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同的家》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内容分析:

《共同的家》这是一首儿童诗,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形象地讲

述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渗透了热爱地球就是热爱自己的

家的教育。全诗共五行,1至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分别指出“蓝天、土

地、树林、大海”是“白云、禾苗、小鸟、鱼儿”的家。第5句是总结,又是升华,告诉我们世界上万物虽然都有自己的家,但都生活在地球的

怀抱里,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共、同”等八个生字,会写“土、云、大、禾”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在学习中体会到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

[重点难点]

重点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难点是体会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及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放学以后,你们都回哪呀?(板书:家)多好呀!我们人人都有一个幸福温暖的家。那咱们都想想,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有我们人类之外,还有什么?它们的家在哪呀?

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同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关于家的儿歌。(板书:共同的家)

师:谁能读题目?

二、学习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师出示大屏幕,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表示图上的意思。学生说时,老师再随机出示图画“蓝天是白云的家。”

(1)读课文后,回答白云的家在哪儿?

(2)体会情感。再看大屏幕,体会其中的美,用语言表达出来。这其中可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同桌互读。

(3)进一步讨论体会蓝天还是谁的家。

2.师生一起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指名读这句话。

(2)学生自由读,也像老师那样自己提个问题。

(3)集体交流,自愿读这句话,提出问题并指名回答。

(4)出示图画,进一步体会。

(5)朗读这句话。

3.自学“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1)师生一起总结学法。一读,二提问题,三指名回答,四有语气朗读。(2)学生自学,可喜欢哪句就学哪句。学会可在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从以下几方面:

第一,“小河是鱼儿的家”,可引导学生抓鱼儿的家在哪儿?小河为什么是鱼儿的家?小河还是谁的家?几个问题。

第二,“泥土是种子的家”,可出图画考学生。首先让学生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图意,然后互提问题,进行解答,最后朗读比赛。

第三,交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

4.集体学习“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出示大屏幕,齐读: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2)讨论为什么说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学生讨论后,师小结顺势引导学生热爱地球,保护地球。

(3)体会情感,朗读指导。

5.自由读全文。

三、巩固课文内容。

1.游戏:“找家”。老师请同学们为白云、小鸟、种子、小鱼找家(把白云、小鸟、种子、小鱼的图片贴到黑板上的地球简笔画中)。

2.指导背诵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先找规律,再背诵。如,诗中每句最后都是“家”;有5句话句式相同;前4句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等等。

3.照样子说一说。(考考你)

(1)泥土是种子的家。蓝天是()的家。小河是()的家,大山是()的家。

(2)()是()的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每人说一句,试者连起来,看看是不是一首儿童诗。

四、总结全文。

1.学生汇报,学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师生一起背诵课文。(可自愿加动作)。

板书:共同的家——地球

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

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课后反思:

一、优点

1、从教学设计来看,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问题设计由浅入深。

2、在各环节的设计上初步体现了跨越式的理念,特别是在学习课文、阅读拓展和打写创编上能够做到过渡自然,环环相扣,融为一体,而不是强拉硬拽,各不相关,体现了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理念。

二、问题

1、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课上学生说得比较多,但所说的话还不够完整,能说出一段话的孩子较少,学生的口头语也不够丰富。比如:在回答如果小鸟、鱼儿、种子、白云没有了家会怎么样?孩子的回答只有:不快乐、不高兴。今后在语言积累上还要加强。

2、教师缺乏课堂机智,在处理生成性问题上做得不够好。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白云、小鸟、鱼儿、种子和我们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大“家”里面,你们知道这个“家”叫什么吗?当时一名孩子回答说是大自然,备课时我没想到学生能说出这个答案,所以当学生回答后,我觉的有些突然,没有对孩子大加赞扬,而是又叫了其他同学。如果当时我能对这个孩子加以表扬,就会促进孩子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其他孩子也起到了启发引导的作用。所以在如何处理课堂生成问题上,我还要多思考,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反思积累,不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