有刚度需要的楼盖和屋盖,然后进行张拉。
120根索分成了26批分段张拉,因此整个结构重力荷载下的模型大概是100多个,采用非线性的方法进行累计叠加,随之求解。
索力控制。
索力控制初次张拉力最大值定多少呢,不能太高,因为后续需要继续增长。
我们要控制最终的设计应力,我在这里写的是0.5,实际上设计的时候是0.45。
具体到120根索,每根索的应力大小从0.075到0.15可以任意取值,这个值的大小叫索张拉立面围桥,这个围桥是整个结构的又一关键措施。
我们在现场施工的时候发现拉到90%的时候,这个结构是不动的,最后10%上来了,也就是说让结构发生变形的是最后这么一点点,最后这一点应力的大小,就可以调整整个钢梁,可以让它处于这么一种受力状态,高低交错的状态。
什么意思呢?可使由左右梁弯曲产生的弯矩自相平衡,不让柱的下端受弯、受剪,通过内应力的回调可以实现结构比较好的工作性能和工作状态。
整个设计基本上分析报告和计算出的量之大是惊人的。
下面再讲一下控制指标。
这个我们的规范没有,那么里面有很多控制指标,如何来把握呢?我们在这里提出的是重力荷载下单片墙或者是筒体顶部水平位移小于5毫米,重力荷载下这个钢结构的挠度小于一千分之一,起拱的时候小于1千分之一,也就是说让它正负5公分以内浮动。
这些我想就不说了。
这个楼进行了“风洞”实验,同时我们还进行了舒适度的分析,还有健康监测,因为这样一种精细化的工艺,在施工过程当中的任意时刻,我们都可以得到结构的位移、索的应力,整个健康监测采用了智能索,即加工过程当中在索加工厂里跟踪,因此在现场有健康监测,以结构计算的理论值,以正负误差来作为施工控制标准。
我们整个楼不是绝对平的一个楼,50米跨内会有变形的,在各个阶段都会有变形,包括竖向构件也有变形,在每一个阶段都可以给出这个相应阶段的位移和应力。
这是我们最后做出来的数据归纳。
关于分区分段张拉,我们跟施工单位反复研究,不可能一次拉120根索,我们控制既要受力合理,又要满足符合实际的施工条件,我们一次最多不超过10根,分区、分段。
刚才说过了,所以这里我想详细的就不说了,这是分区、分段、张拉施工模拟,以及结构生成的情况。
钢套管的话我只想说一点。
我们索拉管必须要套上,但是不给他连接,在施工张拉过程当中钢套管是不接的,等到主体结构基本完的时候再把钢套管接上,接上以后跟索共同承担后期的幕墙荷载、粉刷荷载和和温度、地震、风的作用。
舒适度分析是我们这个楼又一个应该解决的问题。
我们这里做的舒适度分析参照了英国和美国的一些规范和标准、采用实例的方法做的一些分析。
我们分析了三种舒适度:第一个,行走跳跃舒适度。
第二个:路面汽车、重载汽车过去以后楼盖的舒适度。
第三个:分析了风动的舒适度。
详细内容我想在这里就不讲了。
我们采用人的行走跳跃的时程来进行分析。
钢管混凝土柱今天就不讲了,以后有机会再介绍。
关于剪力墙的话我们最近有一些论文陆陆续续要发,现在发现弹塑性的前期剪力比较乱,反映在剪力墙结构的弹性承载力,以及它的等构不太统一,不管剪力墙截面怎么样复杂,引入钢筋混凝土等构,求解等构曲线,最后采用“包络”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求解的方法来得到剪力墙结构的合理配制。
采用分段、打点、随意的剪力墙配件应该是不对的。
楼板受力分析也是整个结构中比较关键的,我们对楼板的拉应力以及采取后浇带的措施、适当地增加一些钢筋这些办法来解决。
最后讲一下节点,节点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点,3千吨左右的拉力要通过节点传递到结构。
我们对节点首先设计了弹力非常直接的用冷柱锚节点、粗螺纹调整的连接节点来保证整个节点。
这是我们的锚固端,这张照片是张拉端,张拉端要鼓出来,锚固端可以缩进去,这是比较典型的节点分析模型。
这类节点设计控制的原则和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设想是这样的,设想用三个原则,相当于小震、中震、大震三个。
这是各式各样的节点,非常复杂!这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