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浮士德讲稿
一、浮士德在历史上的形象变化
浮士德博士的传说在欧洲是家喻户晓的,关于他的事迹众说纷纭。从一些历史档案材料看来,似乎历史上真有浮士德其人,他生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是一位流浪的学者,他曾经给人卜卦算命,给人治病,又会施巫术。据说他曾经图谋一宗不义之财,又说因为坚持真理而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一直以来,就有许多有关浮士德的传说。从1570年起,这些传说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1587年在莱茵河畔法兰克福出版《约翰·浮士德的一生》,这被认为是第一部“浮士德书”。此书没有署名作者,标明的出版者是约翰·施皮斯。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著作,书中生动地描述了浮士德的趣闻,加入很多传说、寓言甚至打油诗,还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和一连串奇遇。在这里,浮士德被塑造成为一个堕落了的学者,与魔鬼订约,漫游世界,满足各种欲望,最终惨死于魔鬼之手。
因为这书本写得很丰富,很吸引人,所以很多人都以它为蓝本而创作文学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作家马洛对浮士德的故事进行了艺术加工写成的一个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这是零散的民间传说第一次以正统文学的形式——戏剧表现出来,无疑是一个飞跃。马洛的剧作虽然基本上以施皮斯的著作为基础,但浮士德这个人物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他成了一个孜孜不倦的学者,为追求真理敢于破除一切教条和经院哲学。作者认为有了知识就可以获得一切,实现理想,从而肯定知识的绝对力量。①
1759年,莱辛发表了他创作的表现浮士德的戏剧片断——一场激动人心的严肃的浮士德剧。在这场戏里,莱辛勾画出了一个“不带邪恶的浮士德”,描写他对知识的追求是高尚的行为,并设法让他与上帝和解,为同时代的青年歌德及其作品《浮士德》开辟了道路。
之后以浮士德为题材的艺术作品还有很多,但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影响最深的当数歌德的诗剧《浮士德》。《浮士德》写于1774年至1831年(歌德25岁至86岁,50年的时间)初稿浮士德是歌德25岁时的作品,浮士德片段的发表在他40岁左右,浮士德第一部的完成在他50岁左右,而浮士德第二部则是在他75到82岁之间最后完成的。②浮士德是西方资本主义上升和发展时期的知识分子代表,或者说是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人道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典型。然而浮士德是个德国人。德国当时虽然接受启蒙运动的先进思想,但它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大大落后于英和法,封建势力十分强大,资产阶级的力量还非常薄弱。这种先进思想与落后现实的矛盾,也反映在浮士德身上,表现为充满矛盾的精神。既有进步的方面,又有局限的方面,而进步的方面是主要的。③
20世纪有这样三部作品,英国作家多萝西·塞耶斯《魔乱》、法国诗人保罗·瓦莱里的《我的浮士德》、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浮士德博士》,各自以英语、法语和德语解读着浮士德的传说。其中托马斯·曼的作品大概算是最复杂、最具颠覆性的浮士德作品。他是以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尼采的一生为原型来写。④
二、《浮士德》情节结构
天主—梅非斯特
两场赌赛
浮士德—梅非斯特
基本主题:探讨人生理想,人类命运。
第一部(小世界)第一阶段知识悲剧,即学者生活阶段—对知识的追求与走出书斋。
第二阶段爱情悲剧,追求市民爱情。
第二部(大世界)第三阶段政治悲剧,为封建朝廷服务。
第四阶段美的悲剧,对古典美的追求。
第五阶段事业悲剧,对自由的追求,开拓新世界,改造大自然,建
造人间乐园。
第一部有25场,不分幕,卷首有“献诗”、“舞台上的序剧”、“天上序幕”三个部分。第二部也有25场,分为五幕。全剧没有首尾相连的故事情节,而以浮士德的思想发展为线索,贯穿始终。
献诗(是一篇与正文无关的遣怀式的献词),
舞台序幕(借鉴印度戏剧《沙恭达罗》英译本中的开场白,用来表达作者的戏剧观),天上序曲(这一幕提出了全剧的主旨)
魔鬼梅菲斯特与天主打赌(借用了《旧约》的《约伯记》中天主与魔鬼赌誓的框架),魔鬼自信能引诱浮士德,使他的灵魂堕落,把灵魂带入地狱。天主在魔鬼的挑战下却显得很有把握,认为“人在奋斗时难免迷路,但善人虽受模糊的冲动驱使却总会意识到正确的道路”。(表现出一种乐观态度)天主认为人的精神容易萎靡,贪求安逸,魔鬼能起激发人的努力的作用。
悲剧第一部——小世界(对知识感到不满足而极度烦闷;爱情悲剧)
浮士德老博士,在中世纪的书斋中烦闷,他在旧的道路上追求知识失败,企图自杀。(把自杀看做一种行动,说明他已经意识到行动的意义,是认识上的进步) 浮士德正想自杀时,传来了复活节教堂钟声与唱诗班的声音,受到了鼓舞(钟声:文艺复兴人道主义的精神觉醒)于是和助手瓦格纳走过人群,来到原野。
瓦格纳:实利主义者形象,维护旧的思想体系(浮士德精神的对比)
浮士德回到书斋后,将希伯来文圣经上“太初有道”译为“太初有行”。
(中世纪强调维护统治的理论,鼓励无用的推论,禁止反对这些理论的行动。而资产阶级要想建立自己的事业必须行动。)
梅菲斯特登场,浮士德与靡非斯特订立了赌约:魔鬼甘愿做浮士德的仆人,带他到天地间寻求各种满足,而浮士德一旦发出流连忘返的赞叹,他的灵魂就将归魔鬼所有。
魔鬼让浮士德返老还童,遇到了小镇的市民阶级的女子格雷琴。两人互相爱慕。格雷琴为和浮士德幽会,给母亲下安眠药,却因放过量而毒死了自己的母亲,
她的哥哥又死于浮士德剑下。她溺死了与浮士德的私生子,被判死刑,精神错乱,浮士德却逃走了。当他得知一切要营救格雷辛越狱时,格雷辛却决定服从主的裁判,忍受死刑。她的肉体虽然幻灭,灵魂却得到了主的救赎。
悲剧第二部——大世界(政治、美、事业)
浮士德获得新生后,来到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国王具备亡国之君的一切特质。浮士德和梅菲斯特通过演示巫术而得到了国王的赏识,并用发行纸币暂时稳定了帝国。
国王要求观看最标致的男女。梅菲斯特于是用巫术召来帕里斯和海伦的影子(美和古典艺术)。浮士德想要见到真正的海伦。
瓦格纳研制出一个人造人荷蒙库路斯,它具有人的精神却没有人的肉体。
小人帮助浮士德回到古希腊去寻找海伦和为自己制造肉身。
由于受到美的蛊惑,小人幻灭于海洋上,回到了自然初始的怀抱(小人代表科学和理性,科学并不是万能的)
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下儿子欧弗里翁(拜伦,一种永不满足的性格和好斗争的倾向,是古典美和浪漫主义的结合)。欧弗里翁在参加自由的独立战争的时候不幸从悬崖上摔下,死在父母的脚边。海伦伤心欲绝,随之离去,只留下了一件白袍在浮士德怀中。(对古典美的追求的破灭)
浮士德回到他的时代,他要在事业的追求中寻找真理。他帮助国王平息了叛乱,得到一块赏地,决定筑堤拦海,改造自然。他在魔鬼的帮助下完成了功业,却因为一对老夫妇不肯搬迁妨碍了他欣赏功绩的视野,指使梅菲斯特间接害死了无辜的老夫妇和一个旅人。(人对个性的要求如何与人的道德本能天然地处于一种悖论之中。人只要进取就会犯错误,这里强调的是犯错误。至此,浮士德永不满足的意志已经膨胀到完全走向它的反面。悲剧第一部基本作于狂飙突进时期,充满激进的人文思想,对人的理性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充满乐观精神,而悲剧第二部暴露出晚年歌德对人的理性的怀疑和对启蒙的反讽)
这过程中,他双目失明了,恶魔看到浮士德肉体即将死去,召来群魔为他掘墓。浮士德却把掘墓声认为是建造大堤、开发新土地的铁锹声。浮士德在这种预感中感到满足,而且喊出了“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照着契约的规定他就不得不为梅非斯特所有,但天界的仙使们却把他抢救了去。在天上有那位格雷琴出现,迎接着他,并且要“用心地把他指导。”天上的至尊者却是一位“荣光圣母”,而不是上帝,这是一个有趣的耐人寻味的变化。诗人在最后的合唱中,竟唱出最后的这两句:
永恒之女性,
领导我们走。
(在《浮士德》混沌的、悖论重重的、神秘的结尾中,在神的救赎和人的自我救赎交错的结构中,有一点是清晰可见的,那就是:浮士德倘若真的醒来,被牵引到更高境界,那么他凭借的将不再是代表“伴随着错误的奋斗”、“行动”、“暴力”和最终导致悲剧的永恒的男性,而是代表恩宠、柔和、帮助和救赎的永恒的女性。引领他的将不再是天主和梅菲斯特,而是荣光圣母和赎罪女格雷琴。这个永恒之女性的代表就是终场中出现了十四次之多的“爱”。爱作为神性的象征、永恒的美善,作为超越一切范畴之上的核心理念,最终把人间和天国、神性与人性、基督的救赎和人的自我救赎融合起来。歌德笔下的爱也是不可言说、不可名状和充满神秘色彩的。浮士德如何依靠爱的宽恕得到救赎,达到更高的境界,这些歌德都没有说,留给人的是怀疑、困惑以及美好的希望。虽然人无法预知超越自己知性与理性的神的计划,虽然歌德曾说“年事已高时我们就会变成神秘主义者”,但他笔下的浮士德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