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根的兰花说课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根的兰花》说课稿

刘绍慧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失根的兰花》。

下面我将从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我想说一下对这篇课文的教材与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失根的兰花》是初一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以祖国为主题,选编了六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表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愤图强的美好情操。《失根的兰花》属于课内精读课文,是一篇诗意盎然的抒情散文。文章以花为契机,引发思乡爱国之情,寄寓原乡情结,意象丰富,意味隽永。静心去读,深深感受它的清新雅致,那份静谧,那种与生俱来的情感孤独,往往最能触动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对于这样一篇佳作,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反复诵读、赏读将有利于更好地学习本文。

学情分析:

我们知道:创造“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真正做到把学生的学习感受放在首位,因此,在备课时不但要分析教材更要充分地分析学生,这是创造和谐课堂的前提。

所以,在备课之前,我对学生做了如下分析:

初一的学生正处于思维不断发育发展阶段,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当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大胆质疑能力,以及对美文的品读、赏析和感悟能力。在这样的学习和训练下,本班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通过诵读品析文本的能力,以及自主思考,大胆质疑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采用不同方式的阅读,并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理解文本内涵。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单元教学要求,我将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⑴掌握生字词,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⑶诵读精彩片段,并赏析其妙处。

由于本文语言朴素自然,意味隽永,所以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疋为:反复朗读、品读文本,赏析语言。这一重点将在品读赏析环节得到解决。由于文本中有很多不容易理解的地方,所以将此作为教学难点,并争取在合作探究中借用学生集体思维的力量得以突破。

三、教法与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通过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朗读品味法、勾画圈点法和小组讨论法,目的是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这样既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然轻松的学习氛围,也可以节省时间,给学生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大约需时二分钟)

首先在学生坐好之后,先用多媒体出示余光中的《乡愁》,播放朗读录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出一种思乡爱国的氛围,创设情境。上课铃响后开始导课,由同学们听读《乡愁》录音的感受开始,引起他们对思乡之情的思考,适时点出本文作者陈之藩也有同样的感受,进一步引领学生一起走进对《失根的兰花》一文的学习。

第二个环节:落实基础,整体感知(大约需时十分钟)

这个环节主要解决预习情况,范读课文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课件分了三步:

首先,多媒体出示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我疋夺.)

然后,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二、作者背景我明了)第三步:检查预习字词情况,设计这个环节,是因为之前预习过,所以直接找学生读出字词的正确读音。最后让学生齐读字词,一个词读两遍,以加深印象。因为语文知识是语文能力的基础,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起

点。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掌握得越牢固,就越有利于其发展语文能力。这一步的设计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三、预习检查我最行)

第四步:由我为同学们进行课文范读,朗读前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听读课文,边听边划,在你喜欢的句子下划“”,在你不懂的地方标上“?”。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这一步的设计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四、朗读课文话感悟)

第三个环节:跳读课文,品读赏析(大约用时十八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己感知文本,品读语言。这是整堂课的重点,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将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作者的情感,通过对精彩段落的反复诵读,品味语言,赏析语言,解决教学重点。

首先出示多媒体课件,跟学生一起复习回顾以前讲过的常用阅读技法:抓线索/理顺序/品感情/赏语言/悟哲理。本节课重点运用两种,品感情和赏语言。

接着再出示课件“品感情、赏语言”,让学生对照屏幕的要求,完成这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因为本文所表达的感情就是思乡爱国,所以学生能点出这一点,并找出相关语句就很简单了。重点是第二个问题,这个问题重在培养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赏析语言的能力,以及清楚表述内心想法的口头表达能力。

本环节需要学生注意的语段是“在沁凉如水的夏夜中……”一段, 这段话语言气势磅礴,感人肺腑,但很难懂。学生可能会点出排比的修辞,但深层的意义未必能领会,所以教师必须作出补充,引导学生去领悟这一段描述的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一段文字语言确实很美,令人感弦泣心,心荡神驰。所以接下来教可以让学生齐声朗读这一段,并于课后整理到读书笔记上,背诵上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情感活动的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