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nutella协议的P2P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
P2P网络的原理与协议
P2P网络的原理与协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P2P网络成为人们熟知的一种网络架构。
P2P网络,即点对点网络,不依赖中心节点,构成了一个分布式的网络系统。
本文将介绍P2P网络的原理和协议。
一、P2P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P2P网络是指一种网络拓扑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P2P网络更加分散去中心化,它采取的是“多点互联”的方式。
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都可以作为其他节点的客户端或服务器,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传输和资源共享。
节点之间没有固定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分,每个节点都有能力向其它节点发送请求,也可以响应其它节点的请求。
因此,仅由各个节点之间的互联和协议规范来维持整个P2P网络的运行。
P2P网络的作用在于优化数据传输、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节省网络资源,同时保证了系统的可靠性。
二、P2P网络的优缺点P2P网络拥有以下优点:1、去中心化:P2P网络没有中心节点,节点之间互相连接,即便其中某些节点失效了,其他节点依然可以保持运行。
2、节点资源可共享:每个节点既是客户端,也是服务器,节点之间的资源得到了充分共享,资源利用率得到了提高。
3、提高运行效率:通过P2P网络,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质量,时间和成本得到了减少。
4、易于扩展:P2P网络的架构具有可扩展性,可以很方便地加入或退出节点,其可用性也不会受到影响。
然而P2P网络也存在一些缺点:1、安全性难以保证:因为P2P网络的节点都是均等的,没有特定的安全节点,所以可能会存在黑客攻击和网络盗窃的风险。
2、维护成本高:由于P2P网络的结构非常分散,因此维护成本也很高。
同时,在P2P网络中,需要依靠其他节点共享资源,如果不能找到有效的共享节点,那么这个节点的运行效率将大大降低。
3、连接不稳定:由于P2P网络的结构不稳定,有些节点可能会离线或是连接非常缓慢,这样就会使得整个网络的传输效率受到影响。
三、P2P网络的协议为了保证P2P网络的协调性和运行稳定性,需要在P2P网络中制定一套协议,这里我们介绍两种最常用的P2P协议:1、BitTorrent协议BitTorrent协议是一种高效的P2P协议,其优点在于在传输过程中可以将文件进行分块,每块由不同的节点来下载和上传,从而提高了传输速度和效率。
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
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计算机类文献综述范文P2P文件共享系统设计与实现--文献综述作者姓名(学号计科系XX级XX班)摘要:对等网(P2P)主要指计算机之间以对等方式形成的网络连接,弱化或完全取消了服务器的作用。
文章首先将对P2P网络的基本概念、技术实现、主要应用进行介绍; 然后分析P2P技术与C/ S模式互联网的区别; 最后介绍了JXTA协议。
关键字:P2P; 文件共享; C/S模式; JX-TA1 引言随着像Napster、Gnutella、Freenet等P2P信息共享应用系统的流行,P2P(Peer- to—Peer,即对等网络)这种完全不同于客户/ 服务器的新一代分布式计算机模型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已被《财富》杂志誉为将改变互联网未来的四大新技术之一。
P2P可以简单地定义为通过直接交换信息,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对等计算机兼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功能,在这种网络中所有节点是对等的,这些对等节点具有共同的责任与能力并协同完成服务,它们之间通过直接互连实现信息资源、处理器资源以及存储资源的全面共享,而不需要依赖集中式服务器的支持,消除了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现象。
2 P2P网络技术的研究2.1 P2P网络的基本概念P2P技术主要指由硬件形成网络连接后的信息控制技术,主要代表形式是在应用层上基于P2P网络协议的客户端软件。
IBM为P2P下了如下定义:P2P系统由若干互联协作的计算机构成,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 非中央式服务器) 设备的主动协作,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 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 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P2P网络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TCP/IP协议并没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的概念,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设备都是平等的一端。
P2P技术改变了“内容”所在的位置,使其正在从“中心”走向“边缘”,也就是说内容不再存于主要的服务器上,而是存在所有用户的PC机上。
P2P系统原理(P2P技术的应用 P2P的组织结构
P2P与覆盖网络的联系
应用层网络又称为覆盖网络,它的基本 含义是在现有的Internet传输网络之上构 建一个完全位于应用层的网络系统。无 论是OSI模型还是Internet模型,网络具 有层次结构。应用层位于层次结构的最 高层,它利用传输层提供的服务完成相 应的应用功能,如 Web浏览,FTP服务, 电子邮件服务等。但是随着应用的模式 越来越复杂,这种只依赖于传输层的应 用层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
为确定对象k的后继(k所在的结点),结点n在 自己的路由表中查找在k之前且离k最近的结点j, 让j去找离k最近的结点,递归查找,最终可以 找到对象k的前驱(在k之前离k最近的结点, 记做predecessor(k),类似,结点n的前驱记做 n.predecessor) 前驱中必然有后继的路由表项,定位成功
可以把整个CAN 系统看成一张保存( key, value)对的大哈希表。CAN 的基本操作包括 插入、查找和删除( key,value)对。其中 key 是对被搜索资源的关键字(如文件名)哈 希后的值,而value 则是资源的存储位置( 如 IP 地址和目录)。 整个CAN 系统由许多独立的结点组成,每个结 点保存哈希表的一部分,称之为一个区。此外, 每个结点在邻接表中还保存了少量邻接区的信 息。对指定关键字的插入( 或者查找、删除) 请求被中间的CAN 结点路由到区里含有该关键 字的CAN 结点。
P2P与OverLay网络
P2P应用的组织结构的发展可以简单的分 成三代:
第三代 第二代 特点:混合式的体系结构,具有合理的查询时间和良好的可扩展性, 特点:无中心的分布式网络,所有的查询和响应都在节点间完成。 第一代 对现有网络有很好的适应性。 以广播的方式散发查询消息,容错性好 特点:集中控制 应用:PPLive PPStream 等提供商业服务的网站均采用这种体系结构 缺点:查询请求在网络中广泛传播,带宽消耗较大 缺点:鲁棒性 可扩展性相对较差 代表:Gnutella KaZaA Freenet等 应用代表:Napster
P2P 工作方式概述
凡当前以最高数据率向 A 传送文件块的某相邻对等方, A 就优先把所请求的文件块传送给该相邻对等方。
3 P2P 文件分发的分析
有 N 台主机从服务器下载一个大文件,其长度为 F bit。 假定主机与互联网连接的链路的上传速率和下载速率 分别为 ui 和 di ,单位都是 bit/s。
2 全分布式结构的 P2P Gnutella
Gnutella 是第二代 P2P 文件共享程序,采用全分布方 法定位内容的P2P 文件共享应用程序。
Gnutella 与 Napster 最大的区别就是不使用集中式的 目录服务器,而是使用洪泛法在大量 Gnutella 用户之 间进行查询。
为了不使查询的通信量过大,Gnutella 设计了一种有 限范围的洪泛查询。这样可以减少倾注到互联网的查 询流量,但由于查询的范围受限,因而这也影响到查 询定位的准确性。
第 1 列第 i 行计算(N4 + 2i – 1),得出后继结点。
图例:
NID KID
N30 K29 29 30 31 0Biblioteka 28N2627 26
K23 25
K31 K2
12 3
N4
4
5
6
7 N7
N20 的指针表
N20 + 1 N26 N20 + 2 N26 N20 + 4 N26 N20 + 8 N30 N20 + 16 N4
4 在 P2P 对等方中搜索对象
分布式散列表 DHT 利用散列函数,把资源名 K 及其存放的结点 IP 地址 N 都分别映射为资源名 标识符 KID 和结点标识符 NID。
基于Gnutella协议的P2P搜索改进算法
限被 突破 。随着这 部分 节点 失效 , nt l G uea网络 被 分片 , 查 l 使 询 访问只能在网络很小一部分进行 , 导致 网络 可扩展性下降 。 如何管理网络连接 , 实施高效 的搜索算法 , 减少冗余 消息 , 提高搜索的查准率 , 解决 G uea网络的可扩展性 , G ue a nt l l 对 n tl l
最 多处 理 查 询 消 息 2 / 。 当 网络 节 点 大 于 1 0 0个 s 0时 , 0 处理 极
在 G uea分布式对 等网络模 型中 , ntl l 每一个联 网计算机 既 是 客户机同时又是服务器 , 因此被称为对等机 (evn) 。它 sret… 通过与相邻对 等机 之 间的连接 遍历 整 个 网络。G ue a协议 n tl l 定义了网络中这些 对等 机间通信 的方式 , 是工 作 于 T P协 议 C 之上的应用层协议 。该 协议 包括 对等 机 间通信 描述 符集 ( 服 务原语集 ) 和相应 的通信 规则集 。一 台新 对 等机 通过 与 当前 处于 G u l ntl e a网络 中的另一 台活动对等 机建立 一个连接 , 而 从 将 自己连入 G u l ntl e a网络 。
维普资讯
第2 卷第 1 5 期
20 0 8年 1月
计 算 机 应 用 研 究
Ap l a i n Re e r h o mp tr p i t s a c fCo u e s c o
Vo - 5 No 1 l2 .
Jn o 8 a .2 0
基 于 Gn tl el 议 的 P 索 改进 算 法 u a协 2 P搜
熊忠 阳 ,刘玉龙 ,张玉芳 ,刘 君
BITTORRENT系统中可扩展性的研究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BitTorrent系统中可扩展性的研究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指导教师:***20050301BitTorrent系统中可扩展性的研究V700559上摘要点对点网络(P2P)指网络用户之间可以直接通信的网络结构。
P2P使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另外,P2P改变了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把权力交还给用户。
可扩展性是P2P系统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首先讨论了P2P文件共享系统的可扩展性问题,分析了一种结构化P2P网络Chord如何解决在分布式P2P文件共享系统中查找资源的可扩展性问题。
BitTorrent是一种P2P资源发布系统。
BitTorrent系统具有很强的负载平衡能力,可以很快将大文件分发给很多用户;而且BitTorrent系统中有专门的算法保证了系统的公平性。
不过BitTorrent系统依赖于系统中的一个集中式的设备——追踪器,因而BitTorrent系统中存在单点失效的问题,而且单一追踪器无法为很多用户提供服务,BitTorrent系统的可扩展性不够好。
针对于BitTorrent系统可扩展性不好的问题,本文定义了BitTorrent追踪器问通信协议,提出追踪器网络模型。
追踪器之间用追踪器间通信协议通信,就可以实现追踪器网络,从而提高BitTorrent系统的可扩展性。
关键词:点对点BitTorrent可扩展性文件共享系统资源发布系统层次结构BitTorrent系统中可扩展性的研究AbstractPeer-to-peer(P2P)networkisanetworkstructurewhereusersCallcommunicatewitheachotherdirectly.P2Penablespeopletocom3ccttootherusers’computerdirectly,insteadofoldmethodslikebrowsingordownloadingfromaserver;andP2PchangestheIntemetfromcenteredbylargesitesto“non—center'’,returnsthepowertoUSers.ScalabilityisanimportantaspectofP2Psystems.InthispaperwefirstdiscussscalabilityofP2Pfilesharingsystems,andanalyzehowastructuredP2Pnetwork,Chord,improvesthescalabilityofsearchingindistributedP2Pfilesharingsystems.BitTorrentisaP2Pcontentdefiverysystem,withallefficientloadbalancingmechanism,andlargefilescallbedeliveredquicklytomanyusersbyBitTorrent;BitTorrentsystemguaranteesfairnesswithabuilt—inalgorithm.However,BitTorrentsystemreliesonacenterdevice,Iracker,sosingle-point-failureproblemexistsinBitTorrent.Moreover,sinceonetrackercannotservemanyusers,BitTorrentsystemdoesnothavegoodscalability.AimingatscalabilityprobleminBitTorrentsystem,wedefineBitTorrenttrackercommunicationprotocol,andnetworkmodel.Byapplyingtrackerpresenttrackercommunicationprotocol,trackersareorganizedintoanetwork,andthescalabilityofBitTorrentsystemisimproved.Keywords:Peer_to—pcer(P2P),BitTorrent,Scalability,Filesharingsystem,Contentdeliverysystem,Layeredstructure-2·削1.1(a)C/S结构(b)P2P结构他们之间主要的区别在于C/S模型是不对称的,而P2P模型是对称的。
Peer-To-Peer介绍最近几年,Peer-to-Peer(对等计算,简称P2P)迅速
Peer-T o-Peer 介绍最近几年,Peer-to-Peer (对等计算,简称P2P) 迅速成为计算机界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财富杂志更将P2P列为影响Internet未来的四项科技之一。
“Peer”在英语里有“对等者”和“伙伴”的意义。
因此,从字面上,P2P可以理解为对等互联网。
国内的媒体一般将P2P翻译成“点对点”或者“端对端”,学术界则统一称为对等计算。
P2P可以定义为:网络的参与者共享他们所拥有的一部分硬件资源(处理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连接能力、打印机等),这些共享资源通过网络提供服务和内容,能被其它对等节点(Peer)直接访问而无需经过中间实体。
在此网络中的参与者既是资源(服务和内容)提供者(Server),又是资源获取者(Client)。
客观地说,这种计算模式并不是什么新技术,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网络产生以来就存在了,只不过当时的网络带宽和传播速度限制了这种计算模式的发展。
90年代末,随着高速互联网的普及、个人计算机计算和存储能力的提升,P2P技术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并且带来了一场技术上的革命。
许多基于P2P技术的杀手级应用应运而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从计算模式上来说,P2P打破了传统的Client/Server (C/S)模式,在网络中的每个结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
每个结点既充当服务器,为其他结点提供服务,同时也享用其他结点提供的服务。
P2P与C/S模式的对比如下图所示:图1 Client/Server模式图2 Peer to Peer 模式P2P技术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非中心化:网络中的资源和服务分散在所有结点上,信息的传输和服务的实现都直接在结点之间进行,可以无需中间环节和服务器的介入,避免了可能的瓶颈。
P2P的非中心化基本特点,带来了其在可扩展性、健壮性等方面的优势。
∙可扩展性:在P2P网络中,随着用户的加入,不仅服务的需求增加了,系统整体的资源和服务能力也在同步地扩充,始终能比较容易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P2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P2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的发展逐渐从传统的中心化向分布式发展,P2P技术成为了一个备受瞩目的领域。
P2P技术,即点对点技术,有着很广泛的应用范围,例如P2P文件共享、P2P视频直播、P2P网络游戏等等。
下面,将从P2P技术的背景、原理、优点与缺点、应用等几个方面来阐述P2P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 背景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网络数据的传输都是通过中心化的方式来实现的,例如传统的网站、电子邮件等技术。
但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中心化的系统需要专门的服务器来维护数据的传输和存储,一旦服务器崩溃或遭受攻击,系统将不能正常运行。
此外,由于服务器的集中式管理,带来的还有单点故障和系统可扩展性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P2P技术应运而生。
P2P技术不需要中心化的管理,而是通过每个节点之间的直接互联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解决中心化系统遭受攻击或崩溃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2. 原理P2P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每个节点之间都是平等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存储。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相比于传统的中心化技术来说更加稳定和可靠,因为节点之间可以互相协作,相互分担负荷。
P2P技术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利用UDP或TCP 协议进行通信和数据的传输。
节点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相互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传输协议来实现的。
在实现P2P技术的过程中,通信协议的设计和优化变得非常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合适的协议设计,才能够实现节点之间的高效通信和数据的传输。
3. 优点和缺点P2P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无疑有着很多的优点和缺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P2P技术的优缺点。
优点:(1)去中心化:P2P技术去掉了中心化的架构。
传统的中心化方式需要依靠集中式的服务器来维护数据和网络的传输。
而在P2P技术中,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节点之间可以直接进行数据的交换和存储,这种方式更加灵活和可靠;(2)安全性高:由于P2P技术的去中心化架构,节点之间可以相互协作进行数据传输和存储,这种方式的安全性相对于传统的中心化架构更加高效和可靠;(3)可扩展性好:P2P技术可以通过增加新的节点来扩展网络,因为每个节点都是平等的,节点之间的负载可以相互分担,可以很好地对扩展性进行支持。
p2p 规定
p2p 规定P2P(点对点)网络是指一种去中心化的通信模型,其中分布在网络中的所有节点都可以充当服务器和客户端的角色,互相交换信息和资源。
P2P网络的特点是无需中央服务器来管理连接和资源分配,而是直接与其他节点进行通信和资源交换。
P2P网络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解决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传统的客户-服务器模型依赖于一个中央服务器来管理和分配资源,当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过载时,整个网络的性能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服务器可能成为网络的瓶颈,限制了网络的扩展性和处理能力。
P2P网络的规范可以被看作是对这种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案。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P2P网络规范和标准。
1. Gnutella:Gnutella是一种开放的、无中心的P2P协议,允许用户共享文件和搜索其他用户的文件。
它通过使用一个握手协议来建立连接,并使用一个查找协议来定位其他节点的资源。
2. BitTorrent:BitTorrent是一种P2P文件共享协议,旨在实现高效的文件分发。
它使用分布式哈希表(DHT)来存储文件元数据,允许用户通过Tracker服务查找和下载文件。
BitTorrent还实现了一种奖励机制,鼓励用户贡献更多的带宽和资源。
3. Skype:Skype是一种P2P VoIP(互联网语音通信)协议,允许用户进行语音和视频通话。
它使用了一种称为超级节点的中心服务器,协助节点之间的连接和信令交换。
4. IPFS: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是一种基于P2P技术的分布式文件系统,旨在改进文件的存储、共享和检索方式。
它使用内容寻址存储(Content-Addressable Storage)来替代传统的基于路径的文件系统,可以提供更高的文件可靠性和可用性。
这些P2P规范和标准提供了可靠的通信和资源共享机制,使得P2P网络成为一个高效、灵活和可扩展的通信系统。
然而,P2P网络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图解
P2P技术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摘要自1999年以来,对等网络(P2P)技术因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网络带宽等诸多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商业组织的广泛关注。
美国《财富》杂志更称之为改变因特网发展的四大新技术之一,甚至被认为是无线宽带互联网的未来。
文中首先介绍P2P的概念及其四种网络模型:集中目录式、纯分布式、混合式和结构化,并将P2P模型与C/S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有效利用网络中的大量闲置信息、存储空间、处理器周期等资源、避免服务器带来的瓶颈问题、降低服务器成本等方面,P2P有着明显的优势;然后介绍P2P文件交换、对等计算、协同工作等应用模型及其研究现状;最后讨论P2P网络存在的问题。
关键字对等网络(P2P)技术客户端∕服务器(C/S)模型模型引言随着Internet网络的广泛普及、网络带宽的大幅增加以及基于Internet的端系统计算能力迅速增强,在客户端∕服务器(C/S)模式(通常只有服务器节点资源得到利用)中被忽略的且广泛存在的用户端设备成为一种宝贵的计算资源。
因此,“充分利用网络边缘资源”成为新的研究和应用目标之一,其中“网络边缘资源”是指那些在传统应用模式中作为客户端而往往被忽略的计算设备。
而对等网络(P2P)技术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迅猛兴起,如今P2P技术研究的涉及面已十分广阔,包括网络拓扑、分布式存储、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P2P技术应用更是涵盖诸多方面,商业和民用领域的文件与数据共享和存储、、科研领域的协同和并行计算等。
然而P2P也同样在其发展历程中存在着许多或难以克服或存在缺陷的问题,比如版权问题、安全问题等。
尽管问题如此之多,不置可否,P2P技术正不断变革着网络,并且改变人们的生活。
1P2P的概念及其网络模型目前在学术界以及商业组织上对于P2P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下面有三种定义:1 P2P是一种通信模型,其中每个参与者都有相同的能力。
在Internet上,P2P是一种网络类型,它允许相同网络程序的计算机相互建立连接,直接访问对方的硬盘上的文件。
P2P网络Gnutella 0.6模型研究
第 2 卷第 6 5 期
20 0 8年 6月
计 算机 应 用与软件
Co u e p ia in n ot r mp t rAp lc t sa d S fwa e o
Vo. 5 No 6 12 .
Jn 0 8 u .2 0
P P网络 Gn tl . 型 研 究 2 uel 0 6模 a
黄道颖 张安琳 黄建华 李建春
( 郑州轻工业学院 河南 郑州 4 0 0 ) 50 2 (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与技术 中心 河南 郑州 4 00 ) 50 2
摘
要
在介 绍 G ue a . ntl 6网络模 型的体 系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 , l0 对新版协议在 G ue a . ntl 6网络超 级节点 、 ntl l0 Gul e a一般
l o to e n w p oo o r n l z d, n h i v n a e i c lb l y a e u t s n iae . i al r p st n a o ti e f w c n r l f h e r tc lae a ay e a d t e d s d a tg n s aa i t d s c r y i i dc td F n l a p o o i o b u t d ・ o ot a i n i y, i s v lp n n mp o e n s gv n eo me ta d i r v me ti ie .
构0 。纯 P P模式也被 称作 广播式 的 P P模 型。它取 消 了集 2 2 中的中央服务器 , 个用 户随机 接入 P P网络 , 每 2 并与 自己相 邻
的一 组 邻 居 节 点 通 过端 到端 连 接 构 成 一 个 逻 辑 覆 盖 的 网 络 。 对
基于P2P的Web缓存和文件内容共享
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P2P的Web缓存和文件内容共享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指导教师:***20040507缺于P2P的Web缓存和文件内容共享摘监摘要Peer-to—Peer技术,也叫P2P计算,是一个薪出现的有可能改变下一代Internet架构的研究热点。
在P2P系统中,数量巨大的节点(连接在互联网上的电脑)町以聚集在一起共享它们的资源、信息和服务。
这些节点即可以作为客户端享受其它节点提供的服务,同时又可以作为服务器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它们可以随时加入或者离开网络,从而形成了一个真正动态、即席的网络环境。
P2P非集中式的本质为很多新型的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开发平台。
存储资源共享一直是P2P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本文进一步扩展了P2P环境下的文件共享,并结合了传统的信息检索技术,更好的满足用户在P2P环境下的查询请求。
另外,针对目前P2P环境下的存储共享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怎样提高路由效率,怎样获得令人满意的查询结果等等,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策略和方案。
概括起来,本文的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点:l进一步扩展了P2P环境下的存储共享,实现了基于P2P的Web缓存共享,在降低访问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互联网页的访问效率,降低了互联网的访问拥塞。
另外我们对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返回的历史数据作了实验分析,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2.提出了--jfee高效的基于语义的自配置策略,使节点能够根掘不同的兴趣爱好形成不同的语义簇,提高了P2P下的查询和路出效率,从而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查询需求。
3.解决了P2P环境下信息检索中存在的结果排序问题,使得P2P环境下的信息检索系统同样能够获得“公平”的排序结果,为P2P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结合与发展扫除了一个障碍。
4.我们研发了新型的P2P底层平台——BestPeer,结合了移动Agent的技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并提出分布式的域名服务管理器,解决了传统域名服务器可伸缩性差的问题。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计算机四级网络工程师模拟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2题,每题1分,共82分)1.随机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起源于( )。
A、ARPANETB、ALOHANETC、CHINANETD、TELENET正确答案:B2.在客户机/服务器模型中,服务器标识一个特定的服务通常使用( )。
A、MAC地址B、端口号C、线程号D、进程号正确答案:B3."计算机操作系统中,所谓进程的唯一"标志"是指( )。
"A、程序堆栈段B、程序变量和数组C、进程控制块D、程序指令代码正确答案:C4.关于IP互联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不要求物理网络之间全互连B、可在物理网络之间转发数据C、隐藏了物理网络的细节D、主机使用统一的物理地址表示法正确答案:D5.在虚拟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假设内存按字节编址。
若系统采用20 个二进制位表示虚拟地址,其中页内地址部分占用 12 个二进制位,则允许一个进程最大有多少个页面( )。
A、2^12B、2^8C、2^32D、2^20正确答案:B6.关于ARPANET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美国国防部资助的研究性网络B、主要研究成果是分组交换技术C、早期出现的一种无线自组网D、为互联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正确答案:C7.关于MIB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代理收集数据并更新MIBB、MIB数据可通过轮询方式访问C、其格式由ISO制订D、全称是管理信息库正确答案:C8.操作系统提供给用户的接口是命令输入和( )。
A、动态函数库B、中断服务程序C、系统调用D、应用编程接口正确答案:C9.在某页式存储管理系统中,页面大小为 4KB,物理内存为 512MB,进程地址空间为 1GB,只考虑一级页表,则页表长度(页表项个数)为()。
A、2 17B、2 18C、2 29D、2 30正确答案:B10.在以下几种功能中,AH协议不能提供的是( )。
A、身份认证B、数据完整性验证C、数据加密D、防重放攻击正确答案:C11.如果一个IP数据报的报头长度为256b,那么该数据报报头长度字段的值为( )。
基于Gnutella协议的P2P资源搜索策略研究
为指 标构建簇 为特征 。 g 验表明 . Fo dn - , I lo ig资源搜 索策略 可以有效地 减 少网络 中冗余 —
消息数量 , 索查询返 回结果也 明显增 多。 搜 关 键 词 :P P;Gn tl;I Fo dn ;转 发 2 ue a — lo ig l
_ _
期
作 者简介 : 勇(9 7 , 湖 北孝 昌人 , 徐 1 7 -) 男, 硕士 , 助教 , 究方向为 网络、 研 人工智 能
@ MD NC P E 27 E U R0 O R O T 0 M
.
11
维普资讯
发 .每一条描 述符都 有一个 Hos 用来 记录该 描述 p域 符 已被转发 多少次 .因此可 以用跳 数 ( p)来 衡量 Hos S Ⅳet 间 的 距离 . 符 号 D s n eS retA,e- e n之 用 i ac (evn S r t vn 1 e t 来表示 。 B
索 策略 的代价 随着 网络 中的节 点数 成超线 性增J11 ][: [ 2
②搭便车( e— in) F eRd g 问题 ; 网络安全性。本文在 r i ③
深 入地研 究相 关改 进工作 后 .提 出了一个 新搜 索机 制一IFodn 法 该搜索机制 有 3个特征 , — lo ig 即冗余链
●N i br 1S ret e h o( :evn g v v的直接链接 即邻居 :
● N e h o )S ret N i br :evn 邻 居 的邻 居 : g v v的
现 代
基于P2P流媒体Gnutella网络搜索算法的研究
( c ol fC mp t c nea dT c n lg ,S uh et erl m nvri ,C eg u6 0 0 , hn ) S h o o o ue Si c n eh ooy o tw s toe U iesy hn d 15 0 C ia r e P u t
L A e g[ u u ]则某随机 网络 的特征路径 = vr e N m( ,) ; a
组成 。某个 节 点 的 “ ” 度 即是 到 达 该 节 点 的边 的个 数 。许 多现 实 网络 , Itme 网络 、 如 ne t WWW 页 面链
长£ 被定义为: 所有任意两节点间最短路径 的边数
比较多 , 通过它找 到待查信息 的概率较高 。研究表
明 ,ntl G uel 络 节 点 的 拓 扑 分 布 具 有 “ 规 律 a网 幂
( o e w) 特性 。 Pw r a L ”
首先 , 出 以下 定义 : 给
定 义 1 聚集度 C :
已知 以顶 点 为根 的 深 度 为 1的 B S树 , 该 F 则 顶点 的 横 向 边 的数 目为 C ; 足 以 下 关 系 : x 满 Ma C = 一( k—1 ; ) 为 B S树 的所 有顶 点 ; 一个 图 F 则
Ab t a t On t e b s f su y o n tl e r h a i me i t i p p r a ay e t e ltn y o sr c : h a i o t d f G u el s a c r h t s a t c, h s a e n lz s h ae c f u b a c f o d . t gv s a a i me i a s s s me hn s o e l a in r s u e o e h n e s a h n ln e o a s I ie r h t t t u e o i t f r p i t e o r s t n a c e r l t ch c o c c
P2P
计算机网络2017年6月COMPUTER NETWORK———————————————Peer-to-Peer文件共享技术初探######大学####学院, ####市######摘 要Peer-to-Peer File Sharing,即P2P文件共享,是P2P技术在网络中最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单总结了各种类型的P2P 对等网络在共享文件应用时的基本实现过程,尝试分析一些应用程序的小代码段落,并简单总结了P2P共享文件应用在针对某些问题产生的对抗机制。
总的来说,初步了解了P2P共享文件技术。
关键词对等网络;文件共享;中图法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A Survey of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TechnologiesNAME ######,## University, ###0, ChinaAbstract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is the most common application of P2P network technologies. 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e basic process of the application on different P2P networks. Also, it makes an attempt to analyze some of the source code of the application software. And in the last part of this article, a brief conclusion is made about several systems establish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application. To sum up, this article is a small survey of Peer-to-Peer File Sharing Technologies.Key words Peer-to-Peer network; file sharing1Peer-to-Peer网络Peer-to-Peer 定义:P2P是由若干互连协作的计算机构成的系统, 且至少具有如下特征之一:系统依存于边缘化(非中央式服务器)设备的主动协作, 每个成员直接从其他成员而不是从服务器的参与中受益;系统中成员同时扮演服务器与客户端的角色;系统应用的用户能够意识到彼此的存在, 构成一个虚拟或实际的群体。
基于Gnutella协议的Peer-to-Peer网络连接管理
摘要Peer-to-peer(P2P)是通过直接交换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的一种网络体系结构。
Gnutella作为一种典型的P2P网络通信协议,具有智能发现节点、完全分布式的特点,它能够有效的消除单点瓶颈,使网络具有很强的健壮性。
与此同时,该协议也产生了以指数级增长的冗余消息,效率低下,使之只能在小规模的网络上使用,很难成为应用的主流。
本文从Gnutella协议的节点定位入手,提供了两种节点定位模型:网络模型和多播模型。
这两种模型都基于Gnutella网络完全分布式和动态性的特点,能够实现节点之间的快速定位,从而获取有效的节点连接信息。
我们详细解析了Gnute|la网络的广播机制,划分了Gnutella协议中四种消息的优先级,分析了丢弃连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F-Measure算法。
同时,考虑到Gnutella协议其下层的连接大多是基于TCP和PPP协议的,因此,本文还借鉴了当前Intemet上广泛使用的数据流控制方法——zigzag算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更好的辅助F-Measure算法进行Gnutella网络的连接管理。
实验数据表明:我们的F-Measure算法及其辅助管理手段能够极大地减少消息的冗余量和极好地适应网络流量的动态变化。
关键词:P2P,Gnutella,网络模型,多播模型,F-Measure算法,缓冲时间Zig—Zag算法AbstractAbstractPeer—.to--Peeristhearchitectureofnetworkbydirectlyexchangingandsharingresou,rcesandserviceofcomputer.GnutellaasatypicalP2Pnetworkcommunicationprotocol,canintelligentlyfindnodes.Moreoverithasentirelydistributedcharacter.ItCalleffectivelyavoidisolationnodesbottleneckandmakenetworkmuchmorerobust,Butatthesarfletime,theGnutellaprotocoIalsoproducesexponentiallyincreasingredundancemessageanditsefficiencyisverylow.Itonlyapplythelow-scalenetworkanditisverydifficulttorumtomainstreamapplication.ThePaDerstartsfromtheorientationamongstthecrunodesoftheGnutellaprotocolandputforwardtotwomodelsoftheorientation.Theyarenetworkmodelandmaltibroadcastmodel.Thetwomodelsbothbaseontheentirelydistributedanddynamiccharacter.Theycanfindtheneighbournodesquicklyandgettheconnectioninformationofthenode.111ePaDerresolvesthenetworkmessage.broadcastedmechanismofGnutellaindetail,dividespriorlevelofthefourkindsofmessageandanalysethenecessityandfeasibilityofdiscardingtheconnection.WebringsforwardF-Measurealgorithm.Atthesametime,takingtheTCPandPPPintoaccountwhicharethebasesoftheunderlayerofGnutellaprotocol,weusethethoughtofdataflowforreferencewhichiswidelyappliedintheIntemet.WemodifytheZig-ZagalgorithminordertohelpF—Measurealgorithmmanagenetworkconnection.TheexperimentdatashowsthatourF-Measurealgorithmandassistantmanagingmeanscanhugelydecreasetheamountofrednndancemessageandbetterfittlledynamicchangeofnetworkflux.KeyWords:P2P,Gnutella,networkmodel,multi—broadcastmodel.F—Measurealgorithm,buffer-time,Zig-ZagalgorithmII基于Gnutella协议的Peer.to-Peer网络连接管理序吾P2P(Peer.to.Peer)是通过直接交换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的--}ee网络体系结构,它引导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_p2p文件共享系统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01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科研热词 对等网络 激励机制 污染 搭便车 资源可信度 补充频繁模式 节点可信度 满意 流媒体 汇聚拥塞 模拟 文件污染 文件共享系统 文件共享 搜索优化 拥塞控制 应用层组播 可交互 内容分发 信任 p2p系统 p2p文件共享系统 p2p ns2 ip组播 bt算法
科研热词 负载均衡 自适应阻塞算法 能量感知 终端异构性 社交网络 文件共享系统 数据共享 抖动 对等网络 失效函数 内容分发 兴趣组 假块污染攻击 倾斜查询 信誉模型 weibull分布 tit-for-tat阻塞机制 p2p网络 p2p文件共享系统 p2p emule bittorrent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对等网 领域本体 音频/视频服务 雅克比超松弛 随机微分方程 贴近度 网络拥塞 结构化p2p系统 用户共享行为 演化稳定策略 文件污染 文件分块下载 文件共享 带宽承诺 对等计算 对等网络 对等模式 存储系统 套接字 复制者动态机制 即时聊天 动态知识地图 副本信息传播树 副本一致性 内容分发 公钥认证 偏好 信誉模型 信任建立 信任 som p2p文件共享系统 p2p文件共享 p2p dhts can bittorrent协议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计算机考试之三级(网络技术)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95
计算机考试之三级(网络技术)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解析295 选择题第1题:1991年6月中国科学院首先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实现Internet连接,它开始是在( )。
A.电子物理所B.计算技术所C.高能物理所D.生物化学所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1991年6月,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取得Decnet协议,直接连入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
第2题: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嵌入式过程控制装置通常用高档微机实现B.制造业通过虚拟样机测试可缩短投产时间C.专家诊断系统已经全面超过著名医生的水平D.超级计算机可以准确进行地震预报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在制造业中,利用虚拟样机测试可缩短产品从概念形成到投产的开发时间,且提高了产品质量。
改模次数也从原来的几十次减少到现在的几次,甚至不用修改,在产品开发前期就可在计算机中看到虚拟样机,深受客户的青睐。
第3题:关于客户端机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工作站可以作客户机使用B.智能手机可以作客户机使用C.笔记本可以作客户机使用,能无线上网D.台式机可以作客户机使用,不能无线上网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台式机能无线上网,购买一个USB无线上网卡,去联通、电信、移动营业厅选择3G无线网络套餐即可实现无线上网。
第4题:关于计算机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SATA是串行接口硬盘标准B.SAS是并行接口硬盘标准C.LCD是发光二极管显示器D.PDA是超便携计算机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是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接口,SATA规范将硬盘的外部传输速率理论值提高到150MB/s,比PATA和ATA都要高很多。
第5题:关于软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软件由程序与相关文档组成B.系统软件基于硬件运行C.Photoshop属于商业软件D.微软Office属于共享软件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微软的Office属于商业软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 下载
4 对 G il t l 的改进 nt a e
41 改进系统扩展性的 . 研究
载文件。
3 协议实现的细节 . 2
() 1 连接 在PP 2 文件共享系统中, 一个终端节点如果想要共享其它节点的 文件, 首先要找到已 在系统中运 , 以便初始连接, 进行通信。Gul 节点是通过主节点缓存服务的方 ne ta l 法, 经存在于网 和已 络上的另一个节点建立连接, 己连接到网络中。主节点缓存服务是指系统将 把自 kf较高的用户的主 机作为PP Z 文件共享系统的主节点, I地址和运行 PP 将其 P 2 文件共享系统的端
i 消 Pg 息用 来发现网 的 节点。 n 络中 在线 终端节 点进人系统 后就可以 送消 和 发 息, 其它节点 通信。
为了避免其它节点的动态退出使该节点成为系 统的“ 孤岛”在加人网 , 络后, 个节点可以 每 通过周期的
向 节点发 i 消 来发现网 邻居 送Pg 息, n 络的其它参与者, 并把获得的 信息在一个节点信息表中 缓存。
术。
对等(E R PE - 的辅助来完 两个用户终 一代热门技
Npe a t是最早开 sr 发出的一 2文件 种PP 共享软件, 它依靠一个中 央服务 器存储一个m m文件( 一
种音频类型文件) 列表, 的 而实际的M 3 P 文件存放在每个用户的终端上, 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是允许用
R一4 7
基于
协议的PP 2 文件共享系统的研究
胡 博 赵 栋 ( 航天科技集团 公司7 所 1 07 1 0 0 3) 0
鉴பைடு நூலகம்
摘要 PP 2 模式实现文件共享的优点, 然后对基于 Gul 协议的PP ne ta l 2 文件共享的实现原理 先介绍了利用
: 前众多的Ie e 在当 nm t t 技术中, 基于PP 2 模式的文件共享成为一个新的技术热点。 本文首
方法等。
2 利用PP . Z 棋式实现文件共享的优点
需维护个人硬盘上的资 在PP 2 模式下, 共享的 文件存放在终端用户的个人的主机上, 个用户只 每 源 , 增加了节点在网络中的价 使得文件的索引和维护变得简单的多。共享文件存储在用户主机上, 值 而且可以向 其它节点提供共享信息。随着网络内节点数 , 使得节点不仅可以 从其他节点获取信息, 下载某个文件的节点可以 将该文件再共享给 的增加, 供共享的内 容的数量和范围也随之增长。另外, 由于增加了整个系统的连接 其它的节点, 这种方式使得有较高请求率的文件可以得到很快的传播。 数量, 充分利用了网 边缘” 络“ 的带宽, 平衡了系统的资源, 低了网络拥塞的可能性。 降 简而言之, 文件共享系统使用户资源共享最大化的同时, 较低的 PP 2 以 代价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
进行了 述, 阐 最后对 Gul 协议的不足提出了 ne ta l 两点改进建议。 关健词: ne 文件共享 Gul PP ta l 2
1 引言 .
}I}'蒸} T鬓藻I}唠 O}}2GI} a' ( jn} }G 1JCt1 -} EL e} P7J} ef E,}p}t 1} I}}} } G }i r 7 '1' n }} of } Rr s ,} P ' } Pt i M x J }
指网 有 些节 有 高的 接“ , 许多的 点 较 连 度” 在 节 缓 务中, 络中 一 点 很 连 度” 而 节 有 低的 接“ 。 主 点 存服 节
点都是通过一些主节点连人网 络中的, 主节点有比 较好的系统性能并且有较高的“ 知名度”因此比 , 其 它的节点有优先连接权, 成为网 络中 连接“ 高的节点, 度” 其它的节点则成为连接“ 低的节点。 度” 在具有这样特点网络中, 我们可以采用一种新的搜索策略: 每个节点在本地存储中 保存所有第一 级和第二级邻居的共享文件, 并且当 有新的节点加人时, 按照节点之间的 邻居层次关系更新所有相关
络环境。
当 点需要 络上 从网 搜索相 节 关文件时, 需要利用Qe 消 Qe 消息 u 息。 uy 用来存放节点需要搜索 y r r 的 文件的相 关信息, 广播的 式发送给 以 方 所有的“ 节点。 邻居” 网络中的 节点如 其它 果接收 到了Qe u y r 消 首 息, 先将该Qe 消 广 u r 息以 播的方式转发给其所有“ y 邻居” 然后在本地共享文件库中 节点, 查找 Qe 消 求的 uy 息请 文件, 存在, r 如果 则用QeH 消息响应。 u H 消 u i y rt Qe i 息含有 y rt 本机的I地址和响 P 应 文件的 文件名和相 路径,u H 消 应的 Qe i 息将沿着伽e 消 y rt r 息来的 y 路径原路返回, 保证所有转发该 以 伽e 消息的 r y 节点可以 相应的QeH 消息, 该伽e曰 消息 给 看到 u i y rt 将 r t 返回 发出Qe 消息的节 y u y r 点口
节 的 点中 文件级存。当 搜索请求消息( r 到来时, 有 伽e ) y 节点将在本地共享库和缓存中寻找匹配文 件, 将Qe 转发给“ 并只 u y r 邻居节点” 连接“ 最高的 中 度” 节点, 而不是将该伽e 消息广 y r 播。L a aA d .
Aai和Rn M Lk e d c aa . o 等人经过理论证明 , m n u e 采用这样的 方法可以大大节省带宽, 实现系统的可扩 展性, 也可较高效的 找到目 的文件。 搜索算法的 修改将给每个节点增加额外的操作和存储: 即跟踪并保存“ 邻居节点” 的文件信息。 但由于计算和存储资源的代价要远远小于带宽的代价, 因此这种折衷是合理的。选择连接“ 最高 度” 的节点作为搜索请求消息转发的 节点, 是由于连接数是由 节点用户自 行选择的, 因此有高连接“ 的 度” 节点往往具有高的 带宽用以处理搜索请求(uy. Qe ) r 总的来说, 采用主节点缓存的PP 2 文件共享系统由 于具有“ 能力原则” 特点, 使得上述的 算法在这
用。
3 基于Gul 协议的PP . nte e 2 文件共享系统
3 1 极述 .
Gul 协议是利用PP nta e l 2 模式实现完全分布式信息共享的 技术。利用Gul 协议构造的文件共 ne ta l 享系统集一个小型的 搜索引攀和文件服务系统于一体, 体现了 分布式和协作的思想。 遵循 Gul nea tl 协议的节点组成的网络并不存在真正的拓扑结构, 它是一个在应用层以自己的路由机制形成的虚拟 网 每个节点通过至少一个其它的节点与网络相连, 络: 节点之间以“ 引人” ioi) 外出”og (c n 和“ nm g ( t- uo
8一4 9
在此操作之后, 如果1 . 1 7 每个消息包转发给其它直接相连的 节点之前, 节点把消息中的7 . , 1 减1 7 D 变 , 为。包将不在被转发。 每个消息包都有一个 I 如果节点收到的包的 I 号与以前收到的某个 D号, 包的I D号相同, 表明节点已 经处理过该包, 将不再对其进行转发。
样的网 是 络中 有效的。 要高连 度” 节点能够正常 只 接“ 的 处理“ 人” 搜索 引 的 请求(uy, 络就会保 Qe)网 r
的消息格式和一组管理节点之间信息交换的 规则。 侧 g犷 仁 门J ‘夕 抓网络中的在线节点. n 消息用来响应 一n ‘  ̄ ’ n 刁 ‘ 如 a v. . P” 俏息;i 和P v 们忌用米Mr .箔直甲 P b ua i a g P刃 o -一 n g , n 央分 - , - 曰日 n 奋 J u u ’ o , } r 一 i ’ 二 : 切 一 g 节点和网 络上其它节点的连接, 适应动态的网络环境。 以
当一个节点从网 络掉线或连接数小于用户指定的 最小连接数时, 利用这个路由 表中的 缓存信息, 就可 以与网 络中的 其他节点重新建立连接。
P g 息用 应P 消 接收 i 消 节点, 该"6 息以 播的 式转发给 来响 ig 息。 到Pg 息的 o消 n n n 先将 "消 广 方 其 所有“ 节 与 邻居” 点( 该节点直接相连的 节点) , 然后用、1 8 消息响应, n消息含有本机的I地址, Pg o P 、堪 息将沿着Pg 消 i 消息来的 n 路径原路返回, 保证转发该Pg 息的 以 i 消 节点可以 n 看到相应的P g o n 消息. 将该P g 返回 o 消息 给发出pg n i 消息的 n 节点。 i 和P g Pg o 息 连接管 息, 消 属于 n n 理消 用来维护节点和网络 上其它节点的 连接, 适应动态的网 以
。 q
8一4 8
吨) 连接彼此通信, 的 在节点 之间没有固 层次结构和模式。 定的 所有的连接工 作在TPI协议上, C/ P
通信以 包” 单位进行。通常情况下Gul 的包与TPI的包格式上非常接近。与TPI的包 为 ne tl a C/ P C/ P 类似, e 包有一个生存周期‘i T Le简称TLo 以 Gul nta l T e i , m o v T) TL 某个数值开始, T 包每经过一个节点 TL 1 T 减 。一旦刀 变为。包就不在向前转发, 1 , 这有助于防 止包在网络中 无限循环下去。 在Gul 用户首 中, ne ta l 先需要连接到网络上, 然后就可以向网络上的其它终端节点提交搜索请 一般情况下, 搜索请求为带文件类型后缀的 文件名。搜索请求沿着与请求节点直接相连的节点 求。 如果搜索请求到达的节点含有与请求相匹配的文件, 则该节点发出响应, 其响应结果( 含 向前转发。 结果, 搜索 有相关文件信息) 沿着请求到来的原路径回 到源节点。不管节点是否含有与请求相匹配的 请求都会继续向前转发。当 请求节点接收到响应结果后, H T 协议直接从文件所在的节点下 采用 TP
户搜索存在于服务器上文件列表, 以找到自己需要的文件。而文件的传递发牛在两个用户终端之间 无需服务器的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