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分析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中的常见解题错误分析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中的常见解题错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a9462b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9.png)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中的常见解题错误分析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考试中,孩子们常常展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
然而,也常见一些常见的解题错误,这些错误不仅令老师们感到困惑,也给孩子们的学习带来了挑战。
接下来,我们将以教育的视角,深入分析这些常见的解题错误,并探讨背后的原因及如何有效地纠正这些错误。
首先,让我们谈谈“速算”的陷阱。
在数学考试中,很多孩子们喜欢迅速做出回答,但这种快速可能导致粗心大意。
例如,在简单的加法题中,他们可能会忽略进位,或者在减法时误读数字顺序,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这种错误背后常常是因为缺乏仔细审题和反复核对的习惯。
其次,我们观察到在理解问题上的困难。
数学题目常常要求孩子们理解问题的本质,并根据题意进行推理和计算。
然而,一些学生可能只顾解决表面的数学运算,而忽略了问题的实际含义。
例如,他们可能会在“比较大小”题目中仅仅依赖数字大小,而忽略了比较的条件,导致错误的答案产生。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关于图形的识别和几何概念的理解。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图形和空间的理解是基础性的内容。
然而,孩子们有时会混淆不同的几何形状,或者错误地计算面积和周长。
这表明他们在几何概念的掌握上还有待加强,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来强化他们对图形特征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解题过程中的步骤错误。
尤其是在多步骤问题或需要运用逻辑推理的题目中,孩子们有时会跳过关键步骤,或者将计算过程中的步骤顺序搞乱。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最终答案,也反映出他们在问题分析和解题策略上的薄弱点。
总结而言,小学二年级数学考试中的常见解题错误揭示了学生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需求。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错误,我们可以看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们的仔细思考、审题能力,同时加强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们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常见错误,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成效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分析,孩子看了考试不再错!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分析,孩子看了考试不再错!](https://img.taocdn.com/s3/m/4d3cd4e0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2.png)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易错题汇总+分析,孩子看了考试不再错!二年级易错题分析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错因分析]对角的基本特征认识不清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图一与图三中有曲线,不是边。
[思路点拨]抓住角的特征,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图一有1个角,图二有3个角,图三有2个角,图四有5个角。
上图中,有()个直角,()个锐角,()个钝角。
[错因分析] 首先,对角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不清晰,对直角,锐角,钝角没有形成清晰的表象;其次数角时容易出现重复遗漏现象。
[思路点拨]根据与直角的大小关系来区分锐角和钝角,是对角进行分类的基本方法。
直角有4个,分别是长方形的四个角;锐角较多,建议由外而内按顺序边标记边数,共10个;钝角有2个。
你能在上边的图形中找出几个角?其中有几个直角?[错因分析]本题容易出错的原因有两点:1、出现重复和遗漏的现象,2、对直角判断失误。
[思路点拨]要数角时不重复不遗漏,一定要按顺序找一找、数一数。
在数的同时用正确的标识,区别直角与其他角。
正确答案有6个角,其中有2个直角。
判断题:书本上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错因分析]对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不清晰,误以为书本比三角尺大,所以书本上的直角较大。
[思路点拨]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书本上的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叉开得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所以这题应该是错的。
按要求进行分类整理,把结果填在表中。
正方体()个圆柱()个球()个[错因分析]统计时对统计的类别不清晰,正方形和正方体混淆,造成统计出错。
另外统计时容易出现遗漏的现象。
[思路点拨]统计时,要看清楚统计的类别,如果不属于某个类别的不能进行统计。
如统计正方体时,正方形是不能统计进去的。
收集、记录的方法多样,可以用符号表示,也可以画“正”字。
正方体有4个,圆柱有3个,球有3个。
分别按水果种类和卡片形状分一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在填空。
圆三角形正方形桃梨苹果苹果比桃多()个,桃和梨一共有()个,苹果、桃和梨一共有()个,三种图形一共有()个。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题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42b6a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9.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作业中常见的错题分析小学二年级的数学作业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但在这个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错题。
通过对这些错题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提升数学能力。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学习主要包括加减法、简单的几何知识以及应用题的基础。
在这些内容中,学生常见的错题类型包括对数字的混淆、运算顺序的误解、概念理解的不准确以及应用题解题方法的不当。
首先,数字混淆是小学生常见的错误。
例如,在加减法运算中,学生有时会把个位数和十位数搞混。
比如,在计算“27 + 36”时,学生可能会错误地写出“63”而不是正确的“63”。
这种错误通常源于对个位和十位数字的不熟悉,以及在心算时的混乱。
为了纠正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反复练习、使用具体的实物模型(如小棒、积木)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位的概念,并在书写时严格规范数字的排列。
其次,运算顺序的误解也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在面对涉及多步运算的问题时,容易忽视正确的运算顺序。
例如,在计算“5 + 3 ×2”时,学生可能会先进行加法,得到“8 × 2 =16”而不是按照正确的顺序(先乘法后加法)得出“5 + 6 = 11”。
这种错误通常源于对运算顺序规则的不熟悉。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算顺序的概念,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运算的优先级,并通过图示和分步操作帮助他们理清思路。
此外,概念理解的不准确也是影响学生作业质量的一个因素。
比如,在学习简单的几何形状时,学生可能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区别认识不清。
一个典型的错误是把长方形误认为是正方形,因为长方形的四边都相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几何形状特征的理解。
例如,可以让学生用纸折叠出不同的形状,或者通过绘画和切割实际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最后,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往往让学生感到困惑。
二年级的应用题通常要求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案例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af7e987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d.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案例分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很多小学生都会遇到某些难以理解或者易错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着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的易错点进行案例分析,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常见的易错点,并使其在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易错点一:数字的读法在学习数字的时候,小学生们常常会将数字读错,特别是在数字较大时更是如此。
例如:数值“154”,学生们可能会念成“15加4”或者“1百5十4”,但实际上该数字的确切读法为“一百五十四”。
如何避免犯这种错误呢?要想准确地读出数字,应该了解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将其与数字中的其他数字进行组合,按照固定的读法进行读取。
易错点二:给出数值符号的含义一个小学生易错点是对于数值符号(例如“+”、“-”、“×”、“÷”等)的含义理解不够清晰。
例如:“7-5” 这个算术式,学生会诵读衣舍算:“7 减 5 等于2”。
实际上,“-”符号的含义是减法,即 7减去5等于2,正确的念法是:“7 减 5,等于2。
”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老师和家长们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个数值符号的含义,并结合生活场景来进行实践操作。
易错点三:数字大小的认知小学生还常常遇到数字大小认知的问题,例如有时候会将“100”和“1000”的大小概念混淆起来。
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可以运用生动的图片教具、互动游戏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字的大小,并可应用于生活实践中。
易错点四:错位加减在数学学习中,错位加减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易错点,尤其是在计算多位数加减或者进退位运算的时候更是如此。
例如,“64 +38” 第一步不要急着相加,而是将每位数字正确地对齐,再进行逐位相加,即“__6 4+3 8=10 2”,再做进位运算。
对于这种情况,老师应该通过形象的“拆散”、“合并”等图形化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错位加减的奥妙,并且在课堂教学和练习中重视这一环节的教学。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是小学生学习中不可避免的问题。
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讲解
![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f82933b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ed.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讲解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学好数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还有助于我们在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顺利地处理问题。
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数学是他们学习的一个重要科目。
但是,由于年级较小,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尚不深入,很容易出现一些易错点。
下面,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的讲解。
1、题目中的数字读数错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数字读音可能会出现一些差错。
例如,当面对数字“46”时,有些小学生会读成“64”。
这种问题可以通过加强数学口语练习和反复检查数字读音来纠正。
2、个位数与十位数的概念混淆在二年级的数学下册中,小学生会接触到个位数和十位数。
有时候,他们会混淆这两个概念。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画图、实物辅助教学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弄清楚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从而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
3、运算符号的使用错误在数学中,加号、减号、乘号、除号是非常重要的运算符号。
但是,由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数字上,他们有时会忽略运算符号,并使用错误的运算符号进行计算。
这样,就会导致答案错误。
我们可以通过加强运算符号知识的讲解和巩固练习来帮助学生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
4、无法正确进行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多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但是,由于多位数具有较多的数字,学生有时会忘记进位或借位,或者在计算时混淆数字的顺序,从而导致答案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我们可以通过有关进位、借位的练习、检查和纠正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多位数计算的能力。
5、忽略小数点小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由于小数点的出现,有时候学生会忽略小数点,把小数看成整数,或者把整数看成小数。
这样,就会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为了避免这种错误的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小数点的讲解和实际计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小数计算能力。
6、时间和金钱的计算错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时间和金钱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四单元错题原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四单元错题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322d8f1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9d.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四单元错题原因一、计算类错误1. 粗心大意二年级的小朋友在做数学题的时候,很容易粗心呢。
就像在计算加减法的时候,可能会把数字看错,本来是32,看成了23,这样答案肯定就错啦。
这就像走路的时候,本来该进这个门,结果看错门牌号,进错门了。
在乘法和除法里也会这样,有时候口诀背错一个数字,那答案就差远了。
2. 数位没对齐做竖式计算的时候,数位没对齐可是个大问题。
比如说12 + 34,要是把1和3对齐,2和4对齐,那算出来的结果就完全不对了。
小朋友们可能还不太能完全理解数位的概念,觉得只要数字写在一起算就好了,可不知道这样会差好多呢。
二、概念理解类错误1. 对单位概念不清在第三四单元里可能会涉及到长度单位或者重量单位之类的。
像厘米和米的区别,有的小朋友就搞混了。
可能会在填长度单位的时候,桌子高1(厘米),这显然是不对的,应该是1(米)。
他们可能没有一个很直观的感受,不知道1厘米有多短,1米有多长。
2. 对除法意义理解有误除法是平均分的概念,有些小朋友没有理解透彻。
比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有的小朋友可能会用加法或者减法的思路去想,而不是用除法的正确思路,这样就会得出错误答案。
三、读题类错误1. 漏看信息题目里有时候会给一些关键信息,小朋友们可能会看漏。
比如说在一道应用题里,前面说了有3组小朋友,每组5人,后面又说还有2个老师一起,问总共有多少人。
小朋友可能只算了小朋友的人数,把老师给漏看了,就得出了错误的答案。
2. 没理解题意有些题目表述可能稍微复杂一点,小朋友就懵了。
像那种先给一个条件,然后又有一个转折的条件,最后问一个问题的题目。
他们可能只看到了前面的条件,没有把整个题意理解完整,就开始做题,结果肯定是错的。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归纳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易错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349e082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2.png)
题目出
课堂内独立作
处
业
综 合√
单元 √
练习 课
相关知 识
知识属 性
教学简 述
100以内加减乘除两
步计算
拓
及数的大小排
展
总复 习
复习 课
列
陈述性 知识
程序性 知识
策略性 √ 知识
从一年级开始,学生就接触类似的题型—— 将算式按得数大小用<或>连接。但每次这样出题时,学生
的错误就会很多。显然,这并不是学生没有掌握相关知识,
而是不能正确地提取题目中的相关信息要求。
◆典型错题
题目:
将下列算式按得数大小用<连接。
32+18-15 76+(52-29) (25+63)-39
8×8-47
错解:
1.8×8-47 <76+(52-29)<32+18-15<(25+63)-39 (错3人)
2.76+(52-29)<(25+63)-39< 32+18-15<8×8-47 (错6人)
空调?
3. 羊圈里原来有68只羊,先走出6只,后又走出7只,现在羊圈里面有几只
?
◆大样本问卷调查结果:错误率37.2 %
二年级下册典型错例
采集样 本
错题来 源 题目出 处 相关知 识 知识属 性
错误 41.7 采集
83 率 %
者
第一单元
基 本
课外作业
运用加法和减法 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题综 型合
拓 展
陈述性 知识
知所措,特别是计算时先算小括号里面更是不大容易。
2.
教材中的出现是通过聪聪的一句话导出的,并没有过多的去强调学生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常见错误分析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常见错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5de23f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5.png)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常见错误分析小学二年级数学考试常见错误分析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经常会在考试中犯一些常见的错误。
这些错误不仅揭示了他们在数学理解上的挑战,也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反馈。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错误类型及其分析:1. 概念理解不清导致的计算错误:许多学生在数学考试中会因为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清而犯错。
例如,在简单的加减法题目中,他们可能会忽略题目中的具体要求,直接进行错误的计算。
这表明他们需要更多的练习来加深对基础数学概念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更系统的复习和解释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
2. 粗心导致的计算错误:另一类常见的错误是粗心导致的计算错误。
学生可能因为疏忽或者匆忙而在计算过程中出现一些明显的错误,例如错写数字、漏算步骤等。
这些错误提示了他们在注意力集中和细节处理上的需要改进。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并鼓励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慢下来,检查他们的工作,以减少这类错误的发生。
3. 问题理解不清导致的答案错误:有时候,学生并非因为计算能力不足而错答题目,而是因为对问题本身理解不透彻。
例如,在应用题中,他们可能会误解题目要求或者漏掉关键信息,从而得出错误的答案。
这种类型的错误显示出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数学问题上的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中更多的实际应用示范来帮助学生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4. 应用能力不足导致的解题困难:最后,一些学生可能在应用学习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新问题时遇到困难。
他们可能知道如何执行基本运算,但在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复杂的情境中时,却表现出不足的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通过更多的实际案例和探索性学习来帮助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结来说,小学二年级数学考试中的常见错误反映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多种挑战和需要改进的方面。
教师在识别并分析这些错误的基础上,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进步和成绩。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219222d6137ee06eef91804.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例分析错例错因分析解决策略
口算后写多一个0,或写少了一个0。
认真检查,估算得数是几位数,可能末尾写几个0.
数错格子,应该看准一个点、一条边到一个面(整个图形)平移8格,
要求用符号填空,用文字不对。
用○表示旋转,用表示平移。
注意仔细观察图和题目的要求,按要求填空。
不理解图意或粗心大意。
7个十,该在十位写7。
要看图写出图意,图是3个千,7个十,那里是7个十,不是7个百呀。
应该是3070。
理解错误,从小到大填,还有错在填了得数来比较。
看题,分析,知道从大到小填算式,1、计算,2、比较大小、3从大到小排
不会分析两条路的比较,远的多多少米。
用了加法或者用了连减。
认真审题,理解从科技馆到体育馆1600米和科技馆到邮局800米两条路的比教,远几米?所以
1600-800=200(米)
错在看错计算符号,贪快用了减法。
计算时要认真,完成后更要细心检查。
很简单,再多做一次,就能知道错对,然后才算完成哦。
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诊断分析
![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诊断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84a25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b5.png)
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诊断分析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无论是对于速度还是精度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数学基础虽然不算深厚,但是也需要面临一些相对困难的问题。
针对二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易错点,进行分析和诊断,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本文将就二年级数学下册易错点进行详细剖析,以了解学生可能会犯的错误。
1.计算错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计算便是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一个环节,而二年级的学生由于计算能力还不够成熟,在进行运算时很容易出现错误。
这些错误主要是体现在加减乘除时容易发生错误,在算式的符号上容易出现漏洞。
例如:2+3=6或或2*5=9等错误,这些错误都是在计算过程中疏忽造成的,在掌握了基本的计算方法后,就需要加强运算的精确度,以避免因疏忽带来的错误。
2.概念理解不清在学习数学的时候,概念与公式并行,只有吸收和理解了概念的确切意义,才能更好地掌握公式的应用。
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常出现解题思路不清晰、无法理解概念的情况。
例如,他们不能深入理解进位、退位等特殊的计算方法,这些方法在解决高级数学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提高概念的理解度和应用能力非常关键。
3.应用能力不足二年级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往往只能通过重复练习来掌握公式的使用,并不能将所学的公式和概念灵活的运用到实际情境中,这就导致了解题的能力不足。
例如,在计算面积或周长时,学生往往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场景中,导致很难将所学内容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这就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场景相结合。
4.问题拼错虽然二年级学生们在拼写方面肯定不如高年级的同学,但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拼写错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学生可能会将“正方形”和“长方形”混淆,这会最终影响他们对不同形状的几何图形的理解。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关键名词的拼写和记忆,并注意不同名词的区别与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中的错题分析与改进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中的错题分析与改进](https://img.taocdn.com/s3/m/3642bf1f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c.png)
小学2年级数学考试中的错题分析与改进小学二年级数学考试中的错题分析与改进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考试中,教师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常见的错题现象。
这些错题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问题,更是教学方法和学习环境的反映。
通过分析这些错题,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错题类型。
在加法和减法中,学生们常常在进位和退位的情况下出现错误。
他们似乎有时会忘记十位数字的概念,或者在计算时容易混淆个位和十位的数值。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十进制的概念,或者缺乏对数字大小和位置的清晰感知。
另外,分数和小数的理解也是一个常见的难点。
学生们往往会把分数看成两个独立的数字,而不是一个整体的表示方式。
他们在将分数转化为小数或者将小数转化为分数时,经常会出现混淆或者计算错误。
这表明他们需要更多的实际操作和视觉化的学习方法,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此外,问题解决能力也是需要改进的一个重点。
在应用题中,学生们常常会因为不能正确理解问题而导致计算错误。
他们可能会忽略关键的信息,或者没有将问题转化为数学计算的正确步骤。
这可能与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数学思维训练不足有关,需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相关的训练和练习。
针对这些错题现象,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互动和实际操作。
通过教具和游戏,帮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例如使用小学生常见的算盘或者卡片游戏来帮助他们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其次,教师还可以设计更多的练习题目,特别是针对常见的错题类型。
通过反复练习和多样化的问题类型,帮助学生们建立数学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和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和自信心。
最后,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密切配合也是关键。
家长可以在家中给予孩子更多的数学启发,例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实践,让孩子们在不经意间提升数学能力。
同时,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交流孩子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制定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和策略。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a0c742e518964bcf847c57.png)
二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分析第一单元解决问题错例1题目描述:典型错解:错因分析: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于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有所误解,认为像综合算式48-7+12=53(人)和分式48-7=41、41+12=53(人)两种算式的形式不一样就是两种列式的方法,没有将其与解决问题的思路联系起来,再加上教师在讲授的时候没有有效引导,从而导致这样的错误出现。
教学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审题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交流和反馈解题的思路,使学生明确48-7+12=53(人)这个算式中,4第一步48-7就表示转走7人以后班级的人数,再加上12表示转来后现在学生的人数。
对比分式48-7=41、41+12=53(人)不难发现,二者的解题思路是一样的,从而告诉学生解题思路相同的算式是相同的方法,激发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如48+12-7=53,先求出转来后的班级人数,再求转走后的班级总人数。
错例2题目描述:校园里有22盆菊花,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典型错例:错因分析:通过学生的做题,可以分析出造成学生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学生审题不够仔细,对于问题没有认真分析,想当然的拿两个已知的数字22和13相加;其次学生对其中的数量关系不够明确,没有认真分析其中的两个已知条件以及要求的问题,特别是“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个中间条件分析得不够透彻,以至于不知其所以然。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题目,认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知道要想求“两种花一共有多少盆”这一问题,必须知道月季花和菊花各多少盆,从而顺着问题去找。
学生进而从已知的条件中知道菊花有22盆,但月季花需要借助“月季花比菊花多13盆”这一中间条件去求,从而知道月季花可以用“22+13”这一式子表示,找到了两个必须的条件,“两种花一共多少盆”学生就可以列式22+13+22=57(盆)。
因此在此类知识上,引导学生对于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的分析是今后教师教学的重心。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98721431126edb6f1a10b3.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案例分析(一)第一单元《除法》单元测试卷:我会填空5、有30个同学做两道数学题,有8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一题,有10个同学只做对了第二题,其余的同学两道都做对,请回答:(1)两道都做对的有()人。
(2)只做对一道的有()人。
(3)两道都做错的有()人。
班里有45名学生,其中第(1)小题的答案是(10)的学生有26个人,答案是(12)的8人,还有11人是其他的答案,正确率18%;第(2)小题的答案(8)的有33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0%;第(3)小题的答案是10的有15人,答案是(12)的有7人,答案是(0)的有11人,还有12人是其他答案,正确率是24%。
错误的原因分析:这道题目是一道综合应用的题目,题目看视简单,但是稍微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做错。
在测试中,全班没有一位学生做全对,主要错误原因是:①学生没有仔细去审题,没有很好的去理解题意;②把“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没有弄清楚,所以很多学生填(10)和(8)。
教师的施教策略:针对以上的原因分析,我在试卷分析课上对这一题做了重点讲解。
第一:要求学生自行读题3遍,试一试找出自己的做错原因,并把读题后你对题目的理解和大家说一说。
第二:引导学生说一说对“两道”和“第二道”、“一道”和“第一道”这两个概念的理解;第三:再让学生独立订正,然后集体交流。
试卷分析后,90%的学生对题目有了很好的理解,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像这种文字比较多又看似简单的题目,更要引导学生多家细心,因为这种题目往往是最容易做错的。
同时我们老师必须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做好后检查的习惯,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课堂作业本:P13:1、按要求在框内填算式。
22÷7 35÷8 49÷9 36÷649÷7 48÷8 33÷4 28÷3余数是1 余数是3 没有余数老师出了两道数学题给数学兴趣小组的18名同学做,做对第一道题的有10名,做对第二道题的有12人,两道题都做对的有多少同学?两道题都做对的有:12+10-18=4(人)(注:这个题有问题,必须加以个条件:每个人至少做对1道题)李老师出了道到数学题,全班40人中,第一题有30人做对,第二题有12人未做对,两题都做对的有20人。
二年级下期数学容易出错的题及错因分析
![二年级下期数学容易出错的题及错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7be014eaa00b52acfc7cafe.png)
二年级下期数学容易出错的题及错因分析张老师:1)下面这些就是小女在做题目过程中的一些错题,其中有几类题,经常错,每次做错后也给她分析了,可一做到类似的题目又会错:sevenjoy柒加尚品2)其实在做题过程中,有许多题目她根本不读完整,这个坏习惯,我一直在强调,可就是没有引起她的重视,老师的叉,我的问号,她一看之后,马上就能把题目经改正过来。
3)还有在做题过程中,会把数字看错,比如第一题,把63看作36,等等。
4)还有的题,她根本不理解其中的意思,理解能力比较弱。
张老师,麻烦你帮我想想办法。
谢谢啦!快乐老师:其中的题目是一位二年级的精心收集孩子的错题,这是一个非常有心的妈妈。
感谢补丁老师非常仔细的分析。
各位二年级的家长可以将这些题让孩子做一做,看会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36-7=29(岁)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这题是试卷的附加题,她根本不懂,瞎做的:))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 最短:20-5=15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43÷5=8(根)……3(米)不够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小学数学错题分析
![小学数学错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a356cc453610661fd9f461.png)
91-46+18先算加再算减
8÷2×3先算乘
34-(16+8)先算减
学生运算顺序表不清晰,因此学生容易出现先加后减,先乘后除的现象。
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进一步强调“加和减、乘和除是同级运算,在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算式里,都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口诀不熟练的:
9×3=21
8×3=18
32÷4=7等等
常见错题题型
常见错因分析
相应策略
看错符号:
(1)20-5=看错成20÷5
(2)2+8=看错成2×8
抄错数:
35+26抄成53+26等等
这是学生在口算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找对学生出错的原因,以现实情境为基础,让学生主动参与,体会运算符号的不同。
并让学生抄完数算完后,再把每个数都对照一次。
运算顺序不过关的:
学生能顺利地背口诀,但是还不能熟练地运用口诀求积或求商。
针对学生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原因,进一步学生口算乘除法的练习,并要求没算一道都要说出用那句口诀。
想当然型,就是经常把进位加和退位减混淆,如:
32-9=21
26+9=37
这也是学生计算不熟练的情况。
针对学生出错的原因,进一步学生口算计算的练习,特别是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小学二年级数学错题分析
计算的能力是学生学习数学后必须达到的一种最基本的能力,新课改以后,教材删减了一些难度较大,计算步骤多的计算题,增加了计算器辅助计算的教学,可几年下来,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简单计算技巧的能力有所下滑,所以在这里对二年级学生计算错题类型进行一个归类,并简单分析错误原因,以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课题中有所依据。
二年级数学下册(精选16道)经典易错题+错题分析+答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精选16道)经典易错题+错题分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9049774b35eefdc8d33391.png)
易错题分析【05】□里最大可以填几? 40□6<4058【问诊】对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不熟练,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
思考时分析不全面,误以为□中的数只能小于5。
在比较时,左边与右边都是四位数,接着从高位比起。
千位与百位数字相同,接下来比十位,那十位可以不可也相同呢?我们可以发现个位的6小于8,所以十位相同也是符合这题的,那么□里最大可以填5。
【06】□里最大可以填几? 5639>□563【易错题6】按规律填数,并读一读。
980,985,990,(),(),()3030,3020,3010,(),(),()【问诊】对万以内数的顺序不熟练,对十进制计数法没有正确而完整的认识。
第一题,从980,985,990这三个数可见是5个5个地数,990再添5个,可以看个位增加5是995,个位再增加5是10,满十进1,十位9添上进的1又满十,再进1,百位同理进到位,所以是1000,正确答案是995,1000,1005。
第二题可见10个10个数,3010减少10个为3000,3000减少10个,十位与百位为0,从千位隔位退位为2990,正确答案是3000,2990,2980。
【07】把下面的长度按从短到长的顺序排一排。
3米32分米4厘米47毫米()<()<()<()【问诊】本题出错的原因主要有:1.容易只关注单位,而不能数值与单位一起看具体的长度;2.单位换算的方法不熟练。
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借助数的组成理解单位换算的方法,将4个不同单位的长度转换为同一单位的长度。
3米=3000毫米,32分米=3200毫米,4厘米=40毫米,所以4厘米<47毫米<3米<32分米。
【09】判断题:书本上的直角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大。
()【问诊】对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不清晰,误以为书本比三角尺大,所以书本上的直角较大。
角的大小与它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书本上的直角与三角尺上的直角叉开得一样大,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所以这题应该是错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分析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a40030ca417866fb84a8ee3.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分析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分析景山海甸分校刘国莉序号题目出处与内容典型错误原因分析1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数学资料》爸爸给我50元买书包和笔盒,还剩多少元呢?50-26+8=16(元)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得不够透彻,没有注意到要先算26+8需要添小括号的问题。
2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数学书》P20练习四—18除4等于2显然,学生受到了乘法读法的影响。
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数学书》P20练习四—2每只分(3)个6÷3=2没有采用规范的算式表达本题。
4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数学资料》12÷3=4学生对总数,每份数与份数的关系理解不清。
把什么平均分,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这是学习除法最基础的知识。
5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数学资料》12÷4=3(个)12÷3=4(盘)①没有认真看清楚算式后面的单位要求②对除法的意义理解模糊6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数学资料》结果:B直接看选项中的钱数的大小进行比较7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数学资料》第3题:8×2=16“倍数”关系可以说是本册的重点难点,学生对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不清就会导致算法的错误。
8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数学资料》`学生数格子的方法不正确,从原点就开始数,比要求少数1格。
方向移错,向上平移错位向下平移。
学生方位知识掌握不牢。
错认为移动几格就是两个图形之间的距离是几格。
9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资料》(1)从九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数,数到一千零五。
998、999、900、…学生没有掌握数大数时拐点的技巧。
10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资料》(5)两千四百三十九后面的一个数是( )。
2438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居然会前后不分。
11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数学书》P78练习十六—3结果:481学生错认为8个一就是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写1,没有理解数位的意义。
二年级下册常见错题解析
![二年级下册常见错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d82738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19.png)
1
床长 2( 分米 ) 学生生活经验少对长度单 床长 2( 米 )
大米宽 2(厘米 ) 位的掌握不够牢固,利用 大米宽 2(毫米 )
身高 1(分米)56 身边的学习工具联系生活 身助学生直观掌握。
(厘米)
( )里最大能 乘法口诀学生掌握的都很 (
)里最大能
填几。
好,但应用时容易出错, 填几。
20×3=63
的算法理解不够,与两位 20×3=60
数乘一位数的算法混淆。
30×5=155
应强调 0 和任何数相乘都
30×5=150
得 0。整十数乘一位数的结
果应是几十或几百几十。
75
个位满三十要向十位进 3,
75
×6
十位没有加上进来的 3, × 6
420
对乘法竖式的理解不够。
450
小 红买 了 3 本 学生没有清楚强强比小红
( 7)×3﹤26 不能找到最大的数,大了 ( 8)×3﹤26
35﹥4×( 9 ) 或小了,认为式子只要成
35﹥4×( 8)
立就对,考虑的不全面。
334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 1
334
+ 569
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 1 这 + 569
893
两点都漏掉了,说明进位
903
加的方法掌握的不够熟练
178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 1,正
答:花了 43 元。 量关系式,再列算式计算
的训练。。
图 形 中 有 几 个 直 学生容易把直角三角形的
角?
直角漏掉,借助三角尺找
直角的能力不够,摆放三 答:有 3 个直角。
答:有 2 个直角。 角尺时容易放歪,以至于
判断不准确。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分析二年级数学下册常见错题分析
景山海甸分校刘国莉
序号
题目出处与内容
典型错误
原因分析1第一单元《解决问题》
《数学资料》
爸爸给我50元买书包和笔盒,还剩多少元呢?
50-26+8=16(元)
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得不够透彻,没有注意到要先算26+8需要添小括号的问题。
2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数学书》P20练习四—1
8除4等于2
显然,学生受到了乘法读法的影响。
3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数学书》P20练习四—2
每只分(3)个
6÷3=2
没有采用规范的算式表达本题。
4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数学资料》
12÷3=4
学生对总数,每份数与份数的关系理解不清。
把什么平均分,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这是学习除法最基础的知识。
5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数学资料》
12÷4=3(个)12÷3=4(盘)①没有认真看清楚算式后面的单位要求
②对除法的意义理解模糊
6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数学资料》
结果:B
直接看选项中的钱数的大小进行比较
7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数学资料》
第3题:
8×2=16
“倍数”关系可以说是本册的重点难点,学生对乘除法的意义理解不清就会导致算法的错误。
8第三单元《图形与变换》
《数学资料》
`
学生数格子的方法不正确,从原点就开始数,比要求少数1格。
方向移错,向上平移错位向下平移。
学生方位知识掌握不牢。
错认为移动几格就是两个图形之间的距离是几格。
9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学资料》
(1)从九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数,数到一千零五。
998、999、900、…
学生没有掌握数大数时拐点的技巧。
10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学资料》
(5)两千四百三十九后面的一个数是( )。
2438
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学生居然会前后不分。
11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学书》P78练习十六—3
结果:481
学生错认为8个一就是在十位上写8,个位上写1,没有理解数位的意义。
12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学资料》
3200里有( 2 )个100
审题不清。
学生把这道题错与“3200是由3个一千,2个一百组成的”这种分解形式相混淆,其实题目是3200里面有多少个100。
13第五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学资料》
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四位是(千)
①粗心大意没有认真做题
②数位与计数单位相混淆
14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数学书》P89练习十八—4
克,克,克,克
学生缺少生活经验。
15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数学书》P89练习十八—5
=;<
<;>
学生对“克”与“千克”的关系不是很明确。
16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数学书》P90练习十八—8
鸭:3千克
鸡:6千克
学生把3只鸡的质量当成1只鸡的质量。
17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数学书》P90练习十八—思考题
1千克铁重。
“相同大小的铁比棉花重”这一生活经验干扰了学生的正确判断。
18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数学书》P98做一做
583+419=1002≈1000
费了很大力气,把算式的正确答案先算出来,再用四舍五入进行估算。
违背了估算的宗旨。
19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数学书》P100练习二十—7
200+200=400(元)
400=400,
妈妈的钱够了。
不适当的估算方法干扰了学生的正确判断。
学生还不会根据具体的情况从估算中去判断。
20第八单元《统计》
《数学资料》
结果:梨
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
错认为荔枝已经够多了,反而梨太少,应该多运点进来。
21第九单元《找规律》
《数学书》P117练习二十三—1
错误答案很多。
没有发现四个图形按顺时针旋转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