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住友商事
住友商事巨额亏损事件分析
原因分析
三、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专家不足。金融衍生商品的技术革新创造了 只有专家才能理解的复杂的市场交易世界。在专家不足的日本企业 中,往往是在同一部门的任职年限越长,在公司内的发言权就越大, 从而陷入非法交易更加隐蔽地进行的恶性循环。住友商事的滨中泰 男1970年进入公司,1973年调到有色金属部,1986年开始负责铜交 易工作,1995年升任部长。他被人们视为“在国际的铜交易中最有 影响力的人物”,具有“5%先生”的绰号,因为他可以操纵的铜交 易额相当于世界铜交易额的5%,住商上层领导认为“滨中是一位冷 静而讲道理的人,同欧美商人的个人关系也很好”。所以,滨中泰 男是一位深得公司信任的“能人”。而由于金融衍生商品交易专家 少,很少有人能识破非法交易,也很少有人能挑战滨中泰男的位置。
住友铜事件ppt
住友铜事件
原因分析
案例启示 3、违反金融运行规则,必将噩运当头。 2、强化内部控制,提高金融市场风险监督能力。
1、禁止盲目交易,孤注一掷。 日本住友集团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持有大量多头头寸。其做市 住友商社存在的问题说明了一点:必须有足够严格的内部 违反金融运行规则,在投资风险极高的期货市场,任何一 场手段是依靠其掌握的大量仓单不断拉大现货升水,从而对空 管理,才能使公司不被任何一位交易商的花言巧语所蒙骗。 个投资者如果漠视规范交易的条款及规定,其后果都灾难 在事件发生前,滨中泰男是公司期铜交易的直接管理者, 头形成挤压,希望逼迫空头止损离场来达到令自己全身而退的 性的。虽然在投资市场上,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但这并不 所有公司的风险控制措施、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市场监控手 目的。索罗斯旗下的老虎基金和量子基金一度曾被其逼到悬崖 意味着盲目的冒险会带来滚滚财源。期货市场变幻莫测。 段都以他为主,完全不受公司的监督管理和制约,由此可 边。在深刻洞察了供需的基本面之后,他们联合了一家欧洲的 只有苦心研究市场,熟练掌握交易技巧,深谙期货投资规 见住友公司在企业管理上的漏洞。此外,从“住友铜事件” 大型基金及加拿大的矿业大王猛烈抛空,与住友展开了一场多 律,洞悉市场变幻节奏,多空从容,进退有节,盈亏有度, 中可以看出,是LME不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助长了风 空的生死大战。1996年5月31日起期铜行情急自转直下每吨跌幅 才能在期货市场取得成功。投资者要不断提升投资理念, 险的发生。经纪公司是联系交易所和客户之间的桥梁,是 达1000美元之巨。金属市场由此转入长时间低迷状态。巨额损 拟定交易决策时,必须绝对相信自己的正确性,但还必须 增加市场流动性和覆盖面的不可缺少的中介。经纪公司控 失把住友商社推上了风口浪尖,而这一切均源于其过于孤注一 制风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金融衍生品交易的稳定性和规范 接受一项事实:市场可以证明你是错误的。因此,投资者 掷的投机行为。在期铜交易中盲目自大,不考虑市场规律,妄 性。因此,期货经纪公司自身风险管理机制的完善有助于 必须根据原则和规矩进行交易,任何感觉或愿望都不得干 图操纵全球铜市场。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最终导致全球铜市场 防范市场操纵风险。 涉这项程序。 一长首席交易商滨中 泰男从1991年开始操纵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铜价。 滨中泰男被称为“5%先生”,因为住友公司的年铜交易 量是50万吨,约为当时全球年铜总需求量的5%,意思 是他可以控制铜期货市场上百分之五的头寸。
住友铜事件
住友铜事件住友事件(1995年—1996年)住友公司是日本集金融、贸易、冶金、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和纺织为一体的一家超大型集团。
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一度排名第22位。
公司通过控股或参股等形式拥有全球包括智利、菲律宾等国众多铜矿山和冶炼厂部分或全部股份。
住友公司很早就参与LME的金属交易,1987年初,当伦敦金属交易所期货铜价在1300美元徘徊时,住友公司的操盘手滨中泰男在期货市场逐步建立了大量的铜远期合约。
到1988年中,伦敦铜价暴涨至2500美元。
滨中泰男从期货市场套取了巨额利润。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1996年住友铜事件之前近十年的时间里,滨中泰男在伦敦铜期货市场“叱咤风云,呼风唤雨”,屡屡得手。
由于其经常控制着伦敦铜市场5%以上的成交量和未平仓合约,因此获得“百分之五先生”称号。
应该说,住友本身就是在LME非常活跃的大鳄。
90年代前期,中国和南美的一些企业纷纷败在“西方列强”默契的攻击中。
一批弱者被消灭后,这些强者一时难以找到对手。
于是,烽烟在列强之间燃起。
由于住友商社是当时伦敦和纽约市场的大多头,终于被欧洲和美国大型基金锁定。
据当时业界人士估计,1994—1996年期间,滨中泰男控制的铜期货头寸在100—200万吨之间。
与此同时,伦敦三月期货铜价从1993年年底的1650美元/吨左右一直飚升至1995年年初的3075美元/吨高位。
1994年至1996年年初,滨中泰男通过人为地控制现货,长期大量控制LME的铜仓单。
他控制的LME铜仓单最高时占交易所的90%之多,使得伦敦铜期货市场长期处于现货升水的状态,远期大大低于近期,以此遏制市场的远期抛盘,人为抬高价格。
但是,对手也非常强悍,据说其中有量子基金、罗宾逊老虎基金,加拿大金属贸易商Herbert Black,美国基金Dean Witter以及欧洲一些大型金属贸易商。
他们针对住友的多头大量抛空,从3000美元/吨以上一路抛压,伦敦铜价从3075美元/吨高点跌至1995年5月份2720美元/吨左右。
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
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要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间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
当时,该家族的掌门人自豪地宣称,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
19世纪中叶,日本市场逐步对西方开放,住友商社也更为广泛地在冶钢及炼钢等领域发展起来。
到20世纪初,住友家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
本世纪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集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追随者,住友财团也不例外。
在此期间,住友财团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显,该财团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
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传人已经掌握了财团股本总额的90%之多。
日本战败后,各财阀在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集团。
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削弱。
但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住友财团又东山再起,日益发展壮大。
从那以后,住友商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成为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及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1995年会计年度,住友在全球的总销售额达16兆日元,合1468亿美元之多。
1996年6月,住友家族面临着历史性大灾难。
而且这一灾祸又恰恰是在曾给住友家族带来滚滚财源的法宝——铜闯下的。
肇事者是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交易商滨中泰男。
滨中泰男有两个绰号十分耐人寻味,一个是“百分之五先生”,一个是“锤子”。
前者是圈内人对他能力的尊称,而后者正刻画了他的性格。
圈内人士之所以称他“百分之五先生”,是因为滨中泰男所带领的住友商社有色金属交易部控制着全球铜交易量的5%之多。
由此可见滨中泰男在国际铜期货交易上的显赫战绩,同时也反映出住友在这上面的买卖决策对国际钢市场所能造成的重大影响。
“锤子”是从滨中泰男的英译名称YasuoHamanaka演绎而来的,因为滨中泰男在英语中的读音与“锤子”十分类似。
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
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案例:世界最大的金融丑闻:住友事件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成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铜商,主要服务于当时日本一些极具实力的名门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间统治日本长达200多年的德川幕府。
当时,该家族的掌门人自豪地宣称,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铜出口商。
19世纪中叶,日本市场逐步对西方开放,住友商社也更为广泛地在冶钢及炼钢等领域发展起来。
到20世纪初,住友家族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日本国第三大金融财阀。
本世纪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颇具政治影响力的垄断集团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的主要追随者,住友财团也不例外。
在此期间,住友财团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显,该财团的大部分产业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
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传人已经掌握了财团股本总额的90%之多。
日本战败后,各财阀在美国的限制下纷纷解体而改组成为企业集团。
住友家族在日本政治经济上的影响力也大大削弱。
但是,随着战后日本经济的复苏,住友财团又东山再起,日益发展壮大。
从那以后,住友商社更加广泛地参与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成为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及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1995年会计年度,住友在全球的总销售额达16兆日元,合1468亿美元之多。
1996年6月,住友家族面临着历史性大灾难。
而且这一灾祸又恰恰是在曾给住友家族带来滚滚财源的法宝——铜闯下的。
肇事者是有色金属交易部部长首席交易商滨中泰男。
滨中泰男有两个绰号十分耐人寻味,一个是“百分之五先生”,一个是“锤子”。
前者是圈内人对他能力的尊称,而后者正刻画了他的性格。
圈内人士之所以称他“百分之五先生”,是因为滨中泰男所带领的住友商社有色金属交易部控制着全球铜交易量的5%之多。
由此可见滨中泰男在国际铜期货交易上的显赫战绩,同时也反映出住友在这上面的买卖决策对国际钢市场所能造成的重大影响。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住友商事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住友商事金融衍生品交易失敗案例——住友商事另一个与巴林银行事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衍生品交易巨亏事件是日本住友商事在伦敦铜期货市场上所遭受的灾难性巨亏。
住友事件之所以不如巴林事件那么有名,是因为巴林银行最终倒闭了,而住友商事则凭借住友财团的巨大财力而延续了下来。
然而,从违规越权操作的角度来看,住友商事事件甚至更为恶劣。
住友商事在伦敦铜期货市场的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Yasuo Hamanaka)不仅利用公司的名义为私人账户进行期铜交易,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定,而且,还漠视规范交易的条款及规定,试图利用住友财团的巨大财力来操纵全球铜市,导致全球铜市一度低迷。
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金融市场的法规,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从而受到了监管故们及法律的严厉惩罚。
背景滨中泰男与住友财团以家族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团是日本最早形成的四大垄断财团。
如今,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第一劝业银行、三和等六大垄断财团掌握着日本的经济命脉,控制着日本的大量公司。
住友集团(すみともグループ)是日本最古老的企业集团之一,拥有400多年历史。
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
如今的住友财团是日本集金融、贸易、冶金、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和纺织为一体的一家超大型集团。
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一度排名第22位。
在冶金方面,财团通过控股或参股等形式在全球拥有众多矿山和冶炼厂。
住友商事是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主要从事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是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住友商事有着几百年做铜生意的经验,很早就参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金属交易,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铜交易上有很大影响力。
伦敦金属交易所成立于1877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其价格和库存对世界范围的有色金属生产和销售有着主要的影响。
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成交价格被广泛作为世界金属的基准价格。
上海法院涉外金融纠纷典型案例
上海法院涉外金融纠纷典型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0.11.23•【分类】新闻发布会正文上海法院涉外金融纠纷典型案例11月23日上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法院服务保障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若干意见》主要内容并发布六起典型案例。
以下为典型案例全文。
典型案例一原油掉期交易中违约事件及违约责任应依约适用国际惯例予以认定——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诉张家口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金融衍生品种交易纠纷裁判要旨衍生品交易是合同当事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进行博弈,在金融机构对产品交易结构、蕴含风险进行充分揭示的情况下,当事人应对交易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收益或亏损有一定的预期,并在此基础上自主作出商业判断,由此订立的交易协议应系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当事人要求终止交易符合协议约定构成该方之违约事件的,金融机构有权依据协议享有违约事件发生后提前终止的权利。
ISDA主协议为场外衍生品交易提供了适用于国际市场的标准化合约,作为国际惯例和国内行业规则被广泛采用并为交易参与方所熟知。
法院在对违约责任进行认定时,应以《合同法》为基本依据,同时充分考量ISDA主协议相关规定及金融衍生品交易的自身特性,并以诚实信用原则和商业合理性原则为基础,计算提前终止款项的相应市场公允价值。
基本案情2011年9月15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渣打银行)与张家口联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家口石化公司)签订ISDA2002主协议及其附件(以下简称主协议)。
2014年2月14日,张家口石化公司签署《布伦特原油-买入绩效互换》交易条款(以下简称2月份交易条款)。
2014年3月7日,双方签订《布伦特原油-买入绩效互换》及对应的《交易确认书》(以下简称3月份交易条款),双方约定就布伦特原油开展互换交易;在《风险确认》中,张家口石化公司向渣打银行确认及承认:张家口石化公司已经基于自身的判断对是否订立交易以及交易是否合适或适当做了最终决定,且对于其认为需要取得其他咨询以协助其作出本决定的,其已经取得自身顾问的所有额外意见。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风险案例
金融衍生工具投资风险案例大鳄栽过的跟头1.英国巴林银行破产案1995年3月,业务员李森投资日经25期货指数失利。
合计损失达13亿美元,相当于巴林银行的全部资产。
2.德国MGRM集团期货投资案1994年1月,德国MGRM集团在美国高息筹资,投资石油期货。
损失13亿美元,相当于集团一半的资产。
3.美国橘郡破产事件1994年12月,美国加州橘郡财务长雪铁龙以政府名义筹资,进行票据投资,最后亏损18亿美元,地方政府宣布破产。
4.日本大和银行债券投资案1995年9月,因为交易员井口俊英账外买卖美国联邦债券,造成11亿美元的巨额亏损,相当于大和银行1/7的资产。
德国MG集团石油事件潜在风险——从规避风险到制造风险金融衍生工具的诞生是应了市场对于规避金融风险的需求,然而,伴随着金融衍生工具同时诞生的是其基因中携带的高风险性中航油事件是一起纯粹的金融投机事件。
有人把事件的根源归咎于目前愈发繁荣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
实际上,金融衍生工具本身的出现是应了市场对于规避金融风险的需求。
如果真要追究责任的话,进入操作阶段,不考虑金融衍生工具潜在风险的不恰当操作手段才是最终导致风险出现的源头。
同时,中国航空油料集团作为中航油的母公司,可以从德国MG集团吸取经验,同样是处理子公司的亏损问题,德国MG集团在对待美国子公司MGRM金融投机的问题上表现出的较强硬态度值得借鉴。
与前两起事件不同,德国MG集团美国子公司MGRM的金融衍生工具操作失败本质上不是由于过度膨胀的利益欲望驱使,实际上,这是一起本意为规避风险最终却制造了风险的事件。
它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金融衍生工具的特殊性,更明确了金融衍生工具在起到规避风险作用的同时可能引发更大的风险。
同时,促生了学界对于金融衍生工具操作中规避风险问题的讨论。
1992年,从事工程与化学品业务的德国MG集团美国子公司MGRM为了与客户维持长远的关系,签订了一份10年的远期供油合同,承诺在未来10年内以高于当时市价的固定价格定期提供给客户总量约1.6亿桶的石油商品。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 巴林银行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败案例巴林银行20世纪80-90年代,金融衍生品市场飞快发展引发了多起震撼国际金融界的衍生品交易巨亏的灾难性事件,以致一时在业界谈论金融衍生品而色变。
其中,最着名的失败案例非英国巴林银行倒闭事件莫属。
1、里森与巴林银行巴林银行建立于1763年,是一家具有200多年悠久历史的英国老牌银行。
但是,由于一个名叫尼克.里森(Nicholas Leeson)的年轻交易员在金融衍生品市场上的违规交易而造成12.5亿美元的巨大亏损,巴林银行于1995年2月26日宣布破产。
里森也因此而锒铛入狱,后被新加坡法庭判处6年半的有期徒刑。
在出事之前,里森可谓是巴林银行的一颗迅速上升的明星。
1992年之前,他只是巴林银行的一名普通职员。
1992年被巴林银行派到新成立的巴林银行新加坡期货分部工作,并很快升为该分部的主管。
期间业绩令人瞩目:1993年,他所创造利润为当年巴林银行全球总利润的20%;1994年上半年,他所创造的收益为巴林总收益的50%。
辉煌的业绩也为里森赢得了丰厚的奖金和响亮的名声。
除了5万英镑的年薪之外,1993年和1994年他的奖金分别达到了130000英镑和450000英镑。
那幺,里森的辉煌业绩又是如何获得的呢?2、里森的交易策略根据巴林银行的授权,里森的职责只是为巴林银行在新加坡期货交易所和日本大阪期货交易所进行低风险、回报适度的套利交易。
但是,里森的交易却远远超过了其授权范围。
里森的交易主要集中在日本股市指数--Nikkei225的期货和日本政府债券的期货之上,尤其是以前者为重。
我们知道,进行期货交易除需要缴纳少量的保证金之外,不需要初始投资,因而具有很大的放大效果(即"财务杠杆作用")。
比如说,买卖一手Nikker225期货的合同只需要缴纳大约300000日元或3000美元(为了描述方便,本文全都假设美元兑换日元的汇率为1:100)的保证金。
如果Nikkei225指数上升一个点,买家就会有500日元的盈利,而卖家则会有500日元的亏损。
中国的银行 金融衍生品 失败案例
中国的银行金融衍生品失败案例1. 引言1.1 中国银行金融衍生品的普及随着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扩大,越来越多的银行加大了对这一领域的投入和研究,推动了金融衍生品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银行体系中,金融衍生品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为银行的盈利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
随着金融衍生品的普及,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和挑战,需要银行和监管机构共同努力,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确保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1.2 金融衍生品存在的风险金融衍生品存在的风险是指在金融市场中使用各种衍生工具所面临的潜在损失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多种方面。
市场风险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风险之一。
由于金融衍生品的价格取决于基础资产或指数的波动,因此市场波动可能导致价格波动,从而带来潜在的损失风险。
而且,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的难以预测性。
信用风险也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中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由于金融衍生品交易通常涉及多方交易,涉及到各方的信用状况。
一旦其中一方不能履行合约义务,可能导致其他交易方蒙受损失。
对信用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也是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常见风险。
操作风险指的是由于操作失误或系统故障等原因导致的损失风险,而流动性风险则是指市场上某些金融工具难以快速变现导致的风险。
法律风险也需要引起关注。
金融衍生品交易往往涉及复杂的法律合同和监管规定,一旦合约条款不明确或监管政策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法律风险。
对金融衍生品交易中的法律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2. 正文2.1 中国银行金融衍生品失败案例分析案例一:中信银行期权交易失误案例在近年来的金融市场中,中国银行金融衍生品交易发展迅速,但也伴随着一些失败案例的出现。
中信银行曾经发生过一起期权交易失误案例。
据报道,中信银行在一次期权交易中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导致了巨额的亏损。
金融衍生产品纠纷案例
金融衍生产品纠纷案例金融衍生产品纠纷案例:沃尔玛诉高盛案例概述:本案涉及2010年前美国商业巨头沃尔玛(Wal-Mart)公司与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之间的金融衍生产品纠纷。
沃尔玛公司在这起案件中指控高盛集团在销售复杂金融衍生产品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导致沃尔玛遭受重大财务损失。
该案成为金融界备受关注的一宗影响深远的案例,引发了关于金融衍生产品销售和监管等方面的广泛讨论。
案例经过:2001年,沃尔玛公司开始与高盛集团洽谈购买利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风险管理的计划。
高盛集团向沃尔玛介绍了一种复杂的金融衍生产品,名为“二元期权交易”。
该产品是一种衍生品,即衍生自标的物资产价格的金融产品。
一旦底层资产价格在预先设定的价格范围内,则交易成功,否则交易失败。
2007年4月,沃尔玛与高盛签署了一项协议,以购买高盛的“二元期权交易”。
根据协议,沃尔玛向高盛支付了1.5亿美元,作为购买这种金融衍生产品的保证金。
然而,沃尔玛后来发现高盛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即高盛隐瞒了该产品的风险,将其呈现为一种稳定获利的工具。
实际上,该产品的复杂性使得沃尔玛无法充分了解其潜在的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底层资产价格暴跌,导致沃尔玛所购买的“二元期权交易”无法实现预期获利,反而遭受重大损失。
沃尔玛以高盛欺诈和违反契约为由,于2009年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返还投资本金和赔偿损失。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高盛试图通过抗辩使案件失效。
高盛主张沃尔玛公司是一家拥有丰富金融经验和专业顾问的机构,对该产品的风险有充分的认知,并且签署购买协议时已经充分了解了交易的风险。
对于高盛的抗辩,沃尔玛辩护团队提出了大量证据证明高盛在向其销售产品时存在不正当行为。
2010年,该案最终在美国联邦法院审理,并于次年作出判决。
法院认定高盛存在欺诈行为,隐瞒了金融衍生产品的风险。
法院判决高盛必须返还沃尔玛支付的投资本金,并赔偿沃尔玛因此遭受的损失。
日本住友商事巨额亏损案给我国企业的警示
日本住友商事巨额亏损案给我国企业的警示
张卫;王政霞
【期刊名称】《现代企业》
【年(卷),期】1997(000)008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取向的深化与企业改革的推进,企业“四自”能力和法人地位逐步加强,普遍把企业规模和资产扩大作为经营的最高目标。
为实现这一
目标,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成立证券投资部或财务公司,从事债券、股票和期货等金
融商品的投资或炒作。
然而,作为投资或炒作股票及期货这类高风险的金融商品,我
国许多企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风险防范概念和措施,从而也导致与期望相悖的结果。
住友
【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张卫;王政霞
【作者单位】[1]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2
【相关文献】
1.日本"财阀"商事企业座次更替伊藤忠取代住友跻身前三住友商事16年来首度亏损,伊藤忠凭借投资中国挤入前三 [J], 陈言
2.日本住友商事在印度创立农化贸易子公司 [J], ;
3.日本“住友”金融案剖析——兼论沪上楼市“住房组合贷款” [J], 王洪卫
4.住友事件:震惊全球的巨额亏损案 [J], 王秀玉
5.远成集团与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进行战略合作签约 [J], 美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衍生品失败案例分析
持有大量股票的战略投资者,由于看空后市,但却不愿意因卖出股票而失去大股东地位,此时, 这些股票持有者也可以通过卖出相应的股指期货合约对冲价格下跌的风险。 投资银行与股票包销商有时也需要使用卖出套期保值策略。对于投资银行和包销商而言,能否 将包销股票按照预期价格销售完毕,在很大程度上和股市的整体状况很有关系。如果预期未来股市
中国国航合约亏 损过程分析
2008年,国际油价 一路攀升
原油价格:美国进口:名义:月均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下半年,国际油价开始下 跌,九月底国际油价持续 下跌
亿元
最终导致中国
国航损失近75
中国国航合约亏 损过程分析
1
深陷“结构性期权”
中国国航亏损 原因
2
套期保值数量过大
3
扭曲了套期保值的目的,使整个交易 成为投机行为
低于行权价X1,公司不
得不以X1价格从对方买 入原油产品,亏损X1-S;
中国国航合约内容
Y 卖出看跌期权
国航合约损益
国航套期 保值盈亏 图
X2 X1 M X
买入看涨期权
如果油价低于X1,公司将出现亏损,如果高于 X2,公司将出现盈利,如果介于X1和X2之间,则 公司不盈不亏
中国国航合约亏损过程分析
中国国航合约亏 损过程分析
结构性期权 结构式期权的一般模式是,既作为期权的买方,如 买入看涨期权,同时也是期权的卖方,如卖出看跌期 权,在这种模式下,只有在价格对自己有利的时候才会 行使权力,而作为期权的卖方,当价格对自己不利的时 候,是没有办法规避风险的。 中国国航通过买入看涨期权锁定原料成本的愿望可 以认定为套保,但其基于牛市判断而卖出看跌期权,在 规避了油价上涨产生的风险的同时,也成为期权的庄 家,产生了一个新的价格下跌的敞口风险。
近期第三宗国际金融丑闻——住友商事丑闻分析
近期第三宗国际金融丑闻——住友商事丑闻分析
潘东旭
【期刊名称】《连云港职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96(009)003
【摘要】1996年6月日本又爆出期货买卖的大丑闻,住友商事公司的首席铜交易员滨中泰男,“弄虚作假”、“未经公司授权”炒卖期铜及现货铜,在过去10年间累积亏损高达18亿美元.由于住友商事炒铜亏损丑闻不断困扰铜市,6月底伦敦金融交易所3个月期铜最低每吨仅报1.795美元,与5月初比较跌幅达3.3%.与此同时,国际金价则被拖低至7个月来的低点,每盎司报380.10美元,银价更跌至一年来的低位.
【总页数】3页(P53-55)
【作者】潘东旭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1
【相关文献】
1."达尔曼"之死:不死鸟的死去--"达尔曼"丑闻与许宗林骗局 [J], 魏雅华
2."达尔曼"之死:不死鸟的死去--"达尔曼"丑闻与许宗林骗局 [J], 魏雅华
3.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救赎丑闻品牌的作用边界r——感知质量与丑闻范围的调节作用 [J], 王春娅;余伟萍
4.“大和丑闻” “住商事件”的启迪 [J], 袁蓉君;
5."不死鸟"之死--"达尔曼"丑闻与许宗林骗局 [J], 魏雅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住友事件:震惊全球的巨额亏损案
住友事件:震惊全球的巨额亏损案
王秀玉
【期刊名称】《大经贸》
【年(卷),期】1996(000)007
【摘要】继日本大和银行亏损事件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日木再次受到金融丑闻的冲击。
日本住友商社因一名交易员违规操作,引致该商社遭受18亿美元的损失。
住友雇员违规造成巨额亏损今年6月14日,日本住友商社社长秋山富一宣布,由于该商社一名交易员在过去十年中越权叙作铜品期交易,隐瞒损失,做假帐,导致该公司亏损达18亿美元(初步估计数字),从而成为日本企业乃至世界上最为巨额的一宗经营亏损案。
造成此笔巨额亏损的肇事者名叫滨中泰男,现年48岁。
他于1970年加入住友商社,七十年代末曾在住友商
【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王秀玉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3.13
【相关文献】
1.震惊世界的连环重案之(11) 美国世纪珠宝抢劫案“冲浪墨菲”的另类结局 [J], 史丹顿;
2.震惊全球的《威尔斯海皇》号漏油事件 [J], 张春芳;
3.英特尔史上最大并购案震惊业界全球安全软件行业面临再洗牌 [J], 林艾涛
4.日本住友商事巨额亏损案给我国企业的警示 [J], 张卫;王政霞
5.震惊全球的食品污染事件 [J], 严卫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衍生品交易失敗案例——住友商事另一个与巴林银行事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衍生品交易巨亏事件是日本住友商事在伦敦铜期货市场上所遭受的灾难性巨亏。
住友事件之所以不如巴林事件那么有名,是因为巴林银行最终倒闭了,而住友商事则凭借住友财团的巨大财力而延续了下来。
然而,从违规越权操作的角度来看,住友商事事件甚至更为恶劣。
住友商事在伦敦铜期货市场的首席交易员滨中泰男(Yasuo Hamanaka)不仅利用公司的名义为私人账户进行期铜交易,严重违反了公司的规定,而且,还漠视规范交易的条款及规定,试图利用住友财团的巨大财力来操纵全球铜市,导致全球铜市一度低迷。
这种做法严重违反了金融市场的法规,破坏了金融市场秩序,从而受到了监管故们及法律的严厉惩罚。
背景滨中泰男与住友财团以家族财阀为中心的三井、三菱、住友、安田四大财团是日本最早形成的四大垄断财团。
如今,三菱、三井、住友、富士(芙蓉)、第一劝业银行、三和等六大垄断财团掌握着日本的经济命脉,控制着日本的大量公司。
住友集团(すみともグループ)是日本最古老的企业集团之一,拥有400多年历史。
早在16世纪时,住友家族因在四国岛上开创并经营一座铜矿而日益发展壮大。
如今的住友财团是日本集金融、贸易、冶金、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和纺织为一体的一家超大型集团。
在全球500强企业中,一度排名第22位。
在冶金方面,财团通过控股或参股等形式在全球拥有众多矿山和冶炼厂。
住友商事是住友财团的核心企业,主要从事国际间金属、机械、石油、化工、食品及纺织等领域的贸易活动,是日本四大贸易商之一。
住友商事有着几百年做铜生意的经验,很早就参与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金属交易,在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铜交易上有很大影响力。
伦敦金属交易所成立于1877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其价格和库存对世界范围的有色金属生产和销售有着主要的影响。
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成交价格被广泛作为世界金属的基准价格。
伦敦金属交易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铜期货交易市场。
据估计,世界上全部铜生产量的70%是按照伦敦金属交易所公布的正式牌价为基准进行交易的。
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影响力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滨中泰男于1970年进入住友商事,1975年开始涉足铜的交易,1987年在住友商事有色金属交易部中担任铜交易团队的负责人,负责住友集团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的交易。
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作为住友商事首席铜交易员的滨中泰男曾控制着伦敦金属交易所铜交易量的5%,在圈内被称为“百分之五先生”和“铜先生”。
这个绰号不仅反映了住友的买卖决策对国际铜市场所能造成的重大影响,也突现了滨中泰男在国际铜市场上的地位。
然而,在滨中泰男称为铜交易团队负责人前后的几年里,住友商事不仅在铜现货市场上失利,而且在铜期货市场上的投机也有很大亏损。
因为住友商事并没有授权滨中泰男在铜期货市场上做投机交易,滨中泰男想方设法将他在铜期货投机中的亏损隐瞒了下来,并且在后来采取了更加大胆的投机策略。
事件过程1、序幕:笑傲江湖20年来在期货市场博弈中取得的经验,再加上住友的实力和其在铜市中的影响力,使得滨中泰男雄心勃勃,试图以操纵市场来获取暴利。
从1991年开始,滨中泰男在伦敦金属交易所就有伪造交易记录、操纵市场价格的迹象,曾数次受到交易所的警告,但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
滨中泰男在期铜交易中所持有的是多头头寸,即大量买进期铜合约,试图在铜价上涨时获利。
然而,滨中泰男的交易并不局限于在场内进行,从1993年年底至1994年6月15日,他还越过住友商事授予的权限私自与美国一公司签订了6份合同。
根据这些合同,滨中泰男必须在1994年每月从该美国公司购买约1万吨铜,在1995年和1996年每月从该美国公司购买3万吨铜。
在1994年12月1日,滨中泰男又与该美国公司再签订了一份在1997年每月从该美国公司购买3万吨铜的类似合同,这些合同涉及的铜交易总数约达120万吨。
这些合同关于交易价格的设定比较复杂,每一份合同都预先设定一个价格,称之为最低价格。
如果在实际交割的时候铜的市场价格高于此最低价格,则美国公司将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打折卖给滨中泰男一定数量的铜,并规定其折扣为市场价格与最低价格之间的价差的30%。
简言之,合同对于交易价格是这样规定的:(1)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价格:交易价格= 最低价格(2)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最低价格:交易价格= 市场价格-(市场价格-最低价格)X30%所以,对于一个单位铜的交易,此种合同的价值是:(1)如果市场价格低于最低价格:合同价值= 市场价格-最低价格(2)如果市场价格高于最低价格:合同价值=(市场价格-最低价格)X30%在第一种情况下,交易按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所以对于买方(滨中泰男)来讲,合同的价值是负的,将会有亏损;在第二种情况下,交易按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进行,所以对于买方(滨中泰男)来讲合同价值是正的,滨中泰男将会有盈利。
这种合同其实是一种结构性的金融衍生品,相当于期权的一种组合。
这种合同其实等于滨中泰男卖空了一个铜的看跌期权,铜市购买了0.3个铜的看涨期权,而两种期权的行权价格和到期日期都是一样的,并且它们的行权价格就等于合同所设定的最低价格。
因此,滨中泰男在订立这一合同的时候应该收到一个看跌期权的期权费、同时需支付0.3个看涨期权的期权费。
一般来讲,一个看跌期权的期权费并不一定等于0.3个看涨期权的期权费,而它们之间的差价则取决于行权价格,也就是合同中的最低价格的大小。
最低价格设得越高,则看跌期权的期权费上升,而看涨期权的期权费下降;相反,最低价格设得越低,则看跌期权的期权费下降,而看涨期权的期权费上升。
所以,可以通过在合同中设定适当的最低价格来使得合同的初始价值为零。
这样,在订立合同时,合同双方都不必支付金额。
滨中泰男所订立的合同就是这样的。
但是,在这里,他做了一个违规的动作:没有向公司说明这个最低价格是如何确定的。
上述分析表明,滨中泰男交易的是一个零成本的卖空看跌期权和买入看涨期权的投资组合,其卖出与买入的比例是1:0.3。
2、中场:逆市出现,以身试法1995年以来,随着铜产量的大幅增加,国际铜价一路下跌。
1995年1月20日国际铜价还高达每吨3075美元,到1996年年初却跌至每吨2600美元以下。
铜价的连续下挫开始吞噬滨中泰男在期铜上的多头头寸原先的盈利。
然而,面对逆市,他不但没有减少期铜的头寸,反而试图利用住友商事的雄厚财力操纵市场,拉高现货价格,从而带动期货价格,对空头形成挤压,希望逼迫空头止损离场来达到自己全身而退的目的。
从1995年夏天开始一直到1996年春天,滨中泰男试图控制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全部现货铜,以此造成铜的供应紧缺,从而拉高期铜价格。
在1995年下半年,他多次买进或控制了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所有库存的铜,使得伦敦铜期货市场处于现货升水的状态,远期价格大大低于近期价格。
以此遏制市场的远期抛盘,来为自己获取巨大利润。
同时,滨中泰男继续投入大量期货多头头寸,导致期铜各月合约之间价差出现不正常状态。
3、结局:罔视法规,玩火自焚凭借住友商事的实力,滨中泰男确实在一定时期内操纵了期铜的价格,有效地降低了亏损。
但是这么做却要冒更大的风险,因为恶性操纵市场是违法的。
1995年10月,这种期铜各月合约之间价差的不合理状态引起了英、美俩国证券期货监管部门的共同关注,并对每个客户在各个合约上所持有的头寸以及交易所仓库的所有权进行了详细地调查,从而使得滨中泰男企图操纵市场的行为逐渐暴露。
随后,伦敦金属交易所专门成立了一个由行业著名律师和资深监管人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来处理此案。
滨中泰男未经授权参与期铜交易的丑闻很快被揭露,这诱发了大量恐慌性抛盘,使得本来下跌的铜市雪上加霜,铜价在几周内大约重挫1/4。
1996年6月24日,住友商事宣布巨额亏损19亿美元并解雇滨中泰男。
自1996年5月31日起的34个交易日,伦敦金属交易所铜的价格由2712美元跌到1740美元,住友商事亏损26亿美元。
但由于滨中泰男的许多多头头寸此时尚未平仓,从而使住友商事在此后因恐慌导致的大量抛盘中亏损进一步扩大到40亿美元。
此外,丑闻披露后,住友商事卷入了一系列的诉讼案中,最终与1998年赔偿了美国和英国政府机构2.5亿美元,解决了对其操纵铜价的指控。
受该事件影响,期铜指数进一步下跌,受住友事件影响倒闭的公司不计其数。
随后,住友商事起诉欧洲最大的银行——瑞士银行和美国的大通曼哈顿银行,指控它们为该公司前首席铜交易员滨中泰男未经授权的交易提供融资。
住友商事当时在诉讼中称,大通曼哈顿银行和瑞银通过安排贷款帮助滨中泰男隐藏亏损,因而得以操纵市场。
住友商事起诉中要求瑞士银行赔偿279亿日元。
2006年4月7日,瑞士银行表示同意支付住友商事100亿日元(约合8500万美元)以了结10年前由臭名昭着的“铜先生”遗留下来的诉讼案。
滨中泰男造成的损失超过了历史上包括巴林银行在内的所有衍生品交易事件,而他自己也因伪造交易记录、操纵市场价格等罪行而被判入狱8年,称为历史上受罚最重的交易员。
反思曾经的日本一样是当时的世界工厂,一样是被美国逼迫货币升值,同样是股票市场地产市场积累了巨大的泡沫,得意忘形的日本国民当时全世界到处收购矿山资产,国内地产炒入云霄后又去炒作全世界的房产,这种环境下,作为当时的世界工厂,对于伴随经济发展所必需的铜当然是具有决定性的话语权,住友公司也当然敢于疯狂炒作国际铜价。
但是他忽视了日元连续升值之后,伴随投机的盛行,股票地产积累了巨大泡沫后,股票在1990年就开始破灭,整个日本的经济结构已经发生改变,灾难也将伴随铜的话语权转移而降临。
结果短短三十多个交易日伦敦铜从2713美元直线下跌到1737美元,跌去三分之一的价格。
日本工业企业从此一蹶不振。
而当时的中国有低廉的劳动力,有低价的工业用地,可以采购到低价的铜与日本高价铜竞争。
世界工厂也向低成本的中国转移。
中国在2005年以后也是世界工厂,人民币汇率也在被美国逼迫中升值,中国也是股市地产泡沫四起,股票破灭也难以逃避地发生了。
中国人当前也是得意洋洋地到全世界购买房产,收购矿山,仿佛世界顶级的奢侈品全是为中国而做!中国同样对国家铜市场有绝对的影响,中国价格仿佛成为世界铜的标价。
我们经济发展一样需要大量的铜资源,所以我们敢于买入。
中国保税库中目前有上百万吨的融资铜,加上国储和隐形库存已经是令人恐怖的数量。
作为世界的工厂,按道理应该压低国家价格,逢低采购铜,可我们看到的却正好相反,在世界衰退到来前,如果我们因为经济环境的变化出现加工业的转移,如果我们还保留着巨大的铜库存,我们就可能出现大豆事件后大豆加工业全面沦陷,棉花事件后纺织业沦陷的悲剧。
如果铜价出现剧烈下跌,短时间从当前56000多的价格下跌到26000元附近会如何?可以预期所有参与融资铜的企业会疯狂在期货现货市场卖出囤积的铜,生存下来的企业无法与印度越南等拥有低廉劳动力,低价采购铜等资源的企业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