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处理2700字
骨科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并脊柱结核诊疗分析专题报告
骨科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并脊柱结核诊疗分析专题报告手术部位感染(SSl)是脊柱内固定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指在无内置物材料30d内或有内置物材料手术12个月内发生的与手术相关的感染,包括表浅切口感染、切口深部感染及邻近器官和组织间隙的感染。
临床上,脊柱术后感染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45.2%),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31.4%),其他常见的致病菌还有肠球菌、大肠杆菌、消化链球菌等。
笔者所在医院收治了1例脊柱内固定术后SSl合并脊柱结核患者,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女,60岁,因“腰痛伴间歇性左下肢疼痛、麻木4个月”于2016年2月29日入院。
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外伤史、手术史、传染病病史,预防接种不详。
入院后脊柱全长X线片显示腰椎退行性变并退行性侧凸畸形(图1);X线胸片示两侧胸廓对称,无畸形,两侧肺野透亮度正常,肺纹理稍增多、增粗(图2);腰椎MRl冠状位显示腰椎侧凸畸形、L3椎体向左滑脱,矢状位及轴位显示L3/4与L4/5水平椎管狭窄及神经根受压(图3)。
•I后AH∙α01t∙∙331M♦RHY∙MK∙∙∙∙∙H∙,*■R s∙∙∙∙∙u∙∙∙∙y・■∙sAig∙woa∙d∙∙QMjn∙92∣hc=af*∙G年aiAτs*∙∙∙∙∙.∙*nq∙入院后诊断:(1)腰椎椎管狭窄症(L3∕4,L4/5);(2)腰椎退行性侧凸畸形。
于2016年3月5日在全麻下行L3/4椎管减压、L3/4与L4/5椎间隙椎间融合器置入、T1O~S1后路推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术中出血约800ml,输注红细胞悬液800ml,自体血回输约600ml。
术后第4天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由术前7分下降到3分,负压引流管24h计量20ml血性液体,手术切口无红肿、无渗出。
术后12d拆线,拆线后2d出现切口近端裂开(约3CM长),可见淡黄色清亮渗出液,未见明显脓性分泌物,局部无红、肿、热、痛,无发热、盗汗、纳差症状,大小便正常。
脊柱手术后并发严重椎管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
脊柱手术后并发严重椎管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严重椎管内感染的原因及治疗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脊柱手术后并发严重椎管内感染的原因,5例中4例行切开清创引流术治疗,1例保守治疗,从中总结出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
结果5例感染均获治愈,1例遗留双下肢运动、感觉功能轻度障碍。
结论①椎管内感染是一种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②术前准备不充分,术中无菌观念不强,术后处理不当是引发椎管内感染的主要原因;明确原因,严于防范,才能防患未然;③患者卧床制动,全身支持治疗,大剂量敏感的可透过血脑屏障抗生素的应用及局部合理用药,尤其是伤口清创引流等综合处理才能避免严重后果。
【关键词】感染;脊柱;手术后并发症脊柱手术并发深部感染以椎间隙相对多见,而有关椎管内感染的报道不多。
因感染位于椎管内,易产生脓肿,压迫脊髓,治疗非常棘手,如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或有植骨块及内固定物置入,处理更加困难。
笔者自1990年起曾遇到5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本院共行1083例脊柱手术,其中5例并发严重椎管内感染,发生率约0.46%。
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25~67岁,平均44岁。
脊柱骨折3例,其中T121例,L22例,均已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L3~4间隙贯通伤1例;L4-5椎间盘摘除术1例。
术后发生早期感染4例,迟发感染1例[1]。
临床均表现为发热、畏寒、颈抵抗、腰部持续疼痛、伤口周围压痛等症状。
5例均有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1例双下肢运动、感觉障碍;1例硬脊膜损害并发脑脊液漏,持续性头痛。
X线检查早期均未见异常。
白细胞数增多,核左移;血沉升高;C反应蛋白阳性。
5例均经椎管内穿刺及细菌培养阳性而确诊,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表皮葡萄球菌1例,大肠埃希氏菌1例,峰房哈夫尼亚菌1例。
5例中4例经再手术证实感染波及两个节段1例,三个节段2例,四个节段1例,均为硬膜外感染,其中2开有脓肿形成。
脊柱矫形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伴发双下肢不全瘫一例
浙江临床医学2019年3月第21卷第3期·414·后路矫形内固定已成为改善脊柱畸形、控制侧凸进展的重要手术方式。
但其术后远期并发症不容忽视。
其中,矫形术后迟发性感染是脊柱外科医师所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
通常起病隐匿,较难及时诊断,发病时会表现为局部疼痛,伤口破溃,脓肿或窦道形成,甚至内固定失败等[1]。
文献中报道的脊柱矫形术后迟发性感染发生率为1.7%~6.9%[2]。
目前,由于矫形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而导致内固定松动并引起神经组织损害的迟发性感染病例罕见。
本文报道脊柱矫形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引发双下肢不全瘫1例。
1 临床资料1.1 脊柱侧凸的诊治情况 患者女,17岁,3年前因先天性多节段胸椎半椎体畸形伴脊柱右胸侧弯畸形收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外科。
体格检查:体型瘦,剃刀背畸形,右肩高于左肩,胸背部凹侧塌陷伴软组织萎缩,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正常,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正常,病理征阴性。
X 线显示:多节段胸椎半椎体畸形,主胸椎右侧凸Cobb 角:134°。
MRI 示脊髓形态及信号无明显异常。
行Halo 头环-重力牵引3个月后,接受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凹侧胸廓成形术(T 1~L 3,内固定系统:钉棒系统,Legacy+TSRH,美敦力,美国)。
术中全程神经电生理检测未见波幅异常,术中唤醒示双足活动良好。
术后予以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治疗。
术后双下肢感觉、运动正常。
术后6d 拔除引流管并停用抗生素。
术后1周复查全脊柱正侧位X 线片及CT 示内固定在位,术后Cobb 角76°,矫正率43.3%,遂予佩戴支具保护下坐立及行走。
术后2周伤口甲级愈合出院。
术后3、7个月随访均显示内固定在位、骨质融合良好,矫形效果维持正常。
1.2 迟发性感染伴发不全瘫的诊治情况 术后3年,患者因“伤口近端破溃有脓液2个月,下肢乏力1周余”再次至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就诊。
入院时,患者体温正常(36.5℃)。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
脊 柱 内 固定 术 后急 性 感 染 为 广 大 骨 科 医 生 所熟 知 。脊柱 内 固定 术后 迟 发 性 感 染 是 脊 柱 内 固定 融 合 术 晚 期 并 发 症 之
1 发 病 率
对于 脊柱 内 固定术 后 迟发性 感染 的发 病率 , 家报告 不一 。 各 等C3 3报告 9 5例 行 C 内 固定 术 的患 者 中无 1例 深部 感 D 染 。G i r 等 】 道 5 ud a e 报 2例 行 C D内 固定 术 的患 者 中发 现 2例 迟 发性 深部组 织感 染 。S n 出诹 】 道 52例 C 报 8 D内 固定术 后 病人 中有 4例迟 发性 感染 , 发病 率 不到 1 ; ok报告 12例 % Co 8 特发性 脊柱侧 弯行 器械 内 固定 的患 者 中有 3例 因迟 发性感 染 而 行 不得不 取 出 内 固 定 器 械 , 病 率 为 1 7 6。R cad 报 道 发 . %C 3 i rs h 1 5例特 发性脊 柱侧 弯行 " R 9 I H矫正 术 ,0例发生 迟 发性感 染 , ' S 1 发 病率 约 6 7 . % J 。一般认 为 , 其发 病率 为 1 -6 7 % . %。
一
性 感 染 [, 8。 1 ,3 2 2 2 感 染 来 源 . 当 前 , 于 迟 发 性 感 染 的 来 源 有 2种 不 同 的 观 点 。 He e 关 g.
,
由此 并不 常 见 , 其诊 断 缺 乏 特 异 性 线 索 。脊 柱 内 固定术 后
迟 发性 感染 是 指 脊 柱 内 固 定 融 合 术 后 经 过 一 段 正 常 的 康 复
保留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术后感染的体会
保留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术后感染的体会我曾经因为胸腰椎问题接受了内固定治疗手术,然而术后不久我却遭
受了感染的困扰。
这段经历给了我深刻的教训,并让我明白了治疗过程中
各种细节的重要性。
医生告诉我,我的手术创口处被感染了。
他解释说,手术后感染是一
种常见的并发症,可能是由于手术过程中引入的细菌或外部环境中的感染
源造成的。
他建议我及时开始抗生素治疗,并给我提供了一些预防感染的
方法。
我立即开始了抗生素治疗,并严格执行了医生给我的清洁和护理指南。
我每天定期清洗伤口,并用干净的纱布进行包扎。
同时,我也避免了与他
人的紧密接触,并且避免剧烈的运动。
虽然这段时间内的康复过程较为困难,但我坚持不懈地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治疗。
经过几个星期的抗生素治疗和艰苦的康复,我的感染最终被成功控制
住了。
我感到十分庆幸,因为感染的严重性如果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
对我以后的康复产生严重影响。
但同时,我也为自己在术后康复阶段中曾
犯下的一些错误感到后悔。
首先,我没有重视伤口的清洁和护理。
在我感染之前,我从未想过伤
口可能会成为病菌滋生的场所。
我没有及时清洗伤口,也没有保持它的干
净和干燥。
这种轻视给了细菌侵入的机会,最终导致了感染的发生。
最后,我没有完全遵守医生的建议。
医生给了我一些预防感染的方法,但我并没有完全遵循。
例如,我在术后恢复期间未能保持充足的休息和饮
食均衡。
这使得我的免疫系统无法达到最佳状态,从而更加容易感染。
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处理
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处理作者:王荣强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其中12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现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应对措施。
结果本组12例行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且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给予患者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并适当的给予患者手术引流是减少脊柱手术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关键。
【关键词】脊柱手术;感染;原因为探讨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降低脊柱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对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中并发术后感染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自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行脊柱手术的患者中并发术后感染的12例患者,其感染发生率为7.5%;其中男7例,女5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43.4岁;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伤区周围压痛、畏寒、颈抵抗、发热等症状;经X线检查,患者均未发生明显异常现象,经血液血检查患者均伴有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白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阳性、核左移等症状;经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患者均呈阳性;经穿刺及细菌培养,本组12例患者检查结果均为阳性,均可确诊为术后并发感染。
1. 2 方法本组12例患者均行切开清创治疗,并给予患者引流术治疗,将坏死物及炎症肉芽组织清除,并给予患者全身支持疗法及抗生素治疗。
2 结果本组12例行脊柱手术后并发感染的患者经治疗后均治愈出院,且无一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
3 讨论相对于其他矫形手术脊柱手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术后感染的细菌源较多,常见的细菌源有以下几种:①伤口处有细菌残留;②近邻炎症组织蔓延;③伤口或引流管发生逆向感染;④术野区发生人为污染;⑤手术期间空气中细菌溅落;⑥血源性感染[1]。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治疗分析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治疗分析
赵武斌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年(卷),期】2010(004)002
【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椎疾患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8例胸腰椎疾患行脊柱内固定术后并发迟发性感染患者进行内固定物取出、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抗感染等治疗.结果 18例患者随访12~28个月,均无窦道再形成,2例
除腰部残留轻微疼痛外,其他病理性疼痛消失,X线片及ESR、CRP均正常.术前及术中脓液取样行细菌培养,培养时间延长至7 d以上,其中10例培养出表皮葡萄球菌、3例微球菌、2例粪链球菌、3例无菌生长.结论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由致
病菌弱细菌所引起,发展慢且较局限.通过内固定物取出、病灶清除、持续灌洗引流、抗感染等治疗可获得满意疗效.
【总页数】2页(P166-167)
【作者】赵武斌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妇产科感染以及预防妇科手术后感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
2.颅后窝手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治疗
3.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治疗分析
4.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治疗联合伤椎置钉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可行性和手术疗效分析5.显微镜辅助下联合脊柱内固定治疗椎管内肿瘤的效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治疗分析
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的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后感染原因与治疗对策。
方法对11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其中急性感染3例,迟发性感染8例,按感染类型,给予相应的处理。
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伤口均愈合,切口愈合后未见复发,脊柱骨质无影像学改变,无神经症状加重发生,仅2例出现劳累后腰腿痛,休息后可缓解,不影响日常生活。
结论病灶切开引流、病灶清创缝合、内固定取出、灌洗引流辅以敏感的抗生素治疗脊柱内固定术后急性感染和迟发性感染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感染;治疗脊柱爆裂性骨折、椎体变形错位、骨折块突入椎管致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在骨科经常遇到,老年人群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变、椎管狭窄症临床发病率也较高,严重的需手术治疗。
伤口感染是脊柱外科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有报道为3.2%~5.5%[1],所以术后感染是脊柱外科医生不容忽视的一大并发症,如何早期诊断和正确有效治疗是我们必须急需解决的难题。
2004年2月至2008年3月我院共收治11例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感染患者,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6~62岁,平均(36±20.4)岁。
胸腰椎骨折7例,颈椎管狭窄症2例,脊柱侧弯1例,腰椎滑脱1例,3例术后2周内并发感染、8例术后2周以上并发感染。
1.2 临床表现3例急性感染患者术后3~7 d出现伤口疼痛加重,伤口有明显压痛和扣击痛,2例患者伤口表现为红、热、肿、痛,1例患者伤口有炎性有渗出物。
所有患者体温可高达38.5℃~40.0℃,初期表现为弛张热,1例出现稽留热。
均出现白细胞增高,白细胞核左移,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与比例增高,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
8例迟发性感染的患者脊柱手术后切口均愈合良好,数周后,出现感染,临床表现为手术伤口部位不适、隐痛、酸胀、局部发红、包块、搔痒。
5例患者最终皮肤破溃、形成窦道,3例患者出现肌肉酸痛、低热、纳差等,体温均未超过38℃。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的处理
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的处理发表时间:2011-08-29T08:42:14.3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张向群[导读] 近年来,脊柱内固定技术发展很快,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张向群(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骨科湖南浏阳 410300)【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216-02【关键词】脊柱迟发感染内固定椎弓根钉近年来,脊柱内固定技术发展很快,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但随着该类手术的广泛开展,其严重术后并发症迟发性感染逐渐增多;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恢复。
笔者对我院近年来行胸腰椎后路脊柱内固定术后发生深部感染的11例患者进行分析,旨在讨论其诊断和处理方法。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自2002~2008年,我院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8例;腰椎滑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3例;男7例,女4例;年龄20~46岁,平均31岁;初次手术至发生脊柱内固定迟发性感染时间为20周~2年;2例就诊时手术切口附近局部包块形成;2例引流管口红肿;4例手术切口破溃、窦道形成;其余患者主诉背部不适和(或)疼痛。
11例初次手术前均无明显远处感染病灶。
8例红细胞沉降率(ESR)增高(26~103mm/h,平均48mm/h);9例c反应蛋白(CRP)增高(31.3~58.7mg/l,平均46.8mg/l)。
1.2治疗方案所有患者均行X线检查骨折愈合情况、植骨融合情况。
骨折未愈合、植骨未融合的5例患者行伤口清创,术中以过氧化氢、苯扎溴铵、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切口,置管冲洗引流;骨折已愈合,植骨已融合的6例患者行内置物取出、病灶清除、灌洗引流术、一期关闭切口。
术后给予支持疗法,每隔2~3天行伤口引流液培养,及时调整抗生素。
培养无细菌生长后,行冲洗引流治疗的患者可减少冲洗量,再次行细菌培养阴性后,拔除冲洗管,保留引流管。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张骞;吕凌燕;扈桂海;侯学全;刘士茂【期刊名称】《局解手术学杂志》【年(卷),期】2018(027)012【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00例实施脊柱内固定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明确导致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500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00%,经χ2检验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吸烟、糖尿病、抗生素使用、大小便失禁、手术时间和节段、脊柱创伤指数均为影响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脊柱内固定术临床治疗和护理中,应针对影响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独立因素,依据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利用抗生素和清创灌洗引流等方法实施有效治疗.【总页数】4页(P906-909)【作者】张骞;吕凌燕;扈桂海;侯学全;刘士茂【作者单位】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聊城252601;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聊城252601;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聊城252601;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聊城252601;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山东聊城2526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相关文献】1.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J], 唐玉梅;尹东;谢培彦;范雪娇2.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究 [J], 吴信;尚显文;张皓;沈茂;黄明智3.胸腰椎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J], 王方;吴强4.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原因调查分析与临床防治措施 [J], 蔡莉; 唐永利5.脊柱内固定手术后椎管内感染的分析及治疗 [J], 申国红;刘立军;王新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脊柱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目的探討脊柱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患者医院感染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4年5月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脊柱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医院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统计医院感染部位、病原菌种类,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住院治疗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总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5 d监测两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
结果80例术后医院感染患者,手术切口感染33例,占41.25%;上呼吸道系统感染21例,占26.25%;皮肤软组织感染11例,占13.75%。
80例患者分离出1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25株,占63.5%;革兰阴性菌68株,占34.5%;真菌4株,占2.0%。
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导管留置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和/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例)1.2 方法1.2.1 样本采集收集患者各种标本,包括血液标本57份、尿液标本29份、切口分泌物标本14份、粪便标本5份;将标本在巧克力平板中培养,35℃、5%CO2温箱中孵育48 h。
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 2 Compact细菌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药敏实验采用纸片扩散法(K-B 法);结果判定参考NCCLS标准。
质控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购自南京便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①将感染病灶彻底清除,再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反复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管。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发表时间:2020-09-23T09:02:15.855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15期作者:李婷婷[导读] 给予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西宁市第三人民医院青海西宁 810005)【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在2016年10月—2019年11月我院进行脊柱内固定术的患者中,选取100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包括50例感染患者和50例未感染患者。
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导致患者手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原因,并根据这些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两组患者在大小便失禁、糖尿病、吸烟、抗生素使用不规范、脑脊液渗漏、手术时间>3小时、手术节段>3节、出血量>1000毫升以及脊柱创伤指数≥6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引起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原因较多,根据这些危险因素,结合患者的病情,给予针对性护理,以防止出现术后手术部位感染,进一步提升脊柱内固定术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术;手术部位;术后感染;原因;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15-0158-02脊柱作为人体的躯体的重要支柱,帮助人体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了各种各样的事务,因此,脊柱受到损害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1]。
人体随着年龄的增大,脊柱逐渐老化,发生损伤的风险交大;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下,交通事故数量不断增多等等原因,造成脊柱患者数量逐渐上升[2]。
目前脊柱手术已经较为成熟,但术后手术部位易发生感染,导致该手术预后降低,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术后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脊柱内固定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原因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6年10月—2019年11月我院进行脊柱内固定术的患者中,选取其中的100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包括50例感染患者和50例未感染患者。
手术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分析
手术治疗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分析
张永平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2(000)032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患者清创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包括感染复发情况、对腰椎融合效果的影响等)。
结果所有手术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无患者发生神经损伤、感染复发或影响腰椎融合效果。
结论术后迟发感染是腰椎内固定术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术前应科学评估感染危险因素,彻底落实感染预防措施,一旦感染明确诊断后,早期积极行外科清创术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页数】2页(P4230-4231)
【作者】张永平
【作者单位】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山西运城 04380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非手术治疗经皮肾镜取石术后迟发感染性出血14例 [J], 熊朝晖;沈学成;杨宇;赵本隆;周峥嵘;邵燕群
2.胸腰椎骨折患者后路内固定术后早期术区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方案制定[J], 周玲;刘敏;杨笑宇
3.腰椎退行性疾病行后路内固定融合术后早期感染清创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向渝;
刘明永;殷翔;张良;薛鑫;陈宗锋;王晨旭;柳峰;赵建华
4.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感染的手术治疗 [J], 王会民;刘海鹰;张健;缪克难;陈茁
5.胸腰椎骨折椎弓根内固定术后电解反应及迟发感染——附29例分析 [J], 赵刚;周英杰;李立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处理
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处理薛伫垚【摘要】目的研究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不同处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胸腰椎损伤需行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患者278例中选出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60例纳为研究对象,依据处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n=30,接受常规迟发性感染综合处理+人免疫球蛋白治疗)和对照组(n=30,接受常规迟发性感染综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留置管留置时间等一般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天数(15.26±3.01)d、抗菌药物使用天数(13.20±2.33)d、留置管留置天数(3.09±0.53)d均低于对照组对应的(17.77±3.81)d、(15.65±3.42)d、(4.22±1.0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治疗后7 d,两组患者ESR水平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3 d、治疗后7 d的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应水平(P<0.05);治疗后3 d、治疗后7 d,两组患者CRP水平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3 d、治疗后7 d的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对应水平(P<0.05).结论在常规迟发性感染综合处理基础上给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更能有效控制感染,提高治疗效果.【期刊名称】《当代医学》【年(卷),期】2019(025)010【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迟发性感染;治愈时间;并发症【作者】薛伫垚【作者单位】湖北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骨二科,湖北荆州 434000【正文语种】中文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特指发生于术后数周乃至数月的感染,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多在1.0%~10.0%[1],与急性感染的区别在于,迟发性感染无急性感染明显的红肿、热痛症状,白细胞(WBC)计数基本正常,发生早期往往难以察觉,当感染进行至产生局部肿块、窦道或流脓时,诊断较为容易,但也错失了较佳治疗时机[2-3]。
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深部伤口感染处理
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深部伤口感染处理作者:李耿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R6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1672-3783(2012)03-0074-02【摘要】目的:探讨处理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深部伤口感染的方法。
方法:对我院12例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深部伤口感染的患者全进行回顾性分析其治疗过程,术前均摄片明确内固定情况,对于感染时间少于36周的,则予以切口清创,置管冲洗引流,大于36周且骨折已愈合的则取出内固定,清除病灶,置管冲洗引流,术后均进行细菌培养,药敏实验后合理抗生素运用。
结果:10例予以清创后治愈,其中1例在术后12周再次感染,予以再次清创后愈合,2例取出内固定,清除病灶,深部感染也获得愈合。
结论:采用清创置管冲洗引流等方法能有效解决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深部伤口感染问题,值得临床运用。
【关键词】深部伤口感染;脊柱后路内固定;胸腰椎近几年来,脊柱疾病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越来越普遍运用,为不少患者解除了疼痛,但随着广泛的应用,深部感染的问题也逐渐的突出,因此类感染会严重制约患者的康复,所以在临床上非常重视。
现在将我院对12例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深部伤口感染的处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本院2004年5月-2010年5月的患者,共计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5.6岁;病程0.5~2年,平均病程8个月。
其中4例为腰椎管狭窄内固定,3例为腰椎滑脱内固定,3例胸腰椎爆裂骨折不全瘫患者, 2例为腰椎间盘突出内固定。
临床表现为早期创口红肿热痛,有少量渗液,伤口裂开的则出现大量渗液,后期则表现为患者反复低热,局部窦道、肿块形成。
血常规是血沉、C反应蛋白均升高。
1.2 治疗方法10例予以沿原切口切开,找到感染区域,行感染伤口彻底清创,病灶清除,切除部分多余的组织,术中用双氧水、庆大霉素、万古霉素进行反复的多次冲洗,对感染区域进行细菌培养。
脊柱术后感染问题分析
脊柱术后感染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2-12-10T03:25:34.69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8月16期作者:郭兆良董刚武学才[导读]脊柱术后感染问题分析郭兆良董刚武学才(德宏州人民医院;云南德宏678400)摘要:目的 探究脊柱术后感染问题的原因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用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行脊柱相关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结果 我院的90例患者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21例,感染率为23.33%,未感染的69例,占比76.67%。
结论 脊柱后路手术急性感染应当尽早发现,及时治疗,对坏死的组织进行充分清除,控制感染率,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确保患者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脊柱;术后;感染发生率脊柱后路感染已成为骨科医生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术后手术部位的感染直接影响术后的临床效果,导致患者住院时长增加,经济负担加重,威胁患者健康。
为了更好的探究脊柱术后感染问题,针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使得感染发生率降低。
根据研究表明,利用相关影像学进行检测,结合医生的临床判断及经验可以对脊柱术后感染有效诊断,术后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患者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手术相关危险因素两种。
因此,本文选用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脊柱术后感染问题探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90例行脊柱相关手术的患者进行开展研究,其中,男性60例,女性30例,最大年龄为69岁,最小年龄为32岁,平均年龄为(45.29±12.49)岁,平均病程为(7.54±2.01)个月。
所有患者皆为后正中入路椎板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1.2术后感染术后3周内发生感染为早期感染,共有6例,1周切口疼痛无缓解或有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任何轻微振动可以使得疼痛出现明显加剧,体温偏高,术后手术切口周围出现红肿、压痛、淤血或有脓性分泌物流出。
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
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作者李宏伟马远征鲍达刘海容【关键词】脊柱手术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并发感染的1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围手术期抗生素的使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541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298%,手术时间60 min以内、60~120 min、大于120 min术后感染发生率依次为000%,304%,590%;术中失血量<400 ml,400~800 ml,>800 ml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2%,315%,1116%;术后使用抗生素,术中术后使用抗生素,术前术中术后均使用抗生素,术后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10%,432%,1025%。
15例取出内固定者及1例未取出者,切口均甲级愈合。
16例患者二次手术后随访11~23个月,均无复发征象。
[结论]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感染与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有关,手术失血量越多,手术时间越长,术后越易发生感染,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确诊后病灶清除,内固定物取出,灌洗引流,静脉应用有效抗生素,可获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脊柱手术;内固定;感染Clinical analysi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spine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isk factor,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internal fixation of spine[Method]A total of 541 cases of internal fixation of spine were reviewed and 16 cases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were studiedOperation time,blood lost,antibiotics administration,clinical symptoms,1aboratory tests and culture reports were studiedThe internal fixations in all 16 patients were removed and the patients underwent debridement and lavageThe specimen obtained in the operation was sent to bacteria cultureOne case of acute infection underwent debridement and lavage after postoperative 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Result]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of 541 patients was 298%The infection rates related to different operation time of less than 60 min,more than 60 min to 120 min,more than 120 min were 000%,304%,590 respectively;the infection rates related to different blood lost of 100 to 400ml,400 to 800ml,more than 800 ml were 212%,315%,1116% respectively;the infection rates related to different antibiotic administration in operation,both in 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and in preoperation,operation and postoperation were 110%,432%, 1025%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wound healingAll these 16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1~23months and no complication reoccurred[Conclusion]The occurrenc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after internal spinal fixation was related to operationtime,blood lostAntibiotics may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prevention of infectionThe surgical procedures should include debridement,internal fixation removal,lavage and antibiotics administrationKey words:Spinal surgery; Internal fixation; Infection 随着脊柱内固定器在脊柱外科的广泛应用,术后感染发生率逐渐增多。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体会
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体会
陈勇;双彬;翟辉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1(020)004
【摘要】@@ 迟发性感染指发生于术后数周或数月后的感染,发生率为1%~67%[1].2002-2009年我院骨科共收治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14例,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
【总页数】1页(P461)
【作者】陈勇;双彬;翟辉
【作者单位】解放军第477医院,湖北,襄樊,441000;解放军第477医院,湖北,襄樊,441000;解放军第477医院,湖北,襄樊,44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0619.3
【相关文献】
1.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行外科治疗的护理 [J], 侯筱菲;景雪;王姝南;魏琴;高远
2.胸腰椎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处理 [J], 王征;王岩;刘郑生;肖嵩华;张永刚;侯克东
3.胸腰椎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体会 [J], 陈文明;黄华伟;方毅;廖强;胡芯源
4.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治疗 [J], 吕国华;王冰;马泽民;康意军;李启贤
5.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行外科治疗的护理 [J], 侯筱菲;景雪;王姝南;魏琴;高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
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的护理在脊柱外科中,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不仅会对患者功能恢复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还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当下脊柱内固定手术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术后感染的病例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提出一些预防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问题,并做好术后感染护理,才能更好地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1.如何进行脊柱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预防?(一)维持良好的血氧饱和度在完成脊柱内固定手术后,应及时为患者进行吸氧,让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维持在合理范围内。
这一做法已经得到了相关研究的证实,比如在Qadan M等所做的一项Mata分析中,针对3001名患者的5项RCT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即患者在完成脊柱手术后,将血氧饱和度>80%,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概率能够降低25%。
(二)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管理患者在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后,为预防切口发生感染,还需要加强血糖水平控制,尤其是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如果自身血糖过高,将会导致自身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糖基化,从而严重影响中性粒细胞功能发挥,身体杀菌能力降低。
一般情况下,要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应在8.3mmol/L以内,更有利于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概率。
(三)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北美脊柱学会(NASS)以及诺丁汉抗生素使用指南委员会(NAGC)层明确指出,在实施脊柱内固定手术时,建议术前使用抗生素,不建议术后使用抗生素,但最近Helbusch等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仅术前使用抗生素,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即在术后72h内使用抗生素,能够将术后切口感染率从原本的4.3降低至1.7%。
因此建议在接受完脊柱内固定手术后,可在术后72h内使用抗生素。
尤其是对一些高感染风险的患者来说,比如糖尿病患者等,可以在术后72h内使用抗生素,提高自身的抗感染能力,比如可以选择头孢唑林抗生素预防术后切口感染。
(四)术后在家应注意的事项患者在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加强教育,要求患者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事项。
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处理(一)
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处理(一)【摘要】探讨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深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对36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和细菌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
根据发生感染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感染12例,迟发性感染24例。
〔结果〕早期感染一般伴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脓液培养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力强的细菌,迟发性感染一般无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不升高,ESR升高,脓液培养主要为类白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力较弱的皮肤正常菌群。
早期感染患者予以清创、持续冲洗引流。
除3例反复清创无效,将内固定取出以外,其余内固定均予保留。
迟发性感染者予以内固定取出、清创、持续冲洗引流。
经上述治疗后仅1例患者早期深部感染迁延不愈致椎体骨髓炎,术后3个月伤口再次出现流脓,其余均愈合。
〔结论〕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早期感染及迟发性感染的发生机理可能存在差异。
早期感染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累及范围广。
而迟发性感染由致病力弱的细菌引起,发展慢且较局限。
对早期深部感染可以保留内固定行病灶清除,持续冲洗引流,多次清创无效,感染控制不佳则需要早日将内固定取出,以免炎症扩散。
而迟发性感染则需取出内固定,否则难以消除炎症。
【关键词】脊柱内固定器外科手术迟发性感染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9年10月~2006年10月,作者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A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28例,腰椎滑脱R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8例。
男28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4岁。
窦道发生的时间距第1次手术的时间为10~36个月,平均14个月;窦道出现后距第2次手术的时间为20d~2个月,平均1个月。
1.2治疗方法36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均无发热,原手术切口和窦道处无红、肿、热、痛,有较稠的灰白色脓性物不断由窦道排出,未见内固定物顶压磨破皮肤。
血常规白细胞在4~8×109/L,中性粒细胞为50%~75%,血沉为15~30mm/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
处理2700字
【摘要】探讨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深部感染的特点与治疗方法。
[方法]对36例脊柱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和细菌学检查及治疗进行分析。
根据发生感染时间的不同分为早期感染12例,迟发性感染24例。
[结果]早期感染一般伴有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升高,脓液培养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力强的细菌,迟发性感染一般无全身症状,白细胞计数不升高,ESR升高,脓液培养主要为类白喉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力较弱的皮肤正常菌群。
早期感染患者予以清创、持续冲洗引流。
除3例反复清创无效,将内固定取出以外,其余内固定均予保留。
迟发性感染者予以内固定取出、清创、持续冲洗引流。
经上述治疗后仅1例患者早期深部感染迁延不愈致椎体骨髓炎,术后3个月伤口再次出现流脓,其余均愈合。
[结论]脊柱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术后早期感染及迟发性感染的发生机理可能存在差异。
早期感染由致病力强的细菌引起,累及范围广。
而迟发性感染由致病力弱的细菌引起,发展慢且较局限。
对早期深部感染可以保留内固定行病灶清除,持续冲洗引流,多次清创无效,感染控制不佳则需要早日将内固定取出,以免炎症扩散。
而迟发性感染则需取出
内固定,否则难以消除炎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1999年10月~2021年10月,作者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后路A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患者28例,腰椎滑脱RF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8例。
男28例,女8例,年龄18~62岁,平均34岁。
窦道发生的时间距第1次手术的时间为10~36个月,平均14个月;窦道出现后距第2次手术的时间为20d~2个月,平均1个月。
1.2治疗方法36例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均无发热,原手术切口和窦道处无红、肿、热、痛,有较稠的灰白色脓性物不断由窦道排出,未见内固定物顶压磨破皮肤。
血常规白细胞在4~8×109/L,中性粒细胞为50%~75%,血沉为15~30mm/h。
脊柱X线片未见椎体破坏,椎间隙正常。
36例患者在术前及术中分别取样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培养时间延长为7d以上,12例为微球菌,16例为粪链球菌,8例无菌生长。
起初的6例病人通过抗炎、引流或持续冲洗的方法控制感染、闭合窦道而能继续保留内固定物。
其中2例经抗炎、窦道搔刮治疗15d,脓性物无减少而行切开清除肉芽组织和脓性物,并置双管持续冲洗引流,术后半月窦道仍不闭合而转行内固定取出术,2周后窦道闭合,随访半年无复发,另外4例行抗炎、窦道搔刮治疗20d,窦道闭合出院,但分别在1、3个月后复发,取出内固定后窦道闭合,随访10个月无复发。
在前6例治疗经验基础上,作者对以后遇到的30例此类感染患者均采取积极地先期手术取出内固定物,术后并置双管持续冲洗引流3~7d,取伤口分泌物送检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
同时应用广谱抗生
素,作者选择第3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罗氏
芬)2.0g,静点,12h/次。
待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回报后调整抗生素。
静点抗生素使用时间12~40d,平均22d;出院后口服抗生素2周。
抗生素停用指征为体温正常,连续3次复查血常规、ESR及CRP均为正常。
2结果本组所有患者感染均获得治愈。
随访4个月~1.5年无复发,除3例腰部残留轻微疼痛外,其他病理性疼痛消失,ESR、CRP均正常。
X线片复查骨折椎体矫正高度无丢失,腰椎滑脱无复发。
术前36例患者中的26例细菌培养呈阳性结果,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4例、混合感染7例,大肠杆菌感染3例,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阴沟肠杆菌感染各1例。
3讨论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1年以上在原手术部位出现窦道流脓的现象称迟发性感染,是后路内固定手术一种少见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约1%~6.7%[1,2]。
关于细菌的来源目前认为有2种可能:(1)在第1次内固定物植入时,一些低毒细菌污染伤口,经过一段冬眠期后活化引起感染。
国外有报道清洁骨科手术伤口细菌培养结果显示58%阳性,认为是皮肤正常菌落丛在手术时导入伤口内。
Schofferman[3]等报道6例脊柱内固定术后低毒类白喉菌感染;(2)血源性感染。
本组36例在第1次术后至窦道出现前这段期间内均未询问出有明显的全身性或其他局部感染的病史,其细菌很可能来源于第1次手术中的污染。
迟发感染早期诊断较困难,因其症状缺乏特异性,而且椎旁深部组织的感染并未累及骨组织,往往被临床医生忽视。
只有当迟发感染发展到有局
部肿块、窦道形成、流脓时,才易做出诊断。
本组36例患者就诊时都已形成窦道,无1例在发病早期即得以诊治,均错过治疗的最好时机。
Viola等[4]指出迟发感染的诊断有2大线索:(1)脊柱内固定术患者经过一段正常的恢复期之后出现疼痛或疼痛加剧;(2)多数患者ESR升高。
Jonsson等[5]也报道ESR升高。
故认为ESR升高可作为诊断迟发性感染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组有23例CRP升高,说明其对迟发感染有一定意义。
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可作为诊断和选择药物的依据。
本组36例中26例在应用抗生素前培养出细菌,若早期就开始应用抗生素,一般很难获得阳性结果,故而影响药敏实验。
因此,提示早期应用超线药物,将是早期用药原则,在药敏实验结果报出后立即调整抗生素。
作者认为对早期深部感染可以保留内固定行病灶清除,持续冲洗引流,多次清创无效,感染控制不佳则需要早日将内固定取出,以免炎症扩散。
对迟发感染治疗的重点是取出内固定物,因为低毒性细菌引起的炎性反应在内置物周围形成一层多糖蛋白复合物的生物膜屏障,降低了WBC的吞噬杀菌作用,也阻碍了抗生素的作用。
为防止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形成,要有完善的预防措施:(1)术前做好充分准备,严格无菌操作;(2)减小手术创伤。
复位是最好的减压,手术减压要以充分、有效且尽可能减小创伤为原则,骨膜下剥离棘突、椎板以减少肌肉的损伤和出血;
(3)尽量减少手术切口的暴露时间,经常应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
(4)关闭切口时要放置引流管不能留有空腔;(5)根据骨折的形态
和骨折固定的可靠程度,正确指导患者行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
(6)适时取出内固定物;(7)及时复诊,早期诊断。
脊柱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手术并发症,微创及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该并发症的根本措施。
如果内固定取出后患处畸形进行性加重或疼痛加剧,则考虑行翻修术,重新装入内固定。
但要在感染治愈一定时间后施行,以免感染复发[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